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陆桥很担心,劝他道:“陛下!那南蛮子来势汹汹,趁我不备偷袭得手。手段固然是下作卑鄙,却也伤了我军的士气,还请陛下三思。”

阮梅冷笑道:“士气还不是打出来的?传我将令,三军集合!”依旧是让陆桥留守,将一应军务相关之后勤都交给了陆桥,而政务上面的琐碎布置都交给了他的岳父章老先生来办。陆、章二人争得死去活来,这时候却齐齐收手,至少,不能耽误了正事儿,他俩居然开始了暂时的合作。

阮梅却唤来常恢等将领,开始了他的布置:“张诚驻防以防西朝。常恢与我分兵两路,李今那条疯狗就交给你了,那个山夷,我去会会他!MD!我非得要他们颜家添两个寡妇不可!”李今同志对于虞家感情极深,虽然现在换了老板,但是对前老板的仇人还是记得极深,天下人都知道,他死咬着阮梅不肯放,得空就喊口号要弄死阮梅。搞得阮梅喊他疯狗。

常恢守旧京时,就是被这俩货给弄得狼狈奔逃的,这一回也称得上是新仇旧恨了,阮梅亲自挑了山璞,剩下一个李今给他,他也觉得很痛快。当即拍胸脯保证:“陛下放心,南蛮子就是卑鄙狡猾,好偷袭,好出人意料。今番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他们来了,他们再耍那手段,却是不灵了的。必要叫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汉子!”

阮梅嘿嘿一笑,连连摆手道:“不不不不不,真汉子是对阵见真章的,你却先不要与他交战。”

常恢一脸愤慨与激昂顿时定格,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啥?”不是说好了要一起认真做汉子,让小贱人做寡妇的么?不交战算个什么事儿啊?

阮梅眯着独眼,对常恢道:“叫太府去点看库房,将我那面备用的大旗取了来,你带上了去!”

“诱敌?”

阮梅道:“也是,也不是。他们想要分兵,我就让他们分得再彻底一点!你带我的帅旗,先不要用,且与疯狗交战,将他引开百里,再打我的帅旗。只管带着他兜圈子。他不知地理,纵然有流亡引路,也不如我们熟悉。我亲自对付那个山夷去!”

常恢略憋屈,问道:“要是不小心把那条疯狗打死了呢?”

阮梅:“哈?打死了就打死了呗。”

常恢:“…”这TM是个什么打法?到底是带着李今兜圈子还是要打死他啊?

阮梅看着常恢迷惘的表情,突然有了一种天才的寂寞,耐着性子解释道:“让你引开他,是为了磨去他的锐气,宰起来趁手些!听好了!他们两路兵马之间必须会有联络的,你一定要让疯狗看到我的大旗,然后再拖他远走。”

常恢道:“是要迷惑山夷?”老板你早说呀!

阮梅心道,就这样吧。其实阮梅打仗,是理智与直觉并用的,要让他真的每一条都说得特别仔细,有时候还真说不上来。反正,常恢只要照他布置的来就行了。他并不是要迷惑山璞,而是想让山璞被骗了之后去与李今合兵,然后他中途偷袭山璞,从而取胜。

常恢也真的照他说的做了。李今这一回倒没有像打鸡血一样的一直追一直追,而是十分谨慎。常恢开始还认真地安排了人跟他打了一仗,硬是拼掉了李今好些人马,丢掉了才拿下来的一座城。

常恢有些犹豫:不对呀!明明是要引李疯狗深入的,我这特么一出手把疯狗打死了,那边山夷不上当了,怎么办?

还好,李今很配合,很快就组织起了反击,常恢是真的被李今给打败了。说起来,李今之于常恢等人,那就是属王八的,咬住了就不松口。常恢果断撤退,李今一路追着,两人走走打打,互有胜负。李今也觉得常恢不像是故意放水的样子,连甘迪等人都留意,发现常恢也不是一连输几阵这种明显的诱敌套路,便由着李今发令。

行军最忌令出多门,甘迪只要领路,然后保持冷静客观地旁观,在认为李今可能头脑发热的时候进行规劝就可以了。

一气又追了几十里地,忽然发现前面是阮梅的大旗,而常恢也十分配合地打出了阮梅的旗号。心说,这下好了,山夷也该上当了吧?

第268章 僵持的局面

东路进军不如西路快,这是在大家预料之中的。阮梅在军事上比济阳王要难对付得多,而西线那里还有雍州作策应,东路却只有山璞与李今了。楚攸与父亲、弟弟之间的关系固然微妙,只因大家离得太近,而地盘只有一个,一旦楚丰主动带着次子前往昂州,矛盾没有了,楚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好说心底是不是已经生了芥蒂,面上却是不能失了外气的。

是以一旦楚丰去信,将道理说明,楚攸二话没说,也点起兵马来,与霍白、楚源汇合。霍白年轻却居于高位,这让楚攸有些个不痛快。也不知道说弟弟不思进取,不争一个西线主将好呢,还是庆幸弟弟不是主将,免得自己还要跟弟弟比比谁的个儿高。

这事儿就这么含糊着过去了。

霍白面瘫脸,肚里透亮,便也不指望着楚攸能顶太大的用,只要这位不拖后腿就行了。听楚攸的意思,想似乎是想策反一些旧族,霍白就更不想让他沾手太多了。瘫着一张脸,跟楚攸严肃地寒暄,然后请楚攸盘营。自己却对阿胡道:“抢在他们前头,别让他坏事了。”

阿胡也看得出来楚攸与大家不是一路人,虽然楚攸对于掌军的实权派比较客气,奈何三观不合。霍白与阿胡来,就是要把这些支持济阳王的旧族狠狠地收拾一顿的,让楚攸一插手,从逆的居然变成了起义的义士,可真对不起这些年来大家吃的苦!

阿胡话也很少,木着一张脸问霍白:“他是陛下表兄,怕不好处置。”

霍白道:“陛下又不是只有一个表兄!”

阿胡心说,你就坏吧。

霍白果然寻楚源谈了一会儿哲学,楚源见霍白过来就知道他的意思了,暗道一声坑爹。楚源原本是想让霍白拖住他哥的,现在看霍白的架式,分明是想让他来接这个烫手的山芋。跟聪明人说话,就不用再弯弯绕绕的了,楚源先苦笑:“罢罢罢,这样儿可不好办呢。”

霍白依旧瘫着脸,对楚源道:“陛下的心思,卫尉还能不知么?他老人家最是明白不过的一个人,糊弄不得的。你们自家人办,可比我一个外人插手强得多。要笔写不出两个楚字来,卫尉不插手,就是与雍州一路了。”

楚源脸上的苦笑越发地贴近他的真实心情了,对霍白道:“也罢,至多不过我与他闹一场,出个丑,也好摘清了自己,是也不是?”

霍白道:“也没什么摘不摘的,我看雍州兵也不过如今,他抢不过我的。只要他事先别犯糊涂就行。”

楚源道:“你给我一个实话,究竟要做到怎样?”

霍白道:“我要给天下一个交待的。否则从逆者不受惩处,群情汹汹,怕你我也要讨不到好。”

楚源道:“多少留几个撑撑场面,也有不是一心从逆的。”

霍白道:“人情你来做。”

楚源连连摆手:“还是交与家兄吧。”

霍白道:“要么卫尉,要么一个不留。”

楚源也摸到了一些霍白的脾气,知道他与霍亥并不相似,只得点头。心说,这尼玛是什么事儿啊?到最后还是我跟我哥顶牛!

霍白心说,你总不能把所有好处都占了吧?到时候要杀,你们兄弟说要放的,好人你们得了,我背个骂名?想什么呢?我就算背了骂名,也不能让你们全身而退了呀。

两人达成了共识,就开始点兵推进了。别说,进度还是相当快的。丰小娘子带路带得顺溜,遇有她弄不大明白的地方,自有当地百姓过来引路。有些百姓初时还是躲躲闪闪的,怕被人看到,后来干脆就组团过来当向导了。霍白军令甚严,所过之处以极高的效率进行了土改工作。凡附逆的家族,没收了土地财产,与无主的土地、隐田,一同进行了分配工作。按丁口授田。

霍白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往前滚动着,期间,阿胡发挥了极高的效率,每每总比楚攸多那么一步,将该抓该杀的先给做了。楚攸抢了两次,实在是抢他不过。雍州兵比较不如昂州兵。

如此直到七月里,已经拿下了济阳王近半的地盘了,霍白明显地感受到了压力——陆弧来了。

陆弧本来是备战阮梅的,济阳方面的评估里,阮梅的等级是高于霍白的。可眼看着霍白就要打到家门口了,而阮梅还没有出现,陆弧也不得不丢下东路,跑过来跟霍白死磕。两军隔河相望,僵持了下来。

陆弧有些心神不宁,很担心阮梅抄了他的后路。直到济阳王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颜肃之左右开弓,阮梅也被牵制住了,陆弧才放下心来,一意与霍白死磕上了。

楚攸想起自己这一路跟着霍白行军,开始还有“你们在前面冲锋,消耗一点我再上,好拣便宜也好显得我重要、一出手就稳定了胜局”。没想到他就算是开足了马力,也奔不过昂州兵。手脚慢一慢,别说拣便宜了,连出手可能都省了。阿胡还一路走,一路补充兵源,眼瞅要没有楚攸什么事儿了。

更要命的是,霍白与阿胡领兵,越打越精神,一点劳累过度、需要雍州兵顶上的意思都没有。

楚攸这才发起了急来,请命出击。

这个时候,陆弧已经来了。要搁以往,霍白是不会管他的死活的,搞不好还要来个小花招,故意劝他、暗暗激怒他,让他擅自出战。趁陆弧的注意力被他吸引的时候,再偷袭陆弧。至于楚攸的死活,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到了现在,霍白也成熟了不少,十分不肯,还忍痛许愿,等围了济阳王的都城之后,与雍州兵一人分两面城墙。谁先打下来各凭本事,绝不会故意把雍州兵安排在后队,让他们没有功劳。

楚攸听了,老脸通红:“我岂是争功之辈?”气咻咻地走了。

到底是暂时稳住了。

霍白擦了一把汗,回过头来,楚源对他长长一揖。霍白也不敢真受了他的礼,楚源与颜肃之是表兄弟,也是颜静娴的长辈。从妻子这边论起来,霍白矮楚源一辈。连忙躲了开来,还说:“只要雍州不说我小辈无礼就好啦。”

弄得楚源乱惭愧一把的,发誓要好好打拼,干掉陆弧!之前太过顺利了,现在连日僵持、再无寸进,大家都有些心浮气躁的。

楚源不得不问霍白:“东路战况如何?不好比他们差太多的。”

霍白道:“阮梅的骨头比北岸那个家伙还要硬,他们吃亏不小。”

李今和山璞都感受到了当代最神经病的将领的水平——原来,阮梅除了会发神经之外,还真的会打仗啊。

先说李今,他虽然是将门之后,本领也是不差,也经过了磨炼。可天份这东西,它不是练练就能有的,他的水平是没有办法跟他先祖相比的。他爷爷要是活过来,也未必能搞得定阮梅。所以阮梅下了个套儿,让常恢将他引开,他也真没有不中计的道理。

常恢本人虽然在南方军手里吃了好多次败仗,却不代表他的水平不行。一对一的情况下,常恢与李今,胜负实在未定之数。在常恢背后有阮梅支招的情况下,李今果然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东线比西线艰难的地方就在于,当地百姓并没有西线那么容易安抚,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乐意跟阮梅混的。李今、山璞两人,经常遇到当地百姓的阻挠,更有甚者,明明行军很注意隐蔽了,保不齐还会有百姓悄悄给阮梅那里通风报信。真是苦逼得一比那啥!

比较起来,李今算是好的了。他追常恢追得相当小心,被常恢引出数百里之后,才发现不对劲儿来。这个时候,他的后路已经有些断断续续的了——常恢也没闲着,他派人联络各地,开始频繁地袭击李今的后路。李今损失得颇惨,哪怕东路军本来士卒就多,分到李今手上的人也不少,到手上也剩下不到十万人了。

明知道后路被袭,李今还不敢轻动,因为在他大营的对面,正北方向十五里,就是一座比较大的城池。那里,立着阮梅的大旗。米挚的孙子还觉得这会不会是疑兵之计,觉得阮梅根本不在城里。李今也思考着这种可能,不管怎么看,山璞那边的伙食都更好一些,阮梅应该会拣山璞那边去啃!

可常恢为了增强可信度,亲自到李今大营前叫阵。又令一个身形与阮梅差不多的小校蒙了个眼罩,穿一身明晃晃的铠甲,站墙头上装成是阮梅。还拿着个令旗,指指点点的,又脱了铠甲,在城头上亲自擂鼓,似在催促着常恢速战。

做戏做到这个份儿上,连米公子也觉得像了,甘迪也认为,这城里的就是阮梅。两人的意见却有了分歧,米公子认为,正该一鼓作气,生擒阮梅,夺得首功。而甘迪比较谨慎,认为己方远道而来,贸然进攻怕讨不到好,不如静坐不出,相持十天半个月的,对面的神经绷得越紧,累得就越快,在他们最累的时候出击。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对面常恢却开骂了。从李今的祖宗骂起,李今都不知道的祖宗逸事都被他骂了出来,渐次骂到了李今的老婆。常恢骂得也相当有特色,说李今:“简直不是个男人,放着老婆抛头露面!”明示李今的老婆不安于室,不知道李今的头巾现在是什么颜色的了!

李今再也忍不得了,也亲自出战,与常恢对阵,上手就试出来了,李今的武艺并不如常恢。交手不多时,李今就露出一丝败相来。对面城头鼓声更急了。常恢脸上的轻蔑更深了,一枪挑开了李今手中长刀,常恢见周营里有人抢出,怕不能立时毙李今于马上,便也收手。临走还骂了一句:“不过尔尔,还是让你老婆来跟我大战三百回合吧,哈哈!”

李今:…李今几乎要被气得吐血!

第二天,常恢又来骂阵。这一回,却是甘迪出了主意:“他骂,难道咱们就不会骂了么?”大周朝的嘴炮流一点也不差的呀!

于是两军不拼杀了,开始打嘴仗!

与此同时,常恢也没闲着,频繁地袭击李今的后路。这让李今苦不堪言,正北面有一个阮梅,一旦大举回撤,清扫后路,难保阮梅不会出来追击。如果不扫后路,那就得忍着被钝刀子割肉。

何其苦也!

如此过了两个多月,常恢深觉不对!这不像是阮梅的风格!阮梅从来不是一个能忍的人!

于是李今派人送信回昂州,问一问:你们那里有没有收到山璞的消息,阮梅是不是在他那里呢?

之所以派人回昂州问,是因为他们两部已经失联了。

让李今担心的是,山璞不但与他失联了,也与昂州那里失联了!并且,据昂州方面说,山璞是最近失联的,在那之前,山璞进行得也不顺利。损失也不小,还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手,山璞送出来的消息里,却没有说遇上阮梅!

李今的脑袋嗡的一声就大了:“不好!对面一定不是阮梅!”这不是神经病的风格!要是阮梅,绝不会这么零刀碎剐,他会大举进兵!一个人有一种风格,阮梅的风格就是这么中二!

既然对面不是阮梅,那就没有好客气的了,李今下令攻城。周军的军械十分丰足,为了弥补战马的不足,如踏弩、手弩、弓箭等还是相当多的。有些箭枝上还附了火药,以增加推进力。只是火药用起来并不安全,如今并不普及,主要还是冷兵器。

甘迪颇为谨慎,问道:“将军,可能确定那个阮逆是假的?”

李今道:“我有九分把握。”

甘迪道:“那便将弩手集中起来,分作两半,一半射常贼,一半射阮贼。若是真的,必有人先救阮贼,若是假的…”

李今道:“大善!”

一试,果然试了出来。

李今脸上却不见喜色——阮梅不在这里,他会在哪里?!

阮梅自然是在山璞那里了,他自认已经将山璞给逼上绝路了!

山璞与李今一旦分开,不久就没了联系。没电话也没电报的,别说离开一百里了,就是超过五十里,遇到了那个寸劲儿,都能擦肩而过就是碰不着面儿,互相找得很着急。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已经约好了,彼此是运动的,但是根据地是不动的,大不了找一个中转站嘛,比如临安或者昂州什么的。

所以一开始失联的时候,彼此是都不担心的。山璞知道李今遇到阮梅了,不是不想去会师,与阮梅来个大会战。这也是意料之中的,阮梅是马上皇帝,不似济阳王那里,霍白不打到老窝,是遇不到济阳王的。

可恨山璞却被缠上了,他对面的对手相当的狡猾,居然缠得他脱不开身。山璞平常看起来是个纯朴腼腆的小哥,打起仗来却喜欢来点阴的,搞点什么突袭啊、偷袭啊之类的,有时候还会骗一骗人。但是对面的家伙明显与之前的怂货不是一个级别的,山璞设的套儿,他不钻,相反,还给山璞设了好几个套儿,亏得山璞专业干这个的,也没上什么大当。

到这个时候,情况还是不错的。

然而,阮梅毕竟是阮梅,他的战争嗅觉非常灵敏。突然有一天,山璞就发现,对面的人停手了!然后,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对面的部队在集结调动,而且看起来颇具章法。山璞也命结阵,盾牌在前,弓弩手在盾后,弓弩手后面才是骑兵,然后是步兵。

这样结的阵也是不错的,中规中矩,很稳。

可阮梅接下来的攻击却让山璞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不知道为什么,阮梅并没有攻击山璞的本阵,而是攻击他的左翼。左翼是山璞后招的北方兵,带北方兵来,主要是为了冬季作战来的。到了北方之后,虽然不是冬天,战斗力却也不弱——他们确实比山璞旧部适应北方的天气与地理。

山璞先前还很担心他们是新兵,没有见过血,小心地安排他们慢慢地参与一些战斗。结果发现这些人进入状态很快,谁不想打回老家去呢?这让山璞忽略了一点:新兵的战损率,是最高的,这是什么急救措施都挽救不回来的。

新兵的战损,不止是因为武艺不好,又或者是心理问题,更多的是经验上的不足。山璞旧部还好,经历过大战的,新兵就不行了,这是他们中许多人的首战,也是最后一战。而阮梅的部伍,却是真正的百战之余。

阮梅发现山璞左翼行军过于拘泥之后,很快就想明白这里面的问题。下令二更造饭,三更出击,夜袭山璞,直击左翼。

左翼…炸营了!

有经验的将军并不怕敌人偷袭,最怕却是炸营。如果本阵稳定,敌袭来了也不怕,还能让敌人有来无回。自己炸营,却是窝里乱了起来,那就无法挽回了。

饶是山璞本性镇定,也被这场变故弄得措手不及!眼前自己人在乱,对面不知道是个什么鬼的家伙又死咬着不放。山璞当机立断,抓过来窦驰,问道:“旁边那座山,你说你熟的?”

窦驰也郁闷着呢,开始跟着山璞走得好好儿的。山璞打仗,他带路,合作起来不要太爽!以窦驰连续逃亡的经验来看,山璞是个稳重可靠的年轻人,他这一路就跟着安安全全拿着功劳就行了。

没想到半路遇到了鬼!

窦驰帽子都飞到脖子后面去了,听山璞问,忙说:“是的是的,我当初就在这里躲过来的!”他带的路,都是他熟的地方,不熟,也不敢带着大军过来呀!巧了,这大山深处,就是他当初跑路的地方。躲到了这里,他避开了阮梅最初对旧族的疯狂大搜捕。

山璞道:“还记得路?”

窦驰道:“当然记得,我在这里住了三年哩!里面很宽敞的…”还有能开荒的地方呢…

话没说完,就被山璞打断了:“那就好!传我号令,集结,往山里撤。”

窦驰道:“路不好走。”然后就被林焕用看傻瓜一样的眼神给鄙视了个彻底,亲,你说笑的吧?

别人这么跑,肯定是不行的,山璞不一样啊,他手下的老兵,都是属猴子的!进了山里,那就是他的主场。北方的山固然与南方不太一样,但是山民总归比平地上的人要适应得多!老天爷也帮忙,居然起了大雾,山璞得以脱身。

丢下了万余具尸体,山璞终于带着大部队进了深山,从此深藏影踪。阮梅的先前部队追丢了方向,终于被山璞抓到了几个舌头。一问,得,对面那货是阮梅。阮梅这里,等天一亮,不见了山璞的踪影,派出斥侯查探,左右都没有,只抓到一些散兵,散兵也不知道山璞去了哪里。

阮梅却有些怀疑:是不是进山了?山夷么!

这下,轮到阮梅郁闷了,进山,阮梅再神经病也知道要中山璞的埋伏,撤兵?又怕山璞追击。

山璞也作好了艰苦抗战的准备,准备猫深山里,随时抓住机会反扑。清点粮草,发现辎重丢了好有一半,这让他不得不佩服后军,居然还有心情带了这么多的粮草辎重进山来!

窦驰以为他担心补给,小声道:“下官之所以引国公至此,是因为这山里还有好些不肯附逆的义民呢。他们在此躲藏多时,也男耕女织,也有积蓄的。应急是不成问题的。”

山璞面上一缓,道:“窦公有心了。”

窦驰连说不敢。

山璞便拉过窦驰来,请他联络山中阮梅的仇家,再问有无其他出山的道路。

总的说来,山璞吃了一个不小的亏,却也没有到无法翻身的地步,只是通讯却断了!

山璞失踪了!

颜神佑懵了。

这画风不对!虽然山璞临行前戏言要想办法让她北上的,可山璞是个有分寸的人,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的!尤其是还死了这么多的人!

阮梅忒损,让人收集了一堆的名牌,拉了一车,给扔到对面去了,杜黎接到消息的时候,当时腿就软了,强撑着命人去搜了来。

能收集到名牌,有一个先决条件:你能打扫战场。通常情况下,打扫战场的都是获胜的一方。

消息传来,郁陶也坐不住了,便申请亲自提兵北上,请颜肃之到临安来坐镇。

第269章 进击的公主

由于东线开战比较晚,山璞与李今一路行进,攻城掠地再被阮梅给反坑一把,时间已经进入了秋季了。这个时候,南方的秋收早已经结束了,老天爷赏饭吃,又是一年丰年。比起家园作了战场的北方两个邻居,颜肃之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有了粮,百姓心里就不会那么紧张,民心容易安定,其他的工作也就好做得多。

这一年的开头开得相当的不错,一直是周军追着北方两个邻居打。然而到了后半年,情况却有了变化,行军的进度被推迟了。哪怕这是早有预料的事情,也还是让朝廷上下觉得不大过瘾。

颜神佑因为常做后勤,军需等事主要是她跟方章等人一块儿来搞,配合得倒也默契。她对这样的进度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阮梅也不是死人,对付他,稳扎稳打才是上策,一旦冒进,就很容易被阮梅钻了空子。所以颜神佑给山璞去信,都是让他挺住,不要上当。

李彦等老臣的神经绷得很紧,打胜仗对于周军来说不算稀罕,也没人觉得会很困难。但是消化占领地就比较困难一点了,尤其是阮梅的领地。一是要安抚民众,这些百姓经过了阮梅的优待政策,也分田也分地,也当家作主的,想再安抚他们,需要下大力气。二却是要防止旧族的反攻倒算,大周虽然会为无辜受累的人撑腰,却不能纵然他们没有理智的报复。

这两条一块儿做,一不小心,就容易里外不是人。

让李彦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劳累比起新到的消息,那简直就是毛毛雨。杜黎八百里加急,不到三天就送来了噩耗,姜戎看着杜黎的急报,眼前一黑,险些要厥过去。身后之书吏等见状大惊,忙上前搀住了他:“相公。”

姜戎刷地立直了,将这急报塞进了袖子里,道:“我去面圣。”

颜肃之当时正在跟闺女逗孩子玩儿呢。自从开战,颜肃之的情绪就处在一种紧张亢奋的状态里,楚氏便让颜神佑时常带孩子来跟颜肃之一道玩耍,也好开解开解他。这办法很有效,颜肃之看到两个宝宝,心情就会好了很多了。

宝宝今年两周岁了,已经能说些半长不短的句子,还会背几句诗了,颜神佑已经开始教他识字了。小孩子学东西本来就快,爹妈的基因看来遗传得不错,他已经会背好几首诗,还能识不少的字了。他那位九舅舅比他还小,最近在学说话,比如坑爹的是,也不知道九郎从哪里得来的认知,认为比他大一点的男性小伙伴就是他哥。

颜肃之跟儿子大眼瞪小眼了好些日子了,还是没有能够掰过来他。这一天,他又抱着九郎,指着宝宝说:“这是你外甥啊!”

九郎咯咯地笑着,对宝宝露出刚长出一点点的乳牙:“得得。”宝宝抱着手,也冲他笑。颜肃之把头埋进儿子的小肚子上,哀号:“我这是哪辈子造的什么孽呀?!!!”

颜神佑掩口而笑。

姜戎急匆匆过来,就看着这个样子,瞅瞅这个,再瞅瞅那个,袖子里仿佛揣了个热炭团儿。

颜肃之父女俩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颜神佑喊来乳母,将两个宝宝抱下去。颜肃之眯起了眼睛,问道:“怎么?有什么不妥?”

姜戎抽抽嘴角,苦着脸将杜黎的情报递了上去:“魏国公遭遇阮贼,战败。”

颜神佑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如果只是小负,姜戎不会是这么个表情。颜肃之道:“先前不是说,李今遇到了阮梅么?”

颜神佑道:“八成是上当了!”

颜肃之道:“去召太子,宣丞相、六部尚书、太尉等过来议事!”

话音没落,楚丰又过来了。原来,与姜戎前后脚的功夫,郁陶那里又来了比较确切的消息——山璞失踪了。

这下是非得开会讨论不可。

在等待丞相们到来的时候,颜肃之捶完了桌就安慰闺女:“那小子精明得很,不会有事的。”

姜戎也说:“眼方情况不明,若是已遭不测,阮贼早就喊将出来了。”

说话间,六郎与李彦等都来了。今天是李彦给他上课,正巧遇到颜肃之宣召,师生二人就着伴儿过来了。

米挚只有一个疑问:“驸马并非愚人,所部又皆精兵,且有北方兵在,熟知地理,为何还会大败?”

这个问题颜神佑已经在想了,她的眉头皱得很紧。在她想事儿的时候,众人皆不多言,也都在考虑米挚的问题,这确实是不应该的。要说阮梅经验更丰富,脑筋很抽风,风格很飘乎,山璞跟他僵持了,这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以山璞这样沉稳的性格,一点也不老实的兵用习惯,不至于输得这么惨。哪怕是被偷袭,被伏击,都该有反击之力的。

颜神佑突然道:“新募士卒,没见过血!”

姜戎问道:“怎么说?”

“我若是阮梅,一定会暗中观察,无论什么样的队伍,都不会是铁板一块的。找到他们的接缝处,撕开!”说着,恨得也捶起了桌来。

霍亥道:“说是新募,也训练有素,也出征数月,没见过血?”

颜神佑道:“比起阮贼部伍转战天下,历时十载呢?”

霍亥不作声了。

楚丰咳嗽一声,打个圆场:“当务之急,是如何收场?东路一旦有失,是去了我一半的兵马,十年之内,朝廷怕无力再来这么一次大战了!阮贼不是个见好就收的人,必定会乘胜追击的,到时候…”

颜神佑道:“临安有大将军在,旧京留守也是称职的,这倒不是很怕。”

楚丰道:“大将军欲亲提一军,亲往接应。”听的人也有如米挚一般松了一口气的,也有如李彦一般皱紧了眉头的。米挚是对郁陶抱有极大的信心,而李彦却觉得郁陶一旦出动,整个布局就会被打乱。

颜肃之问道:“叶琛怎么说?”

颜神佑截口道:“不劳大将军动手,阿爹,我带玄衣北上!”

颜肃之想都没想,回一句:“胡闹!”

米挚原就是个保守的人,以为颜神佑这样干政已经是出格了,现在再要领兵,就是出格的N次方。也顺着颜肃之的话头道:“殿下长于庶务,应对粮草辎重游刃有余,还请坐镇后方。再者,名将多矣…”

颜神佑道:“他们都没赢过阮梅。”

米挚被噎住了,这时候才想起来,眼前这个女人,似乎好像依稀仿佛…坑死了阮梅几万人,还顺手把阮梅给抠成了个独眼龙。

米丞相:=囗=!卧槽!

姜戎暗叫一声晦气,左瞄右看的,颜肃之的兄弟都不在这里,就他比较亲近一点,他又是丞相,必须接这个茬儿了。姜戎也只敢小声地跟颜肃之说:“现在要安定军心民心,还是公主亲往更好一些。”

颜肃之的脸沉得能滴得下水来,破口大破:“两个不争气的小畜牲!”离婚离婚!必须离婚!尼玛要你们有什么用?最后还要女人出来善后!都滚球去吧!哪怕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也知道这两个人不是会掉链子的,可颜肃之还是禁不住的想生气。

再相信他闺女不是一般人,颜肃之也不想让闺女去拼命。可眼下,就像姜戎说的,要安定人心,尤其是稳定军心,必须得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此事非颜神佑莫属,就因为她收拾过阮梅。可是颜肃之心里明白,颜神佑也跟他承认过,当时她的好运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因素。

想到这里,颜肃之的心口更疼了!对颜神佑道:“你去见去阿婆去!去啊,愣着干什么?!”

颜神佑被他赶走了,临走前对六郎使了个眼色,六郎会意,劝颜肃之道:“阿爹着急能急出办法来么?还请冷静,看有没有旁的办法。”

颜肃之道:“老子要亲征!”

六郎脚一软:“阿爹,阿爹请慎重。”

李彦等都一齐谏他:“此事还须从长计议,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天子乎?”

颜肃之道:“还要闺女去冒险,这天子做得好没意思!”

六郎BIAJI就给他跪了:“阿爹,您去了,大将军还能坐得住吗?”

颜肃之心下烦躁,他也知道,眼下让颜神佑出去那是最好的。她能力如何姑且不论,哪怕只是当个摆设呢,能安定人心就行!

楚氏与颜肃之倒是一般的想法,既不舍,又无奈。反是姜氏,哭得眼睛红红的,却一句阻拦的话都没说,只对颜神佑道:“宝宝放在我这里,我给你带着,你将女婿好好地给带回来,过来团聚。”

颜神佑看着亲妈一双兔子眼,笑道:“怎么哭了起来了?您看我以前输过吗?”

姜氏道:“我不舍得你行不行?人家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不把你当泼出去的水,你倒怪起我来了。”

说话时,颜肃之已经过来了,听她们这般说,心里也十分不痛快。对颜神佑道:“你可小心着罢,你先前也说了,上次对阵阮梅,是运气好。是以逸待劳,是他轻敌!这一回,攻守异势,你不占天时地利,北边是他的地盘!”说着,两只胳膊都炸开了。

颜神佑笑道:“我真的心里有数儿。”

楚氏道:“你有什么数,说出来,也好叫我们放心。”

颜神佑道:“山郎带着窦驰呢,窦驰于伪陈之地理甚为熟悉,先前咱们不是也与甘尚书他们验证过了的么?阿爹可还记得窦驰的经历?他自陈躲在哪里避难的?”

颜肃之道:“你是说?”

颜神佑道:“我看了战报,山郎走东面,正是窦驰熟门熟路的地方。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窦驰引路,自然是要引他的熟路,再者,那样的人,必然会引他的熟人荐与朝廷的。看杜黎与大将军的消息,他与阮梅也是在那附近相持。”

颜肃之记了起来,窦驰自陈曾躲进深山来的,那一边群山延绵,方圆数百里,再好不过的躲藏地方。有窦驰引路,当地又有不跟阮梅一条心的人,山璞的旧部路生一点也没关系。何况山民还是比较熟悉山中生活的。

颜肃之的脸色才好了一点,对女儿道:“那你收拾收拾,即刻启程。你要带多少兵马?”

颜神佑道:“玄衣给我,其他的,您看着给吧,不要也行。我不带过多的辎重,就食当地。我前头行军,后头给我安排了亲民官接收城池就行了。”

颜肃之道:“让你四叔自扬州出兵,牵制一下。”

颜神佑道:“我怕阮贼冒险南下,奔袭扬州。”

颜肃之道:“那叫三郎去!”

颜神佑道:“您看着办。”

颜肃之道:“好了,你们说话,我…”

话音没落,就听外面阿长来报:“娘娘,圣人,大娘来了!”

颜肃之恨声道:“一个两个的,真是不让人省心!”

颜神佑笑道:“阿爹放心,阿姊那里我来说,不能让她也跟着走。”

楚氏道:“你去得,她便去不得了?让她给你督粮。”

颜神佑道:“阿姐在昂州,我才能放心。”

说着,颜希真也来了,匆匆见过礼,劈头一句:“我想北上。”

颜肃之翻了一个大白眼:“有你妹子去就行了。”

颜神佑一扯颜希真,将她引到楚氏的内室里说话:“我走了,后方空虚,五娘还小,昂州须得阿姊坐镇,我才能放心的。别忘了,我们发誓要做的事情。”

颜希真垂下了眼睛,对她道:“顾好你自己。你的命,比他们都金贵。”

颜神佑失笑:“大家都会没事的。阮梅应该在发了疯的找山郎,姐夫的对手是常恢,保命还是可以的。”

颜希真握着妹妹的手,再三道:“不要勉强。”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