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多向蒋大姐告辞。去西园寺。
放生池周围古树参天,绿草蔓延,一片古意禅境。在树下石椅上坐了一会,充分享受此刻的寺院氛围。
回味叶老师弹奏的那一刻。所谓的下指沉静而不暴躁,曲调雅正,不为俗奏。声无夺映欲得纯正。听欲静处不逐声色。这样的乐器,不可能成为热门的流行的乐器。突破“技”之后,就需要“心性的修行”。这几乎是所有艺术表达的殊途同归。
四点半,僧人们陆续出来,集中在佛殿,开始诵经。在古老的银杏树下听诵经的声音。此刻寺院里已如同万籁俱寂。
晚上,去了老街区的一座廊桥旁边的餐厅吃饭。喝了一些酒。当季菜很好吃,金花菜,白鱼,银鱼。灯笼点亮起来,河水幽幽,人影浮动。空气中有桂花香。
九
朋友帮着联系了一个以前在苏州民族乐器厂工作的老师傅,李兆霖。他以前在工厂里做过古琴。清晨去慕家花园一带的老巷子找他聊天。虽然他现在已经未必和古琴有太多联系,但和一个老手艺人聊天,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他在巷口接我。穿蓝色工作服,清瘦而精神,面色干净,性格活泼。他的家在巷子尽头的一个大宅院里。房间里堆满各种东西,后面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间。
曾经全国三大乐器厂是北京民族乐器厂、上海民族乐器厂、苏州民族乐器厂。他十七岁进厂,做了四十四年之后退休。主要做弹拨乐器,古筝、扬琴、柳琴、古琴。古琴做的时间不长,数量不多。计划经济时代,有任务就做。七八十年代是古琴的低潮,内地销量不多,但还是有出口,销往香港、台湾。
现在好的制琴师傅都自己开厂了,里面也有他的徒弟。
“古琴式样比较多,有记载的是五十多种,常见的是仲尼、连珠、落霞、伏羲、蕉叶等。当时主要是定做,人家要什么就做什么。那时候仲尼式很受欢迎,后来伏羲式比较多。弦用丝弦。以前做的量不大,申遗成功后,产量大起来。现在古琴又开始热,我们赶不上了,年龄大,做不动。”
他说,当时在厂里,基本上还是按照古法来做,做法很传统。师傅带徒弟,他跟师傅学。但要讲求数量的话就要考虑到速度,不一定是最理想的程序。古琴的价格曾是七八十块,九几年可能几百块,后来就一千以上,一直到四五千。退休以后就要上万了。
做古琴用的木头不能太硬,因为发声需要振动。太松也不行,太松了哪怕加大厚度也无法让好的声音出来。一般的普及的琴主要使用桐木,木纹顺一些。厂里批量生产的几乎全部用兰考的泡桐。泡桐生长很快,木质松,只能做低档的琴。好的桐木肯定不是泡桐。山东产的桐木就不那么松。
好的琴一般用老杉木,紧密度比泡桐强得多,纹路直,传音好。要到苏州的古木市场去淘。从老建筑或者古老寺院里拆下来的杉木,承受过压力,经过氧化,木头里没有杂质,是最好的。不像桐木,得经过水泡,把杂质去掉。
一些做琴的大师,自己弹琴,自己做大漆,这样才做得好。琴弹得好,知道音色好不好,从头彻尾,全部掌握在一个人手上。
大漆是很紧要的一道工序。漆灰一般采用生漆和鹿角霜混合的方式,上一遍灰胎需要四五天或一星期才能充分干燥,一张琴要上二十遍灰胎,非常讲究和需要耐心。做木工时也需要考虑给漆工留多少厚度。整个过程是连续的,有从头到尾的统一性。
退休以后,他在家里接受朋友订单,做了一些古琴,但只是做木工。他不会弹,也不会做大漆。“古琴确实很难学好。我跟苏州的古琴老师们很要好,但不想学。他们说你做古琴的得学一学,我说没有时间。我要做琵琶,还要做阮。”
现在他主要做琵琶和阮,自己会弹,这两种乐器才是他的强项。琵琶大多是定做。一些前期工作徒弟可以做,他做后期。出声这一环节是关键,得亲自动手。现在还有一些木料没用完,毕竟是六七十岁的人,有些做不动了。
最近他刚做了一把仿明代的琵琶,没有上漆,样式古朴。零件是用鸡翅木和白玉做点缀。他觉得现在的琵琶没有以前好看。唐代的琵琶好看,他仿制了很多。刚做的这把比起现在的琵琶,声音更圆润,不尖锐。校音很重要。
他又拿出一把紫檀做面白牛角做柄的阮,弹了一首长曲子。在他家里逗留,听他弹琵琶和阮,讲各种故事,时间过得很快。
在苏州遇见的这些会弹奏乐器的老人,其实有一些相同之处。单纯而干净,清清爽爽。即便已年老,却都还是这样干脆利落,健谈而聪慧。也许是因为长期而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并且充分享受和尊重这件事情。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因为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保留了赤子之心。
跟他告辞。中午与桐含见面。她做了素餐,邀请我过去吃饭。
十
吃午餐的时候,桐含跟我聊起了她在寺院的经历。我很有兴趣。
“二六年我状态不佳,想用佛法调整自己,把烦恼解剖。
那时在拉卜楞寺有一个好朋友,汉人,他学习了藏文,在那儿二十多年。我到了拉卜楞寺,住在僧舍里。朋友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起来诵经上课,我七八点钟起来帮他买菜做饭,每天把寺院绕一遍,背会了《心经》。
也去观摩他们讲课,开始了解菩提心是什么,因果是什么,该如何用它做事。以前只是知道,但没有思考,不去实践的话,自己不会受益。
朋友前年离开寺庙,开始云游。
后来我去了金昌的圣容寺。一开始只是想过去看一看。到了那里,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不皈依,为什么还在对佛法保持距离。就在那里皈依了。当时师父说,你皈依的是释迦牟尼佛,我只是你皈依的证明者,我们是互相学习。他这句话让我心里很踏实。
他说以后要读经,经里说的才是真正的。就只给了这么一个提示。这跟我平时听到的说法不一样,觉得很受益。叶老师说去年六个多月一直见不到我,就是在那里。
那半年正好赶上藏经楼主体搭建完,要开始做佛像。从准备到造像的过程我都参与了。佛让我们无男女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参与进去,一起和泥。这在别的地方是不可能的。泥不能用脚踩,要和,我负责找土,和完泥之后不停地摔,摔完之后弄成一块一块放进去。还帮佛做发髻。
给大殿造佛像的温州师傅是个年轻人。手艺是家传,爷爷传给爸爸,爸爸传给他。木雕的东西一般用砂纸打磨,他用豆腐打磨。做了一千尊佛,从藏经楼里排出来,看过去很壮观。
那里有两座塔,一座大的,一座小的。当地的百姓说不知道谁建的,是从天而降的。文物部门说能够追溯和考证的也就是一千多年。很多生病的人喜欢绕这两座塔,他们后来的状态真得很不一样。
这些事情对身心的影响很大,对我的人生起到帮助。有时我想,莲花开放也需要一个时间。”
午餐是蒸的南瓜,海带和黑豆炖汤,茄子西红柿熬煮的菜,米饭。像寺庙里提供的素斋。她很早就决定不工作,弃世修行,在家处理家务、读经学习,有时见见朋友。这次她一直善良地帮助,付出精力和时间,并招待饭食。
按照她经常提起的一句话,这是我们彼此的善因缘。
十一
与叶老师再一次会面,在约定的那天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