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玛尔珲家的博尔济吉特氏,就笑得皮笑肉不笑了:“原还有这样的事?我们都不知道的。家里也还没养,弄了来,又要添一桩要管的,怪烦的。要我说,想听就到外头叫是了,凭他是谁,还敢不来?”

淑嘉笑问:“听说,上回八阿哥与府上格格放定的时候,也是从外头请来的班子?可见是不差了。”

说说笑笑,时间倒也过得快。初次见面,要说试探机锋,竟也没多少。只是要看一下各人的态度,确定一下哪些人对己方比较不友好,哪些人又比较友好而已。大夏天的,各人都穿戴着一大堆,着实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社交活动。

众人对太子妃也只是看个表面现象而已,仪态不错、说话也不错,也不很拿架子,对大家挺和善,足够了。倒是淑嘉自始至终在宝座上坐得住,一路端坐到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个持重的人。

这就够了。

众人告退。淑嘉还嘱咐:“好生搀着几位老夫人,外头热,别晒着了。”行了,作为一个上位者,有这样的表现就不讨人厌。

众人退后,淑嘉到后面换衣服,这一套繁琐的衣服穿到现在基本上就可以暂时休息了。路过毓庆宫,被胤礽拦下:“怎么样?”

淑嘉笑道:“挺好的啊。”

胤礽:得,她说很好就是很好,不好的肯定是别人。

淑嘉道:“我去换身衣裳,大夏天这么一身儿,怪热的。”胤礽手里正抓着一本书:“昨儿跟你说的《几何原本》在这儿了,”一亮封皮,“来看啊。”

“真的?我一会儿准来。”

难得的,康熙对儿子还进行理科教学,还TM是西式的!利玛窦带来的东西,他们爱新觉罗家有一整套!那那个问到英国有没有旱路可通的二货是从哪个外星球穿越来的啊?!

淑嘉回去换了身旗袍,绣了一身的葡萄——这货多子,被搬到了新媳妇的衣服上了。头上扎着两把头,插了几根玉簪配上朵绒荷花,三对耳钳终于卸下来了,戴着葫芦型的耳坠子。整个人清清爽爽。

胤礽的数学学得很不错,大概平时也不怎么跟人讨论,这会儿遇到个什么都能说到一块儿去的,格外痛快,他拉着淑嘉一起做几何题==

要解释一下太子殿下为什么这么兴奋,这年头朝中大臣数学很烂的也不在少数,何况几何?而康熙要求儿子们全面发展(游泳都让学啊!),曲高和寡,很是寂寞。太子妃不是那种你说什么,她跟着点头的,她能听得懂!由不得太子觉得舒畅了。

淑嘉也挺顺心的,太子不二不渣,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此君兴趣爱好广泛,什么成绩都不差,即使用挑剔的眼光来打量,也只能得出这是一个不错的太子的结论。他还能接受西方事务:“只要守着利玛窦规矩[2]的西人,来就来!”

靠!利玛窦他知道,可利玛窦规矩是个什么东西啊?!听都没听过好不好?

看出她不知道,胤礽难得耐心地解释道:“泰西之人,信奉的跟咱们不一样,颇有些不敬祖宗先师。利玛窦就给他们西人订了几条规矩,也就那么几条…汗阿玛也是这个意思,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我天朝自也容得下他们。我也觉得他们的东西挺有用,自鸣钟、怀表就是他们弄来的,都有实用…”

淑嘉心里比了个中指,他对西方懂得比我还多,我之前从来不知道有‘利玛窦规矩’这个说法!只知道他有汉化的表现,只知道他翻了《几何原本》前六卷!

我现在还不会游泳!

淑嘉有点气短。

姑娘,不要自卑,你也有比他强的地方,比如,收拾这毓庆宫的一亩三分地儿。

作者有话要说:[1]皮肤饥饿症,那是偶猜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摆渡一下,多数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小孩子身上。青年期和更年期也会有一点…

[2]利玛窦规矩,是利玛窦为了在中国传教而采取的折衷之策,有兴趣的可百度之。

晋江抽了么?重试!

猫科犬科的问题,谢谢大家指出,已修。还有关于音节的虫子。干笑…

第70章 缺钱的太子夫妇

康熙平时对儿子们要求得严格了一点儿,一年不给他们放几天假,寒暑假也没有,但是婚假还是给了的。胤礽和淑嘉两个,旅行度蜜月是没有了的,却还是能有几天清闲日子过不受打扰地过新婚生活的。

以上,只是理论上而已。

小两口刚腻歪了没两天,谈天说地,相处融洽,搅局的就来了。康熙突然要去郊游,咳咳,是“巡幸畿甸”。身为皇太子,胤礽必须肩负起康熙离宫期间,某些政务的处理工作。婚假就这么结束了。

胤礽搓搓手,老老实实地去办公,临行前对淑嘉道:“汗阿玛欲巡幸畿甸,我得料理些杂事,你闲了可往宁寿宫皇太后祖母那里说话。毓庆宫里的书…你要是想看,只管着人去取。”

淑嘉道:“不碍的,你办正经事儿去罢。我有的是办法打发时间,收拾收拾东西、看看书,也就得了。”

胤礽道:“是了,我说还有什么事儿给忘了呢!”招呼崔太监来,“举凡毓庆宫、撷芳殿两处宫女太监名册、各处用器、库房册本,都拿来给太子妃看。”

他原就有此意的,大阿哥娶妻之后,一应事务皆有大福晋接手,理得井井有条。再讨厌大阿哥,胤礽也得承认,康熙给他选的老婆确实是个能把得住后院儿的。大福晋都能管好家了,自己的老婆当然不可能比她差!

不过是新婚,先忘了这一茬而已。现在他要开工了,正好想到了老婆也要做点正事了。

淑嘉接受了这样的委派,男主外、女主内,是这个时代的游戏法则。而且,她也想早一点熟悉、接触毓庆宫与撷芳殿两处的情况,这样才好思考一下将来要怎么做。

胤礽临走前还叮嘱了两句:“宫中诸处,只往宁寿宫多看看就好,还有苏麻妈妈处也可看一看。其余妃母处,不要多走动,尤其是惠妃母,面子到了就成了…”唠叨了很久。目前为止,老婆都没吃过亏,还坑了别人一把,但是架不住要一直一起住在这个宫里,万一河边湿脚,就很难看了。

淑嘉点头:“我省得,你就放心罢。”起来给胤礽正了正衣冠,退后两步又端详了一下,问道:“今儿你办完了正事儿,早饭在哪里用?用过了早饭,我是不是去宁寿宫或是撷芳殿坐坐?还是呆在毓庆宫里?惇本殿那里,詹事府的人是不是要来上差了?”

胤礽一顿,这是个好问题。

前面说过了,胤礽住的是康熙给他新修的宫殿,于奉先殿旁居住,地形长方,而且…地方不大。没娶妻的时候还好,小妾扔得远一点,前面办公、后面是他的寝殿。现在结婚了,老婆是不能住在撷芳殿的。难道要让她一整天都窝在后殿里不出现?

这里解释一下,撷芳殿位于紫禁城初建之时设计的太子东宫所在地(乾隆时改建成南三所),是其中的一座偏殿,如今住着胤礽的侧室。原东宫的正殿从前往后依次有端本殿、端敬殿。到了清代,估计不知道是康熙又有什么想法,这里不住皇太子了,原本的宫殿牌子也摘了。这里当然不可能用来作为皇太子大婚的正式场所,当然也不可能让太子妃住在这里了。

可是原东宫它有一条好处——它设计建造的时候,其功能就是一个‘太子府’,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它地方足够大!至少比毓庆宫大多了,它能容纳下太子的僚属办公,还能把太子的家眷都安顿下来。

毓庆宫就不行了,它就是个窄长条儿,打头横着两道门,也仅有两道门。太子妃绝不能搬出这个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她是这里的女主人。前头进了生人办公了,后头太子妃就没法儿正常行动。她要么是提早出去,蹓跶一天,要么就是窝在后头一整天。显然,这两条都不太现实。如果再开侧门或者是后门…你让堂堂女主人走偏门儿?

胤礽抽抽嘴角:“汗阿玛要出行,不好拿这个事烦他,待汗阿玛回来,我再禀汗阿玛,静听圣裁。这两天不叫他们过来就是了。”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解决方案了。他也觉得这里…太窄了些,大清皇太子居住环境还不如前明太子,憋屈!

淑嘉心里算了一下,正好,她近期要四处踩踩点,尤其是撷芳殿等地,白天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且胤礽也有工作,大概要到下午才能闲下来,那时候詹事府的人已经下班了,目前还不妨碍正常生活。一面猜测着最后的解决方案,一面打发胤礽去乾清宫,今天是康熙出发的日子,胤礽须得到乾清宫去听安排。

淑嘉第一站当然是去宁寿宫。终于不用穿着大礼服了,一身大红旗妆,脖子上挂着一串南珠链子,头上戴着钿子,这是宫中为新婚期的太子妃准备的,上头横镶着一溜红玛瑙雕成的双喜字,钿口点翠龙凤,钿子上还有各式珠花。宫里的花盆底比在家中穿的还要高上大半寸,穿这样的鞋子,由不得你不缓步而行,必要的时候搭着宫女太监的手——这绝不是为了摆谱,而是为了安全!

淑嘉很注意锻炼身体,宅人通病就是亚健康,这一点她很早就知道了。在娘家的时候就很小心,到了宫里,打量了一下宁寿宫与毓庆宫的距离,她非常满意。扶着红袖的手:“咱们步行去。”

小太监正担着步辇等着她呢,听这么一说,一呆。那可不是个很近的距离呐!

淑嘉浑不在意,这样散步的好处多多,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不但是体质,还有体形呐,多站站,不会长小腹。

步行到宁寿宫,皇太后刚梳妆完,一看淑嘉来,乐了:“老二媳妇来了?”淑嘉汗,还要回答:“老祖宗~”

皇太后道:“我正想着你呢,你就来了。正好,她们都没来,你来陪我说说话。”

淑嘉心说,我来就是跟您说话的。

两人开始八卦,皇太后:“唉呀,老大媳妇又病了呢。”

“大嫂不舒坦?是为了什么呢?传了御医没了啊?”

“当然是传了啦,不然我怎么知道的?你这傻孩子!”

“…”被皇太后说傻,这个…

皇太后化身电母,并且兼职了雷公的工作,开始劈雷,身子往淑嘉这里倾了倾,还压低了声音,颇像上课偷偷说话的学生:“哎,前几天她们都在,我都没好问…就是…太子对你怎么样啊?我看着不坏的啊,就这么一问。”

淑嘉眉头一阵乱跳,标准回答:“挺、挺、挺好的。”

“那我就放心了,要有曾孙抱了。唉呀,我盼这一天好久了…”

淑嘉:…我现在可没这打算啊!

皇太后又说:“老大媳妇也是受罪,这两年总是病。唉哟,”伸手拉着淑嘉的手,“我跟你说啊,赶紧的生个儿子!这比什么都要紧,不然那是受罪。没孩子的女人,苦哟。”

她在说心里话,在这宫里混了几十年了,没个亲生儿女的滋味,她比谁都了解。淑嘉只觉得鸡皮疙瘩从腿上一直往上蔓延,生孩子还要生儿子,这事儿由我作主么?

才说了几句私房话,宫妃们已经陆续到了。淑嘉起来给妃母们见礼,宫妃个个避让。皇太后旧话重提,问惠妃:“老大媳妇究竟怎样了?”惠妃五脏六腑都快铰成一坨了,大福晋的‘病’,是个女人都会猜,不外是生孩子太多伤了身体。老大现在又拼命想让她再怀上,最好生个儿子,连番折腾,能好么?

惠妃觉得整个屋里都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思绪,仿佛光天化日之下被扒光了衣服一般难堪。她还要强笑道:“奴才代那孩子谢您关心啦,天儿太热,她身子又弱,不过是寻常毛病。”

皇太后一问而罢,转而说起康熙:“皇帝又要出门儿啦,大热天儿的,可别晒着了。”话题就此转移,众宫妃们开始商议起康熙出行来了。

哪用她们想啊,早有内务府、首领太监等样样都想得周全了,这些人多数是在表明立场。如果有哪一样是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那就是意外的收获。

淑嘉意外地发现,宫妃们的医药水平都挺不错,一些常见的药物有什么作用都知道,还能说出许多常用药方来。不由赞道:“妃母懂得真多。”

宜妃笑道:“这算什么呢,不过是平日里常吃,就记着了,谁那里没备着点子朱砂丸、茯苓膏呢。”

淑嘉心里记了一条,这宫里人身体都不大健康,像她,穿越之前,基本上就没有吃过什么药,一两天感冒一次,三五年不发一次烧。穿越之后,略作注意,也很少生病。

打定主意,以后每天风雨无阻,步行来拜皇太后。早晚各一次,饭后散步大美!

自此,淑嘉的皇宫生活表就固定了其中一项——步行。

佟妃关心地问宜妃:“说到朱砂丸,我倒想起来了,咱们十一阿哥这两天说不大好,究竟怎样了?”

宜妃不以为意:“也是天热的毛病儿。不碍的。”圈子又绕回来了,宫里的主子们就没有不吃点药的。宜妃三个儿子目前都站住了,担心有,却不很急迫。

——

从宁寿宫回来,淑嘉就不自己走了,坐上了步辇。她需要慢慢地想一些事情,今天惠妃的表现已经很不错——如果不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子和大阿哥不和的话,淑嘉也会对她喝一声彩,确实是个能稳得住的人。

还有宜妃,如果不知道老九是个铁杆儿的八爷党,生死相许的那一种的话,这个女人真的是一个让人舒坦的人。跟她说话,就是爽利利的。不过…老九今年才十三,不至于这么小就跟老八约定终身了吧?

不行,不能这么着,要这么想,天下都是敌人了。老大已经是铁杆的反太子党了,老八是反太子党的潜力股,还拉上老九老十老十四,老四老十三是最后的胜利者…把他们都干掉?太蠢了吧?就算是胤礽也不会有这样疯狂的想法的。

脑仁儿生疼。

说到胤礽,淑嘉完全看不出来,他有被废的潜质。儿子也有了,老婆——就是她自己——也表现得很好,更不用提他本人了,淑嘉用最挑剔的眼光来看,他的最大缺也就是生活奢侈而已。这份奢侈,还是康熙允许了的。

也许,最大的原因是结党?索额图?

淑嘉闹不明白一件事——索尼六子,怎么胤礽就跟索额图亲近了呢?还有,他亲舅舅家他怎么不亲呢?

这才是最该头疼的事情,身为太子,傻了不行,皇帝会不满意,做得过头了也不行,皇帝怀疑。把胤礽从索额图那里拉出来?淑嘉思索着这个可能性——要怎么样让胤礽疏远一个‘从小就护着他、与大阿哥头号靠山明珠作对’的叔外祖父呢?

可真是要了老命了!身为一个女人,插手男人的事情,就很让人不能接受啊!淑嘉在心里咆哮。

主意还没想出来呢,她到家了。

詹事府的人比较识相,知道太子还在婚假中,现在还没来打扰。更兼皇帝出行,皇太子现在是在乾清宫里他原来住过的地方那里收拾各地奏折,他们也就还没来毓庆宫凑热闹。

淑嘉在前星门那里下了步辇,崔太监已经等在那里了,亲来扶了淑嘉:“主子,太子今儿许要晚一刻才回来用早膳…奴才已经把毓庆宫、撷芳殿两处人、物的单册备好,给您送到后头去了。”

淑嘉知道胤礽这里内务原是由他掌管的,自己这一来,他就降了一档,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已经在胤礽这里呆了十几年,别说是人,就是张椅子也该坐习惯了。要把他现在就给扔了,那她就是白痴!

淑嘉道:“那个不急,我先等太子爷回来,用了饭再慢慢儿商量。”

崔太监笑着眯了眯眼:“嗻。”话是这样说,扶着淑嘉进了后殿,看淑嘉没有马上动手的意思,他主动介绍起了胤礽名下人、物的构成:“两处宫女、太监,毓庆宫里伺候太子爷的是八个宫女、十二个太监…”

简介:胤礽有八个宫女、八个太监,淑嘉这里算上她自己带来的四个陪嫁丫头,八个宫女、八个太监。撷芳殿那里,李甲氏与李佳氏各有两个宫女,两个小阿哥伺候的人,另算。此外还有供粗使的苏拉、使女。

总的人来说,人口并不多,较之石家的仆役总数尚有所不及。这也是因为住在宫中,一应如针线、饮食都另有安排的缘固。

淑嘉心说,人口不多,不代表就全都很可靠。别人不说,她就不相信康熙会不知道胤礽这里发生的事情。至于其他宫妃,要真要安插一二人手,只要有心,绝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而且,大阿哥那一边的人,绝对是有十足的动机也有足够的条件,无论是收买还是选派。

所以,收拾后宅的第一步,乃是筛选可靠之人。至于撷芳殿里住着的那两位,按规矩办就是了。请安等事,前几天她们倒是来了,也不过是纯请安而已。新任太子妃很忙,并且没有使唤她们的打算。这两位只能窝在撷芳殿里,宅着。出去串门的资格,她们还没有——有什么名义呢?

宫中的规矩就把她们困死在了撷芳殿里了,再把胤礽给捆在了毓庆宫,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脑子不用要生锈,她们在撷芳殿里好吃好喝地供着,要么就是呆得傻了,要么就是呆得扭曲了。没第三种可能。

至于吃饱太闲,琢磨到了拿捏胤礽的法门,这种可能性是存在。不过,康熙要是知道他儿子被小老婆给拿捏住了…淑嘉都不敢想像他会有什么举动了。

我是不是太过份了?淑嘉小声问自己。她当然可以带着这两位出去走走的,但是考虑到宫里说过酸话的大福晋,她还真是怕她们一走动了,受到掇撺弄得家宅不宁,在康熙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堂堂太子妃,出门不带几个人,还把太子小老婆给变相软禁了,也不是件好事吧?

淑嘉皱眉,宫斗宅斗这种事情,真是没营养。决定了,传话下去:“李甲氏要是得闲,许她一天看一回大阿哥。”至于李佳氏,她现在还没心情看着胤礽的小老婆在眼前晃荡。待议。我好吃好喝地供着你们,你们不要惹事,不然咱们可没完啊。

崔太监连声说太子妃“仁慈”。淑嘉一笑,听他继续介绍,胤礽有多少东西,他这个掌管的人都说不太清楚——太多了,基本上胤礽要什么,康熙给什么,胤礽没想着要的,康熙觉得他需要,也放开了给。

淑嘉道:“那些个等太子爷回来再说。”

崔太监心说,这个主子好伺候,待人宽和得很。

——

胤礽额上挂着汗珠子回来了,一进门。崔太监就很狗腿地接过他的帽子,顺手把小太监打好的湿巾子给捞了过来邀功。胤礽看都没看,抹了把脸,看淑嘉还坐着:“今儿还顺利么?”

淑嘉起身看他卸了正装,里面一件长褂的后背都洇湿了,扣子还扣到了最上面一粒。“都还好,听说大嫂又病了,十一弟,也略有不安,我寻思着等会子要不要打发人送些东西?或是亲去看看。”

胤礽撇撇嘴:“老大那里礼数到了就好。十一弟…我等会儿问问太医院的说法,你备些药材罢。取咱们库里的,你看哪样好?”

淑嘉接过了他的朝珠:“库里的东西还没来得及看呢,既要问太医院,不如问问他们什么相宜?”

胤礽道:“就取两支老参得了,”睨崔太监,“你怎么没禀太子妃?”不满、大大地不满,狗奴才,爷惯了你们的脾气,爷的话都不听了!

大夏天送人参?你…“是我才回来呢,事儿多了点儿,得慢慢儿来。”

崔太监一抹汗,有太子妃在压力确实小了不少。急忙道:“奴才已经备好了名册。”

淑嘉道:“热成这样,都汗透了,换件儿衣服再用膳罢?”

又给胤礽换了衣服,这才坐下来吃饭。宫里的饭菜从色彩上来说,是很诱人的,吃到嘴里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纠正一下,虽然是清廷,也不是总吃传说中的满汉全席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宫中每人吃饭都有份例,多少猪肉、多少羊肉、多少鸡鸭鹅、多少米、多少菜。总的来说,蛋白质十足,到了夏天的时候,天又热,东西还份量足、油量足…开始吃当是体验宫廷生活了,连着几天了,让人很没食欲。

虽然饿,吃得还是挺少。淑嘉试探地问:“有什么开胃的菜色么?”崔太监认为需要抱好太子妃的大腿,连忙道:“主子是想吃什么样儿的呢?膳房里倒是有几个会做清淡菜的。”

胤礽问她:“不合口?怎么不早说?”

淑嘉道:“我就是这么一说,看你也吃不太多。不多用点子,怎么有力气?夏天里瓜菜多,那个比肉食招人喜欢,也下饭。就是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胤礽正处在给老婆面子的时期,有老婆照顾生活,这个感觉还不坏,于是问:“有什么可口的?”

淑嘉想了想,这季节吃个水捞饭啊、酸汤子都不错的:“东西也易得,最要紧的是吃着顺口。”

胤礽同意了,晚饭就是它们了。

吃完饭,胤礽就不走了。淑嘉奇道:“外头的事儿办好了?”

胤礽道:“汗阿玛又不是出远门儿,大事我看过了写个节略就着人速递过去。昨儿汗阿玛已把积的折子都批完了,近来不是很忙。”

正好,他回来了,淑嘉与他一道盘点家产。人又过滤了一遍,胤礽对此并不在意:“缺了人使,就叫他们再拨人来。”崔太监一个哆嗦,要知道胤礽所谓缺了人使,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遇到了太子爷心里不爽,叫打板子,他又忘了吩咐打多少,活打死的。

在朝臣眼里,这是个完美太子,在奴才这里,他是真把你当奴才。奴才的命,不值钱。宫女还好些,太监别看混得好的很风光,混得略差一点就是朝不保夕的主儿。偏偏…皇帝认为太子这样很对。

崔太监小心地介绍着各个太监的履历:“这个是一直跟着太子爷的,这个是去年从茶库调来的…这个原是从启祥宫那里配到撷芳殿的…”

淑嘉看着一副理所当然样的胤礽,心道,你二了!你终于二了!本来你搬过来的时候,康熙和太皇太后都在,给你挑的应该都是不太差的人,再时候大阿哥还小、宫妃的心还不大,你的人还都算可靠。

你脾气一不好,打死了人,就要添人。这后补进来的有什么来历,可就不好说了。一个两个老爷子还管一管,次数多了,他当你里是消耗品,也不太用心了。这时候要塞一两个别有用心,又或者受过别人恩惠的人,那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啊。人家要不这么办,都对不起你这么犯二。

太监不同于宫女,他们在宫里就是一辈子,而且,宫女还有可能当你小老婆,变得跟你一心一点。太监么,啧啧,他家里人要是在外头被安顿好了,那就是死士。

这些话也只能先埋在心里,现在跟胤礽说了,他信不信是一回事儿——信的可能性很大。问题是,他信了,又能怎么办?告状,恐怕不会。全砍了,换新的?也保证不了仓促之间选的人都是老实的。或者,他根本就不会在意——这很有可能,这货太自信了。而淑嘉一旦说出来,又查无实据,惊动了卧底,就是给自己结了个看不见的仇人。胤礽对她的印象也要打个折扣。

只好慢慢观察,并且,先从自己这边开始,凡事都让信得过的人动手。再多方打听,考察,挑出不可信任的人。

然后是撷芳殿那里,胤礽对那里更不在意了,在他看来,那里就是个放小老婆并且是他解闷的地方,完全不需要在意。全交给淑嘉了:“你看着办罢。”

淑嘉看他居然对那里浑不在意,心里真是打翻了五味瓶。他看不上小老婆,当然好。可是,会不会太凉薄了点?

却不知胤礽的观点是这样的,那里的是侧室没错,有一点感情也没错,毕竟生了孩子,与旁人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却敌不过礼法大如天,再不同也是奴仆之属。太子妃是女主人,要怎么处置,当然是有这个权利的——前提是不要做得太过份。妾之地位不如庶子,这是共识。妾在太子与太子妃那里都是供使唤的人,不同之处只是在两位主子那里的使用方法而已。

胤礽于家务事上,是个菜鸟,他爹教了他文治武功,教了他民间疾苦,独独不会教他后院里的弯弯绕绕。一、无法举例,二、康熙自己也不精通。所以处置的方式都很简单:照礼法规矩办。康熙还知道一些人间疾苦,胤礽这里就一条,没妈,别的,他的待遇好得上了天。对不少人情事故完全不知道,所以他会觉得太监不合意了就换,打死了再拨人来——当然这个消耗量不算很大,一年也就碰巧了有一两个。所以他会觉得,这事就该老婆去管。

康熙这么个不知道后宅、一切都放手出去的太子,便宜了淑嘉了。

接下来盘点新婚夫妇拥有的非人形财产。

淑嘉出了一头汗——皇太子,最缺的不是心眼儿而是钱,他缺钱!非常缺!

康熙疼胤礽,处处让他与众不同,胤礽的地位也决定了他的与众不同。事情坏就坏在这个与众不同上了。

比如说,皇子成家,就分给佐领,皇子分府,就有二十三万的安家银子,然后有庄子、有铺子、分给包衣。到了胤礽这里,他成家了,有佐领,但是…不可能给他分府别居!所以别人有的钱,他就没有。

以大阿哥为例,大阿哥现在虽还住在宫里,可封爵分府,那是迟早的事儿。大阿哥分府之后,可以经营自己的产业,兼并也好、扩张也好,余的钱都是自己的,想花到哪里都随意。收买人心也好,花钱请写手写《论皇太子必将下台大阿哥必将上台》作舆论宣传也好,总有预算。即使是现在他领了差,能出府,可以自己出去开小会。

胤礽呢?他只能呆在宫里,呆在康熙的身边,一举一动都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除了心态的变化,别的都逃不过康熙的眼睛。大阿哥可以私会明珠,索额图就只能跑宫里来,让康熙看到这家伙勾引他儿子学不良。

康熙对胤礽非常慷慨,要什么,尽管从内务府里拿。胤礽可以过很奢侈的生活,但是,手头却没什么钱。他就像个每月把工资都上交给老婆的上班族,一应生活都被照顾得很好,就是手上没什么余钱,想私下跟同事喝点小酒泡个吧,就要攒私房钱。

众所周知,阎王好说小鬼难缠。两千年宗法下,偏心皇太子的人或许只要胤礽表现得好了,就能向着他。但是,很多关键位置上的‘小人’就不那么好对付了。比如说,宫里的小太监,没生计了入宫就是为了养活家里。生存当头,你没钱就支使不动他们。你对他再好,他…很难为了你让全家在外头饿死。

还有些已经很有钱的大太监,如梁九功、魏珠、卢太监,后者连康熙都要给他一点面子的,些许小钱是打发不了的。

又比如说,一些大臣,他有本事,可就是贪财!你能怎么办?还有一些你看好的人,你要扶持他,你又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给他富贵的事太子也能办却不能办得多了,其中大部分你就要投资。

再比如,皇太子要给康熙、皇太后等人送礼,总不能从内务府里拿吧?就跟一已经工作了的人,还翻他爹的钱包,掏了钱装红包里再给他爹当生日礼物?你是来搞笑的吧?

这些都要钱!真金白银!而且,所费不小。

所以毓庆宫的库房里堆满了各式珍宝、太子妃带来了无数嫁妆,加起来比皇帝用的都好,依旧改变不了他们缺‘钱’这个残酷的事实!没有足够的硬通货,却抱着价值连城的珍玩,好比大洪水里揣着粉红色的毛爷爷需要的只是饮用水和面包,想想都搞笑,却是摆在眼前的实情——他们总不能拿库里的东西偷运出去当掉吧?

在外人看来,太子妃上任三件事:太子、奴才、儿子。太子,目前看来没什么问题了。奴才里两个侧室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感谢康熙把胤礽放到了这个容不下再多人住的地方,是否有间谍的问题,她也有数了。太子的儿子们,算上他们与胤礽的年龄差…只要胤礽不短命,他们就没希望。

淑嘉扶额,在她眼里,太子妃上任头一件要命的差使:赚钱。

太子却只是一皱眉道:“那是奴才们要操心的事儿。”他门下奴才一堆,可以勒索的对象也很好,他不认为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淑嘉愕然:“真不用我管?我在外头,这理家都是女人们的事儿呢。我的嫁妆也是额娘定的。”你有没有想清楚啊?

胤礽也犹豫了一下,旋即道:“宫里女人,哪有为这事操心的?”

淑嘉挥退了众人:“汗阿玛要有什么使的,自有内务府和户部。咱们呢?旁的不说,汗阿玛万寿节,要送什么?从汗阿玛的库里拿东西再孝敬他老人家?咱们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老爷子给的,表不了心意呢。”

胤礽笑了:“我道什么,汗阿玛也知道我是个什么光景儿。你这么说也有道理,真有要用到的,我叫他们下头人去办就是了,”又细数,“索额图在外,又有佟宝等人,哪个办不了?”淑嘉正色道:“总这么着也不是个事儿,他们是朝中大臣,该为你办正经事。”

胤礽摆手,示意这个话题到此结束,让老婆为钱操心,是男人失败的表现,他自觉还没到那一步。淑嘉无语,依旧认为有备无患,回去就弄个计划来,什么时候胤礽心情好了,再跟他说。

胤礽又说了别的事儿:“上回库里的东西还没看全呢,他们还有单贡给你使的东西,要不要去看看?”

淑嘉笑道:“好啊。正好,三弟、四弟大婚也快了,咱们也该选些东西道贺。咱们是做兄嫂的,拿出手的东西总要看着像样儿才好。”

胤礽调侃道:“这会子不说东西都是老爷子给的了?”

淑嘉想翻白眼:“那不一样。”

胤礽认为笑:“走罢,”伸手抓了把折扇,刷地打开摇着,“要我说你先不要旁忙的了,还是想想…回门儿要赏下的东西罢。”

淑嘉一顿,是啊,九日回门,就在眼前了。赚钱计划、踩点撷芳殿的事情、排查毓庆宫人员,都要尽早安排了。

第71章 让太子吃瘪的人

要回门了,如果不是胤礽提醒,淑嘉几乎要忘了。从大婚抬进宫门开始,她与寻常新嫁娘的心情就略有不同。人家是幻想着美好生活,她是琢磨着怎么生存。人家想怎么孝敬公婆,她要想如何安置丈夫的小老婆。人家考虑的是家长里短,她要关心的,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不能宣之于口的——自家丈夫怎么能顺利当皇帝。

除了新婚同房,与寻常新娘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让她几乎要忘了自己还要回门儿。被胤礽一说,淑嘉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哎呀,要回家了。想家的情绪一下子就弥漫了上来。

胤礽的烦心事没有她那么多,在他看来,现在跟他怄气的就一个老大,虽然前段时间,因为奉先殿拜垫事件,他略有不顺,但是看康熙的意思,对他依旧很好,完全没有什么担心的必要。

是以除了结婚之外,他还没有忙昏头,依旧可以脑筋比较清楚地处理政务,还记得要回门这样的事情。

胤礽心里盘算好了,胤禔有‘军功’,在军队里小有基础,但是总比不过石家几代行伍吧?明珠于各地是有爪牙,也比不过石家四处的督抚。而且,最要紧的是,石家与他已是天然的同盟了。姻亲总与结党更靠得住,不是么?

曲指一算,华善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石文炳整顿福建军务的全过程胤礽是看在眼里的,绝对的专业。石琳做了十几年督抚,石文晟新巡云南,几个省都算是石家的势力范围了。大好!

胤礽早想着找机会向岳父等人请教一二,尤其是军事方面的,顺便联络一下感情。科尔坤被打击了,如果石家一直这样屹立不倒,光能恶心到胤禔这一条,胤礽就很满意了。

两人各怀心事,到了库房里。淑嘉之前在胤礽的带领下大略看过一回了,这回是来挑东西的,就要仔细,看着一样样贴着笺子的藏品,同时还留神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作为给三阿哥、四阿哥新婚礼物用的东西。又想起来与董鄂氏也算是熟人了,跟乌拉那拉氏也有过几面之缘,还留意给她们添箱的东西。

淑嘉没话找话:“既是汗阿玛许你随意取用内务府的东西,何必都弄到这里来呢?都看花眼了。”

胤礽摇摇扇子:“我想着了就弄过来,真要到现使的时候,再过内务府,耽误事儿。”

明白,官僚作风,又要打报告、又要记录、又要搬运的,凡事都要有提前量。不过…弄这么多东西堆到毓庆宫里来,让人看着也不像话儿罢?算了,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收拾好的事儿,到底是自己缺钱呐!

胤礽很少自己选礼物送人,一般而言,他都是随口一说,自有人去办。他送出去的东西,康熙都不会说不好,别人就更不会挑理了。看淑嘉拿起这个,又看看那个,都没选定,胤礽看不明白这里头的关窍,很是无聊:“随便选看就得了,何必在意?”

淑嘉有种扶额的冲动:“送都送了,何不讨个好呢?”钱都花了,当然要利益最大化!小市民定理:物美价廉,花最少的钱买到尽可能优质又量大的东西。然后一样一样解释:“给三阿哥、四阿哥的,除如意打头外,旁的东西都得与婚事吉庆相关,最好是要成双的。回门儿赏的东西,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各有各的不同…”

胤礽倒是处理过不过政务,于细微处倒也知道一点道理。此时不过是陪老婆玩,也顺着话音问:“还有呢?”

淑嘉道:“给不同的人的东西也不一样,譬如这个…”一个鼻烟壶,“我记得玛法当然不知道坑了谁的一个,像是很喜欢,”拿过来,分给淑嘉使的林太监就使托盘接了,“这是男的使的,给女的就不好。”

胤礽掂起一只匣子,揭开,十二颗大珠:“这个是给女人的?”

淑嘉滴汗:“最好给珠串…”这样直接给原材料还是一给一大把,也太暴发户了。

淑嘉又顺手挑了两匹缎子:“皇太后祖母说,苏麻妈妈过两天要来看咱们,她在宫中并不缺什么,也只是表表心意罢了。”又把两串檀木念珠拣了出来。苏麻信佛。

胤礽抽抽嘴角:“罢罢罢,你看着办罢。”

看胤礽的样子,明显是不太感兴趣,淑嘉冷静了下来。把个皇太子教成个管家婆,绝对是个失败,如果胤礽被她影响真成了那样,不用康熙暴走,她可以先去找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皇太子殿下对这些事情明显的不在意。淑嘉开始反省,只要让胤礽知道他现在的想法扛不住风险就好,其他的事情,她可以去办。

绕过架子,于药材处又选了几样。

胤礽医理倒是知道一些的,奇道:“这是给谁的?”没听说过石家有女眷身体不好啊。

“大嫂身子不好,顺道儿选了,等下儿着人送到头所去。”

原来是给伊尔根觉罗氏的,胤礽大为扫兴:“叫他们看着办就是了,都有定例的。何必费心?”不过看淑嘉像是挺有兴趣的样子,胤礽也就陪她一道在库房里散步了。

淑嘉无语…人情事故啊!太子殿下!你讨厌他们,也不要表现得这么明显好吧?深深地怀疑,如果太子心里记恨着,但是表面上对胤禔使劲儿照顾,康熙早就把明珠给拍死了!

胤礽心语:太厚道了吧?对老大媳妇那么好,苏麻妈妈念经用的香都想到了。是个周到贤惠的媳妇儿了,可是…心肠也忒不会拐弯儿了。

两人选了些东西,有这些依据各人情况选出来的东西打底,再配上其他的场面上的标准赏赐之物,怎么样都能拿得出手了。剩下的,就都交给管事的太监拟单子,然后报给淑嘉过目了。太子爷表示:爷对这些不感兴趣。

一道从库房里出来,都是满心的忧愁。

淑嘉:他怎么可以这么天真?真是让人担心啊!

胤礽:她这么天真可怎么好?真是让人担心啊!

两个人的担心在晚饭后又被事实进一步验证了。晚饭吃得很简单,太子妃定的食单传到膳房的时候,差点没把人的眼珠子给吓出来,这都是寻常旗人家吃的东西。一面准备着水捞饭等,一面把太子惯吃的大肉等备好了,就等上面一句话就可以换过来。

没用着换,夏天还是吃些清淡的比较好。胤礽吃得新鲜爽快,心情好了一些,也比较有耐心跟淑嘉一起审查崔太监、林太监赶出来的单子。赏赐某人某物,女的是衣料、首饰一类,男的是笔墨玩器一类,又有给家下奴才一共散了若干钱、若干布。

淑嘉点头道:“差不多了,随我来的红袖她们几个,父母都在外头,赏赐要加倍。还有我的乳母嬷嬷年纪大了,添一分药材,还有姑姑们…”

胤礽听得头大了:“难为你样样想得仔细。”

淑嘉抿嘴一笑:“都是照顾过我的人,我自然要照顾她们。”

胤礽:“你随意。”媳妇儿为人太好,也是一种痛苦。心肠好,就表示容易被人骗,真是个甜蜜的负担。哎呀呀~

淑嘉道:“我也是头一回办这些呢,额娘说,成了亲的人与没成亲就是不一样的。没成亲的不管多大都是小孩子,送的东西但有疏漏也不会有人太挑理。成了亲了就是大人了,旁人看你,都要格外严苛些呢。”

这话说得很对,胤礽也点头了:“也不要累着自己,叫他们去办了,你从旁指点一二也就是了。”

淑嘉笑道:“好。”又嘟嘟腮帮子,“我这不是头一回自己办么?对了,姨母那里,可要…看看去?”

这说的是仁孝皇后之妹,给康熙当小老婆的赫舍里氏了,她也有过一个儿子,不幸死了,此后身体就一直不好,一年倒有半年是病着的。淑嘉嫁进来这几天,日日往宁寿宫里去,都没见着她,大家也不好在大喜的时候提及。这还是淑嘉私下问的秀妞,才知道她又卧病在床了。

胤礽与这位姨母也不亲近,只意思意思地说:“着人送些东西去也就罢了,别过了病气。”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