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得很快。以前有一次,在老家一个人沿着护城河游,来回十公里,游完之后几乎站不起来。老在蹬腿,得在岸边趴很久。那是最累的一次,有生以来记忆深刻的,游到不能站立。
他很享受这里。打了一把灰色的伞,看着大雨滂沱中的水库,长时间在雨中站立。
回返的路上,带我去看一个朋友。
丁老师在美院教陶艺。他们一家人来到这里很早,买下一处农民的老房子,改造之后当作艺术馆注册。走进传统木制大门,亭台楼阁俱全,面积可观,风格复古。客厅里一张长约六米的木桌,摆着古琴、古董钟表、杯盘茶盏、干花枯枝。旧式橱柜立在一侧。
一只温顺的猫咪原先属于醉庐,他离开杭州之后把它寄养在丁老师家里。小黄猫记得它的前主人,蹲在他脚边迟迟不走。这个女子爽朗伶俐,泡了茶,使用自己创作的清雅大方的茶壶茶盏。聊天,喝茶,气氛自在。看得出来,他们是熟朋友。
她用传统工艺制作陶器,纯天然的素材,泥土、高岭土加上植物灰。新型配方使用化学物质,会造成污染和身体的损伤。说起制陶侃侃而谈,解说了一只图案如同叶脉伸展的茶壶,提起她的柴窑计划。
每周一到周三去学院上课。已连续三天,她尝试步行两个小时去上课。“第一天纯粹想试一下能走多长时间。第二天约了校车,没说定,不得已又走了一次。第三天是自己主动的,一路走下来。”
说起在丽江尝试私人餐厅的经历。
“一个学生在那里开客栈,说美院的老师过来都喜欢去一个老宅吃饭。不点菜,自酿的酒,两百块钱一位。我们晚上去,土猪肉,咸肉片切得很薄,小碟子装了四片。刀功不错,一闻是臭的,但他们说是这边常年吃的味道。另外一道是新鲜松茸,底下是冰块,很薄。我们大呼上当。菜少一点也就算了,但必须得好吃。有醉庐先入为主,总觉得私人餐厅水准应该很高。”
他叫她晚上过去吃饭,她已有安排。临行前赠送我喝茶的杯子,因为我无意间夸赞了它的漂亮。她很不好意思,说自己最近没有开窑,都是学生在做。那只旧茶杯淡绿色,上面有层层叠叠的山水远影。造型有宋代之风。
七
接近中午。回去醉庐,再次看他做菜。
他曾去过成都,品尝了川式火锅,觉得他们应该与时俱进。太多的油,本地人可以接受,外地游客连吃几天就受不了。油好还可以,碰到地沟油就很糟糕。“是不是可以不要那么多油。吃得快一点,及时烫一下就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完全改变也不可能。但可以想想怎么样更健康一点,可以改进。”
他在厨房忙碌,我靠着门框,跟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我说以前自己有时工作忙碌,人疲倦,不想做饭,会去一家附近的餐厅吃饭。但总觉得那里的菜灰扑扑的,好像漫不经心凑合着就端出来了。吃完之后,身体的能量场也变差,很堵。后来再不去了。除非没有选择,一般会尽量在家里做饭和吃饭。
但目前,这种样子的餐厅是大量存在的。正如他所说,人有时想避免麻烦的方式,何尝不是在找新的麻烦。对吃的东西,态度不能将就也不能含糊。
“很多人做餐厅就是一味迎合。菜单是固定不变的,不分节气。要吃冬瓜,就一年四季都要有,生产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无非是大面积种植的大棚菜。吃这些东西久了,钱会送到医院去。为什么不能克制自己?过季就不吃。克制很重要。
同时,食材处理过程中,如储存、泡制等环节,会产生一些不良的东西。大多数人吃得很盲目,认为上桌的就好。其实应该让吃的人知道种菜及做菜的过程,这样才会有更多了解。”
他认为,不为他人着想,是目前服务业一种普遍的心态。很多雇员觉得老板这么有钱,自己拿一小点工资,就只管眼前的事,没事就不管。没有人愿意认真做事。人与人互相猜忌,心存怀疑,充满怨气。
“做一个餐厅,毛豆买回来都应该重新翻看一遍,检查有没有不好的豆子,仔细挑掉。但很多人不是这样用良心和诚意去做。
现在吃的油是足够的。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吃着很舒服,不需要任何调料,有点咸味就可以。有些餐馆炒菜,油当水用。厨师从不考虑健康的角度,而是怎么方便怎么做。哪怕有百分之十的人把别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社会也会更美好一些。”
他做菜用固定牌子的花生油,料酒是自酿的酒。可以用些生姜,“因为生姜对人身体好,古人说男人不可三日无姜。”淀粉用蛋清代替。把料酒、蛋清、葱姜跟里脊肉放在一起,稍微腌一下。
“如果食材新鲜,吃起来自然鲜美。不需要加什么糖、味精之类。要增加甜味,放几枚甘草就足够了。看多少料,放多少油,有些菜基本不用油或只用几滴就可以。新鲜的秋葵,用开水烫着吃,蘸一些酱油就很完美。”
他说自己做菜时心很静。心不静,动作协调不好。有时客人着急来厨房催,他也不管。不能为了一顿饭扰乱心情。他经常会说等一会儿,马上就好。新来的客人喜欢催促,渐渐会习惯等待。
做饭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关照吧?
我觉得是愉悦身心的。做菜的动作很轻松,心里都有把握,是自然的状态。比如先放点水,扔两片姜,再把其他材料放进去。对我来说,乐趣不在于吃,在于做的过程。
你爱吃毛豆,它也是当季菜。
过了这个季节就不吃了。我喜欢吃笋,也爱吃鱼,但要碰到好的鱼。杭州一年四季都有笋吃。明年产毛笋的时候,你再过来。喝陈酿,看梨花。
八
午餐做的是,丝瓜虾干汤,里脊肉炒秋葵榨菜,鞭笋毛豆萝卜苗。
一边吃饭,一边絮絮聊起家里的事情,说些家常。
“父母以前说,大家都想坐轿子,就没人抬轿子。人要实实在在,不做不好的事情,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能做到怎样就怎样。一律不强求。父母对我们很照顾,一切都替子女着想。兄弟姐妹六个感情非常好,没有吵过架。
最近老家拆迁,有一个旧房子。因为姐姐单位效益不好,大家就商量把这个房子给她。父亲快走时,我们决定立一个遗嘱,万一拆迁有个凭证。后来拆迁的来谈,我们就说先把姐姐的房子问题解决,其他都好说。最终给姐姐争取了一套房子,七八十平方,七八十万。
遇到这种问题,许多人家会打得头破血流,我们兄弟四个都谦让。姐姐的房子解决了大家都开心,她至少有个着落。”
我说,是很难得。经常有高龄老人控诉孩子不管自己。因为兄弟姐妹抢夺房产,吵得头破血流,最后抛弃老父母。
他说,也不全是子女的错,有父母教育的问题。
“我们家里的孩子都体贴人。但像我姐姐家儿子,溺爱,喜欢赌钱,就不是这样的性格。孩子不能溺爱。”
他说起以前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去一家银行签合同,去了以后看到副行长一直在打电话,把水杯拿起又放下。他估计是没水了,悄悄起身给对方的水杯添上了水。等对方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结束以后,跟他说话的语调就变得十分客气。“最后他二话没说就签字了。”
这个倒水的举动其实发自于你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