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奉旨后,遂具疏谢恩,启程回籍。疏云:
伏念臣自遭大故,叠次陈情,仰蒙温言慰勉,糜躯莫报,刻骨难忘。溯臣母弃养以来,备沐饰终之典,义方教子,九州共闻天语之褒;封诰荣亲,一品特极朝班之贵。凡此恩施之渥沛,均非梦想所敢期。兹以卜兆之届时,复荷恩纶之下逮,深宫垂眷,备及岁时飨祭之周详;慈母承恩,永为宗族交游之光宠。在圣人孝治天下,礼莫大乎尊亲;在微臣身有自来,感尤深于生我。子孙世世,荷高天厚地之隆施;寒食年年,奉清酌庶馐以告献。虽恩荣之备至,惭报称之无由。臣惟有谨将应办事件从速清厘,克日束装,戴星就道。故乡千里,履霜露而倍觉怆凄;帝陛九重,恋阙廷而敢有濡滞。一俟葬亲之事毕,从此报国之日长。
袁回籍,随带官员、仆从及护卫兵队至数百人。盖袁自出山以来,迄今为第二次还乡。或谓袁昔丁嫡母忧回籍,曾受乡里侮辱,即矢题桥之志。故此次格外铺张,炫耀乡里。夫以现任堂堂之总督,奉命葬亲,在官场已属应接不暇,又加以袁好张煌,遂使直豫两省簪缨之辈,袍笏联翩,肩摩毂击矣。时北京有《公益报》,曾著有衣锦还乡论以讽之,遂触袁之怒,其记者皆被捕,《公益报》亦消灭。
中国虽有多妻之习俗,而嫡庶之界限亦极严重。袁氏家风,尤重礼法。世凯本为嫡兄辈所轻,其仲兄世敦,人极严厉,袁初甚畏之,凡事皆须请命于其兄,不敢稍越范围。世凯此番回籍,官居极品,领袖封疆,既荷天语之褒,又赐祭祀,为袁氏从来未有之殊荣。一切丧葬礼节,世凯多不禀命于兄,有所僭越。其仲兄常援嫡庶之制以限之,世凯置若罔闻,世敦难之益力。初其兄命地师为世凯生母卜地祖茔侧,世凯以非吉壤,又另延地师卜择他处安葬,由是手足遂参商云。
袁世凯葬亲既毕,遂绕道长江一带地方,回直隶本任。盖袁此时虽总封圻,而于东南各督抚皆无一面。自温处道至总督北洋,仅数年间耳。南省各督抚如张之洞者,皆资深望重,其所以不识袁者,由袁迁升太速之故。或谓袁特枉道江南,系联络各督抚也。当袁世凯回籍,北洋大臣交直隶藩司吴重熹护理。袁世凯回津,疏陈接回印绶,即奉谕云:
袁世凯着派充督办商务大臣,与张之洞会同办理。并会议各国商约事宜。钦此。
十一月初九日又奉谕云:
现在八旗挑选兵丁,已逾万人。著派魁斌、溥伦、桂春、景沣、荣庆、铁良于所挑人数内,再行挑选四千人。并著姜桂题随同遴选。所挑之人数,先派三千人交袁世凯认真训练,期成劲旅。其未经挑入之兵丁,如有尚堪充选者,着一并记名,俟著有成效,再行轮次分派前往,俾资练习。钦此。
袁得训练八旗兵丁之旨,即请训入都陛见。召对之顷,面陈无兵不能立国,各省绿营除湖北一省外,仍多旧制,徒糜国帑,非各省通力合作不可。此时西太后视其为股肱心腹,言无不听。遂下诏云:
练兵之道,最忌纷歧。曾经迭次降旨,饬各省督抚整顿兵制,期归一律。乃近来各省奏报仍多搪塞,绝少切实办法,殊难望有成效。查北洋、湖北训练新军颇具规模,自应逐渐推广。所有河南、山东、山西各省,著速即选派将弁头目,赴北洋学习操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各省,选派将弁头目,赴湖北学习操练。成后即发回各原省,令其管带新兵,认真训练,以资得力而期画一。每年由湖北、北洋请旨简派人员,分往校阅,按其优劣严加甄别,用副朝廷整饬武备、实事求是之至意。其详细章程,着袁世凯、张之洞妥议会奏,请旨遵行。钦此。
是月二十七日又奉谕云:
正阳门工程,着派袁世凯、陈璧核实查估修理。钦此。
十月十七日又奉谕云:
前因电务为军国要政,应归官办。已谕令袁世凯、张之洞筹还商股,将各电局悉数收回,候派大员经理。着即派袁世凯为督办大臣,直隶市政使吴重熹,着开缺以侍郎候补,派为驻沪会办大臣。该局改为官办之后,其原有商股不愿领回者,仍准照旧合股。朝廷于维持政体之中,仍寓体恤商情之意。该大臣等务当通筹全局,认真办理,将从前积弊一律剔除,以期上下交益。钦此。
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春正月,奉廷谕云:
三载考绩,为国家激扬大典。京内外满汉诸臣,有能恪供职守,劳绩最著者,允宜特加甄叙,以示优异。兹当京察届期,吏部开单奏请,朕详加披阅。(中略)直隶总督袁世凯,(中略)尽心规画,劳怨不辞,均着交部议叙。钦此。
是年三月二十五日又奉谕云:
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前据政务处议复,载振奏请设商部,业经降旨允准。兹着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例则。俟商律编成奏定后,即行特简大员,开办商部。其应如何提倡工艺,鼓舞商情,一切事宜均着载振等悉心妥议,请旨施行。总期扫除官习,联络一气,不得有丝毫隔阂,致启弊端。保护维持,尤应不遗余力。庶几商务振兴,蒸蒸日上,阜民财而培邦本,有厚望焉。钦此。
是年十月,京师特设练兵处。又奉谕云:
前因各直省军制、操法、器械,未能一律,迭经降旨饬各督抚认真讲求训练,以期画一。乃历时既久,尚少成效。必须于京师特设总汇之处,随时考查督练,以期整齐而重戎政。着派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近在北洋,着派充会办练兵大臣,并着铁良襄同办理。该王大臣等受恩深重,务当任劳任怨,认真筹办,以副朝廷力图自强之至意。其应办事宜,着该王大臣等随时妥议具奏。钦此。
以上所记袁世凯叠荷恩施,专差兼责,万绪千头,知遇若此,又不得不为袁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