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皇贵妃号称副皇后,无皇后时会封一人代掌六宫,实际上是皇后的候选人,有皇后的时候便不会有人居此位,唯一一个这么做的就是顺治封的董鄂妃。余下的,除了皇后,便是贵妃最尊贵了。再升令妃,和敬就要为难了。那拉氏比不上孝贤,令妃也比不上啊,不能让宝贝亲闺女难过!乾隆因此定了主意,老佛爷也因着位份的事情生出了警觉。纯妃虽是贵妃,亲生儿子三阿哥遭斥,她也上了年纪,自是好说,令妃才刚三十出头,没生儿女就是妃了,连生了一女一子,后面的事情还真不好说,老佛爷决定出手压一压。

——————

钟茗这个时候还不知慈宁宫发生的事情,更加不知道自己的两个顶头上司心里的小算盘。也不知道印象里对自己极好的老佛爷,可不单是因为“自己”这个人而喜欢自己的。

此时,钟茗正在接待命妇。进宫请安的都是有位份的人,因不是三大节,请安的范围进一步得到控制,除了公、侯夫人,便是皇后的娘家人。不过是按着礼仪来,众命妇按等级、年龄之类排好队,由太监引进,听着太监喊:“肃——跪——叩——”钟茗直想抽嘴角,分明是按照预先彩排的来的嘛!也对,非止皇室、宗室、皇亲之类,但凡命官、命妇,都会有专人教一下这方面的礼仪,还真是经过训练彩排的…

感慨万千,底下跪着的人里还有“自己”的生母,真是,让人心里很不适应啊。

钟茗的任务就是好好地坐着,让众命妇在行礼、谢座的空档里飞速抬眼瞄一下,判断自己这个皇后是不是“凤体大安”。钟茗翻着记忆,问几句某家儿女是不是长大了,是不是开始读书了之类。这里面,有一个妇人引起了钟茗的注意,这是个极有气质的女人,约摸与自己一般大,保养得也极好,这是谁呢?仔细回想,晴天霹雳!她是大学士傅恒的嫡妻,富察皇后的娘家弟妹!传说中,与乾隆有一腿,还生了个名叫福康安的私生子,为此把富察皇后气死了…MS,她与“自己”还是认识的?

这位富察夫人却是行止有礼,压根儿看不出烟视媚行来,分明是个极端庄的大家主母!以钟茗的了解,乾隆,是不可能勾搭上她的,更不可能弄个私生子出来…

富察夫人也在肚里思量,自己是元皇后的娘家人,那拉皇后待自己家人却是不冷不热的,虽不见亲近,倒也没有过故意为难。想当年,两人同时参选,还称得上是熟人,只是那拉氏被指给宝亲王,而自己被撂了牌子。昔看去见夫姐宝亲王嫡福晋的时候,还常打照面的,那拉氏的脾气二十年不见一改,实是让富察太太有些无语,白长了副精明的样儿。

这次晋见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皇后虽号称母仪天下,然则在上有太后皇帝,自己也没有一手遮天的时候,并不能随意的,按着礼仪来,这样的正式接见,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况且,皇后的生母,乌拉那拉太太还带着长媳在一边等着空出一点时间来说点儿体贴话儿来呢。

众命妇跪安后,乌拉那拉太太与长媳喜答腊氏便被留了下来叙话。

钟茗一点儿也不怕穿帮,在宫里,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都能糊弄好几天了,何况见个二十多年来一年见不着几次面儿的“额娘”?现在,自己可是连记忆都得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果然,乌拉那拉太太抬眼细看了钟茗一会儿——也没有太长——就说道:“奴才瞧着皇后娘娘的气色还好,只是清减了…”

钟茗一噎,苦笑道:“还好,正觉得天儿热,瘦些便耐热。”

乌拉那拉太太自得到十三阿哥没了的消息,便心神不宁,想进宫探视,偏偏皇后又病倒了,无人召她。幸亏后来皇后好了,前几日宫里还赏出东西来,有皇上在木兰得的东西,可见皇后现在过得不错,乌拉那拉太太这才放下心来。

自递了牌子心里就在盘算着了,生了个皇后女儿,自是得意,只是…沾光却沾得并不算多啊~想着,又恨恨地想起了方才排在自己前头的大学士傅恒之妻富察夫人来,都怪她们家!

按制,皇后父当封一等承恩公,富察皇后之父李荣保早卒,乃是追谥,乾隆十三年,孝贤崩,又追谥李荣保之父米思翰为一等公。偏偏傅恒居然固辞爵位,自己立了军功,又哭着喊着地再次辞了皇帝封他的一等忠勇公。弄得乌拉那拉家也得不到应有的爵位,乌拉那拉太太恨得牙痒!琢磨着要在女儿面前上点儿眼药,让女儿抓紧了皇帝,也好给娘家谋点好处。

乌拉那拉皇后虽然长子才五岁,可自己已经四十了,家中的兄嫂年龄更大,喜答腊氏都抱孙子了。可是,喜答腊氏虽算得上当朝贵戚,自己的身份并不高,且自己的儿子官位也不显,也难免想借皇后之力。

婆媳俩这么想着,语气间便透出热切来。一时又说到令妃家人的“嚣张”来:“不过是个不知道弯了几道的亲戚家的女儿,嫁着了福伦这么个‘大学士’就开始结交起士人来了,谁不知道他们魏家是包衣出身的?就这么张狂起来了!什么学士?不过是个协办!”

好么,福伦都出来了!钟茗一撇嘴,却也听出来那拉太太语气里的酸味儿来的。乌拉那拉氏说是著姓大族,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在今朝,像这样拿得出手的人物还真是不多。又听得喜答腊氏道:“福家的两个儿子,居然一为阿哥伴读,一为御前侍卫,令妃怕是又要得意了…”

钟茗皱了皱眉头,福尔康确是做了御前侍卫的,现在还不是侍卫头儿,不能四处走动的,这么说,他还没见着晴儿?两人还没有“那个下雪的晚上”?

第28章 人心不可测(四)

坤宁宫里,婆媳两人见钟茗皱眉,对望了一眼,那拉太太道:“娘娘,无论如何,不能让令妃再嚣张下去了,她又添了个阿哥,还与五阿哥交好,五阿哥常会便装入福伦家的!”

钟茗一抬手,那拉太太住了口,钟茗想了一想方道:“乌拉那拉家里,有拿得出手的人么?”又瞪了喜答腊氏一眼:“光知道说别人的儿子,你自己的儿子呢?!文不成武不就的!这宫里岂是好呆的地方儿?趁早回去约束好家里的几个哥儿,用功读书才是正经!光看着别人风光,自己怎不挣去?”

喜答腊氏张张嘴,又闭上了。钟茗冷笑道:“我倒是想跟皇上说,你倒让我说什么呀?!你倒是给我说一条儿瑞哥儿能让皇上看上的长处来听听!你甭急着发酸,先去让瑞哥儿弄点儿出挑的事儿出来再回我!”

顿了顿,又对那拉太太道:“额娘,我何尝不知道要在宫外多个臂膀?互相扶持着,大家互增体面。单看看傅恒,为孝贤皇后争了多少光彩?”一挑眉,发现婆媳两个并不甚在意,钟茗也有些火了,“皇上常为八旗渐腐而忧心,你们也看看现如今,八旗里能拿得出手的人,越往小一辈儿越少了,竟是一代不如一代,瑞哥儿但用一点子功,还能不显出来么?到时候,便是不用人说,他也能出头!傅恒为什么力辞爵位?不就是怕被人说是靠着裙带上位被人瞧不起么?!你们要瑞哥儿被人戳着脊梁骨说是自身无能么?!”

那拉太太的表情似有松动,喜答腊氏道:“这不是…心里急么?不说富察家的福灵安已是御前侍卫了,连那个福尔康,也是三等虾了,可偏偏,娘娘的亲侄儿…不是瑞哥儿不上进,可总要给他个好位子才能显出来不是?八旗里头有能为的人也不少,可有多少人或是家族不显,或是无人提携才埋没了的…”

钟茗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拉皇后没少为娘家人求过恩典,只是乌拉那拉家族虽大,近来却是不争气的比较多,实没有让乾隆能看得上眼的。眼前这些人,居然还不思上进,要撞木钟!

“去让瑞哥儿好好读书,还有,庆哥儿,我不看正黄旗官学里的考语,只告诉你们一句,要能应付得了皇上考较!你道皇上什么都不懂么?我便递了话儿,皇上能不问一声儿就抬举了他?”

喜答腊氏喜道:“娘娘尽管放心,瑞哥儿和庆哥儿都是上进的,官学里的人都夸…”

“他们是夸瑞哥儿呢,还是夸那拉家的大少爷?或是夸皇后的内侄儿?”钟茗不软不硬地噎了喜答腊氏一句。

事到临头不由人呐!想好了要好声好气,引导“娘家人”努力上进争点气的,可看到“额娘”和“嫂子”如此作派,钟茗还是忍不住飙了。

“那还不是一个样儿么?”见钟茗不高兴了,喜答腊氏怯怯地放低了声音。

见喜答腊氏语塞,那拉太太道:“不管怎么着,娘娘是当朝皇后,总不能让娘娘的娘家太寒酸了罢,家里有人,也好为娘娘多出点子力气。”

钟茗揉揉眉心:“额娘说的我尽知了,宗族强盛,自是好事。”娘家虽然没有什么好得出挑的人物,确也没有什么坏得出格的标准“国舅爷”——标准国舅爷:欺男霸女、残害忠良、扰乱治安、有志气一点的还要造个小反什么的,最后,被个“清官忠臣”给喀嚓掉——也算是省心的。

再看看那拉太太,钟茗也心软了,没有这么个姓氏,那拉氏也未必当得了皇后。家里人也就是心里酸一下,到自己面前念叨一下,真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儿来,也没扯过自己的后腿。可这家里,真没出挑的人!

想了一回,钟茗道:“这事急不得,我自会想办法去,”沉吟片刻,“总在这两年,且别心急,不要惹事。还有,我可没许下什么,甭回去瞎嚷嚷,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没事儿也要生出事儿来,得不到赏怕还要受罚呢!”

喜答腊氏一个寒颤:“嗻~”

果然是…方才还道她们是势利人,现在看来,不过是平凡人罢了,会眼红,也会害怕,并非是肆无忌惮。真不符合“奸后”娘家人的标准啊!

“几个侄儿的资质,不是上佳,却也不差的,”钟茗放缓了语气,“用不着太出挑儿,反倒招人的眼,额娘,嫂子,如今这宫里…方才我太性急了,说话快了些…”

那拉皇后原也不是朵温柔解语花,娘家人也是知道的,又想着令妃的得宠生子、皇后丧子,自己这么催着她,有些不太厚道。皇帝待那拉皇后比待富察皇后确差了一些,自己家人比起富察家,也是次了一点儿。喜答腊氏讪讪地不好开口,那拉太太此时抹起了眼泪:“娘娘过得也是艰难,家里何尝不知道,也想为娘娘办事,只是,总使不上力。好好的一个阿哥,就这么没了…”

钟茗也不自在了起来:“现在正是该老实本份的时候,非但是你们,便是我…罢了,说这个也没意思,”又对喜答腊氏道,“不用太逼着孩子们,只别荒废了学业就成,我的侄儿,若有真本事,自不会埋没了。”

喜答腊氏起身应了。

———————

等到那拉太太婆媳俩离开了,容嬷嬷才近亲小声对钟茗道:“皇后娘娘,您方才怎么发作起自己人来了?”

“咱们正在宫里,正要万事小心呢,”钟茗也知道过火了,脸上瞬间僵了起来,以前的那拉皇后脾气虽然不好,却不会对自己的家人这样发作,匆忙之间找了个说词,“嬷嬷忘了先头我说的么?越是吵着闹着,皇上越会厌弃。不争不要的,皇上能给我的,比我自己要的还会更多呢!”

容嬷嬷大悟:“正是呢!可是,娘娘怎么不跟那两位说清楚呢?都是至亲,您只要一说,她们二位自是能明白的。”

我这不是气得没想起来么?钟茗拉着旗袍的领子给自己扇风。

NND!穿越真不是正常人能干的买卖!穿谁不好还穿了个不讨巧的皇后!谁不想穿成个万千宠爱于一身、娘家又争气、儿女又可心的人啊?换了谁,遇到了个不问自己艰难、开口先要官要爵人娘家人能不生气呢?哪怕知道他们算不上不顾自己死活,又一向帮衬自己良多,听到他们催着自己争这个争那个的,也是上火。娘家人,也不完全可靠啊!得想法子了,真是不让人活了,为什么跟电视里演的不一样啊?!!!与“奸后”勾搭一党、言听计从的娘家人,怎么就…

“快到中秋了,嬷嬷出趟宫,去佐领府上颁赏去!”钟茗端起茶来喝了一口以作掩饰,“把我的意思悄悄儿地透露出去,记得不要让旁人知道。”

“您就放心吧,娘娘的娘家那拉氏家族,可有做过不着边儿的事儿么?此番不过是事情多了,凑到一块儿,老太太才着了急了。”

钟茗喃喃地道:“那拉氏家族,可不单是我们家,是整个宗族啊,居然都是中庸的。”难得没有为非作歹闹到御前的,这么看来,娘家虽然不算争气,也不算漏气了。这么个不上不下的家族,比起孝贤来,可差远了。也对,侧福晋的家族当然要比嫡福晋差一点儿,继后的家族,也要比原配差一些才好。保不齐,乾隆打的就是这个主意!靠!他对孝贤皇后,可是表现出一副伉俪情深的模样来的!

想了想,对容嬷嬷招手道:“你回去再这样说,直接跟我阿玛说,就说,是我说的,皇上,这是要压着咱们家呢,中正持平就好,万不可出头冒尖儿。”

容嬷嬷大惊:“皇上真的是要?”

“总是差不离儿的,你去的时候要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得之可喜,不得毋怨,静候便是。”要不然,就是留着那拉家的封赏等着要五阿哥登基后给,好让他儿子收买人心,平复皇后因庶子继位而引起的不满。同时,也算是警告吧?告诉大家,继后不同于元后。雍正母家乌雅氏是在雍正登基后封的、老佛爷母家钮祜禄氏是在乾隆登基后封的,以此类推…这是要把人情留给五阿哥来做了?!可惜,这位阿哥爷不懂皇帝的心!丢下爹娘儿子,跑去逍遥快活了!

余下的人里…十五阿哥…以乾隆对令妃的粘糊劲儿,保不齐,她还能再生个阿哥出来呢!要是让她的儿子当了皇帝…那我就不要想着活了!

钟茗恨得牙痒痒!正在恼火间,素芯进来回话:“皇后娘娘,兰公主打发身边的红叶来说,今儿晚上在慈宁宫用膳与大公主、晴格格一道。十二阿哥被皇上带去养心殿了,皇上还召了其他阿哥一块儿。”

“既这么着,便传膳罢!”钟茗正在暗怒,随口吩咐了一句。

坤宁宫里的奴才极有眼色,到了钟点儿,就开始准备做饭了。一声令下,一刻钟不到的功夫就都端了上来。

钟茗看着金质的执壶、盘、碟、碗、匙、筷,忽地想起一事来,不由心中大恚!

皇帝都是渣!

[1]三等虾:即三等侍卫。

第29章 皇帝都是渣

钟茗看着金质的执壶、盘、碟、碗、匙、筷,忽地想起一事来,不由心中大恚!

皇帝都是渣!

顺治废后时是怎么说的来着?奢、妒!笑话!她可是个“丽而慧”的女子啊!既“慧”又怎会做傻事?

妒?只是因为容不下董鄂氏罢了,别的妃子,顺治可没少纳,也没见有什么记载说这个废后残害妃嫔皇嗣!她哪里妒了?倒是这个董鄂氏,来路不正啊来路不正,至少,那拉皇后的记忆里,在看过的先朝实录里旁的妃子都会写某年或是多少岁为某帝之妃/嫔/贵人,除非是极不得宠的,才一笔带过不细说的。唯她,宠擅后宫死谥皇后的董鄂氏,只一句“年十八入侍”,入侍啊,不是为世祖某妃,这入侍是什么意思?十八岁啊,老姑娘了,八旗十三岁就要选秀了,十七岁就“逾岁”了,十八岁的董鄂氏,这其中的猫腻,哄鬼呢?!她十八入侍了,孝庄就不让命妇入宫伺候了!分明是已婚妇人不安于室,上赶着要当皇帝小老婆,或许,还要谋求一下大老婆的职位!

奢?因为饮食不见金器而大怒?钟茗看着眼前的金器越发地觉得刺眼了。真是什么都能拿来说事儿!博尔济吉特氏,堂堂明媒正娶从大清门里抬进坤宁宫的皇后,居然不能用金器?她不怒才怪!分明是该得的东西,当然要生气。

这宫里可真是个颠倒黑白的好地方儿!!

忽又想起这历史上的那拉皇后,结果比静妃也好不到哪里去啊。一个哆嗦,亲舅舅家的表妹,皇太后的侄女,蒙古亲王嫡女,一丝毛病都没有,就能寻个经不起推敲的名头给废了,自己呢?该庆幸乾隆是个死要面子的家伙么?便是收了四份宝册,为了他自己的名声着想,到底没有下了废后的诏书。

这么想着钟茗心里稍安了一点儿,举目望去,觉得坤宁宫阴暗死寂得吓人。就算没正式废掉,那下场比静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是更差!静妃还有个姑姑当太后,自己呢?似乎是青灯古佛地冷宫住到死?钟茗打了个哆嗦。

咽了口唾沫,倚到宝座的后背上靠着,拍拍胸口,眼光渐渐坚毅了起来。不能坐以待毙!不过,如果自己猜得没错,乾隆现在还是有着要保全自己,留着乌拉那拉家的意思的,还是想着给那拉氏来日尊荣的。钟茗稍稍安了一下心,再回忆一下破碎的情节,似乎小燕子进宫那会儿,皇后还是掌着六宫的,让小燕子学规矩之类的事情,皇帝也是能听得进皇后的进言的。

钟茗点点头,心中有了计较。现在还没到强大的主角定律出现、挡路者死的时候呢,自己还有筹谋的余地啊~待到了两位姑奶奶出现的时候,自己也能掌握更多的资源了,也不必跟这两个姑娘斗来斗去了,说句难听的,就是固伦和敬公主,丈夫出了岔子,她也得老老实实呆着,固伦额驸在乾隆十七年的时候也是被夺过爵的,复爵也是因为军功的,可不是和敬哭闹求回来的,何况是外头来的野丫头?乾隆这个死要面子的…

话说,小燕子在事情败露之后,是为什么能免了罪还封了格格的?

算了,反正还没到时候,眼前的事情要紧,钟茗拿起筷子吃饭了,把嘴里的饭粒儿当仇人似地嚼着。

中秋转眼就要到了,宫里忙着打赏,月饼、石榴等物虽是哪里都有,宫里还是要往外头赏出一些的。钟茗打点好给娘家佐领府的东西,又下赐了各式金银锞子并如意、拐杖等物,让容嬷嬷去宣赏。容嬷嬷会意,留下一个放心的眼神自去了。

乌拉那拉家听说是皇帝的盘算,又听着容嬷嬷传了皇后的话:“不要跟皇帝较真儿地要东西!许是皇上的考验呢,熬过了这一关才有好日子。只管埋头做事,不要张扬。”

这话实在与皇后素日的行事不相符,乌拉那拉家难免有所疑问,容嬷嬷便添油加醋,把皇后的难处说到十二分,又说了皇后近日改变的不得己,再说了皇后推断的正确性——皇上如今对皇后和十二阿哥并兰公主是越来越好了就是明证——让乌拉那拉家直点头。

那尔布道:“嬷嬷只管放心回娘娘去,便说家里人绝不会给娘娘和十二阿哥丢脸!也不会生事,只管放心。另让娘娘自己保重,有什么要我们办的,自是无不尽力!”

那拉氏族人彼此交换着眼神,且忍这一时,便有大好前途等着,那就忍忍又如何?

容嬷嬷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皇后与娘家生份了,今天走了一趟,效果很好,容嬷嬷很满意。回宫复命,钟茗也放下了心。

中秋节是团圆节,进宫赴宴的都是姓爱新觉罗的,黄带子、红带子的一堆人,还有在京的格格与额驸。尽上头一桌当然是老佛爷、皇帝、皇后为首,十几人的大桌上坐着的还有和敬、晴儿、兰馨、纯妃、忻嫔、五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四格格。六格格、七格格也被乳姆抱了来,只略露了一下脸便命抱下去了。

宴没开始,钟茗便吩咐道:“给延禧宫的东西送去了么?”令妃还没出月子,当然不可能参加宫宴了。

坤宁宫的大太监极有眼色:“回娘娘,月饼、瓜果都送了上好的。娘娘吩咐的席面也赏下了。”

乾隆与老佛爷听得极满意,乾隆便不再多说话,只管看着底下众多宗室,心下很乐。又看着和敬在身边,乾隆道:“色布腾巴尔珠尔呢?大过节的,还不来跟你媳妇坐一块儿?”

色布腾巴尔珠尔忙从不远处过来了,席上正好给他空了一个位子,乾隆笑得舒服,看向钟茗的眼神也分外柔和了。和敬也抽空向钟茗点头致意,老佛爷乐呵呵地对晴儿说:“这个节过得舒服。”

底下的王、贝勒、贝子并其夫人开始交换意见,得,皇帝还是最疼他家闺女,色布腾巴尔珠尔又要起复了。

中秋过后,就是祭礼,钟茗忙得要死,祭礼是备好了不假,可接下来就是十四阿哥的满月酒,乾隆原是要办得大一点儿,这事儿,还得钟茗操办。因是十四阿哥,钟茗还得格外显得大度才行。还有两个和硕公主的晋封之仪,也要着手准备了,朝服等物要内务府着手去做呢。

祭礼当日,众人皆是素服。钟茗一直沉默不语,只向几个夭折的阿哥牌位看去,乾隆眯了眯眼睛。依次按照仪程祭毕,乾隆忽然道:“十三阿哥,皇后所出,遘疾薨逝,朕心悲悼,谥为郡王,着有司议其封号。”

钟茗呆了,这都哪跟哪啊?高无庸机警,提醒道:“请娘娘勿悲伤过度。”钟茗这才回过神来谢恩。

八月,按照乾隆的惯例是要再去木兰顺便与蒙古诸部继续联络感情的,今年也没耽误。这回却是奉皇太后,率皇后并颖嫔、庆嫔,诸阿哥并皇,计划木兰巡猎完了再去避暑山庄。上谕纯贵妃苏佳人暂理后宫,固伦和敬公主协理。令妃听得目瞪口呆了,自己快要出月子了,皇帝答应了要给十四阿哥一个盛大的满月宴的,现在,他居然要走了?!

当然要走了,乾隆并不缺儿子,尤其还有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五阿哥的时候,对其他的儿子便不会太过着眼了。十四阿哥非嫡非长,未满月的孩子,生无异征,不过是因着令妃方得乾隆青眼罢了,然而再得青眼,与笼络蒙古相比,也是小事。

令妃如果知道乾隆的心思,一定会与钟茗有一样的看法——皇帝就是个渣啊!

听着外面的喧闹渐止,令妃便知道圣驾已经离宫了,心里估算了时辰,对彩蝶道:“去请大公主来!还是先别去了,十四阿哥快满月了,她协理宫务,自会来找我…”

和敬果是来了,乾隆走时点她协理宫务,和敬明白这是给自己面子呢,当然要尽力,送走圣驾的当晚便来与令妃商量十四阿哥满月宴的事儿。

令妃果是笑道:“公主太客气了,照例办就是了,过了礼数,怕折了他的寿,想当年,十三阿哥何等风光…”又叹道,“本是想着他生的时候没见着皇帝,满月的时候,皇上原是答应了,谁知,又与皇后奉老佛爷去了木兰。”眼里透着受伤。

和敬道:“娘娘何必自谦,这是皇阿玛吩咐下来的。因着要见蒙古王爷,皇阿玛走得急,这才走得急了的。”

令妃的眼睛一亮,又恢复了正常。

和敬的眼神深了起来,继续与令妃商议满月宴的事儿。

又隔了几日,皇帝从木兰赏来鹿肉、鹿尾等物,阿哥们也各有孝敬的东西送回来。五阿哥从木兰孝敬来鹿肉,看着是纯妃的体面,孝贤教导出来更兼主持家务十年的和敬心里有数,如何送贴心又不显眼的东西,可是内宅妇人的强项,这个五阿哥还没练到家呢,一面在肚子里冷笑。

仔细想来,令妃待自己好,对诸阿哥,五阿哥尤其的好。先头几年还不觉得,她对几个阿哥都是和善,自从愉妃去后,皇阿玛又对五阿哥青眼相看,这才像如今这样亲近起来的。若说因为丧母的缘故,金佳氏的几个儿子也是没了娘,这两年也不见她像待五阿哥一样对待。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