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或译碎玻璃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的事件。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
[117] 立陶宛维尔那城郊的一个地方,立陶宛犹太人被驱赶到这里,然后被全部枪杀。
[118] 基辅市外的一条深谷,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西部。该城市的犹太人于1914年被德国军队杀害。
[119] 波兰卢布林城东南4公里。“二战”时,纳粹德国在此设立大规模死亡集中营,先后囚禁过26个国家的15万公民,死难者达8万之多。
[120] 波兰的卢布林城索比堡村附近。建有犹太人集中营,约2.8万名犹太人在此遇难。
[121]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距汉诺威州采勒(当时属普鲁士)西北16千米处的贝尔根和贝尔森两村附近。1943年7月建立,部分为战俘营,部分为犹太人转运营。从1940年到1945年,这里关了大约12.5万人,约7万名被关者遭到杀害。纳粹用推土机将尸体推入万人坑掩埋。安娜·弗兰克于1945年3月死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内,她的战时日记《安娜日记》后来轰动了全世界。
[122] 达豪集中营,距慕尼黑市20千米,从1933年到1945年间,共登记在押206 206名囚犯,包括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等反对党人、同性恋、犹太教徒、吉普赛人、政治犯、国家敌人、犹太人、战俘。从1933年到1945年间,共登记在押206 206名囚犯,死亡人数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有记录的死亡统计数字是31 591人。
[123] 特雷布林卡(Treblinka)灭绝营,距离华沙到比亚维斯托克主干线上的马乌基尼亚火车站2.5英里。建于1942年夏初,是赖因哈德行动的一部分,纳粹计划通过该行动灭绝普通政府地区(波兰的内陆地区)的犹太人。总共约870 000人在特雷布林卡遇害。
[124] 1944年,曾被关在集中营、后冒险逃出的简·卡思基辗转来到美国,向罗斯福总统揭露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等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真相。
[125] 伊尔根(Irgun),英国统治巴勒斯坦时期进行地下活动的犹太复国主义右翼组织。
[126] 指为了生存,犹太人将不得不建立一支“铜墙铁壁”的军事力量,直到阿拉伯人接受了他们的国家。
[127] 《旧约·创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