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顾夕颜定了定神,她问了端娘一个常常萦绕在她心间的问题:“我娘,我娘在世的时候,知不知道?”

端娘苦笑:“我不知道夫人知不知道。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有一次他叫你去书房说是要告诉你写字,你哭闹得厉害……我留了心,引了大姑娘去……大姑娘让送你回舒州……那时候你还小,我只当你是不记得了……可在舒州的那几年,你就是不爱写字……我一说你,你就发脾气,乱砸东西,乱骂人……我心里有数,只有依着你……有些事,我们还是要多长一个心眼才是……”

顾夕颜只觉得恶心,心中生寒,不由得缩成一团抱着胸。

端娘长叹一声,抱着顾夕颜的手臂一紧,道:“姑娘,你早点嫁人吧!”

啊,顾夕颜诧然。

端娘脸色凝重:“我本来就不愿意你回盛京来,可大姑娘的话也有道理,舒州毕竟是乡下地方,的确不好找婆家。谁知到了盛京,竟然是要你进宫。那地方,可不是普通人能呆的,只怕是比锦心嫁的威远侯府的水都要深。谁知姑娘竟然和我想到一块去了,临了不声不响地跑了。虽说是有点不妥,不合礼法,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我们有这三十倾的良田在手里,也不用看着老爷的眼色要嫁妆,不求男家大富大贵,只要他家风清白,品行端正,真心真意地对姑娘就行了……早早嫁了人,离开这个家也是好的。”

那顾朝容怎么办?

一时间,顾夕颜只觉得心乱如麻,千方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端娘见她面露犹豫,知道她是放不下顾家的一切,要不然当初跑了就不会回来了。她苦苦哀求她:“姑娘,这件事,你一定要听我的……天下不平的事多着呢,我们哪能管得过来。自己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不给家里的人添乱,关键的时候能给家里帮一把,也就对得起老爷和大姑娘了。姑娘,您在这事上可不能范糊涂。天下的好事多着呢,哪能样样都占全了。大姑娘那样一个谪仙似的人物,当年退了米家的婚事自请进了宫,又能怎样,没有子嗣的嫔妃,就像那没有线的风筝,总是虚的……”

退了米家的婚事……原来顾朝容也不是被迫进的宫啊!

念头一闪而过,顾夕颜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尖叫一声跳了起来,把端娘吓得一哆嗦。

不错,不错!没有子嗣的嫔妃,就像那没有线的风筝……除非有个儿子,不然都是空谈……一个让皇太后顾忌的女人……承乾宫里那道冷冷的目光,让她想起来就觉得通体生凉……

不,不,不!

顾夕颜摇摇晃晃地从端娘抱里挣扎着站起来,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光影都化成了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朝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姑娘,姑娘,”端娘扶住脸色煞白的顾夕颜,“你这是怎么了……墨菊,墨菊,快去请大夫来……”

顾夕颜一把抓住了端娘的手,虚弱地道:“不,不用,我就是头晕,想躺躺……”

“好,好,好!”端娘忙应着,“那到床上去躺躺。”

第四十一章 峰峦叠起(一)

顾夕颜无力地点了点头。

端娘脸色慌张地扶了顾夕颜上床,然后又给她在身后垫了一个大迎枕,墨菊也被端娘的声音叫了进来,紧张地站在床头张望。

顾夕颜靠在迎枕上,勉强地对墨菊笑了笑,吩嘱她:“你出去给我倒一杯热茶就行了!”

墨菊望了望屋子中央圆桌上的茶具。那里面就有热茶。可看到顾夕颜那张苍白的脸,她还是决定顺从顾夕颜的吩嘱,不仅要出去倒一杯热茶来,而且还要在厨房里多呆些时候。

顾夕颜望着挂着帷帐的玉勾发呆。

会不会是自己太敏感,搞错了呢!

顾朝容对顾盼兮的维护又该怎么解释呢?对自己的亲切又该怎么解释呢?还有,当自己提出来不进宫的时候,顾朝容还说揶揄的话开着玩笑没有一丝的责备和不悦,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姑娘,姑娘,”端娘的喊声打断了她的思路,“出了什么事了,跟您说话也不应一声!”

顾夕颜这才回过神来,她歉意地笑了笑,并不解释自己发呆的原因,风轻云淡地问道:“刚才您问我什么,我没听明白?”

端娘犹豫了一下,说:“我想就这几天出去找找锦心,她原也是在夫人身边伏伺的丫头,而且是夫人从连家带过来陪嫁的家生子。老爷把她嫁给了威远侯府蒋老侯爷为十二房妾室,她虽然没有子嗣,但为人敦厚守礼,性子又柔和,在蒋家人缘关系很好的。蒋家原是和太宗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功勋世家,百年基业,子女又多,略略有点家底的人家都和他家沾亲带故的,我去请求她,让她给你留个心,找个好人家。”

顾夕颜还在犹豫。

如果真的是自己搞错了呢?

“姑娘!”端娘眼中闪过焦急,“到了秋天您就满十四岁了,这事拖不得了!”

顾夕颜望着端娘有点急切的脸庞,突然一笑。

是啊,有什么好急的。就好像端娘和那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妥娘,如果想把连夫人留给顾夕颜的这份财产私自吞了,完全可以不拿出来。

顾朝容也一样,她到底是怎样想的,只有时间能证明。

她释怀了,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说:“端娘,这事也急不得,又不像是买菜,都摆在那里等着挑就行了。再说,我又刚刚闯祸,父亲还没有消气,如果再有什么风声传到父亲耳朵,家里又要起风波了……我看我们还是先把中断的学业续起来再说,还有请赵嬷嬷来教针线活的事,也要跟夫人提一提才好……”

顾夕颜和端娘说着以后打算的时候,顾夫人也正她的七堂哥刘左诚说着她以后的打算:“七哥,我想回江南看看爹爹,你能不能帮着安排一下。”

刘左诚一怔,小心翼翼地问:“可是妹夫有什么地方让你操心的?你直管说给我听,万事都有我了!”

顾夫人强笑道:“没什么事,就是好几年都没有见到爹爹了,很是想念。而且进宫去见皇贵妃娘娘的时候,她也嘱吩我把盼兮送到江南松壑书院去读书,七哥,你就帮我安排安排吧。”

刘左诚道:“你走了,这府上的事务谁来管理?”

顾夫人道:“我秋天就身上不舒服,家里的事基本上都交给了二姑娘。她年纪也不小了,我寻思着明天开春就要操心找婆家的事了。想趁着她还在家里,回江南一趟。”

刘左诚沉思着。

顾夫人叹道:“我虽然糊涂,可也不傻。顾家的这几个主,我一个也惹不起。不如趁着这机会带着盼兮回江南,也正好避一避。”

刘左诚听了诧异地望了顾夫人一眼,很想说一句:你才是这个家里的正经主子,应该是她们躲你才是,怎么你到躲起她们来了。可一想到自己这个妹妹的性情,把话又咽了下去。

他沉思了半天,最后无奈地说道:“既然如此,等我在盛京的事办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回江南去吧!”

等刘左诚把盛京几个铺子的帐对得差不多了,时序已经进入了五月中旬,顾府那边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他想着自己这几天就可以启程回江南了,就准备去顾府那边一趟,最后确定一下刘彩霞是否跟真的想跟自己回江南去还是一时的感慨之言。

他带着小厮刘三刚走出二门,身后就传来一阵急切地喊道:“七爷,七爷,快快留步!”

刘左诚回头,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白净胖子满头是汗地朝自己跑来。

这个胖子叫王顺,是刘家在盛京管理生意的大掌柜,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现在刘家的家主刘三多走南闯北,深得刘三多的信任,而且在刘家诸多的大掌柜里一向以行事稳重著称。

刘左诚一看王顺这个样子,就知道出了大事。

他几个疾步上前迎向王顺,低声地问:“大掌柜,出了什么事?”

王顺朝左右看了看。

刘左诚会意,吩嘱刘三:“我和大掌柜到书房里说话,你在门外守着,什么人也不准进。”

一行人进了书房,刘三上过茶后退出来守在了门外,王顺好像还嫌书房不够僻静似的把刘左诚拉到书房里的一个角落里,低声道:“坏事了,我们在高昌的那批货被燕军收了。”

刘左诚听得心里一滞,却声音沉稳地说:“大掌柜别急,慢慢说来。”

王顺从衣袖里掏出一条帕子擦了擦汗,顺了顺气,这才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给刘左诚听。

原来,自二十几年前湖州吴家搭上了皇太后方氏这条线成为江南织造的供应商后,刘家的织造生意就一年不如一年,好在是刘家家底雄厚,又秉着民不与官斗的原则,先后做过银楼生意、粮米生意、酿酒生意,虽然都没有嫌到什么大钱,也保住了那几年的开销。九年前,刘三多为刘彩霞的婚事在盛京住了一带时间,偶尔间认识了一个姓姚的高昌人,这人说自己是高昌最大的药材商,专营参果。

参果,在夏国又称“复生草”,是指这种只有拇指大的朱红色的果子有“起死回生”之效,是这世间最名贵的药材之一。由于它生长在极冷的北寒之地,夏国也只有燕地缨河附近有少量的参果,但紧邻燕地的高昌国,却是盛产参果的地方。从高昌国到熙照要经过燕地和晋地,而燕地和晋地又都属于自辖区,在熙照的市面上是很难见到参果的影子的,简直可以说是价比黄金,一向是燕、晋两地朝圣的贡品。

刘三多是非常成功的生意人,立刻嗅到了此间的商机。顾刘两家联缘后,刘三多通过顾宝璋的一个同年,也就是晋国公府的府丞王政打通了晋地的过路关节,又通过顾老太爷的一个在燕国公府做录事的门生结交了燕地西北大营左骑军参军。这五、六年来,刘姚两家合作愉快,生意做的是随风随水,嫌了个盆满钵满。刘三多不仅仅满足于经营参果生意,还和姚家合作经营毛皮、东珠生意,每年来往的资金都在百万两黄金。

刘左诚觉得自己的脖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勒住了似,他解开一颗扣子,问:“有多少钱?”

王顺哆哆嗦嗦地指出两个指头:“二,二百万两黄金!”

刘左诚心里一咯噔,失声道:“这次怎么这么多?”

王顺道:“内务府仅参果就定了十万两黄金的货。”

刘左诚脸色阴了下来:“哪个关节出了问题?”

王顺脸上又冒出汗来:“去年七月,燕地的西北大营突然出兵高昌国,十二月份的时候占领了高昌。姚家的关系全完了,他们掏空了家底把货给我们凑齐了……我们这边也是刚得到消息,朝廷那边好像还没有什么动静。不过,我看知道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和高昌国的生意一向是他的嫡亲弟弟刘右诚负责的,他并不知道详细的情况。刘家可不是什么和稀泥的家族,出了这么大的事,是要有人出来负责任的,搞不好家主刘三多的位置都危险。他的额头也冒出汗来,连声问道:“右诚还在高昌吗?为什么不当机立断中止交易?是谁来回的话?人在哪里?”

王顺苦笑:“是十二爷身边的刘文,我把他安置在了兰院。”

刘左诚一撩袍角出了书房,朝兰院奔去。

兰院是个典型的四合院,迎面的壁照上绘着几株兰花,因此叫做兰院,是刘家一些职位比较低的人进京出公差住的院子,布置很简洁,院子的墙角还爬着一架丝瓜棚,有点田园风光的气息。

刘文是个二十出头的高挑小伙子,面色蜡黄,嘴角干裂,全身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看见刘左诚,那么大个子的一个人扑在刘左诚脚下哭得像个孩子:“七爷,你救救十二爷吧,他如今还被关在燕州大牢里呢。腿也折了,身上也烂了,再晚了,十二爷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七爷,我给您磕头了……”说着,就要给刘左诚磕头。

王顺一把把刘文拽了起来:“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七爷和十二爷是什么关系,要你在这里嚼舌根子。”

刘文站在那里只抹眼泪。

刘右诚也是个人才,为人胆大心细豪爽,刘左诚管着刘家江南的织造生意,刘右诚则管着刘家这条见不得光的“走私”生意,刘左诚一直觉得这事太冒风险,曾经劝过弟弟,可刘右诚说:“哥哥过几年就要参加家主的选拔了,我做的越好,哥哥就越有底气说话。我可是记得娘临终前的话:上阵亲兄弟……”

刘左诚只觉得心角一阵刀绞般的痛。他忍着眼泪问:“当时为什么不中止交易?”

刘文抽抽泣泣地道:“已经付了五十两黄金的订金,姚家也交齐了货品,那个该死的参军拍着胸脯说一定没有问题,十二爷也说‘福贵险中求’……”

第四十二章 峰峦叠起(二)

刘左诚不想再在这圈子上打转了,他打断刘文的话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刘文回答道:“半路遇到的是燕国公贴身的卫军……根本不给面子,当场就把那个参军砍了,货全没收了。”

刘左诚眼瞳一缩,淡然地嘱咐刘文“你好好休息吧”,然后疾步出了兰院。

王顺满头大汗地跟着刘左诚身后重新进了书房,刘左诚沉声地吩嘱王顺:“你赶快做两件事。一是列个清单出来,看哪些是要紧的商客,我亲自去交涉;二是派个人给家主写信封,用官家的驿道传到江南去,请他老人家亲自来一趟。”

王顺不住地点头,神色间有点犹豫:“那,十二爷那边……”

刘左诚目光阴森:“这件事还要请大掌柜费费心,看我们在盛京还有没有什么路子……”

燕地居夏国北寒,中间隔着晋地和一条淞江,又有“藩王不得远交近臣”和“未奉昭不得离藩地”的禁令,别说是像刘家这样祖居江南而且是在江南起家的豪商,就是熙照的封疆大吏都未必能和燕地扯上什么关系。

王顺沉吟道:“要不要通知大少爷一声,再怎么说,也总是自家的人……”

王顺口中的“大少爷”说的是刘彩霞的哥哥刘漫天,熙照285年的两榜进士,在江南有神童之称,现在也只有三十三岁,已经官至平原郡布政司左参政,从三品的大员,在吏部连续六年的考绩都是“优”,在同年中也算得上是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了。他的岳父安远侯洪其只是一个赋闲在家的侯爷,可他的岳母却是本朝的长公主朝云公主,当今皇上的嫡亲姐姐,方太后的亲生女儿。就这样一个显赫的亲家,刘三多却只见过一面。不是洪家摆谱,关键却出在刘家这个大少爷的身上,他和他母亲一样,最瞧不起的,就是商贾,最不爱打交道的,就是商人,在他还是一个小小知县的时候就曾说“商人不事生产,贱买贵卖,巧取豪夺,是社会不稳定之根本”,最让人可笑的是,他嘴里这么说,每年刘三多贴给他的银子却一分也不少拿。

这种人,平时刘家有个商业纠纷找上门了都装聋作哑的,这种能抄九族灭门的事你能指望他给你出力气!

刘左诚苦笑着摇了摇头:“不用了!”

王顺是家里的老人了,怎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只是一时心急,病急乱投药罢了。听了刘左诚的回答,他也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那就只有找顾家姑爷了,这几年,他也没有少拿……断了我们这财路,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嘴里这样说,王顺心里却无限的唏嘘:三爷那样精明强干的一个人,怎么就得了这样两个提不起扶不上的儿女呢!

刘左诚在恼烦的时候,顾夕颜也有点烦。宫里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顾老爷也没有再找她,好像她离家逃选的事是一场梦似的,梦醒后就了无痕迹,风平浪静了。可她却觉得事情不会就这样简单的结束,特别是顾老爷那里,现在的情景就好比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只是暂时的,这她倍觉不安,甚至有点浮躁起来。

顾夕颜现在每天早上到顾夫人那里请安后就会到崔宝仪那里去听她讲《四书》,然后跟着她学习一些宫廷礼仪。回来后吃完午饭睡一个小时的午觉,下午赵嬷嬷就会来勿园和她一起做做针线活,也就是教顾夕颜绣花。

顾夕颜不知道自己这种平静的生活会在怎样的情况下结束,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间结束,生活和生存的危机感让她采取了一种流于形表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学绣花,她首先是和赵嬷嬷先进了沟通,把绣花的几种技法做了归纳总结,然后再根据这几种绣法的要求绘了花样子进行局部的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赵嬷嬷先是不理解,后来看顾夕颜进行迅速,而且很快就能绣出一副虽然针脚生涩但还勉强能看的鞋垫出来,这才有点恍然大悟。

她私下和端娘耳语:“这样总是有点不妥,还要是沉下心来才是。”

端娘不以为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暂时先应付应付吧。不是还有针线班上的人吗。”

赵嬷嬷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绣在教顾夕颜绣花的时候更加严厉地要求她。

端娘这样回答也是有原因的。

自从顾夕颜回府后,勿园门口就有了两尊“门神”,每天探头探脑地朝内张望,提食材进来做饭都要检查半天。好不容易出去了一趟,蒋家的人又根本不愿意通传,搞得端娘无功而返,她心里一直压着一把火。

这天顾夕颜又去给顾夫人请安,却看见守园里仆妇进进出出,大家都默不作声地收拾着东西,陈年的樟木箱子都抬了出来。

顾夕颜小声地问柳儿:“这是怎么了?”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