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收拾完了永璂的行李,就是十格格的了,这回钟茗没能成行,两个孩子倒是有福了。老佛爷因晴儿大婚而紫薇即将指婚,觉得膝下荒凉,乾隆与钟茗说了十格格随驾的事情之后隔天就跑过来想跟钟茗商量着把十格格抱去慈宁宫养。

“你现今手上事务太忙,别累着了。”乾隆这么说的时候钟茗很是惊诧。

“这是当做的。”

“朕看着十格格极投老佛爷的缘,不如权养在老佛爷跟前,”乾隆看钟茗的脸色木了一下,心里有一点不快,念及十格格是皇后中年所生,十分宝贝,乾隆没有在脸上带出不赞同来,仍是缓声道,“坤宁宫与慈宁宫隔得也不远,你想看就看去,老佛爷上了年纪,总不好让她老人家太寂寞,十格格养在慈宁宫是她的福份,老佛爷解了抑郁,也是我们的孝心了。”

钟茗舍不得撒手,然而乾隆的意思她又不敢违逆。叹了一口气:“我自是舍不得十格格离了我,但也不全为了这个。老佛爷最会调-教女孩儿的,看晴儿的样子就知道了,我怎会不想让十格格也像晴儿一样伶俐可人?只是,皇上倒是想想,老佛爷已经七十了,虽然仍是玉体康健,可我怎么敢拿十格格去劳动她老人家呢?养晴儿的时候,那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乾隆一顿:“朕再想想。”

钟茗舒了一口气。

乾隆转脸去召了太医,细细问了一回老佛爷身体状况。太医院提点最怕的就是这类尊贵的病人,但是对于老佛爷的身体问题,他是没有顾虑的,非常肯定地打包票,老佛爷的玉体好得很,未来十年只要不是天上掉石头正砸到她脑袋上,她都不用拄拐杖!乾隆暗中观察,看老佛爷对紫薇也是关照,却不似晴儿在日那么默契无间,想来是相处不久的关系。

正赶上晴儿闻说老佛爷要启程,赶过来请安,老佛爷不免唏嘘一番:“要不是你新婚,我真想把你带着一块儿走。”

乾隆玩笑似的说着:“紫薇丫头也快出阁了,老佛爷想不想再调-教个孙女儿?”

老佛爷不好扫乾隆的兴,打起精神:“你是有主意了?”

“十格格——”

“好啊!”老佛爷挺痛快,这个孙女儿生得像乾隆,正弥补了以前不能亲自养大儿子的缺憾。又是嫡女,还聪明讨喜,老佛爷正是寂寞无聊的时候,同意了。

这回钟茗是什么借口都没法找了,再推脱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一个弄不好,十格格也要跟着受牵连。现在不但得欢欢喜喜地把女儿送上去,还要担心她会不会在慈宁宫上演‘哭着找妈妈’的戏码,弄得老佛爷与乾隆不痛快。

十格格对祖母并不陌生,老佛爷对她好,对她皇额娘也好,问过了除了换个地方住,其他的什么都不改变之后,就没哭也没闹。把钟茗郁闷得不轻,连着两顿饭只管拿着筷子捅碗里的米粒,吃的没有戳烂的多。

容嬷嬷劝道:“奴婢知道娘娘舍不得十格格,可是您想啊十格格得老佛爷喜欢,对她的更有好处。再者,您是皇后,又不是一般妃子,就是天天去看十格格去,也没什么不行的啊。慈宁宫,您是每天都去的,又不会有人拦着您。十格格有老佛爷看着,谁敢动她一个指头不成?忻嫔倒是想把八格格送过去,可是老佛爷偏偏喜欢十格格呢。您正好静下心来,好好看顾十二阿哥,十二阿哥的前途有了,您和十格格才更有保障。新的秀女又要进宫了,正是关键的时候呢…”

这个时代,有身份的人不兴亲自养孩子,容嬷嬷不觉得十格格养在老佛爷身边有什么不好。只是请老佛爷照看十格格,又不是像那些位份不够的,不许自己养孩子这是本质的区别。容嬷嬷觉得钟茗这样的苦恼完全没有必要。

“您倒是在担心什么呢?就是外头人家,老太太要亲自养孙女,难道是件坏事不成?十格格天天能见到您,您还要她一不见您就大哭大闹么?那样您又该头疼了,”容嬷嬷有点儿啼笑皆非的感觉, “当娘的都想儿女跟自己亲近,可是您也不能让十格格跟她亲祖母不亲近吧?”

钟茗只能当成是让婆婆帮忙带孩子了,其实事情并不是那么糟糕的,就算是两百多年后,父母帮忙看孩子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坤宁宫与慈宁宫的距离,也就是两个相邻小区的路程,并不耽误她看孩子,也不至于疏远了母女情份,只是这样把女儿打包送走,让钟茗难以接受。

“我就是不答应又能怎么着?抱都抱走了,现在最好是老佛爷、皇上、我、十格格、永璂全都乐呵呵的,大家想的都一样,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好事儿,各得其所,这样一团和气,对所有人都好。我要不痛快了,反倒弄得所有人不开心,何苦来着?”事儿就是这样,大家的观点一致了,就什么事儿都痛快了。你要是跟别人抵触了,尤其还是比你能耐大的人抵触了,只能是给自己找不痛快,顺带的连累他人。怎么办?调整吧,至少,在你能反了天之前,还是老实一点比较好。

钟茗自嘲地一笑:“得,先把秀女儿都安排了吧!到时候就闲了下来,那可就有功夫尽媳妇的本份,伺候老佛爷去了。”

第110章 千头百绪事

生活总不给人以伤感的时间,再担心女儿,钟茗还是得把手头上的工作给做完了。其实十格格在慈宁宫过得并不差,伺候的嬷嬷、宫女、太监都是原来用惯了的,桂嬷嬷、唐嬷嬷、孙嬷嬷等老佛爷身边有头有脸的老嬷嬷也是受过钟茗大恩惠的,有事没事都会多上点心。更兼皇后地位稳固、十格格也得老佛爷和皇上的欢心,她同胞哥哥又是皇上很看好的皇子,谁也不会没事找死地慢待她。钟茗见自己每次去慈宁宫请安女儿都还认得自己,乖乖扑上来要抱抱,拎起来掂掂,还长沉了不少,也渐渐放下心来。一家人的情份不减,女儿被抱走的怨念就轻了很多。她本来更多的不快就是因为乾隆很没人权地把女儿抱走,而不是觉得老佛爷抢了自己的女儿。何必要在心里先把自己放到跟老佛爷的对立面上?如果不是乾隆先开口,换个方式,钟茗也不会抵触着让女儿去陪一下孤独的婆婆。

做了几日的心理建设,最重要的是女儿过得不坏,钟茗的心情好了一些,也有精神安排秀女了。

时间还算宽裕,只要在乾隆起驾前有个结论也就成了。主要人员的指婚安排,已经被反复地讨论了好几个月,乾隆、老佛爷的意见也逐渐统一了,问到钟茗的看法时,因不是给永璂选媳妇钟茗心里很轻松:“皇上和老佛爷看中的,自然都是极好的。”都挑挑拣拣了几个月了,真要是还留下了不好的,那也只能算皇家的运气不好了。钟茗这几个月冷眼看着,觉得秀女的质量一如既往的不坏。满人重女儿,有时候教育得比儿子还仔细,犹是大家子出来的,能差到哪里去了?

老佛爷与乾隆也就是这么随口一问,皇后有意见呢,就听听,没意见,他们也不会硬要皇后说出点什么来——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永瑢这回要娶的嫡福晋乾隆给他指的就是西林觉罗氏,这个基本上算是内定了的,西林觉罗氏是老佛爷早就见过的,很合老佛爷心意。永琪也不能没有媳妇,但是看他目前的状况,他的指婚就成了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乾隆也不好伤了重臣之心,把大学士、军机大臣之类人家的闺女指给个半圈禁的皇子——左看右看,乾隆的手指一点一点的往下挪,捞起笔来点了一个知府之女为永琪嫡福晋,钟茗估计那个知府全家都要号啕了,这根本就是打点了嫁妆送女儿去坐牢么!不但家里少了一门可以走动的亲戚,嫁给皇子当嫡福晋,嫁妆还不能不贵重,怕是要把家底子掏去一半儿还多,不号啕才怪。

与此同时,皇八子永璇也被封为贝子,分府大婚。只是先指的并不是嫡福晋,而是侧福晋,据说这是惯例,即使是皇帝大婚,也要妃子先入宫,尔后由妃子率宫众跪迎皇后。就是乾隆,也是先纳的侧福晋和通房,后娶的嫡福晋。

乾隆对于孙子还是很好的,一个皇长孙、一个是偏疼的次孙,这回倒是不先赐侧室了,俱指婚名门淑女为嫡福晋。

此外还有眼巴巴等着指婚的诸宗室,康熙儿子多,孙子自然也多,共有百多号人,这些都是乾隆的堂兄弟,很多堂兄弟的儿孙也都大了,这个数目加起来估计除了宗人府专门负责统计的人员,连乾隆也说不清楚。这些人与乾隆从宗法血缘上来算都是近支,也有这个面子求恩典指婚。乾隆扳着指头一算,正在婚嫁之龄的宗室近支就有二三十个,这些人家里除非是往死里得罪过乾隆的,否则他还不好意思指质量不好的秀女给人家,秀女还真是不够用的了。乾隆想想自己还有和贵人等,估计也是没有人让他看对了眼,非常大方非常显得不好美色地胡乱点了一个秀女给个答应的名号——兴师动众地选秀,皇帝不留下一个实在说不过去,弄不好过两天就要传出关于皇帝某种能力的猜测了——其余的质量不错的秀女就统统拿去填了宗室的窟窿。

皇后娘家的两个姑娘都有了归宿,指婚的品阶并不高,因是指婚下来的嫡妻名份,寻常事由夫家动不得她们,倒也满意。

忙完了这些,乾隆与老佛爷才按照早先排好的日程表启程而去。

皇帝与皇太后走了,京里宫中,顿时冷清了不少。钟茗总结出了一条规律——乾隆一走,宫里就安静、事情就少、她就过得舒服。现在最令她挂心的无过于永璂与十格格是不是过得舒服了。

福隆安此番又随驾而去,他倒细心,三不五时就往宫中汇报一下情况。和嘉则是留在京,常入宫请安,也把更详细的消息带到宫里来。一双儿女的生活情况一点一滴地传到坤宁宫,钟茗的担心才轻了些,仍然不时打点一些生活用品就着驿马送去行营。花露水是稀罕物,临行前就给儿女各带了一小瓶儿,草原蚊虫多,钟茗恐不够用,又捎了两瓶子去。永璂的衣服、十格格的玩具,钟茗无事翻拣库房,看到可意的,一股脑儿的都往行营快递。乾隆与老佛爷也不能怠慢了,可惜二位缺的东西太少,钟茗对他们毕竟不比对自己的儿女尽心,只能看想到儿女缺什么,置办的时候一并给这两位弄些同样的东西。

说来福隆安、和嘉这小两口的日子过得也有一点点憋屈——两人感情不错,难过就难过在这不错上了,新婚燕尔,丈母娘就死了,按照规矩和嘉要守孝,新婚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夫妻就得相守以礼,确实不太人道。女婿为岳母本不用像女儿一样严守规矩,丧期也要短一点,但是福隆安倒霉就倒霉在他的岳母是纯皇贵妃,他得比和嘉还老实,老婆不能沾边不说,连通房丫头什么的都不要去想了。福隆安只能发奋图强,化悲愤为力量为乾隆办差,四处跑腿,用工作来遗忘某些事情。

乾隆见他守礼又勤奋,出身也好,对他更加地委在重任,鞍前马后出头露脸跑腿出力的事儿,都交给他,名其名曰‘历练’。傅恒还感激涕零地谢恩,福隆安忠君的思想还是挺重的,倒没什么怨言,更加卖力地工作,留下老婆看家。

与和嘉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兰馨,她又脉出身孕来,不宜远行。再有一个紫薇,因是待嫁,尚有不少嫁妆要准备,乾隆给她定的婚期是在老佛爷圣寿之后,一应绣品、器物都要清点过目,还要加紧学习一下未来的主母课程,儿媳妇和女儿,定位不同、要求也不一样,紫薇很需要再补一下课。有了她们三个,钟茗留守京中,日子也过得并不很寂寞。

这日三人齐聚到了坤宁宫,兰馨已去了花盆底,穿一件鹅黄的夏衫,头上也不盛妆了,一切以舒适为主。和嘉有些消瘦,浅蓝色旗袍,头上横着一莲荷纹白玉扁方,插几枚银簪,看着向兰馨的眼神透着羡慕。兰馨已经生下长子,现又怀着身子,早在大婚的时候,和嘉就羡慕兰馨能早些生下儿子,然而又是羡慕不来的,生母薨逝,总要除服了才好想旁的,和嘉与生母的情份不坏,当时略想过子嗣的事情就暂时放下了,专心守丧。

后因老佛爷想到要召太医给晴儿调养身体,钟茗索性给各公主都按此例办了。倒是查出和嘉身子有些亏损,大约是在纯皇贵妃病中侍奉、薨逝时又太哀伤才落下的毛病,幸而发现及时没落下病根。和嘉这才有些后怕,哪怕是公主,到底是要生个儿子才行,否则总不能安心,亏得发现及时否则以自己的身体就是生下儿子,怕也看不到他成人,那就太遗憾了。

和嘉的眼神又飘到了兰馨的肚子上,双手也下意识地抚上自己的小腹,暗下决心要好好调养,定为额驸生下嫡子。

正在思量间,听到皇后问话,连忙敛神静听:“我怎么听说,皇太后巡幸木兰,直隶沿途地方文武玩忽规避?”

和嘉欠身答道:“女儿仿佛也听过这事,只是身在内宅,并不甚清楚,只依稀听说皇阿玛已命下部严议,到底是个什么结果,女儿也不清楚。”

“往年瞧着都还好的,怎么就偏偏在今年弄出这样的事情来?这些人都不会瞧眼色的么?”

和嘉心道,往年都是这样的排场过来的,只是今年情形不同,皇阿玛因为老佛爷七十圣寿,要求严格的缘故,直隶沿途地方的文武做得并不比往年更差,不合没想到今年的不同,倒让皇阿玛以为他们故意怠慢了。嘴上却说:“只盼着别扫了老佛爷的兴才是。”

兰馨掩口打了个哈欠:“老佛爷心地宽慈,又有小妹妹在身边逗着她老人家玩,才不会生气呢。就是有什么怠慢的地方,下面的人也万不会让老佛爷过得不舒服的,顶多告诉皇阿玛…”

然后你皇阿玛就要整人了,反正没好事儿。“别的时候有什么不妥尚有转寰,今年不同往日,”钟茗知道这都是七十圣寿给闹的,“你们也都小心些,约束好身边的人,别闹个没脸。”

三人都起身应了。

接下来就说到紫薇的婚事了,说来这个皇帝亲生女儿,嫁得还不如养女体面,好歹养女还能封个和硕公主,规格品级都上来了。乾隆对此颇为愧疚,抽空在操办老佛爷圣寿的空档里嘱咐嫁妆要丰厚一些。不少人知道紫薇的真正来历,也禀承上意,对紫薇的婚事倒没有冷落了。

兰馨挪了一下身子,坐得更舒服些,才道:“那个范宜恒,好像在銮仪卫,听说銮仪卫挑人的时候就先选相貌好、家世清白的,因常要在御前伺候,人品不规矩的、做事不周全的早该出错被打发了,看来这个倒是个靠得住的。”

和嘉也笑着恭喜紫薇,紫薇低头不语,听兰馨的分析,再忆及当日看到的一个模糊的形象,似乎也不是很坏。兰馨较紫薇年纪为长,和嘉虽比紫薇年纪小却是先嫁了的,两个人都打趣着紫薇,又有意无意说些大婚的注意事项,比如衣服里最好藏点儿小零食什么的,不然会饿昏掉。

“大婚的时候咱们都吃不到什么东西,就是在升舆之前给吃也不能多吃,因不得有时间‘更衣’。就算有丁点儿空档,大婚礼服又沉重繁琐整理不易,那点子时间也不够用的,早间起来只能空腹,”兰馨说到当日情形怀念又后怕,很像经过了一场艰苦的战斗,然后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忆,“我就在袖子里藏了一点儿糕饼和一个小桔子,等前头的礼仪做过了,才偷偷地垫了一下。”

和嘉继续道:“新娘子入口吃食又都是生的,只为取个好兆头,子孙饽饽什么的,看着精致,却都没熟。但是当时还要硬咬一口咽下,兆头是好,心里也甜,只是吃着艰难。对了,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在轿子上就能先垫点东西了,但是记得别真吃饱了,不然见到生的东西,你咽不下去就要受罪了。得趁着那股饿劲儿,才能把生的东西吃下去。藏下的点心什么的,不过是防着仪式太长、太折腾人,怕饿晕了罢了。”

紫薇连连点头。金锁也在一旁用心记着,琢磨着糕饼什么的不能太油,否则恐污了衣裳被看出来,也不能太干,会咽不下,桔子不好,名儿吉利但是有皮,不好藏,得去搜罗一下什么合适的准备着给紫薇带了轿子上好吃。

钟茗就在一边听着,脸上有点僵硬,大婚啊!可怜我都没经历过,连九块钱一份的那种结婚都没有过…

夏日炎热,钟茗就留三人在宫里歇过晌再走,也不用去西三所了,都留在坤宁宫里歇着,反正房间也够用。兰馨与紫薇就住在以前住过的屋子里,和嘉被安排在十格格的屋子里小憩。屋子的四角摆上了冰盆,兰馨的屋子特意嘱咐不要弄得太凉。

三人走后,染墨进来禀道:“皇后娘娘,玉贵人中暑了…”

“今年不很热啊?她的冰没有按例给么?”钟茗讶然道。

染墨回道:“她不是一直病着么?又不敢太凉着,屋里就不用冰,一不用冰,她身子又弱,可不就中暑了么?这回可真是娇贵了。”

钟茗默然。玉贵人产后未及恢复好就被降了位份,身体一向不好,竟成了个烫手山竽!本来吧,宫里死个把两个低等妃嫔不算什么,随便报个暴毙什么的,也就结了,玉贵人现不得两宫之心,死了也没人会追究。但是她名下如今还有两个女儿,虽然不归她养了,到底是她生的,她死了,两个格格就要戴孝,今年是老佛爷圣寿,除非万不得已,总不能让宫里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何况玉贵人与宫中诸人不对付了若干年,谁坐镇后宫的时候她死了,都要担一点干系。虽然不怕,可能不背这个赶尽杀绝的恶名,是谁也不愿意背的。

“让太医院好好照顾着!”钟茗咬牙,“不能让她现在死了!”

“嗻!”

“真是到哪里都不消停!”容嬷嬷颇为愤愤,忽地转怒为喜,拍手笑道,“只怕她现在也是活受罪,真好!恶心了咱们这么些年,这么死了倒便宜她了!”

“随她去,过了今年,她再怎么闹,我也不管了,爱死爱活随她去。”玉贵人现在这样,也让人可怜,但是又无法放下芥蒂去关心她,钟茗只觉得噎得慌。

“对了,十五阿哥,快周岁了吧?”说到玉贵人,钟茗就想起十五阿哥来了,“还有七格格和九格格,都是七月生日?”

“可不是?三个鬼月生的…”容嬷嬷嘟囔着。

“周岁的例,不要亏待了,只是皇上不在京中,大宴什么的,我也不好出面,宫里聚一聚罢,总要给婉嫔一个面子,她是宫中老人了。”

“嗻。”

“两个格格,要看她们养母的面子,也别怠慢了。”

“嗻。横竖皇上和老佛爷不在京中,就是想更有面子,也是不能够的。”容嬷嬷道。

“唔…”

容嬷嬷见钟茗倦了,招来两个小宫女,轻手轻脚地服侍钟茗除了首饰换了衣服睡下。

兰馨等三人在坤宁宫也不能睡得太放肆,略眯了一会儿而已,不到一个时辰就重新过来正殿了。三人相偕而至,钟茗正在洗脸,紫薇与和嘉就上前服侍着插簪子佩荷包。

收拾妥当,奉上酸梅汤,又来了难事儿。沾老佛爷的光,宫中各处修缮,这其中也包括了西内。西内临水,夏日里宫中之人也会去瀛台等地游玩小住,是需要维护修缮的,可宝月楼它也在西内!为此,今年夏天都没人敢提议去瀛住散心。含香爬墙的事儿,外面捂得严实,如情的奴才都被弄死了,侍卫虽然没被灭口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去说。办事的人忌讳的是另一件事——宝月楼是先前香妃住的地方,乾隆有多宠爱含香,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修了,人去楼空的凄凉相怕乾隆触景伤情迁怒,不修,荒废了,满地荒草的惨样儿也怕乾隆触景伤情迁怒,只得写下方案报来皇后定夺——是拆了还是维持原样?拆完了是建别的还是保留空地?维持原样要维持到什么程度?

紫薇是知道宝月楼的全套典故的,摒息不语。兰馨与和嘉略听到一丝风声,更兼香妃薨得蹊跷,也不好说话。

钟茗让紫薇念了条陈,瞥了一眼正垂手等着往外传话的小凌子:“宝月楼有什么特殊之处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想了想又加上一句,“修了,只怕也是和贵人去住,她的喜好与她妹妹不同,要典雅大气得多,按这个来修不就得了?”

得了指示,小凌子麻利地打了个千儿,重复了一遍,才一溜烟儿跑去传话。

闻说乾隆停了今秋勾决的时候,钟茗庆幸自己保玉贵人一命的做法是做对了。乾隆对老佛爷圣寿是真的上了心的,秋决都停了,也是为了老佛爷的福泽,这个时候宫里是万不可出人命的。钟茗更加约束宫里,连宫女太监,能不死都不要死。

两宫带着大队人马于十月回京,持续了许久的热闹进入了高-潮,国有幸事,总有祥瑞,比如,发大水…这两年总有地方闹水灾,乾隆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热热闹闹地给老佛爷办大寿,真是孝感动天,感动得老天爷更加洒泪成雨了…

没事儿,天灾正是显示朝廷德政的时候,免免欠了二三十年都没补上估计以后还没能力缴的苛捐杂税(逋赋),就有人称颂。皇上真是仁慈,大家都是托了老佛爷圣寿的光啊!

乾隆赈完灾,回过头来继续操办圣寿节。先期,日进寿礼九九。先以亲制诗文、书画,次则如意、佛象、冠服、簪饰、金玉、犀象、玛瑙、水晶、玻璃、瑯琺、彝鼎、艺器、书画、绮绣、币帛、花果,诸外国珍品,靡不具备。乾隆的字,也就是那个水平了,他的画,咳咳,也不咋地,但架不住他的身份在那里,御笔所书,分外珍贵。

为了老佛爷圣寿,连皇太后的车辇都启用了特制的款式。自乾隆十六年六十寿开始,逢老佛爷整寿,都用这种皇太后金辇,明黄缎绣寿字篆文。比平日的皇太后龙凤金辇更气派。

到了正日子前两天,又加老佛爷徽号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皇太后,因圣寿,又颁了不少恩旨。七十圣寿当日,乾隆亲率王大臣行庆贺礼。进制圣母七旬万寿连珠,为贺。直到这时才以老佛爷的名义停止了进献。天下谁不称颂皇帝孝顺?谁不说老佛爷有福?

钟茗趁乾隆去木兰的这几个月,把宫里事务收拾妥当,为了就是老佛爷回来之后能不为庶务烦心,专一在老佛爷跟前多呆一阵儿,能多看一会儿女儿。十格格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吃住都好,三个月不见,长了一截,还认得额娘,钟茗颇为欣慰。

钟茗挂心自己的女儿,乾隆也是满心儿女事。

诸皇子、皇孙的婚事、紫薇的婚事,都是七十圣寿庆典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乾隆的计划里,一过了年节,就要奉老佛爷南巡,预计玩到夏天五月才会回来,这些婚事就要在这之前办好,也算是为七十圣寿献礼,喻意着子孙都已长大成人,只等开枝散叶,百代兴旺,这样乾隆才能安心陪老佛爷玩去,以南巡作为本次圣寿庆典一个的美好结尾。

内务府与礼部忙了个人仰马翻。这么多场婚事挤在一块儿要办完,是件高难度的事情。万事认真的乐克被乾隆调到吏部去了,新任的礼部尚书德保在大冬天忙得满头大汗,他家女儿被指婚为永珹侧室,忙完了差使还要回家给女儿办嫁妆办婚礼送嫁去。

乾隆也要给女儿办嫁妆,为了弥补对紫薇的愧疚,他对紫薇绝不吝啬,除了内务府按和硕格格品级置办的嫁妆,他还翻出几样珍藏的古董字画拿出来当陪嫁。范家是书香世家,紫薇又称得上小有才名,乾隆深觉自己这份嫁妆十分合适。乐呵呵地亲自展开一轴画让大家赏玩,紫薇看了一眼就感激地道:“皇阿玛,《溪山行旅图》太珍贵了!我怎么能接受呢?”

乾隆大乐:“怎么就不能呢?你是朕的女儿,朕给女儿陪嫁,什么好东西都舍得!”

这对父女在一边互诉温情,钟茗只能眼角抽抽在看着乾隆的一方大印挟着朱红的印泥,方方正正落在名画的正中央贴在半山腰上充当四角太阳照耀山河。破坏文物,是要判刑的!

第111章 一点点觉悟

乾隆要表演慈父戏码,钟茗也要有所表示,把好人做到底。一般人家嫁女儿,在出嫁前也是要做母亲的多嘱咐两句的。夏雨荷是早就死了的,钟茗就得意思意思地揽下这个活计。尤其紫薇的夫家还是她下手选的,怎么着也得跟紫薇说一点什么。

紫薇领着金锁进了坤宁宫的时候,主仆二人心里还在纳闷,今天传话传得有点儿奇怪。皇后并不常召紫薇的,按规矩,紫薇每天都要向皇后请安,皇后每日也要去慈宁宫,而紫薇是在老佛爷跟前的,一天至少见两次面,有多少话也不会没有机会说。所以,没有重大事件、紧急事务的情况下,皇后不可能派人去传她,这回还是点名要把金锁带上。

钟茗当然不是没事遛她们俩玩儿的,她是想了好几天,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这对主仆的。

当钟茗问到紫薇大婚后金锁的归宿的时候,主仆二人都有一瞬的惊讶,在她们看来,彼此的命运早就是拴在一块儿的了,还要谈什么归宿安排呢?紫薇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中离了金锁会是个什么样子,而金锁,更是一直死心塌地地跟着她们家小姐,哦,现在是格格了。

金锁心中的焦急已经表现到脸上了,碍于规矩却不敢抢话,只能在一边干着急,如果情况允许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是格格的丫环,当然是跟着格格的。”

紫薇也没有想过金锁离开的问题,主仆二人一直过得很好,为什么要分开呢?因此,紫薇很惊讶地道:“皇额娘,您为什么要这么问?”

这只是钟茗的一点点执念罢了,总觉得金锁是个好人,一直做那种不但生时鞠躬尽瘁,死时还要当人家的垫背的炮灰配角,风光没她的份、倒霉的时候她一定要陪绑,那实在是太悲催了。金锁又是个能干的姑娘,如果不是不幸父母没了卖身当了丫环,只是生在一个普通民人家里,她也能把日子过得踏实。说句难听的,金锁当紫薇的丫环,有点儿委屈了。

“你这些日子学的管家道理都学到哪里去了?”钟茗带上一点埋怨,“管家不光是看看账本、吩咐吩咐饭菜!还有要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

紫薇糊涂了:“这跟金锁有什么关系?”

“我且问你,到了范家,你要给金锁一个什么身份?”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