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麦克白》
哈姆雷特,作为丹麦王朝服丧带孝的公子哥,是个颇具讽刺意味 的人物。他要报杀父之仇,却迟迟疑疑,不是反复讲着大段大段的独 白,就是难过地摆弄着死者的头骨。这使他成为评论界非常感兴趣的 对 象。 世纪许多名人都曾有所评述就表明了这一点 。拜伦 、爱伦 坡、波德莱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无一例外,他们都曾饶有兴 趣地对它一幕幕作过过细的分析。(当然,他们的分析涉及各个方面, 比如:提出疑问 “疑问”乃是智慧的诸多表现之一。而在丹麦王 子这件事情上,这疑问并不仅仅是指幽灵是否真的存在,还关乎故事 本身的真实性,以及在肉体解体之后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麦克白 国王这个人,总让我觉得更为真实,他似乎主要是投身于他那残酷的 命运,而不太适应舞台的需要。我相信哈姆雷特,但不相信哈姆雷特 的遭遇;我相信麦克白,也相信他的故事。 惠斯勒说过:艺术是偶然发生的
。我们知道我们永远无法全部
诠释出其美学的奥秘,但这并不妨害我们对使奥秘成为可能的事实进 行分析。而事实,众所周知,是无穷无尽的。按照一般的逻辑,一件 事情的发生,总是由事前的全部前因后果汇合在一起才促成的。让我 们来看一看几个最突出的前因后果。 而今,麦克白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场梦,艺术的梦,而忘记了 他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尽管剧中有女巫,有班柯的幽灵,有森林向
原文为英文。
着城堡挺进的场面,它仍是一部历史剧。在《盎格鲁 撒克逊编年史》 中,有一篇讲述 年发生的事情 (比挪威人战败于斯坦福大桥和 诺曼底征服大约早十二年),说是诺森伯里亚伯爵西沃德从陆地和海 上进犯苏格兰,赶走了苏格兰国王麦克白。其实,麦克白是有资格执 政的,他并不是个暴君。他获得了仁慈和虔诚的名声:对穷人慷慨, 又是热诚 的基督徒 。他杀 死邓肯是光明正 大的 ,是在战场 对阵时杀 的。他清剿了北欧海盗。他在位时间长,而且公正。人的记忆是富于 想像的,后人为他编出了一篇传奇故事。 光阴似箭,日月穿梭。数百年后,出现了另一个重要人物 点。据称霍氏为“上帝之声大臣” 。他于 编 年史学家霍林希德。我们对他了解不多,甚至不知他的出生年月和地
年左右到达伦敦,参 书中
与撰写某种规模宏大的世界通史,并坚持不懈。这部史书后来压缩为 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编年史,现在即以此为该书的书名。 多次使用了史书中的原话。霍氏大约死于 死后的 现在谈谈威廉 有麦克白的故事,莎士比亚就是从那里得到灵感的,还在他的剧作中
年, 《编年史》是在他
发生了
年出版的。据推测,莎士比亚使用的就是那个版本。 莎士比亚。他生活的年代(
许多重大事件:无敌舰队,荷兰解放,西班牙一蹶不振,隅居在一个 支离破碎的小岛上的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国之一。在这样的时 代背景下,莎士比亚的身世会让我们觉得他莫名其妙的庸常。他做过 十四行诗诗人、演员、企业家、商人、讼师。去世前五年,他回到他 的故乡埃 文河畔的斯特拉 特福镇 。在那里 ,除了一份遗嘱 和墓志铭 外,他没有写下只言片语。遗嘱里连一本书都没提到,墓志铭也写得 很不像样子,几乎当不得真。他生前没有把他的剧作汇集出版,我们 所见到的第一个版本
年的对开本,还是在一些演员的倡议
① 霍林 希德 在伊 丽莎 白一 世当 政时 期 ( 即《盎格鲁 撒克逊编年史》。
到伦敦从事基督教著作的翻译工
下才得以面世的。本
洛
琼森说他不大懂拉丁文,希腊文就更差了。这
些事实让人想像莎士比亚只是个挂名的人物。晚年住进精神病院的提 尽 培根①小姐(她的一本书曾蒙霍桑提笔写了序言 , 管 他 并 没
培根之手。马克 吐温附和她
有读过她那本书),硬说莎翁名下的剧作均出自想像力完全不同的一
位预言家、实验科学的鼻祖弗朗西斯 的这种说法。路德 他在
霍夫曼提出了另一个可能的人选
被人称为
“文艺女神的情人”的克里斯托弗 出现在
世纪,后一个在 世纪
马洛。但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年就被人刺死在迪普福特的一个小酒馆里了。前一个说法 世纪。而在那之前的两百多年中,任何
人都没有想像过莎士比亚会不是其作品的作者。
年代“愤怒的青年”一代(他们把十七岁便在一个阁 查特顿奉为诗人的典范),对莎士比亚简朴
楼上自杀身亡的托马斯
的履历从未完全认可过,他们宁愿相信他是个不走运的人。雨果以出 色的辩才千方百计地证明,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不知道有莎翁这个 人,或者看不起他。而清楚的事实是,莎士比亚虽然一开始遇到过些 波折,却一直是个不错的士绅,受人尊敬,事业有成。(夏洛克、戈 内里尔 、伊阿古、里昂提斯 、科里奥兰纳斯 和三个命运女神都 是成功的创造。 ) 列出上述这些事实之后,我们还要提一提当时的一些情况,相信 这些情况会缓解我们的惊讶。莎士比亚没有把他的作品(除个别外) 付梓出版,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戏剧是为舞台演出创作的,而不是 供阅读的。德 版。 昆西指出,剧院演出产生的轰动效果毫不逊于排字出 世纪初,为剧院写作是一种不可少的文学活动,就像现在为
①提洛
培根
美国作家,著有《莎剧哲学思想的揭秘》等。
指雷桑的《回忆一位才女》。
③戈内里尔,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中人物,李尔王狠毒的长女。 里昂提斯,莎士比亚喜剧《冬天的故事》中的西西里国王。 ⑤科里奥兰纳斯,莎士比亚悲剧《科里奥兰纳斯》中的罗马贵族,原名卡厄斯 马歇
电视、电影写作一样。当本
琼森以“作品”为标题发表他的悲剧、
喜剧、假面剧的时候,人们还讥笑他呢。我甚至斗胆做这样的设想: 为了写作,莎士比亚需要舞台的激励,需要首次公演的催促,演员们 的催促。正因为如此,一旦卖掉了他的环球剧院,他便停笔不再创作 了。况且那时剧作作品属于剧团,而不属于作者或改编者。 莎士比亚时代不像我们这个时代那么较真儿,那么轻信,那时的 人把历史看做是艺术,当作是专门制作供人消遣的神话故事和讽喻故 事的艺术,而不是一种准确性较差的科学。他们不相信历史学能够恢 复过去的面貌,但却相信历史学能够把过去塑造成有趣的神话传说。 莎士比亚经常阅读蒙田、普卢塔克和霍林希德的著作,他在后者的书 中看到了《麦克白》的故事情节。 众所周知,我们在《麦克白》中看到的头三个人物是在雷电交 加、暴雨倾盆的荒原中的三个女巫。莎士比亚称她们为精怪姐妹。在 撒克逊人的神话里,精怪是掌管人和诸神命运的神;所以,“精怪姐 妹”的意思并非怪异姐妹,而是命运三姐妹,即斯堪的纳维亚命运三 少女、罗马神话的命运三女神。是她们,而不是剧的主角,驾驭着剧 情的发展。她们问候麦克白时用的称呼,一个是“考多尔爵士”,另 一个是看似不着边际的“君主”。这本是两个预言,在第一个迅即成 为现实之后,第二个也就变得无法避免了。麦克白在他夫人的催促 下,一步步走上了谋杀邓肯之途。他的朋友班柯倒没有太看重这三个 女巫,他在解释这三个幽灵幻像时说:“地上有泡沫,正如水中有 泡沫。 ” 莎士比亚与我们天真的现实主义作家们不同,他懂得艺术总是意 味着虚构。他的戏剧同时发生在两个地方,两个时代:在遥远的 世纪的苏格兰,也在 世纪初伦敦近郊的舞台上。那三个长着胡子 的女巫中有一个就曾提到“猛虎号”船的船长。这艘船从叙利亚的阿 勒波港起锚经过漫长的航行抵达英国,其中有的船员还赶上了该剧的 首场演出。
英语是日耳曼语族的语言;自 并不总是相同的。比如这两句:
世纪起 ,它也可以算是拉丁语
族的语言。莎士比亚故意交替着运用两者的特色,尽管它们在意思上
前一句用的是铿锵响亮的拉丁语,后一句却是短小质朴的撒克逊语。 莎士比亚似乎已经感觉到,统治欲、控制欲不仅属于男人,也同 样属于女人。麦克白就是女巫和王后手中既听话又残忍的一把匕首。
施莱格尔 是这样理解的,布拉德利③却不这样想。
我读过许多关于《麦克白》的文章,也忘了不少。不过,我认为 柯尔律治④和布拉德利 (《莎士比亚悲剧》, 两位的论文,至今 仍是无人超越的。布雷德利指出,莎士比亚的作品孜孜不倦地、生动 地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就是快而不促。他说,他这出戏黑暗占据 着统治地位,几乎是漆黑一片:偶然冒出一丝火光的黑暗和老也去不 掉的要流血的预感。一切都发生在夜晚,只有国王邓肯既可笑又感人 的一场戏是个例外。国王在看到城堡高高的塔楼(他一旦进去将再也 出不来的塔楼)时说,凡是燕子喜欢出没的地方,空气就清新美妙。 设计要害死国王的麦克白夫人,看到的却是乌鸦,听到的是乌鸦的叫 声。风暴伴着罪行,罪行乘着风暴。大地颤抖,邓肯的烈马疯狂地互 相吞噬。 人们经历过的往事,往往会被吹得天花乱坠;麦克白却不会有这
①语 出《 麦克 白》第 二幕 第二场 ,意 为 :“我这 一手 的血倒 要把 一碧 无垠的 海水 染成 一片 殷红。 ” 施莱格尔( 文学讲演录》第十二讲专论莎剧。 ③安德鲁 布拉德利( ④ 柯 尔律 治 在 ,英国评论家,《莎士比亚悲剧》是其名著。 年出版过《莎剧演讲集》。 德国作家,用无韵诗体翻译了 七部莎剧 ,《戏剧艺术与
样的问题。这部剧作是文学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情节最紧张的剧作,它 的紧张程度持续不衰。从女巫们讲的哑谜似的话(美即丑,丑即美) 开始,这些话像有种魔力似地渗入到人们的理智中,直到麦克白被围 困并战死为止,整出戏就如某种激情或音乐抓住了我们。不管我们像 苏格兰国王雅各布一世那样相信鬼学也好,还是我们的信仰使我们不 相信也罢,也不管我们认为班柯的鬼魂不过是身心受到折磨的凶手谵 妄胡说也好,还是认为那就是死者的幽灵也罢,凡是看这出戏的、浏 览一下或者想起这个剧本的,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个悲剧,就像是做 了一场噩梦。柯尔律治写道:对诗的崇拜会使人愉快地、自愿地暂时 放弃怀疑。《麦克白》就像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一样,图解并证明了 这种看法。在这篇序言的前半部我说过,这个戏的故事同时发生在中 世纪的苏格兰和已经在跟西班牙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战舰与人文科 学齐头并举的英国。事实是莎士比亚梦中的这出悲剧(如今成了我们 的梦),它不属于哪个历史时间范畴,换句话说就是:它创造了自己 的时间。国王可以谈论他从未听说过的武装起来的独角犀,而不受任 何追究。如果说《哈姆雷特》是暴力世界里一个沉思者的悲剧的话, 那么《麦克白》可不一样,《麦克白》的喧哗和骚动似乎逃脱了世人 的分析。 《麦克白》中,一切都是最基本的,只有语言不是。《麦克白》的 语言是巴罗克式的,是极其复杂的。语言奇特是激情使然,这激情不 是克韦多、马拉美、卢戈内斯,或者比他们名气还要大的詹姆斯 乔
伊斯们那 种技巧激情 ,而 是发自内心的激 情 。主人公使用 的双关比 喻,一次次地兴奋和绝望,令大作家萧伯纳为《麦克白》做出下面这 个著名的 定义 :《麦克白 》是现代文化人 充当女巫的信徒 和杀手的 悲剧。 屠夫和他的恶魔般的夫人 王后(我用的是马尔康①的说法,
①马尔康,《麦克白》中人物,国王邓肯之子。
这说法反映了他的憎恶,并不反映这两个人物错综复杂的真实情况), 对于使他们浑身沾满鲜血的罪行从未后悔过,尽管他们的罪行一直在 怪怪地纠缠着他们,令他们发疯,使他们晕头转向。 莎士比亚是英国诗人中最少英国味的诗人。与新英格兰的罗伯特 弗罗斯特,和华兹华斯、塞缪尔 约翰逊、乔叟,以及那些写过或 唱过哀歌挽歌的不知名的人物相比,莎士比亚几乎是个外国人。英国 是个谨言慎行的国度,人们善于点到为止;夸张、过头、极致是莎士 比亚所特有的。同样,宽容大度的塞万提斯,也不像是斩罚绝断和大 吹大擂的西班牙人。 阿根廷历史学家格罗萨克就莎士比亚问题为我们留下了典范的篇 章,我不能也不想在这里忘记提到他的贡献。
威廉
莎士比亚《麦克白》,博尔赫斯作序,列入南美出版 ,布宜诺斯艾利斯。
社《杰作丛书》,国家艺术基金会,
赵士钰译
沃尔特
惠特曼《草叶集》
任何人,在他读过令他眼花缭乱的《草叶集》之后,再细心研读 任何一篇关于作者的传记时,都会感到失望。诗集令他们想像作者应 是一位半神半人似的流浪者;但是,人们在发灰的、平凡的生平传记 里,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这样一个流浪诗人。这至少是我个人和我所有 朋友们的体会。我这篇序言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解释一下,或者说是, 尝试着解释一下这个叫人迷惑的巨大差异。 年有两部值得记忆的书出现在纽约 ,它们很不同 ,但都具 试验性质。第一部是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 ,它立马就火了起来, 现在已凉了,已退居学院文选之中,供孩子们看着玩,或是供学者们 收藏。朗费罗是打算用英语为原来住在新英格兰地区的红种人,写下 一篇预言式的神话史诗的。他为了使诗的格律不同一般,让它带上某 种土著色彩,参考了伊莱亚斯 了, 它就是《草叶集》。 我刚才说这两部书不同。它们确实不同。《海华沙之歌》是一位 优秀诗人深思熟虑的作品,他为写作跑遍了大小图书馆,到处踏访, 靠耳听笔录,也靠想像力。《草叶集》则是破天荒地推出一位天才。 两者的差别如此显著,真难以想像它们会是同时期的作品。然而,有 兰罗特编写的(或曰恢复的)芬兰史 诗《卡勒瓦拉》的韵律。另一部书,当时不为人知,现在却变得不朽
①《海华沙之歌》,
年朗费罗发表的四音部扬抑格长 篇叙事诗 ,写印第安人领袖海
华沙一生的英雄业绩,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印第安人的史诗。
一个事实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它们都是美国史诗。 美国在当时是理想的象征,远近闻名,现在由于滥用选举票箱和 蛊惑人心的辞令,已经不那么象征了,尽管数百万人曾经为这个理想 奉献出他们的鲜血,并且还在继续奉献着。那时全世界都在注视着美 国和美国的“竞技民主”。证据多得不可胜数,我只需用歌德的一句 名言(“美国,你的效率是最棒的……”)来提醒读者就够了。爱默生 差不多一直是惠特曼的老师,在爱默生的影响下,惠特曼肩负起了为 美国民主这个新的历史事件撰写一部史诗的任务。我们不应忘记,我 们这个时代的第一场革命,引起法国和我们各国革命的第一场革命, 是美国革命,而民主就是美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怎样充分地讲述人类这个新的信仰呢?方法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换了别的作家,要么图方便,要么是随习惯,几乎谁都会采用。东拼 西凑编一支赞歌,或者是寓言故事,加上些“噢”“啊”的感叹词和 大写字母,就得了。幸好,惠特曼没有这样做。 他认为民主是个新事物,颂扬民主也应采用新方法。 我提到史诗。在年轻的惠特曼所熟悉的,被他称为封建时代的著 名的典范史诗中,每篇都有一个中心人物:阿喀琉斯、尤利西斯、埃 涅阿斯、奥兰多、熙德、齐格弗里德、基督。这个中心人物的形象比 其他人物要高大,其他人物都隶属于他。惠特曼觉得这种突出个人的 写法属于已经被推翻的,或者说是,我们想推翻的那个世界 贵族 世界。他想,我的史诗不能是这样的;它应该是多元的,应该公开宣 扬所有的人无可比拟地绝对平等,并以此为基点。这样的要求似乎注 定了要导致纷繁的堆砌和混乱;可惠特曼是个真正的天才,他神奇地 避开了这种危险。他进行了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大胆、最艰巨的试 验,而且成功了。 说到文学创作上的试验,一般是指影响比较大的失败的实践,如 像贡戈拉的《孤独》和乔伊斯的作品。惠特曼的试验结果非常成功, 使我们忘记了那是一次试验。
惠特曼在他书中的一首诗里提到许多人物,有些还是头上有光环 的、杰出的人物,令人想起中世纪的画卷。他说他要画一幅无限长的 画卷,画上无数的人物,每个人头上都要带着他的光环。这么雄心勃 勃,怎么能做得到呢?惠特曼令人难以置信地做到了。 他像拜伦一样需要一位英雄,但是他的英雄,作为大众民主的象 征,必须像会分身的斯宾诺莎的神一样,数不胜数、无处不在。他创 造了一个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奇特人物,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沃尔特 惠特曼。这个人一身二形;他是生于长岛的普通记者沃尔特
惠特
曼,走在曼哈顿大街上会有某个来去匆匆的朋友跟他打招呼;同时他 又是另一个他曾想当而未当成的人,一个冷漠、敢干、无所顾忌、闯 荡过美国各地的风流人物。这样一来,在书中某些地方,惠特曼出生 在长岛 ;在另一些地 方 ,他又出生 在南方 。在 最为真实的《 自我之 歌》中,他讲述了墨西哥战争中的一段英雄事迹,他说他是在得克萨 斯州听人家讲的,可他又从未到过那里。他还宣称他曾亲眼目睹处决 废奴主义者约翰 布朗的场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没有哪一 页,他没把真实的惠特曼,和他曾想成为、现在在想像中,在对世世 代代人们的热爱中已经成为的惠特曼,混在一起。 惠特曼已成为多元的;作者决心使他成为一个无限人物。他还要 给《草叶集》的主人公再增添一个身份,从而变得三位一体,这第三 个身份就是读者,一个不断变换的读者。读者总是倾向于将自己等同 于作品的主人公,读《麦克白》,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当一回麦 克白。雨果有一本书,题目就叫《雨果生活的见证人讲述雨果》。据 我们所知,惠特曼是把这种暂时的等同利用到极致,利用到永无完结 的复杂的终点的第一人。一开始,他运用对话:读者同诗人交谈,问 他听到 些什么 ,看到 些什么 ,或者 是向他倾诉 未能早些认识 他 、爱 他,心里有多么难过。惠特曼对读者问题的回答是: 我看到高乔人越过平川
看到举世无双的骑手驰骋草原, 他手执套索紧紧追赶,不容野马逃窜。
还 有:
这些思想并非我个人独出心裁, 它们实际上为一切人所共有,不分国家和时代。 要不为你我所共有,那它们就要淘汰,或者近乎淘汰; 如果它们不是谜与谜底,那它们就得淘汰; 倘若不是既近又远,那它们必定淘汰。 它们像草,哪儿有土有水,就会长起来, 它们是大家共有的空气,把我们的星球覆盖。
摹拟惠特曼语气的,大有人在,也各有千秋,像桑德堡 、马斯特
斯 、马雅可夫斯基、聂鲁达等,都曾这样做过。但是,除了确实解
不开、读不懂的《为芬尼根守灵》的作者③外,谁也没再去尝试创造
一个多元人物。我再说一遍,惠特曼是生于
年到
年间的一
个普通人,又是那个他想当却未当成的人,也是我们和将要来到世上 的人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惠特曼史诗中的主人公是个三重身分的惠特曼 这是我的一个 想法,我这样设想并不是自不量力地试图抹杀,或者以某种方式削弱 他的作品的神奇之处。恰恰相反,是要升华它。设计一个双重、三 重,直至无限重身份的人物,只能是真正的天才文学家的雄心;实现
① 卡 尔 桑德堡 承惠特曼的传统。 ② 李 马斯特斯
,美国诗人,小说家,在诗歌创作的形式和风格上都继 ,美国诗人,第一次大战期间和桑德堡等中西部诗人, 艾略特等人掀起的欧化诗风。 乔伊斯。
继承惠特曼遗风,反对庞德、 ③指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
这个雄心,是惠特曼成就的伟业,而且至今尚无人企及。在一次咖啡 俱乐部关于艺术沿革史的辩论中,人们提到教育、种族、环境等等对 艺术的影响,而画家惠斯勒只说了一句:艺术是偶然发生的,这等于 承认美学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不可解释的。希伯来人就是这样想的,他 们讲神灵天助;古希腊人也这样想,他们说是文艺女神缪斯使然。 至于说到我的译文……正如瓦莱里所说的,谁也没有比一件成品 的制作者本人更深刻地了解该成品的缺欠。商业炒作总是宣称,新的 译者已经把以前那些不称职的译者远远地抛在了后头,我可不敢说我 的译文一定就比别人的好。而且我不曾无视它们的存在;我参考了弗 朗西斯科 亚历山大的译本(基多, ,而且获益匪浅。我至今 仍觉得他的译本是最好的,虽然他有时过于直译了一点,其原因可能 是出于尊重原作,也有可能是由于过分依从英一西词典。 惠特 曼的语言 是现代语 言 ;要 过上数百 年才会成 为该废弃 的语 言。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对惠特曼的作品自由自在地进行翻译和再 创作了,就像豪雷吉翻译《法萨利亚》,查普曼、蒲柏和劳伦斯翻译 《奥德赛》那样。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看惟一的可能就是像我现在 这样,采取一种介于个人的解译和勉为其难的硬译之间的译法。 有件往事令我稍感心安。记得许多年前看过一次《麦克白》的演 出,无论是对白的译文,还是演员的表演和那糊涂乱抹的舞台,都够 差劲的;尽管如此,当我离开剧场来到大街上时,依然嘘唏不已。是 莎士比亚打下了基础;惠特曼也会是这样的。
惠特曼《草叶集》 (选 集 )博 尔 赫 斯 翻 译 并 作 序 , 雷 斯 出 , 华
版社,
,布宜诺斯艾利斯。
赵士钰译
侦探小说
有一本书,书名叫《新英格兰的兴盛》,作者范
威克
布鲁克
世纪
斯,这本书讲的是一桩只有占星术才能解释得清楚的怪事:
上半叶在美国一个不大的地方涌现出了一大批天才人物。显然,我对 这个“新英格兰”情有独钟,它什么都来自那个“老英格兰”。要列 出一张长长的人物名单来并不困难,我们可以举出的名字有:狄金 森、梅尔维尔、梭罗、爱默生、威廉 还有埃德加 爱伦
詹姆斯、亨利
詹姆斯,当然 年吧。正如 坡,
坡,他出生于波士顿,我想是
大家所知,我记日子的能力不强。谈论侦探小说就是谈论爱伦 小小的前提问题:存不存在各种文学体裁? 大家知道,克罗齐在他的《美学新论》
论 》
是他首创了这一文体;不过,在谈论文学体裁之前,应该先讨论一个 他极妙的《美学新
的一些篇章中说道:“确定一本书是小说、寓言还是美学专
著,这与告诉你这本书是黄色封面以及我们可在左边第三个书架找到 它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说,他否认文学体裁,只承认每本书 的特色。对此值得指出,尽管每一本书果然各有特色,但是若把各种 书的特色都说得具体明确,无疑等于概括出了各种书的特色。当然, 我的这个论断是就一般而言,不足为凭。 思考就是概括,我们正需要这些有用的哲理性的典型来确定某些 东西。所以,为什么不能说存在各种文学体裁呢?我要补充一点个人 看法:也许,文学体裁与其说取决于作品本身,还不如说取决于阅读 这些作品的人的看法。审美观需要读者与作品两者相结合,只有这样
才能产生 文学体裁 。那种 认为一本书仅仅 就是一本书的看 法是荒谬 的。书之存在是在读者开卷之时。此时才产生审美现象,有的人可能 以为一本书问世之时似乎就产生审美现象了。 现今存在一类读者,侦探小说的读者。这类读者世界各国都有, 数以百万计,他们是爱伦 坡制造出来的读者。我们不妨假设并不存 在这类读者;或者我们作一个更加有趣的假设,说有那么一个人离得 我们很远 ,他可能是波斯 人 ,是马来西亚 人 ,是个乡下人 ,是个小 孩,是个听人说过《堂吉诃德》是部侦探小说的人。我们设想,这个 假设中的人已读过一些侦探小说,现在开始阅读《堂吉诃德》,那么, 他读到了什么呢 ?
“不久以前,有位绅士住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