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一战对西夏意义重大,正是这一战,奠定了西夏与宋、辽三分天下的格局。元昊大获全胜后,还能审时度势,知道西夏实力仍然不及辽国,主动献出叛附西夏的党项诸部族,夏辽双方交换战俘,达成和议,结束了战争。此后,辽、夏边界虽不时发生一些冲突,但基本上保持着既定的局面。

  夏辽战争结束后,西夏与宋朝最终达成和议,这就是著名的“庆历和议”。和约规定: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栲栳、镰刀、南安、承平等地以及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区一律从中间划界,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朝每年赐给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西夏到宋朝祝贺乾元节时,宋朝回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茶五千斤;祝贺正旦节时回赐银五千两、绢五千匹、茶五千斤;每年冬季则赐给西夏服装费:银五千两、绢五千匹;元昊生日时,宋朝赏赐银二千两、衣服料绢帛二千匹、杂帛二干匹。

  宋仁宗同意了元昊所提出的所有要求,而西夏唯一做的事就是元昊去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实际上,宋朝由于军事无能,册封元昊为夏国主,还是正式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最自欺欺人的是,宋仁宗在诏书中大言不惭地声称元昊虽然对宋朝有非礼之处,但念其有悔过自新之意,并愿意归顺宋朝,因而才册封为夏国主,世世代代为宋朝藩臣,并赏赐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叶三万斤,授元昊“夏国主印”广端。

  庆历和议达成后,元昊为了促使宋夏尽快通商,多次派遣使者到宋京师开封,请求宋朝廷开放边境地区的互市。宋朝廷最终决定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和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的安平两处设置榷场,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宋夏贸易往来。

  实际上,宋仁宗时期宋夏战争的结束是宋朝廷以高昂的代价换来的,尽管这和平并没有持续多久,但宋人还是对此津津乐道。后来的南宋文人评论促成庆历和议的功臣,认为宋将狄青独居首功。公平而论,狄青虽有“擅百胜之威”的威名,但并没有在宋夏战争中指挥过重大战役,更多地是扮演了救火员的角色。在宋军屡战屡败的局面下,人们热切地期待名将横空出世,常胜不败的狄青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崇高的威望,成为一面象征胜利的旗帜。也正是无人能企及的巨大声名,成为他被猜忌而死的根源。

  狄青(1009~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出身贫寒,为普通农民的儿子。他自幼习武,善骑射。十六岁时,因征赋税事与村中人争执斗殴,气愤之下来到京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宫廷卫兵,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北宋以重文轻武为国策,武将地位低下,士兵身份则更加卑贱,被称做“赤老”。在宋朝,士兵和犯人一样,都要刺字,犯人刺在脸上,士兵有时刺在手背上,有时刺在脸上。刺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他们逃跑,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黥刑,在刺字的地方还要涂墨,墨痕一直深入皮肉,无法用水洗去。狄青的字便刺在脸上,成为他出身行伍的标志。但狄青却志向高远,有志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一次,狄青和几名士兵一起去看科举考试发榜,刚好中了进士的人从皇宫中意气风发地走出来,人人都赞叹新科进士的风采。与狄青同行的士兵感叹道:“人家当上了状元,我们却当了兵,富贵与潦倒的悬殊就是如此之大。”言语中充满强烈的自卑。狄青却不以为然地说:“话还不能这样说,还要看各人的才能。”结果这句发自肺腑的有志气的话反而被同伴当做笑柄,来取笑狄青不知天高地厚。

  狄青是典型的时势造英雄,跟范仲淹一样,他时来运转的契机是元昊称帝,倘若不是宋夏战争爆发,他或许终生只能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低级武官。宋夏开战后,宋军频频失利,宋朝廷不得不派出大批军队增援西北边境,狄青应召戍边,被调派到延州,先后在军中任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挥使。他每次与西夏军队作战,总是戴上铜面具,冲锋陷阵,将生死置之度外,受伤后仍顽强杀敌,而且往往取得胜利。西夏将士对其十分畏惧。

  当时,尹洙为陕西路经略判官,他与狄青谈论兵法,一见如故,认为狄青是一名难得的帅才。康定元年(1040)年十一月,尹洙郑重其事地向西北边关主帅范仲淹和韩琦推荐狄青,说“此良将才也”。韩琦、范仲淹见到狄青后也认为是一个人才,非常器重他。范仲淹还特别将一部《左氏春秋》赠送给狄青,并对狄青说:“为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耳。”意思是说,作为将领,如果不博古通今,仅仅是匹夫之勇,有勇而无谋者必然失败。从此以后,狄青开始认真读书,将秦、汉以来有名将帅的用兵之道牢记于心。

  这里特别要提到范仲淹对待文武两事的态度,从他教育狄青习文的话中,可见宋朝重文轻武的浓厚时代风气。宋朝大儒张载年轻时有志于边事,宋夏战争期间,张载上书给边帅范仲淹,陈述关于用兵的谋取略和计划。范仲淹得知其有志投笔从戎,反而责备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力劝张载钻研《中庸》。张载后来成为著名儒者,开创了“关学”的学说。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有“儒将”之称的范仲淹心目中,也一样是文重武轻。可以说,在北宋一朝,重文轻武已经流为社会的习俗。

  随着狄青知名度越来越高,被任命为泾州(今甘肃泾州)都监,开始独立带兵作战,成为一员有勇有谋的虎将。由于狄青勇猛善战,屡建奇功,所以升迁很快,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

  狄青由一个普通士兵迅速擢升,成为名震一方的将领,由此引来多方嫉妒。与范仲淹交好的余靖也很推崇狄青的作战勇猛,但当宋朝廷开始重用狄青独当一面时,他却上奏说:“泾原有可忧之势,岂狄青匹夫可以当之!”表示了对武将的极度轻蔑和鄙视。

  狄青在定州时,有一次参加主帅韩琦举行的宴会。当时韩琦召了不少妓女侍宴,有个叫白牡丹的妓女端起酒杯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一杯。”“斑儿”是指狄青脸上的刺字。一个妓女,敢公然取笑嘲讽大将,由此可见出身士兵的人如何被人轻视了。就连一向看不起狄青的韩琦都觉得脸上挂不住,下令将白牡丹打了一顿板子了事。

  这件事后,狄青回请韩琦,邀布衣刘易作陪。席间,有优人(戏子)唱戏助兴,拿儒生开起了玩笑。刘易认为是狄青事先授意,勃然大怒,喝骂狄青说:“你不过是一个黥卒,竟敢如此!”还将面前的杯盘碟都摔了。

  妓女和普通书生都是如此,边帅韩琦就更加轻视狄青了。有次韩琦要杀狄青的旧部焦用,狄青立在阶下为焦用求情说:“焦用有军功,好儿。”韩琦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当着狄青的面将焦用杀了。狄青郁闷之下,总是叹息说:“韩枢密(指韩琦)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然而,时势造英雄,既然有战争,就需要狄青这样的人。当时狄青被传为神话般的人物,威名远播,时人称其为“狄万”,意思是能敌万人的猛将。就连宋仁宗听说狄青的事迹后也十分仰慕,想将狄青召进京城,一睹名将的风采。刚好此时西夏军队进逼渭州,狄青必须留在前线抗敌,宋仁宗便派画师将狄青的体貌绘成图像,进呈御览。

  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宋仁宗拜狄青为枢密副使。狄青的任命在朝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谏官、御史们纷纷上书,强烈反对宋仁宗提拔狄青。御史中丞王举正认为狄青出身行伍,骤然担任执政大臣职务,是宋朝开国以来绝无仅有的,“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甚至还以辞官威胁;左司谏贾黯也认为狄青任枢密副使有五不可;侍御史韩贽也上书认为朝廷的任命是不妥当的。但宋仁宗当时十分仰慕狄青的风范,渴望一览英雄的光彩,并未采纳这些意见。

  当时,狄青的脸上的刺字仍在,宋仁宗特许他可以用药水洗去,但狄青却回答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意思是说,皇帝提拔我,并没有论门第高低、任官大小,而狄青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刺字所带来的,希望能继续保留它们,以鼓励广大士兵为国英勇杀敌立功。话说得相当铿锵有力,足以为将士们扬眉吐气,可见狄青并不以自己出身为耻,也显示出他不徇流俗的坚强个性。宋仁宗非常欣赏狄青的回答,更加坚定了任用狄青的信心。

  狄青从此迈入执政大臣的行列,但文臣们却没有因此改变对他的态度。枢密院照例派人前去迎接狄青,狄青因为有事耽误了,枢密院使者等了好几天,仍然不见人影,当即恼怒地骂道:“迎一赤老,屡日不来!”“赤老”就是时人对士兵的轻蔑称呼,狄青也由此得了一个“赤枢”的外号。

  就在狄青当上枢密副使的这一年年底,西南爆发了一场大战。当时南方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的部族首领侬智高为了摆脱交趾(今越南北部)的控制,多次向宋朝恳求内附。宋仁宗懦弱不堪,担心得罪交趾,多次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侬智高是壮族人,其母好吃人肉,侬智高本人精通汉文诗书,气愤之下,干脆起兵反宋,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并大封文武百官。

  兵变起时,宋州府地方毫无防备,侬智高一路攻城略地,很快攻占广南(今广西、广东)九州,并包围了广州,宋军节节败退,西南大震。宋朝廷十分恐慌,宰相庞籍推荐狄青出征,狄青也上表慨然请行。宋仁宗十分高兴,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并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按照北宋惯例,大军出征,应该是文人为正、武人为副、宦官监军,但狄青官任宣徽南院使,实际上已经有总领平南一切事宜的权力。可见在这个危难的时候,宋仁宗出于用人的需要,对狄青还是充分信任的,但文臣们依旧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要求派宦官任守忠监军,以监视狄青。幸好谏官李兑还算清醒,说:“唐失其政,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是不足法。”举出唐朝宦官监军的前车之鉴,总算给皇帝和众文臣们泼了一盆冷水。当时形势危急,已经不容许再行拖延,因此宦官监军一事终未成行。

  当狄青向广南进军之际,广西钤辖陈曙偕同殿直袁用好大喜功,生怕狄青一个人独立战功,率八千步兵擅自袭击侬智高,结果大败而归,死伤惨重。之前狄青屡次告诫诸将,不得轻举妄动,擅自与侬军交战。狄青认为有令不行,必然招致失败,下令将陈曙、袁用等三十二名将领全部拉出军门斩首。此后,众将慑服。

  此时,正是正月新春,狄青借口元宵节,命令休兵十日,并大宴将佐。依智高的军队看到后,以为宋军在近期内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而狄青却乘敌不备,率精锐冒雨取捷径袭占昆仑关(今属广西)。侬智高失去了有利地形,无险可守,只得率军在昆仑关下的归仁铺(今广西南宁北郊)列阵,预备孤注一掷。狄青避其锋锐,表面上休整军队,暗中则亲自率领先头部队,孙沔统率中军,余靖殿后,次日黎明交战,再次大败侬智高。侬智高由合江口败走大理(今属云南),广南基本平定。

  当宋军打扫战场时,发现有一具身着金龙衣的尸体,众人都认为这尸体就是侬智高本人,十分高兴,打算上奏请功。狄青却说:“安知其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这一方面说明狄青凡事务实,不肯贪功,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的谨慎。可以说,狄青一直清醒地意识到帝国文臣们愤愤不平的目光正瞩目在他身上。后来果然传来消息,侬智高逃到了大理。倘若之前狄青稍有虚荣之心,贪功将尸体当做侬智高上报邀功,光那些谏官、御史的口水也足可以淹死他了。

  狄青以平定广南之战功,拜为枢密使,已经是宋帝国的最高军事长官,总揽全国军务。然而,种种祸患也就由此而生。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朝野间广为传颂,名望日隆,成为平民百姓和宋军将士心目中的盖世英雄,引发了狂热的崇拜之潮。每当狄青露面时,人群便如同潮水般涌过去,将他围得水泄不通,只求一睹这位传奇人物的风采,以致道路为之堵塞不通。而狄青的种种事迹,也在民间越传越神奇,甚至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军民爱戴狄青之举,纯出于自发行为,反而更加加重了皇帝和文臣们对他的猜忌。

  狄青一直不肯去掉脸上的刺字,科第出身的王尧臣当时为枢密副使,是狄青的副手,曾当面嘲笑自己的顶头上司说:“(刺字)愈更鲜明。”对此,狄青回敬道:“莫爱否?奉赠一行。”尽管狄青没有理会这些嘲讽,但却有人牵强附会,编出一首歌谣说:“汉似胡儿胡似汉(指狄青姓狄而为汉人),改头换面总一般(指不肯去掉刺文一实),只在汾川河子畔(狄青藉贯汾州西河)。”这已经是在暗示狄青有做皇帝的企图。

  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初,宋仁宗上朝接见大臣后,突然手舞足蹈,口出涎水,举止十分怪异。同日,辽国使者在紫宸殿拜见宋仁宗时,宋仁宗更加语无伦次,胡说八道,令辽国使者大为诧异,宋朝臣则尴尬难言。宰相文彦博为了找台阶下,只好解释说皇帝喝醉了酒。此后几天,宋仁宗病情愈益沉重,天天大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等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宦官张茂则虽然不明所以,但为了自明,不得不上吊自杀。宋仁宗的这场病突如其来,十分诡异,一个月后才开始逐渐康复。皇帝暴病的事也被与狄青联系起来,京师百姓对狄青的谣言越来越迷信。还有传闻说狄青家的狗生了角,以此异样来暗示狄青有异谋。

  狄青对一系列针对他的谣言非常忧惧,很难想象他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有心情工作。可以说,对狄青而言,当枢密使的四年,并非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恰恰是其最无所作为的四年,其间谣言中伤不断,他不得不加倍地小心谨慎。

  当时唐朝名臣狄仁杰的后裔为了攀附狄青,说狄仁杰是狄青的远祖。古人对门第非常看重,但狄青却不愿意冒认祖宗,谢绝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梦溪笔谈》)但文臣们并没有因为狄青的谨慎而放过他。之前誉狄青为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名臣均上书力请罢免狄青,但却举不出任何有力的罪证,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将一场天灾大水归罪于狄青,说“水者阳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如此荒唐可笑的理由便是便出自欧阳修之口。

第21章 西北望,射天狼——宋与夏(9)

  宰相文彦博更是视狄青为眼中钉,一力要除之而后快,借口民间和宋军太过拥戴狄青,劝宋仁宗免掉狄青的枢密使的职务。宋仁宗觉得狄青功高,不忍公然免除其职务,对文彦博说:“狄青是个忠臣。”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这一句话说得宋仁宗哑口无言。

  嘉祐元年(1056年)五月,京城洪水滔天,狄青一家迁到相国寺中居住,狄青正坐在相国寺大殿之上,京城内外一片哗然,说是象真龙天子降临人世。宋仁宗感到恐惧,急忙下令解除狄青枢密使之职,出判陈州(今河南淮阳),任命韩琦为枢密使,代替狄青之位。出典外藩和贬黜差不多,狄青不愿意接受,向文彦博询问命他出外的原故。文彦博说:“无他,朝廷怀疑你而已。”声色俱厉,吓得狄青倒退几步。赴陈州前,狄青悲愤难当,曾对人说:“陈州有一种梨叫青沙烂,狄青此去必死无疑。”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其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文彦博自幼天资聪颖,有一次与小伙伴们玩球时,有一小孩不小心将球掉进一棵大树的孔洞里,无法取出。文彦博想了个主意,向树洞灌水,球最终浮出。这就是著名的“灌水取球”,是与“司马光砸缸”齐名的儿童益智故事。

  狄青到陈州之后,宋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到陈州,名曰抚问,实为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唯恐大祸临头,不到半年,便郁郁得病而死,时年四十八岁。

  这位曾经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一代名将,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没有在疆场上马革裹尸,却死在了皇帝和文臣的猜忌中,上演了一出大将未死敌手的悲剧。宋仁宗得知狄青死后,心怀愧疚,赠狄青中书令,并亲自题其碑曰“旌忠元勋”。

  后来宋神宗登极,任用王安石改革,希图富国强兵,却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当年的狄青。感慨之下,宋神宗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并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正是在宋神宗在位期间,爆发了第二次宋夏战争,西夏倾全国之力而出,宋军多处失利,节节败退,可想而知,当神宗皇帝面对狄青的画像时,心情是何等怅惘。

  狄青为北宋一朝最出色的将领,从他的悲剧命运可以看出,由开国皇帝赵匡胤一手创制的重文轻武的国策已经演变为猜忌武臣的家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士的进取心和血性日益消磨,国家始终缺乏良将,以致在应对异族外患中没有强有力的人才。鉴于惨痛的教训,宋朝廷不但加以矫正,反而不思进取,采取进一步的妥协来求得苟安,先有与辽的澶渊之盟,后有与西夏的庆历和议,本质都是以金钱和物质来换取所谓的和平。而到了后来女真族崛起,北宋朝廷的屈辱求和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最终酿出了亡国的悲剧。

  狄青的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民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追念这位名将。北宋灭亡后,中原流传狄青就是传说中的“真武神”。这种说法,充分反映了中原百姓期待有狄青这样的名将横空出世,收复北方的失土。人们终于如愿以偿了,南宋建立后,岳飞迅速崛起,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猜忌武将的悲剧再一次发生,岳飞最终以谋反的“莫须有”罪名被杀,遭遇了比狄青更为悲惨的命运。

  从这些名将的结局可以看到,所谓最重视人才的宋朝,其实不过是徒有虚名的空架子,虚假的繁荣掩盖不住外患的危机,富庶彻底腐化了君臣的血性。而这个始终不能算一个完整帝国的朝代之所以在历史上颇有美名,则源自于受到优待的士大夫们对其不遗余力地歌功颂德,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厚文,不过是轻武的副产品。当然,相比于后来明朝皇帝对待士大夫的态度,宋朝皇帝确实要宽厚得多。

  一代名将狄青死了,最高兴的未必是一心要除之而后快的宋朝文臣,而应该是西夏。不过,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已经在狄青之前死去,只是狼烟并没有就此休止。

  6.梁太后当国

  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开创了新的王朝,毫无疑问,他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彪炳史册的,无论是对宋还是对辽,无论是战还是和,他始终掌握主动权。然而,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强者,没有血溅疆场,却在壮年死在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手中,父子反目成仇的契机则源于对一个女人的争夺,这实在是历史绝大的讽刺。善泳者溺于水,这个处于权力巅峰的好色如命的男人,最终也因为女人而死。

  元昊的身边从来不缺少女人,他的后宫也从来没有平静过,布满了斑斑血迹,包括他母亲卫慕氏、妻子卫慕氏、皇后野利氏在内的女人,先后因事被诛杀。可以说,元昊的一生中,充满了女人的血泪。

  先从元昊的母亲和原配妻子讲起。

  元昊为人心胸狭窄,性情多疑忌,手段毒辣,就连自己的亲人也不放过。卫慕氏部族首领山喜(元昊舅父)曾计划刺杀元昊,事泄后卫慕氏全族被灭。元昊生母为山喜的姐姐,也没有逃过此劫,被亲生儿子以药酒毒杀。元昊原配妻子也是卫慕氏族人,因劝阻元昊勿杀卫慕氏全族及生母,被元昊关入冷宫。当时卫慕氏已经怀孕,不久生下一子。元昊宠妃野利氏诬蔑卫慕氏的儿子与元昊长得不像,元昊于是杀死妻子和儿子。一个能狠心杀母、杀妻、杀子的人,显然不是正常人,元昊的凶残暴虐由此可见一斑。

  凡是被重用的大臣,稍有可疑言行,也会被元昊诛杀殆尽。西夏建立的过程中,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立下了汗马功劳,元昊还娶了野利遇乞的女儿野利都兰,并册封为宪城皇后。野利皇后有勇有谋,加上野利家族势力庞大,元昊对其颇为畏惧,她生下的儿子宁令格被立为太子。当时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均执掌兵权,战绩显赫,对宋朝危害很大,宋将种世衡为了除掉这对虎将兄弟费尽心机,曾派死士行刺,但没有得手。后来,他干脆利用元昊多疑的心理,使出了种种反间计。

  种世衡为宋朝名将,在西北羌族部落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在修筑巩固青涧城的过程中,与当地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羌人牛家族的首领奴讹非常倔犟,不愿归顺宋朝,听说种世衡到来后,急忙率领族人前来迎接,双方约定种世衡第二天早晨到牛家族犒赏。但当晚下起大雪,雪厚达三尺,部下都劝种世衡,说地形险峻,不要到牛家族去了。但种世衡不畏艰险,如约而至,于是奴讹率领全部落人归降了宋朝。羌人兀二族已接受了西夏册封的官职,种世衡先礼后兵,命令蕃官慕恩进兵征讨,于是兀二族也归顺了宋朝。种世衡采用这种恩威并施的办法深得广大羌人的信赖,得羌人出死力相助,他手下的弓箭手多为羌人,箭无虚发,强悍无比。西夏得知种世衡治下的环州“人皆善射,烽火相望,无日不备”,因此在种世衡在世时很少侵扰环州。种家世代镇守边关,有“种家将”之称。种世衡有八子,其中长子种诂、二子种诊、五子种谔“皆有将才,关中号曰三种”;幼子种谊倜傥有气节,军令严整,“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敌,度不胜不出”,因此每战必胜,是常胜将军;孙子种朴、种师道、种师中在后来均名重一时。

  在一场战斗中,宋将王嵩被西夏生擒。王嵩有意无意地谈到了一些有关野利旺荣的事情,元昊由此开始怀疑野利旺荣对他不忠,于是找借口将野利旺荣杀了,并灭了他的全家。

  野利旺荣的弟弟野利遇乞当时正驻守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南),号称“天都大王”,由于惧怕元昊的凶残,对于兄长被杀一事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元昊的奶妈白婆婆与野利遇乞素来不和,便想借机铲除野利遇乞。刚好野利遇乞带兵深入宋朝领土,在宋朝停留了好几个晚上后才返回西夏,于是白婆婆就说野利遇乞想投降宋朝。元昊虽然起了疑心,但野利遇乞毕竟是皇后的父亲,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

  宋将种世衡为了除掉野利遇乞,继续不遗余力地使反间计。他先是派投降宋朝的党项酋长苏吃曩盗取了元昊送给野利遇乞的宝刀,然后四处散布谣言,说野利遇乞打算投降宋朝,并已经将宝刀作为信物送给宋朝。元昊开始还是半信半疑,等到确认野利遇乞拿不出宝刀时,不由得信以为真,当即命野利遇乞自决,野利遇乞被迫自杀。一度为宋朝心腹之患的野利兄弟由此死于非命。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