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枕醉江山

“艰难王业,返正皇唐。先天再造,却日重光。汉绍世祖,夏资少康。功成德茂,率祀无疆。”

——唐·崔居俭《后唐宗庙乐舞辞》

匈奴只是传说

看完了刘秀对内的“家事”,再来看刘秀对外的“国事”。

汉朝的“外患”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匈奴,原因有二:一是匈奴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强大而彪悍,极富战斗力。二是匈奴人野心大,志向高,一直对富饶的中原虎视眈眈,极具侵略性。

用一句话来概括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分分和和,和和分分,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首先来看分分和和。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之初眼里容不下一粒沙,想用武力征服不安分的匈奴。结果事与愿违,在和匈奴的真情对对碰中,刘邦因为“大意失荆州”——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之后,刘邦才靠陈平的妙计脱险。身心受到了打击和摧残的刘邦从此对匈奴改变了战术,改武力征服为糖衣贿赂,用金银、绸缎等物品安住了匈奴人的心,从此两国进入了若即若离的和平共处期。

到吕后执政时,嚣张的匈奴到了狂妄的地步,他们以赤裸裸的情书对吕后进行戏弄,吕后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以嫁公主给匈奴单于的方式,继续维持和平。汉文帝和汉景帝时,以治国为重,依然将求和进行到底。

总而言之,这期间汉朝是且和且珍惜,匈奴是且和且放肆,在分分和和中,两国的关系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涌动。

其次,还看和和分分。

汉武帝上任后,他一改往昔皇帝的作风,变柔为刚,变求和为求战,用“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势,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用武力来征服匈奴。事实证明,汉武帝的确是一个超级军事天才,在和匈奴的大决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受到不断打击的匈奴屋漏偏逢连夜雨,从此逐渐走向衰弱。

最后,来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刘秀建立东汉后,百废待兴之时,边境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北方,有剽悍无比的匈奴;东北方,有放荡不羁的鲜卑和乌桓;在西部,有胆识过人的羌人;在南方,有英勇善战的越人和苗人。

此刻的匈奴虽然无法与最鼎盛时期的冒顿单于时期相比,但他们却巧妙地选择了联合之路,与羌人、鲜卑、乌桓等新兴势力联合起来共同掠夺汉朝的地盘和财物。其中,乌桓部落的基地,又紧邻边塞。如果早上他们从自己的基地出发,晚上就能够抵达汉朝的沿边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等地,所以乌桓动不动就来个“边塞一日还”。因此,边塞地区很受伤,到后来竟然变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荒凉萧条之地。

以柔治国,但并不代表柔弱到被欺负被压迫到没有还手的地步。对于以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的骚扰,刘秀没有再选择沉默,而是来了个“三管齐下”。

第一管:强基。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秀任命前征虏将军祭遵之堂弟、襄贲令祭肜为辽东太守,加强了对边境的防守。

第二管:固本。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刘秀派马援等人修筑城堡要塞,逐渐恢复郡县。在有些地方虚设太守、县令,招揽移民,以充边塞。

第三管:亮剑。

第一剑:天女散花剑。具体亮剑人是刘秀颇为器重的马援。马援一边大力加强边防建设,一边精选出三千人的敢死队,选择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出高柳,袭乌桓。

当然,乌桓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早有准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汉军的行踪,但因为“知己不知彼”,因此,没有将计就计,以逸待劳,而是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结果,马援白忙活了一回,到乌桓大本营游了一圈,无功而返。

第二剑:倚天剑。具体亮剑人是刘秀颇为倚重的祭肜。被马援逼走的乌桓在逃跑的同时,来了个忙里偷闲,他们组织一万余特种骑兵进攻汉朝的辽东郡。辽东太守祭肜当然也不是吃素的,面对主动送上门来的鲜卑人,他率领数千精兵强将迎敌。

两军交战,只见祭肜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手挥倚天剑,奋力冲向敌军。汉军士兵大受鼓舞,如狼似虎地紧随其后。结果,剽悍的鲜卑骑兵被汉军的气势所慑,被汉军杀得落荒而逃。汉军一路追杀,鲜卑军竟然死伤过半。这当真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偷鸡不成反蚀米。

第三剑:君子剑。具体亮剑人是刘秀本人。

在马援逼走了乌桓,祭肜赶走了鲜卑后,剩下的便是“难剃头”匈奴了。此时的匈奴不是一个国家在和汉朝作对,还有西域车师前王国、鄯善王国、焉耆王国等的支持和帮助。

原来,因为西域各国不堪西域莎车王的赋税重负,纷纷派出王国的太子到汉朝充当人质,并且向汉朝进贡金银珠宝等,以寻求庇护。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西域的动荡局势,刘秀也彷徨无计。结果西域各国一顿相互残杀后,最终化零为整,统统归顺了强大的匈奴。

就这样,汉朝在西域的领地一夜之间化为了乌有。正当刘秀手握君子剑,要亮剑时,匈奴发生了内乱,南匈奴主动投降汉朝。

原来,匈奴人的立储的规矩一是尚左,以左贤王为储君的标志。二是兄终弟及,意思就是说单于死后,继位的第一继承人便是单于的弟弟。

按照这两条规矩,单于挛鞮舆死后,他的弟弟右谷蠡王挛鞮知牙师应该做单于。然而,挛鞮舆却想让自己的儿子挛鞮蒲奴继承单于的位置。都说欲望使人疯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挛鞮舆来了个先下手为强。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结果挛鞮知牙师很快就成了刀下鬼。

快刀斩乱麻,这事办得利落。毕竟挛鞮舆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点儿时间干了一件大事,完成了心中的夙愿,于是,他含笑九泉了。然而,快刀过后,却并不干净。凡事有因必有果,这话一点儿都不假。

挛鞮知牙师走了,挛鞮舆也走了,他的儿子乌达鞮侯承位了。乌达鞮侯死后,他的弟弟蒲奴又做了单于。匈奴贵族阶层对单于挛鞮舆一意孤行的“破祖”行为很是不满。

别人理智多于同情地“戚戚然”,但有一个人却是敢怒敢言地“愤愤然”,这个人的名字叫挛鞮比。挛鞮比是挛鞮舆单于的前任挛鞮乌珠留单于(第十九任单于)的儿子,时任右薁鞬日逐王,拥有匈奴南疆八大部众的兵权。

他听说右谷蠡王被杀的消息后,怒发冲冠,对部将们道:“我们的祖先十四任呼韩邪单于当年曾立下‘兄终弟及’的遗嘱。按照这个原则,应该是右谷蠡王继承单于之位。而如果按照父传子的原则,应该是我继承单于之位。可现在呢,单于挛鞮舆却违背祖规,杀弟立子,犯下滔天大罪,天地不容啊!”

发表公开演讲后,愤怒的挛鞮比公开与挛鞮舆决裂了,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单于王廷朝会。长此以往,挛鞮舆发出了“如果真的需要什么理由,一万个够不够”的感慨后,派出两位骨都侯到挛鞮比那里,并美其名曰赞助。其实傻子也知道,挛鞮舆赞助是假,监视是真。

做到了对挛鞮比的“防患于未然”,单于舆终于安心地去极乐世界了。然而,他不知道,他精心打造的这一切,在他死后便化成了海市蜃楼。因为从他儿子继位的那一天起,各部便不安宁,而制造不安的便是挛鞮比。

可惜依他眼下的实力还不足以把蒲奴拉下台,思来想去,他咬咬牙,决定使出绝计——借刀杀人。而他“借”的这把刀便是“汉朝”。

可是要想让汉朝来支援他,必须要送上大礼才对啊!于是,挛鞮比派汉人郭衡作为使者,前往河西郡拜见太守,说自己愿意归附汉朝。

河西太守听罢哈哈一笑,说:“我怎么相信你们一面之言啊?”郭衡这时便献上挛鞮比让他带来的匈奴地图。河西太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向朝廷去汇报后再给你们答复。”说着他手指比了比,狡黠地笑了笑。郭衡不明其意。河西太守怒道:“难道跑路费还得我贴不成?”

郭衡只得回去,到挛鞮比那里抬银子。然而,这一来二去,当初挛鞮舆派出的两名监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察觉到了挛鞮比的反常举动,立即快马加鞭向挛鞮蒲奴单于进行了汇报。他们建议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杀了挛鞮比,随后说出了具体行动方案:选择在五月龙城祭祀天神之时(匈奴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中的戌日在龙城举行祭祀天地活动),将挛鞮比一窝端。

应该说,这样的计谋很周到,选择这样的场合相当隐蔽,匈奴对天神很是崇拜,对祭祀天神活动也相当重视,每次匈奴贵族都得参加。如果按这个计划进行下去,那么挛鞮比很快就会成为“祭物”。然而,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好。换句话说,是他们“密谋”之地的选址不好。因为他们在密谋时,挛鞮比的弟弟碰巧听到了。于是,他立刻向挛鞮比告密。

挛鞮比听后,先是一惊,随后镇定下来,并且很快制定出了将计就计的策略。他暗暗地集结自己在南疆八部的四五万军队,进行“潜伏”,准备先干掉两位骨都侯,吞并他们的部众,再去攻打挛鞮蒲奴。

而两位骨都侯也很警觉。在回营时,他们派出探子先行,结果发现“情况异常”。两位骨都侯见情况不妙,赶紧下令部队撤退。胜利大逃亡后,他们便向挛鞮蒲奴单于进行了汇报。

挛鞮蒲奴见事情败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马上带领一万多精锐骑兵去围剿挛鞮比。然而,事实证明,挛鞮蒲奴只是个鲁莽的毛头小子,理论多于实践,没有见过大世面。当大军快到达挛鞮比大本营时,看到敌营旌旗遍地,挛鞮蒲奴吓得屁滚尿流,转身便跑。主帅都跑了,当兵的还坚持干什么,也跟着跑了。

挛鞮蒲奴成了“栾跑跑”,挛鞮比却成了“栾傻傻”,他没有弄明白敌人为何气势汹汹而来,突然又垂头丧气地落荒而逃。当然,就是因为看不明,也想不通,所以他没敢贸然去追。双方第一次正面交锋就以这种相互不伤一兵一卒的戏剧性方式收场。

决裂就从这里开始,从此单于挛鞮蒲奴与挛鞮比的对立公开化。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春,南部匈奴八大部落首领共同拥立挛鞮比为第二十三任单于,并且与祖父拥有一样的符号——呼韩邪单于。就这样,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两部,挛鞮蒲奴单于所部被称为“北匈奴”,呼韩邪单于所部被称为“南匈奴”。

一山不能容两虎,呼韩邪单于自立后,自然感到想在夹缝中生存,必须得有“靠山”。于是,他又想到了汉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样的道理,大树底下好乘凉。汉朝就是“巨石”,就是“参天大树”,有了它的庇护,便可生存下来。于是,他马上派使者进入五原郡求见太守,传达两层意思:永为汉朝藩属,共御北方之敌。

听闻呼韩邪单于有归附之心,刘秀当然很兴奋了,自然“笑纳”了。

十月,呼韩邪单于遣使诣阙奉藩称臣。至此,南匈奴算是基本搞定了。然而,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南匈奴归汉后,北匈奴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僵持了近一年后,呼韩邪单于不再坐等挨打,决定主动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他派他弟弟左贤王率领一万多兵马,对北单于挛鞮蒲奴的弟弟左贤王进行了偷袭。两个左贤王的对决,在旁人眼里也许会很精彩,但事实证明,刺激有余精彩不足,因为北单于的左贤王根本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就成了人家的阶下囚。看来,兵法里的出奇制胜,一点儿都不假。

北左贤王被擒了,北单于先是震惊,接着是害怕,再接着是下令后撤。再接着是众叛亲离——北匈奴挛鞮蒲奴手下的左骨都侯和右骨都侯带领部属三万多人归降南单于。

这年春天,南单于挛鞮比再度派出使臣到汉朝,表示自己归附汉朝的诚心。进贡财物的同时,南单于还派自己的儿子做人质,诚意可见一斑。当然,也有要求,那就是订立和平共处条约。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刘秀派遣中郎将段郴、副校尉王郁为特使,对南匈奴进行特别“监理”,协助南单于共同治理国事。按理说,匈奴问题似乎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可以用相安无事来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了。然而,平静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风波再起。

这年夏季,因为疏于防备,南单于所俘获的北匈奴左贤王逃出禁锢,率领他的一些嫡系旧部,并且还成功地说服了南单于挛鞮比的五位骨都侯共有万余人突然反叛,并且成功逃回北匈奴。

都说人是有欲望的,就在离北匈奴王廷不到三百里的地方,左贤王突然产生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于是停止前行,自立为单于。

左贤王自立为单于后,这支原本由“特种部队”组成的团队很快就发生了分裂,各队人马谁都不服谁。于是,不到一个月,又发生了令人发指的内乱。自相残杀中,左贤王被逼自杀,而五个骨都侯也没能幸免于难。结果是骨都侯的儿孙们带领各自的军队接着战斗。

这年秋季,南单于挛鞮比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作为回赠,刘秀也给南单于挛鞮比送上礼物。一是物品,官帽、腰带、印玺、车马、金帛、武器等;二是粮食,二万五千斛;三是牛羊,三万六千头;四是人,段郴率领徒役五十人。

当然,如果说南单于派儿子做人质,是为了让汉朝对他彻底放心,那么刘秀派出段郴等人就是为了监视。当然,刘秀并不主动干预南匈奴内部的事务,让他们保持了相对的独立地位和特权。也正是因为这样,南单于和汉朝的关系日趋稳定平和。

这年冬天,犯乱的五个骨都侯的儿子们在自相残杀没有分出胜负的前提下,准备归顺南单于挛鞮比。而一直“坐山观虎斗”的北匈奴北单于挛鞮蒲奴此时不再坐视不管,派出精锐骑兵追击,将他们来了个一窝端——全部俘获。

南单于挛鞮比闻讯后,也马上“千里营救”,但被以逸待劳的北单于挛鞮蒲奴来了个迎头痛击,大败而归。

南单于挛鞮比失利后,刘秀认真分析局势后,马上做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第一,以退为进。要求南单于挛鞮比率部全迁入塞内的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来定居,以避北单于的锋芒,将来伺机而动。

第二,一国两制。继续派段彬和王郁留驻西河,并设立官府,委派从事、掾史等官职。这一机制和南单于的机制完成独立,这等于南单于挛鞮比所部移民西河郡后,便成了汉朝的“特别行政区”。

第三,无期援助。派西河长史每年冬天带领二千骑兵、五百免刑囚徒,协助中郎将护卫南单于。等到了夏天,汉军就撤走,长年如此。

刘秀就这样利用南北匈奴的对抗,赢得了休养生息之机。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刘秀又收到了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北匈奴挛鞮蒲奴派使者到汉朝“求和”。

考虑到南北匈奴的特殊性,刘秀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商量这件事。结果,会上有接受求和的,有不接受求和的。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持己见,僵持不下。就在刘秀左右为难时,关键时刻,有人主动站出来为刘秀分忧解难了,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皇太子刘庄。他虽然只是弱冠之年,但却有独特的见解:“北匈奴挛鞮蒲奴的和亲请求不是送馅饼,而是布陷阱。南单于挛鞮比是真心归顺汉朝,北匈奴挛鞮蒲奴是假意归顺。南匈奴挛鞮比早就上表请求归顺,并主动派儿子当人质,有一万个理由归附汉朝。而北匈奴挛鞮蒲奴归顺只是迫于形势——他们害怕汉朝和南匈奴联手,使的其实是离间计,只不过想借我们汉朝的手,帮他们除去南匈奴这根刺罢了。都说一山不容两虎,现在如果我们答应与北匈奴交往,那么南匈奴必定会生疑,到时候会落得个鸡飞蛋打的局面啊!”

刘秀听了很高兴,拒绝了北匈奴挛鞮蒲奴的求和请求。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朗陵侯臧宫和扬虚侯马武向刘秀主动上书求战,说了三个中心句。

第一句: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匈奴人言而无信。匈奴贪婪成性,没有信义可言,穷则俯首称臣,安则入侵边郡,结果受害的是边疆,头痛的是朝廷政府。

第二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北匈奴内部遭受叛乱,外部又遭受旱蝗之灾,人畜疫死,哀鸿遍野。

第三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现在陛下如果能命令大军出征,许以重金奖励,并联合高句丽、乌桓、鲜卑等国共同攻击北匈奴,就算他们有三头六臂,也在劫难逃。这样既解决了国患,又名垂青史啊!

然而,这次刘秀却拒绝了,并且引用了《黄石公记》的话,告诫臧宫和马武。一是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二是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三是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四是苟非其时,不如息民。刘秀对待动武的态度可见一斑。

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秋,不死心的北匈奴派使节再次请求和亲,并且送上了马匹和皮衣等礼物以表“诚心”。

北匈奴来实际的了,刘秀也是骑虎难下——接,代表接受人家和亲的请求,那是不行的;不接,人家都把礼物送到门口来了,虽然是对手,但面子总得给人家吧。

当然,这样的难题最终还是没能难倒刘秀。刘秀采取的策略是:礼物收下,同礼回赠,和平共处,拒绝和亲。这就很好解释了:你们不远千里送来的礼物我们不忍心拒绝,还是收下了。但中国是礼仪之邦,来而无往非礼也,我们也会送上各色丝绸和弓箭等礼物作为回报。以后只要我们能和平共处就好了,至于和亲的事,对不起,这个不能答应。

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南匈奴单于挛鞮比去世。其弟左贤王莫继位,这就是丘浮尤鞮单于。刘秀知道后,派使者带着诏书会见单于,举行授玺仪式,并赏赐单于官服和什色绸缎。此后,匈奴单于即位由汉使授玺之仪,逐渐成为常例。北匈奴也没什么大风浪可以掀起。就这样,通过怀柔政治,刘秀暂时确保了北方边境地区的稳定。

马援只是传记

北方匈奴的威胁才刚刚得到缓解,刘秀还来不及缓一口气,南方武陵五溪地方的少数民族又发生叛乱,并且很快攻克了武陵郡政府所在地临沅。

叛乱无小事,刘秀自然高度重视,他急派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但结果是孤军深入,全军覆没。这让刘秀很震惊,就在刘秀一筹莫展时,朝中闪出一将,大叫道:“臣愿带兵出征。”

这个毛遂自荐、请求出征的人便是伏波将军马援。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夏天,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郡郡守。马援一上任,便整顿兵马,派步骑三千人出征。先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一万多头。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风归降。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武都参狼羌(羌族的一个分支)与塞外各部联合,杀死官吏,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部队行至氐道县境,发现羌人占据了山头。马援命令部队选择适宜地方驻扎,断绝了羌人的水源,控制了草地,以逸待劳,不许出战。

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从此,陇右清静安宁。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一共六年。由于他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春,麊泠县(今属越南河内市)发生叛乱,征侧自立为王,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前去平乱。马援在浪泊与叛军大战三百个回合,大破敌军,斩敌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第二年正月,平息了叛乱的马援被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后来北匈奴对汉朝不安分时,马援也多次出兵捍卫了汉朝的荣誉。

此时五溪地方的叛乱,武威将军刘尚全军覆没,危急关头,马援主动请求出击,再度显示了“关山度若飞”的英雄气概。

而刘秀见马援一心报国,抢着出征,为朝廷分忧,心里也十分高兴。但他看见马援满头白发,已六十有二的人了,不免犹豫起来,说了句这样的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马援一听急了,脱口而出:“大丈夫须当马革裹尸而还,岂可老死于床笫之间。”

对话戛然而止,虽然只一问一答。但刘秀却被马援的爱国敬业精神彻底打动了,于是,当即任命马援为大军统帅,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统军四万人,南下攻击武陵郡境内的五溪叛军。

马援的南征兵团抵达临乡(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时,五溪叛军正在全力进攻县城。马援来得正是时候。他不顾疲劳,马上发动了对五溪叛军的进攻。内外夹击,叛军猝不及防,自然是大败而归,并且还留下了三千头颅。

宜将剩勇追穷寇,接下来,马援决定乘胜追击,消灭五溪叛军主力。他马上来了个两步走:一是派人探明路径,二是亲自制定作战方案。

汉军抵达下隽(今湖南省沅陵县)时,何去何从,面临艰难选择。当时有两条路可以深入叛军的心脏地区。一条从充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出发,是条阳关大道。它的优点是沿途是宽敞的大路,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缺点是线路长,距离远,后勤补给难度增大。另一条从壶头山出发,是“独木桥”。它的优点是线路短,路途近,自带干粮便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缺点是路险坡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走这条路机遇与风险并存。

然而,就是这两条道,却让马援和副将中郎将耿舒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耿舒是属于保守派的,做事向来以谨慎稳重著称,他主张选择走“阳关大道”,理由是:虽然是绕道而行,要走很多“弯路”,但这条道路平坦,可以避免被善于打“游击战”的叛军伏击。

马援是属于豪放派的,做事向来以雷厉风行著称,他主张选择走“独木桥”,理由是走充县虽然安全,但行军缓慢,时间与战线都会拖得很长;而且,大军势必会消耗更多的粮食,增加后勤的负担,走壶头山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按理由,在军事路线选择这样的关键时刻出现分歧很正常,坐在一起好好地商量研究,最终确定正确的行军路线才是当务之急。然而,马援和耿舒两人对自己的选择都抱着“坚定”的态度,谁也不让步。

没确定统一的行军路线,出兵的日期便一拖再拖。眼看再拖下去,便要贻误战机了。马援只好把行军的两项意见同时呈报朝廷来裁决。

刘秀看了书信后,批了这样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是主帅,你看着办吧。意思很明显,就是委婉地同意了马援的战略。

刘秀虽然批得委婉,但耿舒却感到委屈。不满归不满,耿舒还是尊重了上级的指示,于是,大军便开始走“独木桥”了。

接下来的过程正如耿舒所说的那样,汉军刚过壶头山,很快就陷入了五溪叛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进退无路,汉军陷入了绝境。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值炎热酷暑,不久,汉军中发生了瘟疫,很快在军中蔓延开来,病死的将士数不胜数。

对此,马援采取的措施是,一边派兵固守营寨,抵御叛军的进攻,一边在溪岸山壁上凿出一个个小洞来。士兵躲在洞里面,一来可以休养,二来可以隔离病人。

五溪叛军困住汉军后,渐渐加强了攻势。马援见形势十分危急,以身作则,带领士兵进行了艰苦的反击。

众将士拼死拼活时,副将中郎将耿舒却在干着另一项“技术活”——抱怨:是啊,我主张走阳关道,你却偏要上独木桥,现在知道独木桥的滋味了吧。抱怨之后,他开始诉苦。他马上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兄长好畤侯耿弇。信中分两层意思:一是述说了汉军现在的艰难处境,请求增兵;二是痛诉马援的一意孤行,请求调查。

耿舒的意思很明显,把“兵困”的责任全推到了马援的身上。

耿弇接到书信后,不敢怠慢,立即把情况向刘秀进行了汇报。

听说南征大军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境,刘秀自然很失望。而此时刘秀的女婿梁松等人又落井下石。刘秀一怒之下,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一方面对马援进行了怒骂,另一方面撤销了马援的军事指挥权。刘秀马上派遣梁松为虎贲中郎将,充任监军官,去追查马援的责任,接收马援的军队。

马援很想胜利,也需要胜利,他很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挽狂澜于既倒。然而,接到刘秀的谴责和追查的圣旨,马援悲愤交加,当场吐血晕厥过去了。

马援年老体弱,再加连日征战,本来体力和精力就到了极限,此时怒火攻心,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有站起来。马援以这种悲情的方式结来了自己辉煌而又凄凉的一生。

梁松到时,马援已死。梁松旧恨难消,趁机诬陷马援。

接下的事很简单了,在梁松的策应下,一些早就看不惯马援的人开始活动了。是啊,马援活着的时候太风光了,总是在刘秀面前抢风头,弄得一些自认为是天才的人都变成了庸才。马援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找马援算账,死了这笔账也该有个了结了。

这些视马援为眼中钉的人就趁机诬陷他。马援以前在南方打仗时,听说有一种叫薏苡的药,可以防止中瘴气,据说具有百毒不侵的功效。马援打了胜仗凯旋归来时,就顺便带了一车薏苡回来。

薏苡一颗一颗的,晶莹剔透,形状跟珍珠一模一样。于是,这些人就给刘秀打小报告说:马援贪污受贿,曾从南方弄来了一车珍珠。

刘秀看到这个小报告后,显然是急火攻心了,下诏撤掉了马援的侯位。

马援的家人见状,只好偷偷地把马援给埋葬了,据说是用马革裹着他的尸体,当真了却了他“马革裹尸”的愿望,一代名将就此长眠于地下。

当然,也有人为马援鸣冤,朱勃便是其中一个。

朱勃是扶风人,曾任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县令,十二岁就能够流利地背诵《诗经》《书经》,被人称为神童。他常常去拜访马援的哥哥马况,见面时,朱勃态度沉静,言谈流畅,谈笑自如。

马援其时才开始接触书籍,面对朱勃,不由得自惭形秽,自愧不如,怅然若失。

哥哥马况看出了弟弟的自卑反应。于是,马况亲自给弟弟酌酒,勉励弟弟。朱勃不到二十岁,右扶风郡就试用他代理渭城县(今陕西省咸阳市)县令。可当马援晋封侯爵高位时,朱勃却依然在原地踏步,仍然是一个县令,一直没有升迁。马援发达以后,常常仗着马家对朱勃旧日的恩情,很有些瞧不起朱勃,甚至有时还欺侮他。可是朱勃越发谦恭,依然与马家保持亲近。

等到马援受到诬陷和迫害时,世态炎凉,亲友宾朋一个个都避之唯恐不及。他们对马家统统敬而远之,纷纷溜之大吉。而此时朱勃挺身而出,长跪于宫门,上书为马援申冤,说马援“以死勤事”,应当得到公平的待遇,词语恳切,令人垂泪。

此时,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夫人也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最终,刘秀像是被突然点化了,这才命令厚葬马援。

史书上对马援的能力评价颇高,说他“谋如涌泉,势如转规;兵动有功,师进辄克”。就是说,智谋如泉水一样喷涌不绝,行动如圆规一样灵活迅速;用兵战无不胜,出师攻无不克。现代作战的沙盘作业就是他率兵讨伐隗嚣时发明的。后人有诗赞曰:

挽月雕弓猎猎旌,

横刀立马定边庭。

蒙遭诬陷心无悔,

一片忠心日月明。

图谶只是传言

如果说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是刘秀晚年做的一件实事,那么后宫易主、太子易位便是刘秀晚年做的一件大事;如果说马援事件是刘秀晚年做的一件错事,那么痴迷图谶便是他做的一件蠢事。

前面已经说过,刘秀在革命之初定计谋、革命之中称帝、革命之末统天下,包括建国之后选官用人、建章立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图谶。据史书记载,他对图谶到了痴迷的地步,平常总是潜心读谶,到昏倒、累倒、病倒也乐此不疲。

刘秀这般虔诚地研究图谶,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欺骗世人,二是欺骗自己。

欺骗世人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起兵、称帝、权力征途,为了显示自己的合法性,都把谶运用进来了。事实证明,效果还是看得见的,可谓成效斐然。下面且来看刘秀在图谶方面自欺欺人之举吧。

首先来看刘秀的“欺人”之举。前面说过的桓谭,他因为一句“臣不读谶”,被无情地打压,最终落得个郁闷而死的悲惨下场。桓谭若泉下有知,可欣慰的是,他走之后,居然还有很多后来人。这里且举两位典型人物的例子来说说。

第一位后来人:太中大夫郑兴。

一次,刘秀和郑兴商议效祀之事。刘秀说:“我想以谶来决定祀奉之事,你看如何?”结果耿直的郑兴马上把桓谭的原话复制过来了:“臣不读谶。”别人“复制”成功的人,郑兴却“复制”失败的人,这就注定郑兴也是个失败的人。结果刘秀大怒之下,对他进行了责骂:“卿之不为谶,非之邪?”责骂过后是冷藏。郑兴因为对图谶排斥,终身没有得到重用。

第二位后来人:郎中尹敏。

刘秀对这位博学多识的儒士原本很器重,专门命令他研究校定图谶。结果尹敏同样拒绝了:“谶书并非圣人所作,其中有很多错字和俗语,流传下去恐怕会贻误后人,要三思而后行啊!”刘秀听了,大为不悦。后来,尹敏在皇命难违之下,随意对图谶修补了一下,敷衍了事。刘秀看了大为不满。尹敏的仕途之路也就只能再“复制”郑兴的了,因为对图谶大不敬,终身没有得到重用。

其次,来看刘秀的“自欺”之举。

也许是为了将图谶进行到底,刘秀生前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是封禅泰山。

封禅是中国古代祀拜天地的一种特殊的仪式,封为报天,禅为报地。封禅泰山,求仙而谋长生之道,始作俑者是秦始皇。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行东方,依照“五德终始”理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泰山封禅大典,由此拉开了封禅的序幕。

而第二位封禅泰山的人便是汉武帝。汉武帝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慑服了匈奴,平定了内乱,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他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封禅泰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第二,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第三,必须天降祥瑞,国泰民安。

汉武帝在二十一年内,封禅之礼行了八次之多,当真创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纪录。

而第三位封禅泰山的便是光武帝刘秀。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二月,刘秀去齐鲁一带巡视。大臣们见刘秀兴致正浓,为了讨好他,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陛下,自古以来,受天帝之命而做人间帝王的,治理国家一旦取得了显著成就,就应该举行封禅大典,向天帝报告自己的政绩。陛下即位已三十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理应当到泰山封禅,祭祀天地,上顺天意,下顺民心。”

但此时的刘秀却摆摆手道:“我虽然当了三十年皇帝,但干得并不怎么样,天下黎民百姓还怨声载道!引用孔子的话就是,我能欺骗谁呢?难道欺骗上天吗?孔子说过泰山之神不如鲁人林放懂礼的话,又因什么事要去污秽七十二代封禅的先圣呢?当年齐桓公打算到泰山封禅,管仲制止了他。如果有哪个郡县政府敢于从遥远的地方,派遣官员前来祝寿,或是歌功颂德,讲些赞颂虚美之词,我一定会处罚他剃光头发的髡刑,放逐他到边疆开荒垦地,让他切身体会到天下百姓辛劳的真实情形。”

大家见拍马屁拍到了蹄子上,吓得赶紧住口,再也不敢提封禅之事了。

当然,如果你认为刘秀对封禅一事心硬如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他的内心中,何尝不想像前辈古人一样,勒石记功?但问题是,他作为君王,在封禅之前又必须先作秀一番,这是高明帝王的惯用伎俩。

因为刘秀第一次对封禅秀过了头,提出的“封口令”令大臣们心有余悸,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对封禅噤若寒蝉,这令刘秀感到苦恼。

光阴荏苒,一晃两年过去了。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刘秀不再等了,而是主动出击。他把朝中一些重臣叫来,说道:“我前些日子斋戒读书之时,读了一部谶书——《河图会昌符》。此书中说:‘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思来想去,不明白其中之意,请大家帮我解解惑。”

群臣们不傻,很快醒悟过来,终于明白了皇帝的真正心思。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道:“赤刘之九者,是指高祖皇帝第九世孙,而陛下正好就是。会命岱宗,是指封禅泰山啊!陛下应立即封禅,以应谶记!若一再谦恭,反倒违背天意,恐引起天怒啊!”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知晓刘秀的心思后,那些巴结逢迎的大臣们个个龙马精神,纷纷献上谶书请求他封禅泰山,以顺天意。直到此时,刘秀这才佯装无奈地说:“既然如此,只能顺应天意了。”就这样,一场颇为隆重的封禅祭祀活动开始了。

刘秀不顾年逾六旬的高龄,心急火燎地出发了。从洛阳至泰山上千里,原本一个月才能到达的路程,刘秀一行不到半个月便到达了。据说到达时,泰山上封禅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刘秀只好在奉高县滞留了十余天。

等施工队连夜施工,日夜筑坛后,封禅大典才正式开始。

清早,淋浴更衣的刘秀率众祭祀众神。随后,刘秀乘坐御车登山,众人步行而随,中午到达山顶,更换祭服。到傍晚时,刘秀登上祭坛,开始举行祭天仪式。庆贺封礼告成后,大家又从原路下山。返回天门时,暮色已深,百官队伍连绵二十余里在黑暗中摸索,靠石头撞击的声音互相跟从。直到深夜时,刘秀才抵达山下。

刘秀在山下稍事休息之后,到梁父山举行祭地仪式,并且下令免去奉高县当年的一切租税。四月,刘秀返回洛阳,下诏大赦天下,改元为建武中元。

就这样,刘秀兴师动众的封禅大典终于落下帷幕。

刘秀是个传奇

事实证明,刘秀不顾年老体弱,不顾长途跋涉,不顾劳民伤财,所做的封禅之举,是刘秀这一辈子最后的谢幕演出。封禅之后,可以用喜怒哀乐来形容刘秀的心情。

首先,来看刘秀的喜和乐。

刘秀封禅的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一是各地各种祥瑞接踵而来。据说,当时在京师洛阳有甘泉涌出,凡是患了病的百姓喝了泉水,疾病便会神奇般地不治而愈。同时,还有朱红之草生在水畔,同样可以专治百病。二是各郡、各封国天降甘露。

文武百官又来精神了,联名向刘秀上书:

“地祇灵应而朱草萌生。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下清宁,灵物仍降。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以传来世。”

这段话概括起来就是十二个字:予以收集,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面对众人的“厚意”,刘秀这一次又出人意料地“婉拒”了。据史书记载,刘秀婉拒的理由是自谦无德。

但不管怎样,封禅能带来这么好的效应,刘秀自然喜上眉梢、乐在其中。

其次,来看刘秀的悲和哀。

刘秀封禅的苦果很快也显现出来了,三个字:伤不起。

第一,花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无数,消耗了国库资金,伤害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伤害了很多人的身心健康,具体体现有三。

一是伤了司空张纯。张纯所执掌的司空府,是这次大典的主要筹办单位。为了做好筹备工作,张纯加班加点地进行工作,常常夜不能寐饭不能食,当真做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泰山封禅典礼结束后,张纯便病重不起,很快去世了。

二是伤了司徒冯勤。冯勤在封禅不久,也来了个“死去元知万事空”。

三是伤了刘秀本人。

劳碌奔波,风餐露宿。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怎么禁得起这样的折腾啊!刚开始刘秀并没有体会到身体的不适,还能到外面继续去巡视,然而,刘秀很快就体会到了“伤不起”的滋味。老年人终究是老年人,有很多的疾病都是潜伏着的,当时固然看不出来,一旦发作可就无可挽回了!

世上没有完人,刘秀迷恋图谶,并且走上了不归路。假如他不搞封禅泰山这样的折腾,或许可以多活几年。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求神的道路上碰了壁,刘秀自然也不例外。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时间定格为莺飞草长的春天,地点定格在洛阳南宫前殿,人物定格为刘秀,剧情定格为那一刹那的永恒: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六十二岁的刘秀挥一挥衣袖,挥别了众位爱卿,挥别了后宫佳丽,挥别了皇宫楼宇,到极乐世界去报到了。

刘秀是依依不舍的,他舍不得这花花世界,他舍不得这绵绵江山,他舍不得这清平世道。

刘秀是含笑九泉的,他的手与相濡以沫三十四年的结发妻子阴丽华相握,无限温柔。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贤妻相伴,死也瞑目。

刘秀是欣慰和憧憬的,他一手创建的东汉帝国新一轮的太阳即将升起,因为他的儿子刘庄继承了他的皇位,继续经营和完成他盛世百年、代代相传的远大梦想。

刘秀是千古留名的,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洛阳城东的原陵。巍巍邙山埋忠骨,蒿蒿野草掩英魂,那里成了后人无限景仰的缅怀之地。他的事迹定格在那里,他的传奇也被后人大书特书。

他是传奇,也不是传奇;他是传说,也不是传说。他曾经真实地活着,也曾经真实地死去。他就是他,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有国有家的人,他的名字永垂不朽——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后来,唐代诗人崔居俭,特作《后唐宗庙乐舞辞》一诗赞之:

艰难王业,返正皇唐。

先天再造,却日重光。

汉绍世祖,夏资少康。

功成德茂,率祀无疆。

(全文完)

上一章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