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说,这样长时间说话,累不累。

他说,需要一些这样的讨论。

前些日子你对我说,回去青海家里,给家里的亲戚做了临终超度。

是的。讲一些藏传佛教的经典,做专门针对死亡的开示。不仅对临终的人,也给这些人的家属,给予他们慰藉。很多人的恐惧是从未知中产生的。出生和死亡不受自己控制,一个人就这样凭空消失,讲经可以让人认清楚死亡,减少未知的恐惧。现在超度变得有些形式化,就是念经,但我尽量多讲一些佛法和知识。

我说,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死去。当他们死去的时候,如同从来没有活过。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没有保持警醒和竭尽全力,死去的时候则一无所获,生命如同虚度。很多人在活着的时候,几乎从不考虑自己会面对死去的一天。

这种状态有时就跟羊没什么区别。有丰富的草和食物,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无法预期什么时候会被宰,死神什么时候来,这些是不被关心的。人如果只关心当下的满足,一旦到死亡的时候,就会非常软弱,非常痛苦。恐惧让痛苦更多倍,而一个上师面对死亡,会好像面对出生一样坦然接受。

真正的修行者要超越这些。修行的目标是脱离轮回的困境,直到二元对立消失。也有一些修行者希望自己来世可以做更好的生命,一直为这个目标做善事。追求不同,结果也不同,尽管在形式上也许一样,但对各自产生的作用是有区别的。还是涉及到心和心智的强大。应该训练自己的心智,以便应对包括死亡在内的无常,这样真正面对时就会坦然。

我说,但人们习惯了依照惯性安排自己的生命。用工作麻醉自己,空闲时间用娱乐和物质消费来打发,这是常见模式。

他说,欲望产生习性,习性会变成命运或者说生活和生命的状态。比如一只羊一天到晚吃草,胃会变得很强大,需要依赖更多的食物。因为它们吃太多,自己也成为很好的食物,会被别的物种吃掉。这种贪欲变成的习性,很多是无意识中产生的。

佛陀有比喻,人好像活在火宅当中,在火宅当中游戏,以为是快乐和享受,不知道自己已身陷危险。而对佛法,有时像老虎对草一般没有感知。当困难和痛苦出现时,才会恐慌和怀疑。只有产生怀疑,才有更多救赎的可能性。糟糕的是一些人连怀疑都没有。

如果人感知不到自己的痛苦,就很容易在种种世俗享受中得到满足。

很多痛苦是变化的、细微的,没有办法表述。有时的确也很难感知。佛陀在一开始就讲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快乐,这很重要。但很多人不承认自己有痛苦。有些人感受不到,也不会承认,一直待在自己的状态里。如果一个人要走错路,就让他走,直到他走投无路,自然会承认。中观应成派就是这样,不立,只是去破除。

对他们来说有改变的机会吗。自己在生命中胡乱冲撞,最后被反弹回来,感受到痛苦,这是机会吗?

机会应该由知道的人给予。在信仰的基础上产生一种信任的关系。佛陀没有讲大乘和密法给很多人,因为这些人不了解,不会承认,甚至会觉得佛陀疯了。只有完全相信,才会接受佛陀的说法,并试着变成那样的人。

空性不是在意识中产生,是超越意识的。比如我们在禅定当中,有些感受突然得到觉知,但是没有办法告诉别人。就像没办法告诉一个从来没有看过光的盲人,光是什么样的,只能以驳论的方式讲述,光不是什么样。

也有一些人很想学习佛法,但不知道具体的修行方法。

专门的教学体系很重要。一些体系还有自己的学问考验,以便让人系统地学习,随时认识到自己的修行在什么样的阶段。否则即便每天用两小时打坐,在藏传佛教里面也被称为盲修瞎练。为什么不去找一个知道的人?即使不接受也可以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至少没坏处。

起码应该有人告诉你怎么走,不然会走很多弯路,花更多时间,修行也不见得有很大的长进。藏传佛教里老师和上师是很必要的。

有些人一直没有得到幸运去遇见一个可以彼此心灵联接带来触动的老师。

有一个决定就要试着去做。有强大的决心,就会找到自己想要的道路,包括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很多人还是空有想法,但缺少实践。光有好奇心,很容易幻灭。

修行最关键的是决心,你的相信会改变当时的困境。比如穿上僧衣修行,也是很大的决心,需要很大的胆识。可以肯定,在我们学校有更多的人想要这样去做,但因为胆识不够,他们大多不能做出抉择。

十一

天色已黑。聊很久,有些疲惫。需要简单做点吃的。这天是中秋节。他决定做面条,自己揉面。说会很快,不麻烦。

仁波切已回来,有两个僧人朋友来拜访他。僧人们时常在彼此的僧舍之间串门走访,吃完饭后过来坐一坐,聊天或讨论。

仁波切不放心厨房的状况,过来帮忙。他把牧区送过来的带骨羊肉放进锅里炖。有半只。牧区人一般送来羊肉和牛肉,占卜一下,有时带过来牛奶。如果去牧区,没有别的东西,只能吃肉。有酥油之类的,但不可能一直吃。

桑济揉面很熟练。做面片的方式,是把面团捏成长长扁扁的一条,搭在手臂上,右手飞快地揪下面片扔入锅中。需要揪的面片太多,怕先入锅的煮烂了,做客的僧人也过来帮忙。两人在一起快速操作。

羊肉汤煮的面片,放了西红柿和白菜。在寒冷的天气里,是愉悦的抚慰。小院灯火亮起来,更衬托夜幕拉下之后的寺院,静谧开阔。从屋外听到里面讲话,漏出来的声音,细细声声,很好听。我们喝面汤。他说到自己的家庭,放牧,也有田。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我说,据说西藏的家庭以前有个传统,只要家里有两个儿子,就会送一个出家做僧人。

现在不是这样。现在人们会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寺院去。上次去念经的一个家庭,让出家的儿子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了带回来。但在困顿时他们又如此需要僧人。人是自私的,既不希望自己儿子出家,又需要别的僧人来做精神上的工作。

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会谈论谁是阿罗汉,谁是菩萨,而更多地谈论谁能够是一个合格的僧人。这跟一个时代众生的福祉有关。

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僧人吗?

跟环境有关系。出生在西藏,就可能成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出生在阿拉伯,这种可能性就很小。但出生在哪里可能是一种前世的因缘。

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所有人都可以成佛,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佛心,这是潜在的强大的创造力和能力。佛教徒在试着发掘这些。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变化的某种机缘。

出家之前,作为藏区的孩子,他经常接触僧人。那时青海母寺古雷寺大概有六七十人,离家很近,有时僧人会来家里吃饭。他觉得这些僧人显得很自在,很有知识,脱离世俗,自由自在。于是决定要过那样的生活,有那样的学习方式。

决定出家,是在初中一年级。没有毕业离开的。最终校长还是给了他一张毕业证。父母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由他自己决定。十二岁之后就不再需要家里的经济支持。父母没有给过钱,他也没有给过他们。“他们过得很好,不需要。”

十二岁。第一次从青海故乡来到拉卜楞寺。

那时的感受特别强烈。坐车到寺院住的地方,觉得路很漫长,一路看到密密麻麻白色的僧舍。觉得它是这样地古老,这样地大,觉得也许可以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真正进入现实之中,发现并非如同想象。所有年龄比较小的僧人,进寺后都要跟一个老僧人生活一段时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老僧人非常严格,有很多要求。比如话要说清楚,不可以说一点点不敬的语言。吃饭的时候,如果是小碗要端起来慢慢吃,不能发出声音。吃饼时不能直接咬,要用手掰开放在嘴里。

“耳朵要随时打开,要变得很聪明。因为老僧人不时会叫,而且不会把一句话说第二遍。”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