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安王府,再TM加上个‘舅舅佟国纲’,康熙,你太疼老八了吧?谁不知道安王府那就是八福晋的娘家啊!
第126章 薪底抽釜拆联盟
老八新又添了一门亲戚,在别人看来是件好事,对于毓庆宫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太子一想到老八跟老大明显走得比跟自己近,老八越有份量,他就越不高兴。太子妃一想到老八在将来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而且,自己的到来根本没机会蝴蝶这位‘八贤王’——两人正式照面也就屈指可数的那么几回,老八的关系网越大,她就越不安。
在这个世界上,男女有别,就代表着男人与女人各有各的职责。
胤礽对胤禩,至少现在还是把他当成是胤禔一边的人,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单竞争者。是以,听到玛尔珲将要有个佟佳氏的新福晋后,他的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对付胤禔上。
而太子妃,能量就颇为有限了,她倒是找着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法子。老八不是跟兄弟们好么?她只好想法子拆一拆他们兄弟了。这件事情,她的丈夫是没有法子配合的。
让太子现在拉下身段来拉拢已经搬出兆祥所的弟弟们,这个任务委实太过艰巨了。他可以跟康熙卖萌、跟雅尔江阿和解、向儒学信徒们示好,甚而至于逼退索额图。一步一步地退让,底线一步一步地降低,心里总还有一些幼稚的坚持。
淑嘉向他说:“老九、老十的好事儿近了,老九有翊坤宫妃母照顾,自不在话下。可是老十…额娘去得早,如今宫中妃母里也没有对他有抚育之恩的,位份也都不如当年的温僖皇贵妃。皇太后祖母身份倒是够了,却又没那个心力,你…是不是——”
话没说完,胤礽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跟老婆在一起,说话也就比较随便了,随着淑嘉再次怀孕,胤礽与她之间的相处,就更亲近了一层。“他不是有他的好八哥么?”都让了那么多步了,还不许我任性一回?
淑嘉瞋目。她是不知道,胤礽与胤俄之间还有个小矛盾,事儿不大,当事人之间却都没有忘。当年,胤俄而小,作为一个小男孩子,多病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个时候胤礽已经长成为一个半大少年了,开始学着听政,正忙着别的事情,根本不会把诸多弟弟中的一个的偶尔一次病放在心上,他只是命当时的总管太监崔玉柱挑了份礼物送过去。彼时温僖皇贵妃尚在人世,胤俄有亲妈照顾着,未尝不让胤礽内心深处还有一点酸溜溜的感觉。
事情要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不幸的是,胤俄小朋友当时的出身是除了太子外最高的。从来也是娇生惯养的,这会儿脾气也是不小的,可是年纪却是小的,认真耍起小性子来也是够呛。谁对他好、谁又对他不好,他记得真真的。
由于年龄的关系,他跟老八、老九走得近一点,老八专门来看他了,还看了好几回。胤俄就觉得他家八哥还真是个不错的人,相较之下,那个死太子就太不可爱了!
十阿哥病了,康熙也要慰问一下的。当时胤俄还小,康熙也立场不但要做严父让儿子都成材,还要做慈父,让他们都感受到家族的温暖才好。跟儿子一长一短地说话:“今儿好些了么?”
“好多了。”
温僖皇贵妃就说:“今儿好些人来看他的呢,把他美得不行。”
康熙来了兴趣:“哦?都有谁来看你啦?”他绝对盼望听到一家子兄友弟恭的儿子的。
老十就说:“八哥对我好。”没说康熙的宝贝太子什么事儿。
康熙这会儿对胤礽感观还是非常好的,第二天,就私下提点胤礽,要注意手足情同胞爱,比如,去看看他家十弟。老八、老九都比你小,都很注意去看老十了。你也不要忽略了弟弟啊。
康熙完全是善意的提醒,到了胤礽这里就变了个味儿。小混蛋,居然敢告我的黑状。梁子就此结下,为了屁大点的事儿。
人一旦有了既定的印象,接下来就很容易按着这个套路往下走。眼看着老十跟老八越走越近,然后一如所有的其他皇子般,与太子不亲近,而且是越来越向不亲近那里发展。
胤礽这里,已经反省了,要对小兄弟们,当然仅限于对十三、十四往下更小的弟弟们。这些已经长成了的,他又拉不下脸。再算一算,跟老十合解完全不划算。老十的舅家钮祜禄氏乃是开国五大臣之后,看着很风光,但是…自家兄弟还夹杂不清楚呢,拉过来了也是碍眼。胤礽只需要几个在关键时刻能够顶用的人就行了,不用把自己打肿了脸充个胖子吸引大家的目光。有那个功夫,随便对小弟弟们里哪一个好,都能换来比老十更加死心塌地。
老十这里呢,开始是扭性子,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你能耐我何?到他娘死了,倒是不撒娇了,性子上却还是没改过来——温僖皇贵妃一挂,老十孤寂了,还是老八、老九开解的他。
因为胤礽心中自有一本账,而淑嘉不知道,是以她想破了头都想不出来,胤礽为什么不喜欢老十?现在看来老八还没有另立门户,老十与老大之间还隔着个老八,怎么看都是可争取的对象啊!
“他就是有十个八哥,也顶不了一个二哥。老八关心兄弟,那是老八,他又不能替了你的份儿。你倒跟汗阿玛说,今儿老四的课业写完了,你的就不用写了试一试。”
胤礽若有所动,皱眉道:“这个事情你管不上,满宫里就没有能管得着事儿的人!妃母们都不动了,你哪里下得去手?一向并不如何亲近的。你看老八动了?钟粹宫动了?一动不如一静,少说少做多看看,你毕竟是这宫里的儿媳妇儿,恁多事情不是由你作主的。”
淑嘉奇道:“谁要做他的主了?不过是看看,能帮什么帮一把。就算老八一向照看他,咱们与他住得远了些,也不碍着咱们帮一把。头先儿不大亲近,却也是自家兄弟,做得了初一才有十五。”
“你试试?先说好了,可不许逞强!意思到了就好,那是汗阿玛的儿子。与我们一辈儿的。”
淑嘉道:“罢罢罢,我不过一句话,你就说这么一通,我不管总成了罢?我就陪皇太后祖母过去看看,能扶就扶一把,反正我不推他。”
胤礽道:“索性也不要与皇太后祖母明说,我这里也不告诉汗阿玛,咱们悄悄的办,不要一惊一乍的没气度。”做好事不求表扬,才会得到更多,太子爷一下子想了很远。
淑嘉点头,心里暗暗盘算了,老十纳侧,她倒可以冷眼旁观,看缺了什么,暗中补上,以胤礽的名义送过去,让老十领自家一份人情。
而且,老十侧纳,必然会有一点半点的疏忽的。纳侧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其次,不久就有老八娶妻,越发衬得纳侧不那么重要了。还有一点就是,老九有亲妈看着,老十没有。即使内务府再一视同仁,还有一些需要女人考虑的细节未必能照顾得到。就好比大挑,大家都知道,先初选、后复选、再留宿,这有什么用啊,你不告诉她:别吃味道重的东西、难看的时间长,不要多喝水,她照顾会遇到各种看着小却很影响心情的事儿。
很快,淑嘉就有了可以发挥的地方。
皇宫指婚,皇帝先把美女瓜尔佳氏留作后宫了。接下来就是给皇子们指婚了,这一回果然都是侧室,老九得了王大之女完颜氏,老十得了员外郎永保之女郭络罗氏。皇子侧纳的礼是早就有的,内务府也操办了好几回了,熟门熟路地就开始作准备。
这下可热闹了。
三个皇子前后脚地办喜事,院子里虽有分工,却也忙作一团。尤其是老十的院子里,有个主事的太监也不顶用,他又没经过这事儿。老九那里有宜妃坐镇还好,老十这里,往往是一道门你进我出,呯地撞到一直,东西散了一地。也有运气好没撞着的,一块儿卡着了。
这事儿要搁到胤禩身上,早自己动手吩咐好了。胤俄这里,从小就不是个操心的命,他也指挥不了。忙得像个没头苍蝇。
淑嘉看在眼里,在一次皇太后说:“宫里热闹了,她们陪我的功夫反少了,都忙儿子的喜事儿去了呢。”的时候,她开始游说皇太后:“听说,他们三个院子连在一块儿,一片的火红,可喜庆呢。可惜他们还没娶媳妇儿,我不好过去看。”
惋惜的语气,引得正在无聊中的皇太后动心了。皇太后拍板:“咱们也看看去。”太子妃搭了顺风车一道儿去了乾西五所。
——
老十正在窝火,纳侧本来是没假的,架不住几个人一齐办,事儿又多,都有些心不在焉,想请个假,也被允许了。一进了门儿,锅朝着天、瓢朝着地,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可给人的感觉就是乱,那种没个理事的人的乱。
隔壁虽然也是忙忙碌碌,却是人气十足。那种人家七子八婿贺寿,你一个光棍老头儿自己下长寿面的对比,让老十火上加火。一样的份例有什么用?舅舅给的贺礼更金贵有什么用?小老婆的爹还是个有顶戴的又有什么用?
爷心里不爽!
被抛弃、被人扔到角落里、被发配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觉,在未满十八周岁的叛逆少年胤俄的心里滋长出了个小苗苗。
他八哥又去当差了,封了爵、有了佐领,他得先接手,熟悉了一干事务,至少得知道他门下都有些什么可用之人——忙得很!他又要大婚了,还要跟安王府联络感情。纵使抽出空来,也是对老十说:“你还没分府当差,有什么要用又不方便的,告诉我,我给你淘换了来。”
这话听得舒坦,并不代表回到家里看着除了自己再没半个主子的院子不会憋屈。
胤俄瞪着给他上茶上烫了(其实温度还好,只是十爷不爽想找茬)的小太监,一句‘拖出去打’到了嘴边又咽下去了。他大喜的日子快到了,不要见红才好。
正在这个时候,皇太后来了。
皇太后都到门口了,才有人发现。与传说中的“皇帝/皇后/皇太后…起驾——”,一层层喊出来不同,实际上,主子们出行要是都这样喊,以康熙朝皇宫中众多的主子数量而言,皇宫早成菜市场了。这样喊着也容易吵着主子不是?
主子起行都是比较安静的,前头有小太监开道,或拍巴掌或用细细的哨音告诉前边儿,来主子了,该避的避,该跪的跪。
这点儿动静比起乾西的热闹来,有点儿小。以至于到了乾西三所大门,才有奴才看见了,慌忙进来禀告。
胤俄气也不生了,奔出来见他祖母,不小心看到了旁边一个保护动物——太子妃。本来是抬着头,行完礼听皇太后说:“起来吧。”就要爬起来扶老太太,一看着挺个肚子的太子妃,吧唧把脑袋低下去了。
眼瞅着地、躬着身,伸手前引:“老祖宗,这里太乱,您小心点儿,走这边儿。”
皇太后搭着小太监的手,还不忘嘱咐淑嘉:“你也小心点儿,红袖,扶好你主子。”
胤俄对太子妃的印象很抽象,见面的次数一只巴掌数得完,印象里就是个模范贤妻,端庄得体。胤俄生日,总能得到比较合心意的礼物,毓庆宫特制的小点心也有他的一份儿。虽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却是真的。
这会儿,她挺着个大肚子来做什么?十爷的汗就冒了出来,磕了碰了咱赔不起啊。对太子不大待见,目前还不是生死仇敌,对太子妃也没希望她出事儿。
太子妃倒不是来讹人的,目光一扫之间,就发现了:喜棚上的红花扎得歪了,把红花调正了。屋内陈设倒是全的,只是位置不大协调,此外还有若干细节问题。心里有数,静听皇太后说话。
皇太后笑眯眯地:“我看他们那里都插不进脚,就到你这里来坐坐了。”
胤俄好生心酸。八哥那里生母、养母都在的还有一个大嫂当壁花,九哥那里生母带着亲嫂子在收拾,就他小白菜一样地可怜。他也不想想,宫里女人除了皇太后,谁都没有资格名正言顺地插手他的后院好吧?
心中感动,有些哽咽:“谢老祖宗关心。”‘他们那里当然比我这里热闹’的话也不说了,低头给皇太后引路。
却听太子妃轻声道:“便是他们那里都插得进脚,难道老祖宗就不过来看看十弟了?”怀孕的女人很容易感性,忽然发现,老十也是个从小没娘的孩子,对比东边两个院子一群人操心,老十这里居然冷清了,母爱未免有点儿泛滥了。
语气柔柔的,透着亲切,太子妃说话很有技巧,不只是遣词造句,还有语气神态。有这句话,此时此刻,胤俄的心里好过了些。
皇太后道:“嗳呀呀,我不是那个意思,你知道我不如你们年轻人嘴巧的…”有点儿着急在看着十阿哥,解释得语无伦次。
胤俄一时解颐:“孙儿知道老祖宗疼我呢。”
“对对对。”
皇太后再呆,也是个女人,还是个经过见过不少事的女人。女人天生对摆设敏感,虽说不出门道,却能感觉得到违和。偏偏她又不会指挥,干脆就把事情推给太子妃了:“我看着这个,”指着博古架子,“不太好看,你看看呢,怎么放好看,有喜事儿总得收拾得利利索索的才好。”
淑嘉已有腹稿道:“这一对瓶子原是不坏,不如摆在那里的几上。”话一说出,便有人动手来做,换了位置一看,果然顺眼得多了。
皇太后放心了:“我就说么,那里…”胤俄呆呆地看着两个女人讨论他的房子,这个,算是给他当家作主么?
最后,更劲暴的来了,很喜欢孙媳妇出的各种主意的老太太发话了:“你来弄!来来来,老十跟我说说话儿,你一个男人家,看着这些家务事也不成体统。”
胤俄小叔子见嫂子,不由局促,头还不敢抬:“太子妃…”
淑嘉亦低头道:“只要十爷不嫌我多事混闹。”
皇太后道:“要闹也是我闹,给他热热闹闹地办。不对,你只许看着发话,不许动手,叫他们去动手,你安坐着。”
胤俄道:“老祖宗,有规矩的…”
皇太后看看太子妃:“你给他说,反正要办得好看些。”
胤俄哪敢跟嫂子接话呢?叔嫂要避嫌啊,他落荒而逃,奉他祖母去喝茶聊天。自温僖皇贵妃去后,他与皇太后见面的机会不是特别多,甚至他的名字出现在皇太后那里的次数都不如旁人。人家的母亲说话的时候就顺捎带到了儿子,他娘又不在,他又不处在太子那样一个位置上,皇太后孙子孙女又多。
皇太后发现了,她家十孙子有好多趣事可说啊!装个病逃课啦(千万别告诉汗阿玛)、写字儿满手墨给印到了太监脸上啦…各种淘气趣事。当然的,把这么多日子的趣事积起来说,肯定很多可以说的。
胤俄毕竟是皇子,也不是很呆,与皇太后说了一会儿话,自然而然就开始套话了:“老祖宗怎么想到过来的?”不可能这么抽风啊,以皇太后的情商,不会顾及到这样的细节的。
“我想来就来了。”
“您是怎么想起来的?”
“我脑子里一想你这里热闹,就觉得该来。”皇太后莫名其妙,她孙子说的话她都听不懂哦,难道她理解错什么了。开始沉默反省,反省也反省不出来,只好发呆。
胤俄默,眼看气氛冷了下来,没话找话:“太子妃现在身子贵重,怕累着了她。”
“没事儿没事儿,她还说你们这里热闹,可惜不得见来的。”
胤俄:“…”无心插柳柳成荫呐。
等祖孙俩联络完感情了,出来一看,东西没添一样没减一样,屋子却活泼了许多。连喜棚都显得敞亮了。
再有礼法也要谢谢嫂子了。
“是老祖宗的面子,不然,没有弟妹,我可不敢进你的宅子的。今儿就是老祖宗想看孙子了,我呀,侍侯着老祖宗过来。你是新郎倌儿,就不多打搅了。”
说完,奉着皇太后走了。从头到尾,胤俄就看到她藕色的衣摆、微凸的小腹,听到一把挺顺耳的声音了,连人家现在长什么样儿都没听到,人情债就这么欠下了。这债还在累加,皇太后仿佛觉得之前冷落了十孙子,老八、老九有母亲关心,老十又可怜,得空还派人来慰问。
而太子妃,再没出现过,太子又没邀功。时机选得又好,胤俄正处在比其他时刻更脆弱还缺少人安慰的情况下,如此这般,胤俄心里对太子一系的感觉倒是好上了不少。
好感也是可以累加的。
大婚前,八、九、十终于抽空再聚首,两个弟弟给他们的邻居哥哥庆祝的时候,又说到当前形势。老九祝贺老八:“八哥大婚,又有安王府这样的亲家,贵人在钟粹宫也会过得好些。保不齐,不久就是一宫主位了。”
胤禩矜持地笑了:“这要看汗阿玛恩典。”说得倒是信心满满。
胤禟颇为生气:“汗阿玛不该听太子的话,说什么八哥与老大走得近。贵人还在钟粹宫呢,要是早些给贵人升了位份,谁陪老大玩啊?”
老十破天荒地说:“八哥,大哥也不是个好相与的,我看还他还不如太子呢。事儿还不是他起的头儿?他开罪了伯王,反叫八哥去伏低做小。他安的什么心,谁还不知道?”
“我本是伯王小辈,伏低做小也没什么…”心里不舒服的种子还是种下了。
第127章 八爷的两个传说
相较于老九、老十纳侧的喜庆,新拿到号码牌的宫妃们就静寂得多了。这一次蒙康熙点中的秀女里,就没有一个父祖显赫,又或者是本人一下子就得到了正式封号了的。皇宫是个讲究等级的地方,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有不同程度的热闹。显然,这些新住户们目前还不具有让大家一起热闹的资格。
然而,有个人的婚事却不是那么容易就平静下来的,这个人就是皇八子胤禩。他的婚事,是一早就定下来的,说起来,其实是‘两王联姻’了。胤禩自己人缘好、肯上进,又是皇帝的亲儿子,谁也不能说他以后就没有做王的福份。而安王府,则是八福晋生长的地方。
在康熙看来,他要为八儿子立一点人气,好在正蓝旗里楔进颗钉子,加强对正蓝旗的控制,当然也不能让老八没面。虽已封爵,其婚礼还是按着皇子的制度来,并不以其爵位为标准。而众所周知,皇子,比亲王。
康熙都表了态了,大家就都要重视起来,毓庆宫里也不例外。老八是娶老婆,不比老九、老十是纳妾,礼物丰厚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以这三个人的私交,给老八的丰厚,老九、老十那是不会觉得不舒服的。
淑嘉早早地开了库房,亲自带着人挑拣东西。从婚礼贺礼那一堆里挑着联珠瓶、成对的掐丝珐琅盒子、江南贡上来的缎子…淑嘉的手顿了一顿:“绿祍,当初给诚王、四贝勒、五贝勒、七贝勒贺礼的单子是你收的么?”
“是啊,都搁到匣子里了,”绿祍很快就想起了东西的下落,“奴才去取了来?主子要看么?”应该是要参考的吧?
当然是参考,虽然郑重,可也不能让这弟弟忽地漫过了哥哥太多。
单子很快就取了来,淑嘉比着原有的单子,酙酌着增减。最后拟定了单子,命赵国士执笔誉抄了一回,晚间拿给胤礽去看。
胤礽最近还在调整心态中,他先是调适了与康熙的相处,然后是处理了索额图,接着是与朝臣的关系,最近是与兄弟间的关系。胤礽最初的坚持,那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收拾他现在用着的敌人:老大,以及与老大有关系的人。
老八是被他归入老大一伙的,是以,对与老八交好的老十,他也是爱搭不理的。但是老十一事,他已经做出了让步,默许了老婆对老十表示出了善意。人一旦突破了底线,堕落得就会非常迅猛。
认真地看了老婆列的单子,胤礽还很体贴地说:“老八常因字写得不好,被汗阿玛逼勒着用功。我这里还有不少名人法帖,取几副给他。”
淑嘉道:“这不是刺他么?”
“哪里就这么小心眼儿了?你搀在笔墨里一块儿给了,这原是寻常走礼都会有的,不过是给得贵重些罢了。”
淑嘉一想也是,送女人东西,不外首饰、衣料、脂粉等,送男人的,除了玩器也就是笔墨一类的显得雅致了。又拣了两幅董其昌的字画装了进来。
胤礽道:“我仿佛记得这是你陪嫁里的东西?这可使不得,我书房里尽有的,你的私房轻易不要动。”他以为老八与老十一样,示好起来虽不至于很容易,也不会太麻烦。
谁知道人家老八不领情。
你要是以为老八是个看着才团和气、温文尔雅的人就觉得他的脾气是真的好,他那是一半修养、一半克制,生做出来的表象。
母亲出身再卑微,他还是皇子,皇子的傲气一样不缺。大臣又怎么样?旺族又怎么样?你再强大还能比皇家更凶残么?胤禩与朝臣的交往中,虽看着和气,其心理上也是占着上风的。所谓‘礼贤下士’,这个‘下’字就表明他还是上位者。
不过与兄弟们的相处就不一定了,要争一口气,要突出自己,可不就拧上了么?更兼太子先前表现得太不好,现在虽有改过的表现,毕竟时日尚浅,不是么?一笑而过,结婚之后,八爷就独立了,有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人脉,也是有足够份量的人了。
太子爷,你这是示好么?那又怎么样?东西我先收下了,下面的事儿,咱们还得走着瞧。
不过呢,太子爷给的礼,你就得收了,不但收了,还要谢。胤禩只得提笔写贴谢过太子爷的礼。
谢天谢地,忙碌了这好几年,这位爷生日她要准备礼物、这位爷纳妾她还得准备礼物、这回这位爷娶妻更是大出血,淑嘉终于瞻仰到了传说中八爷很烂的字。
胤礽带着一点取笑的口吻说:“写了十几年了,他总是不能写得好些。不知道手怎么这么硬,拐弯都带着折。”收到感谢信,胤礽因这是夫妇共同送的礼物,上面有提及太子妃,也拿来秀给老婆看一下。
这是一张宫中常见的笺纸,上面正是八爷的真迹。内容中规中矩,可字么…不能说是惨不忍睹,可也实在不咋地。客观地说,如果胤礽的字能打个十分,这个也就是个五分的水平。如果淑嘉是在穿越之前,看到这一张毛笔字,会觉得写得还不错,分辨率还是挺高的。穿越过来二十年还有余,再看这个字就不太像话了。
都说写字要写出风骨来,那是因为你没见着八爷的字。看了他的字,你会觉得,少一点骨头还是挺有美感的,一页纸上,字写得支支愣愣,形销骨立。比起之前其他几个阿哥结婚,太子夫妇共同送了礼物而收到的感谢信,确实差了一些。哪怕是众所周知汉语不太好的老五,其字迹也看着比老八的舒服些。
胤礽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咱们常品字,说的都是书法大家,你怎么对着老八的字出神儿了呢?”
淑嘉定神一看,不由道:“字如其人,竟透着刚硬杀伐之气呢。”
胤礽拿着纸,左右歪,愣是没看出来,索性放到一边不去管了:“收起来罢。”虽然没了底线的太子觉得如果能够拉拢老八也是不坏,总比让他继续跟老大一起鬼混强。日子还长着呢,也不在此一时。
淑嘉也是无法,现在老八一切循规蹈矩,要硬说人家未来会如何如何,也未免太小心眼儿了。你总不能因为他现在还没犯的错,而惩罚人家,顶多防范一下。可又无从防起。婚,是老八还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之事的时候康熙指的,怪不到他头上。
顶多,暗中拉一拉老九、老十。老十还好,可老九,真是老八的铁杆,穿一个裤筒都觉得肥的那一种。伤脑筋了…
还没想出个对策来,胤礽叫她了:“想什么呢?如今他们是还没娶上,可咱们的事儿已经了了,东西也送了,只管到时候去吃酒…不成,你到时候可不能吃酒。”
淑嘉被他看向肚子的目光弄得耳朵也是一阵烫,称得上是老夫老妻了,有时候还是会有点难为情。胤礽突然笑得露出了流氓相:“你怎么就脸红了呢?”
两人腻歪了一阵儿,胤礽熟门熟路地放手去感受一下胎动。说起没出世的孩子,准爸爸准妈妈总有很多奇诡的发散思维,从孩子的性别,说到性格,最后居然绕到了最近孕妇很多这个邪门的话题上了。
淑嘉心中忽然有点不安了:“我…现在不太方便,撷芳殿里病的病、忙的忙,你…”刚才两个人说的孕妇,除了三福晋董鄂氏,还有老五的侧室、老三的两个小老婆…反正吧,大挑都过了,秀女都指婚的指婚、发嫁的发嫁了,嘴上大方一点也没什么。
胤礽一叹:“家里的事儿已经够你忙的了,我又怎么能再弄着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来叫你烦心?实话跟你说罢,他们几个一封,我且没这个心情呢。宽心、宽心。”
淑嘉克制住了问一句:要是你一切都妥当呢?
这是个蠢问题,堪比‘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了。选P啊选,你脑子抽了才把自己跟人家妈放到对立面上去,不能把婆婆弄得跟亲妈似的,至少也要客客气气的相敬如宾啊。有本事就让他的生活里少不了自己,因为自己的存在才一切妥当,不就结了?——当然,还要让他主动意识到这一点。
一切思路在太子爷的忽然一句“再说了,挺方便的。”里,消散无影。顺手抄起个枕头来,太子妃胆气十足地冲流氓拍了过去!
——
做爹娘的如胶似漆,做儿子却在凄凄惨惨。
小胖子一如天下饱受早期教育荼毒的可怜儿童一般,正在背九九表。好不容易不再是复读机了,他额娘又开始考验他的智商来了。还好,他手里抱着一份表格,就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里出现的那种楼梯状框框表,太子妃亲制的。
嘟囔完了一遍,放下手里的本本,小胖子叹气了:“哼唧。”
色赫图氏轻声道:“主子,太子妃吩咐过了,今天得背完三遍才能歇一会儿。”学习上的事儿,她是绝对坚持执行上头吩咐的。
胖爪子一张:“五遍了!热。”
色赫图氏连忙上前给他擦汗,又叫打扇子,再叫把井水湃的鲜榨果汁取来:“用一小盅,别冰着了肚子。”
小胖子只是口上抱怨一下,喝完了,下地走两步,又老实爬到炕桌前:“还要背书。”继续背九九表。
辛苦是辛苦,回来检查的时候如果表现得好,可以被允许趴到他额娘的肚子上挨他不是是弟弟还是妹妹的家伙踹两脚。
淑嘉很绝:“你那会儿,是你阿玛给你念书听的,所以弘旦才这么聪明,现在阿玛忙了,你要做人家哥哥了,是不是要当个小男子汉?来,背一背、念一念。”
小孩子最好哄了!男人最好哄了!小男人是双倍的好哄,给够他面子,又是在周围的哥哥、叔叔们皆要上学的氛围里,小胖子成功被忽悠了。硬着头皮,维持着小小男子汉的尊严,文章再拗口,也念了,数学再不解,也背了!
这里再次隆重介绍清宫学习方法之一百二十遍!口干舌燥!做额娘的还教他:“不要扯着嗓子嚎,要用巧劲儿,不然嗓子都喊坏了。”就是不说他可以少念两回。
小小男子汉的责任压在肩上,小胖子想耍赖都得先过自己这一关。
淑嘉有点心疼他,却不肯放松。抽空还要想着如何在他正式归别人管之前,给他理一理,打下一点基础,再养成些好习惯。
小孩子正在开发智力的阶段,营养是不用说了,下面就是锻炼。记忆力的开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余如弄个七巧板啦,都是小意思了。淑嘉记忆里的很多童年玩具,要么是女孩子玩的,要么就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很难做的。好可惜,如果有个魔方,一定很有趣…
淑嘉在宫里,闲着没事儿就是读书练字,字迹非常好,干脆写了许多条幅。小学时候,学校里挂了各种名人肖像还有名言警句,那几年的记忆,真TMD是终身受益!什么“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啦,什么“学如逆水行舟”啦,此外还有国际友人被断章取义的话。
中学作业簿的背面印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中学毕业N年后,淑嘉同学终于发现了爱迪生说的后半句话,然后吐血三升。
不过,这个法子倒是不错,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淑嘉挽起袖子,把毓庆宫后殿挂了半宫的宣传条。其中还有一些可能还没出生的伟人名言。
头脑风暴么!自打从原始人变成现代人之后,古人智慧未必次于现代人,不过是信息量不够丰富而已。那就可了劲儿地给小胖子扩大知识面呗,也不是让他全背下来,生活中的浸润,比掐着脖子让他背,更有效。
淑嘉给儿子制定启蒙课程也不仅仅是传统的《三字经》,这不,小胖子又背上了,这回背的是语文课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个必须知道!唔,营养套餐也要准备好,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嘛。
这样养出来的小胖子长势果然喜人,虽有两个哥哥,因为不住在一起,反倒是对他额娘肚子里的那一个颇有感觉,一种长兄的感觉——除了,喜欢耍赖,不吃青椒,萝卜也要高汤煨去了难闻的味道才肯下口。
我是哥哥,我得给弟弟妹妹做榜样,带好头。含着泪,再吞一口可怕的青菜。
小胖子应该知足的,比起某个没有被怂恿着‘给弟弟妹妹做榜样’的人,他还算幸福的。
小胖子八叔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左右摇摆,煎熬着。一方面,自己娶了个媳妇儿,证明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媳妇的舅家还真不坏。另一方面,你说吧,他娶媳妇儿,要拜的是惠妃,他亲妈卫贵人且要往后排一排,心里这滋味就不太好受了。左等右等,康熙就是不肯在他大婚前让他妈晋位,能够坐上主座受媳妇的礼。
直到大婚头一天,他才死这条心,转而努力调适,准备结婚。同时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比旁的兄弟都强,好给亲额娘挣光,挣名份。
皇子大婚,前一天也是送嫁妆。八福晋人未至,声先到,绚烂夺目。八福晋自指婚到现在,差不多十年了!十年的时候够一个权利还不小的王府准备多少嫁妆了?浩浩荡荡地队伍就把东西抬进了紫禁城。全身的穿衣镜、紫檀木的家俱、十几抬的首饰…一齐涌到了乾西头所里。
今年新进的小宫女看得眼睛都直了,两个小姐妹咬着指头惊叹:“那个是大镜子?我给分到袁贵人那里还没见到过这个呢。”
“刚才听分到延禧宫的小翠说了,这么些个福晋的嫁妆,都不比这一个的好,就是太子妃那会儿,也不过如此了,许还有几处不如的…”
不合被路过的姑姑听到的,一人送一把眼刀:“都给我过来。”
大喜的日子不兴打骂,一人头顶一只碗,南墙根儿下跪着去:“吃饱了撑的你们,真要闲了,我给你们找点子事儿做。”
不得不说,八福晋这一出,给老八挣足了面子。因为订婚订得早,早在懵懂时,就把指婚、文定等礼过了,不然在老八的心里,又得留下一重阴影了——岳父、岳母都没了,这婚结的。
第二天,胤禩早早起来,收拾得容光焕发,等着安王府给他送媳妇儿来。老九、老十早早地过来给壮声势,大阿哥和太子也一齐来了。老八本来很高兴的心,在看到这俩货之后就咯噔了:我大喜的日子,你们谁闹我跟谁急啊!
哪能这么不长眼呢?老大一个劲儿地表示亲热,太子只是淡淡地看着。胤禩松了一口气,决定晚上多敬他二哥两杯酒表示感谢。
八福的彩舆至禁城门外,众步行随舆入,到了乾西头所下来,由女官导入宫。胤禩有个布景板一样的侧室王氏,在里面跪迎主子。胤禩先还不能跟老婆见面行礼,因为合卺的时间还没到。
有点小激动,又有些躇踌,不知道媳妇儿长什么样儿呢?八福晋却是见过胤禩的,胤禩跑过安王府,因早有婚约,舅母格外宽容,于胤禩与安王说话的时候,令人引她预先在夹道里避着,远远看了几眼。
早定下的皇子福晋,舅舅家里也是娇养着的。八福晋的眼界很高,以她的眼界看胤禩,也算过得去了。只有一样遗憾的事儿:康熙居然已经给了他正经侧室了。好吧,人没有十全十美的,那她就自己挣出个锦绣光灿的前程来!
日影西移,天渐渐黑了,胤禩终于来了。挑开盖头,一个俏丽的小佳人目光带着羞涩,仍然大胆地看着他。胤禩被这目光吸引,拉出一个笑纹来…
——
淑嘉在胤禩的婚宴上坐了一会儿就回来了,一是不放心小胖子,二也是人多饭菜的气味杂,她有些受不了。与她一同回的还有同样是孕妇的三福晋,两人又对了一下时间,明天八福晋拜过长辈之后,还要跟兄嫂见个礼的。头一站不是大阿哥那里,而是毓庆宫。
淑嘉道:“明儿还与老四他们那会儿一样罢,咱们请过安就回家里等着。”
董鄂氏道:“当然与以往一样。”笑容略有一点古怪。她不是个小气的人,对八福晋这样高调的出场,还是有一些不太舒服的。不过,既然太子妃没说话,她也就不用枉做小人了,随便吧。妻强母弱,老八有得受了。
妻虽显得强势,毕竟是晚辈,母虽位卑,也是丈夫的亲妈。八福晋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更何况,她明面儿要先拜的婆婆乃是惠妃,至于八阿哥的亲妈,对她的礼高不过惠妃去,也谈不上什么委屈不委屈的。
八福晋想得倒是清楚,卫贵人管不到她的院子里,她就当卫贵人是尊菩萨远远地供起来又如何?
晨起,带着新娘的羞涩,帮胤禩穿衣。又去拜过了康熙、皇太后,然后是惠妃处。果不其然,卫贵人只能在惠妃之后,见一见儿子媳妇。卫贵人生得比惠妃要漂亮,看着也顺眼,八福晋对卫贵人称得上是礼貌周到了。倒也其乐融融。
老八成家了,也有势力了,惠妃母子待他更是客气,末了,惠妃道:“你们娘儿俩也久未见了,如今你娶了媳妇儿,也该一处多说说话。”竟放他们到卫贵人所居之偏殿见面了。
这一面极短,短到八福晋只是起身从上茶的宫女手上的托盘里拿了茶盏给放到卫贵人跟前,就得动身了——八阿哥的哥哥多啊!他二哥还住得远。
传说中的八福晋呢!淑嘉作好了心理准备来见这一位强大的弟妹。本对自己的固有印象极怀疑了,你看,太子根本不是个白痴、老四囧萌囧萌的、据淑嘉所知专一好男人老八除了正式小老婆王氏至少还有俩通房…那么传说中的八福晋未必就很彪悍,对吧?
但是昨天一通嫁妆,就让她的怀疑淡了许多,这气场,真不一般呢。
是以,她作好了心理准备,见一个女权先锋。
女权还没看出来,先锋倒是见着了。八福晋是这宫里头一个直接喊她‘二嫂’的皇子福晋。
新婚夫妇拜见了兄嫂,说的是正式的称谓:“给太子、太子妃请安。”
等闲谈的时候,八福晋问候淑嘉就变成了:“听说二嫂昨儿回得早,身子可还好?”
淑嘉有了心理准备,听到二嫂两个字还是顿了一下,好在并不很吃惊,马上笑道:“弟妹有心了,本该留到最后的,只是实在撑不得了。”
胤礽马上关心地道:“昨儿你只说乏了,难不成还有旁的不舒服?”
八福晋掩口笑道:“太子可真疼二嫂。”
声音清脆爽利,丝毫不拖泥带水,一点绵软之气也无,却不显得粗鲁。人才啊!
淑嘉不接这茬儿,你再爽利,也比不上我的歪楼功:“去把他们叫来罢。”
来的是三个男孩儿,从高到矮地摆开了,给八叔八婶请安。
作为一个新嫁娘,八福晋对于生子这回事儿,有着羞涩与回避,却不能掩饰内心深处的渴望,不由多看了几眼。弘暘显得楚楚可怜,弘晰就是大方得体,小胖子最引人爱。
眉开眼笑地给见面礼,除了笔墨等物,弘暘、弘晰得了扇坠儿,小胖子得了一整套份量十足的首饰:手镯、脚镯、项圈儿。
胤礽如今安心要做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姿态摆得高、态度放得低。其容忍女人叽歪的指数,高到让胤禩惊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所有的小孩子都有一个诡异的观念:新娘子是漂亮的。小男孩子喜欢看新娘子,小女孩子喜欢扮新娘子。小胖子也不例外,这小色狼,居然对八福晋流口水!还拍着手要抱抱!
八福晋挺是喜欢胖娃娃,真个儿伸手抱了起来。淑嘉道:“他可沉呢。”八福晋道:“不碍的,我看着他喜欢。”小胖子配合地笑给大家看。还往人家发育得比较好的胸脯靠了靠。
太丢脸了!
淑嘉挺着肚子,凑近了威胁小胖子:“你再看着漂亮姑娘就往人家身上腻歪试试!”
八福晋愕然,旋即笑开了:“二嫂真会夸人,我都不好意思了。”
淑嘉正色道:“前儿宁寿宫的老太监要抱他,被他三巴掌拍开了,你问他是不是有的。”
小胖子默默地爬了下来,找哥哥去,留给众人一个萧索的背影。那是因为他想走路,不是嫌弃人家长得丑啦。
一天结束了,八福晋问胤禩:“不是说太子不好相处么?挺和气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