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以后十二盟的可汗是谁?
于之后朝廷的战事有没有影响?
姜宪寻思着,把这件事告诉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不以为然地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总不能叫人不死吧!只要皇上到时候别翻脸不认人就好!李谦的军功,我是无论如何也要帮他争到手的。”
姜宪微微点头。
晚上赵翌就来找她,把宋海破口大骂了一顿,连带着把马向远、金海涛包括李谦等人都骂了一遍。
姜宪当时就很不高兴,道:“人死了,关李谦什么事?不是你让人把那个布日固德交给宋海的吗?”
他当时不是怕李谦冒认军功,要确定一下吗?
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
既然大家都不认识布日固德,他大可以找个人来冒充布日固德啊!
那献俘仪式不就可以照常进行了吗?
赵翌顿时有些坐不住,草草地回了姜宪两句就跑了。
“真是莫名其妙!”姜宪不解地摇头,回到屋里也没有心情做衣裳了,索性写了封信去问李谦到底怎么一回事?又追问他什么时候能来京城接她。
如今太皇太后身边有了田陈氏做伴,身子骨比前世强多了。她总这样住在宫里也不是个事,她想回陕西,想陕西他们位于甜水井的宅子,想宅子里花棚养的那几株兰花了。
李谦八百里加急回了一封信给她,说自己受了伤,需要静养,会在大军班师回朝之后才进京。而来送信的人干脆告诉她:“大人说有些话不能写下来,免得一不小心落人口舌。大人好着呢,根本没有受伤。这么说,也是因为不想参与献俘的事。不知道谁给皇上出了个主意,皇上让人找了个和布日固德差不多个子的鞑子,冒充是布日固德,等大军回来的时候会举行献俘。大人不愿意跟他们玩这些花样,只好称病不去。但又怕郡主听到了消息担心,所以特地命了小的过来给郡主解释一番,让郡主千万别担心,大人心中都有数呢!”
姜宪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她没有想到赵翌为了名声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上行下效。
他这样,这个朝廷的官员还能有个好?国家社稷还能指望这些官员?黎民百姓的生死还能依仗这些官员?
她知道赵翌蠢,可没想到他蠢到了这个地步。
姜宪问孟芳苓:“皇上这些日子都在干些什么呢?”
孟芳苓却误会了,低声道:“据说又宠上了一个姓叶的女官…”
姜宪突然觉得自己前世为赵翌流下的那些眼泪只能说明自己也很蠢。
她挥了挥手,觉得自己还是少听点赵翌的事心情会更好。
姜宪给李谦回信,觉得他做得对。并告诉他,若是觉得进京不太好,不如就一直称病好了,等到这边的事了了,直接回甘州。
关于她和李瑶、姜镇元的交易,她没有告诉李谦,怕到时候李瑶等人失信,让李谦空欢喜一场。而太皇太后那边,姜宪也借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其让李谦这个时候回来,不如等过几年李谦的脚跟站的更稳些了再回来也不迟,说服了老人家。
太皇太后看着姜宪和韩同心如同王不见王似的,知道她不愿意搭理韩同心,想着姜宪自幼在她手掌心里长大,也不愿意她受这委屈,李谦在陕西宰辖一方,做个土皇帝,比在京里更好,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第570章 回朝
姜宪足不出户地呆在东三所里给李谦做衣服。
叶九妹是个老实木讷的,问一句答一句,却不惹人厌。倒是萧容娘,几次以为姜宪没有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窥视姜宪,等到姜宪的眼睛瞟过去,她又立马垂下了眼睑。
和前世一样。
姜宪也就懒得理她。
等到了正月底,风吹到脸上已经没有了寒意。太皇太后就和太皇太妃等人商量着要不要出去踏个青什么的。
太皇太妃颇有兴致,道:“还是上次去大相国寺敬香的时候走了走,要不我们去郊外的别宫住些日子吧?”
实际上风景最好的地方是万寿山。可曹太后住在那里了,太皇太后自然是不愿意去的。
太皇太后就说这次去白云观吃他们家的斋菜:“这有两年没去了。”
大相国寺的主持喜欢亲近慈宁宫,常派人送东西去太皇太后的娘家亲恩伯家,太皇太后若是想出宫礼佛,就会去大相国寺。
众人自然是凑着趣说“好”。
只是没等到太皇太后选好出行的日子,亲恩伯夫人就进宫了,请太皇太后给王瓒和石小姐选日子。
“大家都满意。”她一副笑得合不扰嘴的样子,“就想交换庚帖把亲事定下来。我请钦天监的看了好几个日子,但到底选哪个日子,还得您帮我们拿个主意。”
王瓒的婚事,可一直是太皇太后的一块心病。此时要定下来了,太皇太后高兴得眉眼带笑,哪里还有心思去踏青,忙让亲恩伯夫人把钦天监算好的日子拿给她看,和亲恩伯夫人凑在一起商量起王瓒订亲的日子来。
姜宪无奈地朝着白愫笑了笑,心里却为王瓒高兴。
他娶了妻,心也会安定下来,太皇太后也就安心了。
等到亲恩伯夫人走了,太皇太后拉着姜宪去了她老人家的库房:“你和阿瓒,一个是我的手心,一个是我的手背,我的这些私房,一多半给你,一小半给阿瓒。还有些零星的,是给芳苓他们这些人分的。你也不要吃醋。阿瓒的,等他成亲的时候我让人送过去。你的,已经给你了。芳苓的那些,我怕我死后她带不走,就都交给你了。你记得到时候把她们的后路都安排好。”
姜宪听着心里怦怦乱跳。
太皇太后有些日子没有说这样像交代后事的话了。
她觉得不吉利,“呸”了一声,娇嗔道:“这话我不爱听。这些东西,您还是自己交给孟姑姑好了。”
太皇太后闻言欣慰地笑,道:“我知道你不爱听,我不说了,我不说了。不过,东西你还是得拿走的,别耍小性子,耽搁了你孟姑姑。”
就是寻常人家的老太太想赏身边服侍的人几个银子,等老太太闭了眼还有人打主意,何况太皇太后的东西都是大内御制的,一般压根就拿不走。
姜宪知道太皇太后的顾忌,说归说,最后还是把东西接在了手里,安排人送去了小汤山。又怕到时候说不清楚,把太皇太后是怎样分配这笔财物的单子给了孟芳苓一份。孟芳苓没想到太皇太后还有这样的安排,悄悄地躲着哭了一回,用熟鸡蛋敷了半天才没了印子,出了门帮着太皇太后打点王瓒的婚事。
李谦来信,说他决定过些日子再进京。
姜宪也觉得他不必来凑这个热闹。
只是这样一来,二月初四城门献俘的事慈宁宫里的人也就没空去看热闹了,不过事后听那些宫女内侍说,那天的场面极其宏大,京城的文武百官都出席了不说,百姓把长安街堵了个水泄不通,囚车走过的时候,很多人朝着“布日固德”扔石子,最后布日固德被赵翌“仁慈”地赐了鸠酒,那个章震还为此写了一篇对赵翌歌功颂德的文章,不顾同僚们鄙视的目光,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诵读,带头跪下来请赵翌登泰山封禅。
这得多不要脸!
姜宪目瞪口呆之余对这个章震还是非常佩服的。
人活到他这个份上,也算是无畏无惧了。
赵翌果然“勉强”听从章震的话,决定九月份的时候去泰山。
曹宣进宫来看白愫,遇到姜宪,眉宇间满是担忧地讲给姜宪听。
姜宪呵呵地笑了两声,去了太皇太后的东暖阁,给曹宣两口子留地方说说体己话。
印霞悄悄地给她带话:“刘冬月说让您这两天回小汤山一趟,有急事找您。”
姜宪想不出他有什么急事找她,想到明天亲恩伯会进宫和太皇太后商量聘礼的事,应该没空管她,遂道:“那就明天吧!让他明天一早在神武门前等我。”
印霞笑着应声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姜宪从孟芳苓手里拿了令牌,穿了件寻常宫女的服饰就带着情客出了宫。
刘冬月带着两个孔武有力的汉子,驾了辆很是普通的黑漆平头马车,正翘首以盼地等在神武门对面的香樟树下。见了姜宪,他忙小跑了过来。
姜宪不想节外生枝,没等他行礼就道:“小汤山那边出了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刘冬月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道,“是云林哥给我带的信,让想办法尽快地告诉您。我还没有来得及问。”
“那就回去再说。”姜宪也不是那矫情的人。
因为李谦,她相信云林。
一行人匆匆忙忙往小汤山去。
直到黄昏,他们才赶到姜宪位于小汤山的宅子。
不知道是云林派了斥侯打探消息还是一直在等他们,他们的马车在大门口还没有停稳,大门就吱呀地敞开了,云林带着两个护卫出现在门后,示意着车夫直接把马车赶进去。
车夫是李家的人,很是精细的一个人,上次姜宪来京城给李谦跑官的时候就跟着她,不过几天的时间就把那些规矩都学会了,这次姜宪进京,依旧带着他。他知道豪门大户的规矩,马鞭一扬,马车没有停顿就驰进了大门,在垂花门前停下。
刘冬月扶了姜宪下马车。
“出了什么事?”姜宪一面问,一面踏在了脚凳上,“非要我回一趟小汤山?”
“有急事!”云林说着,嘴角眉梢都带着几分笑意,“非得让您回来一趟不可。”
他说着,领了姜宪就往内室去。
这里全是李谦的人,姜宪不疑有他,跟着他就往上房去。
第571章 圆满
初春的京城,天气还很冷,黄杨树虽然郁郁葱葱的,可到底不如盛夏的时候有精神。几枝贴梗棠冒着嫩嫩的新芽从中伸出头来,煞是清新。可姜宪的目光却被正屋台阶上那修长玉立的身影牢牢地吸引,再也分不出半点的心思给旁物旁人。
“宗权!”她一路小跑过去。
李谦绽开灿烂的笑容,伸开手臂,仿佛迎接幼鸟归巢,让姜宪投进了自己的怀抱。
“宗权!宗权!李谦…”熟悉的味道,温暖的怀抱,姜宪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想我没有?”李谦明知故问,突然微微下蹲,猛地直直抱起了姜宪。
姜宪陡然间被蹿高出一个头,惊慌地低呼,紧紧地搂住了李谦的脖子。
“快把我放下来!”大庭广众之下,像什么样子。
李谦低低地笑。
声音醇厚却又有如阳春三月的风般的和煦:“我很想你!日日夜夜都想,想得心都痛了!”
姜宪的脸像火烧,心里却甜蜜如饴。
李谦就这样抱着她,大步朝正房走去。
姜宪抬头,院子里静悄悄的,原本在这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不见了踪影。
这给了姜宪勇气。
她把头依在了李谦的肩头,轻声地耳语:“我也想你!”
李谦哈哈大笑,笑声畅快,却在进门后脚步微顿,依在宴息室那万字不断的落地罩前放下了她。
“保宁!保宁!”他激动地喊着姜宪的名字,像喊着什么珍宝似的,吻住了姜宪的唇。
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做这件事,可也没有做过几次。思念却仿佛借着这个吻如洪水般一泄千里。
姜宪紧紧搂着他的脖子,把自己贴在了李谦的怀里。
感受到了姜宪的主动,李谦激动难耐般地的喊了一声“保宁”,激烈地在她的嘴里开始攻城掠地。
姜宪很快陷入陌生的甜蜜中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