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进入太庙后,天子直接登上功臣阁,并亲自焚香,恭敬地行了三个大礼。

这儿是祭祀汉室历代祖宗的灵庙。左右两壁挂着自汉高祖以下二十四代皇帝的御像。

天子正襟肃然,对董承认真地说道:“国舅,朕的先祖是从何处起事,创下这番基业的?朕为了学问特来请教。请国舅把此事的由来告诉朕。”

董承听了慌作一团,他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您是在和微臣说笑话吧?”

天子敛容,正色道:“圣祖的御事岂能戏言?请快快讲吧。”

董承迫不得已,只得侃侃而谈:“高祖皇帝出身泗上亭长。他手提三尺之剑,斩白蛇于芒砀山。纵横于乱世,三年灭秦,五年平楚,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统治,创下了万世不变的基业。——臣不敢信口乱说,只能说些儿童走卒都知道的历史常识。”

天子听后,仿佛自责般地潸然泪下。

董承惶恐地嗫嚅道:“陛下为何如此悲伤?”

天子叹道:“刚才听爱卿说了祖先的事迹,想到先祖的子孙中竟有像朕这样的懦弱之人,所以朕为自己而悲。国舅,请你再对朕说说,教训教训朕。你看,位于高祖皇帝画像两侧的人物都是些什么人?”

此时,董承也已觉察到天子有着深沉的忧虑。但面对天子肃穆的目光,他又感到身体僵硬,差点说不出话来。

天子指着墙上的画像,再次要求董承说明侍立在高祖皇帝两边的人物究竟是些什么人。

董承小心地回答:“自然是张良和萧何。”

“嗯。那么张良和萧何凭什么功劳能站在高祖的身边呢?”

“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萧何则制定国家法令,安定百姓,重视治安,严守边防,高祖也时常称赞他的德政。所以高祖有什么事必定请这两人随侍身旁。有鉴于此,后世的皇帝们将二人推崇为建业两功臣。在画高祖皇帝像时,命令画工在高祖左右画上张良和萧何两位功臣吧?”

“原来如此。像这二位大臣,也可称得上真正的社稷之臣了。”

“是……”

董承拜伏在地,只听得头顶上传来天子的叹息声,似乎又在内心自责了。天子突然弯下腰来,一把拉住了董承的手。

董承大惊,一时手足无措,感到非常狼狈。这时,他耳边响起了天子的低语:“国舅,你从今以后,也要经常站在朕的旁边,像张良、萧何那样勤勉有为。”

“陛下的圣恩,臣愧不敢当……”

“你不答应吗?”

“臣岂有不从之理。只是臣本愚驽之才,又无寸功,只怕最后白白地随侍陛下而有辱这份殊荣。”

“不,不,往年长安大乱时,朕在逆境中沉浮,是爱卿救朕于水火之中,立下了赫赫功劳,朕时刻铭记在心,对此大功,朕将何以为报呢?”

天子说着,脱下身上的御衣,再加上玉带,赏赐给董承。

董承受到天子过度的恩宠,一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他拜受了天子亲赐的御衣玉带后,没过多久就离开了禁宫。

曹操很快就知道了那天天子和董承的举动。这无疑是他接到了密报。

“那么一定是……”

曹操那对细小的眼睛里中闪着荧荧的锐光,他看向一处,紧咬着嘴唇,心中陡起疑云。

宫中正在发生什么事?虽然没能亲眼所见,但他凭自己的想象,似乎有所察觉。于是当机立断,突然命令下属备好车马,自己匆匆忙忙地进宫面见天子。

一到禁卫宫门,他就像对家臣一般讯问卫府的官吏:“天子今日去何处台阁游玩?”

那位官吏恭敬地回答:“刚才去了太庙,还登上了功臣阁。”

曹操一听,脸上顿时显露出果如所料的神情。他立刻在宫门外下了马车,急急忙忙地向宫中跑去。

事有凑巧。

当曹操跑到南苑中门时,正巧碰见了从那儿刚退出的董承。

董承一见曹操,吓得脸色一下变白了。他一边慌忙用衣袖把抱着的天子恩赐的御衣和玉带掩盖起来,一边躲到苑门旁边。

董承呆呆地站着,他浑身颤抖,惊恐万状。

“哦,是国舅呀,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曹操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向董承步步逼近。

“是丞相吗?我总想问候您,今天碰巧见到了,真是太好了。”董承不得不用套话应对道。

“我也时常想问候国舅。”曹操若无其事地点着头,含笑问道,“今天为何事进宫?”

曹操明显地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董承。

“这个嘛,其实……”

董承心绪很乱,一时答不上来。不过他很快就有了反应,“今天天子下诏说要见我。我不知何事,于是赶紧进宫拜见。没想到天子赏赐我一件锦绣御衣和一条玉带。我受天恩深感惶恐,所以赶快退出宫门想早点回家,恰巧在这儿和丞相碰上了。”

“哦,是天子赏赐你御衣和玉带吗?这可是现在最荣耀的好事了,可是你有何功劳能得到那么大的荣誉呢?”

“当年,从长安迁都时,微臣挺身而出杀贼护驾,立下了功劳。天子经常想起这事,所以今天特地召我进宫赐赏。”

“怎么?那时的恩赏今天才赐吗?……虽然如此,总还是有些迟了。陛下亲赐自己的御衣、玉带,这可是例外的隆恩,是无以复加的最高荣誉。”

“微臣德薄功微,得此御赏真是皇恩浩荡,所以微臣伏地感泣。”

“不管怎样,我还是真有点羡慕你的。能把那御衣和玉带给我看看吗?”

曹操说着,伸出手来逼迫董承就范。他注视着董承,似乎在观察他的脸色变化。

董承从头到脚全身都在颤抖,即使想走也迈不开步子。

今天,在功臣阁里,从天子的脸色来看,事情不同寻常,从天子讲的话来分析,其中暗藏玄机。董承察觉到今天发生的事绝不是件平常的小事。在天子所赐的御衣和玉带中会不会秘藏密诏之类的东西呢?不管怎么说,这是他最害怕的危险,所以当曹操用锐利的目光看着他时,他只感到后背上直冒冷汗。

“请丞相仔细看看吧。”

董承被曹操逼迫得无计可施,只得双手捧出御衣和玉带。

曹操很随意地一下子打开御衣,先对着阳光看了看,然后套在自己的外衣上,并系好玉带。他回过头对左右的下臣们问道:“怎么样?合不合身?”

在场的人没人敢笑,只是讨好地说道:“看来很合身。非常好。”

曹操独自一人微笑着,似乎兴致很高。

“国舅,这两样东西我喜欢就给我吧,以后我有什么可替代的礼品再让给你。”

“这可不行。这是天子特意赏赐给我的宝贝,不能给您。”董承脸色一变,严肃地说道。

“那么,天子和国舅刚才有没有在一起密谋什么?”

“如果丞相一定要怀疑我,那我就把天子恩赐的御衣和玉带献给您吧。”

“啊,不!我只是开个玩笑。”曹操突然打消了刚才的念头,“怎么能荒谬地横夺别人的赏品呢?我刚才所说不过戏言而已。”曹操说着,把天子恩赐的两件礼物还给董承,自己则朝着宫殿的方向快步走去。

三十三 油情灯心

“啊,真危险!”

董承带着虎口脱险的心情回到家里。

一进家门,他立即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重新察看御衣和玉带。

“咦!怎么什么东西都没有啊?”

董承仔细地翻看着御衣,又反复地检查玉带的内外面,结果毫无所获。

“是不是自己想得太多了?”董承自己心里也没底。

于是,他重新折叠好天子恩赐的两件礼物,把它们小心地放在桌上。不知为何,董承那天晚上思绪纷乱,以致彻夜难眠。天子恩赐两件礼物时,他的话中似有玄机,他的眼神好像也在暗示着什么。——那时天子的面部表情,董承看得清清楚楚,永远也不会忘记。

四五天后的一个夜晚。董承坐在桌边两手托腮地想着心事。也许有些劳累,他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这时,旁边的油灯突然暗了下来。火苗随漏进屋内的风摇曳着,突然,油灯的灯花“扑”的一下掉了下来。

“……”

董承正在熟睡中。突然,他好像闻到了一股焦煳味。等他惊醒后,看了看四周,才发现灯花掉在玉带上,玉带正冒着青烟……

“啊。”

董承一声惊叫,慌忙用手掐灭火星。但为时已晚,玉带上绣着双龙戏珠的紫锦上已经留下了一个拇指般大小的焦洞。

“这可闯下大祸了!”董承暗暗叫苦。

董承深知,烧焦的虽是个小洞,但犯下的却是一项大罪。

他顿时吓得睡意全无,只是死死地看着玉带上的破洞。在凝视的过程中,他再次拿着灯火一点一点地移动着,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烧焦的破洞。从洞里他依稀看到了微微显露的白绫,而且还看到白绫里渗透着像血一样的颜色。

董承发现后再次仔细察看,终于看出玉带上一尺左右长的接缝处是用新的针线缝好的。

原来如此!董承的心中涌起了层层波澜。

他取出小刀,挑开玉带的接缝。果不其然,那条白绫是天子血书的密诏。董承放下油灯,对着密诏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后,哆哆嗦嗦地拿起密诏看了起来。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曹贼弄权,横行宫门,假借辅助,实欺君父;营结私党,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元老,朕之至亲。当念高祖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以保祖宗之治业大仁永续万世。

仓皇之间,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

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董承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滴滴清泪,洒落在血诏上。他俯身再拜,久久不起。

“怎么会严重到这种地步?……这是为何?天子会感到多么悲哀呀。”

董承在为天子悲泣的同时,也发出了自己坚定的誓言:为报效天子重托之恩,吾将万难不惧,不惜余命!

董承明白,要完成天子的重托绝非易事。于是,他将天子血书的密诏偷偷地藏入衣袖内,径直向自家的书斋走去。

侍郎王子服是董承亲密无间的好友。因其身为朝廷命官,平常外出颇多束缚。一天,朝廷赐其小暇,所以王子服得空在白天去好友董承家拜访。他和董家的家人在董府里整整玩了一天。

“你家主人干什么去了?”

时近黄昏,仍不见董承的人影,王子服不免有些焦急地问道。

家人中有一人答道:“主人一直待在书斋里。从前天开始,他说要查一样东西,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什么人都不见。”

“那倒是件怪事,他究竟在查什么呢?”

“我们都不知道他在查什么。”

“他这样辛苦地忙碌,对身体一定不好吧?我这就去劝他出来,和我们一起过个开心的夜晚。”

“不行,王大人,如果您事先不通报,直接去书斋的话,他会生气的。”

“他生气也没关系,我和他是最好的朋友。我这就去他那儿看看。难道他会为这点小事和我绝交吗?”

由于王子服和董承很熟,一直把他家当做自己的家,所以他不需要董家家人的引导,径直去了主人的书斋。董家的家人虽然感到有些为难,但想到他是主人从不见外的好朋友,所以也就忙着准备晚餐而随他去了。

董承从前几天开始,就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终日不出。他从早到晚冥思苦想着怎样才能把曹操的势力从宫中一扫而光,怎样才能报答天子的殷切期望,确保圣心无忧。他废寝忘食地思虑着灭曹大计,直到现在还倚靠着书几苦苦思索。

“喂,你躲在书斋里打瞌睡吗?”进房寻友的王子服站在董承的背后,突然开口问道。

他随即发现董承支在书几上的肘部下面似乎压着一样东西,仔细一看,是一块白绫上写着几行血字,其中还露出了一个“朕”字。他不由得大吃一惊。

董承似乎感到有人在自己的背后,他若无其事地转过头来。

“啊,是你!”

他吃惊地叫了一声,慌忙把放在书几上的那块写着血字的白绫藏入衣袖里。

王子服看着那块字帛,轻轻地问道:“那是什么?你现在……”

“哦,没什么……”

“我看你好像非常疲劳。”

“有点儿,我每天都在这儿看书。”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