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到了勿园,顾夕颜伏在大榻前的小几上写什么,见顾夫人进来,奇道:“母亲可是有什么事找我?”

瓶儿忙上前收了纸片,伺候顾夫人坐下,端了茶进来。

顾夫人神色间有点不自然,轻轻地呷了一口茶,道:“你这边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吗?”

顾夕颜望着对面的顾夫人,虽然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从面容到经神状态都是焉焉的,宇眉间也长年笼罩着一股子阴郁之色,她不由心中唏嘘。

自己马上就要走了,打个不适当的比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顾夕颜朝着瓶儿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她们都出去。等屋里只剩下她们俩人时,顾夕颜不由拉了顾夫人的手,意味深长地道:“母亲,你太辛苦了。等我嫁了,你就带着盼兮回江南去吧。那里有你的族兄族嫂,还有高堂,就是吵吵闹闹,也比这里要让人心里舒坦些……”

顾夫人惊诧地望着顾夕颜。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顾夕颜索性把话挑明了:“我前几天到外院去看了盼兮的。小小一个人儿,那么高的书桌,坐得笔直,端端正正地在那里练大字呢。旁边伺候的人在一旁打扇,嘴里不停地劝他‘哥儿歇会吧,等会再练’,盼兮犹豫了一下,跟人说‘母亲吩咐我了,要听先生的话,先生让我写八张纸,我还只写了三张纸呢’,那小厮讨好他,‘哥儿歇着,我帮哥儿写,定叫那先生看不出来’……好好一个孩儿,再这么下去,可就全毁了。母亲,他可是你以后的盼头啊,可不能让人给这么糟蹋了……”

顾夫人听的眼睛慢慢红了起来,黄黄的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来。

顾夕颜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第一次见她的时那平和而安闲的模样。

作为女人,她这一生都恐怕都体会不到琴瑟合鸣的滋味了,就像一朵花,还没有开就凋谢了。

同样是女人,顾夕颜心里满是怜惜。她说话的语气诚恳而真挚:“盼兮本性纯善,小小年纪,已经有了读书的毅力。江南遍地是名师,你苦个十年,就也望到了头。母亲,早点回江南去吧!”

顾夫人侧过脸上,泪珠子如雨似的落了下来。

* * * * * *

八月十七日掌灯时分,顾夫人和田嬷嬷到了勿园,还破天荒地带着顾盼兮。

因为明天就是出嫁的日子,从体芳斋请来给新娘子洗浴的两个师傅正在帮顾夕颜洗澡,顾夫人望着空荡荡的屋子问惠兰:“东西都收拾齐了吗?”她是指顾夕颜平日时用惯了的小物件。

惠兰笑着指着大榻小几上一个小小柳条箱子,道:“东西都在这里了。”

顾夫人一怔。

她出嫁的时候,可是收了十几个柳条箱子。

“怎么只有一个箱子!”顾夫人脱口问道。

惠兰笑道:“姑娘平日里也不太讲究,只有这一箱子东西。”

顾夫人打开柳条箱子一看,只有些平日用的镜子、梳子和绫巾一类的东西。她这才发现,顾夕颜平日的生活有多简单,好像略一收拾就可以马上离开似的。

她不由恍惕了一下。

顾夕颜已洗好了澡从旁边的耳房出来了。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细棉布做的亵衣亵裤,鸦青色的头发湿漉漉的随意绾在头上,可能是耳房洗澡受了热的原因,素净的脸庞面颊微酡,大大的眼眸水气氲氤,眼宇间竟然带着一丝浑然天成的艳丽。

她给顾夫人行了礼,体芳斋派来的四个师傅也鱼贯着从耳房里出来了给顾夫人行礼道喜,田嬷嬷给了四个师傅各一个封红,师傅们道了谢要告辞,顾夫人却道:“师傅们难得来一次,不如也帮着姑娘陪房的丫头们洗个汤浴。惠兰,杏红还有瓶儿,你们都去准备准备吧!”

大家俱都一怔,只有杏红,面色大变。

顾夫人笑道:“姑娘这是在顾家呆的最后一晚了,大家也不必拘这个礼了。”说着,又让田嬷嬷掏了几个封红出来。

体芳斋的师傅们接了封红就去准备了,田嬷嬷则把几个丫头带了下去,屋子里只剩下了顾夫人、顾夕颜和一直规规矩矩坐在一旁像小大人似的顾盼兮。

顾夫人让顾盼兮给顾夕颜叩头:“你姐姐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你好好给姐姐叩几个头吧。记得认真读书,要有出息,将来姐姐才能名正言顺地回娘家来。”

顾盼兮瞪着圆溜溜黑的像宝石的眼睛好奇地望着姐姐,乖顺地跪在地上给顾夕颜磕头。

顾夕颜没等顾盼兮跪下就把他一把抱在了怀里:“别把衣裳弄脏了。”

顾夫人嘴角含笑地望着紧抱在一起的两姐弟,道:“明天把你送出门后,七哥就要回江南去了。他们会延着驿道出京,过松州和静州然后在维州的昌平转水路,延着江南运河一路到越州。我老家你还不知道吧,在越州的石板镇,那里离顾家在舒州的老宅子只有五百多里地,很近的……”她非常详细地交待着刘左诚的行踪。

顾夕颜心中一动,不置信地望着顾夫人。

顾夫人微微一笑,神色灿然地喊了一声“孙嬷嬷”。

孙嬷嬷很快就应声而入。

顾夫人起身摸了摸顾盼兮的脸,神态间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盼兮,你跟着孙嬷嬷去吧!”

顾盼兮恭恭敬敬地给母亲和姐姐分别行了礼,然后三步一回头地跟着孙嬷嬷出了勿园,桔色的灯光打在小小的身板上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的孤单。

顾夕颜热泪盈眶,期期艾艾地喊了一声“母亲”。

顾夫人微笑着,眼中却含着泪:“丁执事和孙嬷嬷今天晚上就带着盼兮回江南去,明天他就不能给你去送嫁了。”

顾夕颜忍不住道:“那你呢?”

顾夫人望着勿园屋檐下挂着的红彤彤的灯笼,笑道:“我还要主持你的三天回门礼呢!”

顾夕颜激动地上前拉住了顾夫人手,嘴角微翕。

顾夫人却安慰似的拍了拍顾夕颜的手:“你放心,我这人长这么大,还没拿过一回主意。这一次,我一定会把回门礼办好的。”说着,又拍了拍顾夕颜的手,眼宇间有少见的坚持。

第八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

送走了顾夫人,时间也不早了,明天一大早还要梳头呢,杏红给顾夕颜铺了床和惠兰回到了她们自己居住的厢房。

段缨络一身淡黄色的亵衣,闭目盘腿在小榻上打坐。

这是她每天必修的功课,据说能清神明气。

顾夕颜望着段缨络安详静谧的表情,不由想起观世音拈花像来。

王国维曾经说过,学问有三大境界,最后一层就“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然,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顾夕颜觉得段缨络好像也达到这种境界,处事从容,给人心胸豁然之感。

她正望着段缨络感叹发怔,段缨络突然张开了眼睛。她的目光平和淡定,笑道:“是在担心明天的事吗?”

是有点担心!

顾夕颜点了点头。

段缨络微笑:“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顾夕颜无奈地叹息:“大不了明天我们仗剑出城。”

段缨络笑起来,露出雪白整齐的贝齿:“你以为盛京的羽林军、禁卫军、金吾军都是吃闲饭的吗?”

顾夕颜不由在心里嘀咕:那怎么就让齐懋生给混进来了的呢?

段缨络好像看出了她的心思,神色黯淡:“云泽七老,连云十三剑,柳叶双刀……很多人都没有能回燕地去呢!”

顾夕颜动容。

段缨络眉宇间渐渐有些戚婉:“那些已经在江湖闯出了名堂的弟子还好,那些还没有出师门的,失去了长辈的庇护,大多数都会沦为强盗或是小偷……”

这是在责怪齐懋生吗?

顾夕颜抿了抿嘴,道:“他们可以入伍啊!有一身功夫,到军中效力岂不更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段缨络微笑着注视着顾夕颜良久。

虽然能感觉到没有什么恶意,但顾夕颜还是被她看的有点不自在,道:“我说错了什么吗?”

段缨络笑着摇头:“不,你没有说错。”

她望着顾夕颜如莲花般素净的面庞,淡然地微笑:“姑娘还是早点休息吧。出了府,外面可没有这样方便了。”

顾夕颜也觉得这个话题不宜再说下去,她拉了薄薄的夹被盖在身上,俏笑:“晚安!”

段缨络微笑着点了点头。

顾夕颜翻了一个身,呼吸慢慢变得平稳起来。

段缨络望着青纱帐里曼妙的身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顾二姑娘,你没有说错。所以我才会在这里保护你的安危,用你的安危来换我们修罗门下五百弟子的前程。如果事情真的糟糕到要仗剑保你出城,我也会做的……

段缨络慢慢平息着心中的杂念,安静地等候明天的到来!

* * * * * *

月色一点点地升起,勿园笼罩在片银色中,从东边外院时隐时现地传来带着丝竹弦管猜令划拳的嘈杂笑语声,更衬托着这内院小小一角的静谧。

露着如观音拈花般微笑的段缨络突然张开了眼睛,黑白分明的眸子竟像鹰似的锐利。

她听到非常熟悉的轻微践踏声。

只有习过轻功的人才有这样轻盈的脚步。

顾夕颜身边的人段缨络都认识,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身手。

那声音渐行渐近,停在了门外。

段缨络不敢大意,从腰间轻轻地抽了一条汗巾。

银红色的汗巾,在月光折射出犹如宝石般的七彩针芒。

来人踌躇了一下,脚步声渐渐转了一个方面,朝东边的厢房走去。

那里住着惠兰和杏红。

段缨络犹豫地望了顾夕颜一眼。

月华如练,顾夕颜嘴角微翘睡得正酣,净白的面容如一株午夜悄绽的昙花般甜美纯静。

东厢房那边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还夹着一个女人的声音:“惠兰,快开门。”

很快,东厢房边传来蹑脚轻行的哒哒声。

这声音虽然轻微,但听在段缨络这样的高手耳中,却清晰得很。

段缨络支起耳朵来。

当东厢房的门“吱”的一声打开时,段缨络也趁着这声音将窗棂打开了一条缝。

东厢房里没有点灯,趁着月色,她看到一个黑色的身影很快闪进了东厢房。

明天就是惠兰代嫁的日子,事情太过突然,太过诡异。

段缨络没有犹豫,身轻如燕地几个起落,人就猫腰靠在了东厢房墙裙旁。她侧着面,皎洁的月光下可以透过大开的窗棂看见清楚地看见顾夕颜屋内的动静。

她轻轻吐纳着,调整六息。

屋内人的谈话尽收耳中。

只听见惠兰道:“……大姑,我知道我对不起您的教导,可请您看在十年教育的份上,就依了惠兰这一次吧?”

有一个清脆的女声道:“惠兰,你可知道,如果出了事,她们可以把一切都推脱到你的身上,说顾家二姑娘年纪小不懂事,全因是受你蛊惑……”

“我知道,我知道。可放弃了这一次机会,我就永远没有可能过上我想过的生活了。”惠兰语带哽咽,“别人是不知道我的,难道连大姑您也不了解我吗?我一路跟着大姑从陇左到盛京,不知看了多少人间惨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年我们沽口,因为连树叶沾土都没得吃了,那个母亲亲手把女儿杀了炖了一锅汤给丈夫儿子吃……姑姑,我不想有一天,我的子女也遇上这样的命运,我也做出这样的事来……姑姑,我求您了,我求您了……”

屋子里传来砰砰的磕头声。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