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清净的乐器。叶老师的内心很安静。不像有些人,行为上感觉不到什么失衡,但心是躁动的。这也是为什么跟她谈话的时候,听不到太多多余的东西。
我喜欢她的生活。她过得很清净,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实在难得。她人实在,有点理科生的气质,有些科学和客观。年纪这么大了处理家务还井井有条。洗衣服时小洗衣机大洗衣机分着用,因为小洗衣机省水。很多事情她觉得理应如此。是简单而真实的。
见面通常就事说事,描述性装饰性的语言听不到。身体不好了就谈身体,要看病了就讲找医生。她一般不喜欢拒绝人,但真觉得这件事不能做,也会拒绝。这样也好,没有什么烦恼。即便有也是生活中很具体的事情。比如有的人可能觉得没人疼是烦恼,她就会觉得天气冷了,家里那么多电风扇怎么收是个问题。
古琴申遗的时候,北京出了一个文件,要列出传承古琴的这一代老人的名录。很多比她年轻的人都在其中了,但她对这件事也不太积极。她很少做很张扬的事情。教琴也是因为学生慕名而来。她自己说不招揽,但人家大老远来了,就教他。”
我说,感觉她是一个撇去自我的人。很多问她的问题都打了擦边球。如果想听到她自己的一些观点,她会不知不觉溜走。
但古人有言论,弹琴之法,必须简静。认为琴曲的表达之中,中和是比冲澹、浑厚、正大、良易、豪毅、清越、明丽、缜栗、简洁、朴古、愤激、哀怨、峭直、奇拔等更高超的境界。善之至者,莫如中和。在叶老师的琴声中,有一份这样的简静与中和。
桐含说,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她在古琴上造诣很高,却没有过多感想。一个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好的人也许就不会想描述,就像得道高僧会在深山里头待着,不会出来。
“真正达到了某个境界,觉得事情就是这样,该怎样就怎样。她经常说一句话:自己弹自己体会。你不觉得跟学佛的人很相似吗?最终要依靠自己去悟。”
七
第二天,叶老师需要休息。我在苏州的时间留出空当,不想荒废。早上起来,先去琴社经常举办雅集的怡园走一圈。
她曾多次提起怡园,因为它一直延续着与古琴的因缘。其间被时代冲击,也是几起几落,经历各种破坏和荒败。一九三五年,这里曾成立过今虞琴社,后又式微。四十年代,被改成游乐场所,成为“苏州大世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地琴社从一九七八年起慢慢恢复。这座被捐献给政府的园子,重新修缮,对游客开放。从一九九二年开始,琴家们聚集于此,恢复了雅集。
坐公车前往。车上没有太多乘客,一路停停走走,经过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很闲适。下车之后,略略步行一段,便到了这座清代光绪年间建造的园子。看解说,是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的旧宅遗址上建立的,花了九年时间和二十万两银子。园名来自《论语》中“兄弟怡怡”一句。
不知为何,那日游客可说是寥寥。
人迹稀少的园子。高大碧绿的中国梧桐树,叶片在阳光下发出亮光,格外优美。所有空洞下来的园子,即便被游客人潮日日充斥、洗刷,也依然是荒废。如此便有一种幽幽的惆怅。不改初衷的,是建造起它的主人们的深意。腊梅,荷花,松柏,山石,时时处处,寄托着精神趋向的寓意。
各种意趣之地,复廊,石舫,亭阁,精巧微妙。一处坡仙琴馆,里面曾旧藏宋代苏东坡的玉涧流泉琴。边侧是石听琴室,窗外庭院里立两方湖石,清奇脱俗,如同聆听琴音状。可见当时的主人,对古琴的欣赏爱慕。
琴有十四宜弹。“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开楼阁。在宫观。坐石上。登仙阜。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即便是对物,也要“惟乔木怪石、江梅崖挂、松风竹雪、槐阴萝月之下,猿鹤麋鹿之前可也。其他妖艳之花凡类之物切宜忌之”。
它是这样有讲究的乐器。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音。如此,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也是理所当然的。那本就是一种高远的超脱的追求。
人们赞颂它的音色“中正平和”“虚静简淡”“清微淡远”。而通过这振动的余音,试图触及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心。
在面壁亭里站了良久。亭子里设置了一面很大的明镜,正对石壁,人也可以面壁对镜。镜子两旁有两行诗。扫地焚香无俗韵,清风明月有禅心。
廊壁上嵌有王羲之、怀素、米芾等书法的刻石,逐一欣赏。有一处是石韫玉手抄《佛遗教经》,那一年他七十五岁。在道光十年的元旦抄完这部经。细细观赏石碑上的每一个凝神的字迹,心里生起感动。
所谓琴道,“至于未悟,虽用力寻求,终无妙处。”“岁月磨练,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这般禅意的深远,好像除了感悟,也不能再有什么解释和说明。
中午在同德兴,吃了一碗爆鱼面。
八
下午去拜访叶老师的女儿蒋大姐。
她邀请我去她新开的服装店。以前的工作是会计,退休以后教琴。因为喜欢服装,也开始自己设计。店面房租比城中心便宜,租下来开始做这件事情。一些棉麻质地式样传统的上衣,下摆处有写意的水墨画,一枝荷花、一簇牡丹或者几株芦苇。
市场里的店铺大同小异,但她的店与众不同的是,挂着一些工笔画。这些画大多是她的父亲在一九九六年画的,有一幅画是母亲画的。“我设计的衣服上的这些图,本来想让爸爸画。但他眼睛不好,画不了。”
她带来母亲小时候练的琴,小春雷。“我外公带她一起在地摊上买的。他们那时没有钱,这是很一般的琴。”店里还放着她自己的琴,教学用的。学生会来这里学琴。
她活泼而健谈,说起以前的事情。
“我爸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包头,我在那里出生。气候实在太冷,觉得不适应,后来调到南方。四岁跟着父母到江西南昌一家拖拉机厂,待的时间最长,十九年。
改革开放后调回父亲的老家苏州。苏州是个好地方,现在哪里都不去了。
父母的感情相当好,很谈得来。我爸上海交大机械系毕业,虽然不懂音乐,但知识很丰富。我妈只有中学水平,我爸喜欢讲故事给她听。以前在家吃饭,他讲《水浒传》《三国演义》。
每首曲子都有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我爸是很清楚的。我妈跟他说这一段是什么意思,我爸一听不像,他们就会讨论起来。有次练习《思贤操》,弹到孔子哭颜回,我爸说感觉不到伤感。他会这样提意见。”
在南昌时,每个礼拜全家人都要一起出去看场电影。父母穿得很漂亮,也把孩子打扮整齐。邻居中没有人像他们这般心态安宁享受生活。看完电影在外面吃饭,之后回家,她去玩,他们休息。每个礼拜都有这样的一天。
后来到了苏州,也常去园林。父母欣赏自然和风景,她在旁边玩耍。她记得父亲那时会开始述说,为什么这个园子这样做,如此解说出很多历史,引出一段段故事。“每次跟他们出去都是一种享受,能学很多东西。”
母亲是清爽安静的一个人儿。年轻时漂亮,从来不化妆,不擦粉,皮肤却很白。穿衣服也好看。她记得母亲有一匹缎子,张大千在上面画的芍药花,做了一身旗袍。文革时,这件旗袍成了负担。母亲不知道可以把它藏在哪里才是安全。后来就找不到了。
记忆中母亲每天就是上班、下班。下班后买菜烧饭,做家务,吃饭时会聊聊厂里和家里的日常琐事,谈起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家里一直有一种充分交流的气氛,跟现在电视机冲击家庭,晚饭时家人很少相聚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晚上母亲有时候把琴拿出来弹,父亲在一旁听。
母亲很照顾父亲,两个人互让,有话聊,在一起开开心心。“很难得。现在都年老了,互相作伴和照顾。这是白头偕老。”
她跟母亲学习弹琴,从小到大,陆陆续续也有三十多年。自己也弹琵琶,有时跟母亲合奏。母亲弹的那些曲子她基本上都会,其他老师的一些新曲子也在陆续学。她收了三四个学生,都是初级的。有一个学完初级但是没坚持下去。
她的性格好。大概父母感情好的家庭,带出来的孩子就会这样暖和、单纯。我请她弹奏了一曲,此后她又多弹了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