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革命,革命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三国演义》

真假刘秀

王莽改革失败了,加上天灾,各地闹饥荒,流民、难民多如牛毛,社会动荡不安。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数十支由流民组成的武装力量诞生了。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活跃在青州、徐州的樊崇武装(也就是后来的赤眉军),以及荆州的绿林军。他们揭竿而起,只为有一口饭吃,有一件衣服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各地流民纷纷拿起木棒、锄头等工具开始武装斗争的这一年,刘秀却窝在老家舂陵,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只务庄稼活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天下进入灾荒之年时,刘秀却获得了大丰收。

天灾人祸,米价疯涨,价如黄金。刘秀首先挣到了钞票,其次赢得了名声。

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在他姐夫邓晨的引导下广交朋友,结识到了两个人。

第一个是奇人,他的名字叫蔡少公。

蔡少公虽然姓蔡,但人却不“菜”,他非常精通图谶。

图谶是一种由所谓的方术大师发明出来的东西,据说能推算出未来的变数,预言人的富贵兴衰。图谶玄之又玄,高深莫测,令人遐想,而蔡少公就是因为精通图谶而天下闻名的。

一次,邓晨带着刘秀特意拜访蔡少公。择日不如撞日,他们正巧赶上蔡少公公开演讲,围者甚众。眼看观众赏脸,蔡少公更来劲了,不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还开始爆猛料,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王莽的新朝是昙花一现的王朝,将取而代之的真龙天子叫刘秀。”

有人问道:“大师所说的刘秀是指国师刘秀吧?”

有人答:“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众人口中的国师刘秀原名叫刘歆。刘歆,字子骏,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刘向学问渊博,著述颇丰。刘歆继承了父亲的博学多才,十二岁时就因父荫任辇郎。他深谙官场厚黑学,善于拍马屁,乐于算心计,善于和稀泥,不到二十岁便爬到了谏大夫的位置上。他之所以升迁速度惊人,是因为他跟对了人,这个人便是王莽。刘歆身为王莽建立新朝的重要功臣之一,一跃成为位高权重的国师。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诡异的举动——改名。

刘歆这样做是有他的道理的。他在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天下奇书——《赤伏符》。他如获珍宝一样,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便推算出了这样一句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谶语暗示了将来主宰天下的人叫刘秀。

为了顺应“天意”,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心血来潮的刘歆改了名,摇身一变成了刘秀。此时蔡少公在图谶中提到刘秀,大家自然便想到了他。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本一直充当听众的刘秀挺身而出,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们就这么肯定是国师吗?没准儿这个刘秀说的是我呢?”

面对刘秀的质问,众人纷纷报之以笑,不是笑脸的笑,而是嘲笑的笑。众人的嘲笑声中带有三分不屑、三分不满、三分不顾、一分不解。他们都认为刘秀是井底之蛙,不知道天高地厚。

邓晨也笑了。他认为这是刘秀的鸿鹄之志,此人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刘秀也笑了。他并不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他正在以待天时。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很快,刘秀期待已久的天时便不期降临了。这时,他遇到了第二个高人——李通。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论经商,刘秀应该要拜他为师,因为李家是经商世家,家境富裕殷实;而且李通混迹于官场,在仕途上也干得风生水起。不仅如此,李通还痴迷于图谶,这源于他父亲留下的一句话,八个字:“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出身豪门、家庭富裕、政治背景好、官场后台足,李通拥有了常人所期盼的权和势,但他并不满足,而是在听到父亲的这句谶语后,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辞职回乡。

他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形势所逼。当时王莽的新政加上天灾人祸,天下已乱成一团糟,这时在地方为官,只会成为天下穷苦大众发泄不满的对象。与其苟活于官场,与其让百姓来泄愤,李通认为不如主动解甲归田更心安。

其次,是李通雄心所至。李通心里并不满足于既得的一亩三分地,不满足于金银财富,他有更大的雄心、野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大事业。

果然,李通回到家乡后,开始主动召集宗族子弟,让他们成为自己坚强的后盾和壁垒。与此同时,他开始积极拉拢刘秀。

李通之所以对刘秀另眼相看,就是因为父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句话。他对刘秀观察良久,最后确定刘秀就是隐藏在民间的天子,就是真龙天子。

所谓英雄惺惺相惜,诚不虚也。

老子坏了事

为了投石问路,试探刘秀的心意,李通派出了自己的从弟李轶,让他去说服刘秀“顺应天意”。

李轶欣然出山,盛情相邀刘秀来家中一叙,不料竟被刘秀拒绝了。李轶很是纳闷,心想这个刘秀难道有三头六臂,竟然如此傲慢无礼。不过,想到李通眼神中饱含的期待,李轶只好放低姿态,对刘秀发出了第二次邀请,结果还是被拒了。

这下李轶苦闷了,他搞不清楚刘秀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其实,这句话也正是刘秀想问李轶的。他之所以一而再地拒绝李轶的美意,是有原因的。

原来,李通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申徒臣,是当地的名医。一次,刘秀的大哥刘演去请申徒臣看病,结果这个申徒臣傲慢无礼,而且极尽污辱之能事。于是,脾气火暴的刘演一怒之下,把申徒臣送上了断头台。

此时,李通以李轶的名义请刘秀去家中一聚,刘秀自然担心这是鸿门宴,所以不敢受邀。而李轶显然没有意识到这层关系,为了不辱使命,他充分发挥不抛弃、不放弃的作风,第三次对刘秀发出了邀请。

都说事不过三。面对李轶的不屈不挠,刘秀犹豫再三,最终决定不再做缩头乌龟,欣然赴宴。当然,刘秀虽然选择了单刀赴会,但还是在怀中藏了一把短刀,以防不测。

事实证明,刘秀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一去便受到了李通的热烈欢迎。为了显示主人的诚意,李通不但主动出门相迎,而且一见刘秀又是握手,又是拥抱,那架势似是多年深交、难得一见的挚友一样。

刘秀感动不已,也惭愧不已,因为他看到了李通的一片真心,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通先是欣喜不已,后来又惊骇不已,因为他看到了刘秀怀中露出的短刀,看来他不是赴会而是赴猎场啊。不过,李通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依旧笑容满面地替刘秀解围道:“兄弟如此好武,敬佩啊。”

刘秀羞赧不已,回道:“哪里哪里,不是好武,是防身罢了。”

人与人交往贵在一个诚字。李通豁达大度,刘秀也光明磊落,两人一下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一番交流之后,两人很快便一拍即合。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个谶语,不知刘兄可曾听说过?”眼看时机已经成熟,李通开始亮剑。

“不曾听说过。”刘秀闻言,心中一惊,装作一点也不知情的样子。

随后,李通分析了天下局势,然后又对谶语进行了详解,最后拍拍刘秀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刘氏复兴的重任就在你身上了。”

听完这番话,刘秀陷入了沉默。他隐忍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复兴刘氏。他大哥刘演求贤养士,广结朋友,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实现皇室宗亲的梦想——复兴刘氏。此时,如果刘秀和李通共同举事,便是实现梦想的最好时机啊!

半晌,刘秀的嘴角动了:“既然如此,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刘秀的话实际上已经默认了李通的提议。李通一听大喜过望,答道:“这个兄弟不用担心,我早已有安排。”

接下来,两人不再转弯抹角,直接来真的了,很快制定出了革命的方案和计划,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革命的时机定在九月立秋都试日。在汉代,满二十三岁的男子要在郡中服役一年,进行军事训练,都试是对他们的考核,每年立秋这天举行。都试由郡守主持,各级官员都要参加。选择这个日子举事,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第二,革命的对象为军队的最高长官。擒贼先擒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三,革命的目的是号令大众揭竿而起,建立不朽功业。

计谋定下,刘秀和李通马上开始分头行动。刘秀急着回舂陵,他要说服大哥刘演共同举事。

刘秀充分意识到了搞定大哥的难度,毕竟刘演和李通有不共戴天的家仇。因此,刘秀特意带上了李轶。

果然,当刘秀兴奋地向刘演说完和李通的大计后,刘演的反应很冷淡,甚至可以说是冷漠:“这是你们商定的事,你们自己去做就是,与我不相干。”撂下这番话,他就到后院练剑去了。

知兄莫若弟,刘秀自然知道大哥此时心中的顾虑,刘家和李家的仇恨让他无法释怀。于是,刘秀双手一拍,李轶出场了。

事实证明,李轶就是李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很快,他就把刘演的心结打开了。

其实,刘演何尝不想早点起事,但当他听说这次的合伙人是李通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是,当他听完李轶的“真情告白”后,对李通的看法顿时改变了,觉得此人值得合作。

《后汉书》里有一段对刘演的记载:“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这样一位心怀凌云壮志的雄人,这样一位视千金如粪土的牛人,这样一位求才若渴的贤人,这样一位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的人,面对这样苦苦等待的绝好时机,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他的内心是一团火,燃烧起来驱走黑与夜。

他的内心是一盏灯,点亮起来释放光和热。

于是,刘演很快和刘秀一起做起准备工作来,他变卖家产,组织人员……然而,就在他们忙碌而憧憬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噩耗,李通家出事了。

原来,李通自从见到刘秀后,就认为他是个干大事的人,于是,回家后他也开始变卖家产,并且召集了所有亲朋好友准备举事。与此同时,他非常担忧在长安为官的父亲李守。如果不把李守接过来,那么自己举事那天,也就是父亲的忌日了。

于是,李通派自己的堂侄子李季到长安去“解救”父亲李守。也不知是从小娇生惯养,还是听说要革命,李季过于激动,或是过于紧张,总之,他走到半路就病了。病了还不打紧,更要命的是,不久他竟一命呜呼了。幸亏李季事先知道事关重大,还带上了一个随从。最后这个随从不辱使命,替李季完成了传达书信的任务。

在长安当宗卿师的李守本来逍遥快活,乍听到这样的大事,吓得面如土色,关键时刻赶紧找来自己的莫逆之交——中郎将黄显。两人是同乡,从小关系就很铁。因此,一见面,李守也就不再拐弯抹角,而是直奔主题:“我儿子要造反,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大人是想反还是不想反呢?”黄显成熟老练,在没摸清李守的态度之前,不妄下结论。

“反字头上一把刀,我在长安干得好好的,干吗要去当土匪乱贼啊!”李守说着,长叹一声道,“可眼下我这个逆子的谋反会祸及老夫。眼前只有赶紧逃离长安才是唯一的保命之策。”

“非也,非也!”黄显见李守抛出了老底,也就直言道,“别人能跑,唯独你不能跑。”

“为什么?”李守的第一问出炉。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能跑到哪里去?只怕到头来会落得个抛尸荒野的下场。”

“那我该怎么办?”李守的第二问出炉。

面对李守的第二问,黄显充分发挥口才,开始了长篇大论,教会了李守三句话: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大义灭亲。

眼看黄显没完没了地说下去,李守赶紧打住道:“行,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他马上挥毫泼墨,一封洋洋洒洒的检举信写成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黄显去办了。

王莽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宛城的李家便被官府抄了家。

李通毕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及时听到了风声,当机立断跳上马,开始狂奔逃命。除了他,和刘秀一起去舂陵的李轶幸免于难,还有李通的族弟李松也侥幸逃得性命。除了这三人,李家大大小小共六十四口人全部被诛,焚尸于市。

杀了李家人,却跑了主犯李通,王莽一怒之下便要拿李守开刀。幸好这时黄显挺身而出,直言不讳道:“皇上不能杀李守!”

王莽虽然在气头上,但还是耐住性子,听黄显说了下去。

黄显拿出检举信,申述道:“皇上啊,李守知道儿子想造反后,马上检举揭发,并和李家划清了界限,他这样大义灭亲,皇上非但不能砍他的头,反而要嘉奖他才对啊!”

王莽一听,点了点头,心想:“对啊,有道理,杀了李守,岂不是叫天下人心寒。可是不杀,又难解我心头之恨啊!”于是,王莽颇为难地说:“这该怎么办呢?他的儿子现在还逍遥法外呢!”

“臣愿押着李守回南阳,让他劝说李通迷途知返。如果李通不听他的话,那就证明他这个做父亲的太失败了,不配留在世上,到时候令他自刎以谢皇恩好了。”

王莽左想右想,过了好一阵才幽幽地说:“就按你说的办吧。”

黄显为李守争得了一条活路,但在半路上,南阳太守甄阜的一封书信又把李守送上了死路。书信的大致内容是说抓到李家人后进行了突审,得知了李通造反的详细计划。

“想当皇上,想夺走我的皇位,也不照照镜子……你们李家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不杀光不足以解心头之恨!”王莽的怒火冲毁了理智,愤怒代替了仁义,他立马改变了主意,对李守下了格杀令。

黄显刚刚把李守从黄泉路上救过来,眼看好友又被逼上了绝路,他哪里忍心见死不救。于是,黄显立即打了一个小报告给王莽,中心思想是李守不能杀。

已经被黄显忽悠了一次的王莽不吃这套了。他看也不看这封小报告,就将其烧毁了,而且还加了一条批示,连黄显的头也一道砍了。

革命队伍在壮大

李家的满门抄斩把刘秀和刘演逼上了绝路,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刘氏家族不当机立断马上举事,将会重蹈李家的覆辙。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定计划已经暴露,不可能再实现,现在只有制订新的计划,并且立刻付诸行动才是上策。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氏家族的特别会议召开了。主持会议的是刘演,会议一开始,他便进行了宣传鼓动:“王莽这个人是个暴君,现在天下百姓被他整得苦不堪言。再加上天灾不断,天要灭亡王莽,这正是我们光复汉室,建立千秋大业的最佳时机啊……”

刘演对自己的口才还是充满自信的,他以为自己抑扬顿挫的发言,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哪知当他滔滔不绝地发表完革命宣言后,众人却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嘴巴像贴了块膏药似的,偌大的会场静得连根钉子掉在地上的声响都能听见。

沉默,死灰般的沉默,难熬的沉默。良久,众人终于发话,他们像是商量过似的,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话:“伯升害我。”(伯升即刘演的字)

此时李家被灭族的风波已是世人皆知,打草惊蛇后,革命形势一落千丈,众人为了明哲保身,都想选择逃亡流浪的生活。此时刘演想拉众人下水,众人心怀忌惮,自然不买刘演的账了。

面对群情鼎沸、人心浮动,刘演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他隐隐地感到了仅凭自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只怕是很难说服众人了。于是,他的心开始往下沉,原本沸腾的热血在一点一滴地凝固。就在他要绝望时,会议门倏地打开了。众人同时发出一声“啊”的惊呼声,因为这次会议保密级别相当高,没有几个人知道。也正是因为这样,门忽然开了,他们自然很惊讶。等见到来人是刘秀后,大家提着的心才放下来。

此时刘秀的穿戴让人触目惊心。他头顶武冠,身穿一件绛色将军服,显得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只见他威严地环视了众人一圈,目光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股杀气。众人心中一惊,皆不敢对视。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人各有志,不必强留。我们兄弟决定举事,拯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大家愿意相随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就走吧。”

众人很是惊讶,因为一向老实忠厚的刘秀竟然能毅然选择革命,同时大家也很震撼,因为一向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的刘秀都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诛灭九族的话。最后,众人达成共识,既然刘秀都不怕,大家也都没啥可顾忌的了。

就这样,刘氏宗亲都选择了跟随刘演兄弟革命。有了嫡亲的支持,刘演强大的人格魅力彰显出来了。他和当年的项羽一样,拥有了一支由八千人马组成的舂陵子弟革命大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就在刘秀豪情满怀,踌躇满志,雄心满腹时,却遭到了当头两棒。

挥出第一棒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叔叔刘良。刘良语重心长地对刘秀说:“秀儿啊,你和你大哥不一样,他生性豪迈,放荡不羁,一直过的是刀口舔血的生活,一直想要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但是,在这个乱世之中,要想拓出属于自己的艳阳天来谈何容易啊?我们的家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想不到一向厚道如斯的你居然也会成为帮凶,这真的让我寒心啊!难道我刘氏宗族真的要万劫不复了吗?”

面对叔叔用心良苦的洗脑,刘秀选择了一言不发。面对长辈,尤其是恩如父的长辈,他不驳斥、不狡辩、不解疑、不废话。第二天一大早,他主动出现在了刘良的家门口。

刘良又惊又喜,以为刘秀想通了、悟透了、回头了。然而,随后刘秀说出的一段话却让他大吃一惊。

“叔叔,走上革命这条路,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对选定的路,就算前面有刀山火海,我也不会再回头。头可断,血可流,大丈夫的一生不能窝窝囊囊,碌碌无为,要自强、自立。为了功成名就,为了江山社稷,抛头颅洒热血又如何?我无怨亦无悔。叔叔对秀儿有抚育之恩,如果叔叔选择大义灭亲,现在就可以去报告官府,秀儿绝不会怨恨叔叔。”

刘秀说完这段话,直视着刘良,做好了面临“暴风骤雨”的准备。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刘良听了,非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笑逐颜开,站起身来,拍了拍刘秀的肩膀,笑道:“一言之试,何必当真呢?”

原来,刘良虽然是思想僵化的保守派,但面对纷纷扰扰的天下和极为不利的形势,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天下之大,已无安身之处,再选择沉默,便等于自取灭亡。刘秀是他从小抚养大的,其厚道和才干他很清楚,为了试探刘秀对革命的决心,他才选择了以这种方式来投石问路。

刘秀的表现自然让刘良很满意。就这样,刘良也公然选择了参加革命。他的加入,让刘秀信心大增。刘良如定海神针一样,对这支队伍起到了凝心聚力的效果。很快,在当时颇具威望的舂陵侯子嗣刘祉及族兄刘嘉、刘赐等人都选择了入伙。人心齐,泰山移。一切看似顺风顺水,革命的各项准备工作也有序地开展起来了。然而,对刘秀来说,他还得再次经受当头一棒。

挥出第二棒的不是别人,正是刘秀最亲的人——母亲樊娴都。

就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操劳了一生、辛苦了一生的樊娴都却来了个两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可以说樊娴都是中国古代贤妻良母的典型和代表,她具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知书达礼,二是温顺贤德。母亲的渊博学识和乐观豁达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刘秀,让他在逆境中不抛弃、不放弃、不灰心、不气馁,也磨砺出了他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斗志。

刘秀九岁没了父亲,在他心目中,老母亦母亦父,亦师亦友,是他心灵深处最高的山、最纯的水、最敬佩和爱戴的女神。此时惊闻母亲病逝的消息,刘秀自然悲从心来,号啕大哭,伤心欲绝。

然而,此时举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刘氏兄弟强忍悲痛,擦干了眼角的泪水,最终决定以大局为重,委托家人安葬母亲,毅然选择将革命进行到底。

三战三捷后乐极生悲

拘小节者难成大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孝对刘演和刘秀来说至关重要,但时间对他们而言更加重要。时间不等人,岁月不留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刘演和刘秀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他们来不及办母亲的丧事,便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在南阳舂陵起兵,部队人数约八千余人,史称舂陵兵(也称汉兵),正式走上了革命之路。

刘演和刘秀没有急着向王莽的新朝开炮,走出革命实质性的第一步,而是转而把目光停留在了南阳郡附近两支革命同盟军——新市军和平林军的身上。

谈到新市军和平林军,就得提一下绿林军。绿林军源于湖北当阳一个叫绿林山的地方。当地农民饿得实在没有吃的了,就占山为王,干打家劫舍的勾当,绿林军便这样发迹了。

绿林军因为顺应形势,打出的又是当时民众最期盼的“有衣同穿,有饭同吃”的口号,因此,绿林军的发展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日新月异。发展最高峰时已拥众数十万。绿林山虽然大,但也到了几乎人贴人、肩搭肩、背靠背的境地。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绿林军却因为距离太近,这么亲密的接触过后,除了增加感情,还产生了一个最为可怕的东西——瘟疫。

当时原本就灾荒连年,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吃药看病了。因此,瘟疫像滚雪球一样,到最后,绿林军居然有四分之三的人感染上了可怕的瘟疫。这场瘟疫在把绿林军的人数销蚀过半时,还摧垮了另一半人的心。活下来的人开始各奔东西。

总之,绿林军就这样解体了,他们分解成了几支军队。其中由王凤带领的新市军和陈牧带领的平林军成了其中最大的两支部队,他们的根据地碰巧都建立在了南阳郡附近。

刘演和刘秀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刚起步,还是一群乌合之众,仅凭他们的力量马上革新朝的命,那几乎等于鸡蛋碰石头。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有所建树。两人一合计,马上达成了拉同盟军入伙的共识。于是,刘演和刘秀分头派人去说服新市军和平林军。

游说的结果很顺利,只有几千人马的新市军和平林军马上和舂陵军达成了联军协议,抱团取暖是这几路革命军都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拍即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了新市军和平林军的支持,革命队伍进一步壮大。刘演和刘秀信心大增、雄心大增,接下来是该大干一场的时候了。他们很快制定了进军路线:取长聚-占湖阳-夺棘阳-图宛城-伐洛阳-成霸业。

下面,来看他们的处女秀表演:长聚之战。

长聚(今湖北省枣阳市寺庄乡)是个小地方,小到只是一个村,但它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根据地。

革命军把这里作为革命的试金石,一是本着柿子拿软的捏的原则,找一个小地方来鼓舞和提升士气,二是本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原则,拿下这个据点,充实和改善革命的武装配备。要知道,眼下的革命军不仅缺少武器,连战马都没得骑,甚至刘秀本尊都是骑着一头牛上的战场,还在不经意间成全了“骑牛将军”的美名。

有了三军联合,有了齐心协力,长聚的防军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打得屁滚尿流,溃不成军。很快,长聚成了革命军的长驻之地。

首战告捷,革命军收获了不菲的战利品。在改善军备的同时,刘秀的坐骑也改善了,他终于有马可骑了。

下面,来看革命的第二站——唐子乡之战。

第一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军的士气。接下来该轮到进攻湖阳西南的唐子乡了。唐子乡地方比长聚大得多,拥有的武器辎重更多,相应的防备也更加森严。但是,革命军依然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占领了这里。

连战皆捷,喜悦的笑容露在革命将士的脸上,但好景不长,问题很快如乌云般压顶而来,原因在于“分赃不均”。

“有难同当,有衣同穿”,这原本就是革命前打出的口号,但在唐子乡抢占了大量的战利品后,平林军和新市军却对舂陵军怒目相待了。他们心中愤愤不平,认为舂陵军独揽了大量战利品,他们一边叫,一边嚷,一边骂,非要舂陵军把战利品交出来,否则休怪刀枪无眼。

革命军内部剑拔弩张,一场生死决斗一触即发。

革命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不经意间却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了,一旦内讧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刘秀及时站出来,做了三件事,有效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第一件事:攻心。刘秀对舂陵士兵们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成大事者,不贪小利。现在我们才刚刚起步,前面还有万道雄关等着我们去征服,还有美好前程等着我们去实现。如果仅仅因为眼前这几袋米、几斤肉、几两银子就自相残杀,自毁前程,不值得啊!”

第二件事:交财。刘秀的思想工作很有效,很快大家就醒悟过来,纷纷交出所得的财物。而平林军和新市军在得到财物的同时,满腔怨气也很快化为乌有。就这样,一场内部危机被政治敏感、仁性大度的刘秀化解了。

第三件事:严纪。从这件事中,刘秀明白了天下大事成于细、败于疏,他马上出台了军规:严禁烧杀抢掠,严禁奸淫掳掠……

三件事过后,刘秀的威信很快树立起来,革命军都对他敬重有加。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单从这一点来看,刘秀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这都是他日后跳出困难,迎难而上的铺路石。

下面,来看革命军的第三战——棘阳之战。

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守将名叫岑彭,字君然,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一个平庸而出彩的军事天才”。

说他平庸,是因为他生不逢时,生在王莽的新朝时期,任凭他有三头六臂,也只能当个县里的父母官。在王莽的一手遮天之下,在腐败如斯的官场面前,他能不平庸吗?

而他的出彩,却是因为一次逃跑跑出来的。岑彭听说革命军不请自来后,冷静分析了一下形势,认为革命军现在气势正旺,以自己眼下这点兵和他们对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愚;明知不可为而不为,是智。岑彭是聪明人,自然选择了“智”。所以,他赶紧收拾细软,带上大小老婆,潇潇洒洒地开溜了。

全身而退,不拘小节,这样出彩的逃跑,才是逃跑的最高境界啊!后来,岑彭加入革命队伍,因为战功卓越而出彩,被刘秀封为“云台二十八将”,这是后话。

兵不血刃地拿下棘阳后,革命军已三战三捷。有了战利品,士兵们笑了;有了这样的大好局势,刘演笑了;有了两个人的到来,刘秀也笑了。

第一个让刘秀高兴的人是二姐夫邓晨的到来。邓晨虽然身在豪门,但此时却毅然举家加入革命。刘秀原本就和邓晨关系很铁,邓晨的到来自然让他高兴和振奋。当然,更让刘秀喜出望外的是,邓晨不但拖儿带女来参军,还给他带来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新野另一个大豪门家的公子——阴识,而这个阴识正是刘秀朝思暮念的梦中情人阴丽华的哥哥。

虽然阴丽华因为一介女流暂未随军,但阴识的到来,让刘秀仿佛看到了乌云散尽后的曙光和希望。有了阴识在,他对实现爱情目标信心大增,勇气大增。

第二个让刘秀高兴的人是李通。李家横遭灾祸后,李通带着族弟李松选择了“小隐隐于野”的生活,躲藏在了棘阳一带的农村里。此时,他听说革命军占领了棘阳,便带着李松连夜赶来投奔。面对李通的到来,刘秀高兴地说道:“俺得一臂矣!”

棘阳的胜利,邓晨、李通等人的加盟,就像给刘演打了强心剂。于是,他马上决定走第四步:全军北上,直取宛城。

下面,来看革命军的第四战——小长安聚之战。

宛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南阳郡的门户,是革命军北进的必经之地。然而十七年前,刘氏宗族子弟刘崇起义,就是在攻打宛城时落马的。李通的老家就在宛城,而且全家六十四口都死于宛城,死于王莽的魔爪之下。打回宛城,为家人报仇雪恨,是李通此时最大的心愿。刘演直取宛城的作战意图正合他意,因此,他主动请缨为前锋。

宛城,山雨欲来风满楼,一下子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宛城,乌云遮日万马哀,一瞬间成为革命军的转折点。

宛城,注定在汉朝的历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宛城,注定成为刘演和刘秀心中一抹永远的痛。

正如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革命的道路同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说攻打长聚、湖阳、棘阳时,王莽的官军没来得及设防,那么此刻,革命军的一举一动已经引起了王莽的高度重视,他下令在宛城布防了装备精良的主力部队。

特别是南阳郡的太守甄阜本着“爱岗敬业,鞠躬尽瘁”的原则,马上来了个杀一儆百,对弃城逃跑的岑彭进行了严厉的记过处分,还把他的家人都关押起来,命令岑彭戴罪立功,否则罪加一等。与此同时,甄阜和他的副将梁丘赐一起密谋,设下了一个局,布下天罗地网,只等革命军来钻。

骄兵必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刘演和革命军对此毫无知觉,还沉浸在三战三捷的辉煌中不可自拔,还憧憬着兵不血刃拿下宛城的风光场面。殊不知,他们前进的脚步越快,灾难离他们便越近。

离宛城外十里之遥的小长安聚该是出彩的时候了。

小长安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村子小,名不见经传;二是地势险,附近高山深谷,林稠树密,怪石嶙峋,只怕鬼见了也犯愁。

当意气风发的革命军到达这里时,同时遭遇了十面霾伏和四面埋伏。

十面霾伏是指这一天雾霾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满天迷雾,雾满拦江,望山不是山,望水不是水,望人不见人。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早已恭候多时的官军开始出击了。他们以逸待劳,很快以猛虎下山之势,对革命军发起全面进攻。猝不及防的革命军不但没有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也没有,只有溃逃的份儿了。顿时,杀声、呐喊声、兵戈声、惨叫声、哭泣声混杂在一起。

逃,是这种局面下唯一的选择。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乱军之中,刘秀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了,只能选择“不羞遁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秀这场惊心动魄的胜利大逃亡。

刘秀还没逃多远,就碰到了一个流浪女。百忙之中的刘秀在惊鸿一瞥之后,马上勒马,原因是他发现这个流浪女竟然是自己的小妹刘伯姬。于是,刘秀翻身下马,把妹妹扶上来,两人共乘而去。

救了小妹,刘秀还没有缓过气来,很快又遭遇了第二道亲情关的考验。因为他又看到了自己的二姐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

刘元从小就对刘秀这个弟弟关爱有加,她常常节衣缩食,也要让这个宝贝弟弟丰衣足食。爱屋及乌下,二姐夫邓晨对刘秀也是爱护有加。刘秀在长安读书时,邓晨没少给刘秀物质上的赞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因此,在这种万般危急的时候,刘秀看到了刘元,心痛不已,因为他面临着生命中最为艰难的抉择。

最后,刘秀还是勒马,然后翻身下马,催促刘元及三个外甥女赶快上马。

看到刘秀,刘元又惊又喜又忧,惊的是危难之时还能见到最心爱的弟弟,喜的是刘秀奋不顾身地请自己上马,忧的是一马之力如何能承受六人之重。

“二姐,请上马。”刘秀急切地说。

刘元闻言泪如雨,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道:“秀儿啊,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现在这种情况下,一匹马是救不了这么多人的,你快快带着妹妹走吧,迟了只怕一个也逃不了。”

此时,官兵又呼啦啦地追过来了,刘秀无奈之下只得上马,但他还是不忍离去。刘元使出吃奶的力气拍在马屁股上。那马吃痛,带着刘秀和刘伯姬向前猛奔而去。

刘秀回头再看时,刘元及三个小外甥女已被官兵乱刀砍死,不由得痛哭失声。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却无能为力。

最终,刘秀带着妹妹刘伯姬逃得了性命。当他们重新会合清点人员时,刘秀更是心如刀绞。原来,这一役之中,非但刘秀的二姐刘元及三个女儿命丧乱军之手,刘秀的叔父刘良之妻及两个儿子,还有宗族几十人都成了刀下之鬼。

沘水之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秀还在“泪满襟”时,革命军内部却在“各东西”。

闹独立的是新市军和平林军。他们开始时选择依附刘演,只是觉得刘演的革命军拥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这支革命军是只绩优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是刘氏宗族子弟,拥有一呼百应的感召力。毕竟在当时百姓的心里,老品牌的效应还是根深蒂固的,此时入股对改变自己“农民股”的卑微身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地位大有益处。

第二,这支革命军是只潜力股。虽然当时的刘氏革命队伍势单力薄,但具有很好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刘演、刘秀等人也都是颇有将才的人物。

良禽择木而栖。就这样,当刘演的革命军向他们抛去爱的橄榄枝时,他们选择了合伙入股,只为了将来能分得一杯羹。但是,突如其来的重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眼看革命联军一瞬间从绩优股、潜力股转变成了垃圾股,为了跳出火海,他们都决定另谋出路,各奔前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人都有入股的自由,也有撤股的自由。刘演和刘秀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为此,他们没有选择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没有泪眼婆娑地游说,而是选择了另辟蹊径。

他们找的蹊径是另一路革命军——下江兵。

下江兵也是绿林军的一支,在绿林军解体后,他们转战南北,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正当刘演的革命军遭遇滑铁卢时,下江兵却在东飘西荡之后,来到了沘水县的宜秋。

近在咫尺,刘秀敏锐地发现了机会。于是他主动找大哥刘演进行了一番密谈,最终刘演听从了刘秀的高论,带着刘秀和李通亲自到下江兵的驻地进行了一次谈判。

下江兵的统领成丹、张卬对此高度重视,马上召集部将们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派出超级将帅王常接待刘氏兄弟。

原来,下江兵的政权呈三足鼎立之势,成丹、张卬名义上排在王常之上,但论在下江兵心目中的威望,王常却坐在头把交椅上。此时,众人共同推荐王常来接待刘演一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人。年少时,为了给自己的弟弟报仇,他选择了亡命江夏。后来,他和王凤、王匡等英雄豪杰共同组建了绿林军。再后来,当绿林军遭遇天灾人祸瓦解时,王常便和成丹、张卬等人流窜到南郡蓝口一带,号称下江军。

王常是个识大局的人,也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更是一个慧眼识珠的人。他看清了此时的天下是革命一家亲,不革命,没有活路。既然踏上了革命这条道路,就永远没有回头路了,将革命进行到底才是正道。他也看清了此时天下的形势,王莽的新朝虽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想推翻新朝,如果不走联合的道路是很难成功的,只有抱团取暖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新朝政府抗衡。

刘演和刘秀虽然是没落的不能再没落的皇族后人,但刘氏兄弟非但没有半点纨绔子弟的风气,而且刘演疾恶如仇、仗义大方、光明磊落,侠义之名名扬四海;刘秀忠厚诚实、助人为乐、正直聪颖,仁德之名名传天下。和这样的良将名主合作,显然有前途和希望。

也正是因为这样,双方的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当刘演提出“合纵之意”,阐述“合纵之利”,提议“合纵之盟”时,王常频频点头,赞同有加:“合纵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好事,合纵对己对人都是一件美事,我举双手加双脚,一百二十个赞成。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

王常的话归纳起来,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刘演、刘秀拥有皇室后裔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选择和这样有背景的人合作,有利于改变和提升他们天生“草根”身份的不足。二是刘演、刘秀拥有超乎常人的才能。选择和这样的贤人联盟,有利于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共图大业。

面对王常的反应,刘演自然喜不自胜,马上代表革命军表态道:“将来如果得到了天下,我一定不会忘了同生共死的兄弟,定然和大家共享荣华富贵。”

就这样,刘演和王常达成了结盟共识。

刘演和刘秀不会料到,当他们离开后,当王常把商谈的结果告诉成丹、张卬时,还得经受一场严峻“辩论赛”的考验。

成丹、张卬心胸狭隘,原本就不打算和刘演合作,他们推出王常接待刘演,原本就是想以王常为挡箭牌,把刘演挡在千里之外,但哪里知道王常不但没有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反而引火上身。

因此,听说王常答应和刘演的革命军联合时,他们暴跳如雷,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表示坚决反对:“大丈夫顶天立地,既然踏上了革命这条不归路,理应一条道走到黑,走自己的路,当自己的王,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何苦要选择寄人篱下,看人家的脸色呢?”

对此,王常进行了坚决的反驳。他的辩论引起了下江士兵的共鸣。他们原本就最敬佩王常,此时都认为他言之有理,纷纷站出来支持他。成丹、张卬孤掌难鸣,只好放弃阻止。

下江军加盟后,新市军和平林军很识时务地选择了“回心转意”。就这样,舂陵军、新市军、平林军、下江军四军联盟,革命军军心大振。随后,刘演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

第一,重新编制军队。他把四军打乱,重新进行了分配,共合为六部。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共同融入革命军这个大家庭里,不分你我。

第二,犒赏三军。刘演倾其所有,拿出全部家当分赏给士兵,并且和大家喝血酒立盟誓,提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一人心所向的口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革命军走出了小长安聚失利的阴影,军心重振。

就在刘演和刘秀另辟蹊径时,他们的对手甄阜和梁丘赐也没闲着,忙着排兵布阵,誓要一鼓作气,将革命军一举击溃。

首先,甄阜和梁丘赐囤积了足够的粮草。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把辎重粮草都集中屯放在沘水县的蓝乡,理由是蓝乡奇险地偏,把粮草屯放于此,既安全又可靠,既稳妥又解决了后顾之忧。

安排好粮草后,甄阜和梁丘赐马上带领十万大军南渡黄河。过河之后,他们还做出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把船只和浮桥都毁掉了,并美其名曰破釜沉舟,然后在沘水之边安营扎寨,摆出一副与革命大军大决战的姿态。

战场上往往都是大鱼吃小鱼。大鱼要吃小鱼,势必要做出雷霆之势,张牙舞爪,凶残至极。小鱼要想吃大鱼,势必要做出哀兵之势,拼尽全力,奋力一搏。

甄阜和梁丘赐就是这样的大鱼,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但唯一不足的是犯了急功近利、骄傲自满的毛病,背水一战让他们处于风口浪尖,生死悬于一线。

刘演和刘秀就是这样的小鱼,他们刚起步,势单力薄,但他们非但不妄自菲薄,还能在劣境中保持冷静。

因此,面对甄阜和梁丘赐的出招,刘演和刘秀很快就针锋相对地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制定出了应对之策:派一支精锐部队,在晚上偷袭囤积在蓝乡的粮草。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二月,刘演在这个年末岁尾的日子选择了“灵蛇出洞”,打了蓝乡的官军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守护的辎重粮草变成了革命军的囊中物。

第二天,革命军发起了反击战。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时的革命军对官军的动向和情况了如指掌。而官军对革命军的消息和情报却全然不知。当革命军从天而降时,官军只有大败和溃逃的份儿了。

但是,因为先前的破釜沉舟,此时官军面对波涛汹涌的河水,想逃却只恨没生出一对翅膀来。后有追兵,前有水阻,结果毫无悬念可言。

一是赔兵:十万官军中,被斩首和溺死的就有两万多人,其余的都溃逃而散,大多选择了归降。

二是折将:官军的主帅甄阜和副帅梁丘赐都死于乱军之中。

胜利和失败只隔着一扇门,在小长安聚甄阜和梁丘赐还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打得革命军丢盔弃甲,但转眼间,两人便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跌入了万丈深渊。

这就是著名的沘水之捷。逆袭的屌丝男刘演和刘秀凭此收获了参加革命以来最大的一桶金,挣得盆满钵满。

更始皇帝横空出世

甄阜和梁丘赐失利的消息传到王莽耳朵里后,他大为震惊,不知道这些革命军有什么三头六臂,能有如此大的威力。震惊之余,他大怒不已,愤怒甄阜和梁丘赐的不争气,给自己丢了脸。

惊怒交加之下,王莽做出了两个举动,一是给负责剿匪的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各一顶高官帽,分别任命他们为剿匪总司令和参谋长,二是给他们一道死任务:剿不灭匪军就不要回来了。

严尤、陈茂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他们仔细观察了革命军的动向,发现革命军正向宛城逼近,马上做出了两个举动:一是亲率大军增援宛城;二是责令岑彭将功赎罪。

原来,此时宛城的守将正是“弃军而逃”的岑彭。岑彭作为一员骁将,在第一次遇到革命军时,主动弃城而逃,但是,在沘水之战中他选择了“誓死效忠”,并死里逃生。逃回宛城后,岑彭和严说(甄阜的秘书)共同承担起了保卫宛城的重担。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惩之下必有义夫。岑彭就是这样的义夫,他带领官军抵挡住了革命军先锋部队的大举进攻。随后,严尤和陈茂的大军很快到达宛城,宛城一下便从风雨飘摇中被解救出来,变得固若金汤。

对此,刘演并没有畏惧不前,而是选择了勇往直前。针对不同形势,刘演选择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仿照甄阜和梁丘赐的做法,祭出一招撒手锏:破釜沉舟。他陈兵誓众,焚烧积聚,砸破釜甑,擂鼓前行,主动迎敌。

面对刘演赤裸裸的公然挑衅,宛城的剿匪大司令严尤大怒,选择了正面迎战。于是,革命军和官军在育阳(今河南省新野县)再度上演真情对对碰。

没有任何悬念,革命军在沘水大捷后,士气正旺,锋芒难当;而官军经历重创之后,萎靡不振,垂头丧气。一强一弱,一旺一低,胜负已分。

战败后的严尤和陈茂没有选择再退回宛城,而是选择了远离是非之地——不羞遁走。

严尤和陈茂走了,但岑彭却选择了坚守。从此,革命军和岑彭率领的官军开始了长久的拉锯战。

攻,是革命军义不容辞的举动。

守,是官军明哲保身的需要。

长达数月的对峙折腾的是时间,考验的是毅力,拼搏的是斗志,忍受的是煎熬,期待的是和平。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在革命军和官军进入僵持阶段时,刘演却开起小差来。随着沘水和育阳两次战役的胜利,刘演名声大震,投奔他加入革命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不久,革命军的人数就超过了十万。

人站在最高处,要么有“独孤求败”的孤独感,要么有“不胜寒”的沧桑感,而刘演此时却是“飘飘然”的成就感。于是,他不管革命还在路上,不管三七二十一,给自己加了一个称号——柱天大将军。

原本刘演只是认为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威猛、更有力,却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自封的称号,竟然导致了一个不良的后果——王莽马上对刘演下达了史上最严通缉令。王莽这时对刘演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本他对刘演是蔑视的,此时却闻其名,惊其勇,震其力,于是就以“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上公”这样的奖励来买刘演的人头。

抛出高官厚禄做诱饵后,王莽还不放心,他下令在长安的中央机关和地方衙门里都画上刘演的画像,让广大军民日夜用箭来射他,企图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直接达到消灭刘演的目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刘演不是祸,王莽不可谓不煞费苦心,但结果又怎么样呢?除了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王莽几乎一无所获,而与之相反的是,他的“烧钱”之举反而为刘演做了免费宣传,刘演的知名度和出镜率一度居高不下,成了十八路反军中当仁不让的领头羊。天下百姓也唯刘演马首是瞻,纷纷选择入伙。几乎在一夜之间,革命队伍就发展壮大了十万多人。

这样的结果是王莽始料不及的,他在被气得吐血的同时,还产生了想找块豆腐撞死的冲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王莽的烦恼和忧愁相比,刘演很快体会到了幸福带来的烦恼和忧愁。参加革命的人越来越多,革命军急需一个带头大哥来主持大局。

当时大众的皇权思想较为严重,因此,众人纷纷要求马上立皇上,建政权,谋帝业。关于皇上的人选资格,大家列出了以下条件。

一是必须是高祖后裔。要知道当时天下大乱,民心思汉,而受传统思想和谶语的影响,普遍赞成“刘氏当兴”的观点,认为只有刘氏的后代才有能力带领众人建功立业。

二是必须德高望重。要知道在乱世之中,作为一个统帅如果不能服众,那么队伍的战斗力肯定就会大打折扣。而如何才能服众呢?六个字:能力、实力、威力。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演成了当仁不让的热门人选。

刘演不仅是高祖后裔,而且才能出众,威望极高,再加上他带领革命联军取得了沘水大捷和育阳大捷,名气更加暴涨。

刘演对自己也很有自信,甚至想好了谦逊的话语,梦想着“登基”那天的到来。然而,他不会料到,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就在尘埃落定之时,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大喝一声:“立皇上,非我不可;选带头大哥,非我莫属。”

敢说出此话的人名叫刘玄。他的底气之所以这么足,是因为他有坚强的后盾。

首先,他符合革命军立新皇的第一个条件:高祖后裔。

刘玄,字圣公,是刘秀的族兄。刘玄的父亲刘子张本来过着衣食无忧的“富二代”生活,但王莽篡位后,对刘氏宗族进行了镇压和打击,很快就把他肥得流油的田产给没收了。一夜之间沦为一无所有的穷汉,刘子张对王莽敢怒不敢言,可心中的气又实在没地方发泄。于是,刘子张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法子——迁怒。迁怒的后果是,他很快就杀死了主管侦察和地方治安的亭长。因为是暗杀,在无凭无据之下,官府对穷光蛋刘子张也无可奈何。但是,亭长的儿子不是吃素的,他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找人把刘子张的儿子,也就是刘玄的弟弟刘骞干掉了。一命还一命,按理说这样就扯平了,可刘家好歹是皇门之后,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

刘玄为了给弟弟报仇,结交了一批门客,隔三岔五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一次喝酒时,他邀请了一位特别的嘉宾——地方的游徼。这游徼相当于现在乡镇派出所所长,官虽然不大,但因为拥有执法权和刑事权,大家平时都对他敬重几分。

在这次宴席上,因为喝了酒,刘玄的门客便借着酒劲拿游徼消遣,说道:“朝烹两都尉,游徼后来,用调羹味。”这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早上我们煮烹了两个公安局局长,所长你来得正是时候,就蘸着作料一饱口福吧。

原本也只是开开玩笑,但哪知这游徼平日狐假虎威、骄横跋扈惯了,受不住这样的讥讽,便和门客争论起来。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时,愤怒之下的门客便把游徼按在桌上,狠狠地揍了一顿。

刘玄动没动手不重要,重要的是门客们动手之后,他没有及时阻拦这起群殴事件。他把肠子都悔青了。客是他请的,不管怎么样,他是东道主啊,没有尽到地主之谊,反而随了客人之便,闯下这样的大祸,他只好选择出逃。

逃是个很好的避难办法,但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刘玄逃了,官府就抓了刘玄的父亲刘子张,子债父还。

眼看自己把父亲拖下了水,刘玄又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把牢底坐穿而不救。

那么,该如何救父呢?直接去劫狱不太现实,那样只怕会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既然硬的不行,那就只好来软的了。他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诈死。

刘玄从荒山野林找来一具无名尸体,然后在尸体上写上“刘玄”两个字,再叫人把尸体运到官府门前去。好了,剩下的事就交给官府去办了。罪人“刘玄”既然已死,他的父亲也就很快恢复了自由身。

他父亲出来了,但“活死人”刘玄却要走了,因为要是让官府知道他没有死,他的父亲又要遭殃了。可天下之大,何处才是他的安身之处呢?

据说刘玄最开始流浪江湖,后来因为讨不到钱经常饿肚子,他咬咬牙便加入了绿林军。因为有刘氏宗族这顶帽子在,再加上读书识字,他在军中有了职务,负责供应粮草、征集新兵这样的后勤服务事宜,能力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

客观地来说,刘玄无论才华、威望都比不上刘演,但他身上有一点却是刘演无法具备的,那就是“大众口味”。

原来,刘玄虽然为刘氏宗族后裔,但他革命时是只身参加的,没有坚固的帮手,也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完全是孤家寡人一个,这样的人易于控制。刘演拥有自己的核心部队,在军中威望又极高,一旦他掌权,他人要想再从他手上夺权,那无异于虎口夺食,难于上青天。因此,在新市军和平林军中,支持刘玄为主的人反而要远远多于支持刘演的。再加上刘演治军从严,约束极多,这也是对“自由”极为向往的新市军和平林军不愿意接受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玄以黑马姿态被推为皇帝的候选人。如此一来,以刘氏宗族子弟为主的舂陵军自然不干了,他们坚定地推刘演为皇帝。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演和刘玄之间的对决也就在所难免了。

此时,舂陵军支持刘演,而新市军和平林军支持刘玄。因此,客观上来说,两人的军事力量对比是一比二,刘演明显处于劣势。

在这个节骨眼上,下江军中的精神领袖王常不顾自己和新市军、平林军同为绿林军,来了个胳膊肘往外拐,反对平庸的刘玄,支持豪气的刘演。这样一来,两人的军事力量瞬间变成了二比二。

难分伯仲,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新市军和平林军的头领王匡、朱鲔、张卬三人为了确保立刘玄万无一失,上演了“三人密谋行”。最后决定以快刀斩乱麻之势,直接把刘玄推上皇位,等生米煮成了熟饭,一切也就尘埃落定了。

王匡、朱鲔、张卬三人上演“共定策立之”的第一步走后,马上进行了第二步走:派人以驷马之车的高礼节,把刘演请来,告诉众人公推刘玄为帝的决定。

应该说王匡、朱鲔、张卬三人原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王匡有勇无谋,朱鲔有谋无勇,张卬无勇无谋,但却有识。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他们制定的两步走可谓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当真是高招。

刘演一路上忐忑不安,不明白王匡、朱鲔、张卬等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很快,他就由纳闷变成了郁闷。听到众人要立刘玄为帝的消息,他能不郁闷吗?但是,刘演毕竟是个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在短暂的失态之后,他马上就恢复了镇定自若的真面目,不卑不亢,不叫不嚷,说道:“立皇帝乃大事,须慎之又慎,切不可轻率为之,愚鄙之见,窃有未同。”

接下来,他说了四段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段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诸位想要立我们刘氏宗族子弟为皇帝,这份恩情和仁义太厚重了,作为刘氏宗族一员,我倍感荣幸,深表感谢。

第二段话:打铁还须自身硬。虽然我们接连打了几次胜仗,虽然自身得到了加强,但天下的革命军不单单只有我们,全国各地都是,特别是山东的赤眉军就有数十万之势,势力只比我们大,不比我们小。现在一旦我们明目张胆地立了皇帝,成立了政权,赤眉军听到消息后,也一定会效仿我们立一个皇帝,建立政权。这样一来,咱们革命军势必为争夺地盘而自相残杀,最后受益的还是王莽啊!

第三段话: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自古以来,革命之初就称王立帝的成功事例很少有。远的不说,秦末陈胜和项羽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啊。

第四段话:枪打出头鸟。我们现在虽然占领了不少地盘,但相对这天下万里江山来说却不值一提,根本没有称王称霸的资本。妄自称帝,犹如夜郎自大,除了成为天下人的靶子外,没有一点好处。枪打出头鸟,须三思而行啊!

刘演这番话归纳起来就是九个字:缓称帝、广积粮,高筑墙。

我们不得不佩服刘演,在极短的时间内居然能说出如此长篇大论来,而且理由条分缕析,冠冕堂皇。

诸将听后,便只剩一件事可做了——点赞。就连“密谋三人行”中的四肢明显比大脑发达的王匡也被说得回心转意,加入了点赞的队伍。而书生意气偏重的朱鲔选择了沉默是金。可是张卬不干了,他无谋无勇,但有识,他一眼就识破了刘演的“缓兵之计”,马上来了个当机立断。

张卬拔刀相向。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作为“东道主”,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拔出身佩宝剑,手腕一挥,砍在身前案几上,顿时案几断为两截,轰然倒塌。

就在众人惊魂未定时,张卬厉声喝道:“做大事者当机立断。我们都走上了革命这条道路了,反朝廷的事都做了,还怕称天子吗?今天的事就这么办了,谁要是不服,案几便是下场。”

面对张卬的“武力逼宫”,众将很快又倒向了他这一边,齐刷刷举手表示同意。

刘演见此场面,知道再反对非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引火上身。到了这个时候,话语权已经丧失了应有的威力,实力才是硬道理,武力才是真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此,识时务的他只能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初一,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革命军在育水之滨的沙场中设坛,陈兵大会。

这一天,对刘玄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他正式成为革命大军的首领——皇帝。

这一天,对刘演来说是个大悲的日子。这一天,他完成了兵权的交接,无奈地从主角沦为配角。

笑到最后的刘玄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即皇帝位,朝见群臣。史书在这里记录下了这样一个小细节:刘玄汗流浃背、羞羞答答,举手而不能言,没有一点天子的威风和气质。

随后,他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同时论功行赏。刘秀的叔叔刘良被封为国三老,绿林军的创始人王匡被封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被封为大司马,刘演被封为大司徒,平林军的大哥大陈牧被封为大司空,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连个将军都不是,地位之低显而易见)。

从上述分封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出,分封后最失意的人便是刘演和刘秀。刘秀就不用说了,连将军都没捞到,显然沦为众人矣。而刘演的大司徒帽子看似风光,但只是徒有虚名,毫无实权罢了。

《后汉书》中对此记载道:“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不管怎样,革命军经过这样的整合,达到了政权统一、号令统一、纪律统一的目的,使他们成为一支可以与官军抗衡的正规军。

从此,革命军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号:汉军。接下来,便是汉军踏上漫漫征程的时候了。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