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必要吗。”社工冷冷道,“谁会来。”

  “你知道吧。市长的女儿——就是那个才调来没几年的姜市长,他管着稀土这一块呢——他的女儿和这孩子是同学。”张警官咂着嘴巴,“她什么都有,却为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哭得死去活来。”

  这倒是出乎社工的意料:“你是说,至少还有个女孩子在意他。”

  “而且是市长的女儿。”张警官压低了声音,仿佛怕其他死者会去告密,“你懂的。”

  社工并不在意这个头衔:“她长什么样子。可爱吗。”

  张警官眼直直地瞪着他,仿佛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问:“她可是市长的女儿。”

  “嗯。”社工平淡地回答,“女孩子应该过个十年后,才发现初恋是懦夫或者傻瓜。”

  张警官惆怅地吸了一口烟:“真是可惜了。一时想不开,跑去自杀。就算是个孤儿,也该想想生自己出来的妈。十月怀胎多不容易!”

  这话似乎触动了社工的神经。

  “可惜?想不开?真的是自杀?”他抬起头来。

  这是整晚上张警官第一次清清楚楚地正面他的样子,却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

  “云泽的公安系统自三年前开始采用电脑办公,近二十年来的刑事案件已经全部录入系统。其中被定性为自杀案件的,共有八千九百三十一起,其中男性五千七百一十八起……”

  “……这些数据都是保密级,你怎么会知道。”

  社工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我们只关注男性自杀案件。按其文化程度化分,大专及以上文化,三千八百六十二起;高中至大专文化,一千九百九十六起……按其年龄,按其自杀方式划分,跳楼者……”

  那些数据轻易地从社工的口中说了出来,并立刻放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如同九九乘法表一样简单。张警官完全跟不上他电脑般飞速而精准的思维——他还不精通于电脑操作,只能反复地想着,这些资料仅供内部网保存浏览,从来没有人去归纳总结过,为什么他会知道?!

  “云政恩作为一名高中至大专文化的男性,年龄界于十八至二十岁之间,以投湖的方式来自杀,概率为千分之零点零七。如果要我接受他是自杀,请给我更有力的证据。比如,遗书。比如,目击者。”

  张警官张口结舌:“你到底是什么人。”

  社工低下头去,冰凉僵硬的手指指了指挂在胸口的工作证:“我和他是一家人。”

  张警官对于他用了自己完全不懂的方式来反对自杀结论很不高兴:“不能这样算。”

  “你们没有算过,不代表不能这样算。研究表明,女性更倾向采取割腕,服安眠药,投湖一系列温和的自杀方式,而男性往往会采取跳楼,服用氰化物,吞枪等一系列激烈的自杀方式。这种倾向性经过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我希望你明白,这只是最浅显粗暴的结论。”他站在尸体面前,淡淡道,“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数学问题。”

  张警官不喜欢外行挑战他的专业。还只是籍籍无名的社工:“这不代表没有例外。事实上,各种例外我见得多。”

  “对。在中国历史上有个着名的男人,也是投湖自杀。”社工回答,“他的自杀着名到了用一个节日来纪念。投湖的气节常见于体弱的长者。”

  酒意控制了张警官。他宁可他像姜珠渊那样,只会胡搅蛮缠,一再地说,以云政恩的性格不会自杀,一定是意外失足。这样他还可以心平静和提醒她,没有人会在意外失足之前,还把鞋子外套都脱掉。她垂头丧气地离开,过一天又来——也许他只是脱了鞋子把脚伸进水里,又脱了外套纳凉……他对她的全部耐心,来自于她是市长的女儿,可是他没有必要对一名社工友善。

  “行了行了,签了字就走吧。”他挥挥手,“我们在这儿说个什么劲儿,这孩子也不会醒过来。”

  

  接触这个案子之初,张警官不是没有一点疑问。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的坦白,他也觉得云政恩没有任何活下去的信念。

  他考砸了。天很晚了。他在湖边等一个女孩子。那个纯洁无暇的女孩子原本给了他许多快乐,却因为他没办法在高考考场上帮助她而不再和他联系。他发了无数的短信,打了无数的电话想要解释想要弥补,她都不回应。

  与此同时,两个处处和他作对的男孩子不断嘲笑他的失败,威胁要在第二天丢尽他的脸面,并且这一次的动作会比把他剥光了扔走廊上更耻辱。他们肆无忌惮地到处夸张渲染他的狼狈,要将他在道德和尊严上置于死地。

  他整颗心都死透了。

  他发了一条“你们永远不可能打垮我”给那两个男孩子作最后的挣扎。

  他发了一条“走了,我再也不会等你”给那个女孩子作最后的告别。

  放下手机,脱下外套,鞋子,他跳进水里,免得面对第二天太阳的升起。

  

  你知道现在的小孩子有多可怕吗。他们一开始完全不承认和死者的过节,互相撒谎包庇,撇得一干二净,眼见真相掩盖不住,又痛哭流涕,苦苦求饶,自认为在云政恩的身上并没有施加致死的压力,谁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别以为孩子的恶毒和嫉恨,都只是虚张声势。他们一点点地施压,沉溺于这种欺凌带来的放松和快乐中,直到戛然而止。

  不,他们不会忏悔。

  因为他们没有罪。

  

  第二天早上,张警官遭遇了工作以来最大的危机。

  他和高社工大眼瞪小眼地对峙着。

  “你们的人昨天晚上已经把尸体领走了。”他拍着桌子大喊,“你现在又跑来做什么!”

  “张警官,是你打电话通知我们,说原定时间不方便,会下暴雨,叫我们第二天早上再来。”高社工吃惊的模样不像作假,“现在我们来了,你又说尸体已经被领走,什么意思?”张警官将电话机摔在他面前:“你打电话问清楚。怎么办事的!”高社工生气地打了几个电话:“没有。谁会冒着那么大的雨来领尸体。”

  “他手续齐全——”现在想起来,确实有很多疑点。可当时醉酒的张警官完全没有警惕性,被他牵着思路给走了:“那是谁干的?”

  “我怎么知道?”高社工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叫我怎么向他的同学交代?”

  张警官恼火起来:“妈的,到底是谁在恶作剧!”

  “你记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高社工气馁地坐下,“妈的,居然有人偷尸体……你叫我怎么跟姜市长的女儿交代……”

  “他长什么样子——”张警官努力地回忆,他似乎说过,他们长得相似。

  

  昨夜那社工的相貌仿佛在一层薄雾中,迷迷离离,闪闪烁烁。张警官能记得的,只有一对眼神。

  若是躺在停尸间里的那个少年能睁开眼,也一定有这样傲慢而聪明的眼神。若是那个少年活了下去,三五年后也该有这样一份苍秀的气质。

  

  正如云政恩对姜珠渊说过的那样。看见他,就好像看见未来的自己。他的语气曾经充满了憧憬和兴奋。

  

  “你再好好想想,他说了什么,有什么线索。”

  张警官断断续续地记得一点昨夜和那男人的对话,关于云政恩是否自杀的辩论。具体的细节他已经完全不记得。那些复杂变幻的公式,那些似是而非的逻辑,大概都是他喝醉了之后臆想出来?但有一段对话,他记得非常清楚,简直已经刻在脑中。

  “既然你认为他不是自杀,为什么还要火化?尸体上往往有最多的线索。”他仗着酒意,将自己的那点疑惑也讲了出来,“也许他是被同学推了下去。我看那帮臭小子也不是做不出。”

  “我不需要线索。也不需要证据。”社工回答,“不是自杀。就是他杀。哪怕是意外,也必然有人为因素。利用他的人,中伤他的人,折辱他的人,在我这里,都有罪。”

  “哈,你以为你是谁。”张警官不由得笑起来,“你凭什么判他们有罪?你是警察还是法官?”

  可是他如何回答,张警官已经记不清楚。

  

  “等一下。他签了领尸单。”张警官急急地把领尸单取来,也许上面会留有一些线索。

  “这是什么字。”他和高社工围在一起研究起那张领尸单来,“不是草书。是英文——是英文啊。

  “s-i-n,正弦符号……”高社工不解,“为什么是个正弦符号……”

03、第二章(上)

  也许和那天的天气有关。也许无关。也许和那天的心情有关。也许无关。

  天阴蒙蒙地,快要下雨。贝海泽刚结束了一次长达四十八小时的轮值,浑身疲累。换班的实习生带来了三明治和咖啡,他却烦躁难安,没有胃口。

  想喝一点粥。于是他白袍也来不及脱,胡子拉碴,顶着两个黑眼圈跑去一楼的便利店买滑菇鸡丝粥。

  然后他遇见了一个女孩子。

  也许只关缘分的事。也许和缘分无关。

  

  “我三天前遇到她。”贝海泽终于忍不住对一直骚扰他的林沛白告解,“就在这里。”

  “啊呀,我们的海泽长大了。”林沛白放下咖啡,夸张地拍着他的肩膀,“少男情怀总是诗,总是诗啊。”

  “小点声。”贝海泽无可奈何,“你认识的人多,也许有办法帮我找到她。”

  林沛白闲闲地翘起腿,拿起一只调羹叼在嘴边充当烟斗,故意对贝海泽眨了眨眼睛:“再多给我一点细节。”

  贝海泽仔细回想。

  他望向窗下的条桌。现在那里坐了几名护士,叽叽喳喳地说笑。

  

  她很不同。一走进便利店,他就看见了她嫩黄色的倩影,在两排货架之间。

  眉毛很浓,眼睛又大又圆。头发很长,是没有染过的黑色。饱满的额头和双颊。清爽的嫩黄色连衣裙,斜挎着一个电脑包,一件绣花开衫搭在包上。

  

  她看那些食物的时候,眼神很亮,是真心的喜爱。每一种都拿下来看成分表和热量计算,十分认真。

  

  阴暗的天气,她的穿着,她的眼睛,如同刚破壳的小鸭般温暖可爱,吸引着贝海泽一扫疲倦,在她旁边,空了一个位置,坐下。

  他的早餐是滑菇鸡丝粥;她的早餐是一份玉米加豆腐脑。

  “咸的甜的?”林沛白插嘴,“咸的就不要追了。这是原则问题。”

  原味。什么作料都没有放。看得出来她并不喜欢,可还是一口一口地吃了下去。

  “然后呢?”

  在贝海泽觉得,这次早餐的邂逅只有十秒钟那么短。短到他还未有鼓足勇气出声搭讪,她就已经吃完了。

  她看了看腕表,喝了两口水漱口,走到垃圾桶旁边,仔细看过了垃圾分类的说明,分开扔掉了剩下的食物和包装袋。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