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夕颜拿出吃奶的劲跑到了正房的屋檐下,还好身上只被溅湿了一点点。
她进了屋,从怀里掏出端娘给她的火折子,在空中轻轻摇了摇,像香烛一样细长的火折子立刻发出温暖的桔色光芒,顾夕颜不敢耽搁,立刻跑到书架前翻起来。
靠着大画案的书架放的有点凌乱,有些书还夹着书签,一看就是顾老爷常常复阅的,顾夕颜不敢乱动,怕被看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来。
她在那些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架上找书。
全套的四书?嗯,是一定要看的,《声韵起蒙》,墨菊说的起蒙之书,也得拿一本……《十六朝简史》,也拿去看看,《歌赋》,要一本,《农业要略》,什么东西?
顾夕颜把手里的几本书放到地上腾出手来翻,竟然是一本图文并茂,告诉人们怎么种水稻和使用风车的书。顾夕颜犹豫了一下,把这本书放回了原处。过了一会儿,她找了一套自称踏雪寻梅的作者写的游记。顾夕颜大喜。这对她了解夏国的地理人文非常有好处。她又找了一本《绿轩夜话》的书,翻了翻,写的都是某年某年间的轶闻趣事。
收获太大了。
顾夕颜吹了火折子抱着书准备离开,窗边传来的雨声“啪啦啪啦”地像落豆子似的。
还是找个什么东西把它包起来,要不然挡一挡也好。
顾夕颜站在书架间左顾右盼,屋子里没有什么多的东西,前面不远的大榻上倒是有迎枕、靠垫一一俱全,可问题是能拿吗?顾夕颜想了想,决定把身上穿的襦裙脱下来抱书,反正是夜晚,等会又穿着蓑衣?
她正解了裙子蹲在地上包书,屋内突然传来一声非常非常轻微的“吱呀”声,顾夕颜好奇地抬头,一个黑影从大榻旁的窗户里翻身而入,动作非常的灵巧轻盈。
顾夕颜正想出声问一声“谁”,一道闪电划过长空,把屋子里照得通明。
被书架挡住了身影的顾夕颜把来人看了个一清二白。
那是一个蒙面的女子,身体修长,稼纤合度,肩头露出的剑鞘在幽暗的室内发出冰冷的光芒。
这是个怎样的情节?
顾夕颜觉得自己都有些糊涂了。
不过是来找几本书给自己恶补一下,怎么就遇到了一个背剑的侠女呢?
不,说不定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盗也不一定哦!
第十八章 补习老师
顾夕颜在现代只是一个普通的白领,她的百米短跑都从来没有超过14秒,平常遇到人多的地方决不看热闹总是绕道而行然后事后去追问那些看热闹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然是屏声静声地缩在书架角落等着那人离开!
豆大的雨声夹着那女子沙沙的翻书声。
偷东西就偷东西,翻书干什么?顾夕颜觉得自己都快要窒息了,心中不停地祈祷那女子快点走。
可事情总是与人的愿望相违背的。
女子轻盈的脚步声渐渐向顾夕颜走来,沙沙的翻书声也越来越清楚。
顾夕颜只觉向全身一阵燥热,血都涌向了头部,额头的汗珠直流。
如果自己跳起来高喊一声,不知道是那女子的剑快还是自己的声音快?
想到这里,顾夕颜又泄了气。
就算自己的声音快就又有何用,等人冲进来,说不定自己早就被这女子一剑刺死了。
就在这犹豫中,那女子离顾夕颜又近了几步。
当断不断,其事必乱。
顾夕颜在心中默默地念着这几句,深吸了几口气,张开眼睛刚要一跃而起,眼前却掠过一道银光,离她不远的黑衣女子发出一声沉闷的“哼”声猛地倒在了地上。顾夕颜吓忙抱膝将自己再次缩成了一团。
只见那黑衣女子迅速从地上跃了起来,一个乳燕穿林从半开的窗户中翻了出去,外面立刻传来一阵让人牙根发酸的金属撞碰声。
一个商场几千名女职工,顾夕颜凭什么到顾客服务部去?
因为她遇强则强,够冷静!
顾夕颜抱起用襦裙打好的包裹就往门外冲去。
端娘还在合抱粗的古树边探头探脑的,顾夕颜拉起她就往外奔:“快走,好像有人来了!”
端娘一听,比顾夕颜还急,两人飞速地跑出了月溶斋。
顾夕颜一手抱着书,一手提着木履和端娘狼狈地跑到了角门,看见赵嬷嬷那张略有点焦急的脸,顾夕颜的心才略微跳得正常了些。
“怎么搞成这个样子?”赵嬷嬷不解地问。
顾夕颜支吾了两句,说了声“容后再谢”的话,拉着端娘回到了勿园。
亲自督促横月将木履、蓑衣等特收拾干净,自己又洗梳了一番,顾夕颜这才透了一口长气。
那女子在找什么吗?肯定不是偷钱?溶月斋除了书还是书,难道还有什么宝物藏在那里不成?所以顾老爷派了四个童子在那里守着?
顾夕颜越想越觉得今天在月溶斋的遭遇很神秘,那些平时看过的小说、电影的情节一一浮现在她的脑海里,直到横月过来催她休息,她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好好地读读这些冒着生命危险从溶月斋偷来的书!
第二天一大早,顾夕颜顶着两个黑眼圈去给顾夫人请安,顾夫人戏谑地说:“怎么,昨天去做贼了!”
顾夕颜心虚,吓了一跳,老老实实地说:“爹爹说今天让我去崔大家那里上私学,我,我怕丢了丑,所以昨天一直看书看到了快天亮的时候。”
顾夫人见顾夕颜神色萎靡,像被打了霜的花骨朵,笑着打趣:“今天只是去见见面,商量好上学的时间……”
顾夕颜听得精神一振,腆着脸求顾夫人:“母亲帮我说说,过几天再上课……”她一副小女孩的娇柔模样,看得一向对她有所顾忌的顾夫人也心中发软。
顾夫人姓刘,名彩霞,父亲刘三多是江南大贾,母亲杜月霜是江南落魄士族之女。刘杜两家结亲,本来就是利名的结合,杜家要刘家的钱,刘家要杜家的名。杜月霜嫁到刘家后,只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刘漫天,熙照285年的两榜进士,女孩就是刘彩霞,比刘漫天小了十一岁,长相、性格都像刘三多,是刘三多的心头肉,杜月霜却和刘三多相反,喜欢的是长相、性格都像自己的刘漫天,对刘彩霞一向冷冷淡淡的。刘三多毕竟是做父亲的,又常出门做生意,结果拖到刘彩霞十八岁了还没有说婆家。刘三多一慌,就把主意打到了杜月霜的一个族姐杜月霖身上。这杜月霖正是方少卿和方少莹的母亲,方继贤的正妻。刘三多几次备了厚礼亲自登门相求,每次杜月霖都态度冷淡地婉转拒绝了。到是杜月霖的公公方侯爷,拿刘家的黄白之物拿到了手软,亲自出面给刘彩霞做媒,许了刚刚死了妻子的翰林院待讲顾宝璋,也就是顾夕颜的父亲。
顾宝璋比刘彩霞大了十五岁,又死了两任妻子,大女儿只比刘彩霞小三岁,放在任何人身上刘三多都不可能同意。可顾宝璋不同,他是夏国历史最悠久的士族顾家的后人,本人又是夏朝第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刘三多有的是钱,愁的就是怎样挤进贵族的圈子,这事一拍即合,他三十万两白银嫁女儿,一时间轰动夏国。可事情总是两面的,顾宝璋虽然娶了这样一个财多星,坊间却都传这顾家是为了刘家的钱财才结的这门姻缘,特别是在士林中,普遍都认为顾宝璋自甘堕落,有辱门庭……
刘彩霞在嫁进顾家之前,也只是一个在家里备受宠爱的十八岁少女。突然给两个女孩做继母,实在有点难为她。大女儿顾朝容还好说,母亲白氏虽然也是士族出身,但白家早已落魄,有时还有顾家救济一二;二女儿顾夕颜却恰恰相反,母亲连氏出身夏国最显赫的名门之,嫁给顾宝璋的之前被称为岭南第一美女,在江南红袖学院求学的时候被称为红袖三杰之一,颇有文名,当年顾连联姻,不知道被多少学子士林称赞……出身门第的不同,加之两姐妹的性格、年纪不同,顾朝容和刘彩霞倒是相安无事,而顾夕颜就完全不一样,她伶牙俐齿,娇纵蛮横,曾当着家里人的面问刘彩霞:“你说要是你没有三十万两白银的陪嫁,我爹爹会不会就娶了湖州吴家的姑娘呢?”令刚刚出任顾夫人的刘彩霞尴尬不已,可偏偏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宠着她,令顾夫人有苦说不出。
后来不知怎的,顾夕颜被送回了舒州的老家。顾夫人当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但这几年,她心底却没有完全忘记这个继女,寻思着最好是早早地说门亲事把她直接从舒州嫁出去。可就在两个月前,大姑娘突然让人传话,说是要把二姑娘接回府来好好教养几年……她如临大敌,没想到顾夕颜回府后却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顾夫人心里只有喜欢,以前被顾夕颜整怕了,现在没有多的要求,只希望能和和美美的,平安无事地过到顾夕颜出嫁。
顾夫人和顾夕颜吃了饭亲自带她去崔大姑住的地方拜访崔大姑。
崔大姑住的地方在守园的东边,本就是内宅的一角,它的南边隔着一个林子就是勿园,西边隔着一个远香湖就是现在秦大姑的住的柳亭,有一个角门通着勿园前的通道,平时锁着门,到顾夫人手里拿了钥匙就可以直接开门进去,但顾夫人为了表示为崔大姑的尊敬,特意坐轿出了内院绕到东边登门拜访。
东边的那扇门,原是顾府内宅的一个东边角门,后来崔大姐租了这房子,顾夫人就把这角门给崔大姑做了大门,崔大姑两年前把这里修缮了一番,做成了一个两扇的广亮门。顾夫人和顾夕颜进去的时候,门外有一辆青帷马车刚刚启程,古朴的车撵,雄伟健壮的马匹,神态沉稳内敛的马车夫,一一说明着车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行事风格。
顾夫人打量了那马车好几眼,“咦”了一声,说:“这不是少莹的马车吗?”
少莹?方少莹吗?
顾夕颜没想到第一天拜访崔大姑竟然就遇到了方少莹。
不知道叶紫苏如何了?
顾夕颜思忖着。
她当时还不知道顾夫人和方家之间的关系,听顾夫人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亲昵,一副与方少莹很熟稔的样子,不禁问道:“母亲和方少莹常来往吗?”
顾夫人顿了顿,含糊地说:“我们是姨表亲嘛!”
顾夕颜看顾夫人说话的底气不是那么足,笑了笑,聪明地没有再追问下去。
崔大姑在一间布置素雅的小厅里接待的她们,柳儿立刻像几盒子礼品递了过去。崔大姑之前肯定已经知道她的来意了,和顾夫人寒暄了几句后就开始打量顾夕颜。
顾夕颜也真趁着这个机会打量崔大姑。
她看上去很年纪,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修长,稼纤有度,皮肤白皙,鹅蛋脸,高鼻梁,大眼睛,嘴唇像花瓣一样丰盈,像一朵正在盛开的牡丹花,雍容、艳丽,不像一个教书的先生,反而哪家的贵夫人。
顾夕颜想起赵嬷嬷对她的评价,不禁鄢然一笑。
看来,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啊!
大家象征式地喝了几口茶,顾夫人就直奔主题,说明了来意,崔大姑也没有多费话,说:“我已接到皇贵妃娘娘的手信,前两天顾学士也曾亲自登门拜访。家父在世时曾在松壑书院坐馆,多亏了顾老太爷的照顾,拜师之事就不要再提,就当是个侄女,常常到我这里来走动走动……”
顾夫人显然是不知道顾朝容和顾宝璋都曾和崔宝仪说过这件事,诧异的目光一闪而过,她和崔宝仪寒暄了几句,定下了秋夕节后开课,每三天来一次的约定。
从崔宝仪那里出来,顾夫人的精神明显的有点恍惚。
顾夕颜也想着自己的心事。顾夫人既然和那方少卿沾亲带故的,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她知道一点叶紫苏的消息!
不管是从女人的角度,还是从八卦的角度,她对这个有勇气抛夫弃女和情人私奔了的女人还是很关心的。
第十九章 历史风云
两人回到内院,离吃午饭的时间还早,顾夕颜又陪着顾夫人说了一会闲话才回到自己的屋里,她找了端娘,问清楚了顾夫人和方家的关系,想打听叶紫苏的消息的心更强烈了。不过,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昨天夜里,她把从月溶斋借来的书囫囵吞枣翻阅一翻,发现了一些很趣的事。
顾夕颜昨天最先翻的是那本《声韵启蒙》,内容和她以前读过的差不多,因为以前没有背过,所以现在恶补时间上了来不及了,她翻了一遍后就放下了。
然后她翻的是《四书》。“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本书。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指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而《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都是孔子的作品。在这个时空中,四本书名字不变,内容不变,思想体系不变,而它的作者竟然变成了李朝阳,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变成了李朝阳杜撰的故事人物……
这也是为什么顾夕颜一大清早起来就有了两个黑眼圈的原因之一。
她一回到屋里,就关起门来迫不及地翻起那本《歌赋》。什么李白的《静夜诗》啊,孟浩然的《春晓》啊,李商隐的《无题》啊,还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等,唐诗宋词的名家一网打尽,作者亦叫李朝阳!
失笑中,她开始翻阅那本《十六朝简史》。
人类的起源当然是差不多的,生吞活剥,然后有了火,开始种地狩猎,有了贫富悬殊……历史的浪花在五百年前开始有了别样的风情。
夏历1544年冬,夏国万基皇朝的第十一任皇帝李嗣病逝。宰相刘意和、平章政事杨冀、太子太傅顾之瑾,禁卫军统领李朝阳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和年轻的皇太后顺宁鲁氏一起共同辅佐三岁的皇太子李厉治理这个共有十九个郡的帝国。和所有的历史一样,刚开始,他们君臣一心,抵御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渐渐地,他们站住了脚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开始在利益的分配、政治的见解上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分歧。宰相刘意和和平章政事杨冀是当时士族的代表,而太子太傅顾之瑾则是当时文坛的领袖,只有名不见经传的李朝阳,年纪轻轻,出生寒微,靠娶了顺宇皇太后的嫡亲妹妹而得到了皇太后和她娘家的支持,开始独揽朝纳,铲除异己……不到两三年的功夫,刘意和、杨冀、顾之瑾纷纷倒下。
但是,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争斗,万基皇朝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李朝阳和顺宁皇太后之间开始了最后的庙堂之争!
事情有了开始就会有结果。夏历1551年,李厉禅位于李朝阳,和顺宁皇太后迁居人烟罕至的陇安郡。陇安郡改名凤台,原属陇安郡的融州、古州、白州、岩州、党州、当州属凤台辖治,税赋、军政自治……
夏历1552年春天,李朝阳在原帝都剑南郡益州称帝,年号太初,开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戊子变法”。撤中书省,设内阁,撤郡守,设布政司、按察司、兵马司……将矿业、煤业、铜业、铁业、盐业等以拍卖的方式进行特许经营……
夏历1552年秋天,太初皇朝的泓文馆在皇帝的亲自督促下出版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冬天,朝廷开始改士族举荐制为科举选士制,《四书》成了举业必读之物,原太子太傅顾之瑾的《四书注解》也随之而诞生,四年后,顾之瑾的儿子顾允写了一本《说文解字》的书,得到了李朝阳的肯定,并在李朝阳的支持下开始在夏国推行简体字,开办官学。与此同时,各种私学也应运而生,最著名的就是由顾之瑾开办的江南松壑书院……
同年,李朝阳开放了江南郡、海南郡一带的海岸,在海南郡设立了直属朝廷管辖的海事司,在淞江的明岛建立了夏国最大的船坞和码头,建造大型海船,开始了夏国远洋贸易的历史……
大力支持民间贸易,鼓励经商,李朝阳亲任制造司少卿,在他的带领下,制造司研究出了玻璃、水银镜子、瓷器、织机、四轮马车等,大量的玻璃器皿、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开始随着庞大的海船出国……
九年的努力,夏国的历史达到了鼎盛,出现了“四夷来朝”的景象。
夏历1561年,李朝阳选中江中郡建立新的帝都,皇宫的名字叫“紫禁城”,城中四条主要的大道分别叫“青龙”、“朱雀”、“玄武”、“白虎”,整个皇城设立八十一坊……这个时候的李朝阳,已有45岁了,他的身边从头至尾只有一位女性,也就是顺宁皇太后的妹妹、太初王朝的第一任皇后小鲁氏。而小鲁氏多年前流产后就再也没有怀孕的迹象……
夏历1566年,太初王朝的帝都搬迁到了江中郡,皇帝住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里,紫禁城里有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
就在太初皇朝上下都沉浸在新帝都搬迁的喜悦气氛之中时,被李朝阳封为蜀山王的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左侍郎、工部侍郎、尚宝司少卿沈希言5岁的幼子沈雪迟却被李朝阳接到后宫,由皇后鲁氏养育……一时间,太初王朝云涌风起。
夏历1568年,夏。李朝阳在沈希言的陪同下回剑南原皇宫红城……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被李朝阳打击的抬不起头来的各地士族趁机纷纷起兵,太初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皇后鲁氏和沈雪迟不知所终……
夏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群雄遂鹿的战乱时代……
夏历1814年,经过246年纷战,夏国一分为六。前朝李氏后人依旧蜗居在凤台,自成一派;沈希言的后人则牢牢掌握着剑南郡,那也是他们的祖籍和发源地;庶族出身的齐氏占据紧靠连云山气候条件最恶劣的连云郡、关内郡、关东郡3郡;山南郡士族郑氏占领产金矿的陇东郡、北江郡、山南郡3郡;南河郡士族吴氏占据淞江以北最富庶的河南郡、平河郡、平川郡、江中郡4郡;江南郡士族杨氏占淞江以南的陇右郡、淞平郡、江南郡、平原郡、南河郡、岭南郡、南海郡7郡,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夏历1815年夏,黄发碧眼的加贝纳尔人入侵,在杨氏特使宋北归的游说下,六股势力拧成一团共抗外敌。
夏历1816年春,加贝纳尔人战败,退兵。杨氏、齐氏、郑氏、吴氏、沈氏、李氏在明岛召开了六边会议,杨氏承认其他五家的管辖权,封五家家主为国公,五家需尊杨氏为帝,每年上缴钱帛若干,亲卫不得超过三千……李氏、沈氏、齐氏率先在协议书上签字,郑氏、吴氏被迫答应。
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明岛议协”。
夏历1816年夏,杨氏家主杨萌在江中郡紫禁城称帝,定年号为熙照。齐家家主被封为燕国公,郑家家主被封为凉国公,吴家家主被封为晋国公,沈家家主被封为蜀国公,李氏被封为凤国公,熙照王朝在历史的舞台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