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等通告,等出发,等拍摄,等放饭,等转组,等收工……坦白说我一度觉得“等”是个很折磨人的事情。一大清早起来,化好妆,有时候还得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坐好几钟头的车到拍摄现场,哦,正打灯布置呢,那就等吧;哦,上一场还有几个镜头,那就等吧;哦,搭戏的演员转组还没到,那就等吧!十来二十分钟那不算等,一两个小时很平常,也有要等上三四个钟头的。以前我难免会抱怨。有回在现场和李威一起等着,我看他很淡定地玩手机,一直都没追问过时间也没催过,完全不急。我有点纳闷,问他为什么。李威回答我:“在片场等的确折磨人,但拍了这么多年戏,非常清楚拍戏就是要等的,我们急导演比我们还急,催是催不快的。”就等等吧,跟自己说没关系就好。这样的经验分享对我挺有帮助的,我开始抱着外语书、游戏机开工。利用等的工夫学学外语,累了就打打游戏,跟自己说没关系,就等吧。

  进组综合征

  每个剧组都是一个小社会、小家庭。它的存在很短暂,大家相处也就两三个月,从开机的第一天,就需要大家迅速投入融合。而我是个投入很慢的人。

  剧组这个小家庭,两三个月也就散了。即使曾经朝夕相处,但终究要各奔东西。我又是个抽离很慢的人。习惯了一个环境一个空间,我就很难迅速退出。刚刚融入,又要离别。杀青当然是盼望的,但杀青回到北京,就会落寞一阵子,从习惯了的上一个剧组生活里慢慢地让自己走出来。所以我的大哥、二哥、大嫂一大堆,和拍过戏的演员都会成为朋友,剧组散了,但我们的情谊还在。

  刚拍戏那一两年,每次进组都要犯“进组综合征”。症状无外乎:面对一字排开的行李箱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收拾,剧本打开又合上基本看不进去,一直碎碎念“哎呀,我又要进组了,三个月啊,那些人我都不认识啊怎么办啊……”可恨的是,他们面对我这样的症状也就放任自流,根本不理会我,告诉我出发时间,到点就把我拎走了。

  一直到2012年,拍《爱的蜜方》进组时我的症状才消失。可能正好那个戏是在春节后拍,过了一个年,休息得比较好,也期待快点工作。也可能是已经习惯了这种从一个剧组出来立马又投奔下一个剧组的生活,来不及发作了。

  剃头

  拍戏中最让我纠结的事情当属剃头。那年我在泰国度假,躺在海边,正惬意着,经纪人的电话来了,告诉我接了《赏金猎人》,马上签约,也就意味着我要为这个角色剃光头。好心情立马就没了,我都忘了我是怎么离开海滩回到酒店的。总之,很沮丧。当然这部戏前期沟通了很久,关于角色和造型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讨论,绝非儿戏。

  你们知道的,我对发型多少还是有点在意的啦。我从来没有剃过光头,也不知道光头的我好不好看,有点无法想象那样的我是个什么样子。定妆前那个晚上,我对着镜子看着打湿的头发滴着水珠,想着这颗脑袋明天就要变成一个光头,一股悲凉涌上心头。一夜无眠。

  我幻想着出一个什么大事件我就可以不用剃头了,或者剧组对这个角色又有了新的想法,把我设计成一个有头发的古代捕快,又或者推迟个几天开机……一切都没有发生。第二天一早,我老老实实地坐在化妆间,等待“执刑”。一群幸灾乐祸的人围着我,叽叽喳喳,我根本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窗外有只云雀飞过,我大喊“快来救我!”这只鸟看了看我,我也眼巴巴地看着它,它扑翅就飞了。唉。

  “等一下,老师,我帮他拍张照!”我亲爱的经纪人在旁边喊了句。你知道我听到一句“等一下”时的心情吗?我以为奇迹就要发生了,虽然我已经被剃了一道,但还有得救,有得救啊!结果,是要全方位影音一体化记录下我被剃成光头的整个过程。我,我真想扑上去咬死这个喊“等一下”的家伙!

  头发剃光了,无论我多难接受也已成定局。我把光头的照片发给了爸妈、朋友。妈妈说好像小沙弥,朋友也都说挺帅的呀。好吧,我只有默默地去习惯我是光头这件事了。

  刚开始一下戏就会戴着帽子,武装得特别严实。时间长了也就不那么在乎了,就顶着亮堂堂的头出门,因为横店最不缺的就是光头。

  在拍完《赏金猎人》最后一个镜头时,我长吁了一口气。这部戏是我的第一部古装戏,也是我第一次到横店拍戏。从刚到剧组准备剃头的纠结到即将分别时的不舍,感觉就像一夜间发生的事情。最初我还觉得我为了这个角色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现在看来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的尝试挺好的,证明我也可以为一些事去努力。这部戏的意义在于是我人生里的一道“分水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横店靠边站,在那之后我能够特别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一名演员。

  神奇的事

  唱歌和演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唱歌很自我,没有对手只有自己。演戏是件已经把情绪喜怒给你设定好了的事情,演出来的角色是披着别人的外衣,有着自己的灵魂的物种。演戏,演的是角色之间的关系,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难把握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习题。表演源于生活,源于基本。

  在我心里,梁朝伟和金城武是演员中最极致的状态。不迷恋媒体,不被市场绑架,无比用心地去诠释角色,有着自由的人生。这是我所追求的境界。

  最想尝试的角色

  作为演员,都想尝试不同的角色,现阶段最想试试的是韩国电影《大叔》里面的角色,历经沧桑,有担当,负责任,时刻都在和悲催的命运抗争。难能可贵的是,永远保持着少年心气。眼睛非常干净,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很温柔。这才是真正帅气的男人。

  想演很生活化的人和体味人人都遇到的情感。其实最难演的角色是大家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人物,最容易的是虚构出来的人物。生活中的角色观众都有既定的评判标准,演得好与坏,一播出立马见真章。虚构的人物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你赋予他的灵魂就成为他。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外形在接戏选角色方面会不会有限制,某次一个记者问到我这个问题我还大言不惭地说:“当然没有,好的演员就是要能够塑造不同的角色。”那天过后,season小姐和我进行了一番讨论。她告诉我,其实很多导演、制片人一上来都是希望找我演一些高富帅、形象好的角色,觉得我外形符合,而一些有特色有特点的角色都会先对我的外形打个问号,担心我长得太帅了,演个普通人不太像。简而言之,就是我长得不够接地气。好吧,这都是他们说的。欧美包括港台、大陆有很多演员,用他们很帅很美的外形演绎了很多经典角色,或平凡或坎坷,但都很生动。形似只是表演的第一层次,神似才是一个角色最需要的。一个好的角色,我是愿意通过增肥、扮丑等等手段完成、丰富他的。

  立扬

  《爱的蜜方》里的立扬,外界评价这个角色很贴近我本人。其实我自己内心没有那么阳光。立扬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孩子。而我自己,在私底下其实很少说话,有时候会忧郁,心思比较重。如果说像,大概是都有少年气息吧。

  简溪

  很感谢《小时代》里的简溪,把我带回了绿色的校园时光。简溪号称“完美初恋男友”,每一个有过学生时代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简溪。关于我演的简溪,不见得符合每一个人心里的“初恋男神”,但我希望能多一些人喜欢他,因为他是我用自己的青春感悟去完成的一个人物,这个过程中有我的很多“感同身受”,很多情绪和故事都是那个年纪专属的。

  有一场戏,我穿着白衬衣,坐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风扇在头顶转着。我这个“过来人”成了“现在人”,我不是在拍戏,是真的在教室里。第一次希望拍的这场戏不要停,希望班主任今天晚些到最好别来,今天在路上会不会遇见那个人?今天的体育课不要被数学课占用了,今天千万别突击考试!希望这个梦不要醒。告诉你们这些“现在人”,珍惜好时光。

  毓泰

  在我演过的角色里,最贴近我本身的是毓泰。话不多,很隐忍。冷漠的性格里藏着滚烫的爱,这种爱只会是暗涌。能懂他的人却不多。

  百里屠苏

  认识《古剑奇谭》里的百里屠苏最初是通过小说,我没有玩过游戏,但只是看完小说我就已经喜欢上这位少侠了。我不想找一大堆的形容词来堆砌,我始终觉得要完整地描述百里屠苏并没有那么容易。苏苏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完美的,在我心里也是。他是一个相当帅气的少侠,这不只是在讲他的外表。

  进组之前,一如既往地做功课。读小说,看游戏视频,和游戏打了通关的同事聊人物和故事。

  出演百里屠苏,受到了很多关注。说关注是比较客气的用词。从开机仪式到定妆照再到路透剧照,每一天在剧组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引来铺天盖地的讨论和争议。由网络散发而来,在现实生活中落地。不是你不去看不去理会就不存在了,这些讯息钻山打洞,披荆斩棘,气势汹汹地来到你面前,逼得你一定要正视它。那么就正视它吧。仔细地看,认真地想,但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你就做你自己,真正身在其中的只有你自己,控球的是你自己,场外观众呼声再大也只在看台上。保持好自己的节奏,打一场漂亮的比赛。这也是对观众最好的回应。

  坦白讲,压力是一定有的。我的压力不是体现在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变得很较劲,和自己较劲,和身边的人较劲。这一年夏天的横店非常热,连常年在这儿工作的场工都说今年比往年热得多。我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有时候还得穿铠甲,背着剑套,披着长头发,从天微亮拍到天黑透,天天打怪兽,中暑过好几次。这样闷热的环境更容易让人执拗。这个夏天横店的雨很少,但还是有。下雨了就会冲走一些闷热。所以等那一场雨下下来就好。心态还是要靠自己调整的。

  中间也有些有意思的事情。我在大学参加Cosplay比赛的照片和视频又被翻了出来,一些网友迅速倒戈变成支持我,关于“李易峰在玩Cosplay时我和我的小伙伴还在玩泥巴;逆袭到电视圈”的网络段子也甚嚣尘上,气氛顿时一派祥和,其乐融融。我当然知道“百里屠苏”在Cosplay圈的意义和标杆,但没觉得参加过同类比赛拿过奖和出演这个角色有什么特殊关联,直到大家翻出这些历史,并津津乐道。我现在也没觉得这有多了不起,给大家贡献一些调剂品倒是挺好的。这也有点像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的桥段,人生的每一个经历都不会白费。

  Chapter 09 最初的自己

  一把好手

  大学的时候,我都是寝室最早起床的,6点半就爬起来。不是因为用功,而是因为我想第一个用到厕所。我要洗一下头,要把头发吹干,步骤会比较多,然后就起来,7点5分还是10分要正式到学校一个湖旁边去晨练,练嗓子,背绕口令,读文章这些。

  被关注

  有一个称号伴随了我很多年:校草。早在出道前人们就这么叫我了。

  上初中的时候,隔三岔五早上都会有女生送早餐给我,上学的路上一路会有学姐学妹盯梢尾随。等到了高中,情况就变得更夸张了。当时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环形的,四面都是楼,花园在中间。我早上骑车上学,放好自行车走进教学楼,哄闹声一片,抬头一望,四面教室的楼上楼下,一楼二楼三楼,全部都是人,女生都在喊:来啦!来啦!……

  放学回家,一出校门,门口也有人站着。其他学校来的也有。我爸妈发现这个现象之后特开明,觉得这完全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爸妈对恋爱的态度

  小学的时候,收到一个女生给我写的情书,被我爸看到了,他什么也没说,估计觉得都太小,也就是扮家家酒闹着玩。

  后来高中谈恋爱时被我妈发现了。她有一天突然问我:“坐在你车后边的女生是谁?”我当时都傻了,只能盯着我妈,内心默默翻涌“招还是不招”。然后我妈教育我:“自己悠着点!”哦,就这样?!没了?!不严刑拷打一番?

  中国的父母大多数都不和孩子谈论情感,在这方面的教育古板而严苛。我的父母很开明,他们不多加干涉,只适时地提醒我。我们会像朋友一样谈论,遇到爱情困扰时我也会向爸妈求助,失恋的时候妈妈是我最好的倾听者,直到现在我的感情生活都会一五一十地跟爸妈交代。

  被全班保护的年代

  说到早恋,在学校我从小就是老师的重点监察对象。高中的时候甚至被班主任控制不准我出去做广播体操,很直接地说:“李易峰你就别去了,很麻烦。”

  还有更夸张的事。有一次开班会,班主任说:“李易峰的电话你们不要随随便便给别人,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班里的同学。”你们不会知道我当时有多么尴尬,我想说,老师,没关系的,我习惯了,我懂得保护自己……

  那时候还有人把我在运动会上的照片冲洗出来卖,还有一个刻成光碟的版本。十块钱还是八块钱之类的吧,做得不比现在偶像市场的应援物差啊。

  后来班主任找我去谈话,她看我在学校念书念得这么惹眼,认为是我自己太招摇或是我故意去招惹女生才会这样。老师一本正经地教训:“你看你每天招惹的这一大堆!”我当然申辩这不关我的事,我真没有招惹谁。老师也是刚刚大学毕业,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可能觉得和我这大半小子讨论这样的话题也难为情,训着训着自己脸就红了。班上的男生们开始起哄,老师都急了,有些气急败坏地说:“我要喜欢也不会喜欢你这种男生。”我回答:“老师,很多事情都是言不由衷的。”老师非常好涵养,扔给我一句“少臭美了”,就结束了这场谈话。嘿,那时候真是淘气。

  告白

  听到最多的“我喜欢你”也是在学生时代,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告白。有时候走在路上,有女生过来就说我喜欢你,也许成都妹子都敢想敢做吧,所以这样的事件发生概率还比较高。不过再勇敢的女生到了这时候都会有些羞涩,往往表白完了也就沉默了。遇到这样的喜欢,我大部分时候也不太知道该怎么做,而且一般周围都有同学,沉默好一阵子,只能说谢谢,然后大家就尴尬地离去。有时候上学骑着车,突然后面会冲上来一个女生,飞速地递给我纸条,再飞速骑开,骑得比我还快;也有送到我家楼下保安室的;从其他学校寄过来的,通过同学转交的是更多的。

  被大家这样喜欢,说不高兴一定是骗人的。很感谢有那么些人把最单纯美好的“初喜欢”放在了我身上,也因为你们,我的中学时代多了一些色彩。

  也被男生喜欢过

  在这些人中间,也有男生。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年级去绵阳风洞旅游,很难得的两天一晚的行程。当时大家那个兴奋劲啊真是难以言表。小时候能够离开父母和同学们一起在外面玩,没大人管,没大人催着睡觉,简直就是一件值得庆祝整整一礼拜的事。现在回想那时候的喜悦都还是会忍不住微笑。

  在吃饭的时候,有另外一个班的男生拿了一封信给我,说“这个是别人让我转交给你的”。我就说行了,意思是我们不要先谈这个,先玩先吃一会儿再说。但他特别坚持,也不走,硬把信塞给我:“是某某给你的,那个男生。 ”我只能瞪着他说别闹了。我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就没管了,也没放心上,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回学校之后有一次在操场上打篮球,拿信给我的男生问我,那天给你那封信你看了吗?我们班男生让我转给你的。我还是不相信,说你不要逗了,哪个男生啊?当时篮球场正对着他们班窗户,我一抬头,窗前正站着一个男生看着我们这边。我就说是那个男生吗?你真爱开玩笑啊!他说:“是,确实是那个男生。”我摇摇头,说:“不可能吧。”但看到窗前的那个男生很紧张的样子,发现我们在看他,就闪开了。我知道这个事是真的。

  当时也没有概念说GAY或喜欢男孩子什么的,只是似乎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都会有几个男生有些女性化,你只是觉得他是“假女娃子”,就是这种,你不会觉得也不懂他们是另外一个群体。

  和写情书的那个男生后来并没有什么故事,他再看到我都会害羞地躲开,我有时候会对他笑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当时身边知道这件事情的同学,都没有把这封情书当成很特别的一封,也没有把这个男生当成很特别的人。成都人天性都比较开明吧。爱是一个人的事,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何必放到别人的世界里去考量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勇敢地忠于自己的爱,没什么不好,总比刻意欺骗自己,欺骗别人要强,在爱情这件事上诚实是行善。

  你会怀念那个喜欢他的自己

  喜欢一个人,要告诉对方。即便有一天这样的喜欢不复存在了,你们也会因为曾经的告白而变得有牵连,在彼此的记忆里留一个美好。年少时的喜欢和喜欢打游戏或特别喜欢打篮球应该差不多,看到一个人会脸红,想要讲给他听,在旅行的前夜辗转反侧,和朋友一起胡乱打闹,人群里总忍不住去看他,我们只是在喜欢而已。这种喜欢,和喜欢的这个人,或许已经没有关系了。但有一天,你会怀念那个喜欢他的你自己。

  说到这几年的青春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天看完电影,一个人走在北京初夏的路上,想起了我并不长久的大学时光。

  电影的场景和我的大学不太一样,毕竟那是我上一个十年的故事吧。我的大学是绿色的,更鲜亮一些。寝室里的卫生状况也好很多。但通宵打牌的热闹、新生入学社团招人的盛况一模一样,真是让人禁不住要笑出声来。我只住了一年的大学宿舍,可以说的故事没那么多。毕业那天,也是从片场匆匆忙忙飞回成都,参加了毕业典礼,下午又飞回厦门继续拍戏,连散伙饭都没来得及吃,也没有和同学们对酒当歌,抱头痛哭,这还是有点遗憾的。还好我有穿学士服,和大家一起扔学士帽拍照留念,也算形式上的圆满吧。2013年,国内的青春电影状况要好很多,60、70、80都能在大银幕上相应地找到缅怀热血青春的作品。以前我们自己的电视电影描述过许多的红色年代、知青年代、文艺年代、改革年代、战争年代,却唯独缺少属于我们的青春年代。

  青春

  整个学生时代,我更喜欢初中一点。初中比较无忧无虑,高中相对学习压力比较大,毕竟都要考虑考大学的问题。

  现在联络比较多的还是高中的同学。每年过年都会有同学聚会,大家见见面,吃吃饭,不用特别做什么,在一起就很舒服。学生时代会遇到你一辈子的朋友,总有那么两三个人,大家很聊得来,亲历了彼此的青春岁月,看到你的伤心难过,知道你的情怀秘密。不过我的这些死党都是女生,都是特别好的姑娘们。哎呀,说起来才想到有一个是前天结婚呢!作为不靠谱的朋友,我答应人家要录视频祝福的,居然给忘了。

  那时候在成都,我和一个好朋友聊着天吹着牛,突发奇想地跑进一家名车4S店,两个人装模作样,摆出一副“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的嘚瑟劲,专挑贵的车试驾。销售人员一看这阵势以为我们就是富二代,刚从国外回来的那种,超乎寻常地热情。我们俩也真讨人厌,特别潇洒无惧以及厚脸皮,过完干瘾,末了还要开个空头支票给店员:明天就来提车,等着我们。出门后就狂笑,第二天顶着烈日换一家店继续假装富二代去“过干瘾”。青春就是这样吧,会没有原因地做出一些很无厘头的事情。就像柯景腾办一个莫名其妙的格斗比赛,女生会觉得无聊幼稚,但男生就非常理解,总要有个出口释放我们的热血、冲动、精力,这就是青春。

  Chapter 10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一生朋友 2013年最喜爱的电视剧是韩剧《绅士的品格》,四个帅气中年男人的生活。里面有很多桥段都很有趣,在学校打架,打赌一起戒烟,从穿校服一起走到西装革履。你也会羡慕有这样长久的友情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好的友情比好的爱情其实更难得,爱情很容易刻骨铭心,而友情却细水长流,有太多的聚散离合,一不小心大家就走散了。

  还好我也有十几年的老朋友,我们都已经到了一不小心友情就上了年纪的时候。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不是别人随叫随到、朝夕相伴的朋友,所以我也习惯了朋友不一定要时常在身边,很久不见不联络,但彼此的默契和熟悉都会在,因为是朋友。我认定的朋友,是可以相互讲心事,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绝不利用。

  我有一个刚来北京时就认识的朋友。有一回我们因为一件小事争论起来,谁都没让步。自此之后我们大约有半年没有联系。我们俩都属于嘴很硬的人。我知道我们不会因为这件事掰了,我对我们之间的友情很了解,而且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不愉快其实很容易过去,等有空了一起打场球,扔瓶水给对方就没事了。只是那大半年我们都很忙,没有在球场遇到。有一天晚上12点多,他突然给我打电话,我听出他的声音不太对劲,他告诉我他养了很多年的狗狗死了。我说,你等等我,我现在去你家。到他家后,我们没有说太多话,陪他坐了会儿,我又自己回家了。还有一些朋友,能见面的机会更少。高中同学里面关系最好的那几个,基本都只有回家过年的时候才能见面,都是女生。她们已经在谈论房子、孩子,讲各自的老公、家里小宝贝买了什么玩具,有什么特别逗的事,打算在哪里上学。我就这么听着,虽然和我的生活有些不一样,但大家的亲切感都还在,不会觉得无聊。我很愿意从这种家长里短中分享她们的安心和知足,也为她们开心。我们见面的时候还像小时候那样,抱抱、摸摸头、搭搭肩,最开始她们也挺为我着想,说要是被人看到传绯闻多不好啊,我很坦然地宽慰她们:谁没个女同学好朋友啊,没事!

  我的朋友里女生真的挺多的,我不属于“黄小贱”式的男闺密,还是比较像正统些的蓝颜知己。我的这些女生朋友会和我讲心事,让我站在男生的角度给她们分析问题出主意,逛街、家务事需要劳动力时那也是一点都不含糊,而她们也会分担我的坏情绪和不高兴。在我的概念里,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着很纯粹的友情,两个人相遇,他们的关联有很多种,不是非要往爱情上靠。

  拍戏这几年,也有结交这样的女生朋友。她大咧咧的,我把她当哥们儿多点。巧的是我们俩住得特别近,平常也会去对方家里坐坐,一起玩。有次从剧组回北京参加活动,只待一天。家里什么都没有,没有水没有吃的也没有毛巾牙刷,床上用品也都收在储物柜里,我就懒得回家,很不客气地给她电话,要求借宿一晚。她帮我点了夜宵,准备好洗漱用品,我们边吃边聊天,困了就各自回房睡觉。第二天一早我赶飞机,她还在房间里睡觉,我收拾好,轻轻地关上门走了。不需要客套,不需要刻意说谢谢。

  兄弟、朋友、爱人、家人,甚至陌生人……有些人,无论在生命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都注定陪伴我一生。

  Chapter 11 那些生命中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印象中最深的一部电影 电影不仅仅是约会时看的,独处的时候可以看一些需要动脑筋的影片。推荐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老片子了,很经典。有内容的东西就是会留存下来,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的博大,你能感悟任何你渴望了解的:信念、自由、友谊、制度、理性……

  电影名字直接明了,是Andy的救赎,也是生命的救赎。影片里,Red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在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待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我们好多人,不知不觉中都成为了Red,在习惯中麻木,在麻木中终老,制式的生活逐渐变成禁锢自己的牢狱,最后连逃脱都不敢去想。但总有Andy这样的人告诉我们,“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于是Andy用了二十年挖开Red认为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隧洞。当他终于爬出恶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希望在信念的支撑下得以实现,冲破了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亮光之下,我们的懦弱纷纷现形,并且颤抖。我们需要Andy这样的信念者给予些指示和牵引,或许我们自己都应该成为Andy。

  关于火锅与红酒

  作为一个成都人,作为一个金牛座的成都人,美食必然是爱好的第一梯队。内心美食第一名必然是爸妈做的家常菜。位居第一梯队的另外一个就是火锅。

  有朋自远方来,到成都,一定要带他们去吃火锅。熙熙攘攘、觥筹交错、香气四溢,每个人都沉浸在美食之中,欢喜悲伤蘸了酱,和着又麻又辣的汤汁下了肚,什么都不是事了。这就是典型的成都生活。

  说到我对火锅的热爱,进组前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吃杨家火锅,哪怕这一天工作到很晚,不吃就得一别数月啊!中间每次回北京参加活动,一下飞机就开始琢磨这次有没有可能去吃啊,能不能吃到啊,但大多数都只能是想想,一般时间都很紧张,而且太晚吃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那个抓心挠肺啊。每到一个城市拍戏,我也会特别关注下周边有没有火锅店,特别是来自成都的连锁店,期望找到熟悉的味道。

  如果我要做投资的话,一定是开一家私房菜馆。以金牛座远近驰名的美食味蕾和我吃遍大江南北总结出来的美食地图,取长补短,我这家店一定会成为餐饮界的头号明星。

  除了爱吃火锅之外,我还喜欢喝点小酒。喝红酒。

  我喜欢喝酒,但从不酗酒。很多时候晚上都会喝一点红酒,睡觉前喝点红酒对皮肤和睡眠都有好处,尤其是女生,这个养生小Tip推荐给你们,不过未成年不可饮酒哦!无尽的夜,喝喝红酒,听听音乐,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人也会平和下来。

  拍《千金归来》的时候,我和李威常常约着一起喝酒,李威也是一个爱酒之人,他在品酒方面造诣比我高很多。有时候收工早,我会去他房间找他聊天,一起喝喝红酒,玩玩电脑,聊聊天。这在剧组也是一种自我享受和调剂情绪的好方法。

  我对酒并没有很挑剔,不像有些好酒之人会专门去上品酒课,把这当成一项研究去攻克。在酒的选择方面我会随意些,随遇而安,反而时常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偶尔喝到一款好酒就会开心半天。

  在口味上我会选择略带甜味的葡萄酒,澳大利亚、智利和美国的红酒是首选推荐,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不是非常醇厚但带有清香,价格一般在一百多到几百块不等;法国的红酒味道太丰富,味道醇厚,苦涩感也比普通的红酒要重,所以法国的红酒我很少选择。除此之外,我偶尔还喝气泡酒,这种酒也很不错,酒精度数不高,味道柔和,大多数女生会喜欢。

  关于运动与健身

  健身是一件枯燥而单调的事情,但会带给你快乐。

  初学者最好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一来可以量身制订健身计划,规范动作,二来也可以督促你不犯懒。健身初期最难的就是坚持。的确累,一泄劲就想算了,一算了就真的都算了。

  健身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会吃力,很多动作也难做到位,但坚持下来,你会慢慢发现身体的变化,某些以前都活动不到的部位也有了感应,流汗都变成一种享受,通过运动开始了和身体的对话。这就是健身的魅力吧。

  在剧组,我会买些健身器材和教学视频,在房间或者酒店的健身中心锻炼,尽量保证运动量。

  足球是我的最爱,我不仅喜欢看,而且喜欢踢球。机缘巧合,我在杭州和绿城足球俱乐部的专业球员们一起特训了一天,过了一把职业球员瘾。那种奔跑和发梢都滴汗的感觉是最好的释放,仿佛回到了成都,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小时候训练时的场景。或许我留在成都、漂泊在任何城市,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但心中仍然有自己的梦,或许我就是你们中的任何一个。

  天真犹存

  此去经年

  不离壹刻

  万千世界

  时光刀锋

  心亦野草

上一章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