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退后一步,开始卷袖子,露出各戴两副嵌宝金镯子的白嫩手腕。往前一个箭步,揪着她表哥的后领子就给拖了回来!
徐昭一个趔趄,整个人以被揪住的后领子为圆心,转了老大一个圈儿。徐昭比颜神佑大着那么两岁,个儿也比她高,冷不防被这么一拽,膝盖一软,差点给她跪了。颜神佑手劲儿着实不小,拎着后领子跟提半袋棉花似的提溜着她表哥往后拖。
徐昭受到突袭,抬脸就要开骂,一看是她,瞬间蔫了。他有点怕这个非人类的表妹,哪家女孩子能够变态到突破天际的?话说,颜神佑大战御史那会儿,徐昭正在宫里打蚊子呢。那一天开着大朝会,徐昭作为也算是东宫旧人的小官员,自然是与会的。
妈蛋!惹不起呀!
到了归义,做县令,发现自己根本不熟悉业务。手忙脚乱,收获四舅“小畜牲”无数。他表妹可怜他,丢给他一本《县令日常》,徐昭觉得自己的智商已经主动跪了。
好了,被拽到跟前儿来了。颜肃之已经跟弟弟打过招呼了,理都没理这个外甥,脑袋后跟后了眼睛似的,将他丢给姜云,对俩小货道:“可还适应?”
姜云摁着徐昭,恭敬地道:“诸般事务已渐熟了。”
颜肃之点点头,在徐昭脑袋上又多摁了一下,将他的狗摁到姜云的怀里,省得看着生气,当面暴打朝廷官员。
对上丁号的时候,颜肃之意味深长地看了他身后一眼,微一颔首,口气已是十分客气了:“先生辛苦,听小女说,新城筹建,先生颇出了主意。”
丁号微笑道:“是小娘子居中调度、古工曹不辞辛劳之功。”
颜肃之半转了脸,看到古工曹激动的表情,眼角一抽,对他点个头,复对丁号道:“明年可迁入新城,总算有个样子了。”
这时,跟同事们打完招呼的卢慎适时走了过来:“使君,使君一路辛苦,不入回城再叙?”
颜神佑也放下了袖子,笑眯眯地看着阿婉扑到了山璞的怀里,对颜肃之道:“是呢,城里已备下接风宴。”
颜肃之唤一声:“山郎。”
阿婉便松开了山璞的胳膊,兄妹俩走了过来。颜肃之道:“你与我入城去罢,这些兵马,暂时驻城外,明日起,全员修整。”
颜神佑道:“也有犒劳他们的酒食。”方章自动出列,引他们安排去了。
山璞对银环使个眼色,银环点点头,跟方章过去了。颜肃之又叫:“阿胡。”
颜神佑不动声色地看着一个皮肤微黑、浓眉大眼的俊朗年轻人上前叉手:“在。”
颜肃之便令他带着昂州军也去营盘驻扎下来,另有俘虏,也交给方章这边去办。这回为扫清山里的残余,倒是山璞出了个主意——出粮招人,肯下山的,都给一碗饭吃——当然要劳动。不肯下来就业,又想打劫的。他设了个套儿,拿粮食做诱饵,打死打残了上百人,又俘虏了几百上添头,现在都捆在队伍后面呢。
按照事先说好了的,这人都归颜肃之了。
阿胡简洁地应了一个:“是。”
一行人便即入城。
城还是归义旧县城,十分之狭窄。如果不是事先将兵马留在城外,这回儿一个归义城里根本存不下这许多人。县衙也显得十分狭窄,尤其在卢湛等乡绅又领了一群老者、士绅,作为民间的代表来欢迎颜肃之凯旋的时候,这份拥挤就更明显了。
卢湛近来十分得意,认为自己这辈子最聪明的一笔投资就是在颜肃之身上。虽然以前他也是乡绅之首,但是自家子弟可有做到卢慎这等官职的?只是十分可惜,每每与卢慎商议,问他是不是跟颜肃之敲个边鼓,给卢慎搞个譬如新安县令之类一把手来做做,也好刷一刷政绩。都被卢慎自己给拒绝了。
现在看来,拒绝得好!做县令才能爬多快?跟着颜肃之,升得比自己亲自去拼杀还来得快哩!
做县令,只能管一县之务,如今做颜肃之比较心腹的僚属,那能管一州呢!
卢湛对儿子做官的水平,表示出了极大的信任,决定以后在这方面都听卢慎的。唯一不太和谐的,是妻子殷氏。早在颜肃之做郡守的时候,见卢慎做得郡之主薄了,也想让亲生的儿子二郎也做官。卢湛自然是想每个儿子都好的,只是让二儿子做什么官呢?
他将这个问题对卢慎提出来的时候,卢慎却严肃地告诉他:“阿爹,谁是郡守?”
卢湛莫名其妙:“自然是…”他明白了。尼玛这不是你家的饭桌,想吃啥就朝哪儿下筷了。一把手还在呢,人家自己的人还安排不完呢,你就开始挑肥拣瘦的呢?果然,颜肃之从京城划拉来了亲弟弟、老婆的娘家侄儿,还有一个有名的名士!
这一回,卢湛才是真的彻底放手给卢慎去处理家族关于做官的事宜了。他只管一门心思地欢迎颜肃之就好了。至于殷氏的唠叨,硬是被卢湛给摁熄了。卢湛发了狠,殷氏也不敢再抱怨,把自己给活活气病了。以前卢慎没做官时,她还好羞辱一下这小子,等卢慎做了官,就不能羞辱朝廷命官了。现在连施压都不行了,亲生儿子的前途也没有,还有甚意思?
然而今天她却是强撑着来了,不但来了,将两个女儿也带了来。无他,乃是知道了姜氏的侄子姜云是县令,她想把闺女给嫁到姜家。仔细想想,卢家也是世家,殷氏对女儿的素质也是很有自信的。姜云,她曾于屏风后面悄悄见过,端的是个俊俏少年。很合适。
如果说再深挖掘一下的话,殷氏的心里未尝没有“其实她们长兄官且比这姜五郎大”这样的倚恃之意。卢慎的婚事,她是不想管了的,她哥哥是有意将女儿嫁给卢慎,但是被卢湛给否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父且在母前,殷氏何敢自专?卢湛是想卢慎确比次子有出息,婚姻当助其更上一层楼,便不肯轻许。殷氏原还挑剔,奈何她哥哥比她理智,说不得,只好与丈夫争上一争。
卢湛也干脆:“咱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言下之意,亲上做亲,行呀,拿你亲生的去,更亲!
卢湛是担心殷家女孩子真要嫁过来了,还是殷氏的脾气,那是要拖卢慎的后腿的。卢家虽然是世家,却是颓败了的,往上爬且来不及,再来个往下拽的?这不坑爹呢吗?
殷氏不是瞧不上自己侄女儿,原本也是个挺好的搭配的,给了卢慎她还觉得可惜了呢。只是随着卢慎跟着老板颜肃之越混越好,他的弟弟妹妹们的身份也更加的水涨船高。证据就是,卢湛当年是到殷家求娶,现在反是殷家要求嫁给卢慎了。殷氏不免将亲生的儿子更高看一眼,一时便有些头脑发热,想该如何借着这层关系,由着颜使君一家,好与京城世家结亲。
好儿媳妇没摸着个影儿,天赐一个让丈母娘越看越爱的好女婿的苗子来。
姜云在啥都不知道的时候,就这么被殷氏给盯上了。
所以前面男人们开宴,热热闹闹喝酒的时候,后面堂客群里,殷氏就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颜神佑在这种场合,还是在女人堆里的。郁氏在姜氏左手,她便在姜氏右手。然后就觉得下面坐着的殷氏笑得十分之怪异,姜氏有孕,大家皆道喜,这是正常。接下来,殷氏的话题却一直在姜家身上打转,是姜家,不是姜氏。
颜神佑心下狐疑,却说不出究竟哪里不对。打死她也没想到殷氏已经将主意打到她表哥身上了!坦白说,整个卢家都不在她潜意识里可以结亲的范围——就因有殷氏这么个拎不清的人。卢慎的出生,只能说造化弄人,可你把人家生母都搞没了,一个孩子在你的默许下被造了出来,被你当成了备胎,你还有啥好觉得憋屈的?憋屈也不该对卢慎吧?卢慎才是最无辜的那一个好吗?
就这智商,就这情商,好好养大了,他管你叫妈。他要不孝了,你一告个忤逆,他除非自己拉队伍造反,不然一辈子都没指望了。再不济,他要太凶狠了,或者残害手足了,你一顿大棒子将他打死了,你也不用抵命啊。卧槽!怎么就出这么多昏招了呢?
天性懦弱自私,这是颜神佑对她的评价。谁也不想自己要紧亲戚的名单里加上这么一号人物,哪怕亲戚朋友有意,她都得死命拦着。她只能说“可惜了卢慎”,旁的话,她是真说不出来。这还是对卢慎呢。
可她就是觉得不对劲儿,想了一想,对姜氏说一句:“我出去看看。”
姜氏一点头,她便抽身出来,唤来阿圆:“这事儿还是得你跑一趟,去前头,对那位卢大郎和他父亲说一句——他家娘子话头总在姜家身上打转,不知为何。旁的一句也不要多说。”
阿圆点头,一字不问,往前面先戳了个小厮,让他请卢湛来说话,说完了,才说与卢慎。颜神佑灯下黑瞅不清,卢湛与卢慎却是深知殷氏之为人,卢慎犹可,卢湛一听,原本因投资正确而喝得微醺的脑袋忽然被吓醒了,酒水都化作汗水从背上流了出来。登时将死,卢慎连忙上来,将他扶起,向颜肃之告罪。
颜肃之笑道:“好生扶去老先生歇息去,如今天冷,车盖得严实些,不要着凉了。”
卢慎又命人去后面请殷氏。
自家人回去不提。
却说颜肃之这笑,实在是强颜欢笑,他快被徐昭这个外甥给气死了!他一眼就看出来丁号后面站的老先生不对,丁号是县令了 ,也招聘了些文书主簿,但是没哪家主簿这样七老八十来当差还敢在后面伸脚踹县令屁股的!更何况他闺女开始组建间谍队伍,早八百辈子把这老头儿的身高体重登记在册,连头像素描都建档上传了。
颜肃之当众不好戳破老先生的身份,只希望老先生对归义很有好感,觉得这里有素质,然后留下来。不是他不知忌讳,而是李先生是个相当难得的人,眼光很准。颜肃之预料到了将来会乱,也在做着准备,但是对于会乱到什么程度、乱了之后要怎么应对,实在也是没有把握,他的眼光虽长远,却没有能够长远到什么都能看透。他需要有这么一个人给他点建议,然而这样的建议恐怕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就想先把人给稳住了,然后得到他一点认可,至少达到可以指点一两句的认可度。
李先生此次被坑,纯属阴沟翻船,千年难得一回的失算。颜肃之觉得,他要抓不住这个机会,楚氏能劈了他!
明明女儿做得很好,除了性别,再没什么可挑剔的了。妻子和儿子都表现得出色,丁号也拼命卖萌卖蠢,就想把老先生留下。归义上下齐心搞建议,老先生似乎也没那么不开心了。
这一切都被个外甥给毁了!
尼玛入城之后老先生就不见了!不见了啊!拼命找拼命找,才在他的卧房里找到了,老先生睡觉去了。
颜肃之再看徐昭,就想把这个二百五打胖成五百!
徐昭呢?虽然被亲妈惯了点,亲爹又不大敢管他,但是颜氏虽然宠儿子,到底受到楚氏的影响,知道自己的依靠就是儿子,该学的还是逼着他学,学不会的亲自揍。徐昭也不算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他要是,颜肃之也不会拎着他过来了。虽然弄他过来的时候未尝没有一种“万一京城乱了,也是给姐姐保留一点血脉”的意思,但是让他做官,也是知道他能做。
所以基本的察颜观色,徐昭还是懂的。一看两个舅舅的脸色都很不好,徐昭心里咯噔一声。
然后他就一屁股坐到了山璞身边。
逻辑很简单:临死也要吃顿饱的!
山璞哭笑不得,是啦,他是想刷女神家亲戚的好感度,可是不是这么个的刷法的呀!而且他相当地郁闷:您看上我哪一点了呀?我改还不行吗?
颜肃之重视他,他能坦然接受,是他知道,自己也在努力,并且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可徐昭这个,算什么呢?他敢打赌,徐同学连自己本来没有姓儿,是指山为姓的都不知道。
颜肃之看着山璞这张纯朴的脸,忽然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使了个眼色给姜云。姜云苦哈哈地端着个酒盏过来,将徐昭给揪了去:“山郎才归来,累得狠,你又淘气了,小心京里令堂知道了过来揍你。来来来,跟我去玩投壶去。”硬将人搞走了。
徐昭还想说什么,颜渊之站了起来。兄弟几个里,颜渊之是最显平庸的,单放出去,却也还能看,更重要的是,他是徐昭的舅舅。徐昭被镇压,颜肃之舒了一口气,明显对山璞的态度又好了八个百分度,让他:“年轻的时候不要多饮酒,伤身。”
山璞看着他一点没变的脸色,心说,知道了,您老一直喝白开水来着。口上道:“是。小酌怡情,大醉伤身。”
颜肃之满意了,并且打算,这两天准备一下,还是要给山璞扩充一下队伍的。打仗么,肯定有减员的,虽然山璞将俘虏给了他,颜肃之还是要给山璞补充兵源的。将奴隶让与昂州方面,山璞展现了最大的诚意。可以说,没有山璞的配合,颜肃之不可能在昂州进行得这么顺利。
如果山璞要奴隶对半分,颜肃之也无话可说——尼玛兵和人家差不多好吗?还要分兵来守城什么的。山璞不下山,爹妈还能活得好好的,一下山,坏大了。颜肃之心里不是没有愧疚的。哪怕山璞看得开,颜肃之自己却钻了牛角尖儿,总要在利益上面给他补上一补。
是个聪明孩子,大智而若愚,可是就是这样,才最让人挂人了。颜肃之略忧郁,决定过两天找山璞好好谈一谈。
看看人家的好少年,再看看自己的外甥,颜肃之就气不打一处来。
宴散后,各归各处的休息。各人皆有住处,山璞是跟妹妹一道,并不曾留在衙内。叙别情不说,他离家这好几个月,也是迫不及待想知道族中情况的。
徐昭被姜氏给留了下来:“天黑了,你不要乱跑了,就在这里和阿云一道住下罢。”连颜渊之一家都被姜氏留了下来。挤虽挤,倒也热闹。
姜云表现良好,被放去睡觉。徐昭就获得了两个舅舅合力的一顿痛打。
姜氏和郁氏都拦着,说:“旁的时候就算了,你们管教孩子,我们没有插口的道理。这快过年了,都安生些罢。过年挨打,要挨一年的打的。”
徐昭:QAQ舅妈,您二位别吓我。
一顿暴打,让徐昭老实了不少,他二舅连他爹的脑袋都能开瓢,揍死他是分分钟的事儿。长得在母亲的拳头下生长的徐昭果断地识了时务,向颜肃之保证:“我再不做过份的事儿了,就是看山璞可爱。真的,特别干净!一股冬天太阳晒在身上的味儿。”
颜肃之看他捧着个被揍肿了的猪头,还笑得这么梦幻,一个没忍住,将他踹了出去:“滚蛋去睡吧你!”
徐昭滚了。
颜肃之兄弟俩相视苦笑。
第二天一早,颜肃之就整肃衣冠,大清早就堵门儿去寻李彦了。
李彦有年纪的人,觉少,醒得早,已经洗漱完毕,院子里打了一趟拳了。看了颜肃之来,一挑眉,啥也没说。
颜肃之默默在看了一阵儿,然后走了。
第三天,依旧如此,一直持续到了年后。两人愣是都一言没发,似乎都在等一个契机。
与李彦相顾无言,但是颜肃之与山璞就可以说不少话了。
颜肃之开门见山,就说要分一半俘虏给山璞。
山璞却说:“约定好了的,我父母之仇已辈,又得许多财货,已是占了便宜了。首恶已诛,这些人不过是奴隶出身,归我部下,就算是我的部曲了,我照顾不了这么多的人。”
山璞的想法特别简单,他下山,就是为了让族人过得好一点。自己的势力当然是要的,但是在自己这边的族人还没有过上他心目中的生活的时候,让他再去负责更多的人,他不想因为自己对于势力的过份贪欲而让所有人都过不好。
颜肃之这边缺人,又有合适的办法去安置,为什么不两相便宜呢?
他现在是要为了娶上理想的媳妇而努力!
一度有点小绝望呢,他在努力,尼玛准岳父升得更快啊卧槽!心好累,感觉撑一撑还是能爱下去的。
要撑下去,就得头脑清楚。就像昨天晚上他跟阿婉交的底儿一样:“乌合之众再多,也是不顶用的,太多了,反而是拖累。我们安置不下这么多的人,为什么不为他们寻一个好去处?再者,咱们手头上的人少些,正好做得精细些。有刀枪,有马,也能尽着他们先用。”
看了颜氏父女练出来的玄衣军之后,山璞的思路就清晰了起来——他要拼质量。山璞得承认,至少在管理这一块,山民比朝廷这边落后很多。后勤不给力,管理不给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跟不上,还要搞这么多人,管生不管养是不道德的。
还不如只管好力所能及的,形成强大的战力,至少是丛林这边的战力,然后再抽调部分精兵,进行专门训练呢。这样,至少能保住现在的优势,不是么?
颜肃之听了,颇为无语,道:“你倒明白!”
山璞诚恳地道:“放眼天下,谁都会,只是晚辈这里人也少、钱也少,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胸无大志也好,不争不失也罢,却是不种哪有收?”
颜肃之忽然问道:“你想收什么呢?”
山璞沉默了一下,深深一揖,道:“已收到了应该得的,余下的,看我能种出什么来了。”
颜肃之大笑:“那就去种吧,落种前记得看看土地合不合适,这世上的作物,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喜旱、有的喜涝。对了,记得施肥浇水。”
第127章 今天爆字数
将外甥揍成个猪头,又与山小同学进行了一番恳谈,颜肃之终于有功夫跟老婆孩子闲话家常了。
先前两天,又是宴请,又是安顿,颜肃之只来得及慰问姜辛苦,表扬颜神佑能干,同时问六郎正式学习感觉如何。具体的细节,都没时间问。现在将随征诸人放了三天假,留守诸人又要忙碌盘点接收战俘等事宜。连大会都定在三天后举行,颜肃之大清早跟李先生练完对眼神功,回来一家四口半一起吃完了早饭之后,开起了茶话会。
姜氏心里,如今昂州无大事,一切都很健康向上,除了闺女不大正常——这个已经习惯了——以外,其他的都好。是以吃过了饭,漱过了口,缓啜一口茶,笑着问道:“郎君回来看到的,可还满意?”
颜肃之连连点头:“很好。”
颜神佑笑道:“阿爹才回来呢,什么都还没见着呢,也没看修的新城,就说很好。”
颜肃之正色道:“你阿娘是个可靠的人,她既不曾愁眉不展,倒是没甚大事。无事便是好消息。”
颜神佑撇撇嘴,小声道:“马屁精。”
颜肃之伸手拍拍她的狗头:“嗯,我是马屁精,我还挺喜欢马屁精的,来,多拍拍我,拍得你爹开心了,有你的好处。”
颜神佑陪着他玩,想了一想道:“唔,新城盖好了一大半儿了,天气虽暖,也结了点薄冰了。放他们过年,年后再有几个月,阿娘都能在新房子里坐月子了呢。”
颜肃之表扬道:“很好,发糖吃。”
六郎听着这俩没营养的对话,十分忍不住地吐槽道:“阿爹,糖也是阿姐给你的。”
姜氏掩面而笑:“我这辈子总算在家里见着一个正常人了。”
颜肃之&颜神佑:…= =!
以上,只是玩笑话。
颜神佑翻了个白眼,等姜氏笑够了,才将宴上殷氏不对劲之处说了出来。姜氏道:“我也觉得有些个奇怪,只是不知道怪在何处。往常也不是没见过有人夸,只是她夸得总是有些怪异,莫不是有甚事有求于京里?”
颜神佑道:“咱们怎么猜没用,何必费那个神呢?”
姜氏问道:“你知道?”
颜神佑坦然答道:“不知道。只要卢家父子知道就行了。我当时就使阿圆去告诉卢家父子了,不多时,卢家父子便借醉告辞。想来不是什么能说得出口的好事儿,我也懒得猜,我也懒得说。说出来怕要不好看。”
姜氏偏不能放下心来,在她看来,堂客们的事情连着官客们。皱眉想了许久,居然被她想到了:“莫不是?她想唔?这是看上阿云了?”
颜神佑:“卧槽!”真的爆出口了,“有这么蠢的外婆真的没问题吗?”
姜氏捧着肚子要揍她,被颜肃之小心地接住了姜氏的手:“夫人,息怒,息怒。不要气坏了。”说着还转过头来对颜神佑一挤眼,其实心里对颜神佑的话是颇为赞同的。卢家父子都不错,是个不错的下属,卢湛狡猾一点不假,大事却不糊涂。卢慎更好,颜肃之对这小子也挺欣赏的。但是做亲戚就免了吧,实在消受不了这种摘不开的猪队友的。把闺女给这种婆婆当儿媳妇,父母不是眼瞎就是脑残。
姜氏冷着脸道:“人手不够使,你为父分忧是尽孝,但若是因此学得粗鲁了,趁早与我滚回来!旁的事宁愿缓一缓,你的教养不能丢!”
颜神佑一个哆嗦,乖乖答应了。
颜肃之对六郎道:“你去上课罢,想这会儿李先生打完了拳,骂完了天,也该准备好了。”
六郎爬起来,对父母姐姐一施礼:“我去读书了。”
姜氏等六郎走远了,才忧心忡忡地道:“虽则李先生在别处行为放诞,教授六郎时却严谨认真。只是李先生总是这个样子,是一直心有不满吗?老先生固然是名士,放诞些是常态,可这个样子…是不是有些不妥呀?”
颜肃之道:“他心中的戾气,自然要发散(第三声)发散。”
颜神佑道:“名士何尝真是放诞爱清谈呢?不得已罢了,这个不让说,那就只好什么都不说了。”【1】
颜肃之默。
姜氏想了一阵儿道:“我怕六郎染上这份愤世嫉俗。”
颜神佑啃了一下手指头道:“还不至于。不过忠义二字而已,前朝于老先生有知遇之恩,他才是如今这个样子。我家在本朝,有何可激愤的呢?”说这句话的时候,颜神佑是万万没想到将来会有应验的这一天的。而且,用一种令她哭笑不得的方式去应验。
姜氏道:“也是,我观李老先生为人,并不是心存邪念之辈。”
又商议一回过年往京里送的东西,盐糖两样是必备的,亲友处或多或少皆有。本地若论特产,也就是这两样了,其余的在京里却不甚受推崇的。姜氏道:“且不说四郎与阿昭、阿云几个,便是府内诸曹等,皆是从京中来,难道过年便没有甚物事往京中去送递了?不如与他们行一方便,叫他们搭车一同去。一样一样的写了单子,写了地址,到京代为传递。”
颜肃之道:“夫人周到。”
又议进贡给皇帝些什么好。这却是约定俗成的,每地,特别是高级的官员,过年过节的,多少要额外给皇帝等人送些礼物。这就是贡品了。这些是在缴纳每年的税赋之外的,税赋是义务,是给朝廷的。贡品是看官员对皇帝的态度的,是给皇帝私人的。
鉴于小皇帝对颜肃之的态度比较不错,哪怕小孩子中二一点熊一点,颜肃之方面还是要照顾到他的面子的。于是除了一些甘县令在时的奇怪水果之类的,此次进贡,颜肃之在考虑要不是给他进贡一些盐之外,再加一些糖?
姜氏的疑惑却是:“盐糖二物,皆是使君家产呀!怎么献?!开了这个头,以后就不好收了!”
颜神佑道:“他还能夺了怎地?”
颜肃之道:“是道理不对。唔,给多少呢?我再想想罢。给家里的先准备着罢。神佑跟我来,收拾一下,过几日他们到齐了,咱们得合计合计。”
因颜肃之出行的时候是颜神佑看家,现在回来了要开会,让她汇报个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姜氏原想说什么,又合上了嘴巴,只是道:“多带上几个侍女!”
父女俩乖乖地都答应了。
家庭会议开完,颜肃之嘱咐妻子好好休息:“四房也要往京中捎带东西的,正好请四娘过来与你商量着办,还好与你分担些儿——与郁伯父家的要丰厚些,我正想为四郎从郁家借一、二能用之人,至少给他做个都尉呀。”
姜氏便将这此当成一件正事来办,郑重派人请了郁氏过来。派去送信的人还没走出大门,颜神佑已经跟在颜肃之后面,到了她爹的书房了。
父女俩没外人,颜肃之下巴一挑:“坐。”
颜神佑坐在他左手第一的位置,也不等问,就先说了:“京里,只要不给咱添乱就成了。我看他们快要自顾不暇了,昂州历来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别太耀眼就成了。至于盐糖,给亦可,不给亦可,也不过这二年的事情了。”虽然现在已经有些出格了,好在底子依旧挺薄的,比起传统的大州大郡,昂州只是占了个发展比较迅速的便宜而已。
颜肃之心中颇觉怪异,甩甩头,问道:“你有何根据?”他是预见将来会有一场乱的,现在看来五王都不是省油的灯,乱事可期,但是颜神佑何以能够确定乱在当下?
颜神佑道:“给阿爹看样东西。”说完,拍拍手,外面便有侍女应声,颜神佑使她们将自己卧房内蒙了布的架子取过来。
侍女去取架子了,颜神佑道:“我奉阿爹之命留守,也不曾闲着,着手做了些事情,看历年之资料,发现近年来乱民起事一年多似一年…”
你们都想着藩王了,可还记得苦苦挣扎的百姓吗?
不多时,架子搬来了,挺沉的。铁的,当然沉!三尺宽、六尺长一块铁皮,上面吸着径寸的磁石做的小圆盘,没错,就是告示板。
颜神佑好歹沾了点穿越的光,给做了好多张简单的统计图表:格子样的统计表,折线的、柱形的、扇形的统计图。一目了然。
不用她解释,颜肃之一眼望去就能发现,格子里面横是十三州的名称,竖是年份。按照朝廷邸报等公开的数据,在先帝登基前的时候,类似起义是颇多的,后来少了些,近几年又有猛增的趋势了。
从扇形的统计图上看,先帝登基之初,各州纳赋基本上比较正常。近几年来就异常多了,尤其是几个藩王的领地,占的面积只有以前的一半了。颜肃之知道,这几年这些封地报灾的、报匪的,就没一年消停的。
折线图、柱形图等,无不显示出了类似的问题。
简单地说,老百姓快过不下去了。
颜神佑等颜肃之看完了,才补充说:“我训了些斥侯,原是为了防着阿爹与山郎领兵走了,地面不太平,好探听些消息的。却让他们发现…昂州这样偏僻的地方,已经有外地百姓往这里来讨生活啦。不多,到如今也就二、三百人。可放到以前,只有这里的人往外走的,没有外面的人往里来的。”
颜肃之的表情就像他的名字,脸黑如锅底,忽然道:“来了!叫他们都他娘的别休假了!都给老子滚过来!你!”一指闺女,“给老子过来,等会儿给他们讲!”
封建社会不讲人权呀!
才答应人家给休假的,就把人家从热被窝里揪出来开会了呀!
不过没人有心情抱怨,颜肃之脱离中二期已经很久了,作为一个靠谱的一州刺史、大家心目中默许的领头羊,谁也不希望他突然又中二了。于是哆哩哆嗦又从热被窝里爬了出来,骑马的骑马、飞奔的飞奔,都跑了过来——开会。
先是刺府与归义郡内,简单地说就是路近的,能捞多少捞多少的官吏——都到了。行了,先开个小会吧。到了衙门口,正好遇上了受邀而来的郁氏的牛车,郁氏惊讶地听说颜渊之也奔了过来,心道:“这是要出事吗?”
当然是要出事啦!
郁氏去见姜氏的当口,所有人——只要被点了名的——都被颜渊之拎到了外书房。到了门前就是一怔,这会儿站岗的不是什么衙役了,居然是脸生但是衣服很有存在感的玄衣甲士!
大家的心不由都提了起来。
——————————————————————————————
进得室内,却见颜肃之上首坐着,颜神佑就坐在他左手第一的位置。卢慎比较倒霉,回了家,跟他爹一合计,被派了来解释,嘴还没张呢,就被抓过来开会了。留着卢湛在家里教育妻子,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边来的英俊少年你少想啦,刺史家闺女还没嫁呢,你得等人家挑剩下了,别出头了,你给我病着吧!
卢慎因为跟着颜肃之时间比较早,被委任做了长史。如今在右手第一的位置,这个位置他坐得压力略大,直面变态什么的,真不是常人能HOLD住的。再者,尼玛山璞来了呀!人家是朝廷封侯了的好吗?让山璞坐自己下手吗?这不坑爹呢吗?
当然不坑爹,山璞直接坐颜神佑下手就好了嘛╮( ̄▽ ̄)╭
满屋子大概也就颜神佑是不在朝廷序列的,但是也没有人挑这个理了。因为,颜肃之的表情,特别吓人。按次序坐下了,愣是没人敢开口。不是不能,是不敢。虽然颜肃之爵高职高,但是开会嘛,尤其在有亲戚、有同学、有朋友、有名士的场合之下,在颜肃之摆明不开心的时候,敢开口的人,还真不多。
这种畏惧不是基于身份地位的,而是基于颜肃之的战绩的。真战绩。颜肃之带着山璞武装旅游几个月,斩首以千计,俘获以万计。这是建立在剥夺生命的基础上的威严。正如同山璞在山民中、颜神佑在卢慎等归义旧部中的话语权,无可替代。
还是颜肃之先开的口:“既然该来的都来了,那就开始罢。阿寿,将你先前与我说的,再说与诸君听。”
颜神佑起身,掀开了幕布,落出了铁皮上被磁石固定住的几张帛书。帛书很整齐,线是用墨线弹出来的,眼神好的还依稀能够看到墨线弹在帛上除了留下笔直的黑线之外,还有星星点点的黑色小墨点儿。字很工整,不好说秀气,因为…真的没什么绵软的意思。而且,书法不是重点,重点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内容。
颜神佑拿着根教杆,指着告示板上的图形与数字,飞快地报出了一些等比增长、环比增长之类的古怪玩艺儿。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略呆一点的也是有经验——比较颜渊之,当然,某位被亲舅舅开了老大的后门搞过来保命的不在此列。徐昭不算笨,但也不算特别聪明,尤其…他的从政经验,尤其是地方从政经验很少。
所以,在别人都一脸严肃的时候,他正一脸猴急:艾玛!看不懂哎!肿么破,等下阿舅要是提问,我不答不上来,会不会继续被两个舅舅一起打呀?
左看右看,扑到了救星——山璞。
这就是一记吃不记打的二哈!
落座的时候他就仗着自己是裙带党,就粘着山璞了。这会儿证明,这个决定是相当英明的。徐昭果断抱大腿,求解释。
在这里,也就山璞的地位最为超然了。所以他耐心地、又有点担心自己看到的不是全局地,向徐昭介绍了一下:“就是说,昂州虽好,但是天下局势不妙。恐朝廷应接不暇,以致影响昂州。”也只有他的身份保驾护航,才不会被气场很阴郁的颜肃之喷。
徐昭:…卧槽!局势不妙我也知道啊!不用看这破布就知道了啊!看我舅的脸就知道了啊!你这有说等于没有说啊!
对上徐昭迷茫的双眼,山璞在众人支持鼓励的目光下,力图镇定地解说:“收成不好,朝廷又要钱,分摊到百姓头上要缴的税就多了。已经有人受不了造反了,照我看,为了平乱,朝廷又要花更多的钱。这笔钱,又要寻个出处,只好加赋。百姓只会更受不了,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有对比才有鉴别。
所以会的不难,难的不会。颜神佑觉得画张表,分分秒就能看明白的事情,而且确实画得一目了然,她爹一看就明白了,别人一看,也都明白了。就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说明的事情。现在有这个蠢表哥做对照组,她突然发现,包括自己在内,大家智商还是高于水平线的。很开心有木有?
颜神佑对山璞点点头,其余人等也给山璞一个赞同的眼神。山璞不大好意思地轻轻咳嗽了一声。有那么一瞬间,颜神佑和山璞的眼神交汇在了一起。山璞已不是以前的山璞,颜神佑也不是那个为姨妈血脑充血的颜神佑了。两人都经历了很多,都在纷至沓来的突发事件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此时一个做、一个说,配合(大雾)得十分默契,连当事人都有一种诡异的和谐感了。颜神佑一直知道山璞是个小帅哥,现在看来,他帅的不止是脸。而且,她欣赏山璞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不是因为他让利与昂州,而是因为头脑清醒,不是“见到地盘见到人就两眼放绿光、一点也不考虑占了之后能不能搞好、先占了再说、弄不好以后再扔也不迟”的冲动型收养动物者。
山璞…山璞就觉得自己眼光真TM好到家了!被颜神佑看过来,他觉得呼吸都急促了,好像拿刀砍掉仇人头的那一瞬间,心都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了!脸也红了那么一下下。
颜神佑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山璞脸红了,她的脸也红了,恨恨地想,脸红也会传染吗?!太不科学了!
颜肃之看在眼里,阎王脸更沉了:老子看好你,不代表允许你大庭广众勾引我闺女,知道不?!
只有徐昭不大在状况,两眼蚊香,看看表妹,看看山璞,觉得自己似乎是在智商上被排斥了。
学霸的世界,学渣永远不懂。
多么痛的领悟!
颜神佑觉得,自己要再说话,很可能嗓音会不太对。在徐昭崇拜地望向山璞的眼神里,走到自己那张矮几前,从小几上取了个壶。颜渊之菊花一紧,生怕她拿这玩艺儿给徐昭开瓢。
颜神佑现在表现得相当高知,又取了只杯子,当众往空杯内注水,晶莹的水流缓缓注入。好吧,她应该不会做无聊的事情,大家也认真地看,直到杯子满了,水往外流,洇湿了地上翻的草席,颜神佑还是没停手。心里在想:这样看不看得懂呢?
继续,继续,直到壶里空了,地上湿了一片,颜神佑的裙角也被打湿了,这才停手。
山璞不得不又当起了解说员,对徐昭道:“当是先时早有积弊,朝廷能承受的,就是杯子,越多越多的麻烦就是壶里的水。只因开始杯子是空的,还能装得下。日积月累,如今却是再也装不得了,可壶里还有水不,比杯子给装的多得多。”
宾果!他看明白了!
徐昭缩缩脖子,这会儿明白了,咳嗽一声:“原来如此!”
尼玛这个破坏画风的小王八蛋可以拿去销毁吗?!什么?他是刺史的亲外甥?好吧,那就是不能了…众人心里狂奔一通草泥马,连姜云都不得不鄙视一下徐昭:兄弟,别一见好看的男人就掉智商,行吗?
颜神佑放下水壶,舒了一口气,回到位子上坐下,然后就傻眼了——妈蛋!裙子湿了呀!尼玛还是跪坐!卧槽!
她还得装得很从容,山璞看在眼里,很是心疼,赶紧对颜肃之道:“既然情况紧急,年后就得加紧了。新年一过,便召起士卒,再次南下,先桑亭、再密林。”
颜肃之点头。
卢慎道:“还有海贼。先时使君只清了归义一地的海贼,捣毁其巢穴。如今昂州比归义大了四倍,这沿岸海贼——”
颜肃之骂道:“王八蛋,就会添乱!”
丁号这才不疾不徐地道:“使君可不要忘了,过了正旦,就要改元。嗯,年号倒不错,大正?哈,新君得开始营建山陵了吧?”
所有人:卧槽!还忘了有这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