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完了。”

  前面的一座山大雪纷飞,那是一座积雪的火山。然后又是另一座山峰,稍稍靠右。就这样,所有的山峰一座接一座进发出火花,像是被某个隐身的运动员点燃。就在这时,随着第一拨气流的掀起,群山在飞行员四周摇晃起来。

  激烈的搏斗没有留下什么印记,甚至把他掀翻的巨大气流他也回忆不起来,只记得自己陷进灰色的火焰中拼命地挣扎。

  他思考着。

  “飓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还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然而,从前可不一样了!而这次是碰上了!”

  他以为在千百张脸孔中认出了某一张脸孔,然而他却已经把这张脸孔忘得一干二净了。

  四

  里维埃看着贝勒兰。再过二十分钟,这位飞行员就要下车,带着倦意和沉睡融人人海中。他也许会想:“真累人……这讨厌的行当!”对妻子他会坦陈某些事,比如:“这儿比安第斯山脉上空好多了。”然而,人十分珍惜的一切几乎都已离他而去,他刚刚吃过了这种苦头,在另一个世界度过了几个小时,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是否还能够重睹这座灯火璀璨的城市,甚至也不知道能否再找到那些与生俱来的弱点--既令人讨厌又十分可亲的朋友。“在所有的人群中,”里维埃心想,“总有些不引人注目的人,他们都是非同凡响的信使,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扮演了这种角色……起码……”里维埃害怕某些崇拜者,他们不理解这些有着非凡经历的神圣,他们的赞叹声往往曲解了这些经历的含义,到头来反而把人贬低了。但是,贝勒兰却完整地保持了他的伟大,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比任何人更懂得在某种角度下看到的这个世界的真正价值,对这些赞词不屑一顾。因此,里维埃祝贺他: “你成功的人生是怎样拼出来的?”他喜欢他谈论自己的职业时那种淡泊的态度,说起飞行的经历就像铁匠说自己的铁砧板一样。

  贝勒兰首先解释自己已无退路。他几乎像是在道歉:“就这样,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接着,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大雪把他的眼睛蒙住了。但是,猛烈的气流把他托到了七千米的高度,救了他一命。“在飞越山脉的整个过程中,我大概是贴着山脊飞行的。”他也提到陀螺仪,飞雪把进气口堵住了,得给它换个位置。“瞧,会结冰的。”过了一会儿,另一股气流直把贝勒兰的飞机吹得上下起伏,落到了三千米左右,他不明白为何一点儿什么也没有撞上。原来是他已经飞临平原上空。“我进入晴朗的天空时才猛然发现这一点。”他最后说,那会儿他的感觉像是从地洞里钻出来。

  “门多萨那儿也有暴风雪吗?”

  “没有。我着陆时天空晴朗,一丝风也没有。不过暴风雪紧紧跟随着我。”

  他之所以描述这场风暴,按他的说法,那是因为“这毕竟很奇特”。风暴的上端嵌人雪花纷飞的云层,而底部却像黑色的岩浆在平原上翻滚。城市一座接一座被包裹起来。“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奇观……”后来,他想起什么,默不作声了。

  里维埃转身对督察员说:

  “这是太平洋的飓风,我们接到通知太迟了,这类飓风从来都不超出安第斯山范围。”

  “大家都没有料到,这次飓风会向东移动。”

  督察员对此一窍不通,只有表示赞同。

  督察员像是犹豫了一下,才向贝勒兰转过身来,喉结动了,但没有说话。他思考片刻,两眼直视前方,才恢复了忧郁的尊严。这忧郁,像一件行李,总是陪伴着他游走四方。他昨天夜里才到达阿根廷,里维埃便召他来办些杂事,他的一双大手不知如何是好,督察员的尊严也拉不下。他没有权利与别人喝一杯,也不能与同事称兄道弟,说句俏皮话,除非是碰巧在同一个中途站遇上了另一位督察员。

  “做个裁判真不近人情。”他想。

  说实话,他并不作出裁决,而只是摇晃脑袋。他什么都不懂,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是慢条斯理地摇晃脑袋。这样倒好,那些黑心肠的人,反而给镇住了,机器设备也就保养好了。他并不讨人喜欢,因为督察员这个岗位不是为了博得爱戴才设立的,而是专打小报告的。自从里维埃写下“请督察员鲁比诺向我们提供报告,而不是诗句。督察员鲁比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句话之后,他就不再提出新方法和解决技术问题的建议了。从此往后,他就像每天管吃饭一样,只管工作人员有什么过失,比如机械师贪杯、机场场长整夜不眠、飞行员着陆不平稳。

  里维埃谈到他的时候说:“他人不是很聪明,正因为这样他的工作反而更出色。”里维埃订出的规章制度,对他自己来说,是出于对大家的了解;而对于鲁比诺来说,却只剩下对制度本身的了解了。

  “鲁比诺,”里维埃有一天对他说,“所有不正点起飞的飞机,您都应该扣掉他们的准点奖。”

  “遇上不可抗拒力也扣吗?连大雾不能起飞也扣?”

  “就算遇上大雾也扣。”

  鲁比诺为自己有一个办事不怕不公正的得力领导感到自豪。他自己会从这种咄咄逼人的权力中汲取几分威严。

  “你们六点十五分才发出起飞指令,”他后来对机场负责人反复地说,“我们不能给你们发奖金。”

  “可是,鲁比诺先生,五点三十分的时候连十米远的地方也看不到啊!”

  “这是规章制度。”

  “可是,鲁比诺先生,我们总不能把大雾清扫掉吧!”

  鲁比诺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他是领导成员之一。在这些没有主见的人当中,唯有他懂得怎样通过惩罚手段提高飞机的准点率。

  “他什么也不考虑,”里维埃评价他说,“这样可以使他避免考虑不周出差错。”

  如果一个飞行员损坏飞机,他就会丢掉机器设备完好奖。

  “如果飞机在森林上空发生故障呢?”鲁比诺想打听此事。

  “在森林上空也一样。”

  于是鲁比诺就以此为依据。

  “我很遗憾,”后来他十分亢奋地对飞行员说,“我甚至十二万分遗憾,但是,故障得在别的地方发生。”

  “可是,鲁比诺先生,这由不得我们啊!”

  “这是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里维埃想,“这规章制度就像宗教仪式,乍一看有点儿荒谬,但可以重塑人的形象。”公正不公正,对于里维埃来说都无所谓。这些话对他甚至没有意义。小城市里的小市民晚上都围着露天音乐厅转。于是,里维埃又想:“对他们公正或者不公正,这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并不存在。”对他来说,人就是一团生蜡,需要加以揉捏,要给予这块料一个灵魂,创造一个意志。他并不想用这种生活的态度让大家服服帖帖,而是要他们超越自我。如果说他这样严厉惩罚晚点有失公正,但他却是要让每个中途站有一种准点起飞的愿望,他要创造这种愿望。他不允许大家看到天气坏了,可以休息了而高兴起来,他要让大家常备不懈,甚至最不起眼的工人也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羞耻。这样,人们就会抓住大雾的间隙起飞。“北面亮了,出发!”在里维埃的努力下,在一万五千公里的航线上,人们对邮政飞机的崇拜高于一切。

  里维埃有时会这样说:

  “这些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我铁面无私。”

  他也许让大家吃了苦头,但也带来了莫大的快乐。

  “必须推他们一把,”他想,“让他们过一种奋发向上的生活,生活中有苦也有乐,唯有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汽车驶进了市区,里维埃让司机把他送到公司的办公室。鲁比诺自己则与贝勒兰留在车上。他看着他的背影,张嘴欲言又止。

  五

  可是,今晚鲁比诺感到懒洋洋的。面对胜利归来的贝勒兰,他发觉自己的生活灰溜溜的。尤其是他刚刚发现他鲁比诺虽然贵为督察员,有权有势,却不如这个困顿难当、两手沾满油污、闭着眼睛歪倒在汽车角落里的人。鲁比诺第一次产生钦佩之情。他想把这种心情说出来,他特别需要得到友谊。旅途的奔波,时间的挫折,使他提不起精神。也许他还感到自己有点儿可笑。今晚他在盘点汽油时,把账目算得一塌糊涂,后来还是那位他老想找岔子的职员看不过眼,帮他算好了。但是最讨厌的是,他批评B6型油泵没有安装好,却把B4型的和B6型油泵混淆了。那些滑头的机械师听任他揶揄“这种不可饶恕的无知”达二十分钟之久,其实他揶揄的恰好是自己的无知。

  他也害怕在旅馆里租用的那个房间。每次从图鲁兹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下班后,他总是回到这个房间,把自己关在里面,心事重重地从手提箱里抽出一沓纸,慢吞吞地写着“报告”。他胡乱写上几行,然后又全部撕掉。他巴望着公司从危难中走出来,只是公司并没有任何险情。直到现在,他只救出了一只生锈的螺旋桨毂。他当着一位机场场长的面用手指在锈斑上来回摩擦,脸色忧郁,动作缓慢。看着这一幕,机场场长却回答说:“这锈斑的事,您去问前一站吧,飞机刚从那儿飞过来。”鲁比诺不由得怀疑起自己的角色。

  他想跟贝勒兰套近乎,试探着问了一句:

  “您愿意和我一起吃晚饭吗?我想说说话,我的职业有时不能讲情面。”

  他不愿一下就把身份降下来。

  “我肩负的责任重大啊!”

  鲁比诺的下属都不喜欢他插足他们的私生活。每个人都在想:

  “要是他还找不到材料凑他的报告,他就会饥不择食,对我下手。”可是鲁比诺今晚一心只想到自己的难处:身上长了讨厌的湿疹,真见不得人。他很想说出这种病来,博得别人的同情。他既然无法在傲慢中找到慰藉,便在谦卑中寻求。他在法国也有一个相好,每次出发回来的夜里,便向她吹嘘稽查别人的事,炫耀一番,博取她的爱情。但是这样做恰恰引起她的反感。他觉得有必要跟别人说说他的这个相好的事。

  “说好了,你跟我一起吃晚饭吗?”

  厚道的贝勒兰爽快地答应了。

  六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办公室里,秘书们正在打瞌睡。这时,里维埃走了进来。他没有脱下大衣,依然戴着帽子,总是像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旅人。他走过的时候,几乎无人察觉,因为他身材矮小,走过去的时候也悄无声息;因为他的花白头发和没有个性的衣着已经和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了。然而,他有一股热情,把人都调动起来。于是,秘书们来了精神,办公室主任忙着最后几份文件,打字机嗒嗒地响。

  电话接线员把插头插进交换机,并且将来往电报登记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

  里维埃坐下来开始阅读。

  读过在智利发生的那场灾难的报道之后,他又重读了平安的一天记事。这一天诸事井井有条,飞机飞经的机场一个接一个传来的尽是朴实无华的捷报。巴塔戈尼亚的邮政飞机速度也很快,可以提前到达,因为风顺着大气流从南向北吹着。

  “把气象报告递给我吧。”

  每个机场都自夸天气晴朗,碧天如洗,和风宜人。夜晚的美洲披上了一身金色的外衣。里维埃看到热气腾腾的场面感到高兴。眼下那架邮政航机正在高空上飞行,与黑夜的阴霾搏斗,不过运气极佳。

  里维埃推开本子。

  “行!”

  他走到外间,看了一眼各科室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照管着半个世界的守夜人。

  他在一扇敞开的窗户跟前停下来。他懂得黑夜的含义了。黑夜裹着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像宽阔的大殿笼罩着美洲。对于这种气势宏大的感觉,他并不惊讶,因为智利圣地亚哥的天空是异国的天空,可是,一旦飞机朝圣地亚哥飞去,在整个航程中,就像是生活在深邃的苍穹下。这时,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还在戴着耳机监听飞机的声音,巴塔戈尼亚的渔民已经看到上面的灯光在闪烁。听到发动机轰隆的马达声,对飞行中的飞机的担忧压迫着里维埃,也压迫着各国的首都和省区的人们。

  对着如此晴朗的夜空,他感到快慰。他想起雷雨交加的夜晚,飞机险象环生,仿佛要掉下去,无法救助。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无线电台传来低吟声,还夹杂着风雨的呼啸声。在这沉闷的嘈杂声中,音乐般的金色电波被淹没了。一架邮政班机像一支不长眼的箭冲向黑夜的壁垒,它所吟唱的小调是多么的凄凉啊!

  里维埃认为,作为一名督察员,在值班的夜里,应该呆在办公室。

  “派人去把鲁比诺给我找来。”

  鲁比诺正要跟一位飞行员交上朋友。他在旅馆里当着飞行员的面打开手提箱,从箱子里拿出一些小玩意儿,有几件俗气的衬衫、一套梳妆用品、一幅瘦女人的照片。他就凭这些小东西与别人套近乎。他把女人照片钉在墙上,不太好意思地向贝勒兰供认自己的需要、情感和遗憾。他把那些宝贝玩意儿排成一行,排在一起反而更寒酸。他这样做是要把自己的痛处袒露出来。他害的是心灵上的湿疹。他在展示自己的牢笼。

  然而,对于鲁比诺,正如对每一个人,仍然存在一线光明。他从箱子底取出一只珍藏的小包,心里感到十分甜蜜。他用手指拍打小包,拍了很久,却一句话也不说,后来才松开手。 “这是我从撒哈拉带回来的……”

  督察员竟然大胆将自己的私情和盘托出,不禁脸红起来。他的烦恼多多,家庭的事也不顺,现实又一片灰暗。不过,这些黑色的小石头为他打开了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这使他感到宽慰。

  他的脸红得更厉害了。

  “这样的石头在巴西也有……”

  这位督察员正埋头看着亚特兰蒂斯(译注:是一个虚构词,指欧美两大洲,据说从前两大洲是相连的)的地图,贝勒兰拍了拍他的肩膀。

  贝勒兰不好意思地问道:

  “您喜欢地质学?”

  “我是个地质迷。”

  生活中,唯有石头令他还有点温情。

  有人在叫鲁比诺,他露出了愁容,但马上变得不苟言笑。

  “我得走了,里维埃先生要我去商量几项重大的决策。”

  鲁比诺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里维埃已经把他给忘了。他正站在一张挂在墙上的地图前沉思,地图上用红线标出公司的飞行网络,督察员则在一旁等他下命令。过了好长时间,里维埃连头也不回就问他:

  “鲁比诺,您觉得这张地图怎么样?”

  他往往在胡思乱想之后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长官先生,这张地图……”

  说实话,督察员对这张地图并没有什么看法,但仍然一脸严肃地盯着,审视着欧洲和美洲地图。里维埃仍然陷在沉思中,想什么却没有告诉他。“这个飞行网络在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凶险,它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不少青年人的生命。它横陈于此,铁板钉钉,不容变更,可是它却给我们带来多少问题!”说虽是这么说,里维埃还是把要达到的目标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鲁比诺站在他身旁,眼睛仍然直视面前的这幅地图,慢慢挺直身子。他不指望从里维埃那儿得到丝毫的怜悯。

  有一次他曾经想碰碰运气,向他诉说自己染了见不得人的小疾,生活很不如意。但是里维埃竟以一句俏皮话回答他:“如果这玩意儿让您睡不踏实,那它倒会让您活动起来。”

  其实这也不尽是开玩笑的话。里维埃喜欢说这样一句话:

  “如果失眠能使音乐家创作出美妙的作品,那么能失眠就太好了。”一天,他指着勒鲁对他说:“您瞧这张吓跑爱情的丑脸多美啊……”勒鲁身上的一切优秀品质,也许归功于他这副模样,正是这样他才专注于工作而没有二心。

  “您跟贝勒兰很有交情吗?”

  “唔!……”

  “我不是在怪您。”

  里维埃认为,每天晚上在空中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意志不够坚强就会导致失败。从现在到天亮也许还有一番搏斗呢。

  “您应该继续演好自己的角色。”

  里维埃字斟句酌地说:

  “明晚您或许就要派遣这位飞行员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他得服从。”

  “是啊……”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