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早晨跑步锻炼身体,还练习举重。我考虑过自己回来时体形会是什么样。我总是缺觉,虱子很多,尤其是冬天。我们在褥垫上撒满了杀虫粉。

回家后,我对死才有了恐惧感。回国后,我有了一个儿子。我想:如果我死了,我的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就没有我,我感到恐惧。我还记得射向我的那七颗子弹……像我们老说的,它们可以让我去见“天国的人”,可是它们从我身边擦过。我甚至有一种感觉,像是还没有玩够,还没有把仗打完……

我问心无愧,不怕噩梦。我总是选择实打实的决斗,他与我的决斗。有一次,我看见两个人在殴打一个俘虏,俘虏还被绑着,像个窝囊废躺在地上……我没让他们继续打他,我把那两个人赶走了,我瞧不起这类人……有个家伙操起自动步枪打天上的鹰,我扇了那家伙一耳光:打飞禽干什么?飞禽招你惹你了?

亲人们问我:“那边怎么样?”

“别问了,对不起,我以后再告诉你们。”

我从学院毕业后,当起了工程师,我就是想当一名工程师,而不是当什么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老兵。那些事我连想都不愿意再想。

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活下来,将来会怎样。我第一次讲得这么坦白……如同在火车上,人们互不相识,中途偶遇,聊了一阵,然后在不同的站台下车……我的手在抖……不知为什么,我很激动……我还以为我早就轻松地退出了那场游戏……

如果您要写的话,不要提我的名字……我什么也不怕,但我不愿意被留在这段历史里……

——一位步兵排排长

我仍然在哭泣

我本打算12月举行婚礼,可是11月却去了阿富汗。

我通知未婚夫,他笑了:“去保卫我国南部国境?”

当他确信我并非开玩笑时,说:“怎么,难道你在这儿找不到跟你睡觉的人?”

路上,我一直在想:“我没有赶上修筑贝阿铁路大干线的工程,没有赶上开垦荒地,现在机会来了——阿富汗!”我相信小伙子们带回来的那些歌里所描述的,我整天听个没完:

在过去的几年里啊,俄罗斯,

你在阿富汗的国土上,

在那里的崇山峻岭中,

留下自己多少儿郎……

当时我是一个只有书本知识的莫斯科小姑娘。我觉得真正的生活在某个遥远的地方,那里的男人个个身强体壮,那里的女人个个如花似玉,那里有种种意想不到的奇遇。当时我一心想冲出习惯了的生活……

经过三个不眠的夜晚,我到了喀布尔。海关人员还以为我是吸毒者,因为我迷迷糊糊的。我还记得,当时我含着眼泪向一个人解释:“我不是吸毒的,我就是想睡觉。”

我拖着一口沉甸甸的皮箱,里面装着妈妈煮的果酱,烤的饼干,没有一个男人肯帮忙。而且他们不是一般的男人,是军官,年轻力壮,漂亮。献殷勤的是一些毛孩子,把我敬若神明。我实在觉得奇怪:“谁能帮我一把吗?”

他们用那样一种目光瞥了我一眼……

我在转运站又待了三个晚上。

第一天,有个准尉走来:“你想留在喀布尔,夜里来找我……”

这是一个吃得浑身冒油的小胖子,后来姑娘们悄悄告诉我,他的外号叫“油桶”。

我在一支部队里当了打字员,使用的是老掉牙的军用打字机。我的手指在头几个星期里就敲出血来了,后来指甲脱落了,我就缠着纱布继续打字。

过了大约两个星期,有个小兵半夜来敲门:“指挥官叫你去。”

“我不去。”

“摆什么臭架子?难道你来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早晨,指挥官威胁我说,要把我派到坎大哈去。

坎大哈,坎大哈,你是个什么鬼地方?

苍蝇窝,“杜赫”群,噩梦一场又一场……

那几天,我总担心会被汽车轧死,总怕背后挨一枪……

隔壁宿舍里住着两个小姑娘:一个负责电气,大家叫她“电姑娘”;另一个负责饮水化学处理,外号“漂白粉”。她俩把一切都解释为:“这是命……”

恰好在那时,《真理报》登出了一篇特写——《阿富汗的圣母们》。姑娘们从苏联来信说:那篇文章如此受人欢迎,以至于有人到军委会去申请去阿富汗。

可是我们每次从士兵身边走过时,都心惊肉跳。他们嬉皮笑脸地喊着:“‘闷罐女郎’,你们原来都是巾帼英雄啊!你们就在床上执行国际主义义务吧……”

什么是“闷罐女郎”?“闷罐”是一种车厢式的活动房屋,住在那里的都是肩上扛着“大星星”的官儿,他们的军衔都不低于少校。和他们……的女人被叫作“闷罐女郎”。

在这里服役的娃娃兵们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我听说某个姑娘到过阿富汗,那么这个人对我来说已经完蛋了……”

我们所有的姑娘都得过肝炎、疟疾等病……我们也同样遭过枪击……但是,我要是回到苏联后再见到这个娃娃兵,我是不敢扑到他胸前拥抱的。对他们来说,我们都是一些……或者是些古怪的女人,不能跟女人睡觉,别弄脏了自己……

“跟谁睡觉?跟自动步枪睡觉……”有人当面奚落我们。在这之后,你还能对谁微笑?……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