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谁料李鱼竟是如此表现,不走寻常路的李鱼,着实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一股清流啊。

这个老大~~~不寻常!

众头目叉手而立,唯唯喏喏,心底里却对李鱼暗暗做着判断,李鱼的城府、气度、境界,无形中在他们心里又拔高了一层。

如果他们知道李鱼之所以不屑撇清,不屑说什么彼此扶持,相互关照的套话,只是因为李鱼很快就会离开长安遁往陇右,所以懒得拉拢他们,不晓得会不会玻璃心碎了一地。

李鱼又道:“坦白说,今日与诸位兄弟刚刚相见,一下子听了这么多的名字,这么多的身份,见了这么多的面孔,李某现在是根本记不住的,但是,来日方长,我…总会认得、记得的,是吧?”

李鱼的目光向众人脸上轻轻一扫,众人被李鱼这样一看,再听到他这句大有意味的话,众头目不由得心头一凛,反复品咂,竟发现李鱼这句话似乎大有玄机,心中更是凛凛。

李鱼把陈飞扬拉到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李鱼。这位,是我兄弟,陈飞扬,以后也要与大家一起共事的。就只两个名字,两张面孔,相信大家记住了吧?”

陈飞扬被李鱼一介绍,登时满面红光,胸脯高挺,只是令他遗憾的是,李鱼并没有宣布由他担任幕僚或者干脆任一个市丞。

李鱼说完,目光再一扫,这次众人竟不约而同地应声答道:“老大放心,我们记下啦。”

这句话说的如此整齐,众人说完便是一愕,脸上微微有些发热。毕竟大家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再加上他们上一任老大死得蹊跷,此时应该稍微矜持一些的,这么快便表现的过于恭驯…有点丢人。

李鱼拍拍手道:“好,今日我与各位兄弟已经见过了,想熟络起来,还得今后多多亲近多多走动。接下来,我想去13区瞧瞧,看看咱们都打理些什么生意,那儿状况如何,各位都是管事人,咱们一起走着?”

李鱼答应加入西市,一则是为了寻找机会杀饶耿,另一个就是借这便利安排勾栏院那些人未来生计,现在第一桩心愿已了,只要再把另一桩事办妥,他就可以远走高飞了。

此时早就过了他与作作姑娘商定的返回日期,就龙作作那暴脾气…,李鱼也急呀,所以他现在当真是只争朝夕,想着赶紧去自己管辖的地盘瞧瞧,看看有什么行当是方便安排人的。

但李鱼这番心思,这些大小头目们可不知道。新官上任,手下人都会根据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来揣摩着他的性情脾气和他的做事风格,李鱼此言一出,众人会做何想法?

屏风后边,良辰目中微微露出赞赏之意,向美景点头示意了一下,悄然向外退去。二人经由屏风后的侧门儿退到廊下,良辰便赞道:“老大有眼力,此人确实可用。”

美景道:“此话怎讲?”

良辰道:“如果是你,刚刚履任时,你最先做的是什么?”

美景道:“当然是搞清楚我手下都有哪些人,这些人都是什么脾气秉性,为人如何,能力如何,察言观色,看他们对我是否恭敬顺从,有那不开眼的就来个杀鸡儆猴,把他们控制住。”

良辰笑道:“可那李鱼却不然。他今日到任,众人先来拜见他,接下来他就该让大账房引着,往各房里去走动走动,回访一下,与各房的管事头目们私下里接触接触,众人对他究竟是个什么态度,他才心里有数。可你看他,第一时间要去看的,是由他负责的生意,心思根本没放在那些人身上。”

美景皱了皱眉道:“貌似我很欣赏?可我觉得这样是轻重不分啊,再说,任谁也想不到他今日刚刚到任就要去巡视街区,下边人一定没有准备,真要是到了那儿,出了什么难堪,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以后如何相处?”

良辰姑娘莞尔摇头:“你说的先抓人后抓事,那是常规情况,并不适用于李鱼,包括之前的饶耿。”

美景道:“怎么?”

良辰道:“饶耿做事其实很卖力,十六桁中排名第一。可八柱之中本有一个空缺,一直虚悬着,为何老大就是不提拔他?你说,对老大来说,是一个上任后马上把心思放在如何笼络部下,建立自己班底、培养自己心腹的人可用,还是一个脚踏实地,肯干实务,叫老大省心放心的人可用?”

美景摸挲着下巴道:“貌似有理,但是,不先抓人,便地位不稳,地位不稳,如何做事?”

良辰道:“他这个位子可就在常老大眼皮子底下,谁敢不用心做事?你看那长安、万年两县都是京县,两县县令俱为五品,是所有知县中品秩最高的。地方州县的官儿都努力营建自己班底,而这两县县令呢?他们最在意的是什么?

美景撅起了嘴巴:“我们一母同胞,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为什么你脑子就比我管用许多,这些道理我就没想过过。”

良辰一本正经地道:“那是因为昨儿晚上你忙着做小点心去了,而我在给老大烹茶!”

美景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哈,真当你突然比我聪明许多,原来是听老大说的。嗯…”

美景转了转眼珠,黛眉一蹙,道:“可要是这么说,李鱼此人,好像太聪明了,这样的人,不好掌控吧。”

良辰姑娘晒然道:“笑话!文如诸葛孔明,武若常山子龙,哪一个本领都不是刘大耳朵能比的,他们还不是乖乖听命于刘备,他们的忠,难道是一出娘胎就带出来的?你我是什么身份,还担心有朝一日让那李鱼爬到咱们上面不成?”

美景想了一想,展颜一笑,道:“不错,是我多虑了。”

良辰道:“咱们走,换身衣裳,跟去十三街区瞧瞧。”

两位姑娘说着,快步向外面走去。

良辰道:“十三街区我还从未去过,那里情形如何?”

美景道:“你我素来形影不离,你未去过,我又何曾去过。此去一瞧不就知道了?”

第266章 暴力之始

西市,十三街区,九路,铁行。

东西为街,南北为路,十三街区第九路,就是铁行所在。

小学徒们把风箱拉得呼呼作响,石炭(煤)烧得炉火纯青,铁具在炉火中烧得红里透白,放到砧板上,浑身脻子肉的大师傅便拈起锤子,一阵叮叮当当极具节奏感的打铁声便传扬出来。

当然,铁具也不都是给人一种傻大黑粗的感觉,比如有的坊里正在制做钢针,这就安静多了。熟铁锻成细条,加热拔丝,再搓削光滑后穿眼儿,再放到铁锅里翻炒退火,最后再用松木、木炭、豆豉做渗碳剂拌以细泥,将针覆盖加热进行渗碳,直至将针在水中淬硬。整个过程比较从容,并不像大型铁具,非常讲究火候的捕捉。

这条街上的客人不多,因为很少有百姓到这儿来买东西,这些铁匠铺子以批发、定制、承接为主,偶尔也有直接来此零购商品的,主要以长安附近乡镇的百姓为主。

此时九路第六家,一间兵器铺子处,就有一个带着外乡口音的客人正在买刀。

刀是横刀,也就是唐刀,这是在汉代的环首刀基础上改进出来的,去掉了汉刀刀柄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双手使用的长柄,就变成了一柄窄刃厚脊的长直刀,基本形状与后世的东洋刀很像。

因为东洋刀就是模仿的唐横刀样式,只不过唐横刀的刀身及刀锋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东洋刀也有着小小的弧度曲线,所以一旦入鞘,极容易被人误会为剑,因为它是笔直的。

那客人三旬上下,看起来像个练武的,腰带扎得板整,整个人魁梧健壮。

他拔出刀来,用指肚试了试刀锋,又舞动几下,微微点头。回头问道:“店家,这刀确是不错,却不知价格几何,可否再便宜一些。”

这时,有两个行人恰好经过此处,一见那刀在阳光下熠熠放光,刀上钢纹精美,刀型款式极是漂亮,不由得两眼放光,马上迎上来道:“店家,这刀怎么卖的?”

那客人瞟了他一眼,道:“我也是买刀的客人,店家在里边。”

那人马上向店内喊道:“店家,这刀,怎么卖的?”

里边走出个矮壮结实的赤膊大汉,懒洋洋地道:“这是一口上好的镔铁刀,两千文。”

异乡客人惊道:“这就是镔铁刀?”

店家抚须,自得地道:“那是自然,你看那刀上淬练打磨中形成的钢纹,你在别的铁刀上可曾见过。若非如此,我岂敢要两千文,这刀可是削铁如泥,是可以传家的宝刀啊!”

那时节物价低廉,一斗米不过三五文钱,两千文钱,算是极大一笔开支了。不过,宝刀难得,若是一口上好的镔铁刀,两千文钱也算是极公允的价格了。那本地客人喜道:“两千文?给我拿一口来。”

店家道:“镔铁刀打造不易,我这店中现时也就这一口,并无第二口。”

那客人道:“既如此,我就要这一口。”

店家马上转向异乡客人道:“这位客官,请把刀还来。”

异乡客人早知镔铁乃西方大食国传来的上好精铁,可这还是头一回看到,顿觉珍贵无比,听他索刀,不禁有些恼怒,道:“店家,你是怎么做生意的?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吧?这口刀可是我先看中的。”

店家陪笑道:“客官,您别生气。这不是您没出价,人家出价了么。”

异乡客人怒道:“谁说我没出价?成,不是两千文么,我买了,把鞘拿来。”

先前那客人听到这里,不禁冷笑:“嗨!我说你这人,我不出价,你也不出价,成心抬杠是不是?店家,我出两千一百文,刀拿来!”

异乡客人恼怒起来:“我出两千两百文,刀鞘给我。”

两下里激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抬价,眼看那本地客人把价抬到了两千五百文,那异乡客人悄悄摸了摸缠在腰间的口袋,微微有些迟疑,没有再喊价上去,那本地客人得意洋洋道:“田舍儿,出不起价了吧,店家,把刀给我拿来”。

这时那本地客人的朋友拉了拉,小声道:“你疯啦,今儿一共就带了这些钱出来,若买了这刀,囊中再无富余…”

还没等他说完,那本地客人已打断了他的话,小声道:“你懂什么,好刀难得。就这口刀,就这长安城里,一转头找个识货的行家,我也能卖上三千文,出了关中,还得更贵。”

二人说着,声音虽小,但那异乡客人却也隐隐绰绰听清了大概,登时把那刀往柜台上一拍,大声道:“店家,这口刀,我出两千六百文!那位朋友,你若出得起更高的价,尽管拿去,若是不然,休再纠缠。”

那本地客人听了登时一呆,下意识地也去摸了摸袋囊,脸孔胀成了猪肝色。

店家也机灵,一瞧二人神情,就知道这笔买卖尘埃落定了,连忙取出一把纹饰极为庄重华丽的刀鞘,双手奉送与那客人,陪笑道:“成交,这口刀,您请收好。”

异乡客人将袋囊中的钱倾倒在柜上,数出七文,放回怀中,把那刀捧在怀里,得意地向那本地客人横了一眼,那本地客人面红耳赤,被朋友拉着悻悻离去。

店家唤了两个伙计,迅速点清了柜台上的钱,恰好两千六百文,显然那异乡客人对自己袋中钱数早就清楚。两下交讫,各自欢喜,那客人便捧着他的宝贝刀扬长而去。

他来这西市,想来还要买些别的东西的,但这一下子便花得只剩七文钱,也没什么好逛的了,兴冲冲地抱着他的宝刀便要趁早出城,回家去也。

************

李鱼带着陈飞扬、大账房、肆长、胥师,贾师、司暴、司稽、质人、廛人、司门、司关、税吏…,浩浩荡荡一大票人,往十三街区一路走来。十三街区一共九条路,自他们这边过来恰好先到九路。

因为是铁行,道路宽敞,行人不多,街道也整洁,各家店铺售卖铁器,门口都有样品架子,上边是按照官府要求摆放的铁器样品,大多以武器为主,所以也就是一个兵器架子,上边插放、悬挂的铁器都是门面,擦拭的铝亮放光。

李鱼一见,印象大好,点头道:“不错,不错。这铁行谁打理的?很是不错。”

管理铁行的肆长、胥师、贾师眉开眼笑,斯斯文文上前,揖礼道:“市长大人,这一片儿,是我等打理的。”

李鱼一笑,这些人挂着太常寺给制定的坊市职务,虽说是不在编的小吏,但是讲究起来,倒还真有些官场中人的作派。

李鱼笑道:“走吧,咱们到里边走走,瞧瞧。”

李鱼迈步向前,众人刚要跟上,斜刺里突然冲过来一个人,步伐极快,其行如风,原本他是要插着众人之间的缝隙过去,众人向前一走,这人急忙垫步躲了一下,只是这一闪,肩头一下子撞在了李鱼身上。

李鱼正迈步向前,重心本就前移,再吃他这斜刺里一撞,一个踉跄,就冲进了旁边的铁器铺子。那掌柜的正拨着算盘,李鱼一头撞进来,险些冲翻了柜台,,把那掌柜的吓了一跳,一把抓起案头一把解骨刀,瞪眼道:“你要做什么?”

店里两个伙计顺手抄起了墙边一口大锤,一把钢叉,虎视眈眈。

李鱼连忙摆手干笑道:“呃,没什么,没什么,我是…撞进来的。”

那掌柜的眉头一皱:“撞进来的?”

李鱼也不与他解释,已经返身走了出去。外边撞了他的那人匆匆道了一声“对不住”,已经快步走了过去。李鱼出来,一众大小头目连忙迎上来,七嘴八舌地慰问:“大哥,你没事吧?”

“那人太也无理,怎么走路的。”

“把他抓回来,给老大叩头谢罪。”

李鱼忙道:“算了算了,多大的事儿。”

李鱼说着,抬头向前看去,恰看见撞他那人急急走进一家店铺,李鱼道:“想是那人有急事,不必理会他,咱们走。”

李鱼率先往前走去,那些人见老大不想理会此事,却也不好多说,便都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此时第一家的掌柜,手里持一口刀,领着铁锤和钢叉雄纠纠气昂昂地冲出店铺,一瞧这一大票人,不禁唬了一跳,赶紧把刀藏到身后,向近前一个司稽点头哈腰道:“白大爷,您各位这是干什么呢?”

那姓白的司稽竖指于唇,向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新任李市长视察街区,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快滚回去!”

那掌柜的扭头看看刚刚“撞”进他店里的那个年轻人,赶紧转身逃回店去,那刀握在身后,这下都亮了出来,看得白司稽眉毛直跳。

李鱼漫步前行,左看右看,铁器行不比别处,也不特意安排人出来招揽生意,有些店前边只是门面,没什么看头。有些店铁匠铺子就设在前面,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招揽生意的手段了,叫你看着,晓得他们家的铁器都是真材实料,当场打制的。

李鱼眼看踱到了第六家门面处,一片光轮忽地从店中呼啸而出,划着一道弧形,“噗”地一声,跺进了李鱼脚前的地面。李鱼颤颤巍巍地抬起脚,五个脚趾从靴子头儿上露了出来。

恐怖啊!

跺在地上的是一口刀,只差分毫,李鱼的五个脚趾就得与他的身体分家了。

陈飞扬一声尖叫:“杀人啦!抓刺客!”

随着陈飞扬的一声尖叫,一道人影从店里“扑”了出来,半空中张牙舞爪,极是恐怖,李鱼想也不想,飞起一脚,先发制人,一个侧踢,将那人扫向店门侧一排兵器架。

李鱼手下那些穿长袍、戴幞头,一路上都假扮斯文的肆长、胥师,贾师、司稽、税吏甚至包括那位大账房,受这一吓,登时现了原形,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只见他们从袖筒内、腰带中、长袍下、靴筒里,迅速变出了长短不一,软硬兼备的各色武器:虎爪,双橛、量天尺、鸳鸯钺、判官笔、分水刺、短匕、软剑、九节鞭、袖箭、双节棍、哼哼哈兮…

最夸张的是陈飞扬,他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大魔法师,手捏致盲术(石灰粉),躲在李鱼背后咏唱着盅惑术:“冲啊,杀啊!保护市长,踏平西市…”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