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其实我不知道答案,但思忖这样回答应该大体不错。船只总要停泊在港口,不可能是内陆。

他说,这个点就是桑给巴尔岛。也许再加上几个地方,比如非洲的黄金海岸等地。不过,最主要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所站之处。

我猛点头,表示明白当年那些满载货物的欧洲商船,已经驶达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然后他们,就是欧洲人,卸下了他们的货物,载上了新的货物。这货物就是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很遥远,是美洲的岛屿和大陆。黑壮汉拔出泥土中的树枝,握在手里,树枝开始新的滑动,向另一方向的斜上角。

这是第二程,也叫中程,要横渡大西洋,航行很久很久。最后,满载黑奴的货船到达美洲大陆。奴隶船卸下奴隶,像贩卖牲口一样,把黑奴卖给种植园主。这笔生意很红火,船主赚到了大笔贩卖奴隶的钱,他们便用这钱买下糖和烟草,最主要的是买下当地的矿产和金银……他奋力拔起树枝,挥舞着戳下第三个泥点,代表美洲。

我看着地上的两条深壕般翻起的潮湿泥土,想象着这两段航线和三组截然不同的物品。黑大汉接着说,奴隶船载满原料和金银回到欧洲,这就是第三段,被称为归程。

说完,他把第三个点和第一个点之间连接起来,于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在芒果树下赫然显现。热带泥土的腐殖气味扑面而来,一条肉色小虫被惊扰,抽搐了一下,惊慌逃窜。

黑大汉说,这种三角航程,每次需要六个月。奴隶贩子一共可以做成三笔买卖。第一笔是用日用品和军火换奴隶,第二笔是用奴隶换钱,第三笔是用钱换到黄金等带回欧洲。平均每一趟三角航行,至少获得300%的利润,最多可以换到1000%的利润。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

黑大汉说到这里,狠狠地将手中树枝折断丢弃,还在上面踏了一脚,好像它是奴隶船的残骸。我看着地面上的巨大三角,那条肉虫已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只剩下翻卷的泥土,在风中颜色渐渐变浅、干燥。

黑大汉指指不远处的印度洋海面,说,由于桑给巴尔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好是非洲海岸的中转站,就成了奴隶贩子们最重要的交易中心,他们在这里修建了东非最大的黑奴市场。

老师结束了他的第一节授课,算是课间休息吧,再次启程走向奴隶市场。

气候炎热,或者说这里位于热带,终年都被高温高湿浸淫。街巷曲折,古老的阿拉伯式、印度式,还有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杂糅一处,让人生出踯躅穿行在中世纪的错觉。

你知道是谁最先利用桑给巴尔岛进行奴隶买卖的吗?黑大汉又提问了。

我赶紧捋捋汗水,在头脑中温习刚才习得的知识,说,欧洲人。

黑大汉说,不对。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阿拉伯人。在公元1000年的时候,也就是1000多年前,阿拉伯人每年运进桑给巴尔的黑奴,就已经有1.5万人左右。

想不到,阿拉伯人是贩卖黑人的鼻祖。

黑大汉又问,你知道欧洲人为什么要贩卖黑奴吗?

我发觉此人真是个严格的老师,喜欢提问。跟着这样的导游走街串巷,你无法东张西望,必得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解,稍有溜号走神就会张口结舌。

我说,1000%的利润。

黑大汉说,不错,这桩买卖能赚大钱。但是,有卖的必须先有买的,就是要有需求。16世纪之后,殖民者占据了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扩张掠夺,需要大量的劳工。当然,最方便的就是驱使当地的土著为奴。在三四百年前,生产技术非常落后,没有什么机械化设备可以使用,一切都靠人的双手。土著的奴隶数量有限,加上殖民者的屠杀和带来了肆虐欧洲的天花等传染病,当地人大量死亡,奴隶就不够用了。殖民占领者圈地越来越大,面积广阔的种植园要种要收,新开的矿井也急需工人,到处都闹人手短缺。到哪里找工人呢?殖民者若是从本国运送劳动力来,需要极大的成本。欧洲人后来发现,非洲黑人更适宜热带环境和繁重的田间劳动,一个黑人奴隶差不多能抵得上四个印第安人干活。他们决定从非洲运黑人到美洲殖民地,称黑人为“人形牲口”。

我不解道,白人殖民者打这种如意算盘,符合他们的强盗逻辑。但他们远道来到非洲,毕竟是少数派,黑人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遍地皆是,哪里是他们想抓就抓、想运走就能运得走的!

黑大汉点点头,对学生能提出个比较像样的问题,表示满意。

他说,对啊,非洲黑人人多势众,欧洲人再坚船利炮,也是少数。其实,真正在非洲从事买卖黑人生意的,正是黑人。

我大吃一惊,说,您的意思是——黑人自己买卖自己?

黑大汉说,你不要以为黑人肤色是一样的,就是铁板一块。不是的,黑人也分为很多阶层。自开始有黑奴贸易,一部分非洲黑人便参与其中,积极出售自己的同胞。最初的猎奴者的确是欧洲殖民者,他们亲自出马,捕猎黑人。黑人不愿为奴,奋起反抗。在捕猎过程中,欧洲人贩子被打死打伤,损失不小。欧洲人见势不好,心生一计,改变策略,自己退居幕后,送黑人头领一点儿火药枪支、一点儿廉价的消费品,再加上很少一点儿金钱,就收买了当地黑人头目。黑人酋长冲到了第一线,开始按照殖民者的心意,去捕捉另外部族的同胞,卖给奴隶贩子。这样一来,欧洲猎奴者就安全了,效率也更高了,更加有利可图。1730年,用四码白布或一桶酒,就可以从黑人首领那里换取一个黑奴。要是黑人小孩,价钱就更便宜,只需要一面小镜子就能带走为奴。殖民者把黑奴运到牙买加,从每个人身上可以赚取60至100英镑。一本万利啊!殖民者用“以非制非”的计谋,成功地制服了非洲。后来,当英国人决定废除奴隶贸易时,非洲的一些酋长公开表示反对,觉得断了他们的财路。一个酋长说:猫能停止抓老鼠吗?猫直到死嘴里都要叼着老鼠。我就要嘴里叼着奴隶死去。

奴隶贸易在非洲风行了几百年。那时候,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卖掉,也可以捕捉他人,把他人卖掉,并因此发财。为了防止自己被捉住沦为奴隶,人们都不敢单身外出。就算听到有人呼救也不敢前去帮忙,这很可能是个陷阱,为的是诱捕你。混乱中,防身的武器就变得极为重要。可非洲除了弓箭,不出产新式武器。要想得到枪支弹药,保证自己的安全,就得出卖他人,从人贩子那里换得武器。这是个邪恶的怪圈!

黑大汉说着,硕大的黑眼珠白眼球上蒙了一层雾气。我因为没有近距离地看到过一个黑人男子哭泣,所以不敢确认他是否真的要流出眼泪,他的情绪非常激动,千真万确。

我心无旁骛地听讲,连路边的景色都顾不上细看,时常磕磕绊绊险些崴了脚。一路蜿蜒,走到了早年间关押奴隶的地牢旁。一组十分坚固的石质建筑,灰白色,古色古香,表面看起来并不恐怖。

请注意这个小窟窿。黑大汉指了指外墙底部岩石砌成的粗糙石壁。要不随着他的手指,我还真没发现这墙根处留有一砖大小的孔隙。

这就是关押几百名奴隶的地牢唯一的透光处。里面没有灯光,没有窗户,一片黑暗。大汉边走边说,我小心翼翼地跟随着他的脚步,沿着石质台阶,探入地下。

关押黑奴的地牢已经拆除,它的原址改建成了一座教堂。我们即将进入的是仅存的一小部分地牢。里面很黑,可能需要过几分钟,你的眼睛才能看到全貌。大汉头也不回地介绍。

提示非常重要。刚进入地牢,果真一片漆黑,好像浸到了墨鱼汁中,什么也瞅不清。我一个踉跄,险些碰到某个尖锐物的角。过了一会儿,周遭的情形,如同一张渐渐显影的黑白老照片,将当年关押黑奴的地牢细部呈现出来。

大约4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高度只有1.5米,人必须佝偻着身体。沿着墙壁的两侧,有用石块砌成的铺。如果从铺面算起,距屋顶的高度只有半米多一点儿。两溜儿炕铺中间,留有50厘米宽的狭长通道。刚才几乎绊倒我的物件,是通道拐角处的石棱。

从非洲各地抓捕来的奴隶,在这里等着被拍卖。接下来,我们会去看拍卖场。现在,请你想想看,奴隶们怎样在此处容身?

狭小幽闭的所在,又脏又黑的石墙上有至深的污痕。虽是盛夏,但空气阴暗潮湿,令人骨缝寒凉。老师的问题不能不回答。如此促狭的环境,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任何方式容身。我说,奴隶们在等待拍卖的时候,并排躺在大通铺上。

你错了。黑大汉冷峻地摇摇头。人贩子怎么会让奴隶睡觉?奴隶们是双手被捆,高举过头,蹲在这石铺上。人只有蹲着的时候所占面积最小,双手被捆就不能反抗。这间房子要关押200名以上的奴隶。

我匆匆心算了一下,每人只有0.2平方米的安身之处,人挤人蹲踞如弓虾。

黑大汉又问,猜一下这两铺之间的狭长通道干什么用?

我说,走路用。奴隶挤在屋内,总要进出。

黑大汉说,这是条路,不错。奴隶们都被剥去了衣服,赤身裸体的,用铁链锁起来,甚至用铁丝从黑奴的肩胛骨处穿过,拘在这里等待到市场售卖。买卖的时候,黑奴不再是人,而被称为“黑人单位”。一个精壮的黑人男子是一个“单位”,一个女子只算0.8个“单位”。时间一到,“单位”们就要从这里走到市场上去供买主挑选。奴隶贩子会像挑选牲口一样,把挑中的奴隶用火红的烙铁在身体上烙上标志,再装上贩奴船。但这条通道日常最主要的用途,是供奴隶们排泄用。为了怕奴隶逃跑,他们绝不能离开地牢一步,双手被捆着,怎么能上厕所?他们就像一排排竖起来的“汤匙”。谁要排泄,就挤到这个通道旁,大小便和呕吐物都倾泻在这里。通道地面上厚厚地积存着污物。

我胃里翻涌,心中壅滞。恶臭隔着数百年的风云直窜脑瓜囟门。那……谁来打扫呢?我忍不住发问。

黑大汉言简意赅地回答:印度洋。

我不得要领,心想,这里虽然离海边不算远,但若是有人提着水桶舀来海水冲刷,那得多少桶!必是惊人的工作量。

黑大汉解释说,此牢房底下有和大海相连的水道。每天大海涨潮时,海水就会漫进来冲刷。退潮的时候,海水会将坑壕里的粪便带走,大体上就干净了。

我说,那如果遇到涨大潮或风暴时,海水骤涨,会不会把炕上的人淹死?

黑大汉说,人贩子才没有那么傻,不会让海水卷上来把能赚钱的货物淹死。当初修建这囚室时,就计算好了潮水能到达的最高水位。既能充分利用海水冲净地面,又不至于把奴隶呛死。

机关算尽、处心积虑的奴隶贩子,多么狡诈周全!尽管大海日日冲刷,然而无数粪水沤积,空气中至今还弥漫着腥恶之味。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