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是谁把他从我身边夺走的?谁有这个权力?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九日,他们拿着一张印着红色旗帜的通知前来,像是要征召他从军一样。(我们喝着茶,她给我看她的家庭照片和结婚照片。正当我要起身离开时,她拦住了我。)

我该怎么活下去?我还没有说完,还没讲到最后。我曾经过得很快乐,快乐得跟疯子一样。也许你不应该写出我的姓名,有些秘密——人们只会在私下祈祷,轻声说给自己听。(停了一下)不,还是把我的名字写下来吧,写给神看。我想要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受苦?起初我以为我的世界会就此不同,变得黑暗且不属于我。是谁救了我呢?是什么让我重新找回人生?是我儿子,我和他的儿子。他病了很久,他已经长大了,却还在用五岁小孩的眼光看世界。我想陪着他。

我希望能把房子卖掉,搬到诺文奇附近,那里有精神病院。他就在那里,按医生吩咐住在那里。医生说,如果要活下去,他一定要住院。我会在周末去看望他,他会对我说:“米沙爸爸在哪里?他会来吗?”还有谁会问我这种问题呢?他还在等爸爸。

我会跟他一起等。我会轻声说着我的切尔诺贝利祷言。你知道吗,他是用小孩的眼光在看这个世界。

——瓦莲京娜·季莫费娜·帕纳谢维奇,清理人的妻子

后记

我看遍了他人的痛苦,但在这里我和他们同样是见证人。这个事件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就活在其中。

我们的国家有三百五十颗核弹。人们还没有注意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已经活在后核战的时代了。

现在,人们因为其他的战争来到这里。上千名俄国难民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塔吉克斯坦、车臣等地涌入。这些人从有枪声的地方来,来到这片被遗弃的土地。这里还有荒废的房屋尚未被特殊部队掩埋。

一共有两千五百万侨胞住在俄国领土外——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的人口数了——他们无处可归,只能去切尔诺贝利。关于那里的土地、水和空气能够取人性命的传言,对他们来说只是童话故事。这些人有自己的故事,一个古老的故事,他们深信不疑——这个故事是在说人们如何用枪射杀他人。

我曾以为自己可以理解一切并表达一切,至少在大部分事情上可以如此。我还记得,我在写《锌皮娃娃兵》时来到阿富汗,当地人向我展示了一些从阿富汗斗士手里得来的外国武器。我对这些武器的精美感到很惊讶,他们可以在这些武器上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军官就站在我身旁,他说:“你说这个意大利地雷看起来很漂亮,像是圣诞节的装饰,但如果有人踩到的话,就会被炸得血肉横飞,要用汤匙在地上刮才刮得干净。”

当我坐下来写这一段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这是我该写的吗?”

我是在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浸染中长大的,我认为作品的尺度可以更辽阔,所以我把这一段血肉横飞的情节写了下来。但是在隔离区——那是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与外面的世界不同——那些强烈的感受是文学无法形容的。

三年来,我四处旅行,在人群里访问:包括在核电厂工作的工人,科学家,前共党官僚,医生,士兵,直升机驾驶员,矿工,难民,迁居的人们。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职业和个性,但是切尔诺贝利却是他们生命里共同的重心。这些人不过是平凡人,却必须面临最艰难的问题。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我会试着找出这些感受,收集这些感受,并将其仔细保护起来。

书中的人已经见过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记录着未来。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据译文中的“六个”解,煮的汤应该还有讲述人丈夫的一份。——编者注

[2]Stakhanovite,苏联时期工作勤奋受政府嘉奖的工人。

[3]Prince Myshkin,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白痴》里的主人公。

[4]比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最终都能克服的人。

[5]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苏联当局一直隐瞒消息,直到辐射尘飘散,瑞典的福斯马克核电站侦测到异常辐射量,这起灾难才为世人所知。

[6]Becquerel,测量辐射的单位。

[7]这里指用宗教迷信方式给人治病的人。——编者注

[8]原文为PakhanandMakhan,多用于帮派头目的尊称。

[9]屠格涅夫小说《父与子》中的角色,他认为人跟青蛙没有不同,权力、宗教等抽象的概念本来就不存在。

[10]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女主角。

上一章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