杨绛照片图片

杨绛

2 部作品

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据人民日报李舫、发改委周南等多方消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5日凌晨逝世,终年104岁。

作品列表 作者推荐
/xd/8798/杨绛照片图片

走到人生边上

作者:杨绛 | 完本

杨绛女士在96岁高龄之时著作,其首次坦诚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该书思路缜密,文笔优美,内蕴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此书共分为两部分,在书中杨绛女士关注了神和鬼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融会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后一部分则由注释《写在人生边上》多篇散文构成。在《论语趣》一文中,杨绛女士提到,钱钟书先生和她都认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颜回,最不喜欢的是不懂装懂、大胆胡说的宰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前言 一 神和鬼的问题 二 有关人的问题 (一)人有灵魂 (二)人有个性 (三)人有本性 1.本性的意义 2.什么是人的本性? (1)食色性也 (2)灵性良心 3.每个人具有双重本性 三 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一)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斗争,必有统一 1.斗争的双方 (1)一方面是肉体 (2)另一面是灵性良心 (3)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在哪一面? 2.灵与肉怎样斗 (二)灵与肉的统一 1.灵性良心占上风 2.灵性良心被弃置不顾 3.灵与肉的妥协 (三)灵与肉的斗争中,谁做主? 四 命与天命 (一)人生有命 (二)命理 (三)人能做主吗? (四)命由天定,故称天命 五 万物之灵 六 人类的文明 (一)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二)天地生人的目的 七 人生实苦 八 人需要锻炼 九 修身之道 十 受锻炼的是灵魂 (一)人受锻炼 (二)在肉体和灵魂之间,“我”在哪一边? (三)锻炼的成绩 十一 人生的价值 结束语 注释 一阿菊闯祸 二 温德先生爬树 三 劳神父 四 记比邻双鹊 五 三叔叔的恋爱 六 孔夫子的夫人 七 《论语》趣 八 镜中人 九 他是否知道自己骗人? 十 穷苦人 三则 (一)路有冻死骨 (二)吃施粥 (三)“瞎子饿煞哉!” 十一 胡思乱想 (一)胡思乱想之一 (二)胡思乱想之二 十二 她的自述 十三 韩平原的命 十四 良心

/yq/9216/

荆棘舞

作者:紫百合 | 完本

荆棘舞:80后女孩外企生存手记,荆棘舞2,荆棘舞3,转行的她凭借HR积累的人际关系经验和勤奋,从UP的老竞争对手美国DOOM手中抢到一个巨额订单,被中国区总经理麦克道尔赏识,升职为销售主管。然而,英国UP内部关系十分复杂,内忧外患并存。初露锋芒的叶小荼接连遭遇了种种难题和困境,面对同事的嫉妒、上司的冷漠和阻碍、客户的傲慢与反复,她会如何应对?在荆棘丛生的职场,如何游刃有余地行走其间?与此同时,一段办公室恋情逐渐萌芽,在新欢旧爱之间,叶小荼又将面临新的抉择,新世纪新时期的爱情职场故事是否就此一续?叶家闺女的生活究竟会遇到怎么样的波澜祈福?我们一起来欣赏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荆棘舞:80后女孩外企生存手记》吧。 在我的周围,写字楼的每一个角落,生长着许多像叶小荼这样的女孩子,奉行着“开心工作、努力赚钱”的生活哲学。她们有梦想,却绝不是野心家;她们也狡诈,却并不惟利是图;她长得不难看,却没有美女常见的自私自恋。 从理论上说,纯真可爱的叶小荼们似乎很难在虎狼横行的职场中顺风顺水,然而事实却一次次证明,她们有足够的能力获取巅峰的地位。 谨此,与无数浮沉于情海和职场的jm共勉。高考那一年,叶氏姐妹同时考上了t大。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叶小荼和叶小蘼这对姐妹花分别都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叶教授闻讯,心情自然大为不舒服,但是又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好在两姐妹虽然都在校园里谈恋爱,学习成绩倒也不含糊,每学期铁定都能拿到二等以上的奖学金。叶小蘼大四时,还与男友双双争取到了院里的留学指标,即将一起前往德国攻读研究生学位,这一个女儿不需要父母操心,叶教授于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另一个女儿身上。从为叶小荼选择工作单位开始,他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托熟人、找关系,立志要给叶小荼在本市安排一个好工作。

/yq/9044/

百年家书

作者:疯丢子 | 完本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他们倒下的那一刻,早已成为永恒。 ——摘自《一寸山河一寸血》 她还记得外公浑浊的双眼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 那眼神透过窗户和高楼,映出来的,却是古镇中的一叶扁舟和小河上的一缕夕阳 宁静的画面背后,是浓重的黑暗和血光,每一个人的笑容都带着苦涩,哭声都带着疲倦 然后笑不出,哭不出,麻木的生存,等到曙光吹散了乌云,绝望变成了希望 即使鹤发鸡皮,垂垂老矣,那根撑过了百年黑暗的脊梁,依然刚直如铁,顶天立地。 直到经历了那一切,她才真切的明白 你觉得他们笨拙,落后,愚昧,顽固 却是他们,坚持,不屈,奋战,守候 才有了今天的丰衣,足食,欢笑,和自由。 谢谢你, 我已经逝去的,和尚未逝去的老一辈。即使衣衫褴褛,居无定所,可他们往前看着,眼神柔和清澈,满是蓬勃的朝气。 她的眼前已经一片模糊,那一叶扁舟无声的划过,宁静的画面背后,雾气翻腾,叫声驳杂,没一会儿,就好像泛起了浓重的黑暗和血光。 那时候每个人的笑容都带着苦涩,哭声都带着疲倦,然后笑不出,哭不出,麻木的生存,等到曙光吹散了乌云,绝望变成了希望。 他们的苦涩中没了悲伤,疲倦中没了绝望。 她甚至知道,即使鹤发鸡皮,垂垂老矣,他们那根撑过了百年黑暗的脊梁,依然钢直如铁,顶天立地。 这就是他们的一生。 黎嘉骏,公元一九一六年生人,逝于一九九零年。 同年,艾珈出生,二零一四年无故昏迷,醒于二零一六年。 山河犹在,青史不改。 阅尽生死,百年家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