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都来了?”殷果奇怪看斯诺克台子旁的人。
有人回:“本来要去巡回锦标,六哥说要先来美国,估计是担心你第一次职业赛。”
在北城,排行老六的是孟晓东,自然说的就是他。
殷果点点头:“我教练在里边吗?”
她刚接电话,说是在休息室。
“在,”另外一个回答,“进去吧,等着你呢。”
殷果看了看四周,在窗边,有一排椅子。
她对林亦扬招招手,林亦扬低下头,她轻声耳语:“最多二十分钟……或者半小时。”
林亦扬点头,顺便,拍了一下她的脑袋:“不着急。”
殷果对他笑了笑,依依不舍地跑了。
说实话,林亦扬这个动作是故意的。
他和殷果不一样,殷果进了这层的球房,像回家一样,放眼望去都是熟人,也不会察觉出有多少的不同和审视。可林亦扬从迈进大门,就知道,全场人都在打量着自己。
包括现在。
他走到窗边,没坐,只是靠在玻璃窗旁,看着北城的选手练球,尤其是斯诺克那边的。
这些年他不关注赛事,但因为吴魏还在打球,多少回提到过北城几个新苗子,给他看过几眼比赛视频,评价是:和孟晓东都是一个路数的。
其中一个林亦扬在视频里见过的人,现在就在斯诺克的绿球台旁,在用巧粉擦着杆头,从进门开始就毫不避讳盯着自己和殷果看,一秒都没移开视线的男人,好像叫……李清严。
从进来,林亦扬看着这个男人打了几杆,和孟晓东一样,节奏稳定,严格控制在25秒之内出杆。那天,林亦扬发现孟晓东这个新习惯后,查了一下各类大赛的规则。
这是超级联赛的规则,很苛刻。
许多别的国际赛事并没有这种25秒的要求。但是,孟晓东显然在用最苛刻的比赛规则在训练自己,包括他旗下的选手。
一分钟后,九球那边和殷果熟悉的两个大男孩,笑眯眯地越过了在场众人和林亦扬之间的一条安全线。
“兄弟,幸会。”高一点的靠在林亦扬左边,伸出右手。
林亦扬伸出右手,和对方象征性地握了下。
“打球吗?”旁边矮一点的问。
如果是职业的,不会没人认识他,所以大家都认定他是外行人。
林亦扬看这两个还算友善,带着好奇的成分多,也就倚在那,随便应付着说:“偶尔。”
竖着耳朵听得众人懂了:业余的。
所以殷果先来纽约一趟,竟然莫名其妙让一个业余爱好者给追上了。他们这些人都不敢肖想,可让那位和殷果青梅竹马长大的李哥怎么想。
斯诺克台子旁,一直和李清严练球的对手——硝子拿起了一颗球,笑着指面前的绿色球桌:“进我们北城包场的球房,按规矩,都要走一杆的。”
林亦扬摇头:“不打斯诺克。”
谁都不可能让他破了这规矩,包括孟晓东也只是让他退了半步而已。
“九球?”有人指不远处蓝色球桌。
林亦扬想想,还是算了。
九球那边都是年轻气盛,而且是这次公开赛的参赛选手。让自己不好好打、放水,是不可能的,但要认真打,在公开赛前和职业选手来这么一局不太厚道。
于是,他又摇头:“也不打。”
大家互相对望了一眼,原来是打中式八球的。
“给他摆一个中八,”硝子说,“用九球的台子。”
硝子说完,大家都在看李清严。
李清严终于开了口,他说话很客气:“能进我们包场的地方,不是自己人,就是朋友。想做朋友就就来一杆,否则很难服众。”
硝子最后接了话:“除非你说,你从来不碰、不懂这个,我们就不勉强了。”
林亦扬看这个局势,知道自己今天不走一个过场是说不过去了。
他看得出来这个李清严是重点人物,估计过去不是追过殷果,就是曾经在一起过,而且至少到今天为止还在惦记着。
他离开窗边,径直走到李清严和硝子练球的那张斯诺克台子前,拍了拍边沿:“就这个。”
球房内,渐渐静了。
“不是不打斯诺克吗?”李清严隔着球桌,笑着看他。
“对,不打。”林亦扬环顾四方,在找公共球杆。
“硝子,给他。”李清严说。
硝子把自己的个人球杆递给林亦扬:“我还要比赛,悠着点儿玩。”
林亦扬接过球杆,拍了一下硝子的后肩:“谢了。”
桌上还剩下了三颗球,林亦扬用手,把台子彻底清了,只留下了一颗红球和一颗白球。
林亦扬指了指红球:“红球随便你们摆,我来打。”
这一句,所有看热闹的人都惊了。
太狂了,随便摆一个球就敢打?
林亦扬捞起球桌边沿的巧粉,又跟了一句:“五十个球,有三次没落袋,算我输。”
第20章 峥嵘岁月潮(2)
其实这是一个基本功练习,和斯诺克,和九球,和八球都没太大关系。
是在训练准度。
但五十个球,只能丢三个球,在场的人里,包括李清严谁都不敢打包票自己能做到。其实林亦扬说这句话时,还是觉得自己老了。少年的他可以做到不丢一球,可惜……斯诺克的球桌对他来说,还是太陌生了,常年在九球的小桌子上打球,他不敢说,自己换到斯诺克的大桌子上能不丢球。
李清严再次在记忆里搜寻这是一号什么人物,然而毫无结论。
“他是内行人。”李清严走到硝子身后说。
硝子点头。
从林亦扬说“不打斯诺克”那一句话开始,大家都猜到了,他不仅仅是业余爱好者,面对一堆高手能如此平静,只能是同类人。从林亦扬审视了几秒九球球桌,再次拒绝后,硝子就更加肯定这个人一定是心里有底,手上有活的。
硝子拿起那一颗红球,放在了正当中,这是一个毫无难度的位置。
算是给彼此一个简单的开场。
林亦扬从心里赞赏孟晓东带人有方,就算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第一个球也摆得很有礼貌。他把白球放在发球线上,一击落袋。
毫无悬念。
“第二个。”林亦扬收杆,指球桌,让他们继续摆。
接下来的十分钟里,红球被放在了各种位置,越来越刁钻。
林亦扬竟然没有一次动作慢下来,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越有手感,会越打越好,越打得好,会更有手感。
红球刚被摆好,白球就飞一般撞了过去,全部收入袋口。
前二十个,硝子摆得都比较常规,全部落袋。
到三十个,硝子开始往刁钻位置摆,全部落袋。
到四十个,仍旧没有一个丢球。
……
在场年纪小的看得太投入,十三四岁少年们全紧张的手心里冒了汗,盯着四十几个斯诺克的红球满桌飞。这样的准度已经不是这些少年能企及的了。
第四十九个。
硝子刚拿起一个红球,被一直沉默观看的李清严接了过去。
李清严看他:“指定袋口,有问题吗?”
林亦扬毫不在意:“随意。”
李清严摆上了三颗球:1白球、1红球、1黑球。
像是一场比赛片段的还原。
“这是你赢过的?”林亦扬问。
“不,”李清严说,“威尔士公开赛丢的球,三天前。”
林亦扬绕着球桌走了两步,又问了一句:“当时你要进哪个袋?”
“中袋。”可惜失败了。
林亦扬点头,在俯身的一秒做了判断。他球杆架在左手上,慢慢地瞄准、出杆。
一声轻响,白球击中红球。
在场所有人都认为林亦扬的这一杆会把红球打向中袋,可红球竟然飞向了底袋。
出其不意的一击,极难的角度。
但是,球进了。
在红球入袋后,林亦扬顺手把黑球也打入球袋。
李清严盯着球桌,在片刻的思考后,率先鼓掌致意。
当时李清严在赛场上也想过这个方案,但太冒险了,他选择了更保守的中袋路线,可惜失误了。没想到,几天后在纽约的这个酒店里,面前的这个男人完美解了这一个局。
加上最后的一颗黑球,整整50个球,全部入袋。
没有一个失误。
北城的这些少年们心服了,口也服了,纷纷报以掌声致敬。不管这个男人是什么项目出身,他的准度毫无疑问是最高水准,职业水准。
他的身份、背景和参赛经历是什么?他到底从哪里来的?
太多的疑问,充斥在每个人的心里。
没人开口,连李清严不知道要怎么去问。
在这诡异的安静里,没人动。
时间仿佛是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