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笑着点头,李延年的“不是很好”在一般人耳中应该已是很好。

李妍突然站起,一声不吭地向外行去,我向李师傅摆了下手,示意他不必跟来,一转身赶着去追李妍。

屋内没有点灯,只有从窗外泻入的一片皎洁月色。李妍面朝窗外,立在那片月色中,背影一如天上独自寂寞着的皓月,虽有玉神雪魄姿,却是清冷孤单影。

我站在门口:“你若想反悔现在还来得及,大不了就是得罪公主,但我会设法化解。”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柔声说:“我很羡慕你,你活得那么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寻自己想要的快乐。”

我截道:“你正在做的也是你想要做的事情,没有人强迫你。”

李妍道:“可我自己在强迫自己。金玉,你现在不懂,我也希望你永远都不用明白一个人强迫自己的感觉。”

我找不到可以宽慰她的话,沉默了会说:“你今天早点歇息吧!明天一切还要继续。”说完转身慢慢向回走,心情正低沉,在半空盘旋的小淘冲下来落在我肩头,我看到它腿上缚着的绢条,一下开心起来,急急向屋子跑去。

-----------

公主在侍女的搀扶下,边行边问:“你早晨问公主府可有竹林,求本宫准你使用府中竹林,为何要特意在此?”

“两个原因,一是美人就和花一样,风姿各异,有如牡丹富丽华贵者,有如秋菊淡雅可人者,也有如海棠娇憨动人者,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赏法,唯如此才能把每种花独特的美看到极处。二是世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觉得其娇弱可怜,以后不免总存了怜惜之心,觉得其仙姿灵秀,也会暗生尊敬。所以初次相见很重要,既然有天时地利可以借助,当然不可浪费。”当时初听红姑此番道理,让我和李妍都很惊叹,也终于明白为何那些公子少爷们放着家中的娇妻美妾不理,却日日流连于歌舞坊娼妓坊,这些狐媚手段一般女子的确难以想到。

话说着,已经可以看到竹林。恰好日落时分,西边天空浮着层层红云,暖意融融,越往东红色渐轻,渐重的清冷蓝天下,夕阳中的竹林泛着点点红晕,晕光中依旧是郁郁葱葱的绿。

李妍背对我们,人倚修竹,婷婷而立。公主盯着她背影看了半晌后,方低声问:“是你让她如此的?”

“不是,民女只是让她在竹林处等候,并未做任何吩咐,甚至没有让她知道公主要在此处见她。凡事不可不备,但过于刻意却又落了下乘。”

公主轻叹一声,“一个背影竟然让人浮想联翩,想看她的容貌,可又怕失望,她的容貌万万不可辜负她的身姿,此种忐忑心态的确不是在屋内召见能有的。”

我微微笑着没有说话,公主又看了一会,摆手示意侍女都留在原地,放缓脚步向竹林行去。脚步声终于惊动了李妍,李妍霍然转头,唇边带着一丝笑意,一手指着落日刚欲说话,看清来人,一惊后立即明白,向公主珊珊跪下。

公主立即道:“起来说话。”李妍仍是磕了一个头后方站起。

身如修竹,青裙曳地,只用一根碧玉簪綰住一头青丝,除此外再无其它首饰。公主又细细看了李妍一眼,笑着侧头看向我:“是美玉,而且是绝世美玉‘和氏璧’,本宫方才竟然被她容光所慑,心中极其不愿她下跪。”

我看向李妍,我所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从此后一切就要靠你自己。李妍与我眼光相接,各自没有变化地移开视线。

去时马车中是两人,回时马车中只余一人,刚进园子,李广利就快跑着迎上来,“公主可中意妹妹?”我点了下头,他立即喜悦地挥舞着拳头,欢呼了一声。

李延年依旧站在树下,似乎从送我们走就没有动过。天色已黑,看不清楚他的神色,只看到他一见我点头,猛然一转身朝树上狠狠砸了一拳,李广利惊声叫道:“大哥!”方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想要走近,却又迟疑着立在原地。

李延年手上已被刺破皮,细小的血珠涔出,我向方茹招手示意她过来,对李广利道:“你先回去。”李广利看着哥哥,试探地又叫了声哥哥,却只见哥哥站着纹丝不动,他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慢慢离开。

方茹脸带红晕,用手绢替李延年吸干血,一点点吹着把附在上面的木屑吹掉。李延年看着我说:“也许我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来落玉坊。”

我眼睛看着方茹,“不全是坏事吧?”

李延年眼光柔和地在方茹脸上一转,落到我脸上时又变回冰冷,“虽然小妹说这是她想要的,是她自己的主意,可我仍旧无法不厌恶你,你真让我失望,你就如此贪慕荣华富贵?不惜牺牲另一个女子的一生去换?”

我淡然一笑:“厌恶憎恨都请便!不过李妍已经走上一条再无回头可能的路,你不管赞成与反对,你都必须帮她,用你所有的才华去帮她。”

李延年木然立着,我转身翩然离开,我忽然真正明白李妍握住我手时的泪光点点,很多事情不能解释,也无法解释。

回到屋中,红姑正坐在榻上等我,我坐到她对面,她问:“一切顺利?”

我点点头,“李妍此次真该好好谢你,你谋划的见面方式果然震动了公主,让早就不知道见了多少美人的公主竟然失态,赏人如赏花的言词应该也已经打动了公主,公主肯定会倾其力让李妍再给皇帝一个绝对不一般的初见。”

红姑掩嘴娇笑:“混迹风尘半辈子,耳闻目睹地都是斗姿论色,若只论这些,良家女如何斗得过我们?现在就看李妍了,不知道她打算如何见皇上。”

我静静坐了会,忽然起身从箱子里拿出那个红姑交给我的青色手帕,看了会藤蔓缠绕的“李”字,心中轻叹一声,抬手放在膏烛上点燃,看着它在我手中一点点变红,再变黑,然后化成灰,火光触手时,我手指一松,最后一角带着鲜红的火焰,坠落在地上,迅速只余一滩灰烬,曾经有过什么或是什么都不可再辨。

我手中把玩着请贴,疑惑地问:“红姑,你说公主过寿辰为何特意要请我们过府一坐?”

红姑一面对镜装扮,一面说:“肯定是冲着李妍的面子,看来李妍还未进宫,但已很得公主欢心。年轻时出入王侯府门倒也是经常事情,没想到如今居然还能有机会做公主的坐上宾,真要多谢李妍。”

我静静坐着,默默沉思,红姑笑道:“别想了,去了公主府不就知道了?赶紧先装扮起来。”

我笑摇摇头:“你把自己打点好就行,我拣一套像样的衣服,戴两件首饰,不失礼就行。”

红姑一皱眉头,刚欲说话,我打断她道:“这次听我的。”红姑看我神色坚决,无奈地点了下头。

宴席设在沿湖处,桌案沿着岸边而设。布置的花团锦簇、灯火通明处应是主席,此时仍旧空着,而我们的位置在末席的最末端,半隐在黑暗中。四围早已经坐满人,彼此谈笑,但人声鼎沸中根本无一人理会我们。

红姑四处张望后,脸上虽然还带着笑意,眼中却略含失望,我怡然笑着,端茶而品。等了又等,喝完一整盏茶后,满场喧哗声中忽然万籁俱寂,我们还未明白怎么回事情,只见人已一波波全都跪在地上,我和红姑对视一眼,也随着人群跪倒。

当先两人并排而行,我还未看清楚,人群已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千岁。”我忙随着人群磕头。

一番纷扰完,各自落座,红姑此时已经品过味来,紧张地看向我,我笑了笑:“等着看吧!”

因在暗处,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打量亮处的各人,阿爹和伊稚斜口中无数次提到过的大汉皇帝正端坐于席中。还记得当年问过伊稚斜“他长得比你还好看吗?” 伊稚斜彼时没有回答我,这么多年后我才自己给了自己答案,他虽然长得已是男子中出色的,但还是不如伊稚斜好看,但气势却比伊稚斜外露张扬,不过我认识的伊稚斜是未做单于时的他,他现在又是如何?

红姑轻推了我一下,俯在我耳边低声调笑:“你怎么脸色黯然地尽盯着皇上发呆?的确是相貌不凡,不会是后悔你自己没有…”我嗔了她一眼,移眼看向卫皇后,心中一震,伊人如水,从眉目到身姿,都宛如水做,水的柔,水的清,水的秀,都汇集在她的身上。灯光晕照下,她宛如皓月下的天池水,惊人的美丽。这哪里是开败的花?有一种美是不会因时光飞逝而褪色。

红姑轻叹口气:“这是女人中的女人,难怪当年窦太后把持朝政时,皇上悒郁不得志时会一心迷上她,甚至不惜为她开罪陈皇后和长公主。”

我点点头,心中莫名地多了一丝酸涩,不敢再多看卫皇后,匆匆转开眼光。

平阳公主和一个身形魁梧,面容中正温和的男子坐于皇上的下首,应该是卫青大将军,人常说“见面不如闻名”,卫青大将军却正如我心中所想,身形是力量阳刚的,气质却是温和内敛的。平阳公主正和皇上笑言,卫大将军和卫皇后都是微笑着静静倾听,大半晌没有见他们说过一句话,姐弟两身上的气质倒有几分相象。

主席上的皇亲国戚和显贵重臣,觥筹交错,笑语不断,似乎热闹非凡,可个个眼光都时时不离皇上,暗自留意着皇上的一举一动,跟着皇上的话语或笑或应好,一面逢迎着皇上,一面还要彼此明争暗斗,言语互相弹压或刻意示好,唯独霍去病埋着头专心饮酒吃菜,偶尔抬头间,也是眼光冷淡,丝毫不理会周围,不交际他人,大概也没有人敢交际他,从开席到今竟然只有一个二十二三岁的男子曾对霍去病遥敬过一杯酒,霍去病微带着笑意也回敬了他一杯。

我看着那个男子问:“他是谁?”

红姑语气惋惜地轻声说:“这就是李家的三公子,李敢。”

我神色微动,果然如红姑所说,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俗世好男儿,因为出身高门世家,举止高贵得体,有文人的雅致风流,眉目间却不脱将军世家的本色,隐隐藏着不羁豪爽。

红姑在我耳边低声向我一一介绍着席间的众人,“…那个穿紫衣的是公孙贺,皇后娘娘和卫大将军的姐夫,赐封轻车将军,祖上是匈奴人,后来归顺了汉朝…”

主席上不知道公主和皇上说了句什么,笑语声忽地安静下来,红姑也立即收声,不大会李延年缓步而出。李延年冠绝天下的琴艺在长安已是街知巷闻,可是真正能听到他琴声的却没有几人,末席这边立即响起了低低的惊叹声。李延年向皇上和皇后行完礼后,坐于一旁,有侍女捧上琴,搁于他面前。众人明白他要献琴都忙屏息静气。

李延年神色中带着几分漠然,随手轻按了几下琴弦,却并未成曲,在寂静中撩得众人心中一惊,红姑看向我,我摇了摇头示意她别急。李延年似乎深吸了口气,容色一整,双手拂上琴弦,竟没有任何起音,只一连串急急之音,密密匝匝倾泻而出,宛如飞瀑直落九天,砸得人喘不过气。琴音一波又一波,一波更比一波急,逼得人心乱得直想躲,却又被音乐抓得逃不掉、挣不开,连一直冷淡的霍去病都抬头看向李延年,侧耳细听。

一连串的滑音后,骤然转缓,一缕笛音在琴声衬托下响起,柔和清扬,引得心早已被逼迫得失去方寸的人都立即转向笛声起处。

晚风徐徐,皓月当空,波光荡漾。月影入水,湖与天一色。一只木筏随风漂来,一个女子背对众人,吹笛而立。朦胧月色下,裙袖轻飘,单薄背影带着些红尘之外的傲然独立,又透着些十丈软尘的风流娇俏。弱不胜衣之姿,让人心生怜惜,可高洁之态,又让人又不敢轻易接近。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