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死亡。那个有生命的假人就变成了
① 指古斯塔夫 一诗。
梅林克的《假人》和博尔赫斯收入《另一个,同一个》中的《假人》
② 又称《创世之书》,中世纪犹太教神秘主义重要文献。
特别高傲。学者对有生命的假人讲话,但它不回答,因为它没有讲话 和思考的能力。学者宣布说:“你是魔术师做出来的,变成你的灰尘 吧。”那有生命的假人就倒下,散掉了。 最后,还有一个肖莱姆讲的传说故事。许多徒弟一起(因为一个 人不能学习并理解《创造之书 终于造出了一个有生命的假人。生 来手中就拿着匕首,要求创造它的人把它杀了,“因为如果我活着, 我会变成一个偶像”。对以色列来说,就像对新教一样,偶像是最大 的罪孽之一。他们就把那有生命的假人给杀了。 我讲了几个传说故事,但是我想再回到那第一个,回到那个我认 为可以关注的理论,即我们每一个人都含有神的分子。很显然,这个 世界不可能是万能的、正义的上帝所创造,但是它有赖于我们。这就 是犹太教神秘哲学留给我们的教益,它远远超过历史学家或者语法学 家研究的好奇心。正如雨果的伟大诗篇所说,犹太教神秘哲学教诲了 希腊人所称的诸灵最后复原论,根据这个理论,所有灵性实体,包括 该隐(亚当的长子)和魔鬼,在经历漫长的转世以后,将会跟曾经出 现过的神灵混在一起。
陈 泉译
①意为:最终都将得到上帝的恩宠而回复原来与上帝和好的地位。
《有关但丁的随笔九篇》序言
我们不妨设想,东方的一家图书馆藏有一幅几百年前的绘画。也 许是阿拉伯国家的,据说把《一千零一夜》里的情节都画了出来;也 许是中国的,据说画的是一部小说的几百或者几千个人物。在那些林 林总总的图像中间,有一株倒置圆锥体似的树,还有几座高出铁墙的 橙黄色的 清真寺 ,引起了 我们注意 ,随后 我们又看别的图 像 。日暮 时,光线逐渐暗淡,我们仍看得津津有味,发现凡是世上的事物,画 里一应俱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以往和未来的历史,我有过 的和将要拥有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座默默无言的迷宫里等待着 我们……我幻想出一件神奇的作品,一幅可称作微观宇宙的画;但丁 的诗就是那幅包罗万象的画。我认为,如果我们能用天真的眼光去看 (但是我们没有那种福分),我们早早注意到的是一些不那么难以忍受 却令人十分愉快的特点;首先也许是研究但丁的英国学者们着重指出 的一点:特征精确的多样化而恰如其分的创意。当人和蛇纠缠在一起 时,但丁不会仅仅说人变成了蛇而蛇变成了人;他把那种相互变形比 作吞噬纸张的火,开始是一条发红的地带,白色已经消失,黑色尚未 形成(《地狱篇》,第二十四歌第六十四行)。他不会仅仅说在第七层 的黑暗中,地狱里的人眯缝着眼睛看东西;他把他们比作月色昏暗中 对瞅着的人,或者比作穿针线的老裁缝(《地狱篇》,第十五歌第十九 行)。他不会仅仅说宇宙深处的水结了冰;而会补充说那不像是水, 而像是玻璃(《地狱篇》,第三十二歌第二十四行)……当麦考莱在 《论弥尔顿》一文中说弥尔顿的“模糊的崇高”和“杰出的概括”不
像但丁的细节描写那么使他感动时,麦考莱心里想的正是这类比喻。 拉斯金后来指责了弥尔顿的含糊,对但丁叙述地狱情况时严格的地形 描写大为赞赏(《现代画家》,第四、十四章)。人们清楚地看到诗人 们爱用夸张手法:在彼特拉克或者贡戈拉笔下,妇女的头发总是黄金 似的,水总是清澈得像水晶;那种机械似的、粗糙的符号文字破坏了 语言的严谨,似乎基于观察不足而造成的冷漠。但丁不允许自己犯那 种失误;他的书里没有一个说不出道理的词。 我刚才所说的精确性并不是一种修辞技巧,而是说明《神曲》中 的每一 事件都经过 认真充分 的构思 。这 一论点也 适用于令人 钦佩不 已、同时又质朴无华的心理描写的特点。整部作品仿佛是由这些特点 交织而成。下面我将举些例子加以说明。打入地狱的灵魂号哭着诅咒 上帝;上了冥河摆渡船时,他们的恐惧变成了热望和难以忍受的焦虑 (《地狱篇》, 第三歌第一百二十四行) 。 但丁听维吉尔亲口说他永远登 不了天国,立刻称呼他为尊贵的老师,可能是表示维吉尔的以诚相见 并没有减少但丁对他的好感,也可能是因为知道了他的沉沦之后,对 他更感亲切(《地狱篇》,第四歌第三十九行)。在第二层的黑风暴中, 但丁想了解保罗和弗朗切斯卡的爱情根源,后者说他们两情相悦,但 并 不 知 道“ 我 们 只 在 一 起 , 疑 有 他 。 他们是看书时无意发现了 , 不 ” 两人的爱情。维吉尔批评了那些企图只用理性来概括无限神性的狂妄 的人 ;他突然低下 头不言语 了 ,因为他 自己就是 那些不幸的 人之一 (《地狱篇》, 第三歌第一百三十四行) 。 曼图亚人索尔代洛的鬼魂在炼 狱的峭壁上询问维吉尔的鬼魂来自何处,维吉尔回说曼图亚,索尔代 洛当即打断了他的话,拥抱了他(《炼狱篇》,第六歌第五十八行)。 当代小说描写心理过程时洋洋洒洒,但丁通过一个意图或者一个姿态 就向我们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①原文为意大利文。
保尔
克洛岱尔 说我们死后看到的景象不一定是九层地狱、炼
狱的台阶或者同心圆的天穹。毫无疑问,但丁的看法和他有相似之 处。但丁按照经院哲学和他自己的诗的形式的要求,设想了死的地形 地貌。 勒托密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天文学说和基督教的神学观点勾画了但 丁的宇宙。地球是一个固定的球体;适于人类居住的北半球中央是锡 安山;山以东九十度处是恒河的尽头;山以西九十度处是埃布罗河的 源头。南半球不是陆地,而是水域,人类无法在其中生存;南半球中 央是炼狱山,所处位置正好和锡安山相反。两条等长的河和两座等高 的山在圆球中央形成一个十字。锡安山底下有一个向地球中心延伸的 倒置圆锥体,比锡安山宽阔得多,那就是地狱,像阶梯剧场似的逐级 缩小,分成九层,景象惨不忍睹;前五层是上地狱,后四层是下地 狱,整体像是一座有铁墙围住的清真寺的城市。里面有坟墓、水井、 悬崖峭壁、沼泽和流沙地;圆锥体的顶端是魔王,“穿透世界的蛀 虫”。忘川的使人忘掉前世的水流在岩石中间冲刷出一条裂罅,使地 狱的底部和炼狱的底部相通。这座山像岛一样四面环水,有一扇门; 山坡形成一级级的台阶,代表十恶不赦的罪孽;山顶上是百花盛开的 伊甸园。围着地球旋转的是九重同心圆的天穹;前七重是行星天(月 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天);第八重是恒星天, 第九重是澄明天,也叫第一动天。它的外层是最高天,那里“公正的 玫瑰”簇拥着一点,也就是上帝,竞相开放。可以预见,玫瑰天的天 使队有九个……但丁世界的概貌大致如此,读者可能已注意到,它隶 属于第一、 第三和澄明天。 但丁提到的《蒂迈欧篇》 (《飨宴》, 第三 卷第五节; 《天国篇》, 第四歌第四十九节) 里的造物主认为最完美的 运动是旋转,最完美的物体是球体;柏拉图的造物主和耶诺法内斯
①克洛岱尔信奉天主教,诗作有神秘主义倾向。 耶诺法内斯,公元前 世纪希腊伊利亚学派创始人。
以及巴门尼德主张的学说决定了但丁所游历的三界的地理状况。 九重旋转天和中央有座山的、由水组成的南半球,明显地同一种 古老的 宇宙论不谋而 合 ;有人认为 这个性质形 容词同样适用 于《神 曲》的超自然的格局。地狱的九层之说同勒托密的九重天之说一样陈 旧和站不住脚,炼狱同但丁将炼狱置于其中的那座山一样不真实。对 于这类异议可以提出种种考虑:首先,但丁并不打算确立另一个世界 的真正的或者可信的地形地貌,他本人就是这么说的。在那封用拉丁 文写的、致维罗纳封建主坎格兰德 德拉 斯卡拉的著名信件里,他 说从文学观点来看,《神曲》的主题是死后灵魂的状况,从寓意观点 来看,是人依据他的是非功过而应得的天谴或补偿。诗人的儿子雅科 波 迪 但丁 发展 了这一 思想 。雅科 波在他 所写的 评论 的序言 里指 出,《神曲》旨在以寓意色彩展示人生的三种方式,作者在第一部里 写的是罪恶,称之为“地狱”;在第二部里写的是从罪恶向善行的过 渡,称之为“炼狱
在第三部里写的是完美的人的状况,称之为
德拉 拉 纳 指 出:由 于 诗 人 “
“天国”,从而“表明人识别至善所必需的美德和幸福的高度”。别的 评论家也是这样理解的,例如雅科波
认为人 生可以有三种 状况 ,即恶人 的生活 ,悔 罪的生活和善 人的生 活, 便把他的书分为三部, 即《地狱篇》、 《炼狱篇》和《天国篇》。 ” 世纪末 ,为《神曲》注释的弗朗切斯科
达
布蒂提供了另
一个确凿的证据。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但丁信中的意思:“从文学 角度来说,这部诗的主题是已经脱离躯壳的灵魂,从道德角度来说, 是人自取的奖赏或惩罚。 ” 雨果 在那首名 为《阴影 巨嘴的 启示》的 哲理诗中 指出 :在 地狱 里,以亚伯的形象出现在该隐面前的幽灵,正是尼禄认作阿格里皮娜 的幽灵
。
①阿 格里皮 娜 ( ,罗马暴君尼禄的生母,出于野心,三婚嫁给自己的叔父克劳 狄皇帝 ,诱使他认尼禄为养子 ,然后毒死了克劳狄 ,由尼禄继位。但尼禄厌烦阿格里皮娜干 预朝政,派人暗杀了她。
冷酷无情的罪名远比陈旧过时的罪名严重。尼采在《偶像的黄
昏 》
中有欠考虑地讽刺但丁是 “在坟墓堆里写诗的鬣狗”显 。
而易见,这种说法尖刻有余,机智不足;以极不尊重和偏激的态度作 出判断,掀起轩然大波。找一找那种判断的缘由是最好的反驳方式。 另一个属于技术范畴的缘由能解释但丁为什么被指责为冷漠无 情。主张上帝即宇宙、上帝存在于他的每一个创造物之中、并且是那 些创造物的结局的泛神论观点,如果运用于现实生活,也许是异端邪 说和谬误,但运用于诗人及其作品,却是无可非议的。诗人是人们臆 造的世界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瞬息,每一个细节。他的并非最艰难 的任务之一是隐藏或者掩饰那种无所不在性。以但丁的情况而言,这 一问题对他更为艰难,因为他的诗的性质要求他必须作出天国或地狱 的判定,同时又不能让读者知道作出判定的权力最终在他自己手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把自己也列为《神曲》中的人物,尽可能使他 的反应不符合,或者只是偶尔符合神的决定(例如菲利波 或犹大的情况) 。
王永年译
阿尔真蒂
第四歌里高贵的城堡
世纪初或
世纪末,英语中开始出现一些源自撒克逊语或者 、不可思议的( ,用来定义一些引起模糊的恐惧感的
苏格兰语的性质形容词:阴森可怕的(
、令人毛骨悚然的(
地点或事物 。这些形容词同景色的 一个浪漫主义概念相 应 。德语的 (阴森森的)一词是十分贴切的翻译;在西班牙语里,最 贴切的词也许是 的《瓦提克》 ( 阴 险 的 )我 考 虑 到 。 (不可思 贝克福德
议性)一词的特点,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们在威廉
一书最后部分看到的火之城堡,是文学中第一
个真正可怕的地狱。在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最著名的地狱中间,《神曲》 的痛苦的王国并不是可怕的地方;而是发生可怕事情的地点。区别显 而易见 。 ”
斯蒂文森谈到他儿时常梦见自己遭到一个褐色的可怕物体的追逐 (《说梦》) ; 切斯特顿认为世界西端可能有一株似树非树的东西, 世界 东端有一座建筑式样荒诞不经的塔(《名叫星期四的人》,第六章)。 爱伦
坡在《瓶中发现的手稿》里提到南方有海,航行海上的船舶体
积会像水手的身体那样长大;梅尔维尔在《白鲸》里用不少篇幅说明 白鲸的颜色白得可怕……我举了大量例子,但也许只要指出但丁的地 狱赞扬了监牢的概念①,贝克福德的地狱赞扬了隧道似的梦魇这两个
①维吉尔提到地狱时说它是一座伸手不见五指的监牢 (《炼狱篇》,第二十一歌第一百 零三 行) ; 《地 狱篇》 , 第十 歌第 五十 八至五 十九 行) 。 原注
例子就够了。 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在宪法广场地铁站的月台上突然想到一个 情景,可以十分确切地说明《神曲》开头那种不可思议性,那种阒静 的恐怖感。查阅原书后,证实了那个迟到的回忆是确切的。我说的是 《地狱篇》第四歌, 全书中最脍炙人口 的篇章之一。 到了《天国篇》的结尾时,可以说《神曲》涉及了许多事物,也 许是所有的事物。但开头时,明显的是但丁的一个梦,而但丁本人只 是梦的主体而已。他告诉我们说,他在漆黑一片的丛林里不知所措, 那里的梦何等深沉 。“梦”是罪孽深重的灵魂眩晕的比喻,但暗示 做梦过程的不明确的开始。然后他写了那头挡住去路的狼搞得许多人 走投无路。圭多 维塔利指出,这一概念不可能仅仅因为看到恶狼而 产生,但丁对它有所了解,正如我们在梦中感知一样。丛林中出现一 个陌生人,但丁刚刚见到就知道他沉默了许久。这又是一个梦中的感 受。莫米利亚诺指出,要从诗歌而不是逻辑的角度来解释这一事实。 他们开始了难以置信的行程。维吉尔进入第一层地狱时脸色突变;但 丁认为他是害怕。维吉尔说是出于同情,因为他自己也是被打入地狱
的人之一
。但丁为了掩饰这句话引起的震惊或者表示怜悯,连连称
呼他为尊敬 的老师 。叹息 ,并非折 磨引起的痛苦的叹息 ,在空中回 荡。维吉尔解释说,他们到了天主教问世之前就已死去的人们所处的 地狱 ,四个 既无悲哀也无欢乐表情 的高大的鬼魂招呼他 们 ,那是荷 马、贺拉斯、奥维德和卢卡努斯,荷马右手握着一把剑,象征他在史 诗界的至高 无上的地位 。那些赫赫 有名的幽灵以同行之 礼和但丁相 见,带他去他们永恒的居所 一座城堡,外面围有七堵高墙(七种 自由艺术或者三种智力功能和四种精神功能)和一条壕沟(尘世的财 产或者雄辩),他们如履平地似的一一通过。城堡的居民都很有威望, 他们很少说话,但说话时声音很轻,表情严肃庄重。城堡院子里有一
①③原文为意大利文。
块绿得出 奇的草坪 ,但丁 站在高处 ,看到 了经典和《圣经 》中的人 物,还有一位穆斯林(阿威罗伊,伟大的评论家)。有一个人相貌不 同一般,令人难以忘怀(恺撒全副披挂,目光凶狠),另一个孤家寡 人,显得更加高大(我瞥见了寂寂一身的萨拉丁),他们处于无望的 渴望之中,并不痛苦,但知道上帝把他们打入了另册。这一歌最后是 一份枯燥乏味的名单。不能给人以很大的激励 ,可是能让人增长 见 识。 贤人的净界,亦称阿伯拉罕的庇护所(《卢卡斯》, 德的非天主教徒。按照弗朗切斯科 扬,但不能不注意到 圭多
, 和
未受洗礼的幼儿死后灵魂的净界是普通神学的概念,那里居住的是贤
托拉卡的考证,是但丁的创造。 过多地强调古典
诗人生不逢时,在回忆伟大的罗马中寻求逃避。他想在作品中加以颂 维塔利这么认为 世界并不符合他著书立说的目的。但丁不能置教义于不顾而拯救他的 英雄们,便在想像中把他们安置在阴曹地府,远在天堂上帝的视野和 支配之外,对他们神秘的命运深表同情。几年后,当他想像朱庇特的 天堂时,又回到了这个主题。薄伽丘认为,由于遭到流放,但丁写了 《地狱篇》的第七歌后,中断了很长一个时期才接下去写第八歌:“我 接着很久以前的话题慢慢道来”这句诗暗示或者证实这一点可能是真 实的,但是有关城堡的一歌和后续各歌之间有很大区别。但丁在第五 歌里借弗朗切斯卡 里米尼之口说了不少精彩绝伦的话;既然他早就 想到了那种技巧,为什么不借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或者奥菲斯① 之口写一些不朽的篇章呢?不论有意无意,他的缄默加深了恐怖感, 并且贴合当时的情景。贝内德托
克罗齐指出:“在那高贵的城堡里
的大人物和贤人中间,干巴巴的信息取代了有克制的诗歌。钦佩、尊 敬、 忧伤 等情 感是 表述 而不 是 表现 出来 的。 (《但 丁的 诗歌 》, ”
①奥菲斯,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和歌手,弹奏竖琴时猛兽俯首,顽石点头。妻子死后, 他找到阴间,冥后普西芬尼也被他的音乐所感动,允许他把妻子带回人间,条件是路上不得 回头。将近地面时 他回头看妻子是否跟着,因而妻子重新堕入阴间。
评论家们指出了城堡的中世纪建筑风格和古典居民之间的反差;这种 糅合或者混乱正是当时绘画的特点,显然加深了场景的梦幻色彩。 但丁构思和撰写第四歌时策划了一系列情况,其中有的属于神学 范畴。但丁熟读《埃涅阿斯纪》,他把死者安置在天堂或者极乐世界 的中世纪的变体里;“在开阔、敞亮、寥廓的地方”这句诗,让人忆 起埃涅阿斯看到罗马人时的混乱和清朗的天国。迫于教义需要,但丁
不得不把高贵的城堡安置在地狱里。马里奥
罗西 在诗 的形式 和意
境、天堂般的直感和可怕的句子的冲突中发现了这一歌的内在的分歧 和某些矛盾的根源。有一处说永恒的空中回荡着叹息声,另一处说居 民脸上既无悲哀也无欢乐的表情。诗人的幻想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把那相对的笨拙归因于城堡及其居民或者囚徒的异样恐怖所引起 的生硬。那个阒静的地点仿佛是令人伤心的蜡像陈列馆:披挂齐全但 无所事事的恺撒,永远坐在她父亲身边的拉维尼亚①,知道明天将同 今天和昨天一模一样,毫无变化。后来《炼狱篇》有一节说地狱里禁 止诗人写作,他们的鬼魂只好探讨文学,打发永恒的时光
。
使城堡显得可怕的技术原因,也就是语言方面的原因,一经确定 之后,便需要确定其内在的原因。上帝的神学家会说城堡缺了上帝就 会显得恐怖。他也许会承认那同宣称尘世荣华均为镜花水月的三行诗 句有相似之处: 四周一片岑寂, 只有一缕清风飘忽不定, 来也无名,去也无形。
我还想指出一个个人方面的理由。在《神曲》的这一部分,荷
①拉维尼亚,希腊神话中埃涅阿斯之妻。 焦贝蒂在《意大利人的道德与精神优势》 )中写道 :在《神曲》开 头的篇章 里,如同在整部史诗中一样,但丁 只是他所虚构的神话里的一个见证人而已”。 原注
马、贺拉斯、奥维德和卢卡努斯是但丁的投影或者猜想,他知道自己 的成就或能力都不亚于他们。但丁自视是一位著名诗人,可以预料, 别人也将把他视作著名诗人,理应同他们平起平坐。那些受到尊敬的 伟大鬼魂在自己的聚会中接纳了但丁:
仿佛把我引为同俦, 仿佛我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他们是但丁最初梦中的形象,还没有脱离梦幻者。他们不停地谈 论文学(还能做什么别的事呢?)。他们读过了《伊利亚特》或者《法 萨利亚》,或者在撰写《神曲》;他们都是文学巨匠,但是如今身处地 狱,因为贝雅特丽齐忘了他们。
王永年译
乌戈利诺的虚假问题
我没有看过(谁都没有看过)有关但丁的全部评论,但我觉得就 《地狱篇》最后一歌的第七十五行诗来说,评论家们引起了一个混淆 艺术和现实的问题。在那行诗里,比萨的乌戈利诺叙述了他的儿孙们 饿死在监牢的情况之后,说是饥饿的力量大于痛苦。我必须把古时的 评论家排除在这一指责之外,对他们来说,这句诗并不存在任何问 题,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理解为把乌戈利诺置于死地的不是痛苦,而 是饥饿。杰弗里 解的。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在第九层地狱的冰冷的底部,乌
戈利诺没完没了地啃着鲁杰里
德利
乔叟在概括坎特伯雷系列故事的插曲里也是这样理
乌巴尔迪尼的后颈,并在那个
被打入地狱的人的毛发上擦他滴着血的嘴巴。他穷凶极恶啃吃着,头 也不抬地说鲁杰里出卖了他,把他和他的儿孙们关进监牢。他从牢房 的小窗多次看到月圆月缺,直到有一夜梦见鲁杰里带着饥饿的大猎犬 在山坡上追逐一条狼和狼崽。拂晓时,他听到用木板钉死塔楼大门的 锤子声。过了一天一夜,没有什么动静。乌戈利诺痛苦地咬自己的 手;儿孙们以为他饿得难受,便让他吃他自己亲生的骨肉。第五、六 两天,他眼睁睁地看他们相继死去。接着,他眼睛看不见了,他对死 者自言自语,痛哭流涕,在黑暗中触摸他们;最后,饥饿压倒了 痛苦。 我介绍了早期的评论家们对这段话的解释。
德
世纪的兰巴尔迪
伊莫拉说:“它想说明的是饥饿摧残了极端痛苦所未能压倒和
杀死的人。”持有相同看法的现代评论家中有弗朗切斯科
圭多 维塔利和托马索
托 拉 卡、
卡西尼。托拉卡从乌戈利诺的言语中听到的
是惊愕和内疚,卡西尼补充说:“现代的解释者异想天开,认为乌戈 利诺最后吃了自己儿孙的肉,这种猜测违反了自然和历史。”不值一 驳。克罗齐的看法和他一样,认为两种解释中比较符合事实和比较可 信的是传统的解释。比安基十分通情达理地解释说:“别人认为乌戈 利诺吃了他儿孙的肉,这种解释站不住脚,但也不能排除。”路易吉 彼得罗博诺(我在下面还要提到他的看法)说这句诗是故弄玄虚。 我在加入“无用的论争”之前,想花点时间谈谈儿孙们一致自愿 献身的情节。他们请求为父的收回他生养的骨肉: ……你给了我们这身可怜的皮肉 请你将它们剥夺。 我觉得这番话会使听话的人越来越不舒服。德 德
桑克蒂斯(《意
大利文学史》,第九章)赞扬但丁说他把毫不相干的形象联在一起; 奥维迪奥承认“这种揭示儿孙感情冲动的卓越精炼的方式几乎化 解了所有的批评”。我却认为这是《神曲》容许的极少几个虚假之处 的一个 。我觉得如果 出自马尔韦齐 的笔下 ,或 者受到格拉西 安的推 崇,还情有可原,出现在《神曲》里未免说不过去。我要说的是,但 丁不可能没有觉察到它的虚假,尤其是四个儿孙异口同声地请乌戈利 诺拿他们的肉来充饥。有人暗示说,这是乌戈利诺为了替先前的罪孽 辩解而撒的谎。 乌戈利诺 德拉
盖拉尔代斯卡是否在
年
月初吃过人肉
的历史问题显然无法解决 。至于美学或者文学问题,性质则完全不 同。可以这么提问:但丁是否希望我们认为乌戈利诺(《地狱篇》里
年,比萨伯爵乌戈利诺和二子二孙一起被幽禁在瓜兰迪塔
活活饿死。
的,并非历史上的乌戈利诺)吃了他儿孙的肉?我试着这样回答:但 丁不希望我们这样想,但希望我们这样猜 。模糊正是他计划的一部 分。乌戈利诺啃咬着大主教的头颅;乌戈利诺梦见尖牙利齿的狗撕裂 狼的胁腹。乌戈利诺痛苦地啮咬自己的手;乌戈利诺听到儿孙们难以 置信地请求他吃他们的肉;乌戈利诺念出那句意义含糊的诗后又去啃 大主教 的头颅 。这些 举动暗示或者 象征可怕的 事情 。它们有 双重作 用:我们认为是故事的一部分,同时又是预言。 罗伯特 和培尔 路易斯 斯 蒂文 森 (《 伦 理 研究 》 , 一 百 一十 页 ) 出 第 指 克鲁索和堂吉诃德都是如此。不可一世的人 一本书中的人物是由一连串言词构成;听来似乎荒唐,其实阿喀琉斯 金特,鲁滨孙 物也是如此,亚历山大大帝是一连串言词,阿蒂拉也是。我们必须说 乌戈利诺是由三十来节三行诗组成的言词结构,那么是否应该把食人 的概念也包括在内呢?我再说一遍,尽管怀有疑虑,我们必须觉得有 这种可能。乌戈利诺的滔天罪孽比否定或肯定更可怕。 “书由言词构成”这一观点像是平淡无奇的、不说自明的道理。 然而,我们都倾向于认为形式可以脱离本质,同亨利
詹姆斯交谈十
分钟后,我们就会看到“把螺丝再拧紧一下”的真正理由。我认为事 实并非如此;但丁对乌戈利诺的了解不会超过他的三行诗的内容。叔 本华宣称,他的主要作品的第一卷只包含一个思想,但要传达那个思 想时 ,除了用整整一 卷的篇幅之外 ,找不到更 简洁的办法 。与此相 反 ,但 丁会说他对乌 戈利诺的全部 想像都包含 在那些有争议 的三行 诗里。 在真实 时间里 ,在历史上 ,每当人们 面对不同 选择时 ,只取其 一,排除并且抛弃了其余的选择;艺术的模糊不清的时间却不同,它
① 路 易 吉 彼特罗博诺(《地狱篇》,第四十七页)指出:“饥饿没有肯定乌戈利诺的罪 孽 ,但在不损害艺术或历史准确性的条件下让人猜测到他的罪孽。我们把它当作‘可能’就 行 了。 ” 原注
像是期待或者遗忘的时间。在那种时间里,哈姆雷特既理智又疯
狂 。乌戈利诺在他饥饿之塔的黑暗中既吞噬又没有吞噬亲人的尸
体,那种摇摆的不明确性正是构成他的奇特的材料。因此,但丁梦见 了两种可能的弥留的痛苦,后代也将这样梦见。
王永年译
①出于好奇,我们不妨回忆两个著名的含糊例子。其一是克韦多的“血红的月亮”,它 既是战场上的月亮又是奥托曼帝国的旗帜;其二是莎士比亚第第一百零七首十四行诗中的 “不免一死的月亮” , 它既是天上的月亮又是伊丽莎白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