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妈妈起身告辞。
十一娘转身把这件事告诉徐令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是王家把人找回来了还是公主把人找回来的?或者两人只是出去散散心,该玩的地方都玩到了,所以回来了?”
徐令宜听着到不觉得意外。笑道:“两人都还有差事,不可能就这样丢下来走了。再说了。这种事多的是了。只要生下子嗣,对家族有了交待。不管是王家还是公主,都只会睁只眼闭只眼。多半是出去散心去了。”
也是。又不是生活在空气中。吃喝拉撒哪一样不要钱。两人又是特权阶级,当现实和理想有了差距,回头不仅不会受到责骂,反而会被视“浪子回头金不换”…自然没有任何心里负担地回来了!
不过这样一来,只怕十娘又要不得安生了。
想到这些,她不由暗暗地叹了口气。
正说着,太夫人那边的丫鬟来请吃饭。
两人收了话题,带着谆哥和徐嗣诫去了太夫人那里。
晚上回来,十一娘主动向徐令宜解释:“…谆哥身体不好,跳百索可以活动活动筋骨。要是侯爷觉得不好,妾身以后会注意的。”
羊角宫灯的灯光射进来,把十一娘轮廓勾勒成了金黄色,平添了几份柔美的同时,眉宇间更显的稚嫩。
徐令宜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笑着帮她掖了掖被角:“以后别这样闹成一团就成了。”
“嗯!”十一娘回答的声音轻快又活泼。
只说别闹成一团,可没说不让跳。
她笑着翻身睡了。
第二天谆哥来:“爹爹没说什么吧?”很担心的样子。
“说让我们别闹成一团。”十一娘笑着,提议,“要不,我们来讲故事吧?”
这是她昨天晚上想了好半天才决定的。
要知道,孩子最好的启蒙教育是讲故事。何况谆哥年纪大一些,徐嗣诫年纪小一些。可以一个讲,一个听。讲的人为了讲得好会更用心学,听得人会因此而受益。
谆哥立刻响应。
讲故事,爹爹应该不会生气吧?
十一娘就抱着徐嗣诫上了炕,谆哥坐在她对面。
丫鬟们上点的时候她问谆哥:“你知道孟母三迁的典故吗?”
谆哥点头:“说孟子幼年丧父,母亲…”他娓娓道来,吐词清楚,表情丰富,条理明晰。
徐嗣诫糖也不吃了,直直地望着谆哥,听得很认真。
十一娘微微点头。
孟母三迁是《三字经》里的故事,谆哥知道的这样清楚。看得出来,他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
待他讲完,十一娘立刻笑着赞扬他:“原来谆哥懂这么多啊!”
谆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
十一娘就招呼他吃点心。
坐在十一娘怀里的徐嗣诫却突然道:“哥哥再讲,哥哥再讲!”
大家都怔住。
徐嗣诫是很少开口说话的,更别说这要主动对谆哥示好!
第二百二十七章
“哥哥再讲!”徐嗣诫黄鹂鸟般婉转的声音带着一点撒娇的味道。
“讲什么?”谆哥的声音温和,顺从。
“讲搬家!”
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讲梨子!”
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讲睡觉!”
就是黄香温席的故事。
十一娘在一旁飞针走线,听着孩子们稚嫩声音,心情前所未有的安宁、平和。
“诫哥。”她抬起头来笑盈盈地望着徐嗣诫,“哥哥累了,你去倒杯茶给哥哥。”
“嗯。”徐嗣诫一骨碌起身下炕。
“不用,不用。”谆哥连连摆手,脸孔微微有些红。
坐在炕前小杌上做徐嗣诫做春裳的滨菊忙放下手中的针线,一面抱了徐嗣诫,一面笑道:“奴婢去倒杯茶来就是。”
“让诫哥去吧!”十一娘笑道,“他把哥哥闹得口干舌燥的,去帮着哥哥倒杯水来又有何妨。”又嘱咐滨菊,“你也跟着去,小心别烫着。倒温水来就行,不用沏茶。孩子喝茶喝多了不好。”
她只是想告诉徐嗣诫懂得“感谢”。
滨菊只听说家里没钱所以留茶叶待客的,没听说喝了茶不好的。但十一娘的话她纵然心有困惑也不会违反,笑着领徐嗣诫去倒茶。
十一娘就低声问谆哥:“知道勤哥他们都在搞什么鬼吗?”
谆哥摇头,表情有几份苦涩:“不知道。我去了,他们就不说话了…”
所以这几天就往十一娘这里跑。
十一娘想了想,笑道:“要不,你等会悄悄去瞧瞧。”
“悄悄瞧…”谆哥目瞪口呆地望着十一娘,显然对她的提议很是震惊。
“是啊!”十一娘笑着,“与其在心里瞎琢磨,还不如想办法把事情弄清楚。说不定,根本不是你所想的那样。”
人与人之间不怕有矛盾,就怕不沟通,在背地里互相乱猜。
谆哥犹豫着,眼底却露出几份跃跃欲试,再给徐嗣诫讲故事的时候就有些心不在焉了,让徐嗣诫很是不满:“…错了,错了。黄香睡觉。”
是说给父母暖被的是黄香,而不是谆哥口误的孔融。
十一娘笑着抱了徐嗣诫:“哥哥讲累了。诫哥给我们讲一个吧!”
徐嗣诫有些捏扭:“我不会!”
“讲搬家的故事。”他听这个故事听得最多,十一娘笑道,“我们都想听诫哥讲搬家的故事。”
徐嗣诫小脸微红,显得有些兴奋,稚声稚气地道:“有个孟子,他不听话,他妈的要搬家。他还不听话,他妈的又搬家…”长了的句子含含糊糊说不清楚,可声音婉转悦耳,又按照自己的理解说出来的,童趣十足,大家听着都忍俊不住地笑起来。
十一娘就看了看自鸣钟,对谆哥道:“现在是申初。我们申正过三刻往太夫人那里去…”
意思是说,他如果想去徐嗣勤那里看看,有一个半时辰。
谆哥犹豫着。
抬头见十一娘含笑的眸子里盛满了鼓励。又想到徐嗣勤、徐嗣谕和徐嗣俭在一起交头接耳的样子,想了想,终是点了点头。
十一娘笑着喊了琥珀进来,把情况大致说了说:“…你陪着四少爷去趟大少爷那里。小心别磕着碰着了。护着四少爷别惹了闲气,免得让人看了笑话。”又吩嘱滨菊,“你也跟着一起去。有什么,也好帮衬帮衬琥珀。”
她把“陪”字咬得比较重。
年节下,人来人往,又谣言四起,太夫人不放心住在外院的徐嗣勤和徐嗣谕,让他们搬到了丽景轩。既然不想让谆哥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身边的丫鬟肯定会随着主子的心意去拦谆哥的。加之谆哥年纪小,他们十之八九不会有什么顾忌。
十一娘说这话实际是在告诉琥珀,一是让她见机行事,要帮着谆哥把这件事弄清楚。二是要护着谆哥的安全。如果那些丫鬟们出面阻止,最好不要起争执。毕竟谆哥是主子,那些人下人。如果闹开了只会失了谆哥的体面,让人觉得谆哥压不场面。
十一娘这样也是有用意的。
谆哥性情敦厚,温顺乖巧,一方面是个性使然,一方面也是环境造成的。他这样,做个闲散的富贵人再好不过。可要是做永平侯却略嫌温润有余威严不足。现在最要紧的是培养他的自信心。他既然很想知道徐嗣勤等人回避他的原因,不如让琥珀陪着他去查一查。一来可以练练他的胆子。二来琥珀是自己的贴身的丫鬟,人又机灵,那些仆妇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多少少会给她一点面子。可以保证这件事的成功率。万一这件事进行的不顺利,琥珀也可以想办法圆场,维护谆哥的尊严。当然,最好的结果是一切顺利,增加谆哥的自信心…
至于让滨菊去,是给琥珀找个帮手。
琥珀聪明伶俐,与十一娘配合默契,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曲膝应“是”:“夫人放心。四少爷有意去一趟,自然是要弄清楚,又要客客气气的。”
十一娘见她明白了,笑着点头,亲自帮谆哥披了斗篷:“悄悄地去。谁要是敢不听话,你就拿出少爷的样子来。”
有时候,人与人相处就看谁更有气势。
而谆哥所受的教育却是要与人为善,谦和有礼。听着不免微微有些不知所措。
万事都有个开头,经历了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十一娘没有做声,只是笑着帮他系了斗篷。
徐嗣诫看着却嚷着要跟着去。
谆哥很高兴。
有人作伴,他胆子也大一些。
眼巴巴地望着十一娘:“让五弟也和我一起去吧!”
就是要他一个人去面对。
十一娘佯做神色黯然的样子望着徐嗣诫:“你去了,我岂不一个人?”
徐嗣诫看了看谆哥,又看了十一娘,轻轻牵了十一娘的手:“哥哥快回来,讲故事。”
谆哥有些失望,转念想到要悄悄去打探徐嗣勤他们在干什么,又有了冒险般的憧憬,马上把这小小的不快抛在了脑后,由琥珀陪着去了徐嗣勤那里。
十一娘就和徐嗣诫讲故事。
他听得津津有趣,暂时忘记了谆哥不在的孤单。
…
自鸣钟在申正时刻响起,谆哥的脚步就踏了进来。
他神色飞扬,满脸喜悦:“我知道了,我知道他们去干什么了?”他高声叫嚷着,顾不上脱斗篷,跑到十一娘面前:“母亲,我知道大哥和二哥要干什么了?”
“是吗?”十一娘笑盈盈地望着谆哥,眼睛却瞥了一下紧跟着谆哥进来的琥珀和滨菊。
两人都微微颌首。
“哥哥,哥哥。”徐嗣诫高兴地和谆哥打招呼。
谆哥握着他的小手,眉飞色舞地对十一娘道:“他们商量着去走百病。”
元宵节,有黄昏后到摸门钉,走百病的习俗。那种场合,男女混杂,良莠不齐,常有小姐被拐、孩子丢失的情况。别是像徐家这种人家,就是罗家,仅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也不可能让未出阁的小姐或是夫人、太太们去走百病。当然,男孩子的限制要小一些。如果想去,带了小厮、护院跟着就行了。
他们有必要回避谆哥吗?
除非是想丢下小厮、护院单独行动。
十一娘很是困惑地帮谆哥解了斗篷。又见他脸红扑扑的,摸了摸他的背心,见没有出汗,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