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爱与恨的边缘
汉朝自立国以来,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匈奴。初期,大汉还处于穷困潦倒、百废待新的阶段。面对匈奴不断来“打谷草”,汉高祖刘邦最开始采取的是以蛮制蛮的策略,想以武力解决边疆问题。但是,在经过“白登之围”后,汉高祖意识到敌强我弱,不宜力拼,于是马上改变战略,采取了怀柔之术,通过送公主和亲和财物利诱,满足了匈奴的欲壑,实现了和平共处的安宁。
吕后在执政期间,冒顿单于递上了一封带有污辱性的求爱信:“太后守寡,孤王丧偶,两相孤独,何不两相和好,互通有无。”大致意思是说:我是一个孤独的君王,生长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很想到中原一游。现如今吕后你新寡,而我又是单身,我们都属于同病相怜的人,郁郁寡欢,心中的苦楚和烦闷无处发泄,我真心希望能和你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心,从此朝朝暮暮长相厮守,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面对这样极具侮辱性的“求爱信”,樊哙提议出兵扫荡匈奴,但吕后最终还是听从了季布的意见,选择了忍气吞声,再送公主并配以金银珠宝等陪嫁品,以定冒顿之心。
吕后延续了汉高祖的做法,暂时解决了匈奴这个难题。然而,这种表面和平的局面始终是包不住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到汉文帝时,汉朝和匈奴貌合神离的面纱被撕破,表面上的和平终于被彻底打破了。
当时,汉文帝还是按照汉高祖定下来的规矩,派公主和匈奴的单于和亲。汉文帝前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病死,儿子稽粥继位,号称老上单于。文帝获悉后,马上将宗室的公主许配给稽粥。一场看似欢喜的和亲,却被一个叫中行说的小人物给搅黄了。
汉文帝当时选宦官中行说作为公主的随从,然而,中行说并不愿意当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护花使者,并且明确地向汉文帝表达了这个意思。但是,汉文帝认为他的理由不充分,非要让他去完成这次任务。皇命不可违,中行说在牢骚中上路了:“你们非要逼我去,一定会后悔的。”
果然,很快汉文帝就后悔了。中行说到了匈奴,马上就当了匈奴的走狗,他极尽挑拨之能事,不断破坏双方的关系,不断挑起双方的纷争,大张旗鼓地进行“反汉”。
他首先从思想上教化匈奴人,不要迷恋汉朝送来的绫罗绸缎,这些都是身外物,是消磨人意志,侵蚀人思想的东西,要他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彻底破除过于依赖汉朝的心理。二是从行动上教化匈奴人要读书识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并且教会了他们用文字来记录人口、牲畜情况,绘制地图用以行军作战等。总之,在中行说的鼓捣下,匈奴人很快就变得不安分起来了。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率十多万大军大举入侵汉朝边界,结果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攻占了朝那、萧关,还抢夺了大量百姓和牲畜,长驱直入到甘泉宫。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汉文帝对待边疆问题的底线。眼见匈奴严重触红线之举,他震怒之下,便要亲自率军去反击,结果谁都劝不住,最后还是窦太后亲自出面才阻止了汉文帝的愤青之旅。
此后,尝到了甜头的匈奴人变得肆无忌惮起来,经常出入汉朝边境“打谷草”,其中云中郡和辽东郡成了重灾区,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的惨景。
一个小小的宦官,挑起了两国长达四十余年烽烟不断的征战,这是汉文帝不会料到的,也是汉人无法理解的,更是后人引以为叹的事。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到汉景帝时,匈奴依然我行我素,特别是七国叛乱时,匈奴磨刀霍霍,准备对汉朝来一次惊天大逆袭。结果他们的刀还没磨快,叛乱就被平息了,使得他们精心打造的计划胎死腹中。
随后,聪明的汉景帝依然采取和亲政策,极其大方地将公主和钱财往匈奴那里送,虽然匈奴人还是没死心,但从此“时小入盗边,无大寇”。
到汉武帝时,匈奴如幽灵般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了、逃不掉。这时候,汉武帝对匈奴面临是战还是和的抉择。最终,他选择了战,且坚定地血战到底,一雪国耻。这也是汉武帝在继思想革命之后,做出的第二个大举措。
如果说汉武帝的思想革命是为了治国、理国的需要,那么,他坚定地平定匈奴就是护国强国的需要。他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摒弃汉高祖一直流传下来的和亲政策,另辟蹊径地动用武力,原因有五。
第一,此一时非彼一时。经过五代人的共同努力,通过休养生息政策,这时的汉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已是一跃千里,粮多、钱多、马多、武器多、军队多。
粮多解决了吃的问题,钱多解决了穿的问题,马多解决了行的问题,武器多和军队多解决了打仗的问题。总而言之,这五个多合起来就能解决战的问题。
就在汉武帝磨刀霍霍,准备战的时候,匈奴人似乎闻到了不祥的气息,主动投来了“和”的橄榄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单于派使者到长安求见汉武帝,请求和亲。
为此,汉武帝马上召开了一次朝议,讨论接不接受和亲的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方面主动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落得个广开言路的好名声;二来测一测大臣们对边疆问题的期望值,为自己的武力平定匈奴做铺垫。
朝议开始后,一改上次汉武帝为窦婴和田蚡举行辩论会时的沉闷,现场气氛非常火热,“主和派”和“主战派”讨论得热火朝天。
首先,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大行(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部长)王恢发言。王恢之所以能成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是因为他长年在基层工作,而且还经常与匈奴打交道,主张以武力解决匈奴问题是其深思熟虑之后的举措。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匈奴是一个不讲仁义的民族,匈奴人是一群不讲信用的人。自从汉高祖以来,我们送的公主还少吗?我们给他们的钱财还不够多吗?可那又如何?给了他们好处,他们就高兴一下,他们就收敛一下,等你人走茶凉,他们马上就变脸了,擅自毁约,私自出兵,独自偷欢,从来不把信义放在脑海,从来不把道德留在心间,从来不把汉朝放在眼里。分分合合这么多年,闹闹腾腾这么多年,咱们劳民伤财,赔了夫人又折兵,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匈奴是永远驯化不了的敌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是无信无义的畜生。”
王恢一张嘴,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把大家都震住了。
“要想结束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要想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和亲不是办法,而是毒药,饮鸩止渴不是办法啊。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拿出一往无前的斗志,向着匈奴前进、前进、再前进,打败他们、击破他们、赶走他们、超越他们、彻底战胜他们。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岁岁平安、年年和谐啊!”
王恢说完这番话,顿了顿,来了个总结陈词:“总而言之,枪杆子下出政权,只能靠武力才能踏出一片艳阳天来!”
随后,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御史大夫韩安国进行了陈述,他显然也是有备而来的。韩安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谈了主和的三点理由。
理由一,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居无定所,如果我们主动出击去找他们,犹如大海捞针一般。而且,就算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他们,也定是强弩之末了。这时候匈奴趁机反击,咱们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如果说我们是强龙,那么匈奴就是地头蛇,强龙虽强,强龙虽大,但压不过地头蛇啊。
理由二,以卵击石,不可毁也。匈奴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他们的骑兵威力很大,视刀山火海如浮云,有排山倒海之威力,被称为沙漠之狐。我们的骑兵虽然也不弱,但跟他们相比,便是小巫见大巫了。如果我们非要与之相争,就好比以卵击石,怎么能打败他们呢?怎么能取得胜利呢?
理由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匈奴人是游击战的鼻祖,深得兵法之奥妙,在作战中打得赢就打,打不赢便跑。他们不羞遁走,认为只要能保全性命就是胜利。与之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长处在哪里,我们又真正了解匈奴多少,我们拿什么去征服匈奴呢?
最后,韩安国总结陈词道:“总而言之,与其摸着石头过河,冒险和匈奴人进行刀锋上的较量,不如放下屠刀,立地求和。”
一边主战,一边主和,相对相立,相映成趣。一边战鼓隆隆,铁骨铮铮,意气风发,似乎在谈笑间,在弹指一挥间,匈奴便灰飞烟灭了。一边和风徐徐,言辞灼灼,灯火阑珊,似乎在花好月圆间,在举杯邀明月间,大汉王朝便能和匈奴永远和平共处下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让裁判长汉武帝很为难啊。为此,他决定充分发扬民主,请与会的大臣们进行一次“公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支持王恢的居少,支持韩安国的居多。
看到这个结果,汉武帝很无奈,他的原意是主张动武的,但此时的“臣意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大多数大臣还是保守派,还是愿意继续走和亲的老路线。
这说明什么?说明群臣的眼睛是雪亮的,管他东南西北风,明哲保身最重要。
这证明什么?证明现在动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任尔凌云壮志,时机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如此,那就再忍忍吧,再等等吧,忍到条件成熟时再说,等到东风来时再谈。汉武帝权衡利弊和轻重后,宣布道:“朕同意韩安国的意见,继续和亲。”
主和派和主战派的第一次交锋最终以主和派的胜利告终,但主战派却如革命的种子,虽然还是“星星之火”,但成“燎原之势”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隐忍与负重是一把双刃剑,当忍无可忍,无法承重之时,也就是物极必反之时。果不其然,汉武帝和匈奴的和亲只走过了短短三年的“蜜月期”,便进入了“更年期”。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第二次召开朝会,商议匈奴问题。
这次汉武帝一改往昔先听大臣发言,再做决定的传统做法,会议一开始,他就主动提出自己的主张:“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慢,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悯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
汉武帝的话里表达了三层意思:我对待匈奴,又是嫁送公主又是赠送礼物,可谓仁至义尽,而匈奴呢?他们又是侵我土地,又是掳我臣民,可谓无礼至极、傲慢至极、可恶至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所以我决定对匈奴用兵。
这一次汉武帝改变思路,创新思维,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有了汉武帝的金玉良言,主战派代表人物王恢勇气大涨、信心大增,又是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加双脚表示强烈支持。但是,主和派的韩安国也不甘落后,同样站出来举双手加双脚表示强烈反对。这一次主战派王恢和主和派韩安国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整个过程分三个回合进行。
第一回:讲故事,以事喻人。
王恢讲的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战国时期的代国,其北境紧邻匈奴,南境紧邻晋国,东境紧邻燕国,身处三国夹缝,腹背受敌,形势极为不利。然而,代国凭借强军务边,强民务实,强国务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连一向虎视眈眈的匈奴也不敢进犯。
“现如今,我们大汉的国土比代国何止大百倍,国力比代国何止强千倍,为什么却屡屡遭到匈奴的骚扰和冒犯呢?这是因为匈奴没有领会到我们大汉的真正实力和威力。要想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强大,就只有动武,就只有开炮,就只有征服,就只有一个字:打!”王恢讲完故事后,义正词严地总结道。
将求和进行到底,是主和派的一贯主张,他们的代表人物韩安国自然不甘落后,他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同样讲了一个故事。
“君不见,匈奴之兵北下来,骚扰边疆来复还。君不见,高祖怒剑率军征,三十万雄军拔地起。君不见,白登之围七昼夜,朝如青丝暮成雪。君不见,高祖突围后无私怒,不再兴兵去报复……”韩安国摇头晃脑道。
“高祖以国家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愿国家安全,愿社会安稳,愿人民安宁。最终,在历经了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五代励精图治后,大汉王朝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这番局面也证明,和亲是我们的一项非常成功的基本国策,怎么能说改就改,说变就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