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甄玉听完,转开了心思,曾家富裕,要什么寿礼买不到,非得到王家来问?

至晚,她倒是听闻了,原来王正瑶想寻一幅她前世的画。

这会儿,曾少阳正和王正卿在书房中说话。王正卿手头自然有一幅甄玉生前的画作,只他不愿意拿出来,便哄曾少阳道:“郎子也知道,我之前和甄榜眼不和,他哪儿肯赠画给我?郎子不若到任达良处问问看,没准他那儿倒有一两幅也未定。”

曾少阳苦笑道:“任达良纵有,哪儿肯让给我?”

待得曾少阳出了书房时,却在廊下碰着一位俏丽的丫头。

丫头传话道:“三夫人说她有一幅甄榜眼生前的画,若是郎子想要,拿一个人跟她换就行了。”

曾少阳一听大喜,心里埋怨王正卿道:还说没有画,嫂子不是藏着一幅么?一时问丫头:“三夫人让我拿什么人跟她换?”

丫头道:“三夫人说了,就要今儿午间吃饭时,站在郎子身后服侍那丫头。”

“哦,是红袖啊!”曾少阳虽有些不舍得红袖,但一想那幅画,只得咬牙道:“去告诉三夫人,什么时候拿了画过来,就什么时候领走红袖。”

这位红袖,却是自小服侍他的丫头,虽未收房,究竟看待的比别人不同些,不想甄玉会看中这个丫头。只是,王家什么丫头不能得,非要红袖?

曾少阳回到客房,把这个问题说与王正瑶听时,王正瑶也是不解,她倒不憋着,直接就去找甄玉问究竟。

甄玉道:“因这位丫头像我在江南一位旧友,一见生了亲近之心,所以想讨了她在身边服侍。”

王正瑶一听,虽不大信,到底不再相问,只道:“既这样,把画交给我,我转头让红袖过来。”

甄玉笑一笑道:“且待我临摩一幅出来,再行把画送到你们房中。”说着想一想,悄嘱王正瑶道:“此事先不要跟你三哥提起。”

王正瑶也怕节外生枝,闻言道:“这是嫂子私藏的画,三哥不知道?”

甄玉点点头笑道:“他若知道了,没准只让我把画送给你们,却不许我要你们的丫头呢!”

王正瑶捂嘴笑了,这会看甄玉,却是顺眼很多,若是从前说话也这般爽快,大家倒至于闹不欢?

一时闲聊,王正瑶又提起一事,笑道:“听闻上回你在王府显了身手,下棋赢了白娘子和妙丹郡主?”

这事儿早已在各府夫人中传开了,也没什么可隐瞒的。甄玉便笑着说了经过。

王正瑶听得甄玉下棋还赢了清风庙老和尚,一时失声道:“老主持可是国手,京城里下棋和他有输有赢的,真没多少人,更不要说连赢四局了。嫂子既有此棋艺,从前为何不显?若肯显了,闲时和三哥下一盘,关系也就缓和了。”

甄玉但笑不语,从前常和王正卿下棋,彼此熟悉棋路,现下可不敢和他下,一个不好,被他看出端倪,却要如何解释?

王正卿却不知道甄玉准备拿画跟王正瑶换丫头的事,这一晚想了想,便至甄玉房中来。妹妹和郎子来府做客,总要打听府中诸事,自己和玉娘不和,一直不同房的事,被他们知道总归不好。若自己安歇在玉娘房中,也可堵了众人之嘴,止了谣言。

甄玉昨晚那般,还以为王正卿这半年定然绝迹她房中了,不想他又来了,一时惊讶道:“你怎么来了?”

“怎么,我不能来?”王正卿有轻微不满,见我来了,不是该惊喜么?

甄玉摸摸下巴,马上又放下手了,以前的习惯动作要弃掉,免得被王正卿疑心,一时又扬声吩咐立夏道:“上茶,我用那只荷花杯,给三爷用昨晚那只玉青杯子。”

立夏摸不着头脑,却还是依言寻出杯子,倒了茶端进去。

王正卿见甄玉自己端了一只荷花杯,把一只玉青的杯子递给他,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杯子不是一套一套的么?都只剩下一只了?”

甄玉笑道:“不是呀!昨晚看你挺喜欢这只玉青杯子,亲了又亲,就特意吩咐了,小心收好这只杯,每碰你来了,就用这只杯子上茶。”

王正卿:“……”

那里王正瑶听闻王正卿到了甄玉房中,倒怕拿画换人的事黄了,一时着人去请王正卿,只说是曾少阳有请。

王正卿自然不会拂了妹夫的面子,忙忙就去了。

稍迟些,就传来消息,说道王正卿和景少阳论起学问,且喝了酒,待会要安歇在书房,就不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刚接到编辑通知,本文10月19日(明天)入V。入V当天三更,大概是一万字出头。

因为贡茶现在是宅在家里码字,如果码字能补贴一点生活费用,就会坚持下去,所以希望大家看得下去的,能够订阅支持,万分感谢!

这是贡茶的专栏,点进去收藏,开新文第一时间知道呢!

PS:转载的,恳请延后三个小时再转,深深拜谢!

☆、25质问甄玉娘

甄玉却是连夜作画,其中一幅便以前世的笔触来画,另一幅以甄氏临摩的笔触来画,直折腾到天亮时,才画好了两幅,只是一时怕人看出端倪,也不叫人进去服侍,只隔着门吩咐胡嬷嬷道:“昨晚作画,一晚没睡,今早却要补眠,你们别吵我,让我睡一会再起。”

府中有客人,主妇怎好睡得太晚呢?胡嬷嬷劝道:“瑶娘和郎子在府中作客,三夫人不好高卧的,且熬一熬,待他们走了再补眠罢!”

甄玉看着墨迹未干的画,回应胡嬷嬷道:“若有人来问,就说我还在临摩甄榜眼生前的画,不禁别人相吵,且再等上一两个时辰便好了。”说着插紧门,压好两幅画,自上床去补眠。

王正瑶果然等不及,一大早就过来询问甄玉临摩好没有,想取走那幅画。

胡嬷嬷便照甄玉交代的说了,又赔笑道:“毕竟是甄榜眼的画,其中精妙处岂是能随意临摩得来的,自要费功夫。这不,三夫人临摩了一晚,至今早还没有完。只是又怕您着急,加紧着临摩呢!且再等上一两个时辰,料着也差不多了,到时再亲送过去您那儿。”

王正瑶见胡嬷嬷恭谨,便有些满意,一时倒不急着走,只在小偏厅和胡嬷嬷闲话。

“嬷嬷,三嫂由何处淘来的画作呢?”王正瑶笑道:“昨儿听三哥提起,可是说三嫂先前多病,不多出门,想看闲书了,便是派嬷嬷出门去淘的,指不定这画,也是嬷嬷淘来的罢?”

胡嬷嬷不由汗颜,“瑶娘子抬举了,我虽识得几个字,淘几本话本还行,怎有眼力淘到这等画?”

“这么说,是三嫂自己淘来的?”王正瑶打定主意,要问问甄玉是在何处淘来的画作,得空也去碰碰运气。

胡嬷嬷却说不出所以然。

因见问不出什么来,王正瑶转而道:“也不知道红袖什么地方入了三嫂的眼,竟指名要换她?”

胡嬷嬷脱口道:“红袖身段好,看着好生养。”

“哦!”王正瑶一下明白了,看来是三嫂生不出孩子,两个妾侍也没动静,她着急了,想为三哥张罗一个通房罢了!这也是红袖的造化,倒不好说什么了。

又闲聊几句,王正瑶见甄玉房中还是没有动静,便起身走了。

这里胡嬷嬷度着时辰差不多,便去拍门,喊道:“三夫人,天也不早了,若是画不好,待会儿再画也成。”

甄玉听得声音,从床上爬起来,下地去看画,见墨迹干了,便开了门,吩咐丫头提水进来服侍她洗漱。

王正瑶那边一直打听着甄玉的消息,听闻房门开了,忙忙就领着红袖过来,只让红袖去叩见甄玉,又急不可待要看画。

甄玉取了画交给王正瑶,一手去拉红袖,细细看了一遍,心下喜悦,只要眉毛画长一些,嘴唇这儿润一润,不要梳双丫髻,而是梳一个同心髻,料着更像唐妙丹呢!

王正瑶展开画看了看,眉开眼笑道:“谢谢三嫂了。转头我再让人把红袖的身契拿来给三嫂。”说着忙忙走了。

曾少阳等在书房中,眼见王正瑶果然取了画过来,不由大喜过望,忙忙展画去看,一看画作果然是甄榜眼的笔风,不由道:“早便听闻甄榜眼偶然画得一幅《钓仙鲤》,画风细腻传神,是不可多得之作,只外间遍寻不着这一幅,没料到居然是三嫂得了。”

王正瑶见画没装裱,却是嘀咕道:“三嫂也真是的,这样的画居然白放着,也不令人装裱一番。”

曾少阳笑道:“咱们拿出去,赶紧找人装裱罢!有了这幅画,这回寿宴上,料着能讨得阿爹开怀了!”说着突然“咦”的一声,凑近去看画的落款,见虽有署名,却没有印鉴,不由大起疑惑之心,看向王正瑶道:“该不会你三嫂拿了临摩之作给咱们,自己留了真品罢?”

王正瑶也起了疑惑,只她知道甄玉的脾气,若不能证实这幅就是临摩之作,这样回转头去问,定然被喷,因道:“着人去看看三哥出门没有,若没有,倒要请三哥品鉴品鉴。三哥自能判别真假。”

曾少阳点头,忙喊长随去请王正卿。

王正卿很快来了,一看画作,却是大吃一惊。记得那会王府新修好锦鲤池,众谋士在池边小酌,甄榜眼微醉之下画了一幅《钓仙鲤》,自己趁机索要了画作,至今珍藏在书房,轻易不拿出来。如今怎么又多出一幅《钓仙鲤》了?不对不对,这幅画风虽和那幅相以,画中的仙姑和仙鲤却略有不同,就是画中的景观,也不是夏季,而是秋季了。莫非,甄榜眼后来又画了一幅?

曾少阳见王正卿脸色不对,一时大感不妙,问道:“是临摩之作么?”

“看着是真品。”王正卿答道。

曾少阳一喜,又指着署名处道:“就是没有印鉴,颇令人奇怪。”

王正卿道:“甄榜眼画作,却有几幅是没有印鉴的,盖因当时画完,未及拿出私章来盖印,旁边的人早把他的画作抽走了,死也不归还。”说起这个,他嘴角倒是浮了一缕笑意。

稍迟些,王正卿便到了甄玉房中,遣开所有丫头和婆子,沉下脸道:“玉娘,你跟甄榜眼究竟有什么关系?”

甄玉一惊,抬眼看着王正卿,心思百转,只一会道:“我和他是师兄妹,只我知道他,他并不知道我。”

王正卿脸上看不出表情,只示意甄玉继续说。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