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颜神佑从郁家回到姜家,姜玘已经带着老婆回完了门儿,准备销了婚假上班去了。留下蔡氏跟在家里侍奉长辈、整顿内务,还要与小姑子们打好关系。只是她没想到,原本下了决心要与之好好相处的颜神佑,要搬走。

听了消息,蔡氏吃了一惊:“搬出去?”不是回家,不是住下,她一个小女孩儿,要搬到什么地方呢?

等听范氏说了原因,才轻声问:“既如此,咱们,是不是也要遣人致祭?”

范氏道:“也罢,不差这一点儿。”姜家上下对颜家的这四个死人都没啥好感,不过面子还是要做到的。

颜神佑得了坞堡返回的书信,知道自己的做法受到了肯定,便着手要暂时搬出去了。她打的主意也正,暂时搬出,祭完了,回自己的住处睡两天懒觉,再搬回来继续跟外婆卖萌。遇到周年的时候,再搬出去,然后再回来,参加完外婆的寿宴,麻利地打包滚回坞堡去。她四处拜访的时候,也没忘了让留守的阿竹或者阿琴跟姜家侍女聊天,套取一点情报。得知蒋氏过年前后是小病了一场,既然如此,她就更得住下来了,姜氏打发她来,一个目的就是给蒋氏多看两眼的。

当然,她知道她娘打发她回来的目的不止这一样。还有的就比如是感受真世家的氛围,又或者,让她表现得好一点,让舅舅、舅妈们印象好一点,有上好鲜肉给她留一块。之类的…如果她是姜氏,甚至是楚氏,都会打这样的主意。

在姜家住的这几日,明显就能感觉到姜家与颜家的不同了。哪怕楚氏再有规矩,哪怕她现在剩下的三个儿媳妇都是世家女,让颜神佑觉得,她受到的教育与一般世家的女孩子比也没什么区别了。一到姜家住下,感觉就不一样了。最简单直观的一条,人家姜家只要是正常时间,都是一大家子人一齐吃饭的。

这不是各家习惯的问题,而是整个习气的问题。

既想得明白,颜神佑做起事来也是雷厉风行的。除了跟家里请示,向舅家通报,她还在拜访完了颜氏之后,特意使人送信给颜氏,表示要祭扫。颜氏作为出嫁的女儿,逢到这种事情,也是要有所表示的。比如准备些纸糊的元宝之类的。

送她去暂时居住的人依旧是姜五,现在全家闲置的男丁里,就他年纪最大,自是当仁不让!

颜神佑是带着二十护卫走的,护卫们在姜家住得也还算滋润,日常训练的时候还完虐了姜家的部曲。颜家部曲,是在拼杀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虽然有更新换代,但是血腥气仍在。姜家这个,是受了亏之后才建立的,没经过战阵,自然不好比。又有颜肃之训练的时候,改进了他闺女的训练方法,手段相当之血腥,洗脑手法又相当地娴熟,看起来精神都不太一样了。

坑爹的是,这些护卫来的时候知道要住姜府,这个自然是毫无异议的。等听说要搬出去,颜神佑不发话,姜家人说话他们不听的。何大是个实在人,还在怀疑他们家小主人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意外,姜家才要赶他们走。

颜神佑当时正在跟蒋氏道别,听蒋氏叮嘱着居住事宜。颜神佑道:“还有阿圆在呢,我就过去住那么三五天,依旧回来陪外婆的。您想,这三、五天,就算不吃不喝,也饿不着我呢,旁的,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被蒋氏掐脸。

外面汇报的时候,颜神佑眼睛瞪得大大的,心说,乖乖,这还玩真的啊?连忙说:“我去看看罢。这是阿爹训出来的人,只听一个人的话。”说完,她就抽了颜肃之那支长鸣镝走了。父女俩的箭,由于客观原因,在型号上还是有点差别的。

她一抽箭,以六妞为首,陶九跟上,十个客女齐刷刷地列成两队,在门前直挺挺地站着,一人手里握着一把弓。饶是蒋氏阅历丰富,也吓了一跳。连范氏等都有些惊疑,再看颜神佑一挥手,两队人马又整齐划一地跟着她往外走。

蒋氏也忍不住将右手拇指往嘴巴里一塞,啃起了指甲。

有颜神佑出面,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姜云“护送”表妹一路绝尘而去。姜戎这里,从宫里回来,就被蒋氏给叫了去,如此这般一说。

姜戎道:“平日倒看不出这般训练有素来,只是显得比咱们的人齐整,毕竟是…等等!这不像是颜家的风范呢,往常也见着的。”

蒋氏道:“难道是颜女婿的手笔?怎地神佑也学会了?”

姜戎道:“无论如何,有这等手段,对三娘总是好的。也不知…是怎生练出来的。”

蒋氏道:“那是人家的隐秘事,你休要想太多,弄得彼此脸上不好看。”

姜戎道:“阿娘放心,我自有分寸。况且咱家部曲,只要不与这等军士相比,也是一等一的了。我看宫中禁卫,比咱家也强不太多了。”也是,禁卫们起初是先帝与今上的老底子,奈何一旦当皇帝,这禁卫就不止是皇帝的禁卫了,经常会被掺些关系户,这战斗力就要被拖累。

这母子俩正在对话间,旁听的人里却也有动了心思的。譬如周氏。周氏做人母亲的,儿子姜五都十二了,也该说亲了,自然是上心的。名门淑女,她也考虑了一些了。在她心里,姜五又腼腆,想要个能持家的厉害媳妇给他撑一撑。奈何名门淑女比较好找,名门的姑娘却是不肯传出厉害的名声来的。未出嫁前,个个都恨不得把贤良值刷到最高。

这回见到颜神佑呢,才觉得这外甥女儿生得也不错,样样都拿得出手,主意也正。更要紧的是品性坚定,每天早上问安,是一次也没落在她们后面。这对于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来说,是相当难得的。

今日又见她整顿的侍婢十分依从,姜家的手段周氏如今也知道得差不多了,这显然不是姜氏搞出来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周氏认为,颜神佑都得了颜肃之的某部分正面的精髓。礼仪又不错,年纪也只差了三岁。

周氏就存了这个心思,想着颜神佑如今还小,又远离父母,不至于现在就订亲。颜神佑又要在京中呆在蒋氏生日,还有半年时间可以观察。看得顺眼时,周氏是宁愿与姜五说这一门亲的,还能让婆母顺意,丈夫估计也是满意的。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很好,女孩儿看母亲,姜氏的教养就很好。

颜神佑和姜云两个人都不知道,周氏已经打了这个主意了。这时候两个人一齐往姜氏陪嫁的宅子里去,姜云还跟着看了一圈儿,盯着安排了护卫,又看原本守宅子的人也是姜家旧仆,比较老实。才说:“那我回去了,你有事,便使人递一消息来。”

他的声音也是温润如水的,与他那张温润的脸十分相衬。姜氏的眼睛横起来的时候还有五分慑人,他的目光却一直都是温柔的,也不见他生过气。

一个分称职的好哥哥。

颜神佑道:“水该烧好了,来喝茶歇歇再回去罢。”

姜云也不推辞,左右看看,见没有人,才对颜神佑眨眨眼睛,然后颜神佑就见他面对着墙壁,抻了个大大的懒腰。颜神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她不是没见过中二的世家子,唐仪就是典范了。可姜云给她的印象吧,这货就是个标准的腼腆受啊!在姜家呢,事事守规矩,声音不高不低,有时候声儿还挺小。说话也是文绉绉的。

陪她出门儿,待人恭谦有理,一说话还要脸红。比起姜珍那略活泼的性子来,姜云才是真大家闺秀。

现在他冲着墙壁抻懒腰!这冲击不亚于姜氏当着她的面不掩口地剔牙缝里的韭菜叶子!

姜云抻完了懒腰,还往后掰了掰肩膀,一仰头,颜神佑从侧面看去,他好像无声地学了一下金毛狮王。

颜神佑的三观,裂了!

姜云浑身上下抖了一抖,才十分轻快地转身,红着脸,到颜神佑左手第一的位置上坐了下来。浑不觉得颜神佑的态度有什么不对,腼腆地道:“在家里抻懒腰都不得劲儿…”

颜神佑气弱地一挥爪子:“没事儿,你慢慢抻。”

姜云微一笑,仿佛羽毛拂过了光滑的茧绸:“这样就好啦。家里管得严,走到哪里都有人呢。”

颜神佑:“呵呵。”你还真是个好孩子啊!

齐先生却又派人来问小郎君今天要不要留饭,姜云连忙说:“我须回去复命了。”

颜神佑送他到门口,又被齐先生接住了,亲自送出正门。回来却对颜神佑道:“七岁,男女不同席,虽是自家亲戚,然如今小娘子独居,还是谨慎些好。”

颜神佑连忙站好了,听他训话。

颜神佑搬出来“独居”之后,就派人送信给了颜氏,颜氏又携了香烛纸元宝之类的过来。姑姪俩这才有了正经说话的功夫。

颜氏道:“你与我说实话,你阿婆是真的要抚养三房的那几个了?”

颜神佑道:“阿婆已将三妹妹调教得听话了,四妹妹五妹妹还小,又很怕三妹妹,都不碍事了。”悄悄趴在颜氏耳朵上,将楚氏手段说了。颜氏叹道:“也只得如此。”又问颜老娘的事情。

颜神佑一口咬定:“已分了宗的长房来闹,这才弄伤着了。说句到家了的话…也上了年纪了,寿衣都备下多少年了…”

颜氏理着一只元宝:“这样也还罢了,”复一皱眉,“你去赵家了不曾?”

颜神佑道:“还不曾呢,请齐先生去捎了礼物罢了。三妹妹的舅舅去家里吊唁,都不曾说要见他外甥女儿。并外甥女尚且如此,我又何必去讨嫌来?”

颜氏失笑:“你这小淘气。是后日么?”

颜神佑点点头。

颜氏道:“那后日一早,我过来。你这里人可还都听话?”

颜神佑道:“都是可靠的人,这里是我阿娘的陪嫁。”

颜氏道:“也罢。我便回去了,你也早早收拾了安歇罢。”

颜氏一走,颜神佑便把这处宅子里里外外都逛了个遍。大凡宅子格局都差不多,这是一处三进宅院,与二房在坞堡那里的样子仿佛,只是后面多了个小花园。原本宅子里也有看宅的人。颜神佑并非将所有物品都搬了来,但是细软还是带了来的,不是她小气守财,却是有事要办。

且将人丁集齐,先与了护卫们赏金,一人一贯钱,足千文的,以酬其辛劳。待这些人齐声谢赏时,却又说:“这也不是白与的,在这里半年,你们的功夫若是丢下了,我也是不依的。若有失职处,我自有处份。”划定了他们的职责——护卫,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每日饮食标准还要提高些,要加一个菜。

且说:“日后即使我往舅家去,你们依旧在这里,日日操练。我会来看的。”这宅子虽然不算特别大,但放二十个人练广播体操,足够了。

然后才是分散与守宅之仆妇的赏钱,都是大大的一捧钱。最后自己身边的人,就是回房之后,慢慢发赏了。

做完这些,颜神佑才让阿琴找出件素服来,从明天开始斋戒。

在颜神佑的心里,对死了的这四个人,也就颜老娘因为接触得少,感觉才不那么糟糕一点。只是觉得这个老太太因为见识的关系,才显得愚昧。其他三个,在她眼里,不是仇人也是看着碍眼的存在。尤其对赵氏,这个女人还妄图插手她家的事,挑唆不知死活的给她爹当小老婆,必须是仇人!

可是她来了,颜平之夫妻也没有被除名,还是她的叔父和婶母。对赵家,可以显出疏远来,反正颜肃之和颜平之的关系,整个京城都心知肚明了。可对颜平之夫妻,她却不能不闻不问——哪怕他们已经死了。

是以斋戒毕,又收了诸如颜氏、姜家、郁家、赵家等处送来的香烛元宝之类的物品之后。颜神佑也派人连颜平之夫妇的墓都一起打扫了,与扫祭的时候,也往颜平之夫妇墓前摆上果馔,燃了些纸糊的元宝。也认真地深深一揖,还

心道:你们若在天有灵,就让静姝继续老老实实的吧,不然就真的要把她自己作死了。

颜氏的心情却复杂些,颜启毕竟是她亲爹,平常呢还没有刻薄过她。她被香烛一熏,还在颜启墓头落了一回泪。哭完了,也在颜老娘墓前叩头,然后就冲颜平之两口子的坟包吐了好大一口口水!

颜神佑:…

护送表妹兼代表全家来围观的姜五:…

颜神佑知道颜氏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可姜五不知道。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用眼角瞄了一下姜五,却见这位表哥他居然连眉毛都没动一根,低旧是标准的参加丧礼的严肃脸。他原就生得好,如果说太尉府里惊鸿一瞥的少年是明月,姜五就像是一朵鲜花。此时敛目眉目,竟有一种让观者心生惆怅的效果来。

当然,颜神佑不在此列,埋的虽然是她家长辈,她实在生不出什么哀戚的心意来。只是在想,这姑妈忒不给力,好歹装一装啊!

她却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像楚氏那样喜怒不形于色,做事不留痕迹,事成了,心里暗爽,事不成,人也赖不到她身上的。世上之人,多的是快意恩仇,又或者智商不够,只能快意恩仇。

好容易上完了坟,颜神佑看颜氏一条手绢儿都哭得能拧出水来了,连忙把自己的递给了她。好声好气劝她回家,颜氏抽抽答答地道:“我没事儿,我先送你。”姜五连忙说:“还是我来罢,正好顺路,我还要回去向祖母复命呢。”颜神佑也说:“姑母的眼睛,还是赶紧回去敷一敷罢,肿了可不好。”

颜氏被劝走,一行人才从这一点也没诚意的上坟行为中解脱出。

姜五一想到将来还要陪表妹再做几次这样的活动,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一种名为无奈的气息。只好小声地说:“你下回,好歹哭两声。”

颜神佑肃立当志,在四座坟包的背景下,严肃地道:“哀而不伤,才是正道啊。”

姜五微微一笑,左颊上还带出一个腼腆的酒窝:“阿妹说的是,咱们回罢。”

颜神佑又在自己落脚的宅子里住了两日,将护卫们都安排了下来,才欲往姜府里去。休说何大了,便是阿圆,也有些不解:“为何不令他们一同前往呢?”

颜神佑道:“我在舅家住,能有什么危险呢?再者,他们乃是精选出来的部曲,要舞枪弄棒的,在人家里做客,太吵闹了也不好。若咱们家没处安置倒也罢了,有处安置,便不好再多打搅了。便是我,纵要在舅家住,自家宅子也要洒扫了呢。”

阿圆有些讪讪,她的心里,总是姜家比颜家好的。为颜神佑好,当然是要在姜家里住下的。长久以来这般想法习惯了,竟是有意无意,忽略了颜神佑到底是颜家人。

颜神佑又指两队护卫各一什长道:“勤加操练,我会查的,纵我打不过你们,你们百步之内,是十箭九十,还是十箭九不中,也是瞒不了人的。从来练与不练,纵外行不知,内行也是能看得出来的。我带了你们出来,还回去时个个稀松了,说出来我面上也不好看,我不开心了,就得让人陪着我不开心啦。”

她说这话时,语气柔柔软软的,可不知为什么,叫人觉得颈后凉飕飕的。阿圆忍不住搓了一下手,又听颜神佑道:“你们的一应饮食,我定下的,就是这样,若有不好的,只管说与我听,我或三日、或五日必来,定不让你们被怠慢了!”说着唇角一翘,“我们颜家,向来不会亏待自己的兵。”

两人都应下了,直到此时,还是将她当做个寻常的小主人来看的。所谓寻常的小主人,就是,大家身份有差距,她说的,他们听着,照做。OVER。这种尊敬来源于身份,而不是内心。

颜神佑看他们肯听了,也便收拾着包袱,准备去跟外婆住了。她也没指望这些护卫对她忠心不二,打心眼儿里敬佩——根本不现实好吗?哪怕是她爹,现在都还差些火候呢。

临走之前,她又见到了传说中代姜氏管理了不少产业的阿李。阿李过得挺滋润,一张脸蛋儿白白胖胖的,一头乌发油光水滑,见面先叩头请安。颜神佑对她也和气:“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阿李激动得眼睛都湿润了:“小娘子已长这么大了,真好。听闻娘子又有了个小郎君,真是苦尽甘来。”得,这位也是姜氏的铁杆儿,深觉姜氏是受了委屈的了。

颜神佑就有点尴尬,咳嗽一声:“以后会更好的。”又问阿李生活如何,会不会受排斥一类。阿李一昂头:“小娘子放心,奴婢们理会得。”颜神佑道:“阿娘既用你,便是信你,也不须我过问什么事了。只不过我在京里,有什么为难的事儿,你可说与我。”

阿李也十分客气地答应了。

颜神佑勾一勾唇角,又问阿李家里有几个孩子之类。阿李有点惊奇,也老老实实地答道:“有两男一女。”

颜神佑算一算时间,点一点头:“那也很好了。”

两人一问一答,又说了几句套话,颜神佑笑道:“看你过得好,想来阿娘也放心了。”阿李又表一回忠。颜神佑又颁赏与她,阿李也十分恭敬地接了。

通常情况下,这就是最后一个步骤了。阿圆来报,午饭好了,阿李也识趣地告退。颜神佑道:“取一匣糕饼,给她带回家罢,小孩子喜欢呢。”阿圆与阿李一对眼儿,都是一笑,又别开了眼睛。

颜神佑在家里当家作主,姜五回家却被好一通盘问。他倒实在,今日颜氏如何,颜神佑又如何,一一地说了出来。姜戎听了,只是捋须微笑而已。蒋氏已经说:“她这样已经很好啦。”

这两个是知道颜神佑干过教唆舅舅参叔叔的事儿的,可见不是不恨颜平之。如今却能连颜平之一块儿祭了,面儿上做得净光,那就是真的长大了。

姜五将两下一对照,暗想,这里面难不成还有什么故事不成?要打听打听!

没等他打听回来,就被母亲周氏截住了,开始盘问他。姜五十分郁闷,这不都已经说过一回了吗?还说?只得又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周氏又问:“你觉得神佑这般,如何?”

姜五只好哼哼哈哈地道:“中规中矩。”

周氏狐疑地看了她一眼,姜五回她一个羞涩的微笑,周氏不由头疼了起来。世人都爱煦煦如玉的君子,周氏却不这般想,风度是要的,但是弄成儿子这样,必须不行的。她这里是三房,儿子就得比长房更努力一些,才能有同样的成就。儿子性子太软了,就得要个做事厉害的老婆,这是共识。

反正吧,周氏是怎么看颜神佑怎么满意了起来。她虽不知道颜神佑的黑历史,却知道当年颜平之夫妇坑过姜氏,虽然没坑成,但是姜戎弟兄仨组团去颜家的事她是知道得真真儿的。这样的处事,让她满意。

可怜姜五只猜到颜家有些内幕,回来之后经过努力回忆,才想起来有这么一档子旧仇。也觉得表妹做得周到,压根儿没想到…他亲妈在准备拉郎配。

是啊,谁能想得到呢?

第64章 神奇的世家

打扫祭归来,颜神佑稍做修整,便回了姜府。彼时蔡氏已逐渐适应了姜家的生活,世家生活,大规矩上总是有相似之处的,具体的氛围,就要看各人的体悟了。总的来说,蔡氏适应的还错不错。便是颜神佑,她也调整好了心态,准备接纳了。

要接纳颜神佑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她颜正。其次,没有其次也可以的。

颜神佑从来不给蔡氏添什么麻烦,她也有功课要学。原本她应该跟着表姐表妹一起上课的,家里女孩子们的文化课老师也是个老头儿。到了下午,才是到蒋氏跟前,或者是跟着范氏,略学习一些家务事。没想到姜戎却在请示了蒋氏之后,很郑重地跟颜神佑商量:“能不能劳动齐先生,给大家讲一讲课?”

原来,这位齐先生之琴棋是相当不错的!颜神佑原本还在愁齐先生的去处去,总不能请他再去太尉府里吧?单独放到姜氏陪嫁的宅子里也是不相宜的,放到姜家呢,又没他什么事做。自己如果单独跟着他上课,也有那么一点不太合群的样子。现在真是两下方便。

颜神佑却也没有一口答应了下来,只说:“齐先生是阿婆郑重聘来的,我须问过先生才好回复阿舅。”

姜戎笑道:“这是自然,”尔后又问,“你怎地不将护卫带了来了?”

颜神佑腼腆一笑:“他们怪吵闹的,又不听话,只是落落脚,带过来还好,若是长住,恐不相宜。再者,他们还要操练,我就把他们都放到那头宅子去了。我隔几日去查一查,也便是了。”

姜戎看她这么一笑,竟有一点像她表哥姜五,心里暗骂一声,都是小狐狸,还要装鹌鹑!且不说颜神佑的光辉业绩,姜五这货打小跟兄弟姐妹一起玩,不论是什么游戏,他都占个第二,姜戎恨不得在他身后抽着他,把他抽到第一的位置上。可他偏偏不肯,似乎对当第二情有独钟。

每每姜戎训话,令其“上进”,他就露出这种腼腆又柔和的笑来,令姜戎头痛不已。现在又看到这种神似的笑容,姜戎整个人都不好了。只得说:“那你问过了齐先生,给我一讯息。”

颜神佑得令,去问了齐先生,齐先生欣然同意:“太夫人使我跟着小娘子,自然是要督促小娘子功课的,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颜神佑从此便开始了与姜家兄弟姐妹一起上课的日子。原以为是自己来蹭听的,不想别人也蹭了自己的课。说来齐先生也是有真本事的人,上课头一天,随手拂了一曲,便令姜宗惊讶万分。姜宗将嫁,本该拎出去多学些新娘课程的,因有齐先生在,每天又抽空来跟小萝卜头们混几节课。

颜神佑的音乐细胞算不得十分发达,她学琴时日尚浅,且听不出其中深意来,不过见姜宗的表情,也知道之前自己是牛嚼牡丹了。便也静下心来,加倍去体会。

她在姜家蹭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些需要积累的课程,比如说谱学。姜氏的谱学源自姜家,原本带了不少书籍的,只是这近十年来的变动,她又不能尽知了。颜神佑比较头疼的是,有些人家的排行。有的是男女大排行,有的是男女分开来排,每个人都有一个序列号。这些个,尤其是女子的排行与姓名,就不是圈外人能尽知的了。

颜神佑就学得很用功,她还得兼具着间谍的功能,白天听完了课,晚上回去就慢慢地默写了出来,还得带回去交给家里呢。总不好叫姜氏隔一段时间就算娘家要一次这些东西吧?亏得她记性极佳,回来默写也无甚疏漏。

姜家那位先生,开始还怀疑她的早慧里有吹嘘的成份,忍不住要试她一试。姜家也不怎么分班,就是扔一块儿学,统共就分了两个大班。一个是初级班,男女混学,反正他们都是一家人,也不用怎么避讳。一个是高级班,女孩子们出师了就跟母亲们学习管理家务,男孩子留着继续深造。

跟早期师资力量、校舍双缺乏的乡村小学似的,来了个各年级混合制。大家在一个课堂上,先生会总讲一部分内容,但是却又会按各个学生不同的进度,给予单独的提点。

先生头一日,先考颜神佑。实没想到这个家伙功课进度相当靠前,几乎与姜五等人一样了。这也托赖了颜神佑社交活动少、课余时间多的福了。先生这才收起轻视之心,且试探着布置了功课,次日颜神佑来交功课。先生考查,见她居然都掌握了。这回布置的功课就又加重了一些,再交,又会了。

先生又冷不丁地回头抽查。

终究败在了一百二十遍之下,原来,颜神佑唯恐觉得不牢,不得不拿出传说中的“清宫学习法”,凡要掌握的,先念一百二十遍。何况她上完课之后还会默写,又搬出了大天朝苦逼学生学习计划,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

先生这才开始对她一视同仁了起来。

这些事情,蒋氏与姜戎是都知道的,见先生做得也不过份,颜神佑又能撑得住,才没有出手干预。

这些个人,也不要参加高考,当然也没有了寒暑假。只是他们的学习,弹性极大。世家里,时常会有饮宴,又或者有应酬,有些会涉及到未成年人,这一天的功课就要推迟。在这一点上,先生是相当讲道理的。

比如,颜神佑得去柴家拜访,姜戎指定了最年长的有闲份子姜云陪同,这两个人这一天的功课就可以暂停了。姜伍夫妇对于这种干扰了儿子学习的行为倒没有异议,一来颜神佑远来是客,只是耽搁这一点时间;二来姜云的功课也学得差不多了,只剩进修,以及…学习社交应酬。陪伴颜神佑走访亲友,也不失是一种入门锻炼。

颜神佑就是在这种入门锻炼中,见识到了所谓的世家做派。

柴家是颜神佑伯母的娘家,世家,柴老先生是尚书令。

门槛自然是极高的。

当然,这个门槛也是看人的,如果颜神佑不是天天跑他们家玩儿,只是礼节性拜访,那么这个门槛就绝绊不到她。柴家是个挺识趣儿的家族,或曰,十分明白利害关系。比如颜启是个不着四六的脑残,可是却有官有爵有兵有粮,楚氏又有楚家做后盾,那么楚老先生二话没说,就顶住了岳父家的压力,答应了把嫡出的女儿嫁给了颜孝之。

相当地识时务,也十分地会看眼色。否则…他不可能在现在魔幻风格的皇帝手中混到尚书令这个看起来不算特别高大上,其实管得还挺重要,还能参与机密讨论的职位上来。

所以,哪怕是个小女孩儿,柴尚书令还是决定要见上一见的。只是又不用过于郑重,只消在自家后宅里见上一见,问候楚氏是否康健,问一问自己女儿女婿一家如何之类,再关心一两句小姑娘在京中生活。足矣。

不需要特别准备,也不需要通知所有人。

然后就出事了!

姜云因年纪半大不小的,听说是柴老先生要见颜神佑,他也就跟着护卫着来了。主要是担心,颜神佑在姜家,关起门来,算蒋氏以下,看她倒没什么歧视。却也都着些儿心疼——可惜了了,竟姓了人颜,所以处处小心,不让她感到不自在。就这样,姜家族亲来,还要歧视她一下,姜四娘扭脸就跟她爹娘祖母告了状。此后每出行,姜家都要指定子弟跟随,防止有人鄙视颜神佑。

到了柴家,柴老先生倒不鄙视颜神佑的。整个柴家吧,都不大会给颜神佑脸子看。不止是因为柴家是颜家姻亲,这年头,姻亲打得头破血流的也不在少数了。还是在颜家势力不小,且颜神佑她爹…不是个好人。柴老先生还怕欺负了颜肃之的闺女,闺女千里奔袭,回来把他家外面架起柴堆来放火呢。

柴老先生参与朝政,比起只知道装X的人略知道一些物价——柴比鸡,可便宜多了。

颜神佑这一路,还是被柴家用肩舆给请进来的。因是在后宅,路便略长。柴家数代经营,宅院颇大,花木扶疏。才穿过两道门,影影绰绰觉得花木后面有人。姜五也发现了,表兄妹两个一齐望去。肩舆转了个弯儿,正看到一人,身着宽敞,手捉塵尾。

他的头昂得高高的,脖颈的弧线很优美,像一只仙鹤。他的步子也很奇特,落地的时候很轻,提步也是轻而疾,但是脚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颇长,整个脚掌落地之后,也站得很稳。长长的下摆掩住了腿脚,只能透过衣摆的褶皱来感受他的步伐。

配上宽袍大袖,很显出一种奇异的风姿来。

姜五做了一个手势,肩舆停了下来。他下地来,正要打招呼,他认得这个人,乃是柴老先生的次孙,今年十七岁,被柴老先生塞进了东宫,但是却常年不上班。刚刚说了一句:“二…”

柴二郎就“吧唧”脸糊地上了。

颜神佑跟着姜五下了肩舆,还没抬脚,就见着这样热烈的欢迎方式,整个人都惊呆了。柴二郎抬起脸,鼻子已经摔红了,没流鼻血。颜神佑正想着:还好,摔得不严重,就见他张开了嘴,吐出点混着血液的固体来。

门牙摔断了!

颜神佑眼睛好使,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柴二身下正压着半截绳子呢。又听一阵花木响动,看过去时,有几个半大小子,正在蹲地抱着肚子无声地笑。

姜五道:“快把你们二郎扶起来罢。”

花木后面的人才觉不好,猫着腰站了起来,然后就傻了。

因为颜神佑是小辈,不太重要,所以柴家不是全家都知道的。而且柴家人口极多,就算有人喜欢八卦,还有不喜欢的。这些个是属于不大关心家长里短的,大家都是堂兄弟,平日里自己爱装,但是看到柴二更能装,就要合伙作弄他。

柴二偏生是个下眼皮肿了的人,从来不往脚下看。他六叔家的堂弟就伙同着三叔、四叔家的堂弟——都是十二、三岁的促狭少年——突发奇想,要给他弄个绊马索。绊是绊倒了,却是在客人面前丢了个大脸。

想瞒都瞒不住了!

颜神佑看他样子实在太惨,拉拉姜云的袖子。姜云低下头来,颜神佑道:“肩舆让给他吧。忒惨啊。”姜云同情地看了柴二一眼:“也好。”

柴二听了,连连摆手,牙都断了,他说话还有点漏风:“不用,这是在我家里,有的是使的人。你们且去。”他倒对姜五有印象。他的侍从们来不及叫肩舆,一人蹲地,背着他回房,又急去唤郎中了。

姜云复领着颜神佑乘肩舆而去,到得堂前,即下肩舆,表兄妹两个缓步上前,两人之侍从上来,准备帮两人脱鞋。

里面柴老先生在捶桌,旁边是一个侍从模样的人在耳语禀报。略一猜,就知道大概是在汇报刚才的事儿了。

两下打了个照面儿,柴老先生原来是端着的,现在也有点端不起来了。姜五与颜神佑也识趣,致了问候语,又奉上贺礼。柴老先生道:“向者书信我已看过,你祖母可还好。”颜神佑因时间紧,不及拜访他,却是将书信并礼物先送到柴府来的。

颜神佑答道:“乡间寡居,唯盼祖母康健,至于遭逢不幸,阖家怏怏,不得展颜。”又谢了扫祭时柴家送来的祭仪。

柴老先生毕竟人老成精,心里尴尬,已知今天孙子们出的丑是瞒不住了,面上却还十分平静。到底放下了架子,十分和气地询问了颜孝之夫妇的情况,又问了他外孙、外孙女儿。

颜神佑道:“阿姊平素十分照顾我,我们也是要好的。阿姊还叫我捎些玩具与府上表姐妹呢。阿婆为兄弟们特特礼聘了南山先生,学业想是不用担心的。”

一一说得分明。

柴老先生道:“如此,我便也放心了。”再顺口问了一回姜家情况,这便是姜五来回答了。颜神佑一挑眉,心说,表哥,你又装!可不是,姜五看起来腼腆已极,可说话没一个字不清楚的。看起来像是含羞半敛眉,实则眼观六路,根本不是那种眼睛只会看自己鞋尖的腼腆货。

正说话间,外面又急匆匆来了人:“阿翁!大郎将九郎、十三郎、十四郎绑到柱子上啦!”一进来,才发现还有客人,登时便哑了。

柴老先生恨得要命:“我不过一时没看着,又闹什么了?!大郎怎么了?”

来人道:“大郎说,什么时候二郎的牙镶好了,什么时候放三位小郎君下来…”

姜五便起身,很不好意思地道:“既是府上有事,我们不便多打搅了。”握着妹妹的手,他就红着脸带人走了!连柴老夫人都没再见,两人就火速跑掉了。仿佛丢了人的是他们。

柴老先生:…“把这五个小牲畜都给我捆起来各打十个板子!”气死了!

出得柴府,姜五捏捏颜神佑的手,颜神佑茫然抬头:“啊?”

姜五放心了:“上车了。”

两人回到家就是一通狂笑,大袖掩了面,笑得一抖一抖的。蒋氏纳罕道:“你们两个,笑的甚么呢?”

颜神佑放下了袖子,面上犹带桃花色:“阿婆问五郎。”

姜五道:“柴二被柴九、十三、十四拿绳子绊倒了…”

蒋氏连呼“造孽”。范氏、周氏等也十分惋惜,连蔡氏,都露出些神色来,原来,这柴二风姿奇特,却又赏心悦目,很有些人喜欢的。听闻他被自家兄弟暗算了,门牙都折了,岂有不惋惜之理?

颜神佑这才算是开了眼了,一直以来,她接触的世家都极其有限,主要是姜家。其他的,就是去过蒋家那么几回。唐家不算,只是去了唐仪那个中二病那里,他家算特例。她一直以为世家就是像姜家这样的,规矩严谨,又和谐友爱。不想柴家一行,竟让她见识到了这般…欢乐。也因此,又见识到了蒋氏等世家妇的另一面。

忽然就觉得,世家有时候也很二很欢乐呢。原来,唐伯父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啊!

蒋氏又一算:“你这些亲朋也走得差不多了,从今日起,便好生读书罢。”

颜神佑顺从地答应了,午饭过后,便又开始了学习。姜家与一般世家不太一样,如今许多家庭连男子都不大习武了,姜家却牢记教训,连女孩子都要学一点点击剑或者是射箭一类。在这方面,颜神佑是完爆所有表姐表妹的。每天下午正常的课程之后,就是差不多一个小时的类似体育课。对于颜神佑来说是毛毛雨,还觉得运动量不足,晚上她还要拉着客女们陪练。

体育课上,又加一个新同学——蔡氏。姜家的女眷们,实在算得上是京城的异类了。蔡氏初时还不大习惯,只是阖家都如此,她便也一同学习了。见颜神佑年纪不大,却有些“弓马娴熟”的影子,忍不住道:“神佑好身手。”

颜神佑缓下手,羞涩地笑笑:“乡居无事,手熟耳。”

姜安越看,越觉得她跟姜云笑起来特别像,思考了一下,觉得她这个样子也没什么不好,便撂开不管了。

晚饭过后,姜戎等人各有事做,比如到书房开个小会什么的,女人们便聚在一处,说一说姜宗的婚事准备得如何了一类。姜玘婚后,姜宗的亲事便也提上了日程,又有姜珍等,都是年纪相仿,不过相差两、三岁而已。都到了该忙的时候了。

颜神佑记下了姜宗等人正式婚期,姜宗之及笄礼,姜氏这个姑母是赶不上了,婚事也是,颜神佑就得出席。估计到时候坞堡那里还会有礼物送到,姜珍的婚礼也是,再往下,姜氏就该出孝了。

等讨论完,蒋氏命诸人散去。范氏却留了下来。蒋氏道:“你也不去歇着?”

蒋氏笑道:“如今我也有儿媳妇了,也该松快松快了,不如陪阿家多说说话儿呢。”

蒋氏道:“那大郎呢?”

范氏道:“我安排了人伏侍他,看起来倒也合适,唤来与阿家看看。合适了,就打发她们去?”

蒋氏一点头:“唔。”

颜神佑一直还在,她回房也不过是复习一下功课,长夜漫漫的,不如先陪蒋氏说一会儿话。现在听着这样,像是…贤妻给丈夫安排小妾?

颜神佑:=囗=!亲,这画风不对啊!

据颜神佑所知,姜家家风还是不错的,或者说,所有世家子,虽然坐拥姬妾,却都要宣称与老婆感情不错,自己不好色。没人炫耀自己夜御数女,那么干的是颜启赵忠!姜戎这里,兄弟三人,都没听说有庶子出现。什么婢妾更没听说过,也没听闻有什么桃色新闻。

这又是要闹哪样?

等人进来了,颜神佑抬眼一看,是俩十五、六岁的姑娘,看着跟姜宗差不多大了。也不着彩衣,也不施脂粉,又不大像是姬妾了。

岂料蒋氏道:“这样就很好,好生伏侍大郎,敬爱大娘。那便将她们放到大郎房里罢。”

范氏道:“郎君在书房,不好令她们过去,我带她们回房罢。”

蒋氏忽然严肃地道:“你们当属守妇道,不可狐媚惑主!弄坏了大郎的身子,我是不依的。”

俩小姑娘臊得满脸通红,低声应一句:“是。”跟着范氏出去了。

颜神佑目瞪口呆,不是因为她一向正人君子的好舅舅要纳小,也不是因为这俩侍婢年纪跟她表姐差不多大。而是…大舅母的脸色,怎么越看越像是喜气盈盈的?这没毛病吧这个?

然而蒋氏面前,她只好装成天真可爱完全不了解,反正,她也没机会见识这种生物嘛!跟蒋氏卖了一回萌,又被蒋氏考较了一回谱系,颜神佑才告退了。回来就悄悄问阿圆:“怎么大舅母这般开心呢?”

阿圆知道自己奶大的这小丫头是什么货色,悄悄地道:“说与小娘子,小娘子却是不能外传的…”

这开场白,颜神佑听得特别多,都会背了,连忙道:“我什么时候说漏嘴过?”

这回答,阿圆也是听到耳朵起茧的,便接下去道:“小娘子,你娘不容易,生孩子是过鬼门关…”说着说着,觉得不对味儿,赶忙住了嘴。万一小娘子问这生孩子跟纳妾蓄婢的关系,要怎么回答呢?难道要说到XXOO?不行啊!这事儿不能说啊!阿圆惊出一身牛毛细汗来。

颜神佑已经秒懂!嗯,丈夫就是个…精子银行,提款创业(生儿子),成功之后,就没人愿意再继续付利息了。

生育对于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说,是一个门槛儿,难产死的不在少数。哪怕是贵族之家,女性生育的风险也很大。颜神佑不知道的是,三舅母曾经流过产,怀孕的女人也很脆弱,足病了一整年才缓过气来。

对范氏来说,大儿子都成亲了,女儿快要出门子了,她还另有三男一女,足够使了,不需要再拼着老命生孩子了。这是真的拼命啊!谁爱生谁生去吧,老娘不伺候了。OVER。

颜神佑想明此节,无语问苍天…

阿竹亲自端来洗脸水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个群雕,名曰:发呆的乳母与小娘子。咳嗽一声:“小娘子,该洗漱安置了。”这才惊醒了两个人,颜神佑想明白了事儿,心无旁骛,洗洗睡了。

徒留阿圆苦苦思索:她这是听明白了,还是完全没明白呢?又不敢招颜神佑,怕引得她再问下去,阿圆就得上吊了。

直到后来,阿圆也没弄清楚,当年的颜神佑,到底有没有听懂。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