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就没一个人信的,别开玩笑了,御史上了那么小小一本,你就能掀翻御史台。老虎改吃素?那也得看老虎的胃答不答应!

果然,颜神佑又来了下一句:“家内皆是朝廷柱石,何必理会些许小事?如何不将眼光放到正事上来呢?闻说如今天下年年有灾异,处处有欠收,租赋不比往年,而花费靡多。伯父为尚书令,如何不问上一问?管上一管?”

颜孝之本来是生气的,虽然分了家,却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颜字来。这么羞辱他侄女儿,无视他弟弟,就是羞辱整个颜家满门!已经卷好了袖子,准备明天找虞喆理论去了。

这事儿,倒谈不上什么不能说的,说出来了,于颜神佑也没什么太坏的影响,就是恶心罢了。传出去了,大家只能说水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他们不自量力,说水太后糊涂,说虞喆太荒唐无能。至于颜家,他们拒绝了,那是不谄媚,是有骨气。

颜孝之是想跟虞喆讨个正经的说法的,还得让水货们低头认错。

现在听颜神佑这么一说,虽然不晓得她有什么安排,却也知道她这是剑指何方。搞这么大阵仗,水货们要倒霉了吧?颜孝之默默给水货们点了一堆蜡烛。有气无力地道:“有话直说罢。”

颜神佑笑得自然了些,轻快道:“已经直说了呀。伯父就不想知道,这朝廷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么?昂州缴得少,是因为有兵事,一应粮饷自筹了许多,朝廷只发了些马匹、甲仗,并不曾花朝廷多少钱。今年还比往年多纳了许多粮,明年只会更多。其他州郡也是按时缴纳。可国家依旧有些个入不敷出,不是么?钱呢?”

颜孝之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五王心有二意,自然要截留的,缴得便少。国家又要防贼,又要赈灾,如今天下多事,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楚氏伸出指头敲了敲桌子,对颜神佑道:“要他做什么,你便说。”她原是有些费解的,便说到钱上,却听明白了。

果然,颜神佑道:“按制,以天下租赋三分之一为帝营陵,眼下民有菜色,这三分之一的租赋如何花用的,难道不该问上一问么?!”

颜孝之大悟:“!!!”

这是个思维的盲区,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为皇帝修陵已经是定制了,没什么好说的。而虞喆的做法,是拿钱换他舅家老实一点。这总比让水货们到朝廷上捣乱更能让朝臣们接受,这个,也算是大家睁一眼闭一眼同意了的。所以颜孝之默认是不去苛责这件事情的。

现在,问题来了,水货爪子伸太长,不但捞钱,还开始藐视起士大夫来。还撺掇着水太后,一家子不拿士大夫们当人看。是你先过界的,你做初一,别怪我做十五。管得太多,让你连钱都没得捞,以前捞的还得给老子吐出来。顺带的,虞喆也得跟着再头疼一回。

这种撺掇着“赐婚”的事情,说实话,闻所未闻,往前数几朝,有史以来,就没见过记载的。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有先见之明,将这种情况写进法律里面了。想整水货,拿这个事儿说事儿,顶多让他们名声臭掉,走正式的法律程序,木有法条!

颜神佑只得另想办法,从其他方面入手了。

皇陵营建上出错,你特么活得不耐烦了吧?哪怕是皇帝舅舅,搞不死你,也得把你削成个白板!脸不给你扇成猪头不罢休。其实颜神佑更想搞死水太后,水货们不过是小虾米不过眼前形势没办法直接掐死皇帝亲妈,又得表明自己的态度,说不得,就拿水货们祭个旗先了。不过对于水太后,让她娘家吃苦,她心里也得难受。她越想要娘家风光,颜神佑就越叫她娘家打回原形。

至于虞喆的脸面,亲,你连这种事情都管不住,你皇帝还想要脸吗?

是,颜家是军功起家没错,即使是军功起家,不是世家,却也是朝廷重臣,颜启是可以配享先帝的人。人品虽然差了点,功劳却是实打实的。颜家又与世家结亲,颜孝之兄弟也算是温文尔雅,向世家靠拢。现在的颜孝之兄弟,说是士大夫,倒也不算很错——大家思想差不多。

所谓士大夫,不是做了某某官便是了,世人的心里,士大夫不止是官职,更是礼法与气节的代名词。否则,便是官做得再大,但是对皇帝百依百顺,舐痈吮痔犹恐不足,那是佞臣,写在史书里也该入另册。哪怕是装,也装得有点骨气。【1】

颜孝之兄弟,在礼法上做的,倒是够入士大夫行列了。为了在这个行列里立足,他们就得死扛着这件事情,绝不能有让步,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不是装死冷处理。

颜孝之看一眼他弟弟,心说,让你这小王八蛋年轻时不懂事儿。看吧,对闺女疏于管教,现在报应来了,你闺女比你还中二!你头疼去吧!还好,我闺女比较乖。

抹一把汗,颜孝之道:“成,那就这么办了。”

楚氏道:“且慢,你要怎么写弹章?”

颜孝之犹豫了一下道:“据理力争。”他还是觉得要给虞喆留那么一点脸面的。

楚氏问颜神佑:“你说呢?”

颜神佑睁大了眼睛:“当然要据理力争啦,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长,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颜孝之:“…”我就知道你这小东西没那么好心。

楚氏道:“你去拟个稿子,拿来你伯父看一看。”

颜孝之:=囗=!亲娘哎,您这是不嫌事儿大么?

楚氏还真就憋着一口气呢,她可是因为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吃了几十年的亏。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能让一向沉得住气的楚氏暴走的话,现在也就只剩婚姻这么一件了,现在又来挑战她的神经!还做得比当年更过份!楚氏是将对高祖等人的怨恨,一齐加到了虞喆等人身上来了。

再者,虞喆耍了个贱招,让水太妃升成了太后,楚氏最不情愿就是去拜这位水货太后。现在逮着了机会,不得出口气么?

颜神佑的战斗力,楚氏再清楚不过了,不但比颜孝之强,比颜肃之也强不少。就是她了,阿婆罩你去战斗!

颜神佑用请示的目光看一看颜肃之,颜肃之左手捂住了眼睛,右手连挥。颜神佑乖乖答应了下来,开始写草稿。

前面一段空出来,摆事实讲道理颜孝之做得肯定比她到位。颜孝之是尚书令,接触到的朝廷正式文件肯定比她详细得多,修陵的账目也是颜孝之更懂,这一段就空缺。下一段她开始上纲上线,从国家缺钱,搞得官逼民反,写到修陵出现了蛀虫。这不止是在蛀皇帝的棺材本儿,还是在蛀国家的根基呀!这是朝廷的敌人!

那是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不是什么小钱儿啊!都贪了去,你死了以后住哪儿?想修坟又得加租子了,这不得再逼人造反吗?为了平乱,赵家死了多少人哟,等到他们搞得民怨沸腾了,天下大乱了,朝廷忠臣良将都死绝了,皇帝你怎么办呀?

皇帝心疼舅家是正常的,人嘛,谁没有个亲戚呢,但是,舅舅再亲,有祖宗传下来的江山重要吗?皇帝你不能拿民脂民膏去喂得你舅家脑满肠肥呀。天下姓虞不姓水,您老脑袋还清楚吗?

“爱之适以害之”,没本事的蠢货哪儿凉快死哪儿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呀!

最狠的是后面一句,说的是水货们只是个普通的妃子的娘家人的时候,就是看起来恶心一点。做了太子舅舅,就开始张扬,还有些不法事。现在做了皇帝的舅舅、太后的娘家人,居然开始挖皇帝的墙角了。您再惯着他,不知道他们要干出什么事来了“臣不敢想”!

是啊,他们还能做出什么事来呢?

这一句完全是在提醒大臣们,你们真的不要一起抗议哦?!

颜神佑真是深得挑拨群众和上纲上线之精髓,擅长推演严重后果,还说得很像那么一回事儿。里面还杂了一点私货,比如近年来造反的人次越来越多之类。朝臣们警惕起来了,哪怕颜肃之父女回了归义,朝廷里自然还是有人盯着水货,让他们翻不了身。

颜孝之大汗,心说,真真是口能杀人。自己往一里面添了一点数字,发现水家贪污得还真是不少。不但水家贪污,工程款,别人也贪一点,他便将这些都算到水货头上去了。相当水货的同僚们乐意附和这一点的。

凑成一篇十分危险的文章,就这么递了上去。

整个过程颜肃之一言不发,心说,你们随意,这些都是小菜,这笔账,咱们且记下了。不能现在掐死那个贱人,总有一天要收拾她。不是说虞喆这次做得不好,换个人也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了。但是,总是投鼠忌器的日子,实在是过得太让人不耐烦了!他自己不想反,但是如果五王要搞事,他决定袖手旁观到水太后什么时候死了,什么时候再来“反正”。

虞喆一看颜孝之的奏疏,心里咯噔一下:来了!

可不就是来了么?真当人家家里没人了么?是啦,颜肃之不说话,颜肃之还有兄弟呢,还有亲戚呢,他们是不可能装死的。颜孝之是尚书令,他岳父是丞相,这俩向着谁,还用说么?

姜戎是不说话了,姜戎他舅是廷尉,十分吸取教训,也十分厌恶水货。讨论的时候,廷尉是相当有发言权的。

更有甚者,连先前与颜肃之有隙的御史们,也统统站到了他这一边。

无他,大家都有一个代名词——士大夫。

士人不可辱。

都晓得水货撞上硬茬子了,一想颜肃之他闺女有多狠,再没有人敢为水货们说话了。口水官司,大家捆一块儿都打不过这丫头。话说,被这死丫头喷的时候,恨她恨得要死,看她掐人、还是掐自己讨厌的人的时候,真是越看越过瘾。

颜孝之这里,是主攻水货,蒋廷尉助攻。赵忠在朝上哭得尤其惨,虽然子孙多,可死的也不少呀!李今是颜孝之女婿,也是有兵的人,自然与岳父一系。郁陶的立场,也是十分明白的,必须是向着自己人。

水二舅被削成了白板,还吐出了之前捞的钱。虽然水二舅拼命在那儿嚎:“不只是我,还有他们。”对不起,这会儿没人信了。同僚们特别开心有这么个替罪羊,将假账做得天衣无缝,人家是专业的,水货是水货。证据摆在眼前,那就是他贪的。

交不出钱来,拿官来抵。得亏是皇帝他舅,有优惠条款——八议。不然蒋廷尉得判他个秋后问斩。哦,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明天砍了都有可能。水大舅教弟无方,且又被蜂涌而上的朝臣们翻出他的许多不法之事,譬如隐田,譬如强买奴婢一类。士人们一拥而上,将先前被虞喆戏弄的怨气统统发到了水货们头上,又将水二舅贪墨之事与他勾连,水大舅的爵位也没保住,活活被削成了白板。

虞喆已经无暇管这些了,这些他已经有心理准备了。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唐仪已经提醒过了。人家必得表明立场的,表示自己不好欺负。这不是杀几个不相干的奴婢、削几绺不值钱的头发能搪塞得过去的。皇帝你得表明你的立场,不然大家不跟着你干了。

虽有忠义之说,亦有“良臣择主而事”之理。

虞喆不得不“大义灭亲”一回,快速地同意了蒋廷尉的判罚。蒋廷尉也舒了一口气,这下好了,可以跟妹子交待了。

然而,虞喆的事情还没完。他的立场表明得还不够,整水货这是附带的,只是间接的。皇室必须直接表态,表明他们是尊重士大夫的。

虞喆忐忑地等着下文。

很快,下文来了。

颜神佑禀承着一贯的风格,要么不做,做便要打到七寸上。她老人家跑到姨妈家哭了一场,她的姨妈,正是御史大夫家的外甥媳妇儿。蒋家也是世家,瞧水货不顺眼久矣!

巧了,御史大夫也正想要刷一刷存在感呢。

这回上表的人便十分有份量,御史大夫蔡峰亲自来问皇帝。听说水太后不问人父亲的意见,硬要给人“赐婚”,在宫门口被拦了下来了?有这么干的么?皇帝您老怎么说?将士大夫视作奴婢,这是你的态度吗?如果不是你的态度,你妈这么说,你要怎么解释?要怎么收场?撺掇你妈这么搞的人,你是怎么罚的?这是礼乐崩坏你造吗?!

水家不伤筋动骨,大臣们是不肯答应的。说这事儿不是虞喆的意思,很多人是不肯相信的。

虞喆尝到了尊奉一个没常识姨太太做太后的苦果,再果,他也得咽下去!

于是,虞喆只能承认,皇太后年纪大了,是在“乱命”,大家不要听。这句话,被记了下来。估摸着以后水太后说什么,只要有人不乐意,就可以说她糊涂乱命。撺掇了水太后的水二娘子,也被水二舅要求离婚了,说她犯了七出之“口舌”,蒋廷尉却又多管一回闲事,说水二娘子为公婆守过孝了,不可以离婚,硬让水二舅咽了这口恶气。

最后,虞喆终于明明白白地表示:“国家重士,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发誓,绝对尊重士大夫,尊重朝臣,不使外戚凌于朝臣之上,不以奴婢视士大夫。

大臣们满意了。

虞喆很不满意,对舅家尤其不满,又削了一回水家的门籍,这一回,他是打死也不让水货们入宫了。并且示意米皇后,看紧了水太后。快过年了,今年的朝贺,水太后自然又“病了”。米皇后畅心快意,还要作忧愁状,请虞喆不要过于忧心。大臣们都是好意,肯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强。

虞喆一想,也对。只是这个年,他注定是过得不痛快了。爱妃死了,还是被他蠢死的。亲妈被关了,还是他自己关的。舅家被逐了,也是他亲自逐的。

事情还没完。

有了让皇帝出丑的事情,五王怎么能不围观一下?不但要围观,还要煽风点火,火上浇点油。顺便还要拉拢一下朝臣:这皇帝忒不是东西了,要不,跟我干?

颜肃之就收到了隐讳的提议。

中二病微一哂,心说,不把老公鸡搞下来,老子傻了才给你们出力。前头老子出完了力,后头老公鸡扯喉咙嚎几句,老子白干了!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呀?

将此事抛到脑后,他去寻唐仪喝酒去了。

两个中二病喝得十分开心,唐仪道:“哎哟,可算出了一口恶气了。我说,你怎么不跟那个小东西闹一闹呢?”

颜肃之道:“我得做个好人呀。”

唐仪大笑。

颜肃之犹豫一下,问道:“最迟年后,我便要回昂州去了,当然不好在这个时候生太多事端,就是委屈丫头罢了。这笔账,日后我定要为她讨回来!不过,你要不要将招娣姐弟几个交我带去昂州散一散心?”他依旧说着招娣以前的小名儿。

唐仪想了一想,道:“也好。”怎么看,虞喆怎么不靠谱呀!所以孩子们一定要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尤其是宝贝儿子,就这么一根独苗,可得放好了。京城不太平,虞喆现在虽然信任他了,谁知道这表弟什么时候会不会再抽一回疯呢?

颜肃之与唐仪商量事儿的时候,颜神佑正在家里无聊玩投壶。她的投壶技术很不错了,开始练习远程打击。原本照她的计划,趁着在京的时候,是要整顿一下京城的情报网的。不想最近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风头太劲,行动有些惹人注意,不得不收敛一点。

陪她一起玩的是姑妈颜氏生的表妹,徐昭的胞妹——徐旭。家庭形态的关系,阿旭小朋友也是个淘气的姑娘,平素也是不喜欢女红一类。她是跟着母亲一起过来的。

反正这事儿一出,七大姑八大姨的都过来安慰她。虽不是件大事,但是挺恶心人的。于是亲戚朋友们今天你来、明天他来,都来跟颜神佑玩耍。颜神佑不得不放下正事儿,专一与亲戚们搞社交互动。这一块儿搞得好了,也能得到不少情报呢。

至少,通过与她们的交谈,颜神佑是知道大家对于皇帝颇有微词。如果说这个还能视作是对她的遭遇说的顺风话,那么,不经意间偶尔提及五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似颜氏与周氏这等,儿子跟着颜肃之在昂州混日子的,更是跑得勤快一点。颜氏与颜肃之一对逗逼姐弟,早在年轻的时候还真是闹了个乱七八糟,眼下年纪大了,彼此平和了,仿佛又找回了年幼时的那种亲情。颜氏在家里又是个说话顶用的人,跑得更是勤快。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徐昭就是个屌丝青年,水平呢,不至于真的什么都不懂。要说精英,那也算不上,必得让他舅舅好好照拂。

且她还有心要操:徐昭年纪不小了,得成亲了吧?可人在昂州呢,这婚要怎么结?她得跟颜肃之商议商议,也要拜托姜氏给盯着点儿。

说到婚事,她又多一句嘴:“神佑已经及笄了,她的事儿,你们有个定数没有?有相中的赶紧下手,给丫头定下来了,也省得乱人惦记。”要说颜神佑说给徐昭,那也是亲上做亲,且颜神佑这丫头本事也不小,自然是挺好的。

不过颜氏留了个心眼儿,觉得这事儿未必能成。自己儿子那个样儿,自己看着不错,姜氏未必能看得上眼。真个要亲上做亲,姜云岂不更现成?

不想姜氏答道:“他爹在昂州倒是瞧上一个能干的孩子。”

颜氏听着这话不对味儿,小心地问:“能干的孩子?可是世家子?昂州有什么出名的士人么?”

姜氏听她提“世家”,真是五味杂陈,正常人自然是想与世家联姻的,可惜自己闺女是个变态呀。艰难地摇了摇头:“孩子好就行了。”

颜氏心里很是不甘的,她眼里,弟弟好,娶了个世家出身的弟媳妇,这个正常。弟弟好了,侄女自然也是好的,岂能不嫁世家?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她琢磨着自己拗不过颜肃之夫妇。思来想去,她先不甘心上了,心道,回去我说与阿娘听!

楚氏在颜家是万能的,有什么问题都找她。合理的不合理的,乃至于违法的,到她那里,肯定能问到办的。一定要拦住了!养得这么好的闺女,就这么贱卖了,那必须不行啊!

当天下午,颜肃之夫妇就收到了楚氏的召唤——带着闺女过来,咱们聊聊。

作者有话要说:虞吉吉好倒霉…

【1】士大夫与佞臣的区别大了去了。

这区别不在于做什么官,同样是宰相,有的就是忠臣贤臣,有的就是奸臣逆臣。不在于怎么做官的,同样是进士出身,有的就是高风亮节,有的就是贰臣。不在于有没有才华,都是才子,有的就死难如方孝孺,有的就跪舔如解缙。

区别在于人品,在于气节。士大夫不是一个封号,不是强权号令就能够打入的圈子。

真正的士大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武威不能屈。守义、有节、遵礼、循法,刚毅不可夺志。

不是跟人家做一样的官、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舐痈吮痔之辈就能冒充士大夫的。

自称士人,而做不到直道而行的,那都是癞蛤蟆插鸡毛掸子,冒充大尾巴狼。是与不是,自己说了不算,同党说了不算。

只不过后来有些人好往自己脸上贴金,认为读过书,考过科举做了官,就是士大夫了。事实上,斯文败类四个字,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中宗李显)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第147章 女王的误会

接到楚氏传召的时候,天都擦黑了,姜氏在家里,头发已经解了。

这年头不流行剪头发,顶多修一修发梢一类。姜氏一头厚发,本就十分沉重,又因有身份,回到了京城,但有略庄重些的场合,须得再戴个假髻,插带上首饰。整个脑袋上的负重得上十斤,脖子累得要命。所以不单是她,但凡她这个身份的贵妇人,必得跟个捏肩捶背的。一旦没有应酬,就恨不得把这些都解了下来。

在昂州的时候还好,又热,风气又没京城这么爱装。可一回来,就得再拾起这全套的行头。

连着应酬这么多天,又有各种事,今天客人(颜氏)走得早(告状去了),天色一暗,姜氏见这个点儿除非急事再不会有客人正式登门了,便放心地卸了假髻与首饰。松松挽一个低髻,吩咐了厨下晚饭,道是天冷了,大人孩子都是从南边过来的,不甚耐寒,让再加一个萝卜炖羊肉。

才吩咐完,邰阳公府那里,说是太夫人传话过来,让郎君娘子着小娘子小郎君过府用饭去。

姜氏不用抬头看天,都知道时候不早了,冷不丁这会儿叫去吃饭?那肯定不是为了吃饭,必是有其他缘由。即使如此,还是得答应了下来,命阿方去叫颜神佑和六郎。姐弟俩正在那儿练把式呢,六郎被他姐虐得可惨。李老先生不想入京,就留在了归义跟丁号一处混了。六郎入京,这便没了一个正式的先生,颜神佑左右无事,就虐一虐他。

饭前稍微运动一下,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嘛。

才放下手中竹剑,姐弟二人擦着脸,颜神佑的表情很丰富,六郎的表情很…好吧,木有表情。听说姜氏让他们换衣服,颜神佑还想,运动完了,肯定要换呀,家里暖气不不,是柴炭充足,屋里暖和,也不怕着凉。阿方的下一句就来了:“去大房那里用晚饭。”

六郎擦脸的手顿了一顿,微微仰着脸,看他姐的表情。颜神佑也是疑惑的:“有事?”

阿方道:“是太夫人。”

颜神佑了然点点头:“那就是有事,六郎,加紧些,去换身衣裳,不要穿太鲜艳的颜色。”

六郎不太明白为毛不能穿得太喜庆,倒也点点头,只是有些愁苦。虽然对自己有多少衣服不甚上心,他却知道的,自己的衣服,没有什么不太喜庆的。那就…选花纹少一点的好了。

颜神佑也回去换了一身降红的衣服,首饰也不多戴,心里还在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就是,楚氏炸毛了。

这位女士一向淡定而又从容,遇事不慌,总能想到很多办法。上了年纪之后,越发的沉稳了。但只有一件事是她逆鳞——婚事。她能给颜希真选李今做丈夫,不特是看中李家之部曲,也是因为李家虽然不是世家,但是家风不错,人也挺好。并且,总的来说,跟颜家也是门当户对的。

颜神佑这个不一样!

可以说,楚氏对颜神佑抱了很大的期望,目前看来,颜神佑也没有令她失望。楚氏越发想让颜神佑能够走得更远,虽然她不一定会强令颜神佑嫁给谁——这事儿她说了也不算——却是不能容忍颜神佑在昂州这等偏远地方,随便找个人当地土人就嫁了。

这是她不能忍的!

听了颜氏告状,她火速将颜肃之一家拎过来问话,反正离得又近,真是一刻也不想多等了。

姜氏只得又将头发重新盘了起来,假髻又装了回去,颜肃之本是呼呼大睡的,又爬了起来。全家跑到邰阳公府去。

入得府门,颜神佑留意观察,见一切照旧,心道,这不像发生什么大事的样子呀?

没错,这里没发生什么大事,但是你就要有事发生的。

颜希贤迎了出来,先打过招呼,颜肃之顺了顺唇上的两撇小胡子,问道:“知道有什么事么?”

颜希贤自己都觉得奇怪呢,他现而今也开始上班了,刚下班就听到母亲说:“你阿婆使人唤你二叔一家过来用饭,你去迎一迎,我去厨下看看,总要加些菜的。”他就被打发出来了。

颜肃之嘀咕道:“这老太太…”被姜氏掐了一把,住了嘴。

到了楚氏上房,颜孝之已经在那里了,却也只有颜孝之在。颜神佑越发觉得奇怪了,这事儿不对呀,要说是有什么大事儿商议,哪用一家大小都叫了来?要说不是什么大事儿吧,为什么将旁人都清了,只剩楚氏与颜孝之?

再看楚氏脸色,实算不上好。

颜神佑带着妻儿行过了礼,楚氏微扬了下巴,命他们坐下,却命人领六郎下去吃糖。不等颜肃之发问,楚氏单刀直入:“神佑十五了,你们心里有没有个数儿?究竟要说什么样的人家?”

合着您老把我们叫过来就为了问这个呀?颜肃之一家都黑线了。颜肃之恭恭敬敬地道:“不用多高贵的门第,孩子人好就行么,也不必是京里的,昂州有合适的孩子也是很好的。”他反应很快,一瞬间就想到山璞这个女婿,他和闺女看起来都挺合适的,但是门第确实拿不出手。时人的观念里,这不是一门好亲事。完全不知道能不能说服楚氏呢。

姜氏也有些紧张的,山璞不但门第不够高,连爹妈都没有。李今好歹还有个娘呢,山璞爹娘统统没了,一个长辈也没有了!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夫妻两个不敢直说招了个才下山的蛮夷首领当女婿,便往实在了说,说得自己十分憨厚,一点也不挑剔,力图给楚氏洗脑。楚氏要是个容易被说服的人,她就熬不到现在了。截口问道:“是不是孩子要能干,还要孝顺为佳?”

颜肃之一想,对呀,点点头。

楚氏道:“是不是还得有眼色,跟着有前途的人走呀?”

颜肃之不好意思了起来,山璞从没看上他闺女起,就想跟他混了。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县令,几年功夫,就混成个刺史。楚氏这么说,倒好似夸了他一般。有点尴尬地点点头,颜肃之道:“咳咳,是呀!”

楚氏暴走:“是个P!”

她这一暴粗口,连颜孝之都惊了,心道,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楚氏怒道:“那个阿胡哪里好啦?”

众人:(⊙_⊙)?完全听不明白这跟阿胡有什么关系好吗?

——————————————————————————————

阿胡是颜肃之在巡视全州兼剿匪的时候发现的人材。回来这几年,也跟家里人说一说。这个阿胡,父亲早死,是寡母将他拉扯长大的。为人至孝,又肯卖力,还十分听话。当然,机灵也不缺,据颜肃之说,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行军打仗的各种常识。进步飞快,且十分有灵性。对了,长得还一表人材!

作为一个下属,楚氏觉得阿胡是合格的。然而一旦怀疑他会成为孙女婿,楚氏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颜肃之刚说了两个字:“不是…”

楚氏锋利的眼神就扫了过来:“你住口!这样的莽夫,怎么能当女婿?”

姜氏道:“不…”

“你也是!他胡来,你就由着他胡闹么?孝子未必能做得好丈夫!有些长处,让他用心做帐下兵就好,何必要当女婿来?”

颜神佑目瞪口呆:“阿婆…”不是这样的好吗?越说越觉得山璞跟阿胡有点像了,虽然是在否定阿胡,可是好像也在否定山璞呀!颜神佑发誓,楚氏要是反对山璞,她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楚氏很失望地看着颜神佑:“你也是这么想的么?”不等颜神佑说话,又截了过去,“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一时看着不错,不代表一世就通过得好!要是不能门当户对,以后有你的苦头吃!你得花几年的时间,才能让他每天睡前洗脚。得忍着听村妇的污言秽语,吃饭时听咂舌啧啧,恶心得咽不下去。费多少鸡舌香才能清得了那口臭。长得好看顶什么用?对着那张脸,你得担心生的儿子长得像他,让你不能忍得想掐死亲生儿子!”

颜神佑从来没见她这么失态过,这么一句话也不肯让别人说。楚氏一直是优雅的,有耐性的,与眼前这个激动的老妇人的形象,相差甚远。

女王大人看似镇定,颜启却是真的伤她至深。

颜孝之等人也惊呆了,实不曾想过楚氏有这些苦楚,完全不敢去想像,她是怎么熬过这么些年了。本以为她已经看淡这一切了,不料受了这么一个刺激,统统爆发了出来。颜肃之连争辩的话都给忘了,回味楚氏句句控诉,他得承认,楚氏虽然对他冷淡了一点,但是这些话说给颜神佑,真是字字泣血、句句真心。

颜神佑看着楚氏的眼泪慢慢滴落下来,连忙拿着手绢扑了过去:“不是阿胡啊!方才阿婆说话,我没好抢话,真的不是阿胡啊!”

楚氏:(⊙o⊙)!卧槽!这辈子没这么丢人过啊!

颜神佑在楚氏的瞪视之下,觉得呼吸有点困难,阿胡好歹还是正经编户齐民呢,上数三代还能在户口簿上查一查。到了山璞这里,亲爹都没个正经名字。女王大人能接受不?

颜神佑伸了一下脖子,小声道:“他教养很好的,也读书的。嗯,好些都是阿爹亲自教的。”

楚氏掩饰地瞪了颜肃之一眼,恶狠狠的!颜肃之结结巴巴地道:“是是,是啊!”

颜孝之怒道:“是谁?!”

颜肃之道:“归义侯么——”

颜孝之火气不小:“哪怕不能结姻世家,也好歹门当户对一点!他他,他不是蛮夷之人么?”

颜神佑眼睛都要竖起来了,好险没糊她大伯一熊脸。楚氏听到这讨论,反而去了几分尴尬,冷静下来道:“这个倒还罢了。”

颜孝之:“!!!”

楚氏清清嗓子,道:“你那是什么样子?若是他,倒也使得了。”

颜神佑表情麻木地想,山璞这货,是走了多大的运呀!用颜孝之的话来说一个“蛮夷”,刚归化的,带着孝上门求亲。中二病的岳父答应了,一向很讲究门第的岳母也点头了,现在连全家最大的BOSS,大家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女王也同意了。一点波折也木有好吗?这是要逆天吗?!

嗯,自上山璞的自己,也是很走运的。颜神佑坚信,这一定是因为自己运气好!

唯一不明白的是颜孝之,他是真不懂。哪怕山璞手里的兵,又有势力,颜肃之已经是刺史了,何必要将女儿嫁给他啊啊啊啊!作为大家长的颜孝之,一千个不理解,一万个不明白。

还是楚氏一语道破天机:“这样麻烦最少。”说完,还看了颜神佑一眼。

只有山璞最合适颜神佑,只有这样一个男人,才能给她提供最宽松的环境。换一个人,哪怕男人乐意了,婆家长辈乐意么?丈夫支持又能怎么样呢?还是得为这种烦心事费神,还要再抽空感谢一下丈夫的支持什么的。

真是糟心透了。

还有一样是颜神佑没想到的,在楚氏看来,没爹娘也没什么,反而方便。楚氏的心里明镜一样的,颜神佑虽是个女孩子,但是比男孩子的用处还大,一不小心错嫁进个世家,给夫家帮忙去了。楚氏能心疼得半夜睡不着觉!山璞好啊,没爹没娘没根基,他得依附着颜家,不存在分薄了颜家资源(颜神佑)的问题,相反,他稍憨厚一点还会听老婆的话,颜神佑嫁是未退,山璞不赘而赘。

这样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楚氏说的麻烦,不特是说颜神佑出嫁后的麻烦事少了,还是说颜家的麻烦事也少了很多。

颜神佑见楚氏也不反对,终于放下心头一块大石。父母在,祖母在婚事上发言权就小。可楚氏不是一般人,哪怕不归她管的,她也不一定想不过办法来。

话都说开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有颜孝之,虽然自己女儿嫁了个李今也不是世家,还是觉得侄女儿嫁得亏了,这种观点,他一辈子都没改过来= =总有一种“现在已经这样好了,要是得嫁名门婿,必定更完美”这样的想法。

楚氏道:“好了,开饭罢。”

诉说过往的难堪,对楚氏这样好强自尊的人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为了自己的婚事,楚氏连这个都说了,颜神佑心中十分感动,跑过来为她安箸,要伺候她吃饭。

楚氏道:“好了好了,你的心意我知道的,去吃饭罢。”长长出了一口气,觉得心里轻松了很多。

颜静姝悄悄看了她们一眼,猜着这是想要做什么。水家的事情,颜静姝是有些快意的,虽然她的妹妹们都很气愤,颜静姝却有那么一点点快意。现在见风平浪静,对颜神佑没有什么影响,她又觉得无趣了起来。

总的来说,这一顿饭除了颜孝之心里别扭之外,其他人心情尚可。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心情好的,自然就有心情不好的,比如水家。

水家这回算是栽了,水二娘子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给家里招了这么大的祸。若非这房子是皇帝赐的,他家现在连住的地方都要保不住了。水二舅贪污,也是给全家搞钱,出了事,自然要一起分担。水大舅又被削了封户,心疼得不行,让全家一天吃两顿,顿顿稀粥就咸菜。

水家三兄弟,三房人家互相埋怨,又说水二娘的不是。

水二舅休她又被蒋廷尉抽回来,回家就把水二娘子给暴打了一顿。水二娘子满地打滚地哭道:“我回来说时,你不是也乐得跟吃了蜜似的么?现在又要怪我,还要休了我?!我为你生儿育女,你要休我?!”

自家再闹,也没忘了记恨一下别人。削了水二娘子头发的虞喆,他们是不敢记恨的,水二娘子已经被家暴过了。看来看去,颜家最适合拿来诅咒了!于是明里暗里诅咒颜家全家死绝的话说出来了,诅咒颜神佑一辈子嫁不出去的话也说出来了。总之,什么解恨说什么。说完了,仿佛颜家真的应了诅咒似的,水货们觉得心情好了不少。

这仇,算是种下了,只等有机会,好背后捅上一刀来解恨。小人便是如此,有恨记在心里,又从来不敢跳出来光明正大与人对阵。只好跟着人身后拣便宜,拣便宜也不肯用正大光明的手段,只会来阴的。

对于颜家来说,水货就是苍蝇,闹到眼前就拍死算完。眼下虞喆是彻底厌恶了水货们,门籍都削了,水太后都“静养”去了,水货如何能掀得起风浪来?颜神佑特别拜访了一下唐仪,请他帮忙盯着些儿。一旦情况不对,冲到水家来个物理消灭。人死如灯灭,死人如何争得过活人?

为此,颜神佑还特别画了一张…水货家的平面图。那个地方,是原来颜启的府邸呀!

唐仪开心地收下了那张图,至于以后要怎么用,那就不好说了。

——————————————————————————————

却说,颜肃之一家在邰阳公府吃过了晚饭,赶在宵禁前回到自己家,颜神佑和姜氏共乘一车,母女俩一路无语。都在想楚氏说过的话,真心觉得楚氏这辈子太不容易了。一向很怵楚氏的颜神佑,对楚氏都多生了好些个亲近之感。姜氏只是觉得,比起婆母,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好得太多了。

车外的颜肃之也无语,一直以为都觉得亲妈对自己太冷漠,好像只是为了责任一般。今日听这一席话,如果单纯作为一个儿子来听,觉得自己何其无辜。一代入父亲的角色,想到自己疼爱尚且来不及的女儿若是遇到了这种事情,登时便什么都能理解了。

只是,理解得太晚了,忽略了的感情已经没办法挽回了。终其一生,母子之间,怕也再难有亲密了吧?

一路默默无语,回到家里,却见留守的阿梅候在那里似有话要说。颜神佑一个眼神扫过去,阿梅上前道:“小娘子,昂州来信。是山郎的。”有自己的送信渠道,往来书信就颇为便捷。

颜肃之咳嗽一声:“看完了早些歇息。”

颜神佑大大方方地道:“是。”

六郎被颜肃之牵在手里,歪着脑袋看了颜神佑一眼,大概是觉得亲姐和堂姐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颜希真出嫁了,近来因为颜神佑的事情,携夫婿回了几趟娘家。说起丈夫的时候,且要面带娇羞。再看颜神佑,收到了情郎书信,就这么…天经地义当着爹妈的面说要回去看信!

这个世界坏掉了,六郎想,至少坏掉了一半,他有一个姐姐坏掉了。

颜神佑刚到京城的时候,给山璞发了一封去,写自己到京城了,家中一切如常。又说了姜云与阿婉的事情,道是舅家答应得很痛快。过两个月,等自己回去,姜氏就会带来姜家的信物——等阿婉出孝,再正式议亲。

山璞回信很快,信写得也很朴实,除开对阿婉的婚事给予回复之外,另附了一纸特别给颜神佑的、只写两个人事情的单页“昂州一如往昔,我心亦如往昔。”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