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说到这里,周夫人不由地叹了口气。

“我那个表弟是个倔的,谁知道王家姑娘更倔。得了消息之后,就毒了服。虽然被丫鬟们及时发现救了回来,可从此以后就伤了身子骨。

“我那表弟这时才知道那王家姑娘也心悦他。

“可两家的关系闹成了这样,结亲是不可能的了。他就悄悄去求了王家姑娘的母亲,将王家姑娘从家里救了出来,远走他乡。

“这事说起来,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母亲是长女,自幼丧母,两个舅舅都是我母亲照顾长大,待我这表弟如同亲生。自我这表弟离家,家姑就担心不已,每每想起就泪眼水不止,如今更是哭坏了眼睛。我来陕西的时候,家母还曾让家中的小侄女写信给我,让我留意我那表弟的行踪,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她说完,起身给姜宪行了个福礼,正色地道:“郡主,您走的地方多,见识的人也多。还请郡主帮我看着点。若是遇到和我这表弟差不多际遇的人,还请转告他一声。如今王家势大,我们都知道他是怕给家里惹祸,不敢让他归家。可这么多年他都没有音讯,家中的长辈都很牵挂,还请他悄悄地给家里的个平安。若是在外面过得不如意,也要跟家里说一声,别的事没有办法,钱财上却可以救济一二。”

周夫人说着,姜宪还没怎么样,周夫人自己却先落下泪来。

姜宪只好让小丫鬟打了水进来给周夫人重新梳洗,并道:“夫人放心,我若是遇到这样的人,一定会转达。”可她心里却嘀咕:柳篱既然知道自己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可见和家里还是有联系。若周夫人的母亲真的那么关心柳篱,柳篱怎么会对他们家隐瞒行踪。看来这其中还有她不知道的事。

不过,周夫人提到的“王家如今势大”的话却被姜宪听到了心里。

她故作不知地问道:“夫人说起那王家,我看颇有些忌惮的意思,若非这王家有人在朝中入阁拜相不成?”

周夫人犹豫了片刻,道:“王家早些年也是出过阁老的人家。不过近几年他们家文曲星不显,这一辈只出了一个进士,如今在刑部任给事中。只是这世间的事不是入阁拜相就行了的。强龙不压地头蛇。王家世居松江,几百年下来,成了这里的著姓望族,父母官去了都要拜访一番,因而在松江独树一帜。这些年来又一直支持着当朝最大的书院——泾阳书院办学,在士林中的威望更高了,谁又愿意为了个落没的周家去得罪王家呢?更何况,因为我表弟和王家姑娘的事,王家视为奇耻大辱,对外说是王家姑娘暴病身亡了,实际上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想找周家的麻烦。若是不我父亲一直帮衬着,周家哪里还能安生的过日子…”

姜宪闻言好奇地道:“夫人娘家姓什么?”

周夫人骄傲地道:“我娘家姓吴,世居昆山。”

昆山吴家。

不过好像也没落了。

所以才保不住周家?

柳篱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给吴家报平安,还是觉得自己不出面,吴家会因为他的失踪心生愧疚,更好地保护他的两个兄弟?

这些念头在姜宪的脑海一闪而过。

她道:“夫人的嘱托我知道,我会放在心上的。”

这就是要结束话题的意思。

周夫人欲言又止,目光碰上姜宪看似带笑却目光清冷的面孔,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客套了一番,起身告辞了。

姜宪让人飞鸽传书给柳篱,由柳篱自己决定怎么办。

正好也试试这飞鸽灵不灵。

可等到飞鸽回信,已是一个多月后的事了。据说是因为飞鸽到了,柳篱还没有到。姜宪安排的养鸽人没办法给她回信。

姜宪知道后哈哈直笑。

但周夫人从此就把姜宪当成了自己人似的,应酬的场合非常的照顾姜宪,把姜宪当成自家的侄女一般,惹得陕西的那些官太太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私下里议论周夫人好手段,来了没几天就知道笼络姜宪了。

第667章 隐居

有人说这,自然就有人说那。

也有人觉得周夫人这样也太没有骨气了,那周大人好歹也是三品的大员,家里的便宜小舅子得罪了姜宪,已经把兄妹两个都送走了,这事也就算是揭过去了,在姜宪面前卑微成这个样子,这位周夫人也未免太没有骨气了。

周夫人听到这样的谣言也无心解释。

那天她看得清楚,分明就是二十年没有见过面的表弟,和她记忆中的舅舅长得一模一样,乍眼看到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她舅舅死而复生了。

桥隐为什么不来找她?

明明姜宪已经委婉地承认认识他了。

桥隐应该知道她一直在找他才是。

就算他觉得周照是外人,可她如今到了西安,有什么话两姐弟不能说的?

难道桥隐遇到了什么难言之事?

或者是郡主不愿意隐桥和她相认?

周夫人越想心中越是不安,偏偏派人盯着李家也没有再看见那熟悉的身影,派了人去打听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可怎么是好?

周夫人坐立难安。

姜宪不是个喜欢管闲事的人,周夫人的殷勤是为什么她知道,却装聋作哑,有时候交际应酬遇到周夫人,也只是说些事不关已的琐事,不过月余,周夫人的神色又憔悴了几分。

想必是打听不到柳篱的消息吧?

李长青治家不行,治军却是一把好手。

柳篱在李家麾下躲了这么多年都没被人发现,固然与李家交往的人家有关,与柳篱也应该有关。

姜宪不由地好奇起柳篱来。

她问七姑:“那柳太太是个怎样的人?”

七姑回忆道:“我进府这么多年,也只见过那柳太太一面。还是有一天去庙里上香,遇到了柳先生,他旁边跟着个戴帷帽的女人,柳先生介绍说这是他太太。他太太对人到客气,屈膝给我行了个福礼,却没有摘帷帽,温声细语地向我问着好,声音非常的好听,说话也很文雅,一听就是知书达理的人家出身的姑娘。站在柳先生身边,不过比柳先生矮半个头,身段细条,穿了件深蓝色细布褙子,浆洗的干干净净的,还镶了细细的红色牙边,身后跟着个十四、五岁的丫鬟,相貌平常,举手投足间却很是沉稳,可见调教得不错。可惜身边没有带孩子。柳先生当时说庙会人太多,怕把孩子带出来被人踩了或是抱了去。我当时还说要去拜访柳先生。俩人答应得好好的,却一次也没有邀请过我。”

姜宪微愠。

七姑如今尽心尽意地服侍她,对她的喜怒哀乐自然也就比旁人都敏锐。见状忙道:“柳先生和柳太太倒也不是那种倨傲的人,好像就是不擅长交际应酬,不怎么和人来往。不仅是我,就是府里的大管事李泰,柳先生也和他来往的不多。从前伏玉先生住府里的时候,还常请了李管事去喝酒。可柳先生从来都是做完了事就回家陪着柳太太,说是柳太太身子骨不好。倒不是专门对我一个人这样。”

姜宪微微点头,面色好了不少。

想着柳篱在李家隐居,自然不愿意有人去拜访他们。不过,柳篱能为柳太太做到这个程度,让见多了为了利益而夫妻反目的姜宪心中顿生敬重。

她想到周夫人这些天像个没头苍蝇般乱窜,又想到柳篱之前平淡地看待生死的态度,又让情客给柳篱去了封信,把周夫人到处找他的事告诉了他,还问他怎么办好?

柳篱接到信不由长长地“哎”了一声。

柳太太正坐在书案前写写画画,印证着《九章算术》中的算术,闻言笑着抬起头来,露出一双秋水明眸般的眼睛,道:“你怎么又唉声叹气的?李大人虽然不怎么聪明,待人却真诚,豪爽,又听得进人劝,有这样一个东家,你还有什么抱怨的!”

遇到周夫人的事,柳篱没有告诉柳太太。

柳太太的身体经不起折腾,当初若不是福建离江南和江西都太近,他就留在了福建。如今他好不容易下决心留在山西,却遇到了周夫人。

他不能回去。

王家这两年全靠吴家帮衬,王家又要脸子,两位兄长才得以安生。

当年他走得急,吴家并不十分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所以这些年来也不好理直气壮地为柳家出头。若是他回去了,不免要旧事重提,他没有错,可让柳太太的颜面往哪里搁?还有两个孩子,毕竟是他们的舅家,两个孩子又该怎样面对两家的恩怨?

就让家里的人当他们已不存在好了。

可他没有想到周夫人会这样的执着。

柳篱想了想,还是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柳太太。

柳太太听了面色凝重,肃然地问他:“那你想回去吗?”

柳篱愕然道:“难道你想回去?”

“我想回去了!”柳太太从书案后站起身,坐到了柳篱的对面,道,“我知道我们这样最好,可淞江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孩子们长大了,我们总要给他们一个交待,不能就让他们这样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的根源在哪里的活在这个世上。”

柳篱太了解自己的夫人了。

他沉吟道:“你是说,趁着这个机会给家里报个信?”

“嗯!”柳太太应道,“就算以后事情有了变化,我们回不去,也得给孩子们一个交待,让他们知道他们还有叔伯兄弟,那些叔伯兄弟都曾经有恩于我们。”

“好!”柳篱含笑望着柳太太,爽快地道,“我这就写封信给周夫人。”

柳太太笑着点头,随后却突然嗅着鼻子跳了起来,“完了,完了,我炉子上还炖着骨头汤呢!”

空气中传来炭火被水淋浇的气味。

柳篱哈哈大笑。

他虽事业上无所建树,却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他自幼爱慕的表妹在一起,有了很多生动活泼的记忆。

这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柳篱心情平静地坐在了书案前,开始给周夫人写信。

西安府,姜宪却在收拾去甘州的箱笼。

刘冬月都要给她跪下了:“郡主,您不能去甘州。如今甘州不安宁,那庆格尔泰虽然退了兵,鞑子却隔三岔五地来袭。大人说了,正好让二少爷他们练练兵。那边已经是兵营了。您去不方便。”

不方便什么的都是借口。

他们是怕姜宪路上有个三长两短的,没有办法向李谦交待。

第668章 先后

姜宪当然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劝阻的。

她不说话,情客等人就不敢停下收拾行李的手脚。

刘冬月就跪了下去。

姜宪淡淡地道:“这次就算了,你若还有下次,就回京城去找你干爹去吧!”

言下之意,是不会再用他了。

刘冬月又是伤心又是委屈。

是李谦交待了不让姜宪去甘州的。

他现在里外不是人。

刘冬月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垂头丧脑地站在旁边,再也不敢吭声。

可最终姜宪也没能去成!

托她把邱家的信鸽引进来之便,云林飞鸽传讯给李谦,说姜宪决定去甘州看他。李谦接到便条之后立刻就回了音,让姜宪在家里等他,他这就启程回西安。还告诉她,他给她买了西域人的纱笼,灿若朝霞,非常的漂亮,她见了肯定喜欢。

云林是李谦的人,她就是看在李谦的面子上也不好发脾气。

接到李谦的信,她心中内疚万分。

李谦在甘州应该很忙吧?可就是因为她一时兴起要过去,李谦只好赶了回来,还在百忙之中抽空去给她买礼物…她原是想要让李谦高兴的,结果却变成了李谦的负担。

姜宪想想就觉得情绪很低落,太极也没兴趣学了。

家里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姜宪每天算着李谦什么时候回来,西安城里的一些交际应酬也都不参与了。

她心疼李谦这样来回的跑。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