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一生画了六万多张画,直到八十三岁过世。
一直到后来文革结束,开办了张大千纪念馆。他儿子知道苏州、上海有大风堂的弟子,就一一联系,慢慢恢复。现在上海大风堂是一个分会,成都、重庆、香港还有其他地方也有,经常组织互相联系。
一九八四年退休之后,她到上海、四川参加各种活动,如纪念张大千的活动等。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开画展。“相当忙,不比上班空。”
如果张大千没有走的话,可能生活又是另一种样子吧。
那就不知道了。文艺界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很多画家都死了。
十三
中途,她弹奏了一曲《普庵咒》。此曲是一首佛曲,明清两代各家琴谱都记录了这首曲子,表现的是佛家古刹闻禅,分为有辞、无辞两种。有人说演奏的时候,一定要用清和雅正的心态,手法沉稳,“不矜躁,不疾骤,不漂浮,不滞涩”,这样才可以令自己和听者都生起欢喜和清净的心。
“最早的时候是跟杨老师学的。他教我十三首琴曲中的一首。”这是她经常在公开场合演奏的一首曲子。只要一弹琴,气场就有微妙变化。姿态,神情,手势,都有了岁月浸润。所谓的声意雅正,用指分明,运动闲和,取舍无迹,大抵如此。
弹奏中途,由于身体原因突然反复咳嗽,大概持续三回。但仍旧显得十分镇定,咳完,再往下弹。坚持弹完全部。
古人说,操琴也有戒。头不可不正。坐不可不端。容不可不肃。足不可不齐。耳不可乱听。目不可邪视。手不可不洁。指不可不坚。调不可不知。曲不可不终。这些是弹琴之人的戒律。所以,她弹完了整曲。
谢谢叶老师。喝点水,腰也有点受不了吧。
年纪老了就是这样,骨质疏松,骨头变形了。腰椎变形,不好久坐,坐久了吃不消。因为直不起身来,现在的衣服也都只能现裁。
有一些人想学琴,可以怎样学?
这得看本人,要心里真正喜欢。如果不喜欢,弹着也没意思。学的时候好好学,经常练,要有毅力。有些人只是感觉好玩,结果学半年或几个月就学不下去。琴棋书画,修身养性,修自己的性情。现在生活紧张,有时间在家里弹弹琴,自娱自乐,是一个让自己清静下来的办法。但说老实话,还要吃得起饭,没饭吃就没办法去玩这个东西。
现在古琴也已经成为让很多人获取名利的一种方式。
有些人为了出名,拼命想到外面去,但弹得不好就很难。再怎样吵闹也没用。就跟演戏一样,有人捧场,但你还得要有真本事。
一个人琴弹得好,是使用什么样的琴都可以,还是琴的选择也很重要?
琴用很长时间会坏的。初学的人不必买太好的琴,弹得好的人无所谓。有些人喜欢琴音很脆,有的喜欢韵味长,自己会弹就知道区别。所以很多人喜欢背着自己的琴。每张琴有的这个地方好,那个地方就不太好,全面很困难。当然琴还是重要的。古琴是美的,坐在那里弹琴,要放松。眼睛看这边,心静下来,手怎么放,动作怎么样,都有一定的讲究和规律。
弹琴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状态?
心无杂念,注意琴曲的内涵,想着把它弹好。琴有主题思想,比如弹《平沙落雁》,讲北方天气冷了,大雁要飞到南边。演奏的过程就要用琴表现出来雁叫,盘旋,慢慢落下来,所以指法很重要,要注意速度快慢。《阳关三叠》比较简单、通俗,明白它的意图和情绪的表现。出关,一个人回忆故人,一些指法比较婉转,弹得慢一点。
现在有用五线谱教古琴的,还有了学院派,但传统的看法是,表现情趣就不能让节奏控制。一旦节奏试图控制,味道就不出来。
高山没有动静,是固定的,流水就不一样了,指法就比较活泼。弹琴的人就是这样,要用心去体会。怎么样表现要靠自己体会。老师教你,光会弹也不行,你得体会到情趣内涵。
我觉得还是传统的方式好。中国人应该把古琴弹好。
十四
这大概是她谈起古琴最长的一段话,有自我的理论。在其他所有的表述中,她都是质朴而直接的,没有任何多余结论和抒发。
她说自己画画和弹琴都是业余。一九八四年退休,工作的三十五年中,画画不太可能,因为需要颜料,文房四宝要拿出来。但不管到哪里工作,都会把琴带着,闲暇时候进行练习。这样不时练一练,指法就不会忘记。
但她从未表达过自己对弹琴的情感,或者对这件事情有过什么样的期望和经验。一生在流离辗转中朴素自守,唯独一张琴长伴一生。最终还是所言寥寥。
痴爱琴的人,也许会有如同嵇康的感想。“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这也应是她心中所想吧。
岁月冉冉,人的心可以做到平稳从容。大抵是,有怎么样的心,才能有怎么样的音。她弹过两曲,言论不多,但这种淡然质朴的气场,始终存在于她的周围。
差不多到了离开的时间,她接上我刚进来时候的话头。“有几张我们的结婚照,在里面房间,你去看看。”她其实是会把别人说过的,都放在心里。
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过道,经过厨房、客房的门口,走进这对老人的卧室。
房间很普通,收拾得干净,典型的南方居家氛围。木地板,老柜子,墙上挂着旧年代的照片。婚纱照很美,是一九五七年拍的,上海南京西路的光艺照相馆。她和先生并肩坐在一起,他们那时候都很年轻。
她在照片中,确然是一个美丽的散发出光彩的南方女子。即便现在已白发皑皑地老去。
然后,我告别了她。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