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县一噎,他的出身本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之家,猜,肯定是能猜着一些的,只是眼下不大想说。他的意思,将此事掩下去便罢了。守节的小寡妇死了,水塘里的尸骨,这要不是通奸沉塘才怪了呢!可他宁愿将这事儿给压下去,为的就是这事不雅,闹开了对他没好处。
以及……高家会给他好处。
谢麟道:“没弄明白,就去弄明白嘛。我看明日西林县也就来了,咱们一块儿商量着办?有什么线索没有?身份表记呐,之类的?”
还真有,在骨头旁边儿有一只尚不曾朽烂成烂的香囊。
河东县一急,几乎要给他跪下了:“这案子要查得清爽了,怕不大好看。”
谢麟就要这个难看!他才来几天呐?照这苗头看,案发是在他来之前,天捅漏了都算不到他身上,正好让他肃清风气不是?谢麟好言安抚道:“我自有主意,明日你再来就是。唔,那个证物,画个图影,叫人认认,看认不认得。”
河东县不敢置信地:“真要查清爽?”
谢麟道:“你怕的什么?与我讲实话。”
河东县吱吱唔唔:“老实说,就这些了。”
谢麟安安稳稳看戏,只当自己什么也没看出来,再三问他。河东县的心里,一面是想能教唆谢麟代他将此事压下去,一面又是心存侥幸,盼着这是桩无头公案,谁也查不出来。人不管长得丑不丑,总是容易想得美,河东县也不能免俗。
谢麟正要他这份自私畏缩自以为聪明,也不戳穿,只拿虚话安抚:“那就查嘛!”
两人说了一圈车轱辘话,河东县看着这年轻上官一脸的纯洁天真不谙世事,心里急得跟什么似的:“实话实说,这要查清爽了,做事就要不清爽啦。”
谢麟只管问怎么一回事,河东县心想,你这读圣贤书读傻了的,必要将事情掀翻,怎么能收场呢?不如明日拦下西林县,同僚之间讲条件,怎么说都比跟这个天真的上官说话省事儿。
当下便说:“那下官这便去查。”
————————————————————————————————
也是合该河东县跌跤,老天也帮着谢麟——府衙门上有人击鼓递状子来了。
谢麟正一正衣冠,等着江先生进来告诉他怎么回事儿。
江先生见到河东县,一脸故作的忧愁,投过来同情的目光令河东县心里咯噔一声。只听江先生说:“东翁,事情变得麻烦了。河东的王瑱递了状纸,告高氏害了他的侄儿。在下仿佛记得,他儿子倒有不少可就一个侄子,现今应是关在河东县的大狱里,等着公文回来押解启程?”
河东县大惊:“怎么?!”
江先生却不答他,装模作样地恭恭敬敬抄着手,等谢麟发话。
谢麟道:“这高家怎么又害人命了?正要好好问上一问。他是你河东的人,本该你管,可既牵涉到那高家,又到了我这里,我问一问,你不介意吧?”
河东县哪里说得出“介意”二字?
江先生便代谢麟送客,河东县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尴尬地手足无措,再看谢麟,已经抬脚往正堂去了。
王瑱看他侄子像自己的命一般,侄儿被再次收监,他心都要碎了。他儿子知道他的心思,一响牙,想是流放又不是确头,便自去顶了这堂兄。王瑱知道之后,顺水推舟,将侄儿送到乡下去小住避风头。原本以为事情就是这样了,大不了以后,报个半道走失,或者染病而亡,儿子还依旧回来。
多少流放偷偷跑回家的,都这么办的。只要打点得宜,半点事儿都不会有。
岂料这一日,他家当铺掌柜急匆匆拿了块玉佩来寻他,让他瞧瞧是不是他侄子的东西。王瑱一看,正是他侄子常佩之物——还是他寻摸来的上好的和田玉。他怕侄子在乡下过得苦,没钱花了当东西,这岂不难过?往乡下找侄子,才发现侄子失踪了。这侄子因素行不端,谁也不觉得他丢了几天是出事儿,都道他是出去鬼混了!
王瑱下力气去找了当玉佩的,却是给高家帮忙的佃户。一逼问,却是他侄儿被高家沉了塘。捞出来埋的时候,抬尸首、挖坟坑的苦活累活,自然是佃户帮佣去做。就顺手打尸首顺了点值钱的物件儿,当了好补贴家用。
谢麟听着王瑱哭诉,心里直乐——得来全不费功夫!
第100章 感动自己
发生了这么巧的事情, 且对己方大大的有利, 程素素有心搬张椅子坐到大堂的屏风后面听上一听。她没正常学过断案,更不要提去练习这类技能了, 对律法谕令也只是粗读。今得了个机会,很想旁观一下。
小青等几个年轻姑娘正在活泼的年纪, 也不曾上过公堂、看过审案,都存着好奇之心。见程素素要挑这个头儿, 采莲、秀竹两个平日稳重的也说:“我们抬把椅子,带上手炉、脚炉……”小青也不拦着。
卢氏骂道:“你们就会惹事儿!哪个好人上公堂来?”她老人作派,程素素小时候归她带,程素素她娘赵氏对女儿还是很关心的,时不时就叮嘱她,一定不能给程素素不好的影响, 有几样是格外要忌讳的。卢氏也就记下了这不要女人干男人的事儿这一条了。
程素素道:“我们又不闹,在家无事怪闷的, 天又冷, 烤着火越发懒了。就当是听个曲儿了,放心,我不喝彩,也不赏钱, 行不行?”
卢氏好气又好气:“哎呀,我的姐儿!前头人命官司呢!旁的时候你好个强,我说过一个不字吗?”
程素素还要放赖,二门上一个家人媳妇过来了:“娘子, 通判家里递帖儿来了。”
小青被亲娘训了,正不自在,没话找话:“天都阴了,好下雪的样子,这是什么事儿?”
卢氏道:“下雪好呀,娘子们赏雪吃酒看梅花儿,多好。”
程素素道:“咱们打个赌,若要不是赏雪吃酒,我就去前头听,如何?”
卢氏警惕起来:“姐儿打小鬼精鬼精的,我不赌。”
小青与莲、竹二人三颗脑袋凑在一起,笑个不住。
程素素打开帖子一看,是通判娘子说她家去年酿的梅花酒,埋在花树下一年了,看天气寒冷了,正好起出来,只自家喝没意思,便送些交好的人家。卢氏心道,既有事儿忙,就不会去公堂上啦,真好!庆幸没与程素素打这个赌,盖因通判娘子并不是写的赏雪吃酒。
帖子前半截写酒,后半截是约了个时间想登门拜访。
程素素也回了个帖子,请她下午过来,又命厨下整治了酒食候着。过了晌,通判娘子便到了。
二人见面,先是寒暄,程素素谢了她的酒,通判娘子道:“几坛粗酒,不值什么,倒白饶娘子一席。我家厨下,就不及府上的手段高。”
程素素这里的厨娘有从京城带来的,常有些小户人家,若女儿聪明伶俐些儿,长相又端正,便教她学些厨娘,做整洁食物,到大户人家做厨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职业。有些索性是世代以此为职,待遇也很好。越往繁华地方,这样的厨娘愈好,手艺愈好。
程素素笑纳了通判娘子的夸奖,也不多谦虚,心里很有数:这些都是场面话,戏肉要等开席。且吃酒也不是本意,是个引子。
就俩人,也不分席,一张圆桌坐了,丫鬟斟上酒,程素素让一回菜,二人略垫一垫。通判娘子肚里暖和气儿往外溢到了四肢,停杯轻叹:“不瞒娘子说,我是讨主意来了的。”
程素素早猜着了,通判娘子不是那等只知道闷在家里过日子的妇人,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走动,必与前面的案子有干系。
通判娘子见她不说话,只静静看着自己,忽觉得有些不自在,咬牙道:“娘子虽年轻,看事却明白,我一把年纪,儿子都快要有儿子了,人也糊涂啦。还请娘子指点指点。”
程素素客气地说:“不敢。”
通判娘子道:“唉,这些日子,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凭娘子一双眼睛看来,总没有坑过娘子罢?”
程素素不肯松口:“您说的,究竟是哪一桩呀?”
通判娘子心里,程素素无论是聪明是傻,总是一个能辖制得住丈夫的人,捏着这一条,她便将其余的事情且不论。管她是精是傻呢?只要能从她这里得到实信儿,就行。
通判娘子便将高家的事情讲了,问道:“不满娘子,有人求到了河东县那里,他家不敢就自己拿了主意。他娘子就到了我家,央我们来求教娘子,这事儿,可有转圜的余地么?”
程素素拣一箸笋丝慢慢嚼着咽了,通判娘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又等一阵儿,不见她发话,便说:“我明白了。”
程素素轻柔地道:“您没明白。”
通判娘子见她一脸平静,不由害怕了起来。她见过的程素素,有大笑的,有礼貌的,有淘气的,还有在盘龙观里与道士开玩笑拌嘴的,从来不曾见过这般平静得令人害怕的。
程素素道:“我说过的,有些事儿,我们不去做,是懒得计较,不值当费心的。”
通判娘子干笑一声:“那是。”
“可遇到必得去做的呢?”程素素摇摇头,“您没明白。”
通判娘子苦笑道:“我真个弄不明白这里头的事儿,不是为了给脱罪,是真个糊涂。您说,这治理一方,不是要它安宁么?设若出了事儿,将它按下了,别闹得沸沸扬扬叫人看笑话,大家都得了好处,你好我好,不好么?您给我交个底儿,成不成呢?”
程素素道:“案子的事儿,我怎么能知道呢。”
“多少能猜到一些吧?”通判娘子说自己糊涂,然则在揣摩人心上,自认还有一点心得。且以为自己对程素素只看走了半只眼,另半只还是看得准的——必能从这里得到些消息。
“河东县再磨磨蹭蹭叽叽歪歪,哼!”程素素忍不住嘲笑了起来,“我看他就是靠运气活着,再往下可不一定总走好运啦。”
“是要听话?”
程素素道:“您问过通判了吗?”
“哎呀,这是高家人求上赵娘子,赵娘子央的我。我家官人要我等等看,我这心里不踏实。”
程素素有些失望地道:“你们呐——”
通判娘子的心吊了起来:“您越说,我越悬心,您就行行好吧!”
“别急,那我就说点儿您明白的!这个事儿,如今死的是谁,怎么死的,为什么死的,都还不知道呢。人命关天的大事儿,还是不清不楚的人命官司,就敢拿钱,真是活拧了!就差这点儿断头钱么?”
通判娘子深呼吸:“要说这个,我是真知道的。我也是这样讲的,不与我说明白了,骗得我去给他们填坑,我不掐死他们!逼问下来,才说了实话。就是高家图个旌表,将个小寡妇拘在家里,看得狠了,小寡妇受不住,变着法儿地想透气儿。不合遇到王家那个败家子儿,那是个机密人么?轻狂得不得了,可不被人逮着了?这就动了家法,那抬埋尸首的也是胆儿小,慌里慌张的没留意叫鱼虾啃掉了只胳膊,又偷了东西,这才事发了。”
这与猜测的相差无几,原本江先生最后还说出来另一种可能——王家侄子只是凑巧死在那里,如今从两处都证实了猜测。
程素素叹道:“家法?那是私刑啊。那不是他们高家的家事,他们越过了朝廷处刑,却叫朝廷官员不去管?这邬州的生杀大权,就姓高了?朝廷律法就算个屁?这还是朝廷的邬州吗?若是高家的邬州,那你我明儿是不是该去高家磕头请安了?”
通判娘子并非愚妇,一个哆嗦,一个字的反问也没有:“高家是这样想的?他们……地方普通人家……”
“想什么我不知道,他们装出来的可怜相儿,我也没看见。可他们做的事儿,摆在眼前啦。这是打心眼儿里就没将朝廷放在眼里!我说过的,我懒得管事儿。为了和气,咱们宁愿客气些,是不是?可要登鼻子上脸,就别怪我撕碎了他们的脸。您说是不是?辖下出了案子,不光彩,再不光彩能不光彩过为官一方却只能过问鸡毛蒜皮?憋屈不憋屈呀?好比冬天舍粥,我可以给,他们不能来偷,来抢!”
通判娘子微微点头,补救地说:“我家那个也是这个意思,他倒不糊涂,就是胆儿有点小儿。人呐,年纪越大,顾虑就越多,老啦,自己干不动。只要知府大官人硬下心来,咱们没有不帮衬的!”
程素素道:“不过是我的小想法儿。至于官人,他一向和气的,人都是相互敬出来的,是不是?”
通判娘子为难地道:“娘子不知道,都说民怕官,他们哪里知道,官也怕民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拼着被打死,溅你一身烂泥,不好洗。”
程素素道:“谁个站着等他们?溅上了又怎么样?我家官人,绝不是指使别人趟水送死的。他会头一个下去,跟着他,甭管先时什么样儿,身上有没有泥,进到水里,就都洗干净了。”
几乎是明示了,通判娘子不住点头:“不错,不错,我这便回去劝劝我们家官人。哎哟,娘子真是京城来的娘子,什么都明白。”
程素素笑道:“别夸我啦,我在邬州什么名声,我知道,我什么时候管过了?随他们说,也就过过嘴瘾了,我何必与这些计较呢?有那功夫,计较什么不好?”
通判娘子道:“您可真是什么都明白。”
“您不也什么都明白吗?可也不会管着每一个人怎么想、怎么说,只要别给您惹麻烦,不就行了?”
通判娘子郑重地说:“就是这样!”
程素素道:“今日就不多留您了,赶明儿,我还有事儿求您帮忙呢?”
通判娘子忙说:“我家再急,也不比娘子的事儿要紧,先说与我,我好有个想法儿,不然过一刻平白说来,我这老糊涂怕不能立时就有个周全的办法。”
程素素道:“不是什么大事儿,这不快过年了么?我寻思着,好歹要寻些特产孝敬长辈不是?就想请教请教。”
通判娘子打包票:“放心,这事儿我顺手!不过,给京里老大人的,是不是要顶珍贵些、多些?”
程素素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让通道娘子放心的、淘气的笑容来:“不用,我们才成家呢,穷,不用多,意思到了就成。”
通判娘子道:“可也不能太寒酸了啊,老人家说不要多送,是心疼晚辈。晚辈真个太实诚了,岂不……”
“您说的是,我再琢磨点儿旁的。”
————————————————————————————————
通判娘子带着一身虚汗一肚子放心地走了。回到家里,见到丈夫,两人一齐说:“先前想错啦,这状元/娘子是真不简单。”
互相通了个气儿,通判娘子才知道,今天谢麟将通判、两个县令一道唤了过去,说了与程素素意思差不多的话,只不过更斯文一些罢了。通判娘子道:“要过年了,送孝敬的时候也到了,官人,知府在京里有人。谢相公那是做官做到老的人,能眼睁睁看着嫡亲的孙子吃亏吗?”
“啰嗦!我怎会不知道这个?我做官,上报圣上知遇之恩,下安黎民赤子之情,便上司不是丞相的孙子,我又岂会贪赃枉法呢?我说你,以后不要管这些求情的事儿!”
通判娘子送他老大两只白眼,伸手掐了通判一把:“官人,那河东县?”
“他?哼,我看他是叫高家那口溺死人的烂塘里的塘泥塞满了脑子,只想着他那点儿小心思,还琢磨着大家伙儿给他遮掩呢!愚蠢!早早在知府来的时候哭着投诚,说自己的难处,知府早为他作主了!平白拖了这几个月!三元及第,那是愚人能做得的事情吗?”
“你不是也说,‘再看看,看看’的么?还不是我舍着老脸去往小娘子那儿凑,吃了老大惊吓。好歹算是讨着主意了。”
“我是通判,有监督之责的!怎么能就凑上去了呢?”通判一本正经地说,“我须得冷眼看着,他才华有了,心术正不正。心术正了,为国为民,我岂有不全力相帮之理?”
夫妇二人说着,将自己也给感动了。一个便说要去书房,写写章程规划,要襄助谢麟将邬州整肃一新。一个也说,要帮刚出来独立门户的小娘子准备年礼,都是出门在外的,真是不容易。
第101章 交锋之始
火盆烧得正旺, 程素素将书房的熏笼让给了江先生去靠着, 自己在一边与谢麟并坐着。谢麟搓了搓手, 程素素又将自己的手炉子给他焐手。
江先生万分惭愧,大男人这般怕冷没用, 也是惨。有心硬撑着不要, 又怕打哆嗦, 到时候更难堪。心道, 还好,我不是靠扛冻吃饭的。
“通判娘子来讨情的?”江先生决定拿出他的本事,显得自己不是白受优待。
程素素道:“不全是讨情,在她心里,她自家的事要排在河东邹县令家的事前面。”
江先生问道:“她说了些什么事呢?”
“代邹县令的娘子问一问,高家的事能不能揽?”
“娘子怎么回答的呢?”
“给他脸, 他才有脸,要将朝廷对士绅的客气当软弱, 是自己找死。”
江先生忽然生出一点职业危机感来。他与谢麟想过会有人到后衙讨情,毕竟程素素凶名在外, 也知道程素素不至稀里糊涂就答应, 却没想到程素素会答得这样明白。江先生道:“娘子与我再说得仔细些,如何?”
程素素慢慢回忆着,为的是将“自己的名声”一段隐去, 以防说漏了嘴,其他与案子有关的都照实讲了。
谢麟得意地向江先生微扬下巴:如何?
这也正是谢麟想要向整个邬州传达的内容,只是有些话他能说得更犀利——譬如分析利害与朝廷立场, 有些话就不能由朝廷命官说出来——譬如登鼻子上脸就撕了你的脸——它适合由夫人讲出来。
程素素配合得很好。
最让谢麟放心的,无过于他们因事先没想到通判娘子求情来得这般快,话赶话说得这般深,并没有教程素素如何讲。一切是程素素自己的判断,且抓住了要害。这是她自己的眼光不坏,一准儿不会干出坑死全家的蠢事儿。
真是甚得吾心!
谢麟笑了出来。
程素素问道:“怎么?我说得不对吗?”
谢麟道:“很对的,高兴才笑的呀。”
程素素摸摸鼻子。
江先生努力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与东家一样的待遇,就得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来。江先生问道:“东翁、娘子,接下来二位且有得忙,想好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儿,有应对之策了么?”
谢麟道:“我的意思,先盯住了高家,不要闹得全州动荡。至于人选么,河东县回过味儿来,撕咬高氏会比谁都凶的,咱们就等着做个公道的好人。如何?”
江先生道:“东翁办大事总是那么令人放心,小处可想过么?”
“?”
“困兽犹斗呐!几百人的大家族,能没有一个说得上话的聪明人吗?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路数呢?设若他们抛出个顶罪的,痛痛快快认了,死罪也认,全了国法,又不与家族相干,东翁预备怎么办?”
谢麟垂下眼睑,书房里安静得掉下一根针都听得到。程素素也默不作声,手指在袖子里捻了一捻。
江先生问道:“娘子看呢?”
“偷卖玉佩的那个人呢?”
江先生笑着摇头:“他还有父母妻儿,还不定能活几天。围观的,都是高氏自家人,抑或是几代仰仗他们家吃饭的家奴。”
谢麟慢悠悠地说:“人心最险,几百号人,便是同姓,还能没个贫富贵贱?不会有七情六欲?就没一个短视的,没一个有私心的?”
江先生心道,这是您自己讲出来的,我一点也没想到您和您二叔的恩怨纠葛!
程素素也听明白了,犹豫了一下:“我还想起一件事儿来。你们说,这死了的张氏,她就没个心腹仆人?”
江先生道:“娘子说得有理,不过,有理是有理,做起来未必省事呀。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事情不晓得几十年来发生过几回了,毁灭痕迹都是老手啦!有些难的,且怕打草惊蛇。”
程素素笑道:“不过是随口一提,我倒有个想法,咱们才来的时候,不是问过牙子买雇了些人么?各家都有用惯了的牙人,高家惯用哪样的?只要没有灭口,怕是经了牙子的手远远卖了的。”
谢麟拍板:“或可一试。先生担心的也是,寻牙子的事情,要悄悄的办。”
程素素道:“我省得。”
江先生合掌道:“甚好甚好。唔,娘子,容在下再多一句嘴,快过年啦,年礼该上路啦。”
程素素笑道:“这个我也想着啦,还请通判娘子给掌掌眼,选些本地土产。原打算看这两天能采买到多少,按实数儿分好了,再对你们讲。既说着了,谢先生,咱们请先生给掌掌眼?免得走了弯路。”
话是这么讲,袖子里摸出张单子,还是先递给了谢麟。
谢麟心里舒坦,打开来预备扫一眼就给江先生,一看之下,却先怔住了:“郑先生?”
程素素道:“怎么?礼薄了么?”
谢麟将单子递给了江先生,江先生一看,却是认得,这位郑先生,乃是当朝大儒,谢麟的老师。谢麟父亲早亡,人望还在,郑先生不顾忌着谢丞相的态度,而肯指点谢麟读书,确是谢麟的恩人。谢麟考上状元没多久,郑先生因思念故乡,离京而去,程素素与他连面也不曾见过,今日却上了单子。
谢麟嗔道:“这都让你打听出来了?”既然这样,就不用让孟章从京城送啦。
“那是。”她给叶府去了一封信,叶府上还以为是谢麟的意思,况且也没什么不能讲的,就将郑先生的地址给了她了。
江先生再往下看,除了两家长辈,李丞相名字也要单子上,犹豫一下问:“李相公那里?”
程素素解释道:“李氏与程氏有通家之好,缘自先祖父起,也不是给李相公的,是送给他父母的。两位老人家人很好的。”
“这个史垣,是那个史垣吗?”
“正是史公,”程素素不好意思地说,“史先生……”
“是她老师。”谢麟直接告诉了江先生。
江先生还糊涂着,谢麟道:“六郎,史先生教过你,有什么不能告诉江先生的呢?先生,史公是李相公门生,丁忧时曾在李家家学看几个学生解闷儿。六郎与两个哥哥都曾附学李家。”
江先生精明得要死,瞬间猜着了,苦笑道:“怪不得,怪不得!哎呀呀,要知道娘子有这般渊源,在下何必做小人相,还妄图辖制?”
程素素道:“在李家读书的六郎已经死啦,我亲自送的殡。往事不好再提啦。”
江先生哑然,眼珠子一转,忽然惊了一下:“在下也有么?”
“先生在这里一日,就与我二人一般,岂会没有呢?”
“哎哟,记错啦,上回出京,还是我自己雇了头驴,使个老仆将我攒的两吊钱拉去养家的。”
谢麟不信:“我那叔叔是糊涂,他家那个却是个精明人,管家务不至于忘了的。”
“我嘴贱么,劝她别那么作,就被敲打了。”江先生翻了个白眼,提起来就超级生气!两个蠢货,砸了他的招牌!
谢麟不说话了,这事儿,郦氏干得出来。
江先生匆匆扫了一眼,记下了一个待遇与自己一样的名字——孟章。看程素素准备的名单里,二房、郦家都没落下,表现得十分平和。还有往宫里进的年礼,用小字标了,要谢麟除了上表贺正旦,还要给太子亲笔写信,写得真情实感一点。
看到这里,江先生不由笑了:“极好,极好。”
程素素看他们没有补充的,便说:“正好,要派人往出送年礼,家里人手不大够,是必得要添些人手的,我正好寻牙人,不会妨碍正事吧?”
江先生道:“有这个说法儿,就不用怕走漏风声了!将牙人骗了来再说!唔……赵通判家,也不要让他们闲着嘛……”
————————————————————————————————
三人计定,程素素也旁听完了谢麟与江先生的计划,自己能参与其中,心情还不错。通判娘子再过来的时候,就得了她一个大大的笑脸儿。
通判娘子熬了半宿,连儿媳妇都支使上了,给程素素列了个大单子。邬州哪里东西好,哪样适合老人、哪样适合孩子,都明列其中。
价钱却没有写,通判娘子极力说:“真个没有几个钱儿,您听我说,这大过年的,下官孝敬上峰,是惯例。上峰也不白拿,也要设席回请的,平素与娘子好,吃酒便吃了,年酒可没脸白吃的。不信问问,谁个那里不是这样的?况且是些土产。”
必要送了。
程素素道:“年酒是个什么讲究呢?”
通判娘子又细细地告诉了她,程素素又问了此间过年的风俗,与京城大同小异,雇的本地仆人约摸都能做好,便放心了。
通判娘子最后说:“本不该再多这一句嘴的,您知道的,邹家娘子与我相熟,有些不大落忍,我就再说这一句,就这一句。”
程素素道:“该说的,都说完啦,该做的,她也得做呀,不能总让您赔情面递话儿吧?”
通判娘子道:“您只管吩咐!我就再搭这最后一回嘴,她听话做了,我还与她照旧。她要做不到,我就顶缺将娘子的事做好,此后不再理她了。”
程素素笑道:“没那么玄,就一件事儿,过年要人手的,我想找合用的牙人……”
通判娘子拍胸脯保证:“交给我了。”
“河东县那儿,咱们说句交底儿的话,他既看不清,就交给能看清的人拿主意,听话做事,总是会的吧?要连这个都不会,那我也没办法啦。”
“哎!”通判娘子彻底放下心来了,听话,这个容易啊!只要谢麟肯顶在前面,听话又怎么样?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听他的话,非但不丢人,还能得好处呢!
应付完了通判娘子,程素素再收点了她送来的年货——非常多,堆了大半个库房。不止是本地土产,还有金银玉器,珠宝珍玩,份量拿捏得很准。“不值钱”的土产装了十几车,值钱的只有一小箱隐在里面一点也不显眼。叫不明就里的人看见了,还会讲通判家太小气,就会糊弄上官。
真是完美!
程素素没有马上分年货,先问了张富贵采买的事儿,让他多买些米面油肉。张富贵不解其意:“哪怕正月里铺子不做买卖,咱们这些也够啦。”
程素素道:“不止咱们家,年前,招待前衙全家吃一顿,去取了簿子来,将他们家里人口点一点。不在城里住,赶路受罪的老人、孩子,就折成米和肉,发给他们。”
张富贵小心地:“娘子,不知前衙的规矩如何?若是前衙有,一次喂得太饱了,后面两年怕……不太好办吧?”
“就是要现在喂饱些,哪怕前衙有旧例,这些也要加上。正是用人的时候,马不吃饱了,是跑不快的。”
程素素想好了,要是一直超标了给待遇,时间长了,就习以为常,不会感激了。甚至会以为这优待与发放的人无关,不关心给予者的死活。一旦手头紧了,要削减了,还要被骂。
好在谢麟是才来这里,提高了待遇,正可激发士气。若刚让他们吃饱了,就传出风声,道是知府因宽厚公正,要被违法的土豪劣绅逼走,大家以后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他们办起案来,必会认真。
再说了,这些也花不了几个钱。穷官家会肉疼,程素素拿出这点过年福利来,并不算什么。
张富贵一想,也对,便说:“小的这就去办。”
程素素道:“要看名册,要先与官人说一声,他若说不必这样做,再说。”
张富贵应了一声,重复一遍命令,往前衙去。
————————————————————————————————
谢麟正与江先生说到此事:“要办事,就要叫下面的人动起来,不能半死不活的。”
江先生道:“赏罚并用即可。”
张富贵在外面叫一声:“大官人。”
谢麟的声气自室内传来:“是富贵?进来吧?”进来便客气地让他坐了。
两下一讲,江先生便笑道:“恭喜东翁!得一贤妻。”
谢麟面露喜色,搓一搓手:“就这么办,听夫人的。”
“夫人”二字听得江先生会心一笑,也不戳穿谢麟的野心,道:“前衙的事儿,也要动起来啦!”
江先生看张富贵走了,才说:“时候正好,太饱了,懒洋洋的不想动,太饿了,软趴趴没力气动。将饱未饱,最是好使唤。”
于是一起动起手来,邬州官员见通判家已动了起来,也都提早将年礼送来。程素素心里有数,只收官员的年礼,送得少了的不嫌弃,送得多了的酌收部分,多余的退回,拟下请客的名单。百姓富户的,分文不取,若要硬塞了来,都折成了柴米或布料,舍粥,照着户籍,给七十以上老人发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