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古琴,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长约一百二十厘米。古代多以梓、桐制作,用两块木板胶合成共鸣箱。琴面上有十三个徽位,用贝壳或玉石、纯金镶嵌在琴面外侧的十三个圆点,是琴弦泛音的标志,也是音位识别的根据。蚕丝做琴弦。所以古琴又叫丝桐。
古琴的声音,强弱平衡,深幽有余韵。大略有十种对比因素,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可见这种乐器表达力的丰富和深刻。
传说是神农、伏羲、舜等创制了这种乐器。起初,琴可能是作为祭祀的一种方式,用以和天地沟通。《诗经》里有大量句子涉及到琴:“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当时琴在世间应有广泛的作用。人们制作琴,在不同的场合演奏,以此传达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同时,它也是个体寻求一种精神空间的载体。左琴右书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生活,而在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人们把它隔绝于酒肉宴席,大多在山林清庭、寺庙道场中寻求它的踪迹,感受尘外之趣。元末的冷谦把琴曲演奏归结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法,逐个做了解释。
比如“高”,“故其为宁谧也,若深渊之不可测,若乔岳之不可望;其为流逝也,若江河之欲无尽,若三籁之欲无声。”
比如“清”,“澄然秋潭。皎然月洁。然山涛。幽然谷应。”
这些字词描述如此优美,接近是一种理想境界。
可以想见,古琴的弹奏在古代中国的文人雅士之中,并不是单纯地用来表演,用音色去取悦他人。抚琴一曲,更深远的意味是,让这个仪式与弹奏者自己的内心应和,以此追求“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的意境,达到“令人起道心”的效果。这已接近是一种心灵训练的途径。
刘向在《琴说》里写道:“凡鼓琴,有七例:一曰明道德;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风俗;四曰妙心察;五曰制声调;六曰流文雅;七曰善传授。”
作为这样一种立意高远的乐器,历经时代变迁,到了如今,貌似式微,很少人提,也没有在社会上普及,但也引起很多人的向往。
一些对古人的精神世界有共鸣和寻求感的人,试图学习它,与之产生联接。它仍牵动人的情思。美的事物,生命力刚强,不会无故消亡于这个世间,仍会在不同时空的心灵之中传递和影响。“松风飕飕,贯清风于指下,此则境之深矣。”此种雅韵深意,令人生发幽情,缅想常存。
因着这些种种,我去苏州探望了叶名先生。
二
与叶老师相约,直到确定可以见面的时间,差不多持续半年。她八十四岁高龄,待客不便。其间,全亏两位当地与她相识的朋友联系,一位是周晨,一位是桐含。最终定下相会的时间。
因为身体缘故,她不能长时间与我在一起。约定每次见两三个小时。之前,我会与见面的人有更多时间在相处,参与对方的生活。但按照叶老师目前的状态,这种方式是适宜的。对我来说,见到她,听她抚琴,已是一个好的收获。
之前,下载她的CD,听了很多天她弹奏的曲子。《平沙落雁》《渔樵问答》《梅花三弄》《良宵引》《忆故人》《流水》《普庵咒》……这些固定曲目,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风格演绎。这是传承的力量。有时点燃一支“平安”或“飞鸟”香,空气中听着丝弦的摩擦声,心里生出清凉,被安抚直至如同一匹平滑素缎。
十月苏州,天气尚暖。坐高铁抵达,已是黄昏。在离叶老师居住小区较近的位置,找了旅馆住下。出门去找餐厅吃饭,点了应季的金花菜和白鱼。晚饭之后,散步到寒山寺。在高墙外见到唐式大塔,端正大气,夜色中巍然耸立。
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着一个高龄的弹古琴的老太太,也是再自然不过了。
三
早上九点半见面。桐含来接。这是彼此第一次见面。她与叶老师相熟,自己潜心学习佛法,布衣素面,待人和善。
她说,叶老师现在几乎每天都弹琴,也天天有学生拜访。她只要身体能支撑就一直在教。前段时间精神状态不太好,急性气管炎,带着心脏起搏器。往常探望一个小时,她会说累,话说久了嗓子也不行,所以不敢多打扰。最近她状态很好,算是有精神。
叶老师所在的小区,是有些年头的普通居民楼房。门窗微损,楼梯很旧。叩响房门,叶老师亲自应门。她年事已高,身材瘦小,行动略显吃力,但对待见客,持守老派人的郑重。
此日穿一件银紫色提花的丝缎上衣,是一件正式衣服。银白色短发梳得整齐。身上没有任何首饰或化妆修饰,清清爽爽。客厅已打扫过,摆好一圈椅子。桌上有热水瓶和茶杯,茶杯里放了茶叶,一切准备妥当。“你们自己坐。杯子在这里,可以倒茶喝。从北京过来也很辛苦。”
体己而利落地寒暄。说话的声音干脆,思维敏捷。
小客厅里有一张琴台,相对摆了两张琴。陈设简单的居家气息,阳台上并没有放置很多植物。白墙上挂着一幅印度跳舞女郎的工笔画,服饰绮丽,舞姿旖旎,是她在一九九一年画的作品。她认真学习过绘画。一九四六年,在上海因为朋友介绍和弹琴的机缘,见到国画大师张大千,成为他的弟子。一九四八年,跟随张大千赴成都学画。
自二六年开始不画了。“眼睛不行了,老花,白内障。年龄大了腰腿也不好。有一些画要站起来画,已不一定可以做到。”
现在,她和也已八十六岁的先生居住在这里。女儿也住在苏州,有时间过来探望,帮她购买一些日常饮食需要的菜蔬。一个阿姨,帮忙打扫卫生,一个礼拜来两次,每次做三四个小时。做饭烧菜还是两个老人自己动手,衣服也自己洗。
“一九八二年调来苏州,定居此地。苏州现在气候不好,热的时候太热,冷的时候太冷,只是文化氛围还算比较好。年轻时喜欢游山玩水,去过青城山、庐山,西湖景色也很美。现在春秋两季有空,也跟学生一起出去走走。吃吃茶,弹弹琴,玩一天。走多也不行,要带一辆轮椅。”
在处理简单的家务之外,她依然教琴。授课数量不多,每周一次,学生上门来向她学习。初学的她不教,一般让女儿或其他的学生教。现在腰不好,需要站起来授课时还是觉得吃力。
教琴因人而异,与在学校里集体上课不同,不要求在什么时候一定达到什么程度,而要按照每个人自身条件。
“很多人喜欢古琴,想学,实际上学到一定难度,就很难继续。古琴是入门的比较多,深入的难,如果特别喜欢,就能够坚持。有些人想学,但受家庭、工作、学业等各种状况影响,也需要经济来源,就会学学停停,进步也慢。
一般没有结婚、可以专心的,有时间和经济条件的,学起来快。有的人对古琴认识比较深,能够欣赏了解,学起来也快。”
刚才一个学生给她打来电话,询问六号雅集那天自己唱的琴歌是不是不好。他是特别喜欢古琴的人。虽然最近三年才认识古琴,但有灵气,进步很快。弹琴有三种形式,自己弹是独奏。两个人合弹或是一人吹萧,是合奏。还有一种琴歌,自弹自唱,或者是老师弹学生唱。这个学生嗓子好,喜欢唱歌,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弹唱。来她这里有时就是纠正一下。
“他三十多岁,家在常州。开车过来要一个半小时,经常七点钟开车出门,九点半开始学习,一个礼拜一次。听音要听七八个月,半年到一年左右,可以自己调弦。识琴谱了,自己练习起来就方便。我给他CD,让他回去练,听着容易记得。每天他花三个小时以上练习。晚饭以后,家里人都休息了,八九点钟开始练,弹到十二点。其实不管初学的、后学的,一天最好都要练足三四个小时。”
她介绍,古琴传到现在,历史很长,已经三千多年。琴在周代已很流行,出土的琴式也不一样。春秋时代用来祭祀,遇到旱灾、水灾,琴是祭祀中各种乐器之一。汉以前,有五弦琴或十弦琴,音色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左右指法也不一样。大概汉朝开始定形。随着时代发展,每个朝代都有不少的琴人、琴家和制琴的人,把古琴推动发展,不断改进。
“实际上大家对古琴了解不多。现在一些电视剧或电影里面,经常把古琴放错位置。有时放的音乐是古琴,结果人物实际在弹的是古筝。这都是很游客的水平。”
按照传统,弹琴的讲究很多。比如有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于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老师收徒也要看人,判断他能不能学,要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