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德皇不希望与美国开战,威尔逊赌赢了这一局,这让格斯备感宽慰。到了8月底,德国承诺不会未经警告就攻击客船。这项保证并不让人满意,但僵局就此结束。
美国的报纸一片欢腾。9月2日,格斯带着胜利的心情为威尔逊朗读当天《纽约晚邮报》上的一段文章:“没有发动一兵一卒,没有调集任何舰队,仅凭对正义坚定不移的坚持,他便迫使最狂妄、最傲慢、武装最完善的大国投降。”
“他们还没有投降。”总统说。
9月下旬的某个晚上,他们把列夫带到仓库,剥光了他身上的衣服,并将他双手反绑。维亚洛夫走出他的办公室。“你这条狗,”他说,“你简直是条疯狗。”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列夫辩解道。
“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你这肮脏的杂种。”维亚洛夫说。
列夫吓坏了。看来他别想靠耍嘴皮子蒙混过去了,维亚洛夫根本不吃这一套。
维亚洛夫脱掉外套,卷起衬衫袖子:“把鞭子给我拿来。”
诺曼?尼尔,就是那位瘦巴巴的会计,转身进了办公室,拿出一根鞭子。
列夫盯着鞭子。那是典型俄国式的,自古就拿它来惩罚罪犯。鞭子的木柄很长,三根坚硬的皮条末端都系着铅疙瘩。列夫从未挨过鞭打,但他亲眼见识过这场面。农村里经常用鞭打来惩罚偷盗或通奸行为。在圣彼得堡,鞭子经常被用来拷打政治犯。二十下皮鞭能让人残废,上百下就足以致命。
维亚洛夫身上仍穿着背心,戴着黄金表链,他举起了鞭子。尼尔嘿嘿笑了几声。伊利亚和西奥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看。
列夫畏缩了一下,转过后背,身子抵住那一堆轮胎。鞭子随着凄厉的呼啸抽了下来,落在他的脖子和肩膀上,他痛苦地叫了一声。
维亚洛夫又一次挥鞭抽下来。这一次更疼了。
列夫不相信自己竟做下如此蠢事。他操了这个“暴君”的女儿,而且她还是个处女。他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何总是无法拒绝诱惑?
维亚洛夫又抽了下来。这一次列夫闪开身子,不让鞭子抽到自己。只是皮鞭的末梢触到了他,但仍让皮肉一阵剧痛,他疼得再次喊叫起来。列夫试图逃脱,但维亚洛夫的手下又大声笑着把他推了回去。
维亚洛夫再次举起鞭子,正挥下一半的时候停住,等着列夫躲闪,然后才抽了下来。列夫的两腿被抽中,他看见伤口涌出鲜血。维亚洛夫再抽,列夫拼命躲闪,跌跌撞撞摔倒在水泥地上。他仰面躺着,一下子没了力气,而这时维亚洛夫便照准他的正面,抽他的腹部和大腿。列夫翻过身去,巨大的疼痛和恐惧让他无法站起来,但鞭子还是一下下抽着。他使出全力弓起身子紧抱着膝盖,像个婴儿那样,但他在自己的血泊里滑了一下,鞭子再次抽下来。他不再喊叫了,因为一丝气力都没了。维亚洛夫想用鞭子抽死他,他这样想着,渴望一切快点结束。
但维亚洛夫不想让他一了百了。他扔下鞭子,累得气喘吁吁。“我真应该打死你。”稍稍平静后,他说,“但我不能。”
列夫感到疑惑。他躺在血泊中,盯着这个拷打他的人。
“她怀孕了。”维亚洛夫说。
列夫周身疼痛不已,但他极力回想着发生的一切。他们是用了防护套的。在美国,任何城市都可以买到这个。他从来都戴套——当然,只有头一次他没有戴,因为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后来,她又带他到空房子里到处看,他们在客房的大床上又来了一次……还有一次,天黑后在花园里……
一共有好几次,他回想道。
“她就要嫁给参议员杜瓦的儿子,”维亚洛夫说,列夫听出他刺耳的声音含着痛苦和愤怒,“我的外孙可能当上总统。”
列夫一时理不出头绪,但他意识到婚礼不得不取消。格斯?杜瓦不会娶一个怀上别人孩子的女孩,不管他有多爱她。除非……
列夫挣扎着吐出几个字来:“她不一定非要那个孩子……城里就有大夫……”
维亚洛夫抓起鞭子,列夫向旁边一缩。维亚洛夫大声叫嚷着:“想都别想!这是违背上帝的旨意!”
列夫十分吃惊。每个星期天他都开车载维亚洛夫一家去教堂,但他以为信教不过是约瑟夫?维亚洛夫的掩护。这家伙以欺骗和暴力为生。然而,他却听不得堕胎这个词!列夫真想问问他的教会是不是没有禁止行贿和鞭打他人。
维亚洛夫说:“你让我受了多大的羞辱,知道吗?城里的每家报纸都报道了订婚的事。”他的脸涨得通红,扯着嗓门吼叫,“我该怎么跟杜瓦参议员解释?我已经订了教堂!我还请了人办宴会!邀请函就要开印了!我都能看见杜瓦太太那个傲慢的骚货用皱巴巴的手捂着嘴笑话我。这一切就因为一个该死的司机!”
他再次扬起了鞭子,接着又狠狠扔到一边:“我不能杀了你。”他转身对西奥说:“带这块狗屎去看医生,”他说,“给他包扎一下。他要跟我女儿结婚。”
第十六章
1916年6月
比利的父亲说:“儿子,我们能谈谈吗?”
比利很吃惊。近两年来,自从比利不再去毕士大礼拜堂以后,父子两人很少说话。威灵顿街的这间小房子里总有一种紧张气氛。比利差不多已经忘了听到厨房中用轻柔的声音亲切交谈是种什么感觉,忘了从前他们动不动就抬高嗓门激烈争论的样子。比利决定参军,一半就是因为家里的糟糕气氛。
爸爸现在的口气几乎有点儿低声下气。比利仔细看着他的脸。他的表情透露出同样的讯息——没有咄咄逼人,没有挑衅,只有恳求。
尽管如此,比利也不打算对他唯命是从:“谈什么?”
爸爸想开口呵斥,但他明显克制住了自己。“我以前太自以为是了,”他说,“这是一种罪过。你或许也自以为是,但那是你跟主之间的事情,并不能当成我的借口。”
“你想了两年才想明白。”
“要不是你要去参军,可能我要花的时间更长。”
比利和汤米去年自愿参军,谎报了自己的年龄。他们加入了威尔士步团的第八营,被称为“阿伯罗温同乡队”。同乡队是个新生事物。来自同一个镇子的士兵归结在一起,让这些自小在一起长大的人一起训练,一起作战,对鼓舞士气大有好处。
比利的部队已经训练了一年,大部分是在加地夫城外的一座新设立的营地里。他很喜欢这种新生活,比采煤轻松多了,也不那么危险。很多时候都在无聊地消磨时间——训练常常意味着等待,还有各种运动和娱乐,这些年轻人在学习新东西的同时体验到相互间的友情。很长一段时间他无事可做,便开始挑些书来读,偶然间读到了《麦克白》。他惊讶地发现里面的故事惊心动魄,诗句是那样引人入胜。莎士比亚的语言对一个曾花过很长时间钻研新教《圣经》那种十七世纪英语的人来说并不困难。这时他开始读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有些剧作还读了好几遍。
训练现在结束了,同乡队在去法国之前有两天的假期。爸爸觉得这有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活蹦乱跳的比利了。正因如此,他才低声下气地跟他说话。
比利看了看表。他回家只是为了跟母亲说声再见。他打算在伦敦度过自己的假期,去看姐姐艾瑟尔和她那位性感的房客。自从米尔德里德跟他说了那句让他震惊的“他妈的,你是比利?”,她漂亮的脸蛋,鲜红的嘴唇和小兔子般的门牙就活生生印在了他脑子里。他的旅行包早已收拾好,就放在门边的地板上。包里放着一套莎士比亚全集。汤米正在车站等他。“我得去赶火车了。”他说。
“有很多趟火车,”爸爸说,“坐下,比利……请坐。”
父亲的这种语气让比利很不舒服。爸爸可能一本正经,可能傲慢自大,残酷无情,但至少他很强势。比利不愿意看见他变得软弱无力。
外公坐在他惯常坐的椅子里,旁听着。“听话,像个好孩子,比利,”他劝说道,“给你爸爸一个机会,可以吗?”
“好吧。”比利在厨房的桌子边坐下。
他母亲从橱柜间走过来。
大家都沉默着。比利知道,他可能永远不会再回这个家了。从军营回来,他头一次感觉家是这么小,屋里很暗,空气中带着一股浓重的煤灰和烹饪的味道。最重要的是,经过一段自由轻松的军营生活,他明白这个家让他成了一个《圣经》一样单调的人,没有了人性和自然的需求。不过,一想到要离家远走,他还是感到伤心。离开的不单单是一所房子,而是他过去的生活。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简单。他曾相信上帝,服从他的父亲,信任井下干活的工友。矿主们歹毒刻薄,工会保护工人权益,而社会主义昭示出一种光明的前景。但生活并不如此简单。他也许还会回到威灵顿街,但他再也不会是那个曾经在这儿生活的男孩了。
爸爸双手交叠,闭上眼睛,说道:“啊,上帝,让你的仆人如耶稣般谦卑恭顺吧。”然后,他睁开眼睛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利?你为什么要参军?”
“因为这是战争时期,”比利说,“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必须战斗。”
“可你难道不明白……”爸爸说了一半,抬起两手做了个妥协的手势,“这样说吧,你在报上读的那些,什么邪恶的德国人强奸修女等等,你不会真的相信,对吧?”
“不,”比利说,“报上说的所有关于煤矿的事都是谎言,所以我不认为他们说德国人的话都是事实。”
“在我看来,这是一场资本主义的战争,跟工人阶级没有任何关系,”爸爸说,“不过你可能不会同意。”
父亲试图调和两人的关系所作的努力让比利感到吃惊。以前他从未听父亲嘴里说出过“你可能不会同意”这样的字眼。他回答说:“我不太了解资本主义,不过我认为你说得对。就算这样,也必须阻止德国人。他们以为自己有权统治世界!”
爸爸说:“我们是英国人。我们的帝国主宰着四亿多人。几乎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投票。他们对自己的国家都无法控制。去问问普通的英国人这是为什么,他会说,是我们注定要统治下等的民众。”爸爸两手一摊,意思是这不是很明显吗?“孩子,不是德国人认为他们应该统治世界,而是我们!”
比利叹了口气。这些他都同意。“但是,我们正遭受攻击。战争的原因可能是错的,可不管怎样我们都得战斗。”
“近两年来死了多少人了?”爸爸说,“好几百万!”他声调上扬,这是因为他很伤心,而不是气愤。“这场战争会一直持续下去,只要年轻人愿意互相残杀,不管孰是孰非,就像你说的那样。”
“会一直持续到有人获胜,我想。”
母亲说话了:“我觉得你是怕别人认为你胆小。”
“不。”他说,但心里知道她说得不错。他对参军所作的理性上的解释并非全部。妈像往常一样,能一眼看到他的心里。两年来他一直耳闻目睹的那些,告诉他像他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如果不上战场便是懦夫草包。报纸上连篇累牍,商店和酒吧里的人也这样议论,在加地夫市中心,漂亮女孩向任何没穿军服的男孩送上白羽毛,征兵的士官在街上讥笑那些年轻平民。比利知道这是种宣传,但这些照样影响了他。他觉得自己很难承受被人看成一个懦夫。
他幻想着自己会怎样跟那些拿白羽毛的女孩们解释,采煤比当兵更加危险。除了一线的部队,大部分士兵都不太可能像矿工那样容易丧命或受伤。英国需要煤炭。煤炭为半数海军提供燃料。政府实际上已经表示不希望矿工参军。这种种理由都不起作用。等他穿上让人发痒的卡其布上衣和长裤,配上新靴子和尖顶帽,感觉就好多了。
爸爸说:“大家都说月底会来一次更激进的行动。”
比利点点头:“军官们不置一词,但其他人都在议论。我觉得这就是突然大量向那边派兵的原因。”
“报上说这可能扭转战局,成为战争结束的开始。”
“总之,我们希望如此。”
“因为劳埃德?乔治,你们现在应该有足够的弹药了。”
“哎。”去年曾一度出现炮弹短缺。报上披露的炮弹丑闻差点让首相阿斯奎斯下台。随后他成立了一个联合政府,设了一个军需部长的职位,让内阁里最受欢迎的大卫?劳埃德?乔治担任。此后生产量立刻升了上去。
“尽量照顾好自己。”爸爸说。
妈妈说:“别去当什么英雄。让发动战争的那些人去当吧,那些上层阶级、保守党,还有那些军官。按你爸爸说的去做,别出风头。”
外公说:“战争就是战争。打仗没什么安全保证。”
他们说着告别的话。比利产生了一种想哭的冲动,他使劲压抑着。“好了。”说完,他站了起来。
外公握着他的手。妈妈吻了他。爸爸跟他握了握手,接着忍不住抱住了他。比利已经记不得上次父亲对他这样做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上帝保佑你,护着你,比利。”泪水在爸爸眼眶里打转。
比利的理智险些崩溃。“那么,再见了。”他拿起旅行包时,听到母亲的抽泣声。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关上门。
比利深吸一口气,镇定下来。然后顺着陡坡朝车站走去。
索姆河自东向西蜿蜒横穿法国,流向大海。战争前线由北向南延伸,在亚眠的不远处越过河去。在南面,法国部队控制着盟军战线,一直延续到瑞士。在其北部,大部分军队来自英国和英联邦国家。
从这个角度观察,山脉一直向北延伸,绵延三十多公里。在这个地区,德国的战壕一直挖到了山坡上。沃尔特?冯?乌尔里希就在这样一条壕沟中用高倍数的双筒蔡司望远镜向下瞭望英军阵地。
这是初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的耳边传来阵阵鸟鸣。附近有个尚未遭到炮击的果园,苹果花开满枝头。人类数以百万地地屠杀自己的同类,使大地上的美景变成布满弹坑和铁丝网的废墟,这种动物世间绝无仅有。沃尔特觉得灾难必然降临,也许人类终将彻底毁灭自己,然后把整个世界留给这些鸟和树。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他的思绪又回到眼前的现实,咂摸着居高临下的种种优势。英国人必须向山上进攻,难度颇大。更大的好处是可以将英国人的行动一览无余。沃尔特很肯定他们正在准备一次重大的进攻。
这种行动很难掩盖。不幸的是,几个月来英国人已经大大改善了一度荒僻沉寂的法国乡村地区的公路和铁路设施。现在,他们使用这条供给线运送数百挺重型枪炮,几千匹马和几万名士兵。前线后方,卡车和火车在源源不断地卸下弹药箱、满满的水桶和一捆捆干草。沃尔特把望远镜对准通信支队,那里正在挖一条窄沟,巨大的线盘正在埋设,那无疑是一条电话线。
英军大概抱定必胜信念,势在必得,他冷静而忧心忡忡地想。调动兵力必定花费了巨大财力物力。这种阵势只能证明英国人认定这是一场决定战争胜负的进攻。沃尔特希望如此——不管最终谁输谁赢。
每次瞭望敌方阵地,沃尔特都会想起茉黛。他在钱包里放着一张从《尚流》杂志上剪下来的照片——她在萨沃伊酒店里,穿着一件异常简单的舞会礼服,上面的标题是“茉黛?菲茨赫伯特女勋爵永远引领时尚”。他估计现在她不会经常去跳舞了。她是否在为战争做点事情,像他在柏林的妹妹葛丽塔那样,给军医院的伤员送些奢侈的小礼物?也许她回乡下了,就像沃尔特的母亲那样,在花园里种土豆以贴补食物短缺?
不知道英国缺不缺吃的。德国海军因为英国封锁被困在港口,差不多两年都没有从海上进口货物了。但英国仍源源不断从美国获得供应。德国潜艇不时袭击大西洋上往来的货船,但统帅部并未全力实施所谓的“无限制潜艇战”——他们担心这样会让美国加入战争。因此,沃尔特猜测茉黛不会像他这样忍饥挨饿。他的状况比德国老百姓要好。不少城市已经发生了反对粮食短缺的罢工和游行。
他没有写信给她,她也没有给他写。德国和英国之间已经互不通邮了。唯一的机会是他们其中一人去某个中立国家,比如美国或瑞士,然后从那里把信寄给对方。但现在他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估计她那边也不太可能。
她那边音讯皆无的状态折磨着他。他害怕她万一生病住院,他却对此一无所知。他渴望战争快些结束,好让他跟她在一起。他急于让德国赢得战争,但他时常觉得只要茉黛平平安安,就算战败他也毫不在乎。最让他害怕的噩梦就是一切结束后他去伦敦找她的时候,被告知茉黛已经死了。
他把这些可怕的念头统统从脑海里驱赶出去。现在,他放低目标,将焦距调整到近处的景物,仔细观察着德国一侧无人区的铁丝网防线。防线一共有两道,每道近五米宽。铁丝网用铁桩牢牢固定在地上,很难移动,因而十分坚固可靠。
他爬下战壕的护墙,沿着长长的木梯子下到壕沟底部。处在山腰位置的缺陷是战壕十分明显,容易成为敌人炮火的目标,因此,这段战壕挖得很深,已经挖到了白垩土,因而防护效果很好,除非大型炮弹直接命中。沟壕内有单人防护掩体用于炮击时藏身。有些沟壕互相连通,在轰炸堵塞通道时充当备用出口。
沃尔特在木凳上坐下,拿出他的笔记本。他花了几分钟时间把刚才看到的情况简单记了下来。他的报告要与其他情报来源互相比对。秘密特工已经对英国所称的“大推进”作了预警。
他沿着迷宫般的战壕朝后方走去。德国人挖出了三条战壕,相距两到三公里,因此,如果他们被赶出前沿一线,还可以退入第二道,失手后还有第三道。无论发生什么,英国人都不可能很快得胜。想到这里,他不由产生了一丝得意。
沃尔特骑上马,返回第二军司令部,在午饭前顺利抵达。在军官食堂里,他意外地遇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位老人曾是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现在穿梭于各个战场,就像和平时期他不停往来于欧洲各大首府一样。
奥托显得更苍老了,体重也下降了——所有德国人的体重都下降了。他那僧侣般的头发帘剪得很短,就像个秃子。不过他看上去生气勃勃,十分愉快。战争很适合他。他喜欢其中的刺激、匆忙、快速决断和持续的紧张感。
他一直都没提起过茉黛。
“你都看到了什么?”他问。
“未来几周这片区域会有一次强大的进攻。”沃尔特说。
他父亲怀疑地摇了摇头:“索姆河地区是我们整个战线防守最严密的部分。我们据守高地,还有三条战壕。打仗总是要打敌人最脆弱的地方,而不是最强的。就连英国人也懂这个。”
沃尔特把他刚刚看到的情况陈述了一遍:卡车、火车,以及通信支队正在铺设的电话线。
“我认为这是个计策,”奥托说,“如果这里是他们攻击的真正目标,他们就会尽力隐瞒自己的意图,这里是虚晃一枪,紧跟着他们要在更靠北的地方,在佛兰德斯发动进攻。”
沃尔特问:“冯?法金汉是怎么看的?”
埃里希?冯?法金汉已经担任了两年的总参谋长。
他父亲笑了笑:“我怎么说他就怎么看。”
午餐结束后,咖啡端了上来。这时,茉黛女勋爵向荷米亚女勋爵问道:“姑妈,如果遇到急事,你知道该怎么跟菲茨的律师取得联系吗?”
赫姆姑妈有些吃惊:“亲爱的,我要联系律师做什么?”
“以防万一。”茉黛转向管家,他正把咖啡壶放在银托架上,“格洛特,劳驾请给我拿一张纸和一支笔来。”格洛特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时带着书写用具。茉黛写下了家庭律师的姓名和地址。
“我要这个有什么用?”赫姆姑妈问。
“今天下午我可能会遭到逮捕,”茉黛乐呵呵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请你叫他来把我弄出监狱。”
“啊!”赫姆姑妈吃惊地说,“这怎么会呢!”
“是的,我也觉得不会。”茉黛说,“但是,你知道,保险起见……”她吻了吻姑妈,然后离开了房间。
赫姆姑妈的态度让茉黛很恼火,不过大多数妇女都这样。知道律师的名字,那就算不上是贵妇人,更别说弄清自己的合法权利了。难怪妇女一直受着无情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