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不会拆除,只会更换新的保护装置。当地人答。

我说,你们是不是还是希望看到以前没有被保护起来的原始样貌的教堂?

当地人回答,当然,我们更喜欢古老的样子。可是,有什么法子呢?保护第一。

这个教堂的名字翻译过来是“救世主教堂”,是由一块长33米、宽23.7米、高11.5米的暗红色岩石雕刻而成。共占地782平方米,有五个中殿和一个长方形的廊柱大厅。在廊柱大厅里,有28根本身就和岩石基座生而一体的石柱,顶天立地地支撑着原本也是岩石一部分的天花板。廊柱上还有很多精雕细刻的图案,也都是和教堂的整体一并完成的。

教堂内部有壁画和一些宗教饰物,令人称奇的是,还有很多非洲鼓置放在一旁。

我悄声问,此地也作为其他活动的场所吗?

当地人说,不。这里只进行宗教活动。

我说,那这些鼓……

当地人说,它们是用来代替管风琴的。

我说,做礼拜的时候,这些鼓会擂响吗?

当地人说,是的。从岩石中发出的鼓声,经过岩壁的共鸣,非常震撼,气壮山河。

用非洲鼓代替管风琴,因地制宜的伟大创造。

非洲鼓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非洲鼓是会说话的。当地人不无自豪地说。

会模仿你们的语言?我很惊讶。

它的节奏就是非洲人都懂的语言。有一些固定的信号,只要手鼓响起,就能传达想要表达的具体事情。拉利贝拉人根本就不用走出自己的屋,就能知道村子里所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这些鼓是有神性的。拍击的部位不同时,音色也有分别,可以发出高中低不同的声音,祈祷部落安宁,传达对神的敬畏。当地人很自豪地说。

这些排成队伍的鼓,身高大约有半米多,直径约30厘米。鼓身上还用浓重的色彩,画着各种几何、花草、人兽图形。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地下幽暗,我一时分辨不清这造鼓的材料。

当地人,非洲鼓常用牛皮、羚羊皮制成,还有木头、豹皮、斑马皮、蜥蜴皮、鳄鱼皮等,甚至还用大象的耳朵。

我悄声问说,您能看出哪面鼓是大象耳朵制成的吗?

当地人悄声说,在教堂里面的鼓,通常都是大树皮凿空做成的。

与之相邻的圣马利亚教堂,面积要小一些,高度为九米。它的石壁上雕刻着很多精美的几何图案。比如卍字符、星形和花饰。别的图案我都可以理解,但这个卍字图案不是属于佛教的吗?后来我在圣城内买到一个纪念物,是顺时针方向的卍字图案这简直就是印度教的符号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查资料也无解,问我们博学的导游,他也说不明就里。所以我只能认为这种古老的符号曾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并无特定含义。

圣马利亚教堂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它的窗户。每侧墙上有两组窗户,每组三个。据说上面一组窗户,代表的是三位一体。下面一组三扇窗户代表着耶稣受难及两个当时嘲笑他的罪人。由于这俩罪人的下场不同,在代表他们的窗户的上、下方又各开了一个钥匙形状的小窗口。口朝上那扇窗户,代表此人虽然干了坏事,但洗心革面之后得到救赎,灵魂还是能升入天堂的。窗口朝下的则表示那个死不悔改的罪人,最终被投入黑暗地狱。基督教的教义在这里入境随俗,有了本土化的诠释。连基督教最庄严的节日——圣诞节,在埃塞俄比亚也被改在了每年的1月7日。

圣马利亚教堂的一侧有个不大的水池,只有十几平方米吧,但看起来很深。

它有多深呢?我问。

11米。当地人告诉我。

我本来想问这么深是否安全,后来一想,圣地不可多嘴,就隐忍下了。再次仔细观察水池,水体呈绿色,有绿漆似的水藻浮游。

当地人告诉我,这水灵得很。

我说,包治百病吗?

当地人是个中年男子,是很有经验的导游。他肩披雪白的圣袍,很有几分仙气。说起这圣袍,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亦步亦趋地跟随他,就要走入救世主教堂的时候,他突然转身走了,说,对不起,请您站在此地不要动,等着我。

我只好遵命呆站,好在时间不很长,他就返回来了,抱歉,我刚才忘了披圣袍,赶回去拿来。他说着,把手中一大块本白色的麻布往身上披戴。

我说,这是工作要求吗?进入岩石教堂的时候,必须这样着装?

他摇摇头说,并没有这样的要求,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在游客眼里,这是游览的地方,但在我们埃塞俄比亚人眼里,这里是圣地。每一次走进它,我都要披上圣袍。

我说,我能看看您的圣袍吗?

圣袍男就把穿到一半的白布重新放下来,让我细细端详。

一块很大的白色纺织品,纱支很细,薄而柔软。依我原来的理解,圣袍是圣母马利亚在大天使加百列告知受胎时所披的长袍,一般人穿的应该叫圣服吧。不过在埃塞俄比亚,他们都管这叫圣袍。荒远之处,宗教常常有新解释。

圣袍男把白布接回,先把一端披在肩上,然后就势将身体半裹起来。然后他把胸前的皱褶仔细整理一番,让它们呈现出美丽而自然的垂摆半弧形……这一瞬,我突然想起了巴黎卢浮宫里的“胜利女神”雕像。

当年参观时,一位学艺术的朋友对我说,胜利女神的头没有了,所以,你不能像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看到女神的面容。你的注意力要放在她的衣服上……

我忍不住好奇,说,衣服是当时的时装吗?

朋友白了我一眼说,是皱褶。裙裾的皱褶,非常自然而流畅。看着看着,你就觉得石头具有了风吹丝绸般的质感和动感。

我不懂艺术,但胜利女神的衣褶确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看欧洲影片和油画,看到罗马帝国君臣所穿的衣服,都折有很潇洒的皱褶,看似随意,其实很有韵律,心想这该是从胜利女神那里传承下来的。到了埃塞俄比亚,我发现,无论多么贫苦困顿的男人,都会披一条白色的巾子,在胸前垂叠出潇洒的纹路。他们走动时,常常手执一根木杖。它并不是拐杖,因为年轻人也都会持有。男人们会将这根木杖提在手里或单手举过头顶,很像权杖。

我曾问过,这根木棍有什么用呢?

被问到的人似乎很困惑,想了半天才说,用处?如果你一定要找个用处,在野外的时候,它可以防身,对付野兽。

我说,那为什么在城里的人也手执一根木杖?

他们似乎有些为难,好像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最后答复说,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传下来的。

在此我做一个自以为是的揣测——人类真的是发源于非洲。原始时期,人为了御寒,会随身携带一块布,冷时披在身上,累了铺在地上。手执一根木棍,为了安全。无论是追捕猎物还是打草惊蛇,木棍都须臾不可离身。当古人类从非洲高原出发跋涉到世界各地的时候,带走了这个传统。于是古希腊的女神,有了飘飘欲仙的衣褶;古罗马的长老院中,人人都手执一根杖。

话扯远了,赶紧回到圣马利亚岩石教堂的绿水池边。

并不包治百病。单为女子祈福。结了婚的女人,喝了这池里的水,会生出天使一样的孩子。圣袍男说。

我暗自腹诽,喝了这池里的水,生不生孩子不敢保,但拉肚子估计是一定的。

不管怎么说,由于圣马利亚教堂拥有如此神奇的“送子”功能,这也使它成为拉利贝拉岩石教堂群里最受人欢迎的一个。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