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前面的位置是手拿步枪的父亲,戴着军官的大檐帽,就连冬天他都戴着。大檐帽和步枪比父亲的面孔还要显得清晰。我非常想拥有这两样东西——既想要大檐帽,又想要步枪。男孩子嘛!
和爸爸并排坐着的——是妈妈,我记不清那些年里的妈妈,记得最多的,是她在干活:不停地清洗什么白色的东西,散发着药味。妈妈在游击队里当护士。
我和弟弟也在那里的某个位置。他总是生病。我记得——他全身通红,结了一层疮痂。他和妈妈在深夜里哭。他哭是因为疼痛,妈妈哭是由于害怕,担心他会死掉。
接下来,我看到,好像走到了一座乡村的大房子跟前,那里是妈妈工作的军队医院。许多农村妇女拿着杯子向这里走来。杯子里盛的是牛奶。牛奶倒进水桶里,妈妈在桶里给弟弟洗澡。弟弟在晚上没有哭喊,睡着了。第一个这样的夜晚……早晨,妈妈对父亲说:
“我拿什么来报答人们啊?”
大照片……一张大的全家福……
“哪怕我往你们口袋里塞个小白面包也好啊……”
卡佳·扎亚茨,十二岁。
现在是“克里切夫斯基”集体农庄工人。
奶奶把我们从窗口赶开……
而她自己看着窗外,对妈妈说:“他们在老托多尔家里找到了……我们受伤的士兵住在他家……他把自己儿子的衣服给士兵,想让他们换上,好让德国鬼子认不出来。敌人在屋里开枪打死了一名战士,把老托多尔带到了他家的院子里,命令他在房子旁边挖坑。他就挖啊……”
老托多尔是我们的邻居。从窗口可以看见,他在挖坑。等他挖好了……德国人从他手里抢过铁锹,用德语不知叫嚷着什么。老人家不明白或者听不见,因为他的耳朵早就聋了,于是,敌人就把他推进了坑里,让他跪到里面,就这样把他活埋了……让他双膝跪着……
大家都很害怕。他们是谁?难道这些家伙也算人?这是战争最初的日子……
很长时间人们都绕开走过老托多尔的家。所有人都觉得,他还在泥土下面叫喊。
敌人烧毁了我们的村庄,只剩下一片焦土。院子里只剩下石头,也是黑乎乎的。我们的园子里甚至连野草都没留下一根,都烧没了。我们乞讨为生——和姐妹去了别的村子,向人们乞讨:“请给点什么吃的吧……”
妈妈在生病。妈妈不能和我们一起出门,她感冒了。
我们回到家:“你们去哪儿了,孩子们?”
“我们去了亚德列纳亚·斯拉伯德。人们救了我们。”
他们给了我们:一小盆大麦、一块面包、一个鸡蛋……就这些已经非常感激他们了,他们把所有的食物都给了我们。
另外一次,刚迈进一家门槛,传来女人们哭泣的声音:“哎呀,你们有多少人啊!早上刚刚来了两对了。”
或者是:“他们刚从我们家出去,面包一点都没剩下,哪怕往你们的口袋里塞个小白面包也好啊。”
即便如此,人们也不会让我们空着手走出家门。哪怕是一把亚麻,他们都会给,一天我们会收集一捆亚麻。妈妈自己纺线,织布。在沼泽地里用泥炭染布,染成黑色。
父亲从前线回来了。我们开始盖房子,可整个村子就剩下两头牛。木头是用牛拉回来的,是自己扛回来的。比我个头大的木桩我搬不了,如果是和我个头差不多的,我扛得动。
战争没那么快结束……人们都认为是用了四年。四年都在打枪……可是人们都忘记了——忘记了多少事啊?
“妈妈清洗伤口……”
费佳·特鲁契科,十三岁。
现在是石灰厂部门主任。
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
战争开始前两天,我们把妈妈送到了医院,她病得很厉害。医院位于布列斯特市。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到过妈妈。
过了两天,德国人就进了城。他们把病人从医院里驱赶出来,而那些不能行走的人,不知道用汽车拉到了哪里。人们说,那其中,就有我的母亲。他们在某个地方被枪决了。但是在哪里?如何处决的?什么时间?我不知道,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来。
战争迫使我和妹妹还有父亲留在了别廖扎的家中。哥哥瓦洛佳在布列斯特交通技术学校上学。另外一个哥哥,亚历山大,在平斯克的红色舰队学校毕业后,在轮船上成了一名管理发动机的工人。
我们的父亲——斯捷潘·阿列克谢维奇·特鲁契科——是别廖扎地区执委会副主席。他接到上级命令——带着文件撤退到斯摩棱斯克。他跑回家:“费佳,带上妹妹,赶快去奥卡罗德尼基的爷爷家……”
早晨我们就到了爷爷住的小村庄,深夜的时候,瓦洛佳哥哥来敲打窗子,他从布列斯特走了两天两夜。十月的时候,亚历山大也来到了小村子里。他说,那条开往第涅伯彼得罗夫斯克的轮船被炮弹击中了,有的人幸免于难,被抓住当了俘虏,有几个人逃跑了,这其中就有我们的萨沙44。
当游击队员们来到爷爷家时,大家都很高兴——我们要跟着他们一起走!我们要去报仇雪恨。
“你几年级毕业?”当我被带到指挥员跟前时,他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