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在性和现实生活中,秋叶最大限度地满足雾子,同时也把她束缚住了。

秋叶有充分信心,这绳子是不容易解开的,允许雾子到外面去玩。可一旦干了工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事情会变得复杂了。

秋叶曾经想让雾子当自己的秘书,但雾子对秘书似乎不感兴趣。

“虽说是秘书,但没有多少工作,是不是?”

这话没错,实际上没有必要设一个秘书。

“可是不能去干酒吧或夜总会。”

一出去工作,那种接待客人的行业颇具有诱惑力。

“像我这样没本事的人,正儿八经的公司是不会雇用我的。”

“那种地方工资低,人际关系也很复杂。”

去公司上班,大多都是年轻男人,危险性也很大。

“如果开一家装饰店或女装店就好了。”

“开一家那样的店,那太好了。”

“当然还要考虑到地点和预算。”

秋叶以前也曾考虑过让雾子开家店,那时雾子刚离开银座不久。

开家这样的店,雾子的美貌就是招牌,会吸引很多顾客上门。

实际上支配这爿店的是躲在后面的老板秋叶。

处于这个地位,去看看围着雾子转的男人们,其心情也不坏啊。

新桥、赤坂等花街的名妓老板的心情也许与此相似。

此刻的雾子,这位被自己装扮起来的女人正接受着许多男人的视线。秋叶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个女人是属于我的。

如今,秋叶不想让雾子去干酒吧或夜总会,否则让她离开银座就没有意义了。

和雾子亲近后,发现她说话多了,还富有幽默感。初次见面时,并不给人多么好的印象。要跟她熟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这样性格的女性是当不了酒吧老板的,但可以开个咖啡店、服装店或小小的餐厅。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身穿长裙的雾子从里边走出来,向顾客行礼、微笑。

地点就在六本木或青山一带,真正懂得品味的客人们悄然来临。这样高档的餐厅,不三不四的人是不会上门的。

要开这样一家餐厅,需要相当一大笔钱,根据场地大小而定,至少一两亿日元。秋叶目前的财力是办不到的。

“是不是还有不需要花很多钱的项目?”

秋叶嘴里嘟嘟囔囔,雾子似乎等着他的话,答道:

“以前我曾考虑开这么一家店……”

“什么店?你说说看。”

“Recycle[1]。”

秋叶听不懂Recycle是什么意思。

“简单地说,就是估衣店。”

“估衣店,你来干这个?”

“乍一听,或许您不能接受。近来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过了时的穿不着的衣服,把它搜集起来,卖给需要的人。”

这么一说,Recycle的意思大体明白了。

“估衣店,听起来很别扭,每个家庭的衣橱都有一些这样的衣服。根本不是旧衣服,而且还很新。”

“那么这些衣服是不是不时髦了?”

“当然,有一些不时髦了,但也不尽然,有的太太上了点年纪,腰粗了,穿不下了等等。把这些衣服低价收购进来,转让给需要的人,起一个桥梁作用。”

“这样的店不用很宽敞的门面。”

“是的,但必须有存放衣服的房间,把其中漂亮一点的挂出来,用不着很大的店面。”

作为男子的秋叶,自然不会去注意什么Recycle,一经雾子的点拨,豁然开朗。

“这倒挺有意思,这样的店哪儿有啊?”

“多的是,原宿、涩谷有好几家,特别受年轻人欢迎。年轻人不在乎式样过时不过时,有人还以为旧式衣服样式别致。我想开一家适合我这样年龄段的Recycle Shop。”

“Recycle Shop?”

“是的,听起来舒服。”

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雾子说起来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秋叶原来以为估衣店,脏兮兮的,是那些买不起新衣服的人,不得已到估衣店凑合买一件旧衣服,穿在身上不会很舒服的。

秋叶根本没想到雾子想开一家这样的店,换上Recycle Shop的名称,感觉的确不一样了。

“过去从美国弄来一大批衣服,价格特别便宜。”

“那是旧衣服吧?”雾子笑道。

记得昭和二十年(1945年,战后时期),秋叶还是少年时代,那些衣服帮了大忙。

“说是旧衣服,其实跟新的一样。”

就像雾子说的那样,一般家庭,新买的衣服只穿一回,便放进衣橱,再翻出来穿时,已经过时了。把这些衣服有效地利用起来,倒是一件好事。换句话说,Recycle Shop是生活改善的结果,是一种新兴的行业。

“这么看来,地点不应该选择在原宿或涩谷这一带。”

听了雾子的一番话,秋叶也动了心。

“不过在代官山和自由丘一带也可以,这儿不像原宿那样繁杂,有钱的太太都集中在这一带。”

原来叫作估衣店,现在叫Recycle Shop(再利用商店),以庶民阶级的需要转变成有闲夫人的闲逛地方。

“代官山离这儿很近。”

“那一带近来开了不少家时装店,挺漂亮的。”

“可是买卖不太好,尽是些卖不动的货。”

“不干干试试是体会不到的。巴黎也有这样的店。”

秋叶还是第一次听说。

“我真想到巴黎看看,学习一下经营方法。”

谈话越来越深入,结论是该到外面看看。

“亲爱的,以前您不是说过想到欧洲看看。”

秋叶确实提到过,为了写《东西方文明论》,有必要再一次去欧洲看看。

“您带我去吧!”

谈话的内容迅速扩展,从开店一直扩展到去欧洲。

“这一次我主要是去西班牙。”

“那也行啊,总之去一趟看看。”

秋叶去过欧洲好多次,为什么单单没去过西班牙?因为秋叶干什么都懒散,再说西班牙远离欧洲中心,地理位置太偏。

然而,现在秋叶对西班牙最最关注。

过去拿破仑远征西班牙时曾感叹过:“跨过比利牛斯山脉[2]就是非洲了。”西班牙和欧洲大陆的风土人情完全不一样。

当然,拿破仑说的不一定对,他把西班牙看作欧洲最最西部的边境,表现了法兰西人特殊的优越感。从地图上看,狭长的直布罗陀海峡所连接的一片土地,西班牙是属于非洲。

实际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属于非洲.从地图上看,把西班牙看作非洲也不足为怪。

秋叶这一代人对非洲并不抱负面看法。现在中非和西非常有许多人饿死,把那里当作未开发地区。西北非却富有异国情调,受游人欢迎。

战后不久,一度上映的影片《望乡》《外人部队》《卡萨布兰卡》及小说《异邦人》,在观众和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这些影片中,给秋叶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电影《情妇玛侬》最后一个镜头。

一对情人被赶出巴黎,逃亡到沙漠上,那女的精疲力尽实在走不动了。她骑在男人的脖子上,走进沙漠的深处。在强烈的阳光下,只有那女人的一头飘逸的长发在金色沙漠上格外引人注目。

不多时,男的使尽了最后的力气,倒在沙漠上,无路可逃,决心一死了之。在强烈的阳光下,男的首先用沙子把爱人埋了起来,然后趴在她身上,渐渐死去。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没有人会发现他们,只有一只秃鹰在上空盘旋。

秋叶特别欣赏扮演玛侬的演员赛西里·奥布里,她算不上是个美人,体形也不是最好,但她浑身透着妖艳,在奔放中隐匿着爱,令人感叹不已。

秋叶突然觉得雾子很像玛侬,心想身边如有这样一个任性的女人,将会使人生走向灭亡,当然玛侬具有自虐的心理。

雾子和玛侬不同,她也不知赛西里·奥布里是什么人。一听说是非洲,就同未开发、落后、饥饿联系起来,因为她这个年龄段的人不懂得人生的落魄。

秋叶也不想强硬地谈起过去。

“没到过西班牙,就等于没见过欧洲。”

秋叶刚说完,雾子拍手表示赞成。

“我也想去嘛,到那儿看看真正的弗拉曼哥[3]。”

雾子去西班牙的目的和秋叶大相径庭,秋叶仍点头表示同意。

“那儿气候干燥,和欧洲其他地方不一样。”

秋叶曾经多次见过西班牙的写真集。

大地为红土,连绵的丘陵那边,一片夕阳映照着红彤彤的天空,令人耀眼的强烈的光,与它相对照的是一片黑暗。中间地带则是令人捉摸不透的空间。

西班牙被称为“光与影”的国度,导游书上也这样写道。或许西班牙只有光与影,没有其他景色。

与它相比,日本四季分明,有雨、雪、雾、霜、霞光,一应俱全。单就雨这一项,有梅雨、阵雨、骤雨、时雨,还有烟雨、朦胧雨、毛毛雨……不一而足。

在日本无所谓“影”,只有“翳”。有了“翳”才会有黑白分明的感觉。

这虽然谈不上纤细,但在欧洲肯定也有日光下的阴影。

当然,到了北欧、俄罗斯,自然条件比较严峻,景色比较单调。即使如此,它也会有巴黎那样的阳春,包含着自然界的秘密。

东洋和西洋,已经有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去进行比较研究,出版了东西方文明论的许多著作。

单说“西洋”两个字,不能概括欧洲所有国家,至少法国和西班牙有很大不同。

法国的Ennui[4]和西班牙的光与影相对照,有明显的不同。

“那好吧,一起去西班牙,如何?”

想着想着,秋叶已拿定了主意。

说起出国,秋叶三年前去过美国,四年前去过欧洲,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年轻的时候,秋叶每年都要出国。去各地旅游,高兴了,在纽约连续住了半年。

最近出国次数少多了,他不想归结于上了年纪,但懒得动弹却是事实。

“要走的话,什么时候动身?”雾子已经等不及了。

“下个月的工作排得满满的。要走的话大概在10月初。”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