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宪愕然。
在她的印象里,姜纵并不是个有才能的人。前世,他的大伯甚至还为是否推荐姜纵入朝为官而犹豫了很长的时间。
她大伯父怎么会让姜纵来负责这件事呢?
是因为身边没有更好的人选?还是像前世似的,她心里惦记的人太多,忽略了姜纵?
她问李谦:“你觉得他怎么样?能胜任吗?”
李谦有些迟疑,委婉地道:“我看最好还是派个更老成的人过去才好!”
难道大伯父是在让着她?
大伯父本意根本就不想争夺京城守备的位子?
姜宪有些拿不准。
她写了封信给房夫人,派了刚刚从西域走了一圈,皮肤晒得黑黑的刘冬月去了辽东。
正好给刚刚生了姜梅的吴兆带点东西过去。
等刘冬月到达盛京,已经是二月二龙抬头了。
房夫人当着刘冬月的面就把姜宪狠狠地责怪了一番:“来人就来人,就不能等把年过完了再过来?瞧瞧,估计这年都是在外面过的!”
刘冬月只是憨憨地笑。
房夫人忙让姜镇元的随从陪刘冬月下去休息用饭,让吴兆指使丫鬟把姜宪送过来的东西装进库房,自己则歪在临窗的大炕上看起姜宪的书信来。
姜宪知道姜镇元并不是那种事事都喜欢和房夫人说的人,主要还是姜镇元怕房夫人担惊受怕。她在信中也就没有明确提及具体的事件,只是把李谦派了郑缄进京,建议姜镇元最好也能换个老成的人出面的话提了一提。
房夫人看得一头雾水,最后按照姜宪信中的交待,让人把信给姜镇元送了过去。
正巧姜律有事来找姜镇元,姜镇元把信递给了姜律。
姜律匆匆看一眼,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姜律道:“这封信您准备怎么回?”
姜镇元没有吭声。
正如姜律所言,他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个能力顾及京城。贸贸然地进京争夺京城的镇守权,还不如好好地呆在辽东发展。只是这样一来,姜家就会失去一个很重要的机遇,他又有些不甘心。这才派了姜纵过去。
他的这点小心思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也就没有表现出来。此时被姜律挑破,他反倒是透了口长气,道:“你帮我回吧!就说我们这边缺人手,没有比姜纵更适合的人选了。让她不用担心。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姜律用一种“你怎么又改变了主意”的目光望着姜镇元,抓狂地道:“您这样是不行的?一面要和李谦争,一面又给自己留后路…狭路相逢勇者胜!你这样,肯定得输!”
姜镇元奇道:“你不是反对我和你妹妹争吗?怎么,你也改变主意了?”
姜律无语。
姜镇元不虞道:“就只准你们小辈糊弄我,就不行我糊弄糊弄你们啊!”
第916章 假意
也就是说,自己的父亲并没有真正的准备和妹妹家去争这个守备的位置!
姜律眼睛一亮,立刻对他爹换上了一副殷勤的面孔,道:“爹,我给您沏杯茶吧!七叔前几天送来的岩茶。虽然不如龙井和碧螺春,好歹是新茶,您尝个鲜好了。”
姜镇元拿起手边的镇纸就要招呼姜律,并喝斥道:“臭小子,看见我不和你妹妹争就高兴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我抱养的。”
姜律嘻嘻笑,道:“我这不是怕大家亲戚间打起来了,让别人看笑话吗?不过,您放心,您的意思我一定帮您转达给妹妹。不就是想让我跟妹妹说一声,您这是在做样子吗?!”
他以为父亲听了会装作没有听到,谁知道姜镇元闻言却长长地叹了口气,情绪低落地道:“你也不用给我往脸上贴金了,我哪里是不想争,只是争不过而已。怕到时候输了,像你说的,大家连亲戚都没得做了。姜家的人丁又不旺,以后你若有什么事需要人帮衬一下时,连个得力的臂膀都没有。”
“爹!”姜律微愣。
姜镇元已道:“好了,好了!你也不用可怜我,英雄迟暮,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我要做的,就是体面的退出。至于你妹妹那里,她比你聪明,又最擅长借势和借力打力,你只要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她,她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姜律还在震惊自己父亲的言辞,闻言傻傻地道:“此话怎么说?”
姜镇元暗自摇头。
姜家在几个国公府之中人丁不是最兴旺的,战功不是最显赫的,能走到今天,全靠历代国公爷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苦心筹谋,用心经营,简单点说,就是用谋略的时候多过用兵的时候。可不曾想到了姜律这一代,却一改从前,姜律是个用兵的天才,却在朝政上懵懵懂懂,你不把话说明白,他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姜宪那么一怂恿,就拍着脑袋决定帮姜宪杀了辽王了。
还好有他在后面兜着。
不然被人卖了恐怕还会给人数钱。
姜镇元再次叹了口气,索性道:“保宁这几年处境艰难。汪几道等人几乎是秉承着‘只要是嘉南反对的他们都赞成,只要是嘉南赞成的他们全都反对’的态度处置朝政事务,而且在朝堂上矢口不提保宁,就是想让大家尽快地忘记保宁。
“朝廷南迁,京城要任命一个镇守的大臣,这正是一个好机会——若是我们两家相争,不管是谁赢谁输,我们两家都会反目成仇,到时候北边就不是李家一家说了算了。至少还有个姜家能和李家一争高下。这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到时候我们再使点手段,就可以让朝廷对保宁不那么戒备了。这对保宁来说,是个好事!”
姜律听了,立刻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他觉是这样非常的好。
既能摆了汪几道等人一道,又可以继续和保宁守望互助了。
汪几道等人如果知道了真相,肯定要急得跳起来吧!
姜律想想那个场景就忍俊不禁,跃跃欲试。
他道:“爹,我知道该怎么说了!我这就去给保宁回信去!”
一副片刻也等不得了的样子。
姜镇元觉得眼睛都要瞎了。
他喝斥姜律:“你现在是统领一方的大将军了,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怎么行事还像小孩子似的。给我站好了!等会儿去见了你母亲,再回去写信也不迟。”
姜律规规矩矩地应“是”。
姜镇元只好再次提醒姜律:“保宁让那个刘冬月带了很多的东西过来,你母亲肯定是要回礼的。你到时候也要在信里写一笔,感谢一下保宁。”
“好的!”姜律应诺,再次提出给姜镇元沏杯茶。
或者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犹豫有了最终的决定,这次姜镇元没有推辞。
而姜律不仅给父亲沏了茶,还陪着姜镇元说了大半个时辰的话,直到房夫人给姜镇元端了汤药过来,他这才回到自己的屋里。
杏哥儿被吴氏抱在怀里讲着彩衣娱亲的故事,梅哥儿则在旁边的小被褥上睡得两颊红扑扑的。
见丈夫回来,吴氏一面笑着招呼姜律“回来了”,一面准备把杏哥儿放在炕上,起身迎接姜律。
“你别管我!”姜律一把将吴氏按坐在了炕上,和杏哥儿打着招呼,“今天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想爹啊?”
杏哥儿长得像姜律,笑起来的时候却有个小小的梨涡,比姜律小时候还要可爱。
见父亲和他说话,他歪着脑袋直笑,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孩子,可答起话来却十分的规矩,道:“我早上陪着母亲读了佛经,之后我一直领着弟弟玩。我和弟弟都很想念父亲。”
实际上姜律在家的日子并不多,但吴氏每天都会跟他们讲姜律,好像姜律只是刚刚出了门似的,大一点的杏哥儿对父亲倒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他不由笑着摸了摸长子乌黑的头发。
之后他又逗了半天的孩子。
小儿子梅哥儿呼呼睡着没有一点睡来的迹象。
姜律失笑,又摸了摸次子的头,这才去书房给姜宪回信。
吴氏给他端了茶进来,轻声道:“郡主送了我一套红宝石的头面首饰…”
言下之意是颇为贵重,不知道怎么还礼好。
姜律不以为意,挥着手道:“她多的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你你就收下。不用和她客气!”
话虽如此,吴氏还是有点不安。
从前只听人家说姜家富贵,可自姜家迁居辽东之后,几辈人积攒的金银都花在打仗上面了。她娘家又只是个普通人家,她的陪嫁也没有什么稀罕的东西。她就是想拿自己的陪嫁还礼都没有合适的。
姜律就把她抱坐在了膝头,笑道:“实在是可惜,你嫁进来的时候保宁已经出阁了。不然你们肯定会相处得很好的。她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陪嫁用不完。你不用在这点上和她计较。何况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我们寻个机会还她就是。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吴氏倒不是为这件事才来的书房。
她想了想,道:“我爹写信来问我,京城的事,要不要他帮忙?”
姜律愕然。
吴氏抿了嘴笑,道:“你虽没有跟我说,可我也看出来了,你这些日子不太高兴。我爹说,是因为朝廷南迁,姜家和李家都想争镇守京城的差事,只是这话他不好跟公公说,就让我来问你一声。”
第917章 真情
姜律的岳父吴辅成当然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至少他比郑缄在士林中更有名望。而且他现在还在翰林院里供职,行事也比郑缄更方便。若是有他出面帮忙,汪几道等人又为了能够压制李家,让姜家镇守京城的可能性很大。
姜律额头冒出冷汗来。
他从前觉得他这个岳父好像并不是十分满意他这个女婿——姜镇元和吴辅成在成为亲家之前就已经认识了,而且关系还不错。可朋友是朋友,若是要做亲家,不免就有更多的考虑。所以姜镇元和吴辅成虽然时常小聚,却没有想过要做亲家。
让人意外的是姜家遇到这样的事,吴辅成一改不问政事的性子,居然主动提出来要为姜家奔走。
说到底,还是心疼女儿在辽东受累受苦,想要姜家回到京城吧!
姜律十分感激,忙拿出给姜宪的回信给吴氏看,并歉意地轻声道:“岳父的好意我们全家都心领了。只是姜家现在才刚刚勉强在盛京落了脚,还没有能力与李家争夺京城的守备。与其到时候和李家有了罅隙,让保宁为难,不如助李家上位。”
吴氏非常的意外,但不可否认,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松了一口气的。
姜家到了这一辈一共才三个男子一个女子,若是兄妹之间还为了名利而争夺,那就太没有意思了。
“你不必觉得愧疚。”她忙安慰姜律,“我爹是好意,不过他并不知道姜家现在的实情,这才会生出帮忙的念头。我去跟父亲解释一番就是了。”
姜律欲言又止。
吴氏笑道:“你放心,这些事我不会告诉我爹的。”
谁都有能相托的三五知己。她爹若是知道了,万一和谁说了出来,最后传了出去,姜李两家的这场戏就白演了。
“多谢!”面对自己这个蕙质兰心的夫人,姜律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谢意和感激。
吴氏微微地笑,给他留出适当的空间来处理这件事,道:“我去看看婆婆那边的回礼准备的怎样了?看有没有需要增减的。”
姜律忙不迭地点头,起身送吴氏出门。
吴氏也没有和丈夫客气,两人笑着在屋檐下分了手。
姜律立刻去了姜镇元那里。
房夫人已经走了,姜镇元正歪在醉翁椅上看书。见姜律去而复返,又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不禁皱着眉道:“你这又是怎么了?”
姜律将吴氏的话转告给了姜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