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种种变动,一份稳定而清晰的觉知,会成为套住心之野马的缰绳。即便是在剧烈的冲突和震荡之中,也能抓住不放。
4
有人说,今生必须是最后一世。野心好大。但作为人类的一生,不要一趟一趟地来旅行也好。我也肯定这辈子学不完,但最好能够别再来。这个世界越来越糟糕。除非可以成为不受污染的人,但我们都是凡胎。尽量让生命升级已很不容易。
修行路上,需要具格的老师、清醒的同修、亲身的实践、反复的验证。而不是投身于偶像或明星上师的膜拜,全盘接受被灌输的观念,麻醉切身问题,却不在实践中去真正检验自己的心。
“试着保持内在觉知本身的清明觉性,也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此外别无他佛。”
十几岁二十岁的人,先可游戏人间。若非天生宿世的慧根,学习未免为时过早。经历贪嗔痴慢疑的陷阱和混乱,尝一尝梦里逐花的狂乱,这样以后才会信心生起。如果年长之后,仍沉迷在外物妄想的颠倒之中,醒不过来,才是可悲。
菩提心,对自己和他人的一颗清明而有理解力的心,很难平白生起。即便看过一千次理论也没有用。只有在苦海中逆风泅渡,来来回回地冲突和挣扎过,生起才不退转。这世间没有捷径。
珍贵
珍贵
1
如果不能成为有纯度的容器,人无法接应真理,同样也无法承载极致的感情。佛陀一再在经文里说,对什么样的人才可说法,因为这清凉而滚烫的灌注有可能使你碎裂。同理,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身心受限,一生都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相信。
不应有追求的执着,但也没有丝毫的消极。全心全意做完一件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做。用全部身心爱一个人,也可以消失。没有粘滞和妄求的内在,这是一种训练。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可通过训练得到的基本技巧,知道如何不伤害自己。
只有懂得不伤害自己,才可能做到不去伤害别人,伤害身边的事物。
在关系中,最好能够提供和给予对方无法找到与替代的内容,哪怕只有百分之十。这个十相当重要。是属于你的珍贵而独特的品性。
有人形容感情“凉薄”。若没有从心底生发的联结和对彼此的善良和慈悲,再炽热的欲望再反复的誓言,都如同蛛网般脆弱。心灵关照是真正的亲密。玩假模假式的游戏不是一种热闹的能力,是爱的无能。
真正深刻的感情是有戒律的。这个戒律是融化自己。仿佛是一种挑战,不把自我全部折断,无法扩展心的边界。
2
对他人最大的慈悲是,允许对方爱你。很多时候,我们判断、评估、限制、怀疑对方,也经常试图改变对方,并直接或间接地拒绝对方。这些都是常人通用模式。慈悲是一面湖水,你扔进来什么,我都容纳。不发出声音,只是把你承托。
可以接受一朵花绽放后褪色、残缺、干枯、凋谢,却为什么要强求别的永久不变呢?当花朵供养出它的芳香,毫无心机,只要你观望和悦纳就足够了。不占有,不紧抓,但相互的一刻全部投入。接受任何一种结果。
如果对方没有使你感觉到在获得更好的生长,就应选择离开。时间无多,不要粗率地吃一道在变坏的食物。选择能使自己更为洁净、优雅、饱足、安全的食物,如果暂时没有,就喝水、休息、观想、独自往前走。
生活里留着一些鸡肋般的关系,只能说明勇气不够。断舍离也包括终结一些无药可救的人,这不代表有错。想想那些形式化的冷漠的婚姻,那些没有赞美和性爱的婚姻,那些只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而忽略对方苦痛的婚姻。需要一些离开的决定,这表明心在生长。
不为自己或他人寻找、想象、编造各种理由及借口。该分手的时候,轻轻一个转身就可以离开。不到时候,再多痛苦也只能扛着。时间一到自然卸下。
生命需要做减法。真正地相爱,而不是期待和恐惧。
3
一种感情是,太需要某个人,所以宁可他是病着的不强壮的走不远的,这样只有你才能承担着他。他离不开你,哪儿都不能去。你故意不治愈他。但这最终是不会长久的。某天你会放弃这个人。
喜欢的猫猫狗狗会丢失,疼爱的孩子会自行独立,深爱的恋人会变化或先死。我们置身的关系每一分秒都在显示空性的平凡和深奥。不应去厌弃或拒绝,也不是空无一物,而是看到每一分秒的可能性。尽力地去爱,去给予,全心全意地体验彼此的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