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爷就恭敬地站在堂屋的门槛旁听他姐姐说话。
沈穆清不由鬓角生汗。
沪定没她说的这么不堪吧?
“大太太,”她笑着给大太太请安,被大太太携了手不让:“你现在是有身孕的人了,怎么可以随意蹲坐,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沈穆清没有办法,只得站在说话:“有郑三奶奶在这里照顾我,我吃得好,睡得好,大太太不必担心。”
“姑奶奶!”那边郑三奶奶已笑吟吟地上前给大太太请安。
大太太又携了她:“穆清多亏有你照顾。三弟妹不必这样客气。”说着,又望了身后的郑三爷,“你也辛苦了。”
郑三爷在姐姐面前有些腼腆地笑了笑。
郑三奶奶则笑着扶着大太太到一旁的太师椅坐下:“这也是我们分内的事。您不必和我们客气。”说完,嗔怪郑三爷:“姑奶奶要来,您也不早说,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郑三爷笑道:“我哪里知道大姐会这个时候来…我看到大姐时也吓了一跳。”
大太太就拉着沈穆清坐在自己的身旁,笑望着弟弟和弟媳道:“我要是不过来看看,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又问沈穆清:“京都老爷那里可差人派了信?”
“您来之前正说着这事。”沈穆清笑道,“准备相公回来商量了他再差人去送信。”
大太太听了微微颔首,道:“你们年轻人不懂得老年人的心事——都想开枝散叶,子孙昌盛。要早点派人去给老爷送封信。”
沈穆清点头称是。
大太太又道:“还有老太爷那里,四老爷和四太太那里…”
沈穆清见大太太提到四老爷和四太太,不由得仔细打量她的神色——却没有看见什么负面的情绪。
难道是自己多心了?
她思咐着,就听见郑三奶奶笑道:“您就不要操这瞎心了…听说七少爷一早就写好了书信,只等日子到了,就派人送到京都和临城去。这两个可会过日子了。”说着,把萧飒和沈穆清送年节礼的事说给太太听:“…什么样的人怎么对待,分得一清二楚。”又把郑大人和房夫人听说沈穆清怀孕送东西的事说了:“…和那些官太太也相处的好。您就不要担心了。”
大太太听得笑眯眯的:“那就好,那就好。”
明霞等人已沏了茶,拿了旧窑麻姑献寿的小盅给大太太斟茶。
大太太笑望着几个小丫鬟:“你们也辛苦了。玉簪,每人赏四个银锞子。”
屋里的丫鬟听了个个喜出望外,眼巴巴望着沈穆清,只等她点头。
沈穆清自然做顺水推舟的人情,丫鬟们脸上就露出藏也藏不住的笑容,明霞和凝碧少不得领了丫鬟们上前谢赏,又按照沈穆清的吩咐收拾房子让大太太一行歇下,让人去县学给萧飒报信。
待大太太梳洗完毕,花厅里已摆了酒席。
沈穆清亲自迎了大太太到花厅里坐下,大太太拉着她的手相邻地坐了,正在问她到沪定后的情况,萧飒回来了。听了小厮的禀告,大太太“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有些紧张地整了整衣襟。
萧飒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眼睛直直地望着大太太,半响才低低说了一句:“您来了!”
“恩!”大太太声音里有不容错识得拘谨。
萧飒也有些不自然,扭了头去和郑三爷打招呼。偏偏不知道为什么,郑三爷那样伶俐的一个人,见了萧飒和大太太就少了那份灵动,也只知道唯唯应“是”。
沈穆清看着这不是个事,忙笑着站起来招呼萧飒:“快坐下!大家都在等你!”
萧飒淡淡地应声坐在了沈穆清的旁边。
沈穆清看着这对别扭的母子,只好讲些平日里的趣事让场面不必那么冷。
箫氏母子也知道沈穆清的用意,都很配合沈穆清的行事,两人却是始终没有再说一句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事,不可能很快就能解决。
沈穆清想着,也不勉强两人,只是尽力在其中周旋,气氛倒也热闹。
吃了饭,萧飒和郑三爷去书房说事,沈穆清趁机对萧飒道:“我留了大太太在家里多住几日,你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带大太太到周围走走。”
萧飒一怔,道:“大太太见多识广,只怕沪定放不了她老人家的脸。”
他不说县学忙,只讨大太太的口气,这屋里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大太太泪盈于睫:“没有,没有,我去,我去…”
竟然有些语无伦次,让沈穆清看着心酸。
萧飒听了长长地透了一口气,然后快步走了出去。
郑三爷就朝姐姐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急步跟着萧飒出了门。
“我就说七少爷不是那种不懂事的人。”郑三奶奶就给大太太斟了一杯酒,“只是男人面子重,拉不下脸而已。”
大太太听着直点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拉了沈穆清的手:“穆清,谢谢你!”
*********
晚上,萧飒回到屋里,沈穆清亲自服侍他更衣,被萧飒按到一旁的小杌子上:“你可别给我添乱了。”
“就是知道给你添乱了,所以才想好好地赔罪嘛!”沈穆清嘟了嘴:“萧飒,都是我不好,不该让你在那种情况下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承诺。萧飒,都是我不好!”说着,抱了萧飒的手臂缓缓地把脸贴了上去。
萧飒轻轻地捏了捏她的面颊:“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沈穆清从善如流,“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萧飒蹲下身来,眼睛平视着沈穆清的眼睛,表情认真:“傻瓜,你的心愿我哪能不知道。你有什么错,你也是为我好。”
这也许是自己愿意再嫁一次的原因…在萧飒心中、眼中,自己做任何事都有道理,就算是没有道理,他也会给自己找个理由!
沈穆清心悸,抱住了萧飒,轻轻地吻在了他的嘴角。
不同于以往的热情,这个吻里,带着爱怜,带着奉献,带着温驯…萧飒立刻想到了她在自己身下婉转时的情景…
“穆清,现在不行…”他小心翼翼地把箍在自己脖子上细腻光泽的手臂掰下,“罗大夫说要过几个月,过几个月我好好陪你。”
沈穆清微怔,立即明白过来。
她不由掩嘴而笑。
萧飒隐隐觉得自己会意错了。却又见沈穆清笑的开怀,也不再去追究——他只希望她总能这样快活,在自己身边总能找到快活的理由,哪怕这理由让自己出糗…
******************
第二天萧飒提早从县学回来,要带大太太到沪定一些风景秀美的地方走走。
沈穆清借口身体不好留在了家里,郑三奶奶见了,就自告奋勇地留下来照顾她:“我想什么时候来沪定就能什么时候来,姑奶奶却是山迢水远不方便…我留下来照顾穆清就是。”
大太太有些犹豫,沈穆清想通过这件事让母子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笑道:“就是,有三奶奶在,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我要不是情况特殊,早就跟着您走了。说起来,我到沪定这么多日子,相公还没有带我出去玩过呢!”说完,就朝着萧飒使了个眼色。
萧飒就轻轻“嗯”了一声。
大太太是个精明人,哪里看不出沈穆清的花枪,心里一暖,眼角就有些湿润。
“那我们出去了。”她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要不要我带什么东西回来?”沈穆清不想让大太太内疚,笑道:“我听人说,沪定后街尾有一家卖卤茶鸡蛋的,很好吃,我却没有吃过。大太太不如帮我们带几个回来吧!”
“好,好,好。”大太太喜笑颜开,“还要什么?”
沈穆清就回头问郑三奶奶:“您有什么要带的没有?”
郑三奶奶就笑道:“我也想着那卤茶鸡蛋,大姑奶奶多带几个就是。”
大太太笑着应了,沈穆清就和郑三奶奶送了萧氏母子和郑三爷出门。
郑三爷上马的时候,沈穆清就听见郑三奶奶嘱咐郑三爷:“你可多个心眼,别让萧飒甩袖而去。”
“我知道,”郑三爷低声应道,“这还要你说”
************
晚上,萧飒回来,知道他们在外面酒楼吃的饭,沈穆清给大太太问了个安就随着萧飒回了屋。
“都去哪些地方玩了?”沈穆清笑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看着明霞服侍萧飒打水洗脸。
“也没去什么地方。”萧飒的表情淡淡的,“到飞虎涧去看了看,又到姑子庙里上了香,大太太给你捐了五百两银子,主持非留我们吃饭不可,就在庙里吃了斋饭。”
“五百两银子!”沈穆清吃惊,“这么多?”
“她听那些姑子哄她。”萧飒不以为然地道:“说什么刻一千本《地藏经》送人,就能保你母子平安…她就捐了。”
沈穆清颇有些不好意思:“明天一早我去谢大太太一声。”
萧飒拿着帕子呆站在盆架前,半天也没有做声。
沈穆清看着奇怪,走近轻轻推了推他:“可是出了什么事?”
第二百三十五章 关系缓和
“我,没什么事!”萧飒回过神来,朝沈穆清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就在沈穆清有些不解的时候又蹙了蹙眉,“原来大太太不吃馒头的。”
“什么?”沈穆清一时没有听清楚,“是庙里的馒头不好吃吗?是不是没有吃饱?我让月桂做几样拿手的菜肴送到大太太屋里去吧!”
“不是。”萧飒轻轻摇头,“大太太说,她不喜欢吃馒头。”
沈穆清微怔。
萧飒怎么突然说起这件事来?或是在出去玩游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她正思忖着,萧飒已道:“庙里的主持留我们吃饭,太太说她不喜欢吃馒头…还说,她从十二岁开始跟着父亲在外行商,虽然家里万贯,但在外行行走多有不便,常常盐菜就着大馒头…吃了几十年,她如今见到馒头就吐酸水。”
沈穆清很是意外。
没想到大太太会对萧飒说这些…不过也好,说起来,大太太跟萧飒之间太少沟通了!
“真没想到!”沈穆清笑道,“我还以为像大太太这样的别说是天天大鱼大肉了,就是山珍海味也不算什么…看来,做什么都有辛苦之处。我以前听太太说,老爷做四品的时候我们家常常都断炊。”
萧飒望着沈穆清笑盈盈的脸,听着她夸大的言词,不由笑着把她抱在了怀里:“穆清,能娶到你,我真幸运…”
******
第二天一大早,萧飒吩嘱过银良给沈箴、老太爷等人送报喜信的事后,就带着大太太和郑三爷去了全县的杜鹃山。
郑三奶奶很不好意思:“…说了和你一起去踏青的。”
沈穆清就把昨天萧飒和自己的对话说给了郑三奶奶听,“…他们母子是正事,踏青,什么时候不能去!”
郑三奶奶听了拉住沈穆清的手:“你能嫁到萧家来,我们大姑奶奶有福了。”
“说什么有福无福的,”沈穆清笑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
郑三奶奶听了连连点头:“正是这个理…”
外面就有小丫鬟禀道:“奶奶,郑夫人和房夫人来访。”
沈穆清颇有些意外,忙分嘱迎了去花厅,自己换了件衣裳也去了花厅。
分宾主坐下后,郑夫人和房夫人都含笑打量着她,郑夫人就道,“听说你有了身孕,我们怕来看你让你招待累着了,反而违背了我们来看你的本意…前两天算了算日子,想着你应该能吃能喝了,今天就约了房夫人一起来看看你。”
沈穆清忙道谢,道:“如今好多了。”
“那就好!”郑夫人笑吟吟地和沈穆清说话,“孩子什么时候落地,到时候我们也好准备洗三礼。”
“可不怕让两位夫人破费。”沈穆清谦逊地笑道,“孩子大约八月落地,到时候还请两位夫人大驾光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