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四个字被他说得格外意味深长,几乎能听到余音在殿内袅袅回响。裴行俭心头一震,抬眼看了过去。却见一直低头站在绳床旁的宦官也猛地抬起了头来,对上自己的目光,又忙不迭地低下头去。然而就在这一瞬间,裴行俭已认出这张曾在王伏胜背后亦步亦趋的面孔,目光在宦官所穿的五品服色上一扫,埋在他心头多年的一个疑团顿时豁然而解。
他不由又看了看李治,皇帝的目光中分明满是殷殷期待,却让他嘴里一阵发苦:圣人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身边用的是什么人?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让臣子做的又是什么?
按住心底的叹息,裴行俭肃容长揖了一礼:“臣得蒙陛下赏识,便是肝脑涂地,亦不足报圣恩之万一。只是陛下之赞语,臣却受之有愧。臣在西域多年,未能令边境清平,已是惭愧无地!”
李治摇头叹道:“西疆之事,原是不能怪罪裴卿!”
裴行俭的声音愈发沉肃:“多谢陛 谅。臣有自知之明,陛下所云革新选制,若是指拾遗补缺,重定章程,臣虽不才,亦愿勉力一试,万死不悔。只是‘匡正乾坤’四字,臣却万万不敢当!”
李治眉头一皱:“裴卿何必自谦?”
裴行俭放缓了声音,一字字道:“陛下乃万乘之尊,一言之决,关乎万民,一念之忧,牵动四海。如今陛下春秋正盛,乾坤清明,政通人和,虽有隐忧,尚不足为患。臣不敢越矩,还望陛下明察!”
李治怔了怔,转念间已明白过来,裴行俭的意思是,天子自己年富力强,完全可以掌控天下,皇后不足为患,而做臣子的,也不敢插手天家事务!他苍白的面孔上顿时腾地燃起了两抹异样的红晕,咬牙半晌反而点头笑了起来:“好,好得很,如此说来,裴卿果然是长进了!不但有了自知之明,也晓得什么叫不足为患、不敢越矩了!”
这笑声里分明带着森森寒意,绳床边的窦宽一个哆嗦,身子不自觉地又缩了缩。裴行俭也退后一步,伏身行了一个大礼:“臣万死。臣虽愚钝,却从不敢以虚言搪塞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时迁事移,臣乃戴罪之身,若辅佐储君,难免令物议哗然,骨肉生隙,实非社稷之福。请陛下以储君为念,以社稷为重!”
李治面无表情地盯着裴行俭,原本一怒之下坐得笔直的腰杆慢慢塌了下来,嘴里无声地重复了一句“此一时彼一时”,眼中的怒火渐渐变成了迷惘。足足过了半盏茶的工夫,他才厌倦地摆了摆手:“你退下吧!”
裴行俭再次顿首一拜,默然退身离去。
随着他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偌大的紫宸殿里变得一片冷寂,连从窗外斜照进来阳光仿佛都黯淡了几分。李治看着犹自飘荡的门帘,下意识地拢了拢了衣襟,胸口却依然一阵阵地发冷,他不由脱口叫了声“阿胜”。
回答他的是窦宽小心翼翼的声音:“陛下有何吩咐?”
李治一个寒战回过神来,慢慢闭上了双眼,低声道:“你去拿件披风过来。”
窦宽应了声“是”,快步走向内殿,却依稀听见背后传来了一声含糊的幽幽低叹:“变了,怎么转眼间就都变了……”
似乎有一股凉意随着那声音袭上了背脊,窦宽不由一个哆嗦,只觉得这紫宸殿的穿堂风里,竟是带上了一股从未有过的萧瑟。
秋风中,裴行俭在宫门外翻身上马。夕阳从他的斜后方照了过来,把他眉宇间的那点郁色染得越发沉重。直到走进永宁坊的宅子,他才一面听着门房的回报,一面揉了揉眉心,放松了神色大步走向内院上房。
迎接他的,是三郎响亮的嚎啕声,带着货真价实的痛楚。
裴行俭心头一紧,几步抢上台阶,掀开了门帘。
上房的西屋里,三郎正站在墙边,指着墙壁哇哇大哭。琉璃搂着他柔声安慰,一旁的乳娘则一面查看着三郎的额头,一面用力拍打墙面:“这墙太坏,乳娘帮三郎打他!”三郎顿时哭得更是响亮。
裴行俭微微皱眉,正想说话,却听琉璃煞有介事地“咦”了一声:“三郎三郎!你快看,这壁上是不是被三郎撞了个坑?阿娘怎么听见墙也在哭呢?”
三郎眨眨眼睛,哭声不由小了许多,回头便去看那墙壁。琉璃作势仔细察看,又贴在墙上倾听:“就在这儿,果真是有个坑呢。阿娘来听听,呀,他怎么没哭了?只怕是比三郎要勇敢些吧?”
三郎也不记得哭了,跟着过去摸了好几下。琉璃笑着抱住了他:“三郎也不哭了么?真真是乖孩子!你想想,刚才墙壁可有动过?是不是三郎自己不当心撞到墙上的?结果墙也疼哭了,三郎也疼哭了,以后咱们小心些,不跟壁面比头硬了好不好?”说完响亮地在三郎的额头上亲了一下:“三郎还疼不疼了,若是不疼了,咱们这就出去灶房让乳娘做糕糕给三郎吃!”
三郎喉头还有些抽噎,脸上却已露出了笑容,短短胖胖的手指往外一指,明确表达了自己化悲痛为食量的决心。
裴行俭不由摇头失笑,心头的那点郁结一时消散了大半。琉璃这才看见他,笑吟吟地捞起三郎迎了上来:“回来啦,宫里找你可是有什么事?”
裴行俭伸手接住扎手扎脚扑将过来的三郎,轻描淡写地道:“也没什么,阿史那步真前些日子突然死了,圣人召我问了问那边的情形。”
琉璃吃了一惊:“突然死了?怎么死的?”
裴行俭摇了摇头:“如今还不知晓!横竖不是暴病或是……”话未说完,三郎的小手已直奔他的幞头而去,他忙偏头避开,抓住那捣乱的小手挠了挠手心,三郎顿时嘎嘎地笑了起来。
琉璃又忙问:“圣人就问了西疆,没有说旁的事?”
裴行俭逗着三郎,微笑着摇了摇头:“我回长安才一日,圣人还能问我什么?”眼见琉璃满脸疑问的还要开口,他顺口便反问道:“听门房说你一进家门便问我回没回来,可是皇后说了什么?”
琉璃忙摇了摇头:“皇后不过是与我叙叙旧,谈谈天,问了些西域的风土而已。”
裴行俭挑起了眉头:“竟是问到了午后?”
琉璃笑道:“我是最后一个谒见的,因此被赏了碗冷淘。只是我说到要拜见长辈时,皇后倒是提了句,河东公已是病体沉重,让我们尽早拜见,莫失了礼数。”
裴行俭眉头微微一皱,沉吟片刻却是笑了起来:“无妨,我先去寻人打听一番再说!”低头亲了亲三郎,他把三郎递给了琉璃,“去跟阿娘吃糕糕吧。”说完转身便往东边的书房走去。
琉璃不由诧异道:“你这是忙什么?”
裴行俭已挑起了帘子,闻言回头笑道:“我去给子隆下张帖子!说来也巧,我今日入宫时正遇着他出来,你再想不到,他如今做的正是起居舍人!子隆与如琢交好多年,如今又是当着这份差事,想来对河东公府之事总比旁人知晓得清楚些。”
裴炎?他也当了起居舍人?琉璃奇道:“上回河东公府那般设计于他,他难道不会记恨?”
东屋里传来了裴行俭的笑声:“放心!子隆为人端方守礼,如琢待人外冷内热,当年之事子隆未必会迁怒于如琢,再说以他的性子,待亲近者或许太过严正,越是这种有过节的,倒是越会秉公而论,不会在人后搬弄是非……”
裴炎有这么君子?琉璃摇了摇头,抱着三郎走出门外,夕阳的最后一缕斜晖正照在上房飞檐的鸱吻上,勾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琉璃眯着眼睛回头看了两眼,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一件极重要的事情,一阵不安蓦然兜上心头。
第三章 长袖善舞 短兵相接
裴炎的答复,比预想中的来得还要快些,而且直接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裴行俭和琉璃听得回报迎将出去时,院门口刚刚挂起的灯笼,正照在裴炎的碧色襕袍上。灯光给他的面庞笼上了一层微黄的光晕,也把那个刚刚到达嘴角的微笑染得多了几分温度。眼见裴行俭已到跟前,他不急不缓欠身行礼:“守约兄,炎不请自到,打扰了!”
琉璃心内原有些嘀咕:印象里裴炎似乎是个不爱走动的,两家虽然都住在永宁坊,以前却从没上过门,这回怎么突然转了性?只是一眼看到他,不由还是暗暗点头:这位果然是长得越来越让人肃然起敬了!
裴炎的颌下留起了一把半尺多长的齐整胡须,那张原本太过冷峻的面孔似乎多了几分温和儒雅;而一行礼一开口,虽是再寻常不过的作揖寒暄,也自有一份如对大宾的端严法度。
琉璃不由自主便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背脊。
裴行俭走上两步,含笑抱手:“哪里的话,子隆真真让人喜出望外!”或是因为身量更高,笑容更暖,当他站在裴炎对面时,灯光似乎都被他分去了多半,原本肃穆的氛围也顿时轻松了下来。
琉璃嘴角不由微扬:如果说裴炎看去像一幅端庄规范的汉隶拓本,裴行俭就是魏晋的行草名帖,虽然笔笔都似漫不经心,却是神韵天成,风骨无双——李治不愧是书法鉴赏家,挑选起居舍人的眼光,的确是一等一的高明……裴炎也看见了琉璃,微笑欠身:“嫂夫人。”
琉璃刚想回礼,从裴炎背后又传出了清柔的一声:“见过阿兄阿嫂。”一个娇小的身影走上一步,盈盈低头行礼。
琉璃立时猜到了来人的身份——于夫人告诉过她,崔岑娘早已病逝,裴炎先是迎娶了一位刘氏夫人,成亲没两年也是一病而亡,八年前又娶了岑娘的庶妹为继室,“莫看是庶女,竟是个难得的齐全人”。她心里多少有些好奇,忙上前两步,笑着对两人还礼:“不敢当。这位可是崔家妹妹,快请进。”
崔氏抬头微笑,在灯光下,秀丽的面庞就如一朵白茶花在缓缓绽放:“妾排行十三,多年不见阿嫂,阿嫂的风仪竟是尤胜当年。”
琉璃愣了愣,眼前的佳人的确眼熟,她一时却记不起到底在哪里见过。
“说来阿嫂当年在别院湖旁挥笔画下的水墨牡丹,气韵生动,至今还如在眼前……”
琉璃眼睛一亮,脑海里一个少女的身影顿时清晰起来——当年在裴家别院的斗花会上,崔 带的小妹不正是十三娘么?那时她年纪尚幼,却已写得一手好诗……她不由笑了起来:“十三娘慧质天生,出口成章,才真真让人佩服。”
那边厢,裴行俭与裴炎也寒暄了几句,转头交代道:“你好好照顾弟妹,我带子隆去看看我在西疆拓的碑文。”两人转身往外院书房而去。
琉璃也引着崔十三娘往里走。这院子虽然早已被于氏婆媳收拾过,却到底还缺些装点,上房里更是连待客的饮具都未来得及收拾出来,琉璃抱歉不迭。
崔十三娘笑道:“原是子隆性急了,收到阿兄的帖子,欢喜之下立时三刻便要过来,我拦都拦不住。”她四下打量了几眼,“听闻阿嫂是昨日才到京,如今处处便能这般齐整,换了是我,还不晓得是怎样一副兵荒马乱!”
琉璃解释道:“原是阿母早几日便打发人来收拾过了,我自己带的东西还乱着呢,好些都还未分出箱来。”
崔十三娘微笑颌首:“是邢国公夫人么?早些年我在宫宴上也曾有幸被夫人提点两回,这才晓得国夫人中,原来也有这般热心肯提携后辈的!阿嫂好福气!”